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美術教學設計論文(整理47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47篇《美術教學設計論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美術教學設計論文》相關的範文。

美術教學設計論文(整理47篇)

篇一:美術教學設計論文

美術教學設計論文

一、目前民族地區高師美術教育的模式

目前湘西地區高校的美術課程設置有《美術基礎》和《手工》課程。美術基礎教學內容有美術作品欣賞、素描、色彩、圖案基礎、美術字、簡筆畫與卡通、中國畫、版畫、設計基礎、設計與生活等;手工教學內容有摺紙、剪紙、貼紙、橡皮泥塑、布藝娃娃等。教學內容主要是美術基礎知識及技能的鍛鍊,美術教學內容的革新迫在眉睫。我們民族地區高校的美術教師基本是本地人,對當地的民間美術和民間工藝美術有所瞭解,可以設計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美術教學內容及方法,進行美術教學的創新。

二、基於藝術設計的民族地區高師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

(一)基於藝術設計的美術教學內容。湘西地區的國小教育師範生大多數來自農村,受經濟物質條件的制約,負擔不起經典美術教育的油畫顏料、中國畫筆墨、畫架等,民族地區的美術教育應突破傳統意義上的藝術教育思維定勢,多采用民間美術素材、題材、技法,因時、因地、因人、因材制宜的學習美術,湘西地區的國小教育師範生用他們自己瞭解和常見的材料來創作完成獨具匠心的美術作品。如:蠟染、手工自然材料粘貼畫、鵝卵石畫、剪紙、苗族花帶描繪、苗畫繪畫等,基於藝術設計的美術教學內容可行性強。

(二)基於藝術設計的美術教學活動。高師美術教師教學設計擁有更大空間的發展趨勢,美術教學應與民族地域、文化、個性特色、地區差異等相關聯。運用設計美學、設計原理、設計方法、藝術創作方法等藝術設計理論,創意高師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對高師美術課程進行設計與計劃。教師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課堂互動、集體思維、共同實踐應用,創建美術課程的微博、微信交流平臺等途徑展開研究。一是選用民間美術素材來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發掘和探索能用於美術教學中的資源,如:土家族、苗族的居室、服飾、禮儀、集市貿易、文體娛樂、宗教信仰、飲食文化、工藝美術等;二是基於藝術設計的美術教學活動,運用藝術設計理論來設計美術教學,如:欣賞苗繡,描繪苗繡的花色紋樣,練習圖案基礎課程的二方連續及適合紋樣等;三是舉行校園文化活動,以藝術節、畫展、手工大賽、教師技能大賽等校園活動展開美術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發掘民族文化特色美術素材。

(三)基於藝術設計的手工製作課程的設置。基於藝術設計的方法,來設計製作手工作品。學習和領悟藝術設計的知識理論,瞭解藝術設計的色彩搭配、平面排版、文字規範、動畫特效、設計風格等。認識藝術設計是什麼?設計元素有:線條、形態、肌理、色彩、空間等。在色彩設計中,主次色彩的搭配、冷暖色調的應用、輔助色彩的調配、對比色彩的運用;在平面排版設計中,橫版設計、豎版設計、傾斜版式設計、S形版式設計、散點版式設計;在文字設計中,標誌字體設計、書法字體的設計應用、電腦字體的運用等的知識理論的學習。瞭解了藝術設計的知識,就可以有計劃有目的設計手工作品。先設計構思手工作品的形式,繪畫草圖,學生分小組研究討論可行方案;再尋找物質材料來製作手工作品,掌握手工製作方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手工製作;最後製作完成,師生交流討論,評議優劣,再進行改進方案。

(四)基於藝術設計的美術教學資料與信息創建。基於藝術設計的調查研究,來搜尋美術教學資源。新時代數字技術的出現,讓高校大學生對數字藝術的熱情高漲,表現出與數字藝術設計相關的學習思潮應該受到重視,師範院校的學生們熱衷於討論動畫片、3D電影、網購、電子遊戲、漫畫角色扮演等,需要美術教師的正確引導,建立美術課程與數字藝術之間的創新平臺,構建新形式的美術教育體系,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來搜尋美術繪畫資源。創建美術學習的微信羣、QQ羣,師生共同參與美術作品的評價及欣賞。

美術教師可以從中瞭解到學生的喜好及審美特點,學生可以參與評價,自由發揮心裏所想,促進美術的學習。傳統的美術教學,以美術作品的紙張圖片、書籍照片欣賞爲主,從臨摹到寫生繪畫,學生依賴教師的較多,學生創意思維的較少,學生之間缺乏溝通。美術教師提供美術欣賞與藝術設計相關的網站,學生可以自主瀏覽學習,欣賞動畫,下載圖片資料。

提升高師生的審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描摹繪畫作品,應重視藝術創造力的培養,從繪畫的內容、構圖、形式、肌理等出發,利用網絡資源,擁有表現藝術形象的熱情。在美術課程的設計上,由傳統的繪畫教學轉變爲藝術設計與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相互溝通和融合。在繪畫內容上,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題材去創作繪畫,能主動去塑造形象。在數字藝術設計的視野下,三維動畫電影廣受喜歡,《玩具總動員》、《最終幻想》、《小雞快跑》、《怪物史瑞克》、《馬達加斯加》、《功夫熊貓》、《冰河世紀》、《里約大冒險》等的熱播,其中的動畫形象深受師範生的.喜愛,畫喜歡的動畫形象。

三、承古開今,民間美術傳承

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湘西民族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的傳承,同時也要開創適合這個時代思想、文化的高校美術教育新形式等。作爲美術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新教育時代的到來,對美術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的革新尤爲重要。基於藝術設計的民族地區高師美術課程的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藝術設計知識和網絡技術因素。從美術教學的管理及對學生審美培養的理念出發,應有一個嶄新的前景,新穎的美術教學想象空間,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方法,以多視角、全方位、新理念、跨時代的方式,爲學生提供全新的展示天地。

高師美術課堂教學是美術教學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學設計是關鍵。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及自然資源,樹立創新意識,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運用藝術設計的美學理論、設計方法、設計原理等來計劃和設計民族地區高師美術課程的教學,包括:美術教學內容、美術教學活動、手工技能、美術教學資料等方面的研究。在新課程背景下,與傳統美術教學結合,與現代計算機網絡資源互動,提倡應用民間美術資源,同時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鍛鍊學生收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促進民族地區美術教育人才的培養。

篇二:美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堂課是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泥條頭像》,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課程。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本課要求學生學習藉助瓶子,引導學生進行立體雕塑的初步嘗試。二年級學生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彩泥了,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在一年級時已經學過《花點心》、《太陽》、《新穎的泥名片》,已經掌握了彩泥的搓、揉、壓等技法,但是用彩泥來進行立體雕塑還是第一次學習,泥條頭像教案這堂課既是對立體雕塑的初步嘗試,同時也是學生對以往所學技能的一次鞏固,一次提高。由於採用了搓泥條纏繞瓶子形成立體造型的方法,降低了難度,產生了情趣,並以此瞭解變廢爲寶。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豐富了視覺、觸覺和是審美經驗,激發了創造精神,同時發展了美術實踐能力。

對於泥條頭像教案這堂課我確定的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搓泥條,用泥條纏繞瓶子,並採用捏、揉、粘、等技法進行頭像的造型創作。這是每個學生都應該掌握的。難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作出造型新穎生動的泥條頭像。這是對學生更高層次的要求。

教學目標:

1. 初步瞭解立體雕塑頭像的基本常識——基本形與附屬形。

2. 掌握搓泥條,用泥條纏繞瓶子,並採用捏 、揉、粘、抹等技法進行頭像的造型創作。

3. 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前律動:

手指操。

一、 暗箱操作,設置懸念。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

1、教師出示禮物,學生打開禮物。

師:今天,我非常高興能和小朋友一起上課,早上我特地準備了5件禮物送給大家,想得到他嗎?

生:願意。

請一個學生上來打開一個盒子。

再請一個學生上來打開一個盒子。

最後再請三個同學一起上來打開它。

師:五個盒子全都打開了。要得到他們還要經過我們的努力。知道我爲什麼要送大家這些禮物嗎? 其實啊,我真正要送給大家的是製作一個泥條頭像的方法。(出示課題)

2、學生排序說步驟。人美版第三冊第十一課 泥條頭像 教案

請學生給五個禮物排順序。

師:你能不能根據排的順序說一說製作泥條頭像的步驟?

學生說步驟。

二、 循序漸進,解決重點。

1、比賽搓泥條。

師:真聰明。那我們就按照同學們找到的方法向泥條頭像前進吧。

第一步,泥團變泥條,你打算用什麼方法?

學生說方法。

師:下面我們就來個比賽,比一比誰搓的泥條多,誰搓得泥條長。音樂結束我們就停下來。開始。

學生搓泥條。

師:好,時間到,我的第一份禮物要送出去了。

師:小朋友們搓的泥條有長的有短的,由粗的有細的。真是五花八門。

這樣的泥條玩得時候有什麼缺點?爲什麼會這樣?(出示一根粗細明顯的泥條。)

你能改進一下方法嗎?

教師小結:搓泥條時用力要均勻。這樣搓出來的泥條纔會粗細均勻。

2、盤泥條比賽。

師:搓好泥條,怎麼玩呢?我們可以把它纏在瓶子上,(教師自己動手示範)你們能不能做到呢?那我們就來進行第二次比賽吧,用泥條纏滿瓶子,比一比誰纏得又快又好。音樂結束我們就停下來。預備,開始。

學生盤瓶子。

師:我的第二份禮物要送出去了,別驕傲,離完成泥條頭像的任務還遠着呢。

3、反饋困難,並解決。

師:看看老師送給你們組的禮物,它的盤法和你們盤法有什麼不同嗎?

學生:我們是橫着盤的,老師是斜着盤的。

師:除了可以橫着盤,斜着盤,還能怎麼盤?

生:還可以豎着盤。

師:對,其實盤泥條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橫着盤,豎着盤,也可以斜着盤。只要你喜歡,你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盤泥條。你在纏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困難?

學生說困難。

師:誰幫他想個好辦法?

學生找解決的方法。

三、 玩玩彩泥,解決難點

1、教師示範,引出彩泥的不同玩法。

師:彩泥可以搓泥條,可以盤,還能怎麼玩?

學生說他們的玩法。

教師示範泥條的一種玩法。

師:我就特別喜歡玩泥條,看,變成什麼形狀了?還能變成什麼形狀?

我還有不一樣的玩法,我可以用工具,切成一段一段得,你有新的玩法了嗎?

學生說不同的玩法。

2、玩彩泥比賽。

師:下面就進行第三次比賽,玩一玩彩泥,比一比,誰的玩法多。音樂結束就停下來。

學生玩彩泥。

師:玩好後,站起來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玩泥條的,用你玩好的作品與其它同學的作品交換。

學生不想和同伴交換,教師主動和學生交換。

師:好,時間到,我的第三個禮物要送出去了。

3、欣賞泥條頭像,瞭解五官的製作方法。

師:我剛纔也玩了一些花樣,看,這是我搓的短泥條,我想把它放在這兒,成了什麼?

生:成了鼻子。

師:要完成一個頭像還差哪些?

生:眼睛,嘴巴,耳朵,頭髮

師:誰手中有眼睛?

用學生手中玩過的彩泥做眼睛,嘴巴。(根據學生回答的直接把改好的五官添加在未完成的泥條頭像。)

師:原來我們手中玩過的彩泥都能成爲頭像的一個部分,真有趣。

師:今天,我除了帶來了禮物,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泥條頭像,一起欣賞一下吧。

師:這麼多泥條頭像,你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學生說喜歡頭像的原因。

四、 動手實踐,製作頭像。

師:既然大家那麼喜歡泥條頭像,下面我們就來製作一個有趣的泥條頭像吧。做完後評價一下自己的作品,如果你覺得你的頭像色彩很漂亮,就獎勵自己一顆色彩星,如果覺得造型很有趣,奇特,就獎勵自己一個創意星,如果覺得自己,如果覺得自己認真參與了製作,就獎勵自己一顆參與星。開始吧。

學生製作泥條頭像。

師:好,時間到,我要送出最後一個禮物了。

五、多種方式評價作品。

師:你獎勵自己一顆色彩星,爲什麼?給它取個名字吧。

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作品。

師:你還沒獎勵自己星星,大家來說說,他可以獎勵一個什麼星星?爲什麼?

學生評價他人的作品。

師:想知道老師的評價嗎?

老師覺得每個小朋友製作的泥條頭像都有特色的,我很喜歡。

彩泥可以做泥條頭像,還有很多用處,看,這是用彩泥做的筆筒。希望大家回去後能動手,動腦,製作出一個有趣又有用的泥條筆筒。

篇三: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掌握對小飾品的裝飾過程和裝飾的技巧。

2、提高學生的欣賞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在小掛件的製作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畫畫、貼貼、剪剪接接、掛掛玩玩的美術製作活動的樂趣。

2、在學習的基礎上,創造自己所設計的新形象,並充分展示出來。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好物體展示。

2、學生準備剪刀、膠水、卡紙等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會有一些掛件。

2、這些掛件是什麼樣子的。

3、掛件有哪些他點。

二、發展

1、掛件可以是單個的,也可以是一串串的,你打算做什麼樣的?

2、在小掛件上可以進行各種裝飾。

三、指導評析

1、教師巡迴指導。

2、學生展示作品。

3、自評、互評。

4、選出最佳設計獎和最佳創意獎進行鼓勵。

四、總結

課後可以回家製作小的掛件掛在窗戶上、門上,進行美觀創作。

篇四:美術教學設計

一、活動由來

在綱要的藝術領域中明確指出:支持、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美麗,喜歡參與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適宜的藝術活動對於幼兒想象、創造、表現能力的發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十一長假幼兒返園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您看我檢的樹葉,公園裏有好多呢,有的都變黃了,可好看了。” “老師,我回爺爺家了,我爺爺種的菊花都開了,可漂亮了。” “老師我和爸爸媽媽去香山了,那裏的葉子都又紅的了,滿山都是,可好看了。”“老師爲什麼有好多樹葉都掉了?”……這次長假回來,孩子們的問題還真不少。看着孩子們秋天的變化這麼感興趣,我們組織幼兒去附近的減河公園遊玩。在遊玩過程中,孩子們的熱情非常的高漲,在樹林中捧撒着樹葉蹦啊、跳啊、唱啊:有的幼兒躺在落葉叢中;有的蹲在野菊花旁邊;有的站在河邊;有的拿着撿來的好看的落葉;三個一羣兩個一夥,大聲嚷着:“老師我發現紅色的葉子了;下葉子雨了;好多漂亮的菊花……“老師,我能把這些樹葉帶回去嗎?”……孩子們在遊玩的過程中,有着很多想法和不同的收穫,在遊玩回來後,看着幼兒仍然高漲的熱情,我設計了《多彩的秋天》這一教育活動。讓幼兒通過美術活動表現認知、表達情感。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梳理秋天看到的景色,熱愛大自然。

2、能把觀察到的秋天的特徵,大膽的運用各種美術方式和材料表現出來。

三、重點、難點

重點:1、感受、梳理秋天看到的景色,熱愛大自然。

2、能夠大膽的運用各種美術方式和材料表現秋天的美。

難點:運用各種美術方式表現秋天的美,能從他人的作品中學習對自己有用的經驗。

四、活動準備

材料:秋遊的照片、錄像。作用在於讓幼兒真實再現秋遊的場景,激發幼兒對話的的興趣。

吸管、牙刷、小噴壺、宣紙、彩紙顏料、毛筆、圓珠筆、碳素筆、各種樹葉等。作用在於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材料進行自主操作。

經驗:1、組織過秋遊的活動。(讓幼兒從真實的生活中選擇喜歡的畫面)

2、欣賞教師繪製表現秋天、小動物的樹葉畫(給幼兒以參考的資料)

