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形成因素調查

學生手機依賴的形成因素調查

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形成因素調查

2016年年初,浙江溫州的一個監控視頻片段在中國網絡廣泛傳播,監控視頻顯示,一名女子夜裏邊走路邊玩手機,在沒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況下,徑直走到河邊,失足墜入河中溺亡。關於低頭玩手機造成的大小意外,網友們進行了討論,頗具諷刺的是這些討論和聲音也是通過手機發出的。

手機在極大便利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安全、人際交往、家庭等問題,這些問題的主題都與手機依賴有關,那麼對手機依賴這一廣泛存在於社會中的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無疑是必要的。

調查報告以當代大學生爲主要調查對象,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具體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並通過調查得來的數據對大學生手機依賴形成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

1.現象研究

2014年2月25日,一款名爲“Hoyo”的浴室手機配件出現了,它能滿足手機控們一邊洗淋浴一邊玩手機的要求。而從這款產品的問世可以發現,21世紀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手機,這一問世還不超過十年的科技產品。那麼,21世紀的人們是否會同20世紀的人們一樣,離不開手機如同離不開電視,對手機產生依賴感?研究互聯網和第一代智能手機最主要的原住民,大學生羣體無疑是具有代表性的。

以大學生爲主的年輕一代是智能手機的主要使用者和消費者,據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回饋的數據顯示,87.5%的受訪者認爲手機是其出門必須攜帶的物品,79.4%的受訪者會在休息時使用手機。那麼手機爲何佔據了大學生生活的主要部分?首先我們要對智能手機的功能進行研究,尤其是大學生選擇,使用這些功能的原因。

據調查數據顯示,94.85%的受訪者使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軟件的功能,52.21%的受訪者使用淘寶等購物軟件,49.26%的受訪者使用電話,短信等傳統手機功能,44.85%的受訪者使用拍照,視頻等媒體功能,27.94%的受訪者使用閱讀功能,18.38的受訪者使用手機遊戲等娛樂功能,14.71%的受訪者使用導航等功能。

根據以上數據顯示,大學生之所以花很多的時間使用手機是因爲手機的功能滿足了大學生的諸多需求,而這種要求的滿足並不是通過創造而是以替代的方式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智能手機彌補和替代了電腦的網絡社交功能,實體店的購物功能,照相機等產品的視圖音頻記錄功能,電視機和網絡電視的視頻播放功能,書籍的供閱功能,娛樂工具(包括虛擬的和實在的)的娛樂功能,生活與工作中所需要的功能(文檔,地圖,手電筒,遙控器,幻燈片終端,U盤等)甚至實現了貨幣的支付手段功能。而從智能手機問世以來,隨着這些替代功能的增加,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頻度也不斷增加,也就是說 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同手機可以替代生活中其他實際功能的程度(包括數量上的和應用中的)成正相關。另外,這種替代形式也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以功能平臺的形式替代疊加,多功能平臺就像一把瑞士軍刀,一件輕便裝備就可執行多項工作。

據調查數據顯示,79.41%的受訪者出門會想到攜帶鑰匙,而使用手機打開電子鎖這一功能的實現並不複雜,如果有一天安保技術成熟,而且這種產品成功普及,根據我們得出的這一結論,鑰匙的功能被手機替代以後,大學生作爲高新技術產品消費的主力軍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將會加深。

關於功能平臺的觀點是在智能手機產生後,不斷髮展替代疊加的過程中研究發現並得出的,也就是說這並不是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主要原因,或者說是催化劑的作用。問題的來源不能解釋其來源的本身,因此這條結論只適用於解釋程度加深的原因,而不能解釋程度來源的問題。

2.人本研究

在現象研究中,我們從智能手機發展的角度,解釋了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量變的關係,但是我們認爲事物發展的原因是由於內在因素的變化,也就是說,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根本因素是大學生內在因素作用的結果,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我們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大學生羣體和大學生作爲個體本身與智能手機依賴程度相關的人的內在屬性和性質的研究。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是社會中的生物,人的各項活動都離不開社會活動。因此,人作爲社會中的人,就必須同外界保持接觸和聯繫。從歷史發展和科學史的角度來看,從人類的發明(制度和物質上的)烽火、驛馬、信鴿、報紙、郵政、電報、電話、網絡和現在的手機等事物中我們可以看出人對交流的渴望程度以及這種程度的不斷加深和這一要求的提高。

