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國小教育教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關於國小教育教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教育論文 篇一

【摘要】幼兒的教育一直是現在家長最關心的話題,也是社會發展最爲直接和突出的問題。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教育問題,兒童的教育成爲人們的最大難題。在入園難入園貴的環境下,社會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也在逐年增高。因此,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解釋這些問題。素質教育下的背景,幼兒的教育越來越超前,學生受教的國小化本性也越來越突出。

【關鍵詞】幼兒教育;學化;教育教學方式;解決措施;

國小化的教學方式不僅給幼兒帶來諸多的不適應,還影響他們的興趣的培養,而幼兒階段的教育就應該是學生興趣的培養階段。

一、幼兒教育國小化的現狀及表現

1、觀念急需更新,引入社會化作用

這既需要實施幼兒教育的一方儘可能的做出科學化的宣傳和引導,又需要作爲受教育的一方針對性地對教育體制改革作出相應的反應,即是觀念上的轉變。對於教育,關鍵是觀念的轉變和觀念的接受,觀念的更新需要結合適當的教育制度的更新,不能只是傳統的機械式的教育觀念、或者是應試環境下的“速成”。對於知識的學習,對處在幼兒教育階段的國小生來說,更應該接受的學校給與的恆多的鼓勵和認可。希望培養學生的興趣或者是學生對於事物的辨別能力的基礎性認知。

2、合理化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的積極性

在思想層面上的更新過後,民林的就是學生的受教育形式,也就是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教學模式的實施和普及,以及學生的積極性的增加等內容。孩子的成長環境在受到學校所建立的校園環境的影響下,還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應該在爲學生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的前提下爲幼兒最突出多數家長意願的教學模式,以真正的教學模式落實素質教育的不斷髮展。

3、教學體系需要不斷改進

幼兒的教學,不是國小生的教學,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年齡。年齡的差距就是學生學習思想的差距,不能將這種思想進行混淆。因此會出現較多的教學體系不完善,學生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上課積極性不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沒有得到明顯的提高。尤其是課程設置的安排上,幼兒教師主要是以班級授課,課堂缺乏興趣的切入點,忽視了兒童興趣的發展階段性特徵。

二、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應對策略

1、加強學生興趣的引導,不斷促進幼教觀念的更新

例如,幼兒的好動心理授課教師可以把握。授課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遊戲的互動,如果學生能夠在遊戲中取得勝利,那麼就可以回答老師的一個問題,並能得到教師的。一朵紅花獎勵。學生興趣十足的配合教師的授課方式,也符合學生的天性。面對越來越大的學習的壓力,學生的心思主要集中在自己的興趣上,尤其是對於圖畫學習一般會出現邏輯思維困難等問題。因此,授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不斷增加知識講解的轉變,以學生的思維培養爲基礎知識的學習。

2、情感教學參與課堂,生活實際就地取材

在不斷制定適合學生要求的教學活動,並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一個更加生動、活潑式的教學情境,一個學生喜愛的課堂。這和學生的上課情緒是息息先關的,有關教育心理學研究得出結論,幼兒教學存在理論課學習的主線和教育教學情感的主線。需要教師融入較大的情感因素,不要讓學還是能感覺到自己不能夠接受而出現接受難的問題,並不是將幼兒能看成國小生來教。例如,對於回答不上來問題的學生,授課教師可以問其他的問題,保證學生的自尊心不受到打擊。如。授課教師對於不能回答上來的“圖形表示什麼意思”,那麼授課教師可以問,你從圖形中看到什麼,你喜歡圖形中的什麼圖形等類似的問題。

3、合作探究結合到實踐教學中

開放性課堂教學的構建需要打破現有的學習模式,不僅僅只是授課教師上課學生聽課的模式,可以有效採取師生互換的模式,讓授課教師也能有效把握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方式,爲開放性課堂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思想和實際基礎。因此,興趣的引導首先要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和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學生接受和進行參與學習,保持學生對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例如,授課教師可以分發給學生一些學習卡片,上面是一些字詞的圖形圖畫形式,希望學生們能夠合作解決。這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因爲在這樣的模式下,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培養他們靈活的思維方式,逐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三、總結因此,授課教師要從不同的方面加強教學情境的創設,不能應用國小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教師可以將學生看成是自己所培養的目標,只有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雙邊互動、不斷地合作交流,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合理安排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1]徐曉燕。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的現狀及對策[J].科學導刊,20xx.

[2]高佳。幼兒教育國小化傾向現狀及對策分析[J].河西學院學報,20xx.