3、在牆飾中佈置“秋天”板塊,師幼共同收集有關秋天的圖片,以及秋遊的照片。(回憶秋天的特色和情景)

五、活動過程

(一)回憶秋遊的情景,引發繪畫興趣。

我首先提出問題:“孩子們,你們在去減河公園遊玩的過程中都看到了秋天的哪些變化?”孩子們的回答是:“樹葉落了”;“路邊的野菊花開了”;“小草有的黃了”;“有的人穿厚衣服了”;“我還看見有的人穿着裙子呢,就是和夏天穿的不一樣”;“老師,我和笑笑玩樹葉可開心了”;“老師樹林裏有好多好多樹葉呢”;“老師,我出汗的時候涼涼的”

我又問:“你們的發現可真不少,老師還看到有許多小朋友帶回來了樹葉、野花等東西,我們一起把看到的景色、撿到的樹葉都保存下來好不好?”“好,那怎麼保存啊?”“在秋遊時,楊毅和文?告訴我她們想把看到的畫出來,我提議:我們一起把看到的多彩的秋天畫出來吧?”我的提議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繪畫的慾望立刻被調動了起來。

我緊接着提出問題:“你們打算用什麼來畫出多彩的秋天呢?”孩子們幾乎都回答用彩筆。

我又問“可以用你們採集的樹葉、野花、小草、石頭等作畫嗎?”劉然馬上說“我把樹葉都粘上當樹葉”另外幾個幼兒也說“我也會粘,我也會粘。”我又問:“你們看手裏的樹葉像什麼?除了把它們還當樹葉外,還可以用來做什麼?”最注意觀察的楊毅說:“我的葉子像金魚的尾巴,我可以做條小金魚。”我說:“對,你們可以發揮想象,用帶回來的材料,把你們看到的角色粘出來。”

這個環節中,通過回憶秋遊的過程和觀賞帶回來的東西,讓幼兒又好似回到了秋遊時的那種喜悅的場景,把秋遊的畫面得以全面的呈現,幼兒學得輕鬆、透徹。通過教師的引導,大大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達到了這一環節的引發作用。

(二)大膽用多種工具材料進行繪畫,解決困難。

在整個繪畫創作過程中,我充當的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在活動開始後,幼兒們都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材料開始製作,我發現吳潤清、陳掉等幾個幼兒坐在椅子上,眼睛看着繪畫紙好一會兒了,並沒有要動筆的意思,我走過去輕聲問他們:“怎麼啦?有什麼問題嗎?”吳潤清、楊遠哲等三個幼兒說:“我們想畫的太多了,不知從哪畫起。” 我說:“那你們都想畫什麼?能給我們講一講嗎?”“我看到了河面上的小船,遠處變成紅葉子的楓樹,路邊的菊花,我們一起在樹林裏玩樹葉的情景,還有小朋友們坐在草坪上一起聊天的情景,我們都想畫,可是太多了。”“我們可不可以幾個小朋友合作共同完成一幅大的作品呢?”孩子們聽了我的話馬上行動起來,尋找材料,討論方法、分工、情緒馬上高漲起來。

由於幼兒是依據自己的設想來選擇喜歡的繪畫形式,通過現場繪畫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學會對事物的大膽表現,從而發展幼兒動手操作的繪畫技能,提高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繪畫技能發展。這種使幼兒充分動手、能讓幼兒與活動材料互動的方法,是幼兒喜歡的,效果也很好。每一組幼兒在原有水平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完成了發展目標。

(三)交流欣賞作品

這個環節中,首先通過幼兒展示自己的畫,自我講述所畫的內容,讓幼兒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分享體驗成功感。在幼兒交流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從用色、選材、構圖、情感幾方面進行評價,豐富幼兒的認識,提升經驗。

這個活動三個環節層層遞進,漸漸深入。以第一個環節的秋遊回憶做爲基礎,激發幼兒強烈的活動慾望;以第二個環節的動第 一課件)網R手繪畫、大膽表達,問題解惑,完成作品;第四個環節通過欣賞、交流,獲得繪畫後成功的情感。在整個活動中,我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充分參與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彼此互相學習,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

【美術教學設計集合15篇】

篇五: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欣賞夏加爾的作品感受他帶給我們童話般的奇妙世界。

2、學習夏加爾的表現方法,將生活中看似沒有關係的物象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變思維方式,利用提供的圖形組成新的形象。

教學重點:

任選一組課本提供的圖形組成新的形象。

教學難點:

改變思維方式,培養創新思想。

教學準備:

範畫若干、若干圖片、彩色筆、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名作欣賞

1、《我和我的村莊》(油畫)夏加爾(俄國)你們看,今天的繪畫有什麼特點呢?

2、你能總結它的表現方法嗎?

顛倒的人物、房屋,動物眼中映射出的藍天,像花草一樣握在人手中的果樹……畫家對故鄉的種種美好回憶疊映在一起,彷彿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童話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學們,你有沒有想過,把生活中看似沒有關係的物象組合在一起,也能變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題:圖形的魔術組合板書

二、新授

1、出示圖形

2、小組合作討論:這些圖形進行組合排列可以組成哪些新的圖案?

3、圖形的組合方法

根據需要重複圖形、放大圖形、縮小圖形、重組圖形。

4、總結:看,在同學們的筆下,不同類別的圖形變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他們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改變思維方式,來了個“腦筋急轉彎”。

學生作品欣賞

5、練習

(1)任選一組課本提供的圖形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創作一組圖形進行創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動物、植物、花卉、照片、風景、人物都可以是繪畫的主題。看誰畫的形象最有創造性!

(2)注意

根據需要重複圖形、放大圖形、縮小圖形、重組圖形。最後上顏色時注意色彩的對比。

(3)說一說,你將用哪一組圖形來表現什麼?

(4)練習、輔導。

6、作品展覽和評述

(1)學生活動:你覺得教室裏同學們的線描作品哪張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優缺點,爲同學提點建議或者幫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師點評。

(4)修改、評優。

7、佈置下節課的準備工作

篇六: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智育目標]: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製作一個立體的迷宮。

[素質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迷宮的立體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製作出有趣的迷宮造型。

教學準備

課件範例各種廢舊的硬紙盒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設計動手製作

一、玩迷宮:

每組發一個老師製作的迷宮,進行“看誰先把玻璃珠滾出來”的遊戲競賽。

提問:剛纔玩的迷宮和平時玩的一樣嗎?

你像不想利用廢舊物品自己做一個迷宮?

二、設計迷宮:

分析教材上的幾個圖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分別是對峙和進行了怎樣的改造和裝飾才做成的。

示範如何將一個紙盒進行改造。

基本的做法是:用硬紙片剪製成各種長短不一的長條,採用粘貼的方法,製作成一個紙立體迷宮。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創造出樣式新穎的迷宮。

三、製作迷宮:

作業形式,可以由學生單人完成;也可以小組爲單位,集體創作一立體迷宮。

四、展示評價:

教學評價:是否會利用紙盒設計一個立體的迷宮。

作品能否體現獨特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教後反思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範,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對教學內容重新組織,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纔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

篇七: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提高對材料和工具的認識,從體驗材料帶來的樂趣萌發豐富聯想的同時,初步感受造型活動的樂趣。

2、在遊戲中掌握一些基本的工藝製作手法,並通過集體創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習慣。

3、讓學生通過遊戲發現自己作爲主體的價值,培養愛家鄉的情感。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彩色水筆、膠水、剪刀、大小紙盒5―10個、各種製作材料(如鐵絲、橡皮泥、橡皮筋、棉線、牙籤、果奶瓶、彩紙等),分成4―6人的小組並選好小組長

(教師)教學課件、剪刀、膠水、大小紙盒、範作

教學過程

1、欣賞導入。

(1)出示課件:播放古今中外優秀建築的圖片。教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感受。

(2)揭示課題。課件演示,觀看材料、工具,並思考其用途。

(3)提出本課目標:做一個優秀的建築師,以紙盒子爲主要材料來設計一幢房子。

2、展開交流。

(1)觀察分析。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和紙盒。利用現有的這些東西通過觀察、聯想,構思出一幢房子的大致造型。

(2)交流表達:把構思和大家交流一下,相互說一說。

(3)觀看建築師設計、建造過程的錄像(或課件)。

3、學習方法。

(1)交流製作的方法:接、剪、粘、插、折、彎、包、疊等方法。

(2)教師示範製作方法,與學生合作把紙盒加工成一幢房子的模型。

(3)欣賞教材中學生的建築作品,借鑑方法,發表看法。

(4)設計房子的廣告或房產說明書。可以用繪畫、文字或口頭表述的方式。

4、表現創意。

(1)設計一個獨立的建築物。

(2)造型別致、有創意,但不一定表現得很複雜。

5、評價。

(1)作品是否合理、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性和組合關係。

(2)作品是否有新意和創意,與衆不同。

(3)建築作品的色彩及造型(門、窗、陽臺、屋頂)等表現是否統一。

6、課外拓展。

(1)瞭解古今中外的名建築及其歷史。

(2)收集現代化小區房產的廣告及宣傳資料。

篇八:美術教學設計

課時:2課時

課程類型:造型與表現

授課時間:5月14日―18日

教學目標:

瞭解人物頭像的基本結構和特徵。學習人物頭像的畫法,運用發散思維添畫人像。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教學重點:

欣賞和了解人物頭像的表現方法,學習利用頭像的一半創造性地添畫另一半。

教學難點:

發散和想象,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表現。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人物頭像圖片、繪畫用具。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檢查學生學具準備情況,穩定學生情緒。

二、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欣賞人物頭像課件

2、分析人物頭像的表現方法。五官有什麼特徵?

三、講授新課:

1、播放教學課件。人物頭像切割圖――展示添加過程。

提問:你對片中哪些地方最感興趣?添加部分運用了哪些方法?添加部分有哪些地方體現了想像和誇張?

2、組織學生交流:你準備利用什麼方法?怎樣表現?

3、教師演示: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利用線描方法添畫人物頭像的一半。

4、展示並分析相同的一幅畫,分別利用油畫棒、水粉、黑白畫等方法進行表現的藝術效果。

5、引導學生欣賞並分析書中的學生優秀作品。

問題:人物頭像有什麼特徵?利用了什麼方法進行添加的?添加部分有哪些是值得學習的?

四、作業要求:

利用正面人物頭像圖片,剪成一半貼在作業紙上,可以採用與圖片相同的方法或其他方法添畫人像的另一半。

五、學生作業:

學生完成作業,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實踐活動。

輔導要點:圖片切割的方法和粘貼位置、工具的選用、創新的表現、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進行不同程度的有針對性的輔導。

六、小結評價:

組織學生評價作品。

篇九: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筆的功能和外形之間的聯繫,瞭解筆的形狀與手形的聯繫。

2、欣賞各種款式的筆,瞭解筆的每個部分的功能,並聯想出各種新穎的筆形和功能。

3、學習設計搞的繪製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筆的功能,並根據手的形狀設計出筆的外形。

難點:設計一支新穎的筆,用設計稿的形式完成。

三、課前準備:

各種各樣的筆,彩紙,筆

四、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穎,功能多樣的筆,提問,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課題:筆的世界

二、新授:

1、請學生把收集到的筆集中起來,舉辦一個“筆的世界”展覽會。

2、請學生上臺介紹一下自己的筆有些什麼功能,哪個方面設計的比較新穎。

3、實物投影出示書上作品,討論,哪些地方設計比較新穎,有創意。

A、用日曆表裝飾又美觀又大方。

B、上粗下細顯的非常可愛。

C、握筆的地方設計的很圓潤,保護手長時間寫字時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筆型順着手的外形,握筆非常舒適。

E、夜光筆,隨身帶着可以當小電筒。

F、米老鼠的耳朵會動是按鈕的功能

你還能說出那些其他新穎的功能呢?

三、分析筆的組成部分:

筆尖,握筆處,筆桿,筆頭,可圍繞這幾個部分進行設計。

四、教師師範:

1、根據四個部分設計出筆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進行變形,添加。

3、用圖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說明文字。

4、塗色。

篇十: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自主學習___,學生能夠___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合作學習___,學生能夠___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探究學習___,學生能夠___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能夠掌握?????

本課的教學難點:通過?????發展/提高學生?????

三、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引導啓發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自主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本課主要採用:故事導入/直接導入/遊戲導入/情景導入等等

(具體怎麼導,需簡單闡述)

這種方法,不僅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夠引導學生思考,並且引出新課題。

(二)講授新課

在講授新課時,爲了突出本節課的第一維知識與技能目標,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初步感知,學習完成後,會對重要生詞(語文,其他科目視具體情況而定)進行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第一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體現了新課改中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部分講授完成後,開始講解本節課的難點,也就是第二維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學生先進行探究學習,能夠用自己的話語總結??????方法,然後,結合實例,對?????方法進行詳細講解,具體過程如下:

(講授第二維目標)

通過這種方法,既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種方法,也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幫助的情感。

(三)鞏固練習

根據各科目自行設計。

(四)小結

(五)作業佈置

佈置課後作業,包括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主要以基礎算式爲主,選做題會選用一些開放性較高,需要學生進行發散思考的問題,以滿足那些學有餘力的同學。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體結構,突出重難點,彰顯文章主題。

篇十一:美術教學設計

一、課題:

《泥塑》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泥塑浮雕的基本知識。並學會用泥塑表達自己的思想、意圖。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拓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動手能力。

三、教學重點

泥塑的製作方法,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樣性。

四、教學難點

表達意圖的準確性與獨創性,泥塑浮雕手法的多樣性。

五、教學準備

教學用具:泥塑雕塑工具、掛圖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民間小泥人,引起大家的興趣,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這是如何製作而成的?