據調查數據顯示,94.85%的受訪者使用社交軟件的功能,即使是49.26%的受訪者也在使用手機傳統的通訊功能,與此同時61.03%的受訪者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機。他們的行爲就是爲了隨時同外界保持聯繫,而這恰恰是人社會屬性的體現。大學生作爲年輕一代,在人的成長曆程中,無疑是精力,時間和欲求最充沛的羣體,多數人的人際關係也正是以這一時期的社會活動爲基礎並構建起來的,因此他們對社交的渴望也超過了任何一個年齡段的人。而社交工具,如智能手機的極大便利和快捷滿足了大學生的內在屬性的需求。因此我們可以認爲大學生依賴手機的人本原因是 大學生作爲社會中正在發展的人際羣體對相互交流和建立人際關係的熱切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以手機虛擬社交的形式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無疑是不同於人的傳統交往的,很多人寧肯用手機和遠處的人交流,也不願意和身邊的人直接對話。

而從相反的角度來看,44.91%的受訪者認爲手機是生活中無法缺少的,即使有55.15%的人也認爲手機在現代社會將會是一件必需品,而僅有2.21%的受訪者認爲手機是可有可無的產品。如果出門忘記攜帶手機,高達60.29%的受訪者會擔心,13.24%的受訪者甚至會感到焦慮。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是非常大的,而這種焦慮和擔心是因爲不能接收手機所提供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社交信息,社會信息以及與大學生有關的專業信息等。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處於一個信息時代,信息如同空氣,水,能源和資源一樣成爲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高達85.29%的受訪者就經常使用手機來解決各種問題,而手機可以解決問題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對信息的處理(採集,發佈和接收)。在大數據和雲計算時代,智能手機所能提供的海量的,廣泛的,時新的信息,幾乎可以解決任何領域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需要大學生學習這些領域的先進知識,而是通過科技黑箱的形式來發揮作用的,如智能手機,這種方法十分便捷。因此,我們可以認爲大學生依賴手機的現實原因是 大學生需要智能手機對信息進行便捷的處理。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以黑箱形式對信息的處理並不意味着黑箱使用者掌握或者瞭解對應信息,使用者必須時不時打開手機以避免遺忘。

3.總結歸納

在上述研究的結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造成大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並影響這種依賴程度的有工具這一方面,也有人本身的這一方面。首先,大學生開始作爲一個擁有權力獨自處理個人事務的羣體,對交流的熱切渴望導致了其必然尋求一種工具來滿足這一欲求,智能手機的即時通訊功能得到了大學生羣體的認可。大學生通過智能手機,以各種交流方式進行廣泛的社交活動,在複雜的社交活動中,大學生不必在演講臺前就可以發表觀點和表達意見,也無需擔心會緊張或受到譴責,他們的存在感和安全感同時得到了滿足,而這個年齡段的人羣又恰恰重視這種存在感。此外,手機作爲一種個人所有媒介,其較好的隱祕性可以滿足個人特定信息訴求,而這些訴求及信息的內容可能是不宜公開的,手機則給予了使用者安全感。

在大學生進行廣泛社交的同時,社交網站推送的各種消息以及在社交和公共傳媒中獲取的消息使得大學生意識到了信息的多樣性和海量性,再加上信息時代這種時代氛圍的推動,儘快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也成爲了大學生的主要目標,攜帶方便,操作簡單的智能手機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最好途徑。

另外,手機作爲一種便攜式信息處理裝備,其廣泛運用削弱了人際傳播信息的功能。人際傳播是傳統社會的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言傳身教是最原始的代際信息傳播方式,對於大學生來說就是向老師和父母求教。同時,廣泛的社會關係也在以人際傳播的形式像人們提供信息,以中國的初高級中學爲例,由於大多數中國初高中禁止中學生攜帶手機進入學校,所以傳統的人際傳播在中學校區得到了基本完整的保留。

應試教育意味着中國的中學生每天都需要解決他們的考試和習題,除了課堂老師的講解,非正式場合下學生之間也存在極爲廣泛的討論和交流,學校人際關係隨之建立起來。而在大學,多數人更傾向於用手機去獲取信息,因爲這無需負擔人際傳播的成本和風險(耗時、耗力、信息出錯、信任、人情、社交恐懼等)也改變了信息搜索者的地位,向他人尋求信息的人往往處於被動地位,而使用手機搜索信息則使搜索者佔據了儀式上的主動。對比這兩種信息處理方式,從操作難度和處理成本上來講,手機無疑更勝一籌。人們總說智能手機使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疏遠,從信息交流的意義上來講,手機獲取與處理信息削弱甚至代替了人際傳播信息的功能,通過對這一功能的削弱進而削弱人際傳播及建立在其基礎之上的人際交往。

