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育教學論文(共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國小四年級數學教育教學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國小四年級數學教育教學論文》相關的範文。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育教學論文(共6篇)

篇1: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四年級是學生思維逐漸獨立化的重要轉型階段,這個年級段非常關鍵的是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下面是國小四年級數學學習的方法做以歸納,希望能對學生的良好成長、家長的科學家庭教育、教師的高效教學等方面有所幫助。

一、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及端正的學習態度。

1、勤於動腦,善於思考。 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溯源。對每一個概念、知識點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內在聯繫,以及蘊含於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儘量採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

2、學以致用,努力踐行。 在學習過程中,要準確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質含義,瞭解從實際事物中具體現象抽象爲理論的演變過程;對所學理論知識,要在更大範圍內尋求它的具體實例,使之具體化,儘量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思維方法應用於實踐。

3、厚積薄發,融會貫通。 課本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但不是唯一的來源。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認真研究課本外,還要閱讀相關的課外資料,來擴大知識領域。同時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研究,掌握其知識結構。

4、模仿內化,積極創新。 模仿是數學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學習方法,但是決不能機械地模仿,應該在消化理解的基礎上,開動腦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而不拘泥於已有的框框,不囿於現成的模式。

5、複習整理,強化記憶。 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必須當天消化,要先複習,後做練習。複習工作必須經常進行,每一單元結束後,應將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統化、深刻化。

6、及時總結,科學評價。 學習中的總結和評價,是學習的繼續和提高,它有利於知識體系的建立、解題規律的掌握、學習方法和態度的調整和評判能力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總結聽講、讀書和解題中的收穫和體會。更深一步是涉及到具體內容的學習方法,如:怎樣學習數學概念、數學公式、法則、數學定理、數學語言;怎樣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解數學題;怎樣克服學習中的差錯;怎樣獲取學習的反饋信息;怎樣進行解題過程的評價與總結;怎樣準備考試。對這些問題的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將更有利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習慣、受益終身。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形成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發展個性的重要方面,因此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以後獲得成功的關鍵。以下十條習慣是每一個合格的學生應該養成的。

1、自覺預習習慣:瞭解所要學習的新知識;準備好上課所需的書、本、文具及資料;運用工具書幫助預習;把遇到的不懂之處和難點標記下來。

2、仔細觀察習慣:有意識地運用視、聽、味、嗅、觸等感覺器官來觀察事物;觀察全面、清楚、找出特點及特徵。

3、認真聽講習慣: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講;聽清楚所講內容;邊聽邊想、理解內容;能記下有關要點。報做卡片,分類編號貼標籤。定期收藏舊報刊,養成看報好習慣。積累知識堅持做,小溪也能匯成川。

三、把握學習中的小竅門。

1、抓住課堂。數學學習重在平日功夫,不適於突擊複習。平日學習最重要的是課堂40分鐘,聽講要聚精會神,思維緊跟老師。同時要說明一點,許多同學容易忽略老師所講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而注重題目的解答,其實思想方法遠遠重要於某道題目的解答。

2、高質量完成作業。所謂高質量是指高正確率和高速度。寫作業時,有時同一類型的題重複練習,這時就要有意識的考查速度和準確率,並且在每做完一次時能夠對此類題目有更深層的思考,諸如它考查的內容,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解題的規律、技巧等。另外對於老師佈置的思考題,也要認真完成。如果不會決不能輕易放棄,要發揚“釘子”精神,一有空就靜心思考,靈感總是突然來到你身邊的。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成功會帶來自信,而自信對於學習數學十分重要;即使失敗,這道題也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勤思考,多提問。首先對於老師給出的概念、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做到刨根問底,這便是理解的最佳途徑。其次,學習任何學科都應抱着懷疑的態度,尤其是數學。對於老師的講解,課本的內容,有疑問應儘管提出,與老師討論。總之,思考、提問是清除學習隱患的最佳途徑。