作者:馬曉玲 吳寶芹 單位:江蘇洪澤縣外國語實驗學校幼兒園

國小教學教育技術論文 篇二

摘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進步, 爲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 有效促進了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國小音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發揮技術設備的視頻播放、圖片展示、錄音錄製等多種功效, 能夠打破音樂教學之時空限制,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增強學習體驗和感悟, 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對此, 從三個方面探討了現代教育技術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以資參考。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國小音樂; 教學應用;

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 現代教育技術也獲得了快速發展以及廣泛應用。當前, 國小音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 實現了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及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 對音樂教育事業之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現代教育技術具有圖文並茂之優勢, 能夠豐富音樂教學的表現形式, 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助力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和音樂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 本文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國小音樂教學中之應用策略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音樂教學內容

國小生由於成長環境不同, 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性, 對於音樂的興趣愛好以及藝術欣賞水平亦不同, 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合理整合教學資源, 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 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爲貫徹落實新課改以生爲本的教育理念, 我在音樂教學中會盡量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教學, 既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還能提高教學之效果, 保證音樂教學之質量。如, 在介紹古箏這門樂器時, 我會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經典曲目《高山流水》引導學生欣賞, 感受古箏演奏下高山之氣勢以及流水之柔美, 讓學生了解古箏演奏之特色和效果, 同時也引導學生感受不同音樂節奏變換之魅力, 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課堂教學, 既豐富了教學內容, 還增強了教學效果, 可謂一舉兩得。

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突破音樂教學難點

音樂教學雖具有一定的娛樂屬性, 但教學課程中也涉及一些樂理知識, 需要學生了解掌握。對於國小生而言, 樂理知識是其學習音樂之基礎, 也是提高音樂素養之關鍵。與此同時, 樂理知識也是國小音樂教學之難點, 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困難。由於樂理知識的理論性較強, 而國小生以形象思維爲主, 對於抽象概念的理解與感知能力較弱, 因而在教學工作中, 需要教師靈活應用現代教育技術, 實現樂理知識的形象化呈現, 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 高效構建學生的音樂知識體系。我在給學生教授“音符”相關知識時注意到, 以口頭理論講解的方式進行知識傳授會造成教學的枯燥乏味, 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且這樣教學的效果並不明顯。考慮到國小生對新鮮事物以及圖片更感興趣, 我巧妙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 以多媒體來展示相關圖片, 讓學生認識什麼是符頭、符幹、符尾, 在講到“符頭”時還讓符頭部分變色閃耀, 吸引學生關注, 並以不同的動漫呈現方式, 展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圖片, 讓學生能更好地區分記憶各音符的符號特點、時值以及含義。這類形象化的教學和樂理知識介紹有效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突破了理論教學的難點, 效果顯着。而在音樂欣賞以及樂器介紹的教學中, 我也常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 備受學生歡迎。

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現拓展延伸教學

國小新課改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僅要求教師更新教育理念, 優化教學方式, 還要求教師不拘泥於課堂教學, 實現教學的拓展延伸, 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對於國小音樂教學而言, 教師也應立足課本, 革新教學方式,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實現音樂課之拓展延伸。一方面, 對教材的拓展延伸。前文已述, 教師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收集整合課外音樂資料來豐富教學內容, 以教材爲本, 引入其他教學資料, 有效激活課堂, 拓展學生視野。另一方面, 向課外拓展延伸。音樂教學不應僅侷限於課堂, 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 積極引導學生挖掘課外音樂資源, 利用課外的時間和機會了解音樂知識, 發展音樂素養。例如, 教師可利用學校廣播、閉路電視、多媒體影音設備等在課餘時間播放優秀歌曲或是音樂視頻節目供學生欣賞學習, 也可錄製學生在國慶節、兒童節等節日期間的音樂表演節目播放給學生觀看, 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 提高其音樂表現能力。

總之, 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有效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充分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使學生在優美畫面、動聽樂章中陶冶情操, 獲得美的享受, 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永瓊。多媒體技術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2017, (2) :37.

[2]張曉莉。現代信息技術在國小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軟件,2015, (04) :280.

[3]吳逢甲。網絡環境下打造國小音樂高效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 (4) :103.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 篇三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在21世紀的今天,教育管理的作用更加具有時代性的深遠意義。本文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國小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提高學校教育管理質量,推動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以期對於現今的教育管理有一個更加明晰的認識,更好的應對教育和社會的發展和變革。

