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探尋新形勢下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再發展途徑

紅色引擎 勢在必行

探尋新形勢下新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再發展途徑

——探尋新形勢下新經濟組織再發展途徑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嚴峻,經濟社會面臨巨大下行壓力。新興大國穩步崛起,西方社會不斷打壓,國內經濟迫切尋求新突破,各類經濟主體都在不約而同地爲自身再跨越和再發展尋找良方。在此背景下,黨建工作在晉中“兩新”(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組織中全面攻堅、強力推進,無疑是爲企業破解難題、涅槃再生提供強勁動力。尤其是第二批“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縣級開展發力之際,太谷組工“紅色引擎”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專題研修可謂恰逢其時,勢在必行。

二〇一九年八月下旬,太谷縣組織部組織全縣鄉鎮黨委、縣直機關副書記、黨建工作人員40餘人,在上海交通大學參加“紅色引擎”爲主題的兩新組織黨建工作培訓。馬蘭平部長親自開班,五天實訓,上午學習理論,下午實地實踐,學習先進理念,拓寬整體視野,增長業務水平,豐富實幹經驗,收穫頗豐。

大家認識到:把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相結合,是政府和企業的雙向需求;依靠黨建指導作用引領企業、發揮企業經濟優勢弘揚黨建,是政府和企業的迫切需要。

一、黨建工作必須以促進生產經營爲出發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西方哲學的不同點就在於,西方哲學主要是認識世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不但要認識世界,還要能動地改造世界。任何一個理論如果不能指導實踐,不能作用於現實,甚至是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那麼這個理論就是蒼白的。因此,黨的建設對於企業來講,必須是以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壯大爲出發點。

當今世界,幾乎沒有一個政黨比中國共產黨更善於經營。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付出了鮮血生命、走過了艱難坎坷、積累了無數經驗智慧,用鐵的事實向全世界證明了自己的道路。解放前夕,毛澤東致函李達說:“吾兄系本公司發起人之一,現公司生意興隆,望速前來參與經營。”第一代領導人對解放勝利的信心和對必然成功的豪情躍然紙上。在中國,只有共產黨最有資格講經營。全球500強企業前50名只有華爲,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國家綜合實力中國已經名列前5。其中,黨的建設的成功是制勝法寶。但是,這樣一個近在眼前的成功經驗卻被一些企業忽視了,尤其是急速發展起來的新型企業,到處學經營學管理,幾乎沒有關注近在咫尺的榜樣。我相信,學習共產黨的黨的建設,把黨建工作運用於企業的生存發展應該成爲企業的最爲睿智的必選項。

微型黨建、星火燎原。1927年,毛澤東同志確定在江西永新三灣村改編部隊中實行“支部建在連上”。從此在部隊建起嚴整的黨組織體系,爲黨全面建設和掌握部隊提供了可靠組織保證。“支部建在連上”是微型黨建理論的早期運用,併成爲建黨、建軍的一項基本原則和制度。2003年,晉中工商系統爲探索新的市場監管機制進行改革,在《中國工商報》大幅刊登《改革在125個工商所展開》的文章,並以“支部建在所上”爲小標題明確提出黨組織的基層堡壘作用。上海把支部建在樓宇,是因爲上海企業大多設在樓宇,並得到了習總書記的高度肯定。對於我地,支部建在企業無疑就是最佳選擇。

企業發展需要人才。共產黨對於人才的重視,對於隊伍的建設毋庸置疑。“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偉人的語錄言猶在耳。在目前,經濟社會新的發展時期,小富即安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必然被淘汰。大的環境和小的環境都在要求企業苦練內功,大浪淘沙、必須活着。而活下去、活得好,沒有人才是不行的。當今企業黨建的實踐中高舉了“雙培”旗幟,就是“把黨員培養成骨幹、把骨幹培養成黨員”。黨員帶頭、火線入黨都是在困難考驗面前“雙培”幹部的生動示例。