4、總結比較,理清思緒。

(1)知識點的總結比較。每學完一個單元都應將本章內容做以整理或在腦中過一遍,理順出它們的關係。對於相似易混淆的知識點應分項歸納比較,有時可用聯想法將其區分開。

(2)題目的總結比較。同學們可以建立自己的題庫。我就有兩本題集。一本是錯題,一本是精題。對於平時作業,考試出現的錯題,有選擇地記下來,並用紅筆在一側批註注意事項,考試前只需翻看紅筆寫的內容即可。我還把見到的一些極其巧妙或難度高的題記下來,也用紅筆批註此題所用方法和思想。時間長了,自己就可總結出一些類型的解題規律,也用紅筆記下這些規律。最終它們會成爲你寶貴的財富,對你的數學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5、認真地做課外練習。課餘時間對我們國小生來說是十分珍貴的,所以在做課外練習時要準而精,只要每天認真地做三兩頁,天長日久,你的數學學習就可以做到“積沙成塔”,收穫豐碩。 學習數學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鑽研、精益求精的數學學習精神更爲重要。只要你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學好數學。相信自己,數學會使你智慧的光芒更加耀眼奪目!

>>>下一頁更多精彩“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3篇”

篇2: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篇三

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而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

一、學會閱讀數學,從中感悟數學語言

數學語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數學閱讀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關的數學術語和符號,正確依據數學原理分析邏輯關係,才能達到對書本的本真理解。同時數學有它的精確性,每個數學概念、符號、術語都有其精確的含義,沒有含糊不清或易產生歧義的詞彙,結論錯對分明,因此數學閱讀要求認真細緻,同時必須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學好數學,使數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得到落實,使數學不再感到難學,我覺得必須重視數學閱讀,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書看得多的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對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時這樣也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雙主”教學思想。

二、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數學語言

數學教師的語言應該是學生的表率。因爲兒童具有很強的模仿力,教師的數學語言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數學語言。所以教師的語言力求用詞準確、簡明扼要、條理清楚、前後連貫、邏輯性強。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素養,通過教師語言的示範作用,對學生的初步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響。

比如:在教學《現代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的乘法運算定律的簡便運算時:44×25=?我教給學生的一種算理:44×25=11×(4×25)是根據三年級學過的把一個數分解爲兩個數的乘積,再運用乘法結合律。我講述後,又請幾名學生複述這種算理並且出了幾題類似的題目讓學生自己說。接着再問,還有比其它的解題方法呢?既讓學生鞏固這種算理,又再次給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機會,轉爲學生講,老師聽的輕鬆氛圍而且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還可以用乘法分配律:(40+4)×25)。

三、採取各種形式,讓學生髮展數學語言

1、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課堂中常用的一種方式。在每個小組中選出小組長、記錄員等,當學習中有疑難時,便可請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討論後請一名代表交流。這樣做,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也有聽別人說的機會;既有面對幾個人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又有面對全班同學說的機會。學生爲了表達本組的意見,更加主動地思考、傾聽、組織,靈活運用新舊知識,使全身心都處於主動學習的興奮中,同時也增加了課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髮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別是新授課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語言及時地總結。如名數之間的化法:2米6釐米=( )釐米,可讓學生敘述:2米就是200釐米,200釐米加上6釐米等於206釐米。簡單的兩句話,通過同桌間的互相交流,使學生掌握思路,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而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也可在同桌的帶動下,逐步學會敘述,正確地解答。

3、讓學生小結

小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結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憶出本課的要點。國小生雖然表達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確引導,學生便能正確地概括。如在學習了小數的大小比較之後,課堂小結時,我問學生:“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學生在回憶整理之後,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和一些後進生也很積極。有些學生話雖簡潔,卻抓住了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也發展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經常進行有目的的課堂小結,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分類等邏輯思維能力,達到智能並進,全面育人的目的。

多種形式的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學生把思維說出來,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也是自我表現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

四、在操作中強化學生的數學語言

操作是學生動手和動腦的協同活動,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而語言是思維的外化,是思維的物質形式,知識的內化與相應的智力活動都必須在伴隨着語言表述的過程而內化,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時,要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爲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爲了使學生透徹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意義,可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看、塗、想、說”進行。