一、國小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國小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不可否認,歷史較長的學校,教師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這些經驗不僅在過去發揮着作用,在今天、明天仍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在光環之下,一部分人員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實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存在着“閉門自守”、“固步自封”的思想和做法,觀念陳舊阻礙了學校的健康發展。由於這種經驗主義的影響,產生了小勝即滿、小績即安的情緒,滋生了“驕傲自滿、自以爲是”的心態。在這樣的心態影響下,工作作風虛浮問題就必然出現,如“軟、懶、散”現象,備課、上課不認真,甚至有的教師不備課就上課,早來晚走等現象屢屢出現。在管理上,制度老化不能適應新的辦學思想,難以發揮制度的效益性;內部管理體制僵化,又難以有效地進行全方位調動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學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體制不健全,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無法可依”現象。即使有規則的一些工作,由於管理落實不到位,也存在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這一些問題已構成制約目前學校適應社會要求快速發展的瓶頸。圍繞如何解決這些困擾學校發展的問題,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羣策羣力,確定了“以人爲本、科學管理、科學育人”的思想,實施大策略切實提高學校的整體管理水平,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國小教育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以人爲本,實現國小教育教學管理的民主化

“以人爲本”應該作爲現代國小教學管理中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堅持人的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精神屬性的辯證統一,這是國小教育管理應當樹立的一種哲學理念。

激發教師興趣,強化參與意識。

在國小教育教學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師管理是第一要素。因此,在學校管理的'“以人爲本” 中要樹立“以教師爲本” 的管理思想。“以教師爲本” 的管理思想,其實質就是要重視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創造意識,爲教師創設和諧的心理時空,使教師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人性得到最完善的發展,這是實現教育教學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標誌。大量的事實證明,倘若只把教師看做是管理對象,處處以管字當頭,就很難真正尊重教師,就不可能真正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很難發揮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主體作用。許多校長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體會到,只有當自己制定的管理目標被教師們認同, 自己提出的管理主張和措施與教師們的教育教學實踐真正結合了,學校的各項管理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二)、突出學生主體,爲學生服務。

每一個商店都主張顧客至上、用戶至上,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同樣要樹立學生至上的意識。學校爲學生而辦,教師爲學生而教,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學生是教育的對象,也是學校管理的根本對象, 是構成學校教育的主體。學生至上意識體現在學校管理的全過程:做重大管理決策時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學生,千萬不可偏離育人這個主導目標;各種教育教學改革要落腳於學生,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校園環境的建設與管理要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努力創設廣大學生留戀的整潔、優美、幽雅、協調的視聽環境;學校各類規章制度的制定要針對學生實際,力求規章制度的規範性和穩定性,充分發揮規章制度的教育功能。總之,把學生作爲學校管理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把學生作爲自己最根本的服務對象,使學校的一切工作都爲教育和培養學生服務,爲育人服務。

(三)、優化教學質量管理

學校管理中教學管理是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抓好每天、每週、每月、每期的教學管理:

1、各學科教師要求有完整的課時教案和複習教案,教師至少配備三種參考資料和一至三類練習題集,要求教師走進題海,學生跳出題海。

2、不上無準備的課,教導處加強督查,把課堂教學事故拿入考覈,查到無準備的課視爲曠課,並與其談話,限期改正。

3、重點科目要有適量作業,分課時、單元下發,作業把握三個關口:一是作業量足,二是作業全批全改,三是作業評講訂正,教務處加強督查(每期至少定時檢查四次,平時抽查等形式)。

三、國小教育教學管理的制度化。

1、加強法制建設,完善制度管理。

計劃的落實靠有力的制度作保證,制度是進行教學管理的“法”,有了這個“法”,就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它能促使教職工養成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習慣,能使學校產生良好的環境氛圍。爲此,學校要制定一些相關的“教師教研進修制度”“目標教學研究課制度‘論文發佈制度” 等,從而使教研活動、教師的培訓工作有了時間、內容的保證。爲了抓好備課工作,學校要規定一些“整零備課制度‘教案檢查評比制度‘開學第一課制度‘聽評課制度”等。對學生的作業批改、輔導、考試方面,也要制定相關的“作業批改要求’‘優秀作業評比制度”“幫差培優制度”等。建立健全和執行這些制度,有利於促進學校教學目標管理的常規化。

2、健全評價機制,激勵校內競爭。

評價是教學管理的手段,對教學目標管理和教學常規管理過程中的質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達到科學性強、可信度高,就能起到導向和激勵作用。根據教育部基教司的精神,我們要健全教案評價機制、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單元形成性評價機制、質量分析評價機制以及對教研組、年級組的管理評價機制、學校管理工作自評機制等,在校內形成一種和諧競爭的局面。總之,評價工作是對教育教學總目標的驗收,是檢查職責是否盡到,操作是否合格,科學地運用評價,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激勵着全體師生進入全面競爭的氛圍。

國小教學教育技術論文 篇四

摘要:

多媒體教學好像一把鑰匙,在優化課堂機構、提高課堂效率方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爲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如下有優勢。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質量;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效率;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興趣,寓教於樂,寓教於美

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教育技術以它特有的優勢和功能應用於教育教學之中,逐步把多媒體電視、錄音、錄像、計算機技術引進課堂,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豐富了課堂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提供了確切的保證。

