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篇一

關鍵詞:錯別字二年級教學策略

一、錯別字的定義

錯別字,名如其字,就是指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在接觸和運用以書面表達爲基本條件時,因多種途徑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學生的寫字情況,使學生有意或無意地在完成語文的日常作業,回答語文測試卷或通過多種進行書面文字回答的形式出現的錯誤的文字。

二、教師處理二年級語文錯別字時的困境

(一)漢字基本因素的混淆

作爲國小語文的基本組成元素之一,漢字是結合了中國從古到今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多種因素而綜合發展而成的基本文字因素。漢字文字的構建是由基本筆畫去構成的,通過三十多種的基本筆畫種類的合拼,可以結合成不同種類的漢字基礎部件。因爲不同筆畫的相互包容和相互聯繫,從而形成了五百多種的基礎漢字部件。

當不同種類的筆畫以合適的結構方式進行合理的合拼時,複雜多變的漢字就誕生。因爲漢字的基本筆畫類型和獨特的結構方式是在一定範圍中大程度地相互合拼,因此,漢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客觀性、獨立性和靈活性的。雖然漢字繁瑣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是,由於文字是存在着一定的規律和特點的,所以,漢字的多樣化僅僅是造成學生寫錯字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而不能看成是製造問題的影響因素。

(二)學生產生錯別字的原因

1、學生的識字效率低。二年級學生,作爲國小階段的低年級學生的其中一種,經過一年級對語文識字的學習後開始積累了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漢字。不同學生在相同的教學環境中,會因爲各自的觀察重心、認知態度和記憶模式等,往往會造成不同效果的識字模式。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學生需要了解和記憶好漢字的部件、筆畫和意義等。如果學生沒有合理地進行分類和概括,就容易出現漢字基本因素混淆的困境。

在進行日常學習和完成作業時,部分學生如果做題時不夠認真,那麼就容易會在沒有真正理解和認知漢字的本意和價值時,一知半解地進行運用,從而造成錯誤地改變了漢字的部件組合方式或組成部件等困境。其主要分爲兩種形式,一種是學生沒能及時學習、理解和記憶好書本中某些要求會寫的漢字,導致在聽說寫時無法完成“書寫”這一基本因素;另一種則是部分學生在書寫漢字筆畫時沒有端正心態,造成寫字不正確或不規範等情況。

2、身心意識的侷限性。二年級國小生在學習語文時,都會因爲生理髮育與心智活動的共同發展,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國小生不僅有強烈的模仿意識,而且也逐漸開始學會從聽、說、看等多種途徑去認識客觀世界。不過,雖然學生在一年級的學習中在一定範圍地促進了身心發展,但客觀上仍處於萌芽階段。所以,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待提高。因此,當二年級學生在學習和記憶漢字時,可能會因爲記憶時不夠專注而無意識地降低了識字的正確率。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讀輕寫”的錯誤認識

在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安排、組織和維持識字的教學模式,一直都是國小語文日常教學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宏觀上說,文字是短語、句子和作品等語言書面作品的創作條件,因此,可以看成是國小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前提。

但客觀上,學生競爭意識的加強容易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會側重於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如增加音樂、圖畫、視頻等吸引眼球的媒體,從而在不知覺中有意或無意地忽視了識字課堂的日常安排。雖然學生接觸的漢字是逐漸增加,但是,大部分漢字都有各自的寫字順序、明暗意義和固定搭配等。因此,如果語文教師在二年級的日常教學中沒有及時意識到漢字教學的重要性,就容易簡化甚至忽視國小生識字的基本學習模式,爲學生的後期發展造成一定的隱患。

三、國小二年級階段處理錯別字的教學策略

(一)收集常見的錯別字,加強識字教學的合理性

語文教師在針對二年級學生的教學模式時,要靈活地考慮、觀察和總結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徵情況,定期收集、分析和統籌好學生在日常語文作業和考試試卷中出現的錯別字等,結合班級中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在答題時寫錯的漢字,從而客觀分析大部分學生的常錯字體,大程度地提升識字教學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客觀性,使教師在指導學生修改錯別字時,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去進行客觀分析,從而減少學生對漢字的誤解。

(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日常的識字教學

由於二年級學生還是處於低年級階段,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是一定要學會運用不同的教學形式去增強日常的識字教學。爲了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模仿優勢,在設計、介紹和指導學生去學習日常的識字學習時,能夠理性參考與漢字有關的故事、圖片、視頻等。當語文教師能夠通過靈活的教學形式去指導學生有意識地學習漢字,就能促進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增加對漢字的瞭解和熟悉,減少漢字混亂的出現,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爲長期發展奠定基礎。

