靈感範文站

五年級數學 教學論文(熱門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篇《五年級數學 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五年級數學 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五年級數學 教學論文(熱門4篇)

篇1: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要: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數學問題也來自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所以在國小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應該聯繫實際生活,迴歸生活本身。新課標要求增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和將數學應用於生活的能力。而國小數學的一個主要學習目標就是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們應該以實際生活爲出發點,並謹遵新課標進行教學。本文對生活化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影響做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從而使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生活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影響

在國小數學這門學科中,數學的基本知識顯得尤爲抽象,再加上國小生這個羣體整體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是十分完善,因此多數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佳。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爲出發點,並將數學的基本知識聯繫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真正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真正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要讓學生提高數學成績,首先,我們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興趣,就有了學習動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迅速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地創設一些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從而感受到數學的樂趣。例如:在講《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時,學生對角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後,可以讓他們在教室裏找一找哪裏有角的存在,並讓學生指一指角。這樣學生在活動中對角的理解加深,並從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知識。生活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是十分困難的。因此,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等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可以多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實例。以實際的生活爲導入,大大引起學生的注意。在每節課中,良好的導入會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並逐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講到《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老師可以問學生:“平常你們喜歡去逛超市嗎?”學生:“喜歡。”老師:“爲什麼呢?”學生:“到超市可以買好吃的。”“可以買好玩的。”……老師:“那你們要買好吃的和好玩的需要什麼啊?”學生:“錢。”老師:“好,那我們今天就來講一下人民幣。”並拿出不同面額的人民幣讓學生認識。

二、提高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能力

對於國小生來說,由於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對於社會知識的認識有一定的欠缺,因此許多學生對課本上的內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把一些難以理解的句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從而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並進行總結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加減混合運算的時候,老師可以創設一些讓學生買東西的情境:你現在身上有50元,買了一包薯片花了12元,又買了一瓶飲料花了5元,現在你還剩多少錢?將這些枯燥的運算加上生活中的實例,學生會提起更大的學習興趣。老師要善於以生活化的語言進行教學,有助於學生增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並激發他們學習和探討的興趣。例如:在講按比例分配時,可以舉例:“小麗和小王兩人合夥開了一家超市,一年共獲利10萬元。如何進行分配這些錢比較合理?”學生:“平均分。”老師:“如果小麗投資了4萬元,小王投資了2萬元。那平均分這些錢還合理嗎?”學生:“那就不合理了!”老師:“那該如何分這些錢呢?”從而提出按比例分配,加深學生對按比例分配知識的理解,以及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按比例分配解決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三、提高學生利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將所講述的數學知識融入實際生活中,從而增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使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所學習數學知識的價值,這樣在潛意識裏,學生都會覺得學習數學是有用的,從而激勵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每當講完一節課,老師可以佈置一下有關於實際的作業。例如:講完按比例分配的知識之後,可以讓學生課下觀察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涉及這些知識,是如何應用的?講完軸對稱圖形後,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摺一些軸對稱圖形,並觀察生活中的建築或是用品哪些是軸對稱圖形,等等。這樣就會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問題、想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總之,數學即是生活,只有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將數學知識引入生活,才能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和價值,才能真正理解數學,應用數學,並更熱愛數學。在實際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探索。在教學中真正做到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體現“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的思想。

作者:劉小琴 單位: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中心校

參考文獻:

[1]高慧.課堂教學要聯繫生活實際[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7(03).

[2]王麗;淺談國小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J].《素質教育》,2012.8(總92).

篇2: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要:數學作爲一門開發學生智力、塑造思維的重要學科,在國小學習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傳統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同時對國小生的自主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情景教學方法作爲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實現了課堂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情景的有機融合,改變了傳統枯燥教學方法給國小生帶來的壓抑,提高了國小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主要是以情景教學方法引入爲基礎,分析了此方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景教學;國小數學;應用

1關於情景教學法的內涵及特徵

1.1何爲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作爲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意義重大。它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把課堂理論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在現實中展現出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掌握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

1.2情景教學法的特徵

首先,情感性。通過引入情景教學模式,能夠把課程內容轉變爲各種遊戲、生活等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得到情感的體驗,不知不覺的掌握知識。其次,形象性。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引入情景模式,能夠實現學生生活實際、心理感受與教學目標結合起來,通過情景真正的感受情形。再次,樂趣性。情景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國小生在學習數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的樂趣。