1、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質量

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講解者,而學生只是單純地聽講,是被動的接受者。

隨着現代技術不斷被引進課堂,改變了原有的某些教學原則,它能把遠處的東西呈現在學生面前,把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

將抽象的東西變得具體,爲學生創設自學的空間、思考的空間。

例如:《詹天佑》一課,最能表現詹天佑具有傑出才能的是它所設計的“人字形”線路。

爲什麼要設計這個線路?火車是怎樣在線路上行駛的?是教學中的難點,單憑教師對文字的解釋以及板畫的講解都很難突破這一難點。

惟有計算機的演示,將此難點進行化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在計算機屏幕上出現青龍橋陡峭的坡勢,讓學生了解此處的地形特點。

然後演示,動靜結合的效果,無須教師的任何講解,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完全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從內心對詹天佑產生敬佩之情。

正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巧妙運用,纔將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引向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前臺,教師作爲講解者變爲學生活動的幫助者、參與者。

一向被認爲教學的難點迎刃而解了,提高了教學質量。

2、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教學過程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幾個環節順序連續組成的,而現代教育技術則把感知、理解、鞏固、運用融合爲一體,不僅具有較強的直觀性,而且在一定時間內,教得多、學得多、會得多、用得多。

能夠提高教學進度、節省教學時間、增強教學容量。

能夠在短時間內展開事物運動發展的全過程,便於學生掌握事物的全貌,使學生對所學教材獲得充分的感知,化靜爲動,化抽象爲具體,使學生便於觀察、理解和記憶。

例如:教學《觀潮》一課,通過形象逼真的錄像,採用畫面比較法,首先展示錢塘江的全景,讓學生體會出此時錢塘江處於靜止狀態。

然後把錢塘江大潮來時那洶涌澎湃、氣壯山河的宏偉氣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急切探知課文內容,進而領悟大自然的奧祕與力量。

另外,作者在描繪潮來時的壯觀場面,多次用到比喻的修辭方法,使人讀後有身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之感。

爲了更好地讓學生體會修辭方法的作用,在理解“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時,錄像屏幕上不僅展示了潮水奔流而來形成的高而大的水柱,而且還同時出現了長城的一段城牆,兩相對比,既印證了作者描寫形象性和生動性,又爲有如此美麗的自然景觀而嘆驚歎。

在理解“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電視屏幕上出現滾滾潮水奔流而來的場面。

接着,在壯觀場面背後,若隱若現出現了萬馬奔騰的場景,一隱一現,一明一暗,學生把兩種事物聯繫在一起,不禁爲作者的絕妙描寫而發出讚歎,而且幫助學生對課文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學生爲祖國有着如此美麗的景色感到驕傲和自豪。

同時也真正體會出比喻句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

3、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激發學生興趣,寓教於樂,寓教於美

好的開頭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

運用錄音、錄像等現代教育技術,可爲學生創設一個愉快活躍的教學情境,可極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共同發展。

讓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狀態。

例如:《荷花》一課,教師藉助錄音和錄像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技術,將一池婀娜多姿的荷葉呈現於學生眼前,隨着優美的錄音,學生欣賞、嘆着,彷彿以置身於荷花之中,隨着微風的吹拂在翩翩起舞。就是在這美的境界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起來了。

學生感到無比的快樂,一種強烈的美感產生了。

如:教學《葡萄溝》一課,教師運用幻燈片、錄像、教學光盤穿插使用,使學生興趣盎然。

讓學生邊聽錄音“我們新疆好地方”的樂曲,邊聽教師講解。

樂聲一起,有的學生不由自主地做起新疆特有的舞蹈動作,使學生進入文章的角色。

在講讀課文中,結合課文內容,爲更好地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詞語。

適時放錄像,當播放到葡萄溝的葡萄到處都是,伸手可及的有白的、綠的、灰的、紫的。什麼顏色都有時,學生嘴裏發出嘖嘖聲,不禁脫口而出“真美啊”、“我都饞了”、“我都想到新疆去了”。

在愉快的樂聲和動人的畫面中去學習,有了樂趣,學生也就有了學習興趣。

總之,素質教育呼喚着教學的改革,語文教學的改革呼喚着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只要教師合理有效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它不但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由被動變爲主動。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國小數學教育教學論文 篇五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

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

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

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

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

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爲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

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爲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

再如:上《小貓釣魚》一課時,先讓學生觀察貓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態,再讓學生戴上小貓的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

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跳繩》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列算式爲:2+6 (2個搖繩的,6個跳繩的),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

的算式是:4+4 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爲什麼要列成4+4呢?”她說:“有4個小男孩,4個小女孩,共有8個小朋友在玩跳繩。