折:讓學生用一張紙折成均勻的四份;看:引導學生觀察①多種不同的分法;②一共分成幾份?③每一份的大小怎樣?塗:塗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想:出示塗色的紙,思考怎樣用分數表示?說: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自己想的過程?分數的意義是怎樣表述的?等等。這樣,通過動手操作引發思維和用數學語言表達,不僅加深了對分數的意義的理解,還可以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同時也培養髮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學生通過操作活動,可以豐富感性認識,通過有條理地說操作過程,可以把外部物質操作活動轉化爲內部思維活動,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屬性,使兒童的數學語言得到強化。

總之,數學語言的培養是教學工作中一項長期的任務。它使學生獲得數學交流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樹立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聽說能力。

篇3: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 要:很多學生都不喜歡學習數學,尤其是國小生,他們認爲數學的學習根本沒有任何用處,既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不能讓他們用其他的方式與人進行交流,而且十分枯燥無味,讓他們在課堂裏學習數學無異於是剝奪他們的樂趣,他們也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喜歡學習數學。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他們對於一門課程的喜好程度卻分得十分清楚,如何讓這個年紀的學生對數學感興趣是教師一直都在探索的問題。

關鍵詞:國小;數學教學;趣味性

讓國小數學更具趣味性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們必須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不是適合自己所在的教學環境,如果不適合自己,那麼該方法多好都沒用,所以讓國小數學教學更具趣味性的意思不僅是要形式上有趣味性,更要注重它實質的作用,進行趣味性教學是爲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改變自己對數學的一貫看法,聽講時不再覺得數學是枯燥無味的學科,做作業時不會難以理解,對數學的學習懷着熱愛之心,這樣趣味性教學才起到了作用。

一、改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活躍度

對於國小生來說,課堂過於沉悶他們肯定不願意聽講,數學的教學本來就沒有多少趣味性可言,如果教師選擇以往的教學方式,施行“填鴨式”的教育,那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會越來越低,同時也會讓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沒有趣味性。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性子裏的活潑和感動以及喜歡新奇事物的心態還沒有改變,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他們來說亟需得到改變,對數學的教學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很有可能會因爲討厭數學而開始討厭數學教師和與數學相關的一切東西,甚至一聽到數學課就頭疼,所以教師想要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從以往傳統的牢籠中跳出來,我們在這裏並不是批評傳統的教學方式一無是處,但是不可否認,這種教學方式確實會禁錮人的天性和思維,讓人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因此課堂就異常沉悶,教師在改變教學方式時可以從改變自己講課的口氣、語調,也可以從改變教學主體、改變課堂中心入手,在講課時適當穿插一些小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多學生在數學課進行到一半時會覺得很無聊,開始走神或者遐想,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小故事和一些笑話來幫助學生放鬆一下,然後再進行教學,效率就會高很多,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學生就會覺得學習數學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會積極思考問題,整個班級學習數學的風氣就會大大改變,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就提高了很多。

二、進行小組互助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第二個方法就是進行小組的互助學習,一方面,這可以讓學生互相競爭,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帶動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家共同進步;另一方面,這樣可以及時解決學生之間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又羞於向教師開口,這時如果能夠得到小組中同學的幫助,那麼他們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小組互助學習能讓學生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時能讓他們在課堂上更加有目地的討論,這樣課堂就會被調動起來,教師在教學時也不會感覺到壓力大,教學的心情放鬆,趣味性自然就會增加。教師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進行趣味教學的方法,讓數學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

