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共2篇)

第1篇:

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共2篇)

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範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對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現如今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豐富多彩,而通過小組合作而獲取知識的形式逐漸顯示出其優勢。該方法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學習、交流空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然而,小組合作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想要更大程度的提升教學效率,需要結合現有問題逐一尋求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課改;國小數學;小組合作;現狀;策略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知識理解形成與獲得的過程中,學會與人交流,掌握數學的思維方法,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從而實現不同的學生的個體心理都得到不同發展。”國小數學作爲學生上學入門最基礎的其中一項課程,學好國小數學是爲以後更加深奧的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根基牢固了,應對複雜的課程才能輕鬆自如,因此,學好國小數學至關重要。爲了讓同學們對國小數學的學習更加透徹,老師們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其中分組學習的方法普遍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不僅促進了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一、分組學習的優勢

通常來說,在國小階段,數學與其他學科相比難度係數較高,另一方面,數學是一門單一枯燥的學科,學生在對待數學問題時需要承擔更多的學習壓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沒有一條生動有效的教學途徑來作爲緩衝,不僅會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且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從此討厭數學這門課程。與以往的教學形式不同,通過分組來學習數學知識,除了進一步增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提供了一個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變被動爲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的提高數學成績。

二、小組合作存在不足

1、小組合作缺乏交流

國小階段的學生還是一個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孩子,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很多時候不願意或者是不善於和同學們敞開自己的心扉,不懂得如何向別人分享自己的心理,甚至是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不願意去請教其他同學。沒有人與人的交流,思維難免比較單一,而且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因此,老師們需要採取一定的有效措施來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國小生的自主溝通能力。

2、參與積極性不高

分組合作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同學交流,全面提高學習效率。每一位同學性格各不相同,生活習慣與學習方式也存在差異,所以,每次積極參與進小組的往往都是那些平時性格活潑開朗的同學,而那些性格比較內斂孤僻的學生不喜歡湊熱鬧,相反更加願意一個人學習。

3、重視集體,忽略個人

小組合作顧名思義指的是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來解答數學疑問,所以,我們要的不僅僅是集體取得的優異成績,更加要關注其中每一位同學的理解程度。很多時候我們發現,雖然集體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針對單獨個人來進行考察,便會發現其中存在很大問題。

4、小組合作方式欠妥

老師在課堂上將教材上的知識點,恰當的與分組合作形式相融合,並不是生搬硬套的全部通過分組合作來解決。有些知識是可以進行討論的,比如對一道應用題進行分析,通過分組討論會更加理解的透徹,還能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那麼老師需要指導學生分組合作消化。而對於那些不適合討論的,比如固定的法則公式,並不具備任何靈活性,即使經過討論也不會達到任何效果,甚至還會造成更多的困擾,那麼老師不能建議學生討論,只能採用傳統模式傳授。同時,分組合作要適當,過於頻繁的交流機會,會給一些貪玩的學生創造投機機會,利用討論之便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最後會更加影響學習。

三、解決以上弊端的對策

教師在整個教育體系裏時刻扮演着關鍵的角色,因此,要加強對學生們的`言傳身教,時刻不忘引導學生們間的交流。經過實踐,在現有的教育形式當中,分組合作已經相對成熟,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我們要揚長避短,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1、端正教學理念

老師作爲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除了要傳授給同學們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善於發掘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教育方式更要因人而異,學會尊重每一位同學的個性特點,對症下藥,將不同的教育方式用在最合適的人身上,體現以人爲本。另一方面,老師要時常學會換位思考,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會更加容易發現癥結所在。

2、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不對等,仍停留在過去的老師高高在上的思維模式裏。在這種意識下,學生難免對老師產生敬畏心理,從而不敢於主動、積極。因此,師生之間建立起一個平等、信任的關係是首要任務,老師利用好自身的權利,主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不能過多的留給同學壓力,只有關係氛圍融洽了,學生們纔敢於發揮自身的性格,開始自主的學習數學知識,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整體提高學習效率。