我當時特別高興,就藉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

國小優秀教育教學論文 篇六

國小優秀教育教學論文

談國小教育學業評價改革的方向路徑

摘要:國小教育是學生教育的基礎性階段,在此發展過程中需要按照《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爲指導方向,對整個國小期間的教育專業學業進行不斷的分析,按照學生爲本當做是學業的基本出發點,在整個過程中也要有評價性的作用。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方面的改革有非常多的路徑,可以建立起多元化的學業評價目標,有多種評價標準,滿足對學業評價方面的多種訴求,關注學習的內容還有評價的基本方式,在藉助信息技術的基礎上讓評價信息也能夠更加完善。以下對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的方向與路徑探尋進行分析。

關鍵詞: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方向路徑;探尋

教師的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學業評價是對教師培養的主要元素,學業方面還有更多的爭議,並且這個過程中缺少對個別課程的學業內容評價,基本水平還停留在以前的方向上。經過多年的改革以及教育結構的完善、深化,學生學習的方式還有學習的思路在創新上是不斷的,這種思想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當今教學改革的條件下還存在多種挑戰。

1關於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的相關分析

1.1國小教育專業的特點研究

如果從課程還有教學的角度上去分析,國小教育專業存在多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在一般性的結成以及人文素養上和本科專業的要求有類似之處,專業課程的深度還有廣度需要從教師培養的不同角度上進行分析,學科的課程類型也能夠體現出綜合性教育的思想,教育類別的課程極大的體現了國小教育過程中的相關特點。其次,如果單從人才培養的角度上分析,讓人才的培養在國小教育志趣以及對兒童的關愛關懷上看,教師具備此方面的教學素養,教學的技能也相對成熟,在對教育問題的研究上顯現出一定的研究力量,有慧眼也有心智,能夠對兒童進行全面的引領,讓兒童更具有個性化,在自由的天地之間馳騁。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僅要在教學中激發和關注學生的主體性特點,還需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感,關注相關課程的整合,能夠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學識還有學生的素養,讓學生掌握綜合性專業技能,不斷的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水平,培養國小生的研究能力。

1.2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

學業評價就是在相應的教育觀念指導之下,在課程標準的閱讀之下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分析,蒐集相關的信息進行整理,瞭解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讓學生的潛力能夠得到更大的發揮,在國小專業性教育的基礎上評價主要是,在課程標準基礎上的評價,參照學業標準進行教師教學的評價;使用多種評價方式和評價手段,不能簡單的只是進行筆試和口試,需要從封閉的評價模式走向開放的評價模式上,關注評價目標的實現,讓學生的個人素養和內部要素被激發,讓評價能夠更加自由和開放。重視過程評價,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想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就需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可以給學生設置相應的學分,關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思維的變化,和學生展開多個方面的交流,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受用方式,也有更多的力量進行後續的學習。

2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的方向和路徑分析

2.1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的方向

首先,以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爲指導方向。在該標準當中提出了教育的信念和責任,對教育的知識能力目標進行分析,其中主要包含了三個維度的內容,分別是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每一個維度下都有細緻的教育建議,教育要涉及到六大領域當中,進行三個層面的目標學習,在開展國小教育的專業學業評價過程中要通過標準的檢測,在學業評價的基礎上開展教育。其次,確定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的目的。國小教育專業的評價主要目標是讓教師對國小生的成長和學習有一定的關注,瞭解國小生學習的差異性,也讓學生能夠學會創造更多的知識,富有創新力和想象力,能夠滿足在不同階段的知識學習,有更多的表現慾望,理解支持國小生的學習經驗,能夠對現場的資源進行重要的使用,可以使用已有的資源設計相關的活動,指導幼兒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方式的學習,以此形成更好的學習習慣,有更好的學習氛圍,這些對國小生髮展價值以及獨特性有多方面的'幫助。

2.2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的路徑

首先,建立起多元化互動性的學業評價目標。學業評價目標的建立要避免使用單純性的思維習慣,學業評價要發展國小教育本科人才的一專多用還有科研性創新國小人才的培養,認真的考慮課程和教學之間的推進性關係。做好多個方面的改革和調整,多元的綜合性指標當中有對學生的分析也有對教師的分析,內容簡單,加強互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還能夠實現課程教學中的學業評價目標。學生一直是學習的主體所在,需要關注學生對學業的評價,還有對學習的期望和卡納,尋找到適合的工作機制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評價過程中。信息時代能夠有多種方式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考覈,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對學生有更多更爲全面性的瞭解。其次,強化學業評價信息和反饋調控功能的實現。在進行學業評價的過程中不在於對學業評價結果的瞭解還需要作出更爲完善性的決策以及信息搜尋工作,讓學業評價結果能夠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產生非常關鍵的影響。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國小教育專業學業評價改革的方向和路徑進行了探究和分析。學業評價是一個有難度的課題,在學業評價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多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考慮,並且這也照顧到了多個方面,讓評價的理念能夠逐步的轉換成爲課程和教學的有效行爲,這樣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已經賦予了學業評價更多的責任,也承擔起更多的義務,對教師進行學業評價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分析問題,按照教學改革爲基本的建設動力,搭建起師生的工作平臺在教育中不斷的向着實踐檢驗的需求進行努力。