三、作業互批,快速進步

國小生總是不願意讓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但是在尋找別人的錯誤方面有着很高的興致,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進行作業互批,學生做完作業之後不用交給老師,交給同桌或者是同一小組的人,大家互相批改對方的作業,學生在以往的數學學習中一直都處於被動的狀態,現在能讓他們主動來發現別人的錯誤會讓他們覺得數學的學習趣味倍增,表面上看起來這個工作是讓學生爲了感覺到學習數學有趣,但是實質上學生髮現別人的錯誤的過程就是發現自己錯誤的過程。四年級的學生不像一年級或者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在發現了別人的錯誤之後會在暗地裏反思自己,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錯誤,這樣無形中就讓他們快速地進步了,這個方法一石三鳥,既提高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又讓學生變被動爲主動,也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反省自己,快速進步,意義十分重大。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總之,要提高國小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方法有很多,如果教師真的有心,就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四年級的學生不像低年級的學生難以管教,他們有更強的學習自主性,所以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愛上學習數學和數學成績提高一定能實現,以上提到的方法都值得借鑑,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最終目的。 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參考文獻:

[1]劉楊楊,張易瓊.淺析如何有效提高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效率[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7):14-15.

[2]劉鈺傑,苟旺旺.淺談怎樣提高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以國小四年級教學爲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68):18-19.

篇4: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空間觀念的培養是指通過物體、圖形等元素,讓學生逐漸掌握一定空間概念,從而爲學生形成更成熟的數學思考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具有較強空間感覺的學生,通常其思維能力較強,想象力也比較豐富。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國小數學教師的關注度也開始往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觀察力方向傾斜,這也豐富了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空間觀念和觀察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別的學科、處理日常生活事務的基本素質,教師務必把握好觀察教學這一重要環節,與學生一同去探尋數學的美好。

一、觀察物體教學的重要性

數學教學是對數學對象(空間形式、數量關係、結構關係等)的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間接反映,並按照一般思維規律認識數學內容的理想活動,而空間觀念和觀察能力都屬於數學思維能力的內容,觀察物體教學在培養學生這兩種能力的同時,也鍛鍊學生學會用觀察、類比和演繹的方式進行推理,辨明數學關係,最終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品質。觀察教學是讓學生通過對自然界數量關係與圖形關係的觀察,思考並提出問題然後與同學們討論,並能自己發現規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其出發點在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有利於培養學生質疑和批判精神,並逐漸形成足夠的洞察能力。

二、國小四年級數學觀察物體教學的策略

(一)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

觀察是學好數學學科的基礎,沒有細緻、準確的觀察,學生就不能把題目看清楚、把解題過程寫具體。在觀察教學中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軟件的真實情景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軟件提供的圖像、動畫、活動影像等圖文音像並茂的情景代替老師的口頭演說,不但容易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還有助於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在觀察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在觀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識準備,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觀察的訓練。不可想象沒有學習興趣的學生會有好的學習成績,所以老師在觀察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觀察的興趣,利用他們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養成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事物、觀察人的好奇心和良好習慣,着力進行空間感和觀察能力的培養。

甘肅省會寧縣甘溝中心國小的數學老師讓學生自己動手製作立方體、圓柱體等教學道具,讓學生觀察物體形狀的不同,並堅持寫觀察日記,讓學生多理解生活,瞭解社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觀察興趣。

(二)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

觀察物體要有方法,要學會尋求因果,要對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再追問一次爲什麼,還要把自己的結論當成敵人去攻擊,然後論證,運用演繹的思維方式破除既定的思維模式。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要把這些觀察物體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加強目標判斷,不是你觀察什麼,而是你不觀察什麼,在摸索中有意識地接近正確的途徑。觀察物體教學中的觀察方法主要是指如何去分析、概況肉眼所見的物體中的內涵和外延條件,這對幫助學生快速解題,提高觀察能力和立體空間感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師要通過正規系統的教學輔導,準確、簡捷的授課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最終掌握完整正確的觀察技巧。

爲了能夠更好地教給學生觀察物體的方法,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方法就要轉變爲開放式,此外還要變灌輸式爲啓發式,變學生被動模仿爲主動發現,讓學生用自己的各種感官去感知客觀事物和現象,不應對學生有太多的框定,而是應該讓他們學會觀察物體的方法自己去發現問題。