(二)合作探究,講授新知

(1)作品欣賞:

討論《老漁翁》泥塑浮雕的特點,所用的技法。

(2)基本技法:(教師和學生共同動手)

1)手捏法。

2)泥條法。

3)泥板法。

4)挖空法。

5)藉助它物法。

(3)製作過程:運用合作的方式製作

1)準備材料

2)組織骨架:

思考:扎骨架都有哪些材料、做法。

大型、小型雕塑分別用什麼材料扎骨架。

3)捏出各個部位,在粘結起來。然後細部雕塑

4)修整、上色,完成作品。

(三)藝術創作,鞏固提高

製作一個泥塑作品。

要求:作品新穎、獨特、製作手法多樣。

注意:生動、合理、速度、紀律

(四)課後小結,佈置作業

1、回顧本節學習內容,展示部分學生優秀作品,學生之間利用超市購買法進行點評。

2、佈置下節課所帶學習用品。

篇十二: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及其造型特點,掌握欣賞民間美術作品的基本知識。

2、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3、激發學生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

1、講清並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民間美術在造型方面的特徵以及審美特徵,是使學生理解、喜愛民間美術的關鍵。

2、進行繼承民間藝術傳統,發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引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難點:

學生進行民間美術創作時,對造型的把握。

教學方法:

講授,學生親手製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曾經有人說過:民族的纔是世界的,纔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瞭解中國的民間美術。

二:民間美術的概念:

中國人民羣衆創作的,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爲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流行的美術。

民間美術是組成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因素,爲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藝術,中國戰國秦漢的石雕、陶俑、畫像磚石,其造型、風格均具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魏晉後,士大夫貴族成爲畫壇的主導人,但大量的版畫、年畫、雕塑、壁畫則以民間匠師爲主,而流行於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紙、刺繡、印染、服裝縫製等更是直接來源於羣衆之手,並裝飾、美化、豐富了社會生活,表達了人民羣衆的心理、願望、信仰和道德觀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斷創新、發展,成爲富於民族鄉土特色的優美藝術形式。

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關係極爲密切,如民間的節日慶典、婚喪嫁娶、生子祝壽、迎神賽會等活動中的年畫、剪紙、春聯、戲具、花燈、扎紙、符道神像、服裝飾件、龍舟綵船、月餅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數民族民俗節日中的服飾、佈置等。民間美術分佈於各地,因地域、風俗、感情、氣質的差異又形成豐富的品類和風格。但它們都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統一的特點。另外,它們的製作材料大都是普通的木、布、紙、竹、泥土,但製作技巧高超、構思巧妙,擅長大膽想象、誇張,且常用人們熟悉的寓意諧音手法,積極樂觀、清新剛健、淳樸活潑,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理想,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三:民間美術的形式

民間美術品種極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賞玩的造型藝術,亦有以實用爲主的工藝品。總的來說,可分爲:

①繪畫。其中包括版畫、年畫、建築彩畫、壁畫、燈籠畫、扇面畫等。

②雕塑。有彩塑(奇觀彩塑、小型泥人)、建築石雕、金屬鑄雕、木雕、磚刻、麪塑、琉璃建築飾件等。

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製玩具、鐵製玩具、紙玩具、蠟玩具等。

④刺繡染織。包括蠟染、印花布、土布、織錦、刺繡、挑花、補花等。

⑤服飾。包括民族服裝、兒童服裝、嫁衣、繡花荷包、鞋墊、首飾、絨花絹花等。

⑥傢俱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銅器及革製品、車馬具等帶有裝飾及藝術價值者等。

⑦戲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會造型等。

⑧剪紙。包括窗花、禮花、刺繡、刺繡花樣、掛箋等。

⑨紙紮燈紙。包括各種花燈、各種紙紮。

⑩編織。包括草編、竹編、柳條編、秫秸編、麥稈編、棕編、紙編等。

四、傳統民間美術的傳承方式

1、言傳身教

民間美術是一種帶有原發性的美術形式,它在傳承的過程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休慼相關,自誕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言傳身教”是中國民衆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間美術同其它民間文化一樣一樣也沒有脫離這一傳統。“言傳身教”在民間所承擔的技藝傳播作用,體現在以家庭爲中心的技藝傳承環境中,是師徒、父子關係直接傳授的方式。從事民間美術創作的大多是沒有受過正規文化教育的農民,其創作經驗不可能通過文字進行傳播,技藝的交流只能通過“口頭”這一最爲直接儉樸的方式將其技術經驗傳播給下一代。口頭語言不需雕飾,自然隨性,因此能更生動直觀的交流技藝。在這言傳的過程中民間藝人們創作了一些便於記憶的口訣,可以讓被傳播者比較方便記憶起創作的規律,是對民間美術技藝規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創作口訣,關於泥人造型要“先開相、後裝花,描金帶彩在後頭”;用筆要領“直線要直、曲線要曲”。

施彩講究“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自得淨。”民間皮影口訣:“若要娃娃惡,鼻子挨眼窩”、“文人一根釘武人一張弓”等等。在民間的師徒傳承中“身教“的情況可能比“言傳”多的多。在很多民藝傳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們或不能準確的表達出其技術精要的情況下,以實際操作來教育徒弟,徒弟觀察師傅技藝的“身教”就成爲民間美術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2、字、圖譜記載

殷商之後,文字的出現爲民間美術的傳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礎,民間美術也出現了藉助文字傳播的方式,大大擴展了其傳播的範圍。出現了一些記載民間手工藝的理論專著和民間創作者所作的藝譜,前者帶有官方修飾的痕跡,如先秦時期的《考工記》、唐代《工藝之法》、明代《天工開物》等等。

①藝譜以物相傳的民間美術,主要是通過譜子的形式傳播的,如畫譜、剪花樣譜、影戲譜、年畫版樣等等,這些民間藝術形式都有程式化的範本有的是集體的創作總結,有的是名藝人親手繪製的,有的則是借鑑其它藝術形式而從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來的。

②童雖其來源不一,但都是經過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積月累而逐漸積澱、完善和再創作而形成的摹本,這種傳播形式有利於普及和傳播。有利於民間藝人的交流。

3、民藝品傳播

民藝品傳播和圖譜傳播一樣屬於以“物”爲媒介進行的傳播。但是它並不是在創作者內部的傳播,而是通過這些藝術品的購買者而將民間美術的技藝帶到四面八方。這種參與商品交換,又不侷限於行業內部的傳播方式,使民間美術的傳播方式更加廣泛,其社會功能也隨之增強了。

篇十三:美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美術教材第三冊第三課,屬於“設計 應用”的學業。鐘錶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形態各異的鐘表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因此,這節課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應爲孩子們所喜愛。

教材中選擇了中外不同形式的鐘表,有的華麗精美,有的簡潔大方,有的可愛動人,目的是引導學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鐘表給人的不同美感,教材中還展示了一些學生利用不同的材料設計、製作的鐘表作品。

通過這節課,能夠給學生提供很大的創造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二年級的數學課有認識鐘錶的內容,本節課可以進行跨學科的綜合。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認識了簡單的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爲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出來;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材料來製作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活動,瞭解鐘錶的文化以及造型特點。

2、通過對不同種鐘錶的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通過鐘錶的設計與製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設計與製作能力。

4、通過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利用自己設計製作的鐘表,認識錶盤上的時間。

5、通過欣賞活動,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6、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不同種種鐘錶的特點及其設計製作方法。

難點: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對錶盤的設計。

學習材料:

家庭中使用的各種鐘錶、廢棄的食品盒子、廢掛曆紙、圖釘等。

教學設計:

一.導入激趣:

1、教師出示鐘錶實物,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

二、探究:

1、思考:在沒有出現鐘錶以前,人們是怎樣計時間的?

①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

②看課件(古代計時工具)瞭解鐘錶歷史。

2、觀察老師的鐘表是什麼形的,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

①交流。

②看課件,欣賞鐘錶的種類(學生點擊課件)。

3、鐘錶的外形可設計成各種各樣,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

①第6頁中的鐘表哪一個最有特色?你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

②第7頁中的鐘表是用什麼做的?

4、老師給大家現場製作一個小鐘表,大家看一下鐘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①師電腦製作,生總結鐘錶的組成。(外觀、錶盤、錶針、數字)

②學生電腦製作,體驗。

③師總結演示,(實物操作)鐘錶製作過程及注意事項。

5、思考交流:

你打算做一個什麼樣的鐘表?

6、想一想:

怎樣利用手中的舊材料?

三、學生動手實踐:

學生製作,師巡視輔導。

四、課上延伸:

1、展示交流,撥針,說出自己起牀等時間,並說出將製作的小鐘表放在哪裏?

2、鐘錶遊戲,認識時間。(學生操作電腦)

五、課後拓展:

1、珍惜時間教育。

2、課外可用多種形式設計小鐘表。

《漂亮的小鐘表》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國小二年級的人美版的美術課,在本節課中我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準備,使教學效果良好。現對本節課反思如下: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利用資源中的課件,在課上運用課件時做到了互動,讓學生操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促進了學生電腦操作水平的提高。讓課件有了交互性。

課前讓學生充分準備身邊的可利用廢舊物品,讓學生蒐集相關資料,做到了學前預習,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廢舊物品的利用價值,並對學生進行了較好環保教育。

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的計時工具,使學生感受到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課上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有興趣,並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生能感受不同種鐘錶造型的美感。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能設計製作出與從不同的小鐘表。能夠巧用材料進行設計製作。

注意加強了學科間整合,讓學生指認鐘錶上的時間,並對學生進行了珍惜時間的教育。

課上學生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想出許多不同的方法,並能加強合作,達到了合作學習的目的。

當然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學生的合作還要加強,如能讓學生以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製作,而不是獨立來製作,那會節約時間,可在當堂完成製作,而不用

第二節課來完成,這樣可更加實現當堂達標的目的。

篇十四: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用與同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作爲命題畫創作題材,爲的是讓同學更關注生活和自身周圍的事物,也讓同學由此和彼,放開思路,回憶更豐富多彩,更妙趣橫生的內容,從而引發聯想。風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禮物,有給人帶來舒適的輕風、微風,也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狂風、颶風,各種各樣的風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本課旨在讓同學體驗風、感受風,並通過自身的觀察、感知表示以風作爲主題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感受風的奇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同學瞭解不同的風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引導同學通過創意和繪畫,表示風吹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3.通過學習,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把自身對風的觀察、體驗與感受表達丁畫面中。

2.體驗風來時的教學組織和時間的調控。作畫大膽、自由,作品生動、富有發明力。

四、教學準備:

師:範畫、彩色皺紋紙條、風車

生:課本、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六.實驗

瞧!這是什麼?(老師出示彩色皺紋紙條)

漂亮嗎?告訴你們假如讓它飄起來會更漂亮。那怎麼做它纔會飄起來?

(老師把彩色皺紋紙條發給同學,同學動手嘗試)

同學們真聰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讓彩色皺紋紙條飄了起來,真漂亮。

是什麼讓彩色皺紋紙條飄起來的?(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

對,是風。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風。(板書課題)

七.介紹知識

什麼叫風?

篇十五:美術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一、初步學習油水分離的知識,瞭解油水分離作品的特點,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二、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畫棒等繪畫工具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深色顏色顏料,水粉筆。

2、白紙,鋪好報紙的桌子。

3、油畫棒,已用白色油畫棒畫好的圖畫一幅。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以看魔術表演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看,我是誰啊?告訴你們,我是一個魔術師。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那你們先看看老師這是什麼?”(白紙。)

“好了,小朋友仔細看清楚了,魔術師要開始變魔術咯!千萬不要眨眼睛喲!”

師: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筆,蘸上顏料,在白紙上一塗,出現了一幅漂亮的畫。

師:怎麼變出來的?”

幼兒討論,猜測。

師:其實神奇的不是老師這支筆,而是這張白紙。

2、探討作畫方法。

教師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畫棒。

師:這支白色的油畫棒平時我們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們有了它,才能變魔術。

師:你們想畫個什麼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要求現場畫幾個圖形,請一個幼兒上來刷顏料,其他小朋友喊:變,變,變,魔術開始了。

3、再次討論,尋找答案。

教師小結:白色的油畫棒畫在白色的紙上,看上去還是一張白紙,其實魔力已經產生了。接下來,只要刷上顏料,畫過白色油畫棒的地方顏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圖畫就露出來了。

教師:這是爲什麼呢?(請出科學老師)

活動準備:

每人兩杯水、一點稀釋水粉顏料、一杯油、一根竹籤

活動過程:

A、幼兒動手操作將水裏倒進一點稀釋水粉顏料,水和稀釋水粉顏料會怎麼樣?

師:桌子上有一杯水和稀釋水粉顏料,請小朋友將這兩樣物品倒在一起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幼兒操作,並能在操作後講述結果)

師:恩,稀釋水粉顏料和水相融在一起啦!

B、幼兒猜想油和水倒在一起會出現什麼現象?並記錄。

1、油在水的上面2、油在水的下面3、油和水相融在一起

C、感知油和水相互傾倒後分離的現象

1、請你試一試把油倒在水裏或者把水倒在油裏會出現什麼現象?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你把什麼倒入什麼?發現了什麼?你可以把你的發現記錄在記錄紙上!

4、小結:不論油倒在水裏還是水倒在油裏,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們是分離的不會相融在一起。

D、通過操作感知油、水攪拌後分離的現象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攪拌時的現象和停止後的現象,並作記錄。

用竹籤攪拌時是什麼現象?停止後是什麼現象?

幼兒操作說出實驗結果。

4、幼兒嘗試。

你們想成爲魔術師嘛?你們想不想也去變一變呢?”老師爲每組準備好了東西,請你們也來變一變。

教師講解操作時注意事項。

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當魔術師,好不好?不過當魔術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顏料塗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操作,並注意引導幼兒豐富畫面。

5、欣賞各自的作品。

篇十六: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生活情趣,並運用繪畫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

2、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培養學生善待朋友,關心朋友,幫助朋友,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3、通過討論交流,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並說說和夥伴的故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效的觀察畫面,找出不同的表現所呈現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

難點:

收集更多的表現友情的作品讓學生欣賞、觀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

1、你有好朋友嗎?你瞭解他嗎?讓一個學生說出另外一個學生的特徵,讓大家猜猜看是誰。

2、回想一下我們小朋友經常在一起幹什麼?(捉迷藏、踢毽子、踢足球、摸魚、畫畫、聊天等等)

二、欣賞

1、出示課件,欣賞書中的藝術作品,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們共同分析了課件上同學的臉型、五官、髮型等特點。

2、請學生選一幅自己最喜愛的作品進行講述,談一談自己對作品的認識,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3、因勢利導,後面的內容由學生自己來分析。(老師指導)

4、讓學生登臺講一講自己和夥伴在一起最快樂的事情。

5、找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好朋友有什麼特點?

(濃眉、大眼睛、高鼻樑、鷹鉤鼻、捲髮、櫻桃嘴、大耳朵等等)

三、探索、實踐創新

1、分組討論:怎樣把同學畫像啊?

(討論、交流)

2、集體討論

先說說夥伴有什麼樣的臉型?像什麼形狀?(可以舉例子,比如我們班的............)你在生活中還見過什麼樣的臉型的人?

3、分析臉型

4、展示繪畫步驟

5、欣賞中外作品(可以集體討論)

6、按課本上作業提示,畫一幅和小夥伴在一起的作業。

7、積極參與評價

四、師生總結

五、感想

在教學中,可讓學生通過介紹各自“身邊的夥伴”,說說他們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和幫助,從而懂得善待朋友、珍惜友情、與人和睦相處。引導學生把與夥伴在一起的快樂情景,用畫筆表現出來,鼓勵他們大膽釋放他們的情感。

篇十七:美術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京劇主要角色——淨、旦、生、醜化裝的特點,有興趣地運用不同的繪畫形式進行表現。

2.喜歡聽京劇人物的故事,繼續培養對京劇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通過參與環境佈置、聽講京劇人物故事和嘗試運用油水分離法畫出熟悉的旦角和淨角,對京劇人物故事產生較強的興趣。

2.生、旦、淨、醜人物畫面。

3.提供幼兒挑選的各種繪畫材料:

①油畫棒、6B鉛筆;②油畫棒、水粉;③黑色色紙、銀筆、蠟筆;④宣紙、黑色水筆、水彩色。 4.幼兒化裝材料:不含鉛油彩、頭飾、服裝等簡單道具。

三、活動過程

(一)觀賞談論,提出主題

1.出示生、旦、淨、醜人物畫面,分辨他們在京劇中扮演的角色。

2.介紹:今天將要進行京劇彩排,歡迎小朋友們參加。

3.談論:你最喜歡扮演誰?他(她)叫什麼名字?在京劇中扮演什麼角色?

(二)介紹材料

教師分別介紹使用的材料,由幼兒自由選擇。

(三)操作創造

1.確定扮演的角色,邊繪畫邊思考角色化裝的特點。

2.想象和表現人物的服裝、動作和道具,鼓勵幼兒大膽創造,給人物換新裝。

3.適當裝飾背景,使畫面豐富。

4.教師對幼兒使用材料作適時指導。

(四)相互評議 按材料選擇的小組分別評議誰化裝得最像京劇演員,誰最漂亮。

(五)化裝展示

1.各組推選一、二位小朋友爲代表參加京劇化裝。

2.以幼兒作品爲背景,化裝人物與小朋友攝影留念。

篇十八:美術教學設計

設計課題:《設計佈置舞臺》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課時:2課時

活動設計:根據人教版七年級實驗教材下冊《校園藝術節》這一活動內容,結合實際引導學生爲學校第二屆文化藝術節設計舞臺背景,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難點,探索美術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新型教學模式。

課前準備:微機室、體現舞臺藝術的影視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目標:

1.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各種藝術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體會和了解舞臺藝術的特點及意義。

2.指導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以組爲單位,設計構思如何佈置學校藝術節的舞臺與會場。

3.通過欣賞和設計活動,啓發學生認識和體會特定環境設計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舞臺藝術美感的設計和構思。

教學難點:運用信息技術設計舞臺背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放映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片段,調節學生的心情。(實施手段:運用多媒體電子教室屏幕廣播功能)

教師導入:同學們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嗎?一臺成功的晚會除了演員精彩的表演外,還有哪些地方比較吸引你?