國小教育教學論文 篇七

一、前言

近年來,我們的課題研究始終圍繞我們的原定研究目標展開進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延伸了我校生命教育的內涵

(一)我校生命教育具體體現爲四句話:呼喚知識的生命態,彰顯學生的主體位,講究方法的靈活性,拓展課堂的時空度。最初申報“概念教學”課題時,我們也只是打算在小範圍內進行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但在全體數學老師們的努力下,我們有意識地把本課題作爲學校的總課題時,我們的研究一下子引起了老師們的熱情參與,變得鮮活起來,凸顯出更多的研究價值與意義來。近年來,圍繞概念教學怎樣讓知識活躍起來,讓學生活動來,讓方法靈活起來,課題小組的實驗老師們認真研討探索,達成了“概念教學的過程更應是一種師生共同體驗的生成過程”。

(二)研究共識

“體驗”“建構”“內化”等一些富有生命氣息的詞彙更多地以一種實踐的積極姿態出現於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小課題研究,教師的角色任務、師生課堂教學行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使得我校生命教育的內涵得以進一步充實。

(三)探討出一條適合我校實際的概念教學的組織模式

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對於國小生來說,概念教學的過程是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通過一年的摸索實踐,我們初步將國小概念教學模式操作程序分爲五個階段:概念的引入DD概念的形成DD概念的內化DD概念的鞏固DD概念的發展。

具體說來我們歸納爲下面五句話:

1.創設情境,引入概念,明確目標。引入是否得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而國小生認識事物、理解概念主要是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進行的,因此創設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產生探求新知的強列興趣,很有研究的必要。

2.在概念教學的引入環節,我們總結出下列幾種主要引入方法:

(1)從學生比較熟悉的實際事物中引入。提供足夠的直觀感性材料,讓學生通過看、聽、摸、做等,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從而引出概念。

(2)從舊概念引入。有些概念之間聯繫十分緊密,在學生已有的概念基礎上,引入新的概念,便於學生理解、掌握新知識,複習舊知識,同時又強化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使學生有一個較爲完整的概念體系。

(3)通過計算觀察引入。這種引入通常適用於揭示概念的屬性、基本法則中。

3.操作感知,運用遷移,掌握概念。

感知形象是兒童學習數學的重要一環,也是爲他們打開數學大門的閃光的“金鑰匙”。在概念引入的基礎上,教師應以足夠的感性材料,組織學生參與概念的形成過程,在快樂的感悟體驗中,主動地探究概念的內在本質。通過教學實踐,我們的實驗老師已能主動地從學生角度去思索,想到學生需要什麼,腦子裏會想些什麼,學好本知識概念的難點在哪裏,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感悟,填充好新舊知識間的空缺,從而主動參與新概念的構建過程。

4.比較綜合,邏輯抽象,促進內化。

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實行再創造。學習不應看成學生對於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以一個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爲基礎的新發現與新理解過程,教師的任務就應當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中,我們主要採取了:創設認知情境、設置矛盾衝突、抓關鍵詞、運用變式、比較異同等合理運用比較、引導抽象概括等方法引導學生達到概念內化效果。課題實踐讓我們明白,科學的運用方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概念內化,真正產生學生自己的數學理解。

5.多層訓練,解決問題,鞏固概念。

學習概念的最終目的是爲了運用概念來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學習纔是有意義的。概念教學安排的練習類型是多層次、多角度的,既要注意概念的關鍵性,又要注意概念的綜合性。研究中,我們把關注的目光經常性地投向學生的作業練習中,爲起到鞏固、深化概念的作用,我們要求概念的練習課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層次性、趣味性。形成基本練習→變式練習→綜合練習的結構。重視相近相似、易錯易混的對比練習,相關概念結合練,易混概念對比練,新概念要及時練,重點概念反覆練。在概念教學中基本注重了六種練習方法:操作演示、反饋舉例、推理判斷、嘗試錯誤、變換敘述、整理歸納。既注意概念的鞏固,又重視了思維能力的培養。