(三)培養學生的短期記憶,強化識字的正確率

短時記憶是國小生在日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學習形式之一。語文教師如果要解決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就要從宏觀和微觀上分析和總結學生經常出現的錯別字,並有意識地在日常的課堂教育時充分運用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學生多從不同方式、不同重點和不同形式記憶,例如使學生把錯別字抄幾次,加深對漢字的記憶或者安排限定時間中看誰能快地找完錯別字的比賽等等,從而提高學生識字的正確率,鞏固學生的短期記憶,開拓學生的識字領域。

四、總結

如果要幫助和指引低年級學生降低錯別字的出現率,語文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關注、整理和總結不同學生的出錯情況,在課堂教學和日常作業批改時設計好合適的常見錯別字的修改要求,提高學生的關注度,讓學生端正好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學會自主、有效、正確地學習和記憶漢字,從而大範圍地降低學生在日常作業或試卷上出現寫錯字的出現次數,培養好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基本功。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篇二

語文課堂應是情趣和夢幻的棲息地,讓課堂充滿情趣。這不僅是低年級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語文教學識字教學的需要。語文生來就是爲着放飛兒童的夢想而存在的,每一個漢字都可以激發孩子無窮的想像,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就是一片放飛的天空。語文,首先吸引兒童的愉快的情感體驗和回味無窮的精神滋養,而不是那些操作性很強的語言技能。識字教學追求趣味,但並不是純粹地,盲目地爲了趣味而趣味,追求情趣是爲了追求更高效的識字,認識更有生命活力的生字。

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觀形象的因素,利用漢字本身的規律,藉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在觀察、聯想、比較、思考、遊戲中生動愉快地識字,有效地激發兒童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促進其思維得到生動活潑的發展,從而使識字教學事半功倍。

一、開展實踐活動,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生活空間

我們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從兒童的興趣出發,開展實踐活動。每次活動有一個主題,引導學生圍繞這個主題自己動手、動腦去收集資料,並交流收穫。交流之後,還可採取模擬、創設情境的辦法讓兒童識字。如舉辦“動物運動會”、“花的世界”、“我當小導遊”等識字活動。

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和學生們一起分析漢字的結構特點,讓學生通過加偏旁、減偏旁和換偏旁的方法學習新的生字,靈活識字,有效地提高識字的效率。如:學習“奶”,學生有的說“女”加“乃”是“奶”;有的說把“仍”的單人旁變成“女”字旁就是“奶”,這樣很快就記住了“奶”字,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又複習了“仍”字。當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教師就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二、故事聯想識字

識記有一些字,老師可以調動孩子的觀察、分析、想象等各種能力,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編故事的輕鬆、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

例如:教“遊”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此外,諸如學習“徒”時,可編成“師徒兩人徒手走在路上”;學習“悲”編成“我非常傷心”;學習“妹”編成“妹妹是個女孩,她是未來的希望”……通過語言描述及學生的想象,把識字與語言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豐富了孩子們的識字方法,促進了各種能力的提高。

三、圖文結合識字

細心觀察不難發現,低年級孩子對繪畫興味濃厚,不僅喜歡集各種畫片,更喜歡塗塗抹抹。如何把學生對繪畫的興趣引到識字的興趣上呢?我們的做法是集圖——說圖——貼圖——識字。首先我們鼓勵學生從廢舊書報上、廣告上剪取自己喜歡的圖片,積累起來,夾進舊本中,就成了一個集畫本。

每星期學生從中選取美麗的一幅,仔細觀察。自由讀寫課上,老師精心指導學生說圖意,然後小組交流,學生自由練習說圖,老師巡迴指導,後據圖識字。

如一年級學習看圖寫詞寫句時,我們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這樣的寫詞統習:學生可任意剪貼或畫一幅大山、白雲、小鳥等圖畫,在畫下老師指導學生寫“一座大山”“一朵白雲”“一隻鳥”,這樣不僅強化了識字能力,而且提高了說話寫話的能力。

四、兒歌識字

兒歌琅琅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編成“王老頭,白老頭,同坐一塊大石頭”;“坐”——“兩人背*背,坐在土地上”;“星”——“星星寶寶哪裏來?太陽媽媽生出來”;“冰”——“三點水少一點,一點水變成冰”。

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可以提高學生識字、辨字、記字的'能力。

五、形象識字

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利於學生識記。如用手遮目“看”,竹毛製成“筆”。

通過這樣的描述,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直觀印象,達到了既認形又明意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春風吹》這課中“春”這個字時,就結合字的象形特點進行啓發,說了識記“春”字的一個方法:春天太陽暖洋洋的,有三個人都出來曬太陽啦!引導學生用形象形既快速又正確地記住了這個字。

