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精選多篇)

目錄

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精選多篇)
第一篇: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第二篇: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下一年工作打算第三篇:市農業局##年度人才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第四篇:縣農業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第五篇:縣農業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

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來,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業局全體幹部職工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了黨的國家、省、市、縣的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會議要求,以產業結構調整爲先導,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核心,以“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爲標準,不斷加大農業項目引進和資金投入,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

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積極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進一步增強農業的抗風險能力、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繼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以來通過狠抓生產落實,加強農民科技培訓,強化技術指導,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發展,開創了“三農”工作的新局面。

一、**年工作情況

1、糧食生產穩中有升。全縣糧食播種面積**萬畝,比上年增加0.59萬畝,增長0.98%,糧食總產量**萬噸,比上年**萬噸增**萬噸,增長7.78%。**年水稻播面55.15萬畝,其中早稻**萬畝,中稻9.70萬畝,晚稻**萬畝。水稻總產量**萬噸,比上年增長**%,其中早稻**萬噸,較上年增長**,中稻5萬噸,較上年增長**%,晚稻總產11.70萬噸,較上年增長**%。

其他糧食作物:玉米0.3萬畝,總產0.11萬噸,豆類面積1.9萬畝,總產0.3萬噸,薯類3.2萬畝,總產1.9萬噸。合計面積5.4萬畝,總產2.31萬噸。

2、持續發展了蔬菜和蠶桑產業。今年全縣蔬菜總播種面積11.5萬畝,抓好了蔬菜示範基地建設和縣城蔬菜專供基地建設。大力發展了蔬菜專業合作社。目前我縣有蔬菜(包括食用菌)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並且還在逐年增多。

全縣實有桑園面積2014畝,全年飼養蠶種2014張,養蠶農戶600戶,產鮮繭70噸,實現蠶繭收入220萬元,蠶農戶平增收3700元。

3、覈實了農作(更多請關注)物良種補貼。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我們認真抓好糧油作物面積覈實和種植大戶登記覈實工作。嚴格覈實各鄉鎮水稻、玉米、油菜面積數據和種植大戶,及時收集、統計彙總,並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農情信息採集準確及時。按照省、市對農情信息工作的要求,及時上報了相關數據及資料以及抗災、救災等農情信息,上報農情報表120多套,爲上級領導決策和業務部門瞭解情況指導生產,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

4、大力發展了農村清潔能源。到11月止,全縣新建戶用沼氣池428個,佔全市下達任務450個的91%。4個大型沼氣工程全部向上級申報立項,4個大型沼氣工程有望**年批准立項。已批的**年大型沼氣工程(潭山鑫潭畜牧養殖場大型沼氣工程)已完成主體工程,項目進入掃尾階段。

5、強化了農業執法職能。一是加大了宣傳,增強農民自我維權意識。今年我局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各種宣傳活動,結合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和日常執法檢查、印發宣傳材料等方式,向廣大農民羣衆廣泛宣傳了農業法律法規和農資產品知識;將各種農業法律、法規、綠色植保防治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等向廣大農民進行宣傳,提高科學用藥水平,減少違規用藥引起的農藥糾紛。農業執法大隊還通過向社會公佈投訴電話,暢通投訴渠道,對每一件農民投訴,我們都深入田間調查,走訪農戶,查清了事實真相,明確責任,依法處理,做到每起投訴,都有一個滿意的處理結果。二是實行了市場準入,加強了證照管理。對農業投入品實行准入制度,爲了有效扼制假冒僞劣農藥進入我縣市場,年初農業投入品經營商必須到縣農業執法部門進行申報,對三證齊全,質量合格和標籤規範品種才准予進入市場銷售,同時,根據宜府發28號文件精神,凡從事農藥經營的單位,都必須辦理《農藥經營許可證》,對領取了證照的農藥經營單位必須做到一點一證一照,嚴禁無證無照經營。三是加大了農資市場執法檢查力度。做好國家明令禁止高劇毒農藥的檢查執法工作。不斷深入開展農資打假護農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225餘人次,出動執法車輛45餘次,對全縣農資經營單位的農藥、化肥、市場進行拉網式檢查,查處違法案件7起,抽查雜交水稻品種41批次,清退不合格品種1批次,數量**公斤,有效保障了農資市場安全。

6、有效地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制訂了工作方案。根據上級要求並結合宜豐實際,制訂了《**年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年縣“三品一標”品牌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以及《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二是加強了質量檢測。加強了對區域內農貿市場、重點蔬菜基地的農產品質量抽檢,到目前爲止,共開展檢測17次,抽檢品種544批次,合格率達98.2%。同時,配合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做好抽樣送檢工作。三是強化了宣傳普及。在3月28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的基礎

上,還採取了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公告、散發宣傳材料、舉辦培訓班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向廣大羣衆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基本知識,積極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氛圍。四是創新監管方式。爲維護“三品一標”公共品牌形象,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們組織有關人員深入“三品一標”企業簽訂承諾書,主要就依法生產經營、樹立誠信理念、以質量爲生命、加強行