6.檢測反饋,構建網絡,發展概念。

國小數學概念間是互爲聯繫的,絕不應孤立存在的。研究概念教學必須遵循數學教學的基本規律,將“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觀念貫穿於全過程,突出知識與生活經驗間的緊密聯繫、同一概念不同表示方式之間的聯繫、不同概念之間的聯繫,將新知嫁接在原來的知識樹上,從而使之成爲學生個人內部知識網絡的一部分,使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呈現出一種發展的動態。 我們歸納的以上五個步驟不是僵化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概念教學中更需要靈活處理,比如正確處理“淡化”與“強化”間的關係,如在教學《百分數》等數的概念時,我們淡化了操作,但強化了舉例;教學《長方形的面積》等圖形概念時,我們淡化了情境,卻強化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教學《克、千克》《時分秒》《年月日》這些概念,我們更強化概念與生活間的聯繫。在具體地教學過程中, 我們還可以調整以上五個環節的順序進行靈活變化。

三、結束語

我們在國小數學概念教學的研究只是做了初步的探索與實踐,邁出的僅僅只是第一步。如何使本課題研究更完善、更科學、更具操作性,還需要我們繼續深入持久地探討。我們堅信,在我校辦學理念的正確引導下,只要我們勇於探索、大膽嘗試,概念教學的研究將在我校更爲完善,真正實現生命的快樂體驗,促進師生的長足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教育論文 篇八

摘要】在國小課程中,語文爲基礎科目。語文教學不僅蘊含着非常豐富的人文素養與情感因素,同時還肩負着發展與培養學生情感的獨特使命。依據國小語文新課改的標準,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緒作爲主要職責,從而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基於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將教材深處蘊含的德育因素通過閱讀充分挖掘,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自然地接受德育教育,讓心靈更純淨,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國小語文;語文素養;德育教育

一、通過言傳身教滲透德育教育

通過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調查表明,在教學中教師的爲人處事、言談舉止會給學生造成行爲上的心理暗示,它對學生的思想起指導作用。國小階段的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想單純,正式行爲習慣逐步養成的重要時期,而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是引導者更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他們的思想、行爲都會受到教師的`深刻影響。因此,教師無論在思想政治方面還是學識學風方面,都要爲學生樹立正確榜樣,做到先正己、後正人,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在實際教學中,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要敢於面對,及時反省;巧設時機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努力促進學生形成健康高尚的良好品格!

二、從學生的情感出發

在素質教育中,要體現出學生作爲主體的教學模式,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努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全面發展。因此,在相關的德育教育中,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需要與學生的情感出發,以此達到教學目標。國小階段的學生,還處在初步認知發展階段,對道德的概念非常模糊,特別需要依靠教師對自身的行爲進行規範。此外,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思想單純善良,在開展德育教學時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些認知特點進行。例如,教師在教授人教版國小二年級下冊《三個兒子》這篇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們親自體會文中所描寫的看見母親艱難地提水三個兒子的各種表現,通過對幫助母親給水的那個兒子給予肯定與讚揚,從而將中華民族傳統的親情美德灌輸給學生們。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要了解父母的辛苦,在家裏儘量幫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時還可以讓他們仔細觀察父母的點點滴滴,充分感受到他們的“愛”與無私的“付出”。這樣的教育方式比單純的口頭授教要好很多,悄無聲息地將德育教育傳輸到學生的思想中。

三、通過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教育

學校的課外實踐活動於實際的課堂教學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可以說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國小階段的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能力,在提高語言文化綜合水平的基礎上將自己所學到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爲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師可以通過舉辦主題班會、外出參觀等形式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教育。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班級中某些學生上課愛遲到、愛吃零食等不良習慣,爲學生們舉辦摒棄不良行爲的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中,言傳身教地爲他們講述這些不良習慣給自身帶來的影響,再通過循循善誘使其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端正思想,規範自己的行爲;還可以通過五四青年節、九九重陽節、十一國慶節等特殊節日確定活動主題,以針對性的方式傳輸給學生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傳統文化教育等;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們通過外出參觀進行相應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清明節時讓學生們參觀烈士陵園,讓他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通過對風景名勝地參觀,充分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通過體驗農村生活,而知農民的艱辛不易使其更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四、通過口語交際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而語文教材中所選編的口語交際內容所蘊含的思想性也較強。例如,人教版的《小鴨子得救了》《有禮貌》等課文內容,就是在教育學生們要養成樂於助人的品質與禮貌待人的習慣,教師在教授這些內容時,要對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思想教育,將德育教育充分滲透在教材中。

五、鼓勵閱讀,在課外讀物中滲透道德教育

課外閱讀是語文德育實施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們對不同優秀課外讀物的閱讀,不僅可以開闊其視野、豐富其思想,還可以完善其品格,從而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書有良莠之分,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要正確合理的引導,可以向學生推薦符合年齡段的讀物。例如,向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向三年級的學生推薦《窗邊的小豆豆》;向國小四年級的學生推薦《狼王夢》《小王子》;向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推薦《親愛的土豆》等。這些優秀的書籍是學生最好的精神食糧,它們蘊藏着淺顯易懂的人生哲理與良好的人格品質,在這些優秀讀物的滋養下,學生們會從中收穫許多。此外,在閱讀後,教師還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寫出讀後感,在加深對讀物內容理解的同時將優秀的品德滲透其中!總而言之,道德教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非常關鍵,他是教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標誌。作爲國小語文教師,若想全面提升國小語文的教學效果,就應當重視道德教育在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參考文獻

[1]林彩虹.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之我見[J].語文教育研究,2014(07):258-259.