2情景教學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創設生活情景

數學源自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只有把數學知識同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學以致用,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國小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質量。比如:在學習《有餘數的除法》課程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把班級作爲實例,班級總共45人,分成6組,提問同學們還剩下幾個人?學生就可以很準確地對這個問題做出回答,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同時也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課程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虛擬一個商店,讓同學們扮演售貨員、顧客角色,進行買賣交易,這樣就可以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2.2創設操作情景

實踐作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數學思維的應用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必須積極創設操作情景,加強國小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例如:在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教學內容的時候,數學任課老師可以相對正方形、長方形的定理、原理進行講解,然後讓同學們自己動手摺疊正方形、長方形,讓同學們找到身邊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對正方形、長方形有一個較爲清晰的認識,對教學內容有個清晰的把握,在學習《計時法》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制鐘錶,每個人在鐘錶上擺出自己的起牀時間,從而讓課堂更加具有直觀性,提高學生學習課堂內容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實現在玩中學的效果。

2.3引入計算機教學情景

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情景教學法應該積極引入計算機教學模式,通過藉助信息技術圖文並茂的特點,進行數學教學內容與情景的有機結合。例如:在講解立體圖形面積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PPT給學生展示立體圖形,讓同學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立體圖形,能夠非常直觀的對圖形進行掌握。所以說,通過利用多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情景展示,不僅可以提升國小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4創設問題情景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方法,還應該通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和質疑,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對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國小數學應該提前對課堂中應該出現的問題進行創設,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相應的探索目標,從而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強化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讓學生真正掌握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和目標。比如:在學習除法的課程內容中,可以給同學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除了被除數=除數*商+餘數”這個關係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關係式?通過這樣的問題,就可以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對教學內容有個更爲深刻的認識。

3結論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將情景教學法應用到國小數學課堂活動中,以促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中真正成爲數學課堂的主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方法,通過創設問題情景,把複雜的知識點簡單化,把枯燥的教學興趣化,提高國小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國小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效的提高國小數學的總體教學質量。

作者:姜金山 單位:吉林省雙遼市興隆鎮中心國小校

參考文獻:

[1]韓建華.情景教學法在國小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5,(9).

[2]胡濤.情景教學法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J].學週刊,2014,(21).

[3]王曉欣.國小數學情景教學法如何開展[J].吉林教育,2014,(19).

[4]勾志來.論情景教學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

[5]肖雪花,羅燕玲.情景教學法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5,(10).

篇3: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要:現階段,素質教育不斷普及,如何靈活處理教學教材中的內容,將國小數學教學理論知識轉化爲實際生活中的技能,提升國小生的數學素養,是當下每個數學教師面臨的挑戰。本文針對現有的國小數學教學現狀及問題,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以期改變低效率、低質量的教學現狀。

關鍵詞:國小數學;教學質量;有效措施

數學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而國小數學是學好數學基礎與起點。國小數學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的學生抽象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當下,國小教育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推進新課改實施及應用,不斷提升教學的質量。新課改的終極方向是提高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養,如何提升國小數學教學質量成爲了新課改急需解決的難題。

1國小數學教學現狀及問題

1.1傳統教學模式抑制學生主動性

新課改提倡綜合素質教育,這要求國小數學教師不能再一味地進行單向性、填鴨式教學,需要更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但是,現階段衆多教師依然沿襲了教師講授知識爲主的教學方法,採用題海戰術去要求學生掌握知識。顯然,這樣的模式降低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利於學生進行自我實踐與創新。

1.2數學課堂師生缺乏互動

在國小數學課堂上教師在講臺下不停講解,學生不停記筆記的現象很常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非常少,教師在課前準備的內容過多,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將主要內容書寫在黑板上進行分析講解,也不進行鍼對性的輔導。課堂氣氛非常死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導致課堂的教學效率非常低。

1.3數學課堂教學內容單一

合理的科學化的課堂內容設計是決定課堂的教學效果的關鍵。豐富的教學內容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顯然,眼下國小數學教學內容設計單一,缺乏趣味性,教學過程基本就是講解和練習,每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師對課堂進度把控欠佳,導致課堂效果比較差。

1.4數學教學目標不清晰

影響國小數學教學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目標不清晰的情況下,容易致使教師單純只是完成教材的任務就行,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材設計目標。沒有重點、難點之分,只是偏重文化知識的教學而忽視對學生學習習慣、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

