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目錄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第一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第二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第三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第四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第五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數學與生活實際的探索

扶溝縣大李莊鄉潘莊國小教師:劉發春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那麼,在他們的眼裏,數學將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用得上的學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這樣,學生學起來自然感到親切、真實,這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來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態度和意識。對於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爲教師要善於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利用學生生活實際問題引入新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會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祕。而且,也會激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願望。

比如,在教學“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時,我安排了這樣一段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人體上存在着許多有趣的比嗎?將拳頭翻滾一週,它的長度與腳底長度的比大約是1:1,身高與雙臂平伸長度的比大約也是1:1,腳底長與身高的比大約是1:7??知道這些有趣的比有許多用處。到商店買襪子,只要將襪子在你的拳頭繞一週,就會知道這雙襪子是否適合你穿;假如你是一個警察,只要發現罪犯的腳印,就可估計出罪犯的身高??這一切,實際上是用這

些身體的比組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比例來計算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通過利用“人體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現象,引出“比例”的學習,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主動的參與新知識的探究。再如,在教學“面積和麪積單位”時,我利用多媒體引進一段動畫:小明在操場上跑步,他跑了一週的路程是指操場的什麼?如果在操場中間鋪上草坪,要求鋪多大,又是指操場的什麼呢?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面積和麪積單位”。這一動畫片斷來自於學生的生活,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導入形式,所以他們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學習新知的情境中來。

由此可見,學生通過藉助這些有實際生活背景的問題引入新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而國小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性爲主,因此爲了使他們能比較輕鬆的掌握數學規律,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生活情景。把學生引入生活實際中來,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觀察和實踐來理解數學概念,掌握數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比較、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相遇問題時,存在着三種類型的題目:相向而行(或相對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爲了讓學生能夠搞清三者之間解題規律的聯繫和區別,我組織學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兩人爲一組,將相遇問題中的三種情況作演示,表演場地在教室內外自由尋找,過5分鐘後集中交流表演情況。學生們興致勃勃,個個洋溢着笑

容開始了自己的演出。通過這次實際演練,使學生加深了對相遇問題三種情況的理解。

另外,對於一些教材中實踐性較強的數學知識,我盡力爲學生提供大自然的舞臺,把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教室轉移到室外,讓學生處於實際環境中學習新知。比如,學習小數時,我帶着學生到商店去了解各類商品的價格,觀察商品的標籤,瞭解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實際測量時,我帶着學生拿着測量工具到操場上去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並組織學生利用步測方法來計算操場面識;學習百分率時,我帶着學生深入麪粉廠、榨油廠和某些其他的工廠去了解出粉率、出油率及產品合格率等。

經實踐證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挖掘現實生活素材,鞏固新知。

數學知識需要得以鞏固,才能使學生牢固掌握並熟練應用。在教學中,如果能結合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練習或實踐,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將數學應用於實踐的過程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逐步培養。

比如,2014年我在教學分數應用題時,正好遇上第29屆奧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於是,我在課前準備了前兩屆奧運會中國隊奪獎牌的情況,課上讓學生自己編題,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編出了不少分數應用題,如“上屆奧運會上中國(謝謝你訪問好範文)運動員奪得32枚金牌,其中女運動員奪得的金牌數佔5/8,女運動員奪得金牌多少枚?”

另外,我還組織學生進行預測:今年中國能奪得多少枚金牌?李浩奇說:“16枚。”高亞傑說:“比上屆多3枚。”李鵬超說:“能奪得本屆金牌總數的1/15.”於是我就問:“要知道高亞傑預測多少枚,需要知道什麼條件呢?要知道李鵬超預測多少枚,你認爲需要知道什麼條件呢?這是一道學生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題目,使他們感覺到不是在解應用題,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鍛鍊了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了愛國主義的教育。