[2]鄧穎.國小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德育之我見[J].都市家教,2017(08):132-133

國小教學教育技術論文 篇九

摘要:

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使計算機越來越平民化,在生活中的使用也越來越多,所以,信息技術教育也逐漸被大家所關注。新課改的實施讓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筆者在對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並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國小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關鍵詞:

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不足

時代在進步,對人才的需要在加大,新課程改革在新時代中產生,對信息技術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但在衆多的國小院校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地位仍舊不高,原因大多是在升學的壓力下,教師爲提升學生的成績專注於文化課的教學,對信息技術教學不夠重視,所以在教學方式上沒有得到及時的更新和創新,教學效果也就大大落後於其他學科的教學。所以,本文是在教學實踐中找出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不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當前教學效果得不到提升的情況。

一、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不足

1.教學設備沒有及時更新

理論教學在沒有實踐的印證下都將成爲空談,不利於學生的理解,所以具有極強的操作實踐性的信息技術教學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教學設備以供學生進行操作。據本人所知,現如今一臺普通的計算機的更新速度是一季度一換,雖然在內部硬件系統上在短時間內沒有較大的改變,但更新換代的速度對電腦需求量極大的學校來說負擔過重,由於人數較多,計算機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損壞率也隨之增加。在大多數的中學中因爲對信息技術課程投入的資金有限,所以很多的計算機存在破損無法使用或依然在使用老式的計算機的情況,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2.多媒體設施沒有普及

信息技術課程有兩方面的教學:一是操作教學,二是理論教學。所以除了上機房進行實踐操作外就是對信息技術進行理論教學,但因爲信息技術知識的專業性很強,有許多專業名詞無法在口頭表達上讓學生理解,由此學生失去對學校信息技術的興趣。多媒體設施就是爲方便學生理解較爲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的教學設備。但在很多國小院校內對多媒體設施的普及率並不高,限制了教師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影響了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3.教師的專業知識需要提高

教學活動能否達到目標效果主要看教師的教學能力,信息技術教師也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以跟上時代的腳步。但由於中國採取應試教育篩選人才的方式,大學聯考便成了學生和教師心中最重要的目標,對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抱以輕視的態度。在教師不重視的情況下學生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因爲信息技術教師對自己專業課程的輕視,導致對知識的更新不夠及時,沒有與現階段的計算機技術接軌,脫離了實際生活,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的理論探索,使教學效果大幅度降低。

4.學生的態度需要端正

網絡時代的到來,讓計算機走入了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機率大大增加,在沒有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前就可以對計算機進行基礎的操作。然而對大衆軟件的使用不代表自己就是“網絡高手”,很多學生因爲在家中就接觸過計算機而對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抱有輕視的態度,在上課時不認真聽講,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教師在此時要及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對出現這種情況的同學進行嚴厲的批評,防止此類事件的再發生,端正學生的態度。

二、解決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不足的對策

1.重視國小信息技術課程

在國小課程分配中,信息技術的課程雖少,但仍舊需要學習,由於其成績不需要計入大學聯考成績中,所以信息技術課程不被重視,在實際教學中常出現信息技術課程進度慢,由其他科目教師占課上的情況。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就要從觀念上進行改變,意識到信息技術課程對現代學生的重要性,不影響教學的進度。

2.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教學方式是多變的,在現代教學中,硬式教學方式只會令學生感到學習信息技術課的無趣和枯燥,不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應用可利用的教學設備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找出學生的興趣點。

3.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

現在很多的信息技術教師都是通過計算機控制全程操作,詳細示範操作過程讓學生記住,課堂時間大多數都被教師所佔用,學生實踐的機會大大減少。應把大多數的課堂時間給學生用以實踐,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動手操作能力。

4.合理轉變教學的模式

信息技術的操作長久以來都是以個人計算機操作爲主,但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在操作課上也將着重於團隊合作的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字處理時,在教授一定的基礎操作後,進行小組組合練習操作,每個小組的操作內容大致相同,但結構需要自己展開想象力進行合理構想,最後進行小組評比。在這樣相互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

三、總結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找出問題並解決,信息技術的教學也不僅僅是教師的問題,也有學校、家庭各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大家共同重視信息技術教學,改進國小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藍利利。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界,2013,(8):181.

[2]李守娥。淺談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107.

[3]秋聖軍。淺析國小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