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等五方面內容向社會作出承諾,簽訂率達100%。此舉是在做好“三品一標”日常監管工作基礎上所採取的一種新的監管手段。五是抓好基地建設。在抓好10萬畝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還積極按照綠色(有機)食品標準、 6000畝葛、5000畝茶葉、5000畝楊梅種植基地和2萬箱蜜蜂、6萬頭生豬、20萬羽土雞、8400畝淡水魚養殖基地。六是科學監管企業。企業按照“三品一標”生產要求和質量標準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質量標準體系和產品可追溯制,做好各項生產、加工、倉儲、銷售記錄和產品檢測檢驗工作,確保“三品一標”產品質量,維護“三品一標”市場信譽力和品牌公信力。同時,急企業之所想、幫企業之所需,及時爲企業提供認證、技術、信息、參展參評、續展等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今年,幫助巷農、獼猴桃兩個企業做好了綠色食品續展工作,推薦恆盛養蜂專業合作社參加上海綠色食品展銷會。

7、大力推廣了測土配方施肥。今年完成推廣面積75萬畝,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完成率達100%,其中:早稻22萬畝,中稻9.8萬畝,二晚23.43萬畝,蔬菜11.5萬畝,果樹3.8萬畝,其他4.47萬畝。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點30個,示範面積3.14萬畝;其中面積較大且示範效果特別顯著的有天寶一莧塅10000畝、芳溪南田塅3000畝,潭山龍崗村2014畝。配方肥推廣面積**萬畝,推廣配方肥5560噸。

8、組織好了糧食高產創建工作。根據省農業廳統一安排,**年我縣糧食高產創建萬畝示範片5個 。早、晚稻示範片安排在天寶鄉一莧塅和芳溪南田塅,天寶鄉一莧塅示範區面積1.1萬畝,南田塅示範區面積1.0萬畝,單季稻高產創建示範區安排在潭山鎮龍崗塅面積1.0萬畝,示範區、片集成多項技術於一體,實行統一品種、統一栽培技術、統一技術指導,開展優質高產高效攻關競賽。通過高產創建活動,全面提高水稻生產科技含量,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增效。過高產創建活動,促進了高產創建區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並通過其輻射帶動作用,帶動了全縣水稻耕作水平的提高,水稻生產技術在全縣得到推廣。據統計,2014年全縣早稻平均單產480公斤/畝,較上年增30公斤,中稻平均單產520公斤/畝,較上年增48公斤,晚稻平均單產495公斤/畝,較上年增長30公斤,高產創建取得顯著成績,促進了全縣水稻產量的高產、穩產。

9、大範圍開展了冬種紅花。紅花播種總面積25萬畝,播種紅花種子75萬斤,其中項目扶助免費發放種子73684斤,其它由農戶自行留種和購種。紅花播種涉及全縣十六個鄉鎮(場),主要分佈在省、縣、鄉公路幹道兩側,並結合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綠肥推廣項目,建立了綠肥高產種植示範區,面積2萬畝通過示範輻射帶動全縣農戶種植綠肥25萬畝,目前紅花長勢良好,試驗示範進展順利。

10、做好了植保工作。一是加強病蟲監測預警,確保預報準確及時。規範田間調查,增加了調查次數和調查項目,保障了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和系統性,提高了病蟲預測預報的準確性,同時及時報送上級部門要求的各項業務報表和技術材料,爲宜豐植保樹立了良好的業務形象。二是保障了植保信息暢通。理清工作思路,拓寬工作方法,進一步規範病蟲情報的發佈管理,加強病蟲情報網絡傳輸工作。增加縣植保站病蟲情報的發行量和覆蓋面,推動病蟲情報和植保信息進村入戶,大大提高了病蟲防治信息的時效性。三是部署了防治措施落實,加強了植保技術指導。積極主動採取有力措施,組織進行了早稻保苗、保穗、晚稻保苗、保穗,晚稻穗期稻瘟病、稻飛蝨防治等植保防治戰疫,及時下發內部明電、相關文件等,組織人員下到鎮、村、組督促指導防治工作,抓好各項病蟲防治措施落實,做到了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四是做好了植保新技術推廣,推進綠色植保和專業防治。大力推進綠色植保,實施水稻綠色病蟲防控技術項目,組織實施了天寶鄉藤橋村、芳溪鎮南田村水稻綠色病蟲防控技術示範區各一個,新增潭山鎮龍崗村一晚綠色植保技術防控示範區一個,全縣綠色植保技術防控總示範面積25000多畝。

着力開展專業防治,新增成立專業防治組織5個,全縣達35個。實現水稻專業化防治面積**萬畝,其中專業化機防面積20萬畝次,綠色植保技術防控示範面積2.5萬畝,統防統治面積3.02萬畝。共培訓專業病蟲防治人員60人次,其中專業機手50名。

11、強化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一是全面貫徹落實關於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規定,防止農民負擔反彈。我縣按照**年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了各項有關政策規定,通過加強政策宣傳、強化檢查監督,落實工作責任等手段,確保了我縣農民負擔不反彈。今年我縣繼續落實了縣、鄉領導包乾鄉