四、深入學生現實生活,應用新知。

多年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忽視了數學的實際應用,不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與應用能力,偏重於脫離實際的機械訓練和題型教學。在學生的練習中存在大量的人爲編造的離學生生活現實較遠的題材,諸如:糊紙盒、裝配機器等等。長期這樣的訓練導致了學生思維僵化,不利於學生思維發展。而新的教學大綱指出,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於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每學到一個新的知識,我就要鼓勵和引導學生深入生活實際,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比如,在教學完求平均數應用題以後,我要求學生通過社會調查,數據收集和整理來了解某家、某校或某村日常生活中的用電、用水的平均費用,自己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齡等。在元、角、分的教學以後,我利用數學活動課組織學生開展模擬購物活動,師生互當售貨員和顧客進行買賣遊戲等。在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爲希望國小獻愛心活動過程中,我就藉此東風,讓學生把家裏的零錢湊起來,計算出

總金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們之間的兌換和簡單的加減計算。

通過這些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而且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現實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在他們周圍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數學問題,養成有意識地用數學的觀點觀察和認識事物的習慣,並逐步學會把簡單的實際問題表示爲數學問題。

綜上所述,我認爲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第二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淺晰課堂教學中的數學生活化

本文作者:段九偉 發表時間:2014-7-18

作者單位: 古蹟坪國小 聯繫方式:15837100115

淺析數學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是數學活動本身的需要,是現實生活本身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應加強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繫,從學生熟知、感興趣的生活事例出發,以生活實踐爲依託,將生活經驗數學化,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煥發出數學課堂的活力。回顧以往的教學實踐,我有以下的幾點感悟:

一、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在我國傳統教學中,由於片面追求升學率,這方面表現得更爲突出。機械記憶、死戰題海、“上課記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後全忘記”等成爲最受青睞的方法方式。教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相脫離是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實施生活化教學是抑制這一現象產生的最好方法。同時,21世紀又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正生活在一個劇烈震盪、疾速變化的環境中。數學教學只有適應不斷髮展變化的社會形勢,才能在教育領地上立於不敗之地。數學教學要將所學知識與不斷髮展變化的現實生活相聯繫,與時俱進,不

斷充實、改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途徑。1、精心選取生活素材,構建數學意義。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提出:“現實原則”,即數學教學要源於現實,紮根現實。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善於依據教學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精選“生活素材”。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充分的數學事實,使他們通過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經歷生活情境“數學化”的過程,藉助生活中的原型構建數學意義,從而真正地獲取知識。比如:在二年級“時、分、秒”的教學中,我採用了學生喜歡的遊戲形式,放一分鐘學生喜歡的音樂,讓學生有的跳繩、有的拍球、有的讀書、有的寫字,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體會在一分鐘內能做多少事,從而比較直觀的感受一分鐘的長短,從國小會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在這樣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景中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產生親身感受的體驗,將抽象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就能較好地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化難爲易。2、精心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激發求知的慾望。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使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能有效幫助他們體會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力量,有利於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如,在教學“線段”時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問題:將彎曲的道路改道,怎樣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從而總結出: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這樣把書本上的知識放在生活中來學習,讓數學問題生活化,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身邊有數學。3、注重活用數學知識,

優化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後,讓他們應用這些知識去解決我們身邊的某些實際問題,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他們肯定是十分樂意的,這是我們教學所必須達到的目標。比如二年級學生在學了平均分知識後,可設計這樣的一個“坐船方案”:二年級(一)班要去公園划船,每條船限載4人,24人要租幾條船?讓學生分組討論可以得出幾種不同的方法:4人4人地站在一起,有6個4人,要租6條船;想,幾個4是24?四六二十四,要租6條船;?? 使學生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同時,更深刻地認識數學的作用,體會數學的應用性,從而激發起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用數學的情感,從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三、在生活化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給學生提供充分進行數學實踐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真真切切存在於生活之中,養成愛數學的情感和學數學、用數學的習慣,爲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目的而努力。

總之,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根植於生活。在數學課堂中我們要以研究的發展的目光注視到學生的方方面面,注入五彩繽紛的生活化教學,讓數學課堂充滿新鮮與活力。