六、猜字謎識字

在生字的識記中引入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來學習和記憶一些生字,會極大地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如:“非”的謎面可記爲:一個豬槽兩頭通,六頭小豬兩邊拱。“鵝”字可記爲:我是一隻鳥,走路搖啊搖。“尖”可記爲:上小,下大。“雖”可記爲:一口吃下一條蟲。運用以上方法既讓學生自己記住了生字,又鍛鍊了他們說話的能力,發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

從課本、課堂中識字走向生活中識字,讓生活成爲學生識字的資源,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識字的材料,真正體現了“要使教材成爲學生的世界轉變爲讓世界成爲學生的教材”。只要我們把握好要求,相信學生一定能學的更好。

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論文 篇三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都是七、八歲的孩子,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比較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但是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精力,同時這些孩子也像一張白紙,老師怎麼教孩子就會怎樣學,培養學生的能力以及品格要從娃娃抓起,所以,教師要注意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覺得課程枯燥,儘量搞活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就如何提高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進行了分析,並進行了闡述。

一、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都是孩子,他們更喜歡在輕鬆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決定了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所以,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並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孩子的老師,激發學生興趣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例如,在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書上冊第三單元中《坐井觀天》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要帶領學生做個遊戲,老師可以把書卷起來放到學生眼睛上,並讓學生通過書中間的那個洞看天,問學生看到的天有多大,學生的回答就會越來越貼近那隻井底之蛙的答案,所以,讓學生現走進青蛙的內心,之後再讓學生把書從眼睛上拿開,再看看眼前的天是怎樣的,這時學生會恍然大悟,就發現原來天是看不到邊際的,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課文,也要讓他們懂得,我們要跳出來看世界,不要總是主觀判斷,並把自己拘泥在一個小地方,這樣,學生就會很輕鬆的瞭解這篇課文的意思,同時也學到了重要的知識。

二、豐富教學內容

*歲的孩子是處於一個愛聽故事的年齡,並喜歡瞭解不同故事中的不同人物,教師一定要抓住這一點,多多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

例如,在國小二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第八單元《愛迪生救媽媽》這篇課文教學之後,老師可以接着給學生講一些關於愛迪生的其他故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例如,老師可以介紹一下愛迪生,他是美國偉大的發明家,他不僅發明了白熾燈,還發明瞭留聲機,這兩樣東西是愛迪生一生中重要的兩個發明。另外,給學生講一個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孵蛋的故事:“愛迪生從小就是一個很愛動腦筋的孩子,好奇心也特別的強,有一點早上*媽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就發動全家到處找愛迪生都找不到,直到晚上,才發現小愛迪生趴在雞舍旁並肚子下面壓了一堆雞蛋,這時可以讓同學們猜猜小愛迪生在幹嘛,同學們一定會有各種答案,然後老師接着講,原來他是想用自己的肚子付出小雞來,結果雞蛋被小愛迪生都壓碎了,並且他終於明白了母雞可以孵出小雞,但人由於某種原因是不能孵出小雞的。”教師可以在講課文的同時教給孩子們一些課外的知識和課外的小故事,這樣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達到了豐富學生課外知識的目的。

三、創新教學方法

語文這一學科是培養孩子多方面能力的一門學科,識字這一部分是國小語文教學內容中一個基礎也是重要的部分,面對這麼一個重要但又枯燥的教學內容,老師可以用字謎教學法來指導學生認字寫字,例如,守門員——閃;有人偷車——輸;一口咬掉了牛尾巴——告等,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體驗漢字奇妙的同時,加深對所學生字的理解和記憶;並可以在時間長了之後讓學生自己編字謎,讓學生在做遊戲的同時開動腦筋,然後,老師在必要的時候給主動編字謎的學生一些獎勵,這種激勵法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另外,教師也要培養學生朗讀和表演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一株紫丁香》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帶有感情地朗讀,也可以適當地在班級舉辦一個朗讀比賽,培養學生朗讀的能力;或者是在《小柳樹與小棗樹》的教學中就要選出兩個學生進行對話,一個扮演小柳樹,一個扮演小棗樹,並要帶有個人的動作和感情,進而達到培養學生表演能力的效果,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得到全面發展。

根據本文對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分析以及提出的策略,可以說明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和年齡,善於利用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激發學生學習的*,讓學生在快樂和遊戲中學習到知識,作爲老師也要多多和學生交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你的課堂中去,學會自主學習,從而真正地提高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