2新課改下提高國小數學教學質量的措施

2.1師生互動,緩和關係

受到長期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一直處於一種不平等的地位關係中。多數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中採用的是居高臨下的姿態,佔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接受。新課改提倡素質教育,改善國小數學教學的質量,首要的就是要優化師生關係,爲學生提供一個和諧平等的學習發展環境。由於國小的年齡及閱歷限制,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成長及學習影響非常大,所以,教師需要放下師尊的架子,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生成爲好朋友,從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清楚地知道要教什麼和怎麼教,讓學生拜託思維依賴,提升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2創新方法,開拓思維

自制力差、好奇心重是國小階段學生的特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心理因素佔據了主導地位,教師需要其特性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其創新思維。比如,教師在講解“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相關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回家量一下自己家書桌的長與寬,並計算出其面積,這樣採用趣味性和生活實例的方法寓教於樂,改變傳統枯燥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樂趣,誘發其學習和創新的動機。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競賽式學習,提升學習效率。比如,舉行多樣的“比一比誰算得快”、“比一比誰記得多”等比賽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的激情,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2.3巧用教材,貼近生活

在生活中到處充滿着數學。教師依據教材標準在講解乘數數量關係時,可以將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課堂中,讓學生週末跟自己家長去菜市場買菜,並自己進行獨立的計算。這樣的方式實操性非常強,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數學,觸摸得到數學。所以說,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或者教材上能夠提供的素材有限,採用貼近生活化的素材也可以幫助學生打開學習思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對學生的啓發性更強,更易於讓學生形成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不斷實現突破。

2.4開發資源,提升質量

由於全國各地的教育資源不對等,差異化較大,有些地區的教學設備不齊全,教育資金支持不到位,也使得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遭遇了不等的阻力。在有限的教學資源的限制下,教師需要因地制宜,不斷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比如,國小數學教材是主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研究吃透其中的內容,提升對教材的利用率,併合理的安排相應的數學課堂學習任務。此外,教師之間也可以定期進行交流互動,分享教學經驗,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比如,有的教師可以藉助花生、玉米等農作物進行數學競賽計算的工具,總結教學實踐,最大程度利用周邊的教學資源。

3結束語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環境中,存在着客觀的教學硬件資源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不高的現象。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素養,提升教學水平,掃除教學中存在的障礙。更新教學理念與知識,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探索,讓其真正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作者:蔣孝增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埔頭國小

參考文獻:

[1]孫學超.淺談如何提高國小數學的教學質量[J].學週刊,2014,(5):77.

[2]馬鳳珍.提高國小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4):215.

>>>下一頁更多精彩“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範文”

篇4: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五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要:通過本課的教學,用很簡單的問題和簡單的遊戲,親手嘗試可能出現的情形與不可能出現的情形,讓學生感受一下其中有趣的數學現象。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數學遊戲 親手嘗試 動手操作 培養能力 提高能力。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教學 ,讓學生感受一下其中有趣的數學現象。

2.通過課內合作學習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與片段案例分析

(一)猜想從問題設置開始

師: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做個遊戲,大家有興趣嗎?

生:有!

師:老師現在這有兩枚骰子(教師出示兩枚骰子),現在我同時擲在桌子上,大家猜測一下它們的和可能出現哪幾種結果?不可能出現哪幾種結果?並說出理由。

生1:它們的和應該在2-12之間。(教師板書:2-12中的任意一個)

生2:它們的和肯定不會超過12,12是最大了。

生3:它們的和大於2或等於2。

因爲1個骰子最小是1,2個骰子的和最小是2。學生動手操作結果顯示:擲兩枚骰子的和在2-12之間的任意一個數。(板書:大於等於2,小於等於12)教學心得:學生在這個活動中,親手嘗試可能出現的情形與不可能出現的情形, 整個過程中操作———觀察———思維———反饋,親歷認知過程,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師:同學們做得很好!下面我們一起來投兩枚骰子比賽,假如和是5,6,7,8,9這五個數,就算老師贏;如果出現5,6,7,8,9以外的數,就算你們贏,這樣好嗎?

生:好!

師:你們猜猜,誰贏的可能性大呢?

生1:老師選了5,6,7,8,9是五種可能;5,6,7,8,9以外的數2,3,4,10,11,12是六種可能,應該是我們贏的可能性大。

生2:這要看運氣,誰贏的可能性大!

師:還是讓我們看實驗的結果來說話吧!(學生動手投骰子,邊投邊記錄)

教學心得: 學生對猜想和動手操作活動積極性高,興趣濃厚,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從發現問題中,進一步猜想與探究

師:通過你們幾次的嘗試,操作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生:通過操作看記錄結果,顯示老師贏的次數多。

師:我選了5個數的結果,你們選了6個數的結果,但是,實驗的結果還是老師贏的次數多,這是不是說老師的運氣好呀?