第三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的重難點

東曲國岱楊愛華

摘要:衡量數學教學是否有效的基本標準之一,就是看教師在教學中能否突出重點,根據學生實際,突破難點。本文提出了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的幾個要點,並嘗試找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實踐策略。關鍵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一、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1.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從知識點中梳理出重點。 理解知識點,首先是要理解這部分內容整體的知識結構和內容間的邏輯關係,再把相應的教學內容放到知識的結構鏈中去理解。其次是理解整個單元的知識點,特別是要詳細地知道每節課的知識點,在教學中做到不遺漏、不添加。如果知識點是某單元或某內容的核心,是後繼學習的基石或有廣泛應用等,那麼它就是教學重點。教學重點一般由教材決定,對每個學生是一致的。一節課的知識點可能有多個,但重點一般只有一兩個。

2.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從重點中確定好難點。 數學教學重點和難點與學生的認知結構有關,是由於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與學習新內容之間的矛盾而產生的。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從而擴大原有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是同化。當新知識不能同化於原有的數學認知結構,要改造數學認知結構,使新知識能適應這種結構的過程是順應。從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分析,通過同化掌握的知識點是教學重點,通過順應掌握的知識點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當然,在實際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認知水平的差異,同化的知識對有的學生而言,也是學習難點,順應的知識

對有的學生而言,不一定是學習難點。總之,要根據學生實際,在把握重點的基礎上,確定好難點。

3.把握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區分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教材,我們認爲教學重點指的是“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或發揮突出作用的內容”。因此,教學重點是基於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而客觀存在的。分析學生的認知結構,我們知道教材上的重要知識點是要學生通過同化或順應去實現的,在同化或順應的過程中出現教學難點。由於難點與重點形成的依據不同,所以有的內容是重點又是難點,有的內容是重點但不一定形成難點,還有的內容是難點但不一定是重點。教學中,還需要教師在分析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區分好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幾條主要策略

1.把握好重點和難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前提。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想在教學中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首先是深鑽教材,從知識結構上,抓住各章節和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次是備足學生,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並考慮到不同學生認知結構的差異,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的精心準備、準確定位,就爲教學時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提供了有利條件。

2.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條件。 國小數學是系統性很強的學科。數學教學就是要藉助於數學的邏輯結構,引導學生由舊人新,組織積極的遷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認識簡單與複雜問題的聯繫,不斷完善認知結構。因此,新知識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識生長點,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才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可依據以下3點

找準知識生長點:(1)有的新知識與某些舊知識屬同類或相似,要突出“共同點”,進而突破重、難點;(2)有的新知識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舊知識組合而成,要突出“連接點”,進而突破重、難點;(3)有的新知識由某舊知識發展而來的,要突出“演變點”,進而突破重、難點。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雖然每個策略都有其適用的題目,但是在形成新策略的過程中要綜合應用已有的策略。

3.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稿)》指出: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爲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啓發式和因材施教。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自主學習的關係,通過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認真閱讀這段話,可以知道:根據學生實際,採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

4.積累基本的數學經驗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基礎。 基本數學經驗是指在數學目標的指引下,通過對具體事物進行實際操作、考察和思考,從感性向理性飛躍時所形成的認識。數學經驗源於日常生活經驗,高於日常經驗。國小數學活動可分爲4類:直接來源於生活的數學活動;間接來源幹生活的數學活動;爲數學學習設計的純粹數學活動;意境連接性的數學活動。因此教師要設計有層次的數學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經歷解題過程,進行體驗和反思,把解決問題中的體驗加以整理,對獲得的數學經驗進行反思,對學生的認知過程再認知,從而掌握解題策略,感受策略價值,積

累數學經驗,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5.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保障: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因此,在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化動爲靜,化隱爲顯,化難爲易,化抽象爲直觀,並通過與傳統技術的聯合與互補,有效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課堂教學本就是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所學的內容,爲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四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如何激發國小生學數學的興趣摘要:《數學課程課標》指出:數學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爲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具有數學學習的興趣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保證。 關鍵詞:傾聽與閱讀思考與合作發現與應用整理與構建