3、注重引導,加強交流

分組學習的核心是交流。對於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加以鼓勵,引導其積極參與進小組討論當中來。同時,優秀學生帶動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思考,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這樣才能使同學們充滿信心,最大限度的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除此以外,每一組在進行討論之前,務必使每一個學生都初步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之後再進行討論,共同尋求真理。

4、對小組合作結果給出點評

老師需要對小組每次的討論結果做出分析和點評,如此一來,學生們可從中認識到本次思考欠佳的方面,便於以後修改和補充。對於表現突出的小組來說,獲得老師的肯定與表揚,也是對同學們最大的鼓勵,長此以往,無疑會達到最佳的合作效果。綜上所述,國小數學作爲將來學習數學課程的基石,整體提高國小數學的學習效率是當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要求老師採用正確、有效的教育形式,來拓展國小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趨利避害,善於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最終完成國小生的數學成績提高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高素蘭.國小數學合作化學習方式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1(12)

[2]張國華.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3(9)

[3]韓全紅.國小數學開展“合作學習”初探[J].安徽教育.2003(22)

[4]張存景.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分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11期)

第2篇: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

小編覺得這篇國小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論文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教學研究論文

淺談國小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

自新課標頒佈實施以來,“合作學習”已走進當今課堂。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活動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爲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衝突。讓學生在寬鬆、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一、合作學習的形式

1、合作討論,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

爲了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一個合作學習小組以4──6人爲宜,並且在一個小組中注意各層次學生的優化組合,以利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要使合作學習更加有效,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學習不但要發揮組內每個人的作用,還要發揮集體的作用,注意培養每個學生積 1

極參與小組學習活動的習慣,發揮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努力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在學生已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尚未得出結論之前組織討論,這樣可以通過討論互相啓發,分析綜合,在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抽象概括,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結論。

2、合作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堂練習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開放性練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採用。而運用小組合作進行開放性練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以較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樂於交流,從而真正成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天地。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練習,讓每個學生髮表見解,相互啓迪,實現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合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討論的合作意識可能不強,這時教師可以加強指導,並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培養他們合作練習的意識,實施新課程以後,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討論題,作爲合作練習的素材,這樣,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學到別人的好思維,好方法。更有利於學生表達觀點,發揮想象,互相啓發,共同發展。

3、合作評價,培養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在經常對學生的學習作出評價,以便學生了解自己的情況,及時改正錯誤。在合作評價時,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概括別人發言的要點,經過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對比分析,找出了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鍛鍊了思維,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二、合作學習的操作

1、創設生活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知識融入現實生活中,學生樂於接受。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採用的辦法就是描述貼近兒童生活的事件,要解決的問題就包含在這個事件之中,爲學生設置瞭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例如:我在教學分數《幾分之一》時,創設了一個“切蛋糕”的生活情境。因爲孩子在過生日時都切過蛋糕,把一個大蛋糕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這個大蛋糕的幾分之一。孩子們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很容易就掌握了新知識。

2、明確學習任務

爲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

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

三、合作學習要選擇恰當的時機。

1、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發合作的慾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2、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個人探索有困難時。由於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活經驗是有限的,所以當他們在學習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往往會遇到困難。教學中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的關係,選擇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組織合作學習,小組合作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合作時機應選擇在學生意見不統一時。現在的學生爭強好勝,有一定的競爭慾望,渴望自己的觀點被肯定,但又不善於闡述自己的觀點,一旦有不同意見,浮於表面的爭論較多,說服力不夠。此時,教師如果對有爭論的疑點下放到小組中,讓持有相同意見的學生一起合作,與對方爭辯,在辯論中明晰正誤。

4、合作時機應選擇在解答開放性問題時。“開放性”問題的解題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的去思考,須羣策羣力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

5、合作時機應選擇在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處。在教學中,教師應在知識的關鍵處、思維的轉折處、規律的探求處,設計合作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們在合作學習中的點滴體會。今後,我會繼續邊實驗邊總結,力求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