學生回答:喜歡。燈光、道具、音響、服裝……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大家說的這些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舞臺美術”。(師放映幻燈片,認識舞臺美術的概念及包含的內容)。舞臺美術是除了表演人以外的各種造型因素的統稱,包括化妝、服裝、道具、燈光、音響、佈景。這些內容爲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礎,演出的設計者可謂是幕後英雄,大家願不願意當這個幕後英雄?

生:願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舞臺美術的設計。(出示課題──設計佈置舞臺)一臺成功的晚會離不開舞臺設計,可見舞臺美術的重要。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優秀的舞臺美術作品,大家邊欣賞,邊體會其意義和藝術美感,思考舞臺設計與表演內容的關係。(任務一)

2.教師利用屏幕廣播,伴着背景音樂,通過課件放映幾個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晚會畫面。引導學生討論舞臺背景的佈置與表演內容的關係。

師:同學們觀察得都很認真,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教師放映表現結婚場面的舞臺背景畫面,讓學生談一談此畫面所表現的主題內容和感受)。

生:結婚、熱鬧、氣氛熱烈、以暖色爲主……

師:我們現在把背景改變成爲藍色爲主的圖像,同學們現在有什麼感受?

生:不像結婚,像逼婚,淒涼、慘淡……

師:因此可以看出舞臺背景的佈置必須與節目的氣氛和諧統一、呼應。

二、討論舞臺設計的方法

師:剛纔我們欣賞了那麼多優秀的舞臺美術作品,大家是否願意參與設計、佈置一臺晚會的舞臺呢?(任務二)

生:願意。

師:下週我們學校就要舉行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了,如果聘請你當導演,你認爲舞臺的設計應體現什麼特點?

生:積極向上、生動活潑,體現學校特色,符合我們學生的年齡特徵。

師:同學們總結得都非常好,我們先來看一下其他學校同學設計的作品有什麼特點。

生:利用電腦設計的,色彩搭配得很好,但構圖太滿。

師:同學們可以吸收他們的優點,注意構圖忌滿、忌散。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這節課就運用微機來爲學校第二屆藝術節設計一個舞臺背景,舞臺背景需要根據節目的不同隨時變換不同的背景,結合我們前面學習的內容,同學們認爲哪個軟件最適合完成這個任務?

生:Powerpoint──幻燈片製作軟件。

師:是的。前面我們學習了文本框、圖文框、剪貼畫、藝術字、幻燈片背景的設置、自定義動畫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設計舞臺背景。現在老師把藝術節的節目單從網上傳輸給同學們,同學們要充分利用網上資源和自己的素材庫,使用Powerpoint進行藝術節舞臺背景的構思和設計,你們可以小組討論,分工協作,大膽創新,製作出各種藝術效果。

(實施手段:1.教師利用電子教室文件傳輸功能,將節目單發送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設計思路,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勇於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2.學生分小組進行舞臺背景的設計,學生之間交流互動,可以發送短信息,也可以直接語言交流。

3.教師利用屏幕巡視學生的設計過程,並進行個別輔導,隨時進行反饋糾正)

三、總結與整理

師:現在,同學們以組爲單位,將作品發送到網絡中,選出一個代表講述設計思路。(任務三)

(實施手段:教師利用視頻轉播,使學生作品實現共享,各小組學生代表通過操縱鼠標講解自己的作品)

師:通過剛纔各小組長的介紹,現在我們進行小組間互評。

(學生對各小組的作品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

最後,教師提出修改意見,完善作品,聘優秀的小組成員爲學校藝術節的美工和導演)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利用信息技術設計了舞臺背景,大家在活動中既提高了微機的操作水平,鞏固了Powerpoint的操作技巧,又掌握了舞臺背景的設計方法,提高了同學們的綜合設計水平,效果很好。大家可以根據課堂上設計思路做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下一節課我們一起到報告廳去現場演示同學的設計作品。

五、課後拓展

讓學生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對班級進行環境設計、節日海報的設計等。

篇十九:美術教學設計

課題:魔幻的顏色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

2、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後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並用它們塗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能否用三原色調出三個間色

2、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出來的。

教具學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範作。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教師做試驗(原色調出間色)

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

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一調。

說一說變成了什麼顏色。

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並且要記住它們調出的第三個顏色。

二、發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並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溼,將調出的色彩塗抹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出教師出示的那個間色。

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出它。

學生繼續嘗試調出喜歡的顏色並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三、收拾與整理

四、課後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三年級第一課教學參考資料

蒙德里安與《紅、黃、藍的構成》

蒙德時安:[荷蘭](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蘭的阿麥斯特一個教會學校校長家庭,14歲開始學畫,20歲成爲當地的一位中學美術教師,開始從事學院派和寫實主義創作,後又從事印象派,象徵派和寫實主義創作,後又從印象派,象徵派和後印象派中吸取養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蘭看到畢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體主義作品後,次年就趕赴巴黎,開始按立體主義方法作畫。最初使用最單純的紅,黃,藍和綠等顏色來描繪風景。在以後的年代裏,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來表現風景,1914年回到和來創立風格派,提倡新造型主義。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義視爲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抽象符號把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簡化成有一定關係的表現對象。他認爲:“唯有純造型才能完成最後的抽象。在造型的藝術中,真實性只能通過形式和色彩,有動勢的運動的均勢才能表現出來,純手段纔是提供達到這一點的最有效的方法。”這一思想使他通過直角,通過把色彩簡化成原色,並加上黑和白,成爲一種非全等的,對立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說:“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線,直到我的作品最後是由直線和橫線完成,形成諸如十字型,各個相互分離和隔開,直線和橫線是兩相對立力量的'表現,這類對力的平衡到處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畫中,曲線已經消失,垂直與水平結構居主導地位;19196年以後通過垂直與水平線結構的動勢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現宇宙的理想,達到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紅,黃,藍的構成》也是如此,他作於1930年,有51釐米見方,現歸紐約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篇二十:美術教學設計

[智育目標]:通過多種繪畫形式表現物體前後關係,運用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素質發展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找出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難點]:用繪畫形式表現物體“近大遠小”的規律

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影像資料或課件

繪畫工具、剪刀、漿糊、彩色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遊戲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學是怎樣跑的?)

2.導語:同學們,可別小瞧了前前後後,這其中還有不少的奧妙呢,來,讓我們一起去發現,好嗎?

(板書課題)

二、觀察·發現

1.欣賞來自生活的圖片

2.欣賞繪畫形式的圖片

3.觀察圖片中的景物是怎樣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後後的?前面的物體與後面的物體看起來有什麼區別?

4.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前後排列的物體,有一個“近大遠小”的規律。

5.請說說看你以前有沒有見到過“近大遠小”的現象?

三、探索·體驗

1.討論:你以前的繪畫是怎樣表現前後關係的?現在你準備如何表現?

2.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繪畫主題、形式以及繪畫的順序。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教師指導內容:繪畫順序、繪畫比例、顏色的搭配、廢紙屑的處理等)

4.創作點評,體驗創作的快樂

四、拓展·延伸

1.請試着用今天所學的“近大遠小”的規律,把你對作品《 》的評價寫出來。

2.結束語:

板 書:

3. 前前後後

前後關係的物體——————規律:近大遠小

主題:

繪畫 形式:

順序:

篇二十一:美術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瞭解自然中樹木的多樣性。

2、初步感受點線面的過程,着重體驗線的疏密節奏。

3、以多元的創作方式,增強趣味感,初步掌握點線面三種技法。

活動過程:

1、欣賞樹的圖片或者到戶外仔細觀察樹幹的形狀和姿態。

2、介紹寫生的方法:用單眼和鉛筆大致測量樹木的高度和比例,席地而坐,將紙墊在本子上進行繪畫。如果畫錯了,不用擦掉想辦法修補。

3、幼兒進行創作,仔細觀察樹枝的姿態。

4、互相評價,孩子針對各自在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商量過程中的態度以及作品的效果進行評價。

這是秋溢峯影主題活動中我班的一節個性化活動,在引導幼兒觀察樹木的紋理、形態的基礎上嘗試運用線條進行構圖。線條可以比色彩、明暗、形狀更容易讓孩子把握對象的形象,所以教會孩子很好的運用線條畫畫很有必要。

案例:宣敏學小朋友遲遲不敢動筆,怕畫錯了沒有橡皮擦擦,皺着眉頭攥着筆一臉無奈的樣子。

今天我選擇用勾線筆進行繪畫,不能用橡皮擦,很多小朋友很害怕畫錯所以遲遲不敢動筆,這個時侯應該鼓勵孩子大膽去畫,並且對孩子說如果畫錯了或者畫壞了,不要馬上把線條擦掉,想一想,看看錯在什麼地方,是畫長了還是短了,是畫直了還是彎了。孩子發現問題以後,再在原來的線條上改畫合適的線條,這樣有利於以原座標去畫新的線條。

案例:膽小的李遠哲觀察到了一棵石榴樹,樹上有很多枝幹,也長了好多果子。只見李遠哲用一小段一小段的短線條進行連接,最終出現了一棵歪歪扭扭的樹。

當孩子學習用線條作畫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用短的線條,這樣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這時候鼓勵孩子大膽地畫長線,別怕畫不好,再嘗試畫第三條第四條。這樣反覆幾次下來,李遠哲畫線條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針對孩子在空白處畫錯的線條和點,我建議孩子適當發揮想象,把這一處敗筆轉化爲“神來之筆”,徐廣輝的樹下背其他小朋友畫了一道難看的短線,他哭着跑來告訴我:“老師!我的畫背弄壞了怎麼辦啊!!”我看了一下,對他說:“其實這根線條在這裏真像一片葉子的葉柄,我們來把它添成一片葉子吧!”於是這根難看的惡作劇線條就成了作品上一個靈動的亮點。

這是我們班小朋友第一次嘗試戶外寫生,他們充滿了新鮮感,畫的也很認真,觀察的很仔細,連樹幹上小小的洞洞都絲毫不差的描繪下來。希望在下一次繪畫的時候孩子們能夠嘗試更多的線條形式,比如煤氣管道、自行車、摩托車。

篇二十二: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形成綜合學習的能力。

2.使學生學會合作,體驗探究、發現、創作的愉悅與成就感,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

3.瞭解插圖及其運用,作品設計新穎、獨特。

教學重點:

在作文的關鍵段落畫插圖。

教學難點:

怎樣用形象來表現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或主要形象。

教具準備:

收集帶有圖文的書籍,繪畫工具等。

教學預案: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學生展示收集的圖文資料(雜誌、學生讀物等)。

2.這些圖文資料的特點是什麼?(圖文相配合)

3.你們覺得文字中配上圖畫美嗎?爲什麼?

二、體驗感受:

1.朗讀文學作品,讓學生感受文學之美。

2.要求學生可加上自己的聯想來描述作品中印象最深的地方。

3.欣賞文學作品中配的插圖。

三、方法指導:

1.選擇作文,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人的,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2.可畫出作文所描述的主要形象,也可畫文中的精彩片段。

四、自主表現:

1.構思插圖,鼓勵學生將與衆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2.師巡視輔導。

五、課堂評價:

1.自評:談談自己構思中的得意之處。

2.互評:互相交流、欣賞、評議。

六、課後拓展:

除了給作文插圖外,也可先畫圖再構思作文,鍛鍊學生的逆向思維。

篇二十三:美術教學設計

一設計意圖:

班級裏有位幼兒過生日,老師將盤子分到幼兒手中,好幾位幼兒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說:“哇,多漂亮的盤子呀,怎麼有這麼多的花邊啊?”於是,許多幼兒都在那邊講起了“悄悄話”。我發現,幼兒對盤子上精美的花邊最感興趣,記得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是這一點讓我有了設計此活動的想法,顏色豐富的裝飾畫活動符合幼兒的思維特徵,將顏色和形狀合爲一體,能再現幼兒心靈深處的聲音,又能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定能深受幼兒的喜愛。我參閱了新教材裏有關於裝飾畫的內容和預定目標,結合數學領域裏有關排序的內容,基於以上兩點設計本次活動。而之所以選擇搪瓷盤這一實物來作爲裝飾畫的主體,是考慮到搪瓷盤經濟耐用,易於清洗,既可以重複使,也可以用於其它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嘗試用點、線、葉等圖形對實物搪瓷盤進行裝飾,並運用所學過的排序方法。

2、體驗用手或棉籤在瓷盤上作畫的樂趣。

3、提高幼兒協調搭配顏色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

1、幼兒能按圖形規進行排序。

2、幼兒能選擇顏色進行排序。

(二)、材料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1)、人手一塊搪瓷盤,一塊抹布(2)、每組顏料盒一個,內裝有紅、黃、綠、藍等顏料,棉籤若干。

2、教師準備(1)、大瓷盤1個,裝飾畫範例(1)?D(4)。

(2)、將範例花邊的排序圖畫在長條紙上。(3)、準備一個箱子,把範例與幼兒操作材料分成兩邊在箱子中藏好,並用布蓋住。

(三)、環境準備:

“瓷盤展示屋”:在教師身後的瓷磚牆壁上,事先用單面膠在牆粘成屋子的形狀。

四活動過程

(一)、老師告訴幼兒,今天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箱子”,(老師掀開蓋在箱子上的布),非常神祕的問幼兒,想不想看看箱子裏藏了什麼東西?以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二)、以“摸箱”的形式出示白色搪瓷盤和由簡到繁的範例(1)?D(4),教師將這些搪瓷盤貼在身後的牆上。師生共同觀察範例中間圖案與花邊的特徵,引導幼兒發現花邊按規律排序的美。出示過程與步驟如下:

1、教師邊轉動箱子邊念魔術詞:“神奇的箱子轉啊轉,變出了……”教師把手伸入箱子拿出白色搪瓷盤,問:變出了什麼?(白色搪瓷盤)。

2、同樣用上面的方法“變”出範例(1)?D(4),引導幼兒依次觀察範例。

*範例(1):這個搪瓷盤又多畫上了什麼?(中間畫有太陽的圖案)

*範例(2):引導幼兒發現搪瓷盤上的花邊,找出圖形排列特點,(中間畫有一個小朋友的笑臉,花邊由同顏色按圖形一點二豎線規律排列組成)。

*範例(3):引導幼兒發現搪瓷盤上的花邊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條魚和水草,花邊由“圓”形按顏色“紅、黃、綠” 規律排列組成)。

*範例(4):引導幼兒發現搪瓷盤上的花邊圖案、顏色排列的特點,(中間畫有一棵樹,花邊由一個黃色三角形+兩朵紅花爲“序”組成)。

3、教師在搪瓷盤(2)、(3)、(4)旁邊貼上事先準備好的紙條,引導幼兒發現,搪瓷盤花邊是由一組“序”往下重複排列而成的。

(三)、再次“摸箱”,出示作畫所需要的材料(瓷盤、顏料、棉籤),引導幼兒說出這些工具的名稱。

(四)、讓幼兒以“小小設計師”的形式,參與作畫。

1、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已的裝飾構想:“想在中間畫什麼?花邊選用哪些圖案組成?要將這些圖案按哪種順序排列?選用哪些顏色進行搭配?”幼兒邊說,教師一邊在黑板上記錄下來。

2、教師根據幼兒的設計方案進行演示,在過程中告訴幼兒該在哪些情況下使用抹布,保存個人與壞境衛生。

3、提出作畫要求:先想後畫;先裏後外。

4、全體幼兒開始動手裝飾(用手或棉籤),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幼兒選擇一定顏色和圖形按規律進行裝飾。

(五)、請幼兒將自已的作品粘貼在“瓷盤屋”裏,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1、你覺得在搪瓷盤上作畫好玩嗎?心情怎麼樣?