淄博市臨淄區梧臺國小在小學四年級數學課堂上邀請了專業陶藝老師指導學生們捏出各種形狀的物體,通過自己動手的過程,學生逐漸掌握了觀察物體的方法,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識要點,如此新穎的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觀察力、表現力以及藝術審美能力也是一種鍛鍊。

(三)給學生提出觀察目的和任務

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老師要明確給學生提出相應的觀察目的和任務,這樣才能讓學生避免觀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提高觀察物體的效率。學生也要在老師的引導和幫助下,打破思維路徑的依賴,不要只會用一個標準去觀察物體,也不要只是一條線式地去觀察物體,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觀點來觀察物體,這樣才能看清物體的全貌。另外學生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也要有自己的主見和獨立的判斷能力,對老師所給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要熟稔於心,遇到問題時要充分開動腦筋,只有對所觀察的物體做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及分析,不輕易聽信同學們的結論與判斷,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河北承德縣下板城國小數學老師在觀察物體教學中總是開門見山地給學生指出觀察目的和任務,避免學生“摸着石頭過河”,讓學生在觀察的世界裏能夠遊刃有餘地探尋物體的奧祕,打開空間觀察的新世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國小四年級教學中的觀察物體教學在整個國小階段的數學階段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老師應緊扣大綱的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實施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觀察物體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掌握觀察技巧。觀察物體教學就是通過顯性的物體知識提升學生隱性的思維、觀察和空間認識能力,讓學生通過參與教學對物體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整體印象和認識,實現知識的自然生成,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

參考文獻:

[1]董紅.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改革初探[A].《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年6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教育科學》組委會,2016:1.

[2]樊孝年.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方法淺談[A].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國際醫學研究院,2016:1.

[3]張麗,鄭大明.形象化,概念教學的有效支點——國小四年級數學上冊《直線、射線和線段》教學感悟[J].教育科學論壇,2014,(04):65-67+4.

[4]楊磊.國小生空間觀念的培養策略——以人教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上冊“觀察物體”一課爲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2):65-70.

篇5: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摘要:四年級數學課程教學是我國國小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對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儲備、培養其數學思想,提高學生該學科學習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現階段,已有多項教學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尚存在多種問題,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效果不佳;故當前環境下,任課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需及時探索新型的數學教學策略,以增添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增強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主要從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現狀及其凸顯出的主要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並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四年級;數學;教學策略

數學課堂教學是國小四年級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在學生國小階段的學習過程中佔據重要地位。但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單一以及缺乏信息化教學技術應用等多種問題,學生學習興致不高,課堂氛圍沉悶,教學效果不容樂觀;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教學中需積極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學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筆者收集並整理了多項相關的文獻報道,主要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

一、巧設課堂導入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教學的關鍵環節,良好、有效的課堂導入等於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遵循新課程標準,依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充分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以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的特徵”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開始時不直接教授學生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知識,而是先利用課件爲班級學生展示“橫木在電線杆上上下晃動”的情景圖片,並提出相關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做才能使橫木固定不動呢?以此種生活問題開展教學,可在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教師可指導班級學生積極討論;待課堂討論後,有學生回答:在晃動的橫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幾條邊構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穩定橫木了。之後,教師可依據學生所講使用電腦演示完成這一操作過程,並順勢引入新課知識,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增強教學效率。

二、積極聯繫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從本質上來講,數學學科知識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繫密切。故現階段,教師在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內容,並積極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將學生的課堂學習從抽象、枯燥的公式、符號中解脫出來,增強其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認識”的實踐課堂教學中,由於本節課的課堂知識比較抽象化,學生自行理解起來難度較大,自主學習效果不容樂觀。故此種情況下,教師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課堂知識,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現實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築物,並鼓勵其積極開動腦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形狀,使其於腦海中形成抽象、立體的長方體與正方體圖形,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在同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角的分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其自行捕捉與本節課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腦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養其自主探究意識,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