二、黨建工作應當以建設企業文化爲戰略遠景

企業黨建工作應該以建設企業文化爲己任,爲企業發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和戰略遠景。企業的文化決定了企業的壽命。有的企業有信仰、有的企業有夢想,有的企業有理想,有的企業有追求,有的企業有目標,有的企業有想法,不同的文化直接反映企業的未來。

黨的十九大報告特意把文化建設作爲第七部分,明確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全民族的文化,是革命的文化和先進的文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的行動指南和指導思想,是黨的最高層次的文化。要求我們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求我們每個黨員幹部要做到“忠誠、乾淨、擔當”。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何嘗不是如此,一個忠誠乾淨擔當的員工到哪裏不是備受歡迎。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中國如果想從一個世界廉價代工工廠成爲中國製造就必須付出不懈努力,就必須保持不停的創新。十年前,一般國內企業用於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費用在總體利潤的百分之五,而美國這一比例在百分之十五。差距如此之大,令人扼腕嘆息。而今天的華爲,一個因爲極具競爭力而備受西方社會打壓的企業,一個讓世界超級大國膽戰心驚的企業,在近年的研發投入位列全球第五、中國第一。

文化是更高層次的創新。投入巨資研發和創新,這些都是技術的,但在華爲公司裏決定生存的不僅僅是技術和創新,更重要的是自己獨有的狼性文化和危機意識。“華爲沒有成功,只有成長。”這是一個是唯一一家躋身Top 50的中國公司對自己的總結和評價。也因此認知,華爲還在居安思危,如履薄冰,考慮最多的還是隨時可能到來的破產和死亡,併爲之準備了無數預案。西方禁芯片,華爲有麒麟;西方禁操作系統,華爲有鴻蒙;西方禁SD,華爲有NM……有文化的企業纔是容易活下來的企業,纔是有希望的企業。

三、企業抓黨建就是要肩負社會責任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教育國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美國小說《教父》裏的人生觀是這樣的:第一步要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顧好家人,第三步要儘可能幫助善良的人,第四步爲族羣發聲,第五步爲國家爭榮譽。這些都是對人所做的社會責任方面的要求。對於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既是無數老一輩革命家一生的追求,也是當代共產黨人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企業家和政治家在社會責任來講是殊途同歸的。對一個有理想的企業來講,讓自己的員工生活好起來、讓自己的股東富起來,無疑是企業生存應有的要義。對一個企業家來講,在企業生存的基礎上,更多地肩負社會責任、儘自己最大能力回報社會,則是企業家與生俱來的胸懷和擔當。甚至可以這樣講,企業的社會責任應當是企業家們的基本職業道德。

公司,是目前國際社會認可的主要經營模式。在西方經濟社會是資本的載體和資本家攫取利潤的工具。但中國公司不同,在很多時候承擔着政府的工作和民生的福祉。因此,政府應給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黨的隊伍、政府職員,要努力比市場經濟的隊伍更優秀、更努力、更謙遜,所有工作和服務應該超出企業預期。通過抓黨建這一法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才能共同提高,齊頭並進。

四、企業抓黨建就是要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同樣,在各種不同國籍的資本投入中,企業家始終是有國籍的。近代的解放戰爭中,多少民族企業家慷慨解囊、共赴國難。在當代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多數知名企業家同時也是心繫祖國的慈善家,屢次捐款建設家園。

國家強,則企業安;國家穩,則企業興。而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北大的演講稱: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極其片面地把國家命運和個人安危簡單地割裂開來,實在是幼稚的謬論。“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假如沒有國家的強大,沒有國家戰爭機器始終枕戈待旦,沒有黨指揮下的軍隊的大無畏,怎麼會有小民的尊嚴體面、花前月下和詩書桃李。龍應臺在近期以“花園的地上有一顆雞蛋”形容香港的脆弱,挑唆大陸香港關係,被網友狠批:爲何“只見雞蛋不見炸彈”?從這個角度來看,黨的思想建設、文化建設等等在香港政商兩界是何等的缺失。

到今天,民營經濟和社會組織已經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在民營經濟和社會組織抓黨建,就是要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推進黨羣共建,開展“雙強六好”,就是要把更多的同志納入組織,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更多的企業、組織與黨、國家和人民站到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