一、培養學生專心傾聽和認真閱讀課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學生的求知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專心傾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而興趣也是專心傾聽的根本。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點,在課堂上,教師儘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單純的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充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教師上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力求語言生動有趣,條理分明,使課堂引人入勝,使每個學生樂意聽。學生比較容易做到專心傾聽老師的語言,但是一旦指名發言或小組員討論發言時,大部分同學又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未能做到專心傾聽同學的發言。針對這一情況,我常常利用學生喜歡錶現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都來做小老師,對發言的同學作一個評價,如:說一說你認爲發言的同學說得好在哪裏?不足在哪裏?你給他什麼建議等等。很多時候,都是由於這一環節,讓學生能夠做到堅持專心傾聽,並在專心聽講的基礎上,讓學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課堂知識,讓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課本是學生獲得系統數學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良好的思維習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閱讀教材中,通過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規律的思維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沒有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會在多方面體現到其弊端:如做練習時不會審題、,讀題目時只讀一半,不會分析問題、不能理解概括題意,導致不能正確完整地解決他完全有能力解決的題目。如:我記得在一次測驗中,其中一題目爲:請在下面的方格紙中畫一個直角,再標出它的各部分名稱。對於後面一個問題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未能完成,原因在於沒把題目讀完。對於解決問題的題目,大多數同學只讀一遍,更有甚者只看數字或個別詞語做題,不作深入思考,而是憑着感覺做。如:在解決問題的題目中,看兩個數字相加超過一百肯定不對,一定用減法做了,因爲1-3冊只學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又如:在求兩數相差的題目時,看到“多”就用加法,看到“少”就用減法。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是多麼的重要。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贊可夫有句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學科,在數學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于思考、善於思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主觀意識差,在課堂上容易跟隨大流,別人說什麼,他也跟着說什麼,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思考的情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時,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思考時間,提問學生時,要多方考慮,照顧各種層次的學生。對於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可以讓優生多發言,鼓勵他們多開動腦筋,讓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對於顯而易見容易解決的題目,多把機會留給一些稍微差的弱勢羣體來回答,及時鼓勵他們,只要他們答對或答對一點,都給予及時的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他們動腦筋的慾望。學生的潛能是個不竭的寶藏,你對他有多大的信心,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助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並在思想的碰撞中併發創新的火花。如:我在教學《統計》時,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路口視頻,讓學生統計在一分中之內過往的車輛有幾輛貨車、幾輛麪包車、幾輛小汽車,幾輛公共汽車,一遍放完後,很多他同學都說:“老師,太快了,再來一次。”我不吭聲,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再播放了一次,播完了以後,同學們還是來不及記錄。然後我問學生:爲什麼看了兩次都爲未能記錄下來呢?你們在小組裏討論一下,有沒有辦法能又快又準確的記錄下來呢?同學們各抒己見,很快就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組員記錄麪包車、有的記錄貨車、有的記錄小汽車、有的記錄公共汽車,1分鐘視頻播完後,各個小組都有了統計結果。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一個人的量力有限,自然而然就進行了小組合作,從而使合作成爲學生的一種需求。

三、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和應用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本着“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並把數學應用於生活”的思想,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的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從生活實際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的周圍實物開始,在具體、形象中感知數學、學習數學、發現數學和實踐數學的興趣。如:我在教學《觀察物體》中“鏡面對稱”的內容時,先讓同學都去照一下鏡子,然後在小組立交流:人在鏡子裏的特點,鏡子內外人的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有沒有變化,學生通過活動和交流能總結出:照鏡子時內外的人上下、前後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對換。

四、培養學生整理知識、構建知識結構。

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整理、內化的知識,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知識結構的思維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整理知識,構建合理的、有利於後繼發展的知識結構,使學生學會一些學習數學的思想方法,爲創新提供一定基礎。如:我在教完“5的口訣”時,給學生出了很有興趣的一道題,我問:你知道吳老師今年幾歲嗎?猜出來有獎品喲!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然後出示一幅有規律排列的糖果圖,橫排7顆,有5排我接着說:

“吳老師的年齡數隱藏在這幅糖果圖裏,看誰能很快數出一共有多少顆糖果的辦法。”同學們爭先恐後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我把7看成6,就有5個6,再加上5就是35;有的說:我先看成5個5,再加2個5-------。就這樣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得到進一步整理與內化。

雖然國小生學數學的興趣愛好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鮮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數學興趣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興趣愛好在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紮根、結果。