三、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新課改背景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不能單單依靠任課教師的言傳身教,還需積極與先進的信息技術相接,將現代化教育手段滲透到實踐課堂教學中,利用其多面的優越性增強教學的靈活性,活躍課堂氣氛,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整體教學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的實踐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本節課課堂知識之後,爲了加深班級學生對“圖形運動”的認識與記憶,可充分藉助多媒體技術中的圖畫、動畫形式展現教學內容,將數學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義的圖形與符號直觀化、形象化地呈現出來,通過多媒體圖形動態性的平移展示,增強學生對“圖形平移”這一重點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也可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對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延伸搜索,爲傳統的數學教學增添活力,開闊學生視野,使其能夠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培養和發展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目前我國許多國小四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針對此種教學現狀,本文筆者建議教師在國小數學四年級實踐課堂教學中需巧妙設計課堂導入方法,快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依據教學內容積極聯繫現實生活,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同時也可適當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秦玲.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97.

[2]張榮山.新課程背景下國小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J].好家長,2015(1):196.

[3]張偉.新課改背景下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峽科學,2014(4):96-97.

篇6:四年級數學教學論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信息技術(包括各種應用軟件、多媒體、網絡等)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已經不可避免地對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形成了強烈的衝擊。從目前社會發展趨勢不難看出,如何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建立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平臺上,已成爲當前形式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作爲重要基礎課之一的數學,爲能在有限的課時內,形象生動的將最精華的內容介紹給學生,提高課堂的教和學的效率,教師在信息技術上應用能力的提高尤爲重要。下面就我們在備課、課堂教學、學生的課後學習等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希望能引起同行就此課題的討論,提高我地區學校的基礎課教學水平。

—、利用豐富的電子資源庫,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優化課堂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題,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系統的分析教學內容,研究教學對象,確定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媒體,設計解決問題的步驟,分析評價結果的過程。人們常用“一桶水“和“一杯水”的關係來形容教師爲上好一堂課所應具備的廣博知識和豐富內涵。因此我平時注意對互聯網上信息的查閱和保存。逐漸建立自已的資源庫。以提高備課效率,增大信息量。

1、電子化的備課筆記

採用計算機排版的備課筆記,其優點是有利於在教學法中隨時根據實際需要增、減和更新授課內容,同時保證教案的完整性。並可以更好滿足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需要,方便製作多媒體授課課件。而可通過適當的排版,在打印稿上可以如傳統的備課本一樣予留足夠空間用於對授課內容進行適當補充,以及採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方便課堂講授。教案還可以適當調整後拷貝給學生,使學生在上課時能將主要精力放在聽課而不是記錄上,提高教學效果。此外,也可以適當減輕次年的備課工作量。原則上只需要根據上年的各種記錄及學科的發展在計算機上適當增加或減少內容即可。

2、豐富多彩的數碼影像資料

數學所涉及的常爲一些抽象的、描述性的內容,按傳統方式進行授課學生不易直觀理解和接受。爲此我利用空餘時間用powerpoint等工具製作了許多教職工學課件,用圖象,影音文件等資料豐富課件內容,同時,用網上下載一些關於數學的FLASH小遊戲,以便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互動。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出重點、化解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遷移的目的。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教學“三角形全等”這一章時,首先讓學生按已知兩邊和一夾角畫一個三角形,然後剪下,看是否能重合。而後用電腦出示一些形象的FLASH遊戲,例如輸入三角形的夾角和兩邊,電腦便會自動生成三角形,輸入兩次數據後,便得到兩個三角形,拖動鼠標,看這兩個三角形能否重疊。成功後會得到電腦的誇獎:“真聰明”,同時觀察到物體的表面變成了另一種顏色。而沒有成功的學生會聽到電腦的提示:“不要着急,再來一次。”多媒體的這種設置不僅使做對的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也會使做錯的學生不氣餒從而產生積極尋求正確答案的意識。

由於已經創設了激發學生興趣的情境,在電腦演示之後,教師提出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回答出三角形全等的含義,學生會興趣盎然地討論、總結,然後歸納。從而使枯燥的概念化爲具體的形象,學生不斷會順理成章的接受而且很容易就記住了這個概念。這樣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激發了學生的強烈的參與意識,同時也達到了教師的教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