2、你覺得自已的作品美嗎?哪裏最美?

3、“瓷盤屋”裏的其它作品,你最喜歡的哪一個,爲什麼?

(六)、活動延伸:

把瓷盤洗淨,置於手工區角內,可讓幼兒用手工紙、橡皮泥和其它材料繼續進行裝飾。

篇二十四: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瞭解有關昆蟲的知識,知道節節蟲的基本結構和製作方法;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製作節節蟲。

課時

安排

共1課時

課題

第7課 節節蟲

教學時間

二(1)、二(2)、二(3)、二(4)4/11-4/17

教學目標

瞭解有關昆蟲的知識,知道節節蟲的基本結構和製作方法;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製作節節蟲。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重點:瞭解有關節肢動物的知識,學會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製作節節蟲。 難點:創新使用材料,製作方法精細。

教學準備

彩色紙、廣告紙、飲料瓶、紙杯、酸奶杯、果凍盒、膠捲外殼、髮捲、衛生捲紙芯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教學講授新課教學過程學生完成作業評價

1、組織教學。

2、組織學生看書回答問題。

出示課題?D?D節節蟲

(1) 書中作品爲什麼叫節節蟲?

(2) 自然界中有哪些昆蟲似書中的節節蟲?

3、看相關資料

教學課件、昆蟲圖片、昆蟲標本等。

討論內容:

(1) 結合資料談談節節蟲的`製作要點:有幾部分組成?有什麼特點?

節節蟲的主要結構:

頭部、身體……

特點:身體是一節一節的,由粗變細,頭上有觸角爬行……

(2)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廢舊物可以用來製作節節蟲嗎?

4、組織學生欣賞作品

(1) 作品利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2) 哪些地方有創新表現?

5、提作業要求

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和製作一個富有想像力的節節蟲。

採取合作或個人完成的形式。

6、完成作業

教師輔導要點:

設計構思新穎; 靈活巧妙使用材料;製作精美細緻。

7、組織展示作品、參觀作品,講評作品。

準備上課。在教師指導下看書,分析並回答問題。小組討論交流。節節蟲的主要結構:頭部、身體…… 特點:身體是一節一節的,由粗變細,頭上有觸角,爬行…… 生活中有許多廢舊物可以用來製作節節蟲,舉例說明。欣賞優秀作品。分析草料的使用及製作方法。找出什麼地方有創新表現。學生選擇完成作業的方法,交流設計方案。學生完成作業。個人或合作完成。學生參觀作品,評價作品。 穩定情緒,準備上課。激發製作興趣,初步瞭解節節蟲的外形結構和基本特徵。

瞭解自然界中的昆蟲。瞭解節節蟲的結構和特徵,與自然界昆蟲相聯繫,對照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使用材料和用具。巧妙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製作節節蟲。明確作業要求。按要求完成作業。啓發學生設計構思,靈活巧妙運用材料,細緻製作。加強交流溝通,鞏固知識。

篇二十五: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瞭解花鳥小品的構圖及水墨的表現,掌握花鳥小品畫的創作步驟,並能夠在臨摹的基礎上畫一幅花鳥小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藝術的花鳥畫作品、分析作畫步驟、練習繪畫等課堂活動,逐步提高動手能力及水墨繪畫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中國傳統美術的興趣,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花鳥小品畫的獨特魅力,初步掌握畫花鳥小品的表現技法。

【難點】

運用一定的構圖方法創作出富有情趣和具有畫面美感的花鳥小品。

三、教學準備

筆、墨、紙、硯等中國畫工具材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播放音頻,導入新課

播放古箏或古琴的音樂,同時播放中國古典風格的室內陳設裝飾視頻,讓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氛圍,引導學生說出室內裝飾的中國元素,引出花鳥小品。

活動二:賞析作品,引導想象

出示《立》《菊花小鳥》《墨梅圖》等小品,提問:這些作品畫幅都較小,它們與大幅作品比有什麼不同?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表現手法相對簡練,構圖簡潔,卻耐人尋味、意趣鮮明。

追問:這些作品都由哪幾個部分構成的?並讓學生以一幅畫爲例來講解一下作品需要表達的意境。學生觀察並回答:這些作品都是由內容、題款及壓印三個部分構成。如《墨梅圖》,畫家要表現高潔的思想情操。

活動三:啓發示範,技法探索

播放畫家繪畫花卉小品的視頻(菊花、梅花等),讓學生注意觀察畫家是如何用筆墨的變化來展現花卉的?學生思考回答:先確定構圖,勾勒花朵的外形,然後染色。

提問:這幾個視頻中畫家的繪畫技法都有哪些相同點?學生分組討論並回答:因爲畫幅小,所以筆墨簡練生動,無論是哪種花卉,都是把形象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不追求像。墨色有濃有淡,近處的、主要的用濃墨來表現,次要的、遠處的用淡墨來表現。

活動四:實踐練習,展示評價

給學生布置作業,在臨摹的基礎上創作一幅屬於自己的花鳥畫小品。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舉辦一個花鳥小品畫展,請同學們把自己的作品佈置到美術角里,同時說說自己的創作意圖,也可以從構圖、筆墨等方面說說自己的優缺點。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獎、最佳構圖獎、最佳色彩獎等獎項,最後教師總結,並給出可行性建議。

活動五:總結評議,拓展提高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回顧花鳥小品的特點及特點,並提示學生花鳥小品是我國傳統繪畫形式,提升民族自豪感。留作業在網絡上搜集你喜歡的花鳥畫小品下節課分享。

五、板書設計

篇二十六:美術教學設計

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讓幼兒感受作品的美。

2、培養幼兒善於觀察的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與評價,增強幼兒對藝術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發幼兒創作的願望,感受繪畫帶給自己的快樂。

準備:

1、PPT課件。畫有花瓶的背景畫一張。

2、油畫棒每人一盒,繪畫紙一張,剪刀。

過程:

一、出示向日葵實物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向日葵)向日葵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因爲向日葵的臉總是一直向着太陽,太陽到哪裏,它的臉就向哪裏。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一幅美麗的向日葵繪畫,這是外國的一位畫家畫的,世界上許多人都喜歡他畫的向日葵,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幼兒欣賞作品。

1、讓幼兒敘述對畫面的第一感受。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這幅畫有什麼感覺?

鼓勵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充分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感覺、感受,並讓所有的幼兒能夠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審美體驗。教師小結。

2、色彩的感受。

師:(1)小朋友,你們看看這幅畫什麼顏色?

(2)你們最喜歡畫中的哪一種顏色?爲什麼?

(3)哪種最多?(黃色)

(4)你們喜歡這種顏色嗎?

(5)你們看到黃色有什麼感覺?(高興,激動、熱情…….)

幼兒分別回答。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爲主、其他色爲輔,同時關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例。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3、構圖的感受。

師:(1)小朋友,我們再來看看,這幅畫除了向日葵,還有什麼?(花瓶)

(2)那麼有幾朵向日葵,我們來數一數吧。(14朵)

(3)這些向日葵都一樣嗎?(有的低下了頭,有的仰着頭)是不是都朝着一個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請小朋友用紅色的箭頭標誌把向日葵的方向標出來,而且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向日葵各個方向的姿態,哪個小朋友願意?(幼兒操作)

4、線條的感受。

師:我們來看看向日葵的花瓣。向日葵的花瓣是什麼樣的?它們好像在幹什麼?(跳舞……)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誇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着生命的力量。

師:對了,向日葵好像在舞蹈,有的低下頭,有的仰起頭,有的扭動身體,漂不漂亮?你們喜歡嗎?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也像向日葵那樣聽音樂扭動你們的身體,好像你們自己就是一朵朵美麗的充滿活力的向日葵,好嗎?(幼兒表現)

教師小結:剛剛小朋友表現的真好,舞跳得很美,你們就像一朵朵美麗的向日葵,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四、認識梵高。

師:你們喜歡這幅畫嗎?爲什麼?那麼這幅畫是誰畫的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出示梵高)這個叔叔就是文森特?凡高,凡高叔叔是荷蘭的大畫家。他的畫受到世界很多人的喜歡。這幅《向日葵》就是他畫的。老師還悄悄地告訴你們一個凡高叔叔的小祕密。他最喜歡的花就是向日葵了。我們一起看看他其它的向日葵畫。

五、創作《向日葵》,激發幼兒創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介紹繪畫要求: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畫一幅自己的向日葵畫。

師:小朋友,剛纔我們欣賞了大畫家的作品,你們願意把自己當成大畫家,畫個向日葵嗎?現在我們小朋友畫一朵你喜歡的向日葵,畫的時候要大膽,色彩要亮麗,看看誰畫的向日葵最好看,好不好?

播放音樂,幼兒創作,老師指導。

六、評價,展示作品。

出示畫有花瓶的背景畫,幼兒把自己的向日葵剪貼到範畫中,合作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小結:我們的《向日葵》畫得怎麼樣?小朋友畫的真好,吳老師真爲你們高興,也許你們以後也能成爲一個像梵高一樣的大畫家。

篇二十七: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學目的:

本課講述的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理解美術作品的必要環節。教學目的主要是爲了打破學生美術神祕的觀念,使學生認識到,任何藝術家的創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達了藝術家的某種意圖,這種意圖可能是針對現實的,也可能是針對藝術的,而且無論是針對什麼,它們都與藝術家所生存的社會和文化情境有着密切的關係。我們從對藝術家的生存和成長環境中就可以找到藝術家創作美術作品的意圖,進而幫助我們理解美術作品。

2、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要讓學生認識並理解藝術家的創作並不神祕,而是都表現了藝術家的某種創作意圖,而這種意圖又都具有其現實的依據。同時,不同的美術類型表現意圖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難點 要分清藝術家的創作意圖與美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二、教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那麼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提問教學法,採用分層次,分目標地選擇學生來回答問題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鼓勵所有同學積極參與,教師給予啓發和引導,形成互動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結合圖片對比鑑賞法讓學生主動思考。

學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分組討論,運用所學鑑賞方法來賞析,判斷,作出正確的評價。在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增加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

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羅丹的《巴爾扎克》,講述羅丹創作《巴爾扎克》的故事,激發情意。

思考與討論:(1).從羅丹的故事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2).你知道羅丹爲什麼要把雕塑品巴爾扎克的雙手鏟掉呢?

引出:有什麼樣的意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美術作品。分析理解美術作品中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我們鑑賞美術作品過程中認識和理解美術作品的重要環節。

2: 藝術家的創作意圖來自哪裏?

課件展示分析作品:米開朗基羅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頂畫》

教師總結: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來自現實生活和藝術主張,現實生活中是由於心懷嫉妒的建築師布拉曼特的主意,他想使缺乏繪畫創作經驗的米開朗基羅當衆出醜,達到貶低米開朗基羅的目的;藝術方面表現了米開朗基羅對宗教的無比信仰的觀念。

3.:藝術家爲什麼會有這種表達和創作的慾望呢?

引導:小時候學騎自行車的場景,師生共同回憶並敘說過程。在此提出問題:相信當年的那輛自行車已經宣佈報廢了,如果它還在你會怎樣對待這部報廢的自行車呢?

課件展示分析作品:畢加索的作品《牛頭》

教師結合學生回答總結:藝術家比一般人更具有視覺敏感性,他們在受到現實還是藝術的某種觸動時,便會有感而發,激發創作的衝動與慾望。

4:影響藝術家創作意圖的因素有哪些?

A課件展示分析作品:徐悲鴻的作品《愚公移山》

提出問題:簡述我國1940年的社會背景?說出畫家面對現實表明了什麼觀點?(徐悲鴻的《愚公移山》作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0年。由於早期徐悲鴻收到中國畫的影響(畫馬,對中國畫的熱愛))

小結:影響藝術家創作意圖的因素有現實生活情況和藝術觀念。

B課件展示分析作品:鄭板橋的作品《叢竹圖》和拉斐爾的作品《聖母子》想想爲什麼他們的創作意圖不同?(鄭板橋生活在清朝,當過秀才和舉人,就想體現他的清正廉潔,虛心,淡雅,堅韌;拉斐爾是生活文藝復新時期,對宗教的信仰很強烈。)

引出:不同的社會和文化條件下,藝術家的創作針對的問題也就不同,因而其創作意圖就會大相徑庭。

C課件展示分析作品 :古元的作品《離婚訴》和李樺的作品《怒空吧,中國》

引出:在同一社會和文化條件下,藝術家的藝術的生長環境不同也會造成藝術家創作意圖的差異。

D課件展示分析作品:夏加爾的作品《生日》

引出:藝術家的生長環境和愛情也是影響創作意圖的因素。

小結: 影響藝術家創作意圖的因素包括藝術家的現實生活情況和藝術觀念以及藝術家生長的社會背景、文化條件、藝術家的個性和家庭、愛情等方面。

5:藝術家的意圖是如何體現的呢?

我們要從不同的類型的藝術形式來看藝術家創作意圖的體現。

提問:我們學過的藝術形式的類型有那些呢?

(具象、意象和抽象)

分類理解:

具象:《開國大典》具體的是時空和形象的典型性。

意象:《荊柯刺秦王》通過整體氣氛的渲染直接傳達出作者的意圖。

抽象: 《第三國際》是通過形式語言本身及其構成關係傳達出作者的意圖。 《L.H.O.O.Q》通過鉛筆在蒙娜麗莎的複製品上畫鬍鬚傳達了作者要表現的不是這幅畫也不是這個人,是這張紙本身。

篇二十八: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吹塑紙剪貼畫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2: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吹塑紙剪貼畫的步驟方法

難點:內容新穎,製作精緻,裝飾美觀

教學準備:

吹塑紙、剪刀、膠水、鉛筆

教學過程:

一:感受體驗,導入新課

1:感受吹塑紙的特點,學生討論、歸納

2:師小結:吹塑紙材質較軟、可以進行剪刻

3:板書課題

二:欣賞、分析範作,啓發創作思維

1:出示範作,學生欣賞、分析

提問:這幅吹塑紙剪貼畫與其它畫有什麼區別?

小結:紋理美

2:欣賞教材中的範作

提問:教材中幾幅作品分別貼畫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這幾幅作品構圖有什麼特點?