第五篇: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淺談國小低段數學教學方法

內容摘要: 對於國小低年級學生,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聯繫生活實際進行施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愉悅地學習,輕鬆地學習,快樂地體驗,並逐漸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來提高課堂成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數學興趣樂學

正文:如何提高國小數學課堂的成效是我們數學教師探討的共同話題,去年我們學校結合國小生的心理特徵開展了“三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近一年對“三有”課堂教學模式理論的學習,結合我們自身的教學實踐,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效果比較顯著。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進行正常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的保證。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以真誠的笑容面對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態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學習之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珍惜學生每一點滴的進步。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成功或失敗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特別是失敗的時候。尊重、珍惜和理解是師生和諧的紐帶,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學習潛能的情感動力。要善於鼓勵學生,以藝術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適時的鼓勵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已的潛能,鼓勵性語言要簡短精煉,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要理解學生,以情感的交流喚起學習數學的熱情,經驗告訴我們,心情舒暢,樂觀開郎的情緒能使人浮想聯翩,思維活躍。因此,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情感交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用愛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入門的先導,更是推動孩子學習的最實際的內部動力。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纔會處於活躍狀態,纔會去自主發揮他們的探究性和創造性。興趣在活動中

產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也離不開活動。學生通過課堂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不僅有助於他們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 "認識鐘錶"一課時,讓學生拿着準備好的鐘錶,觀察上面有幾個針,引導讓他們說出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區別,如長短,粗細程度等,這樣通過學生的自己動手操作,自己觀察,隨後老師對他們的回答給予肯定,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採用直觀操作、多媒體演示、學習競賽、遊戲、謎語導入、編學習歌謠等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取教學活動的方法和體驗,增長數學知識。在各種活動中學數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拓寬了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強調和提倡的新型學習方式之一,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合作學習首先要合理分組。一般情況下,四個人爲一組,每組各選一位優秀生爲組長,在學習中 能以強帶弱,共同進步,爭取不讓組內成員掉隊。在教學中,我常採用下列辦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鼓勵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都能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清楚的理解對方的想法與觀點,積極承擔自己扮演的角色。對那些內向的、怕羞、不敢說的學生要多加鼓勵和引導。指導學生學會傾聽。傾聽,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就有困難了。首先,要樹立傾聽的意識。教師應該告訴孩子們: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別人,而傾聽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種方式。其次,當衆口頭稱讚那些願意認真傾聽他人的學生,建立起榜樣。最後,評一評哪些學生學會了傾聽。達成共識。讓學生對組內的認知衝突進行有效解決,從而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彼此信任。

三、課堂教學應具有幽默性,讓學生樂學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一種積極愉快的感覺,減弱或抵消一部分緊張和疲勞,從而創造一種使師生雙方心情舒暢的教學環境。因此我們鼓勵

課堂中採用幽默性的教學語言,但不是所有的幽默語言都可以拿到課堂上來,課堂教學語言的幽默必須遵循教學性、規範性、科學性、啓發性,同時應做到適時適度。這樣對課堂教學纔會起到催化和促進作用。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形成過程中掌握規律、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引導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結合數學知識的特點,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如嘗試學習的方法、發現學習的方法、閱讀學習的方法、操作學習的方法、遷移類推學習的方法等。還要讓學生學會分析、假設、比較、逆向等解題方法。學生藉助這些學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應用數學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許多數學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理解,更要讓學生記住它。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歸納了理解記憶法、規律記憶法、重點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歸類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比較記憶法、歌訣記憶法、實踐記憶法等十種記憶方法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記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聯繫生活進行教學

數學教學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的道理。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感知,學會從生活實踐中解決數學問題,讓數學真正服務於生活,並且能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實際中“用數學”的意識。那麼,如何處理數學教學與生活的完美結合,構建和諧的數學課堂呢?那麼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應該聯繫生活、貼近生活,讓學生熟知、親近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進入課堂,使之產生親近感,變得具體、生動,誘發學生的內在知識潛能。例如在教學"時分的認識"後,讓學生動手動手做一個時鐘模型,並說說自己在各個時段都幹什麼,然後聯繫實際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這樣不僅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踐中,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怎樣運用巧妙方法上好國小數學》《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向你推薦更多精彩文章: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

國小數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