同時,獵奇心理也是年輕大學生羣體的主要心理表現之一,而不論是新奇的信息,新奇的功能,還是新奇的人脈都是由智能手機來提供的,在獵奇的過程中,這些新奇的事物中的一部分又反過來對大學生的生活產生作用和影響。比如支付寶、淘寶等購物軟件;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等圖片編輯軟件;快手,鬥魚等視頻共享軟件;手機遊戲、OCHO迴音、AR、VR等特效軟件或功能,它們在便利了大學生生活的同時,又加強了社交功能和信息的處理功能。智能手機越是能替代 (哪怕是形式上的替代) 生活中其它事物的功能,大學生就越是能進一步開發運用智能手機,就越可以加強原本的社交與信息訴求和實現這一訴求的能力及熟練程度,也就越是能影響大學生的生活並進而使之產生依賴感。

在以上的總結歸納中,我們討論了第二頁的現象研究結論和第三頁的人本研究結論之間的相互關係和作用時的聯繫,解決了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來源以及這些來源的關係問題,並得出了造成依賴的原因。據調查數據顯示41.18%的受訪者無固定時間使用手機,42.65%的受訪者一天花2--3小時的時間使用手機,而13.97%的受訪者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高達6小時,9.56%的受訪者一般隨時把手機放在手上使用。綜合上述的歸納結論和實際數據我們認爲,這些因素的獨自作用和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大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並接受其影響的過程中,久而久之的產生了一種獨特的 工具價值,而這一價值的基本觀點是工具崇拜,與人的價值產生了矛盾,過度的依賴智能手機會削弱甚至威脅到人的價值,這也是一些人離開了智能手機就感到焦慮,不知所措,無所作爲的原因。我們的調查數據也顯示了這一點,24.26%的受訪者認爲手機的虛擬世界要比現實世界更有樂趣,這無疑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認知,可見這種工具價值的無限延伸對人的價值存在着威脅。

該頁的歸納和總結得出了本次研究的最一般結論,也是對衆多因素最一般的概括,我們認爲這一概括就是上述所提到的 工具價值。 該研究報告並不致力於解決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實際問題,而僅僅是在研究產生這種依賴的因素。但是該研究報告關於解決這一問題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在根源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也就是說合理削弱手機的工具價值,重塑人的正面價值是解決手機依賴問題的關鍵所在。

附錄

第一題:您的性別是?

性別

小計

比例

女性

83

61.03%

男性

53

38.91%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二題:您現在的年級是?

年級

小計

比例

大一

117

86.03%

大二

9

6.62%

大三

7

5.15%

大四

3

2.21%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三題:您出門必帶的東西是?

選項

小計

比例

手機

119

87.5%

錢包

87

63.97%

鑰匙

108

79.41%

其他

27

19.85%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四題:您每天平均玩手機多長時間?

選項

小計

比例

1小時以內

6

4.41%

2--3小時

58

42.65%

3--6小時

53

38.97%

6小時以上

19

13.97%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五題:您經常在什麼時候玩手機?

選項

小計

比例

休息時

108

79.41%

玩耍時

33

24.26%

上課,上班時

28

20.59%

上廁所時

47

34.56%

無固定時間

56

41.18%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六題:您會不會習慣性地確認手機是否收到新消息?

選項

小計

比例

87

63.97%

不會

17

12.5%

不一定

32

25.23%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七題:您常用的手機功能是?

選項

小計

比例

淘寶等購物軟件

71

52.21%

微信,QQ等聊天軟件

129

94.85%

拍照,視頻功能

61

44.85%

通話,短信等基礎功能

67

49.26%

玩遊戲

25

18.38%

讀書

38

27.94%

其他功能

20

14.71%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八題:您會經常用手機解決問題嗎?

選項

小計

比例

116

85.29%

不會

10

7.35%

幾乎不

8

5.88%

其他

2

1.47%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九題:醒來的第一件事情是看手機嗎?

選項

小計

比例

83

61.03%

不是

25

18.38%

不一定

28

20.59%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十題:您認爲手機在您生活中處於什麼地位?

選項

小計

比例

無法缺少的

57

41.91%

僅僅是必需品

75

55.15%

可有可無

3

2.21%

其他

1

0.74&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十一題:當你出門後發現沒帶手機,您會?

選項

小計

比例

沒關係

36

26.47%

有點擔心

82

60.29%

焦慮不安

18

13.24%

本體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十二題:您覺得手機裏的虛擬世界比現實生活能給自己帶來更多樂趣嗎?

選項

小計

比例

33

24.26%

不會

103

75.74%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第十三題:您的手機一般放在哪裏?

選項

小計

比例

放在手上

13

9.56%

放在口袋

90

66.18%

放在桌上

8

5.88%

無所謂

25

18.38%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136

100%

標籤: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