教師小結:內容廣泛,可以多方面選材,構圖飽滿,紋理刻畫細緻、美觀。

三;演示製作方法步驟

1:剪形

要求剪形時不能剪得過於瑣碎,先剪大面積的形,再剪小塊形,剪的時候儘可能做到線條流暢。

2:刻畫

用鉛筆在剪下的形上添畫裝飾線條,使形更加具有裝飾性,更加美觀,在刻畫時,力度要掌握好,太輕紋理會不清晰,過重會把紙畫破。

3:粘貼

粘貼時膠水要均勻,先貼大塊、主要的形,再貼小的形,粘貼時要考慮構圖和佈局,切忌太散、太亂,要緊湊。

四: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五:課堂小結,作業展示欣賞

篇二十九:美術教學設計

課業類別: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要求,中學美術教育是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目標:瞭解標誌的分類及構成等基本知識,學習標誌設計的創作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創造思維能力和應用視覺語言的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標誌的應用分類和構成形式。

教學難點:標誌的創意設計。

教具準備:電教設備、多媒體教學課件等。

學具準備:畫筆、畫紙、顏料等繪圖用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啓發討論式導入新課:教師啓發提問。

同學們,隨着社會科技的發展,標誌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我們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場合見到一些標誌,請同學們仔細回想,你都見到過哪些標誌?這些標誌都有什麼作用?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確實如此,標誌存在於我們社會的每個角落,適用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現代社會中,標誌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視覺符號,它更具有獨特的美學價值,強大的社會功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視覺的語言?D?D標誌設計。(板書課題)

三、講授新課:

引導學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學課件)

同學們通過欣賞這些標誌可以看出,每個標誌都蘊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義。因此可以說:標誌是具有某種含義的視覺符號,猶如語言,起着識別、示意和傳遞信息的作用。它通過精煉的藝術形象,使人一目瞭然。它具有很強的概括性與象徵性,同時也有着獨特的藝術魅力。

(一)、標誌的種類

下面同學們思考一下,這些標誌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爲哪些種類?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討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標誌的類別繁多,使用廣泛。例如:用於國家標誌的國徽、國旗。用於團體標誌的共青團團徽,團旗,少先隊的星星火炬。用於商品上標誌稱商標,如李寧牌商標、奧迪轎車標誌;用於各行業、機關等職能部門的專業標誌,如公路局的標誌、中國鐵路的標誌、公安機關的標誌、紅十字的衛生標誌等;用於會議上標誌,如奧運會標誌,我國政治協商會議標誌;用於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的稱交通標誌;指示人們注意安全的安全標誌;標明街道的路標等。此外,標誌隨着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大而多樣化,如體育運動標誌、電視臺標誌、網站標誌等等。

(二)標誌的構成形式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1、顏色構成的標誌。我國在生產和交通安全的顏色標誌爲紅(靜止、停的意思)、黃(警告、注意的意思)、藍(指令、遵守的意思)、綠(安全通行的意思)、如鐵路用黃和黑標明注意、警告、危險的安全標誌,用紅和白作爲公路交通標誌,用紅、黃、綠燈指揮車輛行駛的標誌等。

2、文字構成的標誌。如永久牌自行車標誌、可口可樂標誌、第一汽車製造廠標誌等等。

3、圖形構成的標誌。如奧運五環標誌,黨徽標誌、韓日世界盃標誌、農業銀行標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標誌等等。

4、文字和圖形相結合構成的標誌。例如:運用中國古錢和“中”字構成的中國銀行標誌、中國鐵路的“工人”標誌、中國工商銀行標誌、吉林電視臺標誌等等。

(三)、標誌的構思與創意。

結合課件欣賞中外優秀標誌作品的構思與創意。如奧運會標誌、北京奧申委會徽、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等。

1、奧運五環標誌。它由5個奧林匹克環套接組成,5個環從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藍、黑、紅環,下面是是黃、綠環。整個造形爲一個底部小的規則梯形。奧林匹克標誌象徵五大洲和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相聚一堂,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主義的內容:所有國家和所有民族的“奧林匹克大家庭”主題。同時也象徵着五大洲的人民團結起來,爲創造光明的世界而努力。

2、北京奧申委會徽。該標誌圖運用奧運五環色組成五角星,相互環扣,同時它又是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中國結”的象形,象徵世界五大洲的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五星,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以表現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精髓。整體形象行雲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以此表達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體育精神。

3、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中國特點、北京特點與奧林匹克運動元素的巧妙結合。以印章爲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着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

(四)標誌設計的方法步驟。以設計“禁止吸菸”標誌爲例,講解標誌的製作過程。

1、選題。確定標誌設計的題目、內容及要表達的信息;

2、構思。怎樣突出標誌設計的特徵,用什麼手法來表現。

3、構圖。可多畫幾幅草圖,反覆思考,尋找簡練、概括的形象,明確地表達信息;也可採用不同的手法來表現,以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

4、定稿。選擇最理想的設計定稿。

5、着色。設色單純、醍目,或用對比色彩。一般只用一兩種顏色,防止雜亂影響效果。

四、作業要求:

1、設計一幅運動會上具有本班特色的標誌;

2、給學校各專用教室設計一個標誌;

3、給學校的音樂會、藝術節、講演比賽、故事會、家長會、書法比賽、繪畫比賽、校慶等活動設計一個標誌;要示形象鮮明,傳遞信息準確、獨特、美觀。

五、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重點: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如:怎樣將語言概括地用符號來表現,怎樣表達得明確,又有獨特的形象。發現有獨特設計的作業可以展示給大家,以便同學之間互相溝通信息,互相啓發。

六、課堂小結:展示設計較好的作業,鞏固標誌設計的特徵及表現手法的知識內容。可讓學生以談設計的構思過程來說明。

篇三十:美術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

1、 瞭解人體的基本比例及其處在不同姿態情況下比例的變化。

2、 學習用簡單的線條描繪人物動態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寫生的步驟。

(二) 教學重難點:

1、 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的不同。

2、 人物動態與重心的掌握。

(三)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教材、一張2開的白板紙、投影儀、投影片(單片、複合片)、錄音機、錄音帶、每組一條2米長的小繩(課前發下)。

2、 學生準備:畫紙、鉛筆、彩筆。

(四) 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

(1) 談話激趣,情感滲透。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生動有趣的美術課,比比看哪些同學表現的最積極最投入,讓我們愉快合作,共同學習研究,一起度過一段最難忘的時光。大家說好嗎?”

(2) 導入新課。

“同學們,校園裏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校園裏的夥伴又是我們最熟悉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與研究‘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校園夥伴’這一課。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與研究兩個問題:①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②人物的動態與重心如何掌握?大家齊讀一遍。”(用投影片出示課題)

2、 新授。

(1) 學習研究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

A、 利用人體比例圖指導學生測量各種姿勢人體大致比例。

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來學習與研究問題一。校園裏的夥伴就是我們的同學,是我們最熟悉的。那麼誰能說說平日裏同學們都有哪些不同的姿態嗎?”(生答)“大家說得很好,觀察得很仔細。我們人是最完美的形體,其組合勻稱、諧調,頭與軀幹和四肢之間存在着恰當的結構關係。那麼,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呢?大家知道嗎?想不想知道?下面就讓我們親自動手來測量一下,你就會發現結果的。人體有許多種不同姿態,現在我們主要來測量這四種姿態。”(出示人體四種姿態比例圖投影片)

師:“測量的方法是以人體頭的長度爲單位,從頭到腳垂直測量,看大約有幾個頭的長度,記錄下來。下面我們分組來測量:一組和二組測立姿的;三組測坐姿中坐在凳子上的;四組測坐姿中席地而坐的;五組和六組測跪姿的。測量時每組要有分工:有測量的、有被測的、有記錄的、有觀察的、還有彙報的。被測的同學在測量時一定要把腰背挺直,平視前方。每組先測量一兩個同學,現在開始。”(教師指導)

B、 學生彙報測量結果(教師板書),引導學生總結歸納得出人體比例的一般規律。(投影片出示數據。

師:“通過大家的測量,我們得到的結果大致相似,但並不完全相同,而是有所差異,這是很正常的。因爲我們不同的人身體發育的速度存在着差異,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性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異。現在我們來觀察這些數據,你會發現人體比例的一般規律:站約7個頭長;坐約5個半頭長;席地坐約3個半頭長;跪約4個半頭長。(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在投影片上揭示出人體比例一般規律的4個數據)大家齊說一遍。”

(2) 人物的動態與重心如何掌握。

A、 過渡。(出示複合投影片:人體正立與活動時肩胛帶與骨盆帶變化對比圖)

師:“立姿與坐姿是表現人體相對靜止情況下的形態,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物形態的動作變化很大。在繪畫中,大家覺得相對靜止的形態容易畫,還是運動的形態容易畫呢?(生答)爲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幅圖(出示投影片:兩種姿態圖),看看人體正立和活動時,肩胛帶和骨盆帶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對比觀察回答,得出結論:出示文字投影片)正因爲人體正立時,肩胛帶和骨盆帶成水平狀,以中心線爲對稱軸左右對稱,所以覺得容易畫。而活動的人體,肩胛帶與骨盆帶傾斜呈相反狀,左右不對稱了,所以覺得難畫。不過,這裏面有個小巧門,只要大家掌握了運動人體形態的重心、重心線和動態線,那麼,你就會覺得很容易了。大家想知道嗎?(生答)那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學習與研究第二個問題:人物的動態與重心如何掌握。”

B、 重心和重心線。(出示複合投影片:先出示圖,再出示概念。)

① 重心的概念:

師:“人體平衡靠重心的穩定,那麼什麼是重心呢?重心是指物體的重力的中心。誰能說說我們人體的重心在哪裏呢?(學生回答)人體重心大致在臍孔上下。”

② 重心線的概念:

師:“那麼,什麼是重心線呢?請大家豎起耳朵仔細聽,看誰能完整地複述一遍。重心線就是通過人體的重心向地面所引的一條垂直線。”(一名學生複述一遍,然後全體學生齊說一遍)

③反饋練習:每組發一張畫有不同姿態的人體投影片,讓學生討論後找出重心並畫出重心線,最後投影展示評講。

師:“同學們,重心和重心線大家都理解掌握了嗎?(生答)真的嗎?那我可要考考大家,每組給你一張不同姿態的人體圖片,大家一起討論找出重心、畫出重心線。畫完後,請一名同學拿上來投影給大家看,比比那組同學找得準、畫得好。”

C、 動態線。

① 概念。(出示畫有動態線圖的複合投影片導出概念)

師:“大家真聰明,這麼快就理解掌握了重心和重心線。所以,下面我想進行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測驗,看屏幕模仿動作,看誰最聰明,模仿的最好。”(出示只有動態線圖的投影片,全體學生起立一起模仿動作。)

師:“大家的動作模仿的太棒了,簡直就像舞臺上的演員一樣,美極了。請坐。大家看這幅圖只有幾條簡單的線條,爲什麼大家卻能夠模仿的如此準確呢?這是因爲這幾條簡單的線條就是表現人體運動總趨向的主線,我們把它叫做動態線。(出示動態線概念投影片)大家齊說一遍。所以說,只要我們掌握了動態線,那要表現運動的人體形態是不是就很容易了呢?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動態線的變化。”

② 請一名學生做一動作引導學生分析動態線的變化(或引導學生觀察動態線圖)。

師:“哪位同學願意上來隨便做一個體操動作?現在請大家觀察這個同學的動態,我們來分析一下動態線的變化。首先我們來看頭部動態,它是由頂部至頸部的線決定的;再看軀幹動態,它是由胸部至臀部的線決定的;最後看四肢的動態,它是由貼近衣面的長線決定的。這樣頭部、軀幹和四肢的動態線就構成了人物動態的大體形象。簡單概括地說,人的脊柱線、四肢變化線往往就是人體動態線。”(可以讓一名同學隨便做一個動作,讓其他同學上來指出他的動態線。)

(3) 教師示範寫生步驟。(課前黑板上貼一張2開的白板紙,課堂上請一名同學上來做一動作供老師示範寫生。)

寫生步驟:①動態線②大形體③深入(衣褶)④完成

師:“理解了人體動態線,綜合運用剛纔我們學過的人體比例知識、重心和重心線來進行寫生就容易多了。下面哪位同學能上來做一個投擲鉛球的動作,老師進行寫生步驟示範,請大家仔細觀察。”(老師一邊畫,一邊講述步驟。)

(4) 學生臨摹練習,教師巡視指導。(臨摹書上的圖片)

師:“大家剛纔觀察了老師寫生的步驟,第一步先畫什麼?(動態線)第二步再畫什麼?(大形體)然後再畫什麼?(深入刻畫衣褶)最後怎麼樣?(調整完成)下面,請大家任選課本8至9頁上的一幅圖片進行臨摹練習。”

三、作業展評。

(1) 學生互評,每組選出幾幅好的作品,上講臺前展示。

(2) 教師評講作品,指出優缺點。

師:“同學們的作品,大部分能夠把握人體的比例、重心和重心線,動態線刻畫得最好。但有幾個同學在作品中對人體的比例沒有把握好。總之,我們的整體水平很不錯。”

四、總結。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呢?(老師引導學生答:不同姿態的人體比例有什麼不同?什麼是重心和重心線?人體重心大致在哪裏?什麼是動態線?)這節課大家表現得非常好,下節課我們請一名同學上來當模特學習寫生與表現,大家準備好鉛筆與畫紙。最後謝謝同學們,再見!”

篇三十一: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用與同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作爲命題畫創作題材,爲的是讓同學更關注生活和自身周圍的事物,也讓同學由此和彼,放開思路,回憶更豐富多彩,更妙趣橫生的內容,從而引發聯想。風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禮物,有給人帶來舒適的輕風、微風,也有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狂風、颶風,各種各樣的風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本課旨在讓同學體驗風、感受風,並通過自身的觀察、感知表示以風作爲主題的作品。

二、教學目標:

1.感受風的奇妙,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同學瞭解不同的風帶給人的不同感受。

2. 引導同學通過創意和繪畫,表示風吹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3. 通過學習,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三、教學重難點:

1. 引導同學把自身對風的觀察、體驗與感受表達丁畫面中。

2.體驗風來時的教學組織和時間的調控。作畫大膽、自由,作品生動、富有發明力。

四、教學準備:

師:範畫、彩色皺紋紙條、風車

生:課本、畫紙、水彩筆、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六. 實驗

瞧!這是什麼?(老師出示彩色皺紋紙條)

漂亮嗎?告訴你們假如讓它飄起來會更漂亮。那怎麼做它纔會飄起來?

(老師把彩色皺紋紙條發給同學,同學動手嘗試)

同學們真聰明,用了很多的方法讓彩色皺紋紙條飄了起來,真漂亮。

是什麼讓彩色皺紋紙條飄起來的?(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全班討論)

對,是風。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風。(板書課題)

七. 介紹知識

什麼叫風?

篇三十二:美術教學設計

美術教學設計

《生日賀卡》教學設計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現生日賀卡。感受並初步瞭解賀卡的意義和特徵以及簡單的製作方法。

2、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的習慣,培養學生變廢爲寶的意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和表現不同生日賀卡的美。表現生日賀卡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課前準備:收集有代表性的賀卡印刷品和人工製作的賀卡,準備製作材料:各種顏色筆,各種彩紙,碎布,毛線,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是幾月幾日?對於我來說今天是很特別的'日子,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日子?猜猜?(指名說)你們知道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想對我說什麼?除了說還想做什麼?(送禮物)送什麼樣的禮物既能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還很有意義?板書課題《生日賀卡》

二、教學過程

1、提問:說一說我們見過的賀卡中有那些你認爲,是最美麗的?(指名說)

2、圖片欣賞。教師展示賀卡實物,講述兩種作品的不同意義:印刷品--設計精美,有藝術價值;自制品--情真意深,更令人難忘。結合課本圖例欣賞。

3、老師介紹:漂亮的賀卡雖然能夠傳達朋友、家人間的祝福,但是這一張張賀卡的製作要耗費大量的木材。(《中國青年報》2001年12月27日),“製作4000張小小的賀卡,居然要耗費一棵大樹的木材”,“每10萬張賀卡就要用去5.5立方米木材…1997年,北京市聖誕節至春節期間的賀卡就有3000萬張以上,相當於砍掉了近萬棵10年生的大樹”。這僅僅是北京一個城市的統計,全國各地發出的賀卡,又有多少萬張?相當於砍掉的大樹又有多少萬棵?4、所以自制的賀卡就顯得更有意義了,現在老師就介紹幾種賀卡的製作方式:

(1)布貼法:利用各種布的色彩、花紋、肌理剪貼製成新穎的賀卡。

(2)紙貼法:利用各種彩紙及剪紙圖案,組合拼貼,製成賀卡。

(3)繪畫法:以平面繪畫手法,配上文字繪製的賀卡。

(4)綜合法:綜合運用紙、布、毛線等材料並配合繪畫手法制成的賀卡。

5、賀卡的組成:

賀卡一般由正面、內頁(中心)和底面組成,也有一面的單頁卡。

按類型分可以有平面和立體,例(略)

教師用談話法講述生日賀卡設計的知識如外形、內容、用不同材料和表現手法制作等。

6、佈置作業

你們看了那麼多生日賀卡,說說你想製作怎樣的賀卡送給我?(讓學生暢所欲言)

現在就以4人一小組,合作完成一張生日賀卡,看誰的作品老師最喜歡?