生:……

師:小實驗的結果老師贏的次數多,不是老師幸運,是其中隱藏着小小的祕密,下面,我們一起研究一下這個祕密。

師:我們知道每粒骰子有6個面,分別是1、2、3、4、5、6。在一個面上,1-6出現的可能性應該是一樣的,但是兩枚骰子出現2-12這11個數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樣呢?我們下面去研究一下。

教學心得:從實驗中發現問題,激發強烈的求知慾,促使學生深入探究。

(三)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實驗探究解決問題,驗證開始的猜想

學生每 4 個人爲一個合作學習小組, 一名同學負責記錄,其他 3 個同學輪流拋骰子。

生:(活動開始)拋骰子。

通過小組動手操作———研討———總結,根據師生的共同活動,記錄結果發現 11 個數出現的可能性是不一樣的。

師生對這一過程進行分析:

板書(每次的結果分析):

2=1+1

3=1+2=2+1

4=1+3=2+2=3+1

5=1+4=2+3=3+2=4+1

6=1+5=2+4=3+3=4+2=5+1

7=1+6=2+5=3+4=4+3=5+2=6+1

8=2+6=3+5=4+4=5+3=6+2

9=3+6=4+5=5+4=6+3

10=4+6=5+5=6+4

11=5+6=6+5

12=6+6

從直觀的列表中我們可以看出: 擲出的和是 5、6、7、8、9 的次數相對較多, 而和是 2、3、4、10、11、12 的次數較少。

師:從上面的分析中,現在你們明白了爲什麼老師贏的次數多了嗎?

生:明白了!

師:請同學們自己再動手操作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會跟大家說說其中的道理。

生:老師選的5,6,7,8,9這五種可能的機會明顯多。

師:這就是老師贏的機會多的原因。

教學心得:通過簡便、直觀的方式呈現出現的結果,會更直接感受實驗的結果。使動手操作從表面現象延伸到深層次的內涵。

(四)小結

師:今天這個活動雖然很簡單,同學們做起這個活動也很方便,但是,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是不是感覺到做任何活動,只要善於動腦,善於探究,就會有很大的收穫?請說說你今天的收穫。

生1:簡單的實驗,讓我們明白其中的大道理。

生2:無論是做實驗,還是做遊戲,不能只看表面,應該善於動腦子,多思考。

生3:再簡單的動手操作,其中往往會讓我們變得很聰明。

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學數學會讓我們越來越聰明;動手操作會揭開許多小祕密;以後還要勤於動手,善於思考,動手動腦,會越來越聰明。老師希望你們越來越聰明!

教學心得:通過這樣一個“可能性的大小”的實驗遊戲揭開了這個隱祕的祕密, 讓學生感受到了動手操作的意義。 動手操作不單單是看表面現象, 要進一步地分析內含的隱性祕密才能解決數學問題。

三、課後反思

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遊戲來探討可能性大小的實踐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學生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鞏固了“組合”的知識內容,來進行可能性大小的探討,解決“爲什麼老師贏的次數多”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雖然很簡單,但是環環相扣,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層次的研究。

第一個環節: 設置問題質疑———猜想的開始

學生在這個活動中, 用很簡單的問題和簡單的遊戲, 親手嘗試可能出現的情形與不可能出現的情形, 整個過程中操作———觀察———思維——反饋,親歷認知過程,有助於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智力的發展和提高。

第二個環節: 從實驗中發現問題———猜想的深入

實驗結果與事先估計不一樣時, 引起了認知衝突, 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 學生親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 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當學生通過統計有限次數的實驗結果,看到擲出的和是 5、6、7、8、9 的次數相對較多,而和是 2、3、4、10、11、12 的次數較少時, 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數的分解的形式來分析其中的奧祕,找出其中內含的祕密。

第三個環節: 從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驗證猜想的結果

只有猜想沒有行動———是空想。 猜想後的探究活動會驗證猜想的結果。過程很簡單,但是猜想———實驗———探究的過程就是我們從發現問題到尋找解決問題的過程。 動手實驗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解決問題的活動方案,最終圓滿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動手操作的意義, 動手操作不單單是看表面現象, 要進一步地分析內含的隱性祕密才能解決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餘思麗.國小數學中的概念教學小議[J].新課程:教師.2008(8).

[2]葛軍.讓學生徜徉在自主學習的數學世界[J].國小教學參考.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