7、講評:展示優秀作業,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設計想法。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以後如果你要送賀卡給親朋好友時,還會去買嗎?對了,我們從小就要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篇三十三: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觀察總結生活中的色彩,進一步感受色彩。

技能目標: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混合、並列、覆蓋後的不同效果。

情感目標:鼓勵學生自由探索、自由表達、自由創作,在觀察中去發現蘊藏於生活中的美,培養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學習內容:

在前一課《走進大自然》的基礎上,瞭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後延續至觀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中找出這些豐富的色彩,並大膽地表現色彩,觀察色彩的變化。

教學要求:

用水粉色做調色練習,觀察顏色互相混合,並列或覆蓋之後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種顏色在不同顏色的紙上塗抹,觀察它的效果。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色彩,觀察色彩變化。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帶進課堂,欣賞豐、可愛的色彩。

準備顏料、畫筆、調色盒、洗筆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準備油畫棒或彩色鉛筆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準備海棉、夾子、冷暖色彩紙、舊衣服。

教學思路:

一、導入

找一找

欣賞各種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尋找生活中豐富的色彩。

二、新授

試一試

(實驗一)

教師分發海棉和夾子,用夾子夾住海綿塊,蘸顏色,畫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的色塊,注意色與色不要重疊在一起,觀察色彩並置的效果。

(實驗二)

1、 分發冷、暖色紙兩張。在一張紙上用筆中含水多的顏料試試,再用筆中含水少的顏料圖色試試,有什麼變化?

2、 多選一些顏色塗在同色紙上,看看它們在有底瑟的紙上有什麼變化?

3、 同一顏色在冷色紙上有什麼變化,在暖色紙上有什麼變化?偶爾學生也會有使老師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現,要充分鼓勵。

4、 把自己實驗的結果告訴老師和同學。

改一改

1、 學生準備舊衣服,攤放在鋪在地上的報紙上,組內成員合作添畫。

2、 用小杯子裝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調的美麗的顏料,注意顏料稍濃厚一點,不要太稀。

3、 潑灑到衣服上,顏料在布料上自然滲染,互相覆蓋或並列後產生不同的效果,把舊衣服變成“藝術品”。

4、 老師幫忙用吹風機吹乾,幹後還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結

退員觀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並列和覆蓋後的不同效果,互相評價。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掃乾淨,把整潔還給課堂。

四、課後拓展

可以把家裏的廢舊物品拿來裝飾,塗上漂亮的顏色,把生活打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把自己喜歡的生活用品帶進課堂,欣賞豐富、可愛的色彩。

準備顏料、畫筆(兩三支大小不同的筆)、調色盒、洗筆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學思路:

導入

1、 引導觀察:

欣賞、感受各種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 嘗試調色:

調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做做“原色變出間色”的小遊戲。

3、 特殊製作:

把顏料滴在紙上,吹開,會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聯想創作:

在“吹畫”上展開聯想、添加,用自己獨特的思維表達自己的情感。

5、 觀察體會:

當你打開了一個角度,就發現了一種美。

小結

作業展評:用學生作品來佈置教室。

互相評價:同學之間互相欣賞、討論,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篇三十四:美術教學設計

課時:2課時

課型: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選用各種工具、材料,採用畫、撕、剪、拼貼、紙工製作等多種手法進行造型活動。

2、引導學生認識冰箱的造型特徵,通過想像大膽表現各種冰箱及其內部的結構。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善於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在美術遊戲中體驗各種繪畫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認識常用的顏色。

2、在美術表現活動中,大膽地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嘗試使用各種線條、形狀和色彩進行繪畫表現活動。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冰箱的圖片及作業範作等資料以及各種繪畫製作工具。

(2)學生準備鉛筆、蠟筆、彩色水筆、剪刀、膠水,各種繪畫製作工具以及食品廣告宣傳資料、包裝紙盒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通過展示圖片或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徵,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啓發學生討論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帶來的便利,設想未來的冰箱。

2、發展階段:

教師要仔細清晰地將冰箱的製作方法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

鼓勵學生選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材料,通過畫、撕、剪、拼貼等造型手段表現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對冰箱的想像。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表現,也可以倡導畫想像中的情景,做想像中的冰箱。

引導學生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包裝紙盒、食品廣告資料等材料,將繪畫與紙工製作結合起來,誕生獨特的作品。作業完成後可以佈置在教室裏,互相評價、欣賞。

第一課時完成新型冰箱的設計工作。

第二課時完成冰箱的美化工作。

3、收拾與整理:

提醒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三、課堂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觀察冰箱及內容結構,瞭解冰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堂學生創作內容比較單一,構圖較爲千篇 一律,沒有創作新意,我認爲主要是受傳統冰箱的影響,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定勢思維,學生不敢突破而造成的,本節課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篇三十五: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感受畫框對繪畫作品及其他平面藝術作品的裝飾美感。

2.學習應用紙質材料設計、製作自己喜歡的小畫框。

3.通過對小畫框的設計製作,拓展學生的美術視野,提高學生的美術應用

能力,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畫框的基本設計製作方法。

難點:能設計、製作富有創意的小畫框。

設計意圖:

《小畫框》是一堂貼近學生生活、培養學生美術應用能力及立體造型能力的手工課。教材的編寫意圖是讓學生充分感受和欣賞畫框對繪畫及其他平面作品的裝飾美感。因此我在課依始便運用畫框小故事配以製作畫框的錄象激發學生對畫框興趣,接着讓學生畫自己以前印象中的畫框,再出示用手工製作的獨特的小畫框,是學生髮現兩者的不同之處,進行改造創新,而同齡人的作品也無疑給學生更多的設計靈感和自信。最後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發揮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鑑賞能力。

新美術教育理念讓我們認識到,國小美術教學的終極目標不是爲了培養美術專業人才,會欣賞美,能應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創造力的培養比能完成一幅嚴謹的素描、色彩作品更爲重要。

課前準備:

(學生):剪刀、膠水、彩色卡紙(或質地較厚的掛曆紙、彩色紙等)、自己的繪畫作品(或照片)一幅

(教師):課件、自制小畫框範作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趣味導入

[結合生活,利用故事與片段的欣賞,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邊向學生講述畫框的小故事,同時並配以播放製作畫框的全過程。

2.引出課題:小畫框。

二.欣賞練習,實踐提高

[感觸體驗,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畫框的樣式和特點]

1.請學生談談你生活中見過的畫框樣式極其特點。

2.教師出示各種畫框的實物。

3.讓學生把見過的最喜歡的畫框簡單地畫出來。

4.學生介紹自己的初稿作品

三.賞析探究,學習製作

[學以致用,學生思維得到反饋與拓展開發]

----出示自制的精美小畫框。

師:老師這也有個獨特的畫框,你能猜出是商店裏買的還是自己動手做的呢?

生:學生回答

師:看的出是什麼材料製作的,和平時見過的畫框有什麼不一樣?

生:形狀不一樣,顏色不一樣……

小結:說的真好,我們在設計一個獨特的新畫框時就可以通過改變外框和內框的形狀和顏色等等。

1.新畫框的外框設計改造

----展示各種同齡人的獨特的外框設計,學生欣賞

----啓發學生談談還能用什麼形狀製作外框

2.新畫框的內框和顏色設計改造

----同桌討論:你將要製作怎樣與衆不同的畫框?

——學生反饋想法

四.學生設計,應用創新

1.學生用自備卡紙等設計一個獨一無二的小畫框。

2.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評添趣,總結延伸

1.學生將製作的畫框掛於黑板,自己覺得很棒的學生介紹自己的畫框。

[讓自己認爲很棒的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作品,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並可通過學生的介紹,在普通的作品中,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如情感、態度等,提高自評能力。]

2.欣賞、評價他人的作品,學生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評出各個設計獎項。

[讓學生參觀並互相建議,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過程性評價、質性評價貫穿課堂始終,促進了學生各方面潛能的發展。]

3.遊戲:出示不同風格的作品,請學生用展示臺上的畫框進行搭配。

[進一步瞭解畫框的作用,並能通過搭配感受畫框對平面作品的裝飾美感,

挖掘學生的審美體驗。]

4.課堂延伸:

(1)欣賞各種其他材質(鐵絲/橡皮泥/剪紙/線團等)製作的小畫框,鼓

勵學生回家後動手試一試。

(2)用設計的畫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的家或房間,美化生活。

篇三十六: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花瓶形狀的認識,發揮自己的想象運用卷、粘的形式設計花瓶。

2、感受花圖案與線條的美,並能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喜歡擦襖做活動,能主動參與活動。

教學準備:

1、剪好的廢舊報紙若干

2、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3、教師預先做好的一個花瓶、各種花

教學過程:

(一)引題

1、春天來到了,大地萬物復甦,樹木、小草都發芽了,還有好多好多的花兒都開得漂亮極了,老師實在忍不住跟春姑娘要了好多花送給我們小朋友當禮物呢?

2、教師把各種花朵分給幼兒。

3、那麼漂亮的花兒,我們得用一個漂亮的花瓶來陪襯。

(二)教師示範操作

1、我先做好了一個花瓶,教師出示已經做好裝飾好的花瓶。

2、它是怎麼做的?(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講解方法:先用廢舊報紙以卷的形式捲成一個小棒,用固體膠固定,想好你要做的花瓶,用報紙卷好的小棒來粘出花瓶的輪廓,最後用水彩筆裝飾,畫上線條與圖案。

4、花瓶可不止一種形狀,還有很多漂亮的形狀呢,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花瓶。請幼兒參考。

5、你想要怎麼做?與旁邊幼兒討論。

(三)幼兒操作

1、教師提要求:

(1)與你的合作伙伴商量好,然後分工合作。

(2)製作好了花瓶要把桌子上的東西收拾乾淨,並把你們的作品放到前面向大家展示。

2、教師巡迴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適當提醒。

(四)講評

1、你們的作品都做得很不錯哦,你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呢?

2、現在我們拿着自己的花朵到外面去插吧!

篇三十七: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嘗試使用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2、認識墨的焦、濃、重、淡、清。

3、培養學生熱愛民族傳統藝術。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筆、用墨的訓練。

教具學具:毛筆、生宣紙、硯臺、畫氈、墨、裝水的瓶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教師出示一幅中國畫,並結合課本插圖《小雞圖》引導學生進行欣賞。

2、讓學生直觀認識什麼是中國畫並出示課題――“水墨遊戲”。

3、新授:

教師邊實踐邊介紹中國畫的工具材料。

(1)毛筆:羊毫(軟)、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閣、中華;墨塊:收藏、欣賞。

(3)紙:生宣紙:吸水性強、畫寫意畫用;熟宣紙:吸水性差、畫工筆畫用。

(4)硯臺:收藏、欣賞作用更多,實用性較小,取而代之實用性更強的是用盤子。

4、在認識工具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邊示範,邊講解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練習,探索、體驗焦、濃、重、淡、清的畫法。

2、畫一幅有濃、淡變化的水墨畫。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做畫,敢於用水、用墨、敢於下筆。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五、組織學生清理衛生,教育學生熱愛環境衛生。

篇三十八: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平面構成的簡單形成重複,瞭解重複圖案的藝術特色,提高審美素養。

2、學會設計簡單的重複圖案,訓練抽象構成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實物中的重複排列,引導學生把課堂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掌握重複排列的設計方法。

教具學具:繪畫用具、剪紙用具等

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有一家設計公司要開發一種新的項目,想請同學們幫忙搞設計,你們有信心嗎?一會兒,就在我們班級進行評比,選出最佳設計作品送給設計公司,你們說好嗎?

師: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們設計什麼?我們先看一幅畫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師出示課文範圖,讓學生髮現重複排列的特點。

師:同學們邊欣賞,邊思考。這幅畫有什麼特點?

(1)引導學生概括出重複的概念。

(2)師:誰能把剛纔看到的說一說?

小結:像這樣,把一個圖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覆連續的排列的圖案叫重複圖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和設計公司要設計的內容。

(3)板書課題:重重複復。

3、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範圖。

小結:重複排列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師:除了書上的的圖案可以進行重重複復的排列,還有其他的圖案可以重複嗎?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範圖,誘導學生說出還有用植物、靜物、幾何圖形等進行排列。

學生作業

教師輔導:自由想象,進行課堂練習。

小結:

圖案藝術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有圖案,圖案來源於生活,而且圖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學習好基礎圖案,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更加美麗。

篇三十九: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a)能夠說說曲、直線及物品帶給自己的感受。

b)能夠用繪畫、剪貼、綜合等方法表現曲線、直線的畫面。

2、學習策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通過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進行創作,培養學生留心生活細節與自主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引導通過反覆欣賞、觀察使認識直、曲線在畫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邊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創作一幅圖。

教具學具:“曲”或“直”的物品和膠水、剪刀等。

講授新課:

1、師:“這節課我們談論‘曲’與‘直’。”(教師板書“曲曲直直”。)

2、師:“在課前老師先帶你們一起去看看線條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課件《線的認識與表現》,瞭解直線與曲線的類型及它們給人們的感覺。繪畫中的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線有許多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線的美感具有無窮的魅力。線的種類大體有直線和曲線兩類。直線有:垂直線、平行線、斜線、折線和交叉線等。曲線有:弧線、波浪線、螺旋線等。不同的線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欣賞範圖:這是幅山澗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優美曲線會給我們柔和、流動、輕快的感覺;而另一幅岩石圖,挺拔的直線會給我們明快、簡潔、力量的感覺。垂直線給人莊嚴、挺拔、高潔、希望和正直的感覺;霍克納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許多水平線,水平線有平和、安定、靜止的感覺。螺旋線則有變化、運動、緊張和不安的感覺。規則的曲線、使人感到明朗、整齊圓滑有序;自由曲線則顯得活潑、優美、生動、柔和。

3、師:你們也帶來不少曲與直的物品,互相觀察、細心觸摸、再跟同組的同學介紹,一起感受一下,特別要討論一下這樣的直或曲的物品帶給你什麼感覺。學生小組討論,師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交流討論習慣。學生分組介紹,討論。

4、直與曲物品展示。

5、圖片欣賞,分析:作品中的曲線、直線或材料用得好嗎?

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師:用你們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組成什麼樣的作品?

小結:作品展示,評出有創意的作品。

篇四十:美術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多彩的學習生活》第二部分:《校園夥伴——人體的結構與比例》。設計本單元的目的在於立足貼近學生生活的校園,培養學生對校園的感受,增強學生對學習生活、校園生活的熱愛。本課“校園夥伴”單個人物寫生,是爲後面“在校園中健康成長”這一課題作美術知識技能儲備。

學情分析

學生能以線條的方式進行繪畫表現,但在本課之前,對人物速寫知識所知甚少。有1/3學生剛從鄉下來到我校就讀,包括縣內的學生,在國小大多老師並沒有給他們上過“三停五眼”。故本課決定分解成四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點讓學生了解人物頭部的比例,觀察人像頭部特徵,感受優秀作品中線條的表現,然後臨摹老師黑板頭部畫或者根據人物攝影圖片作寫生(嘗試),第二課讓學生了解人體不同姿態的比例,學習“活動二”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頭像比例,進行頭像繪畫練習。

2、學會寫生觀察,提高學生的觀察和造型能力。

3、興趣點:觀察表現性格特徵各異的同伴。

4、通過人物頭像寫生練習,感知人物頭像的臉部表情和特徵,體驗生命的可愛!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習繪畫的觀察方法,提高繪畫技巧。

難點:如何改變不正確的觀察習慣,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

教學過程:

一、通過攝影與繪畫導入:(板書課題)(6分鐘)

1、欣賞各種人物的不同表情特徵(要求學生注意觀察男女老幼“不同夥伴”的特徵。)

2、欣賞學生和老師的速寫人物畫、藝術大師的人物速寫作品。

讓學生談感受(主要是繪畫中,對線的藝術感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各個大小夥伴的相貌,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具有獨特的肖像特徵,並敢於在觀察的前提下學習藝術大師及老師的繪畫方法和技巧去表現具體的人物形象。】

二、人頭比例學習(10分鐘)

放人頭比例示意圖像

學生活動:

1、讓一個同學上講臺,班長以此同學做模特,帶領全班同學做“手量一半”(是眼睛部位)及“手量三停”操。(左手掌平蓋於頭頂,右手掐指量)

2、讓每小組分別推薦一名同學上來畫找頭部一半的位置。

3、另派一名同學上來畫找出“三停”的位置。

(讓全體學生在下面觀察發現,並找對錯。)

4、請一個同學上來當模特,讓全班同學觀察模特和老師的“五眼”是否一樣?

師生活動

1、教師同學共同總結出繪畫觀察的方法和步驟:(型先大後小,線先長後短……)

2老師在黑板畫出一正面人物頭像(師在黑板上演示繪畫過程,讓學生看着並與師共同說出繪畫步驟。)

【設計意圖:以遊戲操的方式和老師演示,讓學生加深對人頭比例的理解和繪畫步驟的認識,通過觀察、討論、分析、概括人物頭像,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共同學習、相互促進的能力。】

四、作業練習(18分鐘)

1、學生臨摹老師畫的人物頭部像。

2、照課本人物圖片或自己及同學校卡頭像繪畫。

【設計意圖:因學生繪畫人物基礎差,第一課時以臨摹的學習方式完成作業較好,基礎好的方畫同學的照片。關注夥伴,學會觀察方法後爲下一節寫生作必要的儲存形象準備。】

五、作品展示(3分鐘)

學生互評,老師點評

篇四十一:美術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遊戲中,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認識“彩色的雨滴”。

2、學習用“畫一畫”、“貼一貼”等遊戲方式表現彩色的雨滴及給人們帶來的美麗春景圖。

3、在輕鬆的遊戲氛圍中,培養小班幼兒動手、愛畫的能力,初步體驗合作作畫的快樂,學會感恩。

活動準備:

1、 紅黃藍綠顏料及棉籤

2、 音樂

3、 春景圖:嫩芽及七彩小花

活動過程:

一、 音樂遊戲:《草地舞》導入

1、 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草地上玩,你們高興嗎?(出示課件)

2、 草地上可以看見藍藍的什麼?綠綠的什麼?

3、 老師編了一首好聽的《草地舞》,一起跳吧!(播放音樂)

二、 感受顏色,鞏固紅黃藍綠四基色

1、 我們玩得很開心,引來了些寶寶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誰吧?

2、 出示紅色花寶寶:這是誰?什麼顏色的?你見過什麼也是紅色的?

(這是紅色的花寶寶,蘋果也是紅色的)

3、 依次出示黃色藍色花寶寶、綠葉寶寶,鞏固基本色。

三、 遊戲:彩色的雨滴

1、 音樂《大自然的聲音》:“轟隆隆”什麼聲音?打雷後會怎樣?(出示課件)

2、 下雨的聲音是怎樣的?(大雨嘩啦啦,小雨沙沙沙…)

3、 雨滴娃娃是什麼形狀的?(線形或者橢圓形)出示課件

4、 雨滴娃娃會落到哪裏?(調皮 小樹草地…..到處)

一) 玩一玩

1、 我有個好主意,不如用花寶寶身上的顏色來畫一畫彩色的雨滴吧?

2、 出示棉籤顏料,幼兒分組進行活動,師指導。

二) 貼一貼

1、 春雨淅瀝瀝、嘩啦啦地下着,土地公公喝足了水份,讓草地上開出了七彩小花,樹上長出了綠綠的嫩芽。

2、 出示春景圖:幼兒分組在草地上貼上小花,樹上貼上綠綠的嫩芽。

四、 活動延伸,學會感恩

1、 多美的春景圖啊,是誰把春天的大地打扮得這麼漂亮呢?

2、 我們應該對彩色雨滴說些什麼呢?(學會感恩)

篇四十二: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調查與瞭解:

觀察認識身邊的樹,查找了解樹與人類的關係。

實踐與創作:

通過觀察、回憶、大膽的想象,運用繪畫的形式設計表現綠色家園中的樹。

欣賞與評述:

述課前收集到的樹的資料,並能對自己和他人共同合作的樹進行欣賞與合理的評述。

隱性滲透:培養學生觀察的自覺性,以及主動調查收集資料的良好習慣。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思想,以及樹立創建綠色家園的遠大理想。

本課重點:

瞭解認識身邊的樹,以及樹與人類的關係,並嘗試運用繪畫的形式設計表現綠色家園中的樹。

本課難點:

共同合作完成的畫面的構圖美的處理。

課前準備:

觀察認識身邊的書 收集樹的資料

課件 剪刀 彩筆 蠟筆

教學流程與設計

一、瞭解——身邊的樹

教學設計

1、 觀察認識身邊的樹,查找了解樹與人類的關係

2、 認識身邊的樹。(課件展示)

3、 樹的分類知識。(課件展示)

教學意圖

通過課前的觀察、瞭解認識身邊的樹,從而培養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入手進行觀察習慣的培養,以及培養學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認識——樹的作用

教學設計

1、 通過課前的觀察、瞭解、收集,彙報樹對人類都有那些作用。

2、 思考:如果沒有樹,人類會怎樣?(課件展示)

教學意圖

樹是人類的朋友,使學生認識到樹以其特有的功能保護和改善着我們的環境……課堂上,師生通過各種方式的彙報展示,真正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以及視覺形象。

三、暢想——我們來植樹

教學設計

1、怎樣保護我們的家園?

2、你想怎樣來做?

教學意圖

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思想;啓發學生大膽地想象,樹立創建綠色家園的遠大理想。

四、設計——綠化校園

教學設計

1、 我們共同設計完成綠化我們校園的任務。

2、運用繪畫的方法,每人至少設計一棵樹。

3、樹的造型要美,樹的排列要體現出秩序美。

教學意圖

集體合作完成設計綠化校園的任務,感受集體力量的強大;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校園,美化自己身邊的環境,以及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

五、昇華——保護樹木

教學設計

1、 欣賞綠色的校園。

2、 共同探討,合理安排構圖美的處理。

3、 談談怎樣保護我們身邊的樹?

教學意圖

面對全體學生共同設計創作綠色校園,他們是多麼的興奮,同時感受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共同調整畫面的組合,又培養了學生的構圖的組織能力,並樹立了保護樹木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思想意識。

篇四十三:美術教學設計

課時:1

教學目標:

通過玩泥巴的遊戲活動體驗感受泥性,常識並掌握集中玩泥的基本方法。

通過遊戲活動,共享玩泥巴的快樂,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探索干支泥性,歸納集中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教學難點:

感受、探索、泥性及口頭髮表。

教具準備:

幹泥、水、鏟子、木棍、水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塑料袋下邊是什麼?

引導學生用手觸摸感覺三種不同的乾溼泥材,感受其不同的質感和量感。

2、小組探究,實驗活動

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教師分配幹泥和水,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用什麼方法泥巴才聽話。水和幹泥的比例搭配情況,教師巡迴指導,並總結學生的活動情況。

3、小組感知體驗,進行玩泥巴的遊戲活動

探究意識的進一步發揮,教師鼓勵學生的大膽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講述自己玩泥巴的幾種方法。

4、師生小結,學生大膽發表、探究、質疑

引導學生說一說玩泥巴的感受?小組思考討論泥巴的用途?

5、引導學生收拾整理遊戲場地,並清潔自己的雙手。

課後延伸:請學生課後觀察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中有那些東西與泥巴有關?哪些東西是用泥巴作成的?泥巴的用處還有哪些?

板書設計:

第四課 泥巴真聽話

和泥 捏製

課後小結:

篇四十四: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特點及表達出的吉祥寓意等,能夠表達自己對民間美術的感受和見解。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分析、討論等課堂活動,逐步提高視覺感受、理解與評述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對民間美術的興趣,珍視優秀的民族、民間美術與文化遺產,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民間美術的不同種類及表現形式,掌握民間美術的欣賞方法。

【難點】

瞭解民間美術紋飾的吉祥寓意。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沙燕風箏。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過年的視頻,並提問:從視頻中找到哪些民間美術作品?學生回答:窗花、年畫等,由此引出課題。

活動二:賞析作品,引導想象

1.瞭解民間美術概念及種類

提問:從哪些場合和地方看到過民間美術的作品?引導學生總結出民間美術的概念即民間美術是廣大勞動人民爲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創作,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和應用的美術作品。

追問:我們家鄉都有哪些民間美術種類?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剪紙、年畫、布玩具、花燈、刺繡……

2.感悟民間美術

展示泥塑大阿福、布袋木偶、剪紙等,分小組討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等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知道民間美術作品的特點是造型質樸、色彩豔麗、風格獨特,體現着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和審美觀念,有的在民間還被賦予驅災、避邪的作用。

出示實物風箏沙燕,請學生來指出風箏上面都有哪些紋飾,這些紋飾都有什麼作用?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有桃、蝙蝠,桃象徵長壽,“蝠”與“福”諧音,因此蝙蝠就成爲“運氣”和“幸福”的象徵。

分小組討論《六合同春》《五毒紋肚兜》等作品中的紋飾,分別有哪些象徵寓意?學生回答教師總結:穀物和燈籠,寓意“五穀豐登”,花瓶與象寓意“太平之象”,石榴寓意多子,牡丹寓意富貴……

活動三:欣賞評述,實踐練習

分組練習欣賞民間美術,讓大家選擇一種家鄉民間美術的種類進行欣賞,從造型、色彩、紋飾等方面進行鑑賞。

每組推選出一個代表到前面說說自己組的民間美術作品進行講解,然後進行自評、互評、教師總結,可以從欣賞角度和欣賞語言等方面評價。

活動四:總結評議,拓展提高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並提示學生現代生活中民間美術日漸消失,讓學生思考我們做爲現代的中學生,應該爲這種狀況做點什麼呢?留作業寫一篇小短文陳述你的觀點。

五、板書設計

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免費試聽)進行系統學習。關於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篇四十五: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學習紙偶的裝飾方法。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培養學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的綜合素質。

3、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教學重點

收集一些布袋偶戲的資料。

教學難點

偶戲道具的裝飾方法。

教學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線繩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偶戲是我國戲劇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偶戲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民間藝術瑰寶。偶戲的種類較爲豐富,有提線偶、仗頭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戲的表演深受少年兒童的喜愛。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2、討論交流

課前我讓同學們本地區的偶戲和偶戲的歷史。下面請各小組把你收集的偶戲的資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課人美版第九冊教案 第5課 偶戲

1、欣賞課文圖片

請同學們看書,和同學討論課本上的偶戲這幾幅圖片都是什麼偶戲?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髮言。

2、瞭解一些製作木偶的方法。

師:看!有那麼多的裝飾方法,偶戲我們也來試一試吧,每個小組裝飾一個小紙偶,組長作好分工,看哪個組能在五分鐘之內裝飾好並且拿到講臺上來。

生:(按組裝飾小紙偶。)

師:噢,上來了那麼多的小朋友。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個?爲什麼?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裝飾它嗎?

三、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教學環節說明及反思: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馬上應用起來,並且通過學生的評價進一步探究紙偶裝飾的一些要素,如:顏色的搭配、和諧、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進一步地體現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同學們已分組編好了童話劇,還根據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紙偶。現在,開始裝飾我們的紙偶。注意要美觀,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組就可以表演童話劇了。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現在開始。

生:(分工裝飾小紙偶。)

五、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童話劇表演,好嗎?你們除了看錶演,還要觀察紙偶是怎樣裝飾出來的。

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裝飾了我們的小紙偶,並進行了童話劇的表演。只要用心觀察,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的裝飾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紙偶表演童話劇,還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話劇,請大家欣賞它們的裝飾。(放錄象)

篇四十六:美術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讓學生認識各種繪畫工具並嘗試使用各種工具的樂趣;

2、瞭解一些畫種,知道兒童畫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驟;

3、通過自己的畫筆畫出較完整的一張作品,與自己的姓名有關,學會表現自己,讓別人瞭解自己。

教學重點:嘗試使用各種畫具的樂趣

教學難點:區別各種畫種

教學準備:師生各種繪畫用具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 活動:介紹自己

二、 介紹課前常規

1、 美術課的各種常規工具

筆:鉛筆、彩筆、蠟筆

紙:畫本、畫紙、彩紙

用品:剪刀、橡皮等

2、 美術課紀律

認真聽課,老師講課時不動手,老師宣佈開始後盡情表現,可以自己畫、也可以合作畫;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多交流,畫完後跟同學說說自己的畫

工具要準備好。

三、 繪畫創作:

1、 剛纔小朋友介紹了自己,老師的腦袋太小,一下記不住,請小朋友用畫畫的形式告訴我

2、 把你們的姓名先用筆寫出來,你覺得怎樣寫漂亮就怎樣寫,寫大一點

3、 把自己的姓名裝飾一下,工具各異

4、 添畫其他,完善畫面

篇四十七:美術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同學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和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遊戲,協助同學理解什麼是明度,什麼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同學體驗明度漸變可發生的縱深感和節奏美。

二、教學目標:

1. 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知識,並能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 掌握純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 體驗純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發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同學色彩表示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 學習色彩純度漸變的知識和色彩調配方法。

2. 掌握調色時的漸變規律,繪製豐實、有趣的純度漸變圖案。

四、教學準備:

師:範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五.練習、觀察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什麼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漸變需要加入什麼顏色?怎樣加入?(同學集體回答)

老師今天又帶來了幾幅漸變圖,好看嗎?

這幾幅畫中有一幅跟別的效果不同,請仔細觀察把它找出來。(同學通過仔細觀察感受明度漸變與純度漸變的區別)

這種色彩的變化雖然也是漸變,但與明度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爲色彩的純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板書課題)

六.介紹知識

色彩的純度又稱色彩的彩度、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潔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爲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發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原本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裏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於大量地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發覺出來了。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外表結構有關。假如物體外表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假如物體外表光滑,那麼,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豔。

色彩的節奏,節奏所發生的調性同樣可以表各種美感和情感。它可以是動的,也可以是靜的;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生動的;它既能傾訴悲傷,也可以歌頌歡樂。

(1)漸變節奏:漸變的節奏能夠發生由弱到強、由強到弱的緩慢、平滑的變化,容易發生統一的動勢和起伏柔和的優美姿態,無疑能夠在色彩結構中發生凋和性特徵。

(2)反覆節奏:用色彩結構中同一種要素或同幾種要素的變化與對比組成一種變化形式,將這一變化形式在畫面上反覆出現,就能構成豐富而有秩序的視覺效果,形成

此起彼伏的優美節奏。

(3)無調性節奏:自由變化的節奏往往動感強,富有表情、激動、豐富、有生氣,但組織不當容易雜亂無章。

七. 欣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做爲表示手法的作品。

3. 欣賞老師準備的範圖

4. 欣賞美術書中的圖片

欣賞優秀同學作品

八. 討論

比較了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不同,做色彩的純度漸變效果需要逐漸加入什麼色?

師總結:純度高的顏色,加入了又黑色和白色調出的灰色或其他對比色,純度就降低了,就會形成色彩的純度漸變。

四. 創作

4. 老師示範:

教師用紅色加灰色、紅色加綠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同學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範,也可以讓局部同學跟老師一同練習、示範。

2. 同學練習:

要求:1. 獨立創作一幅色彩純度漸變的圖案畫。

5. 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

五. 評價

同學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 的作品哪一局部表示得效果最好,哪一局部有待改善?

六. 延伸

尋找色彩的純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六、教後記:

標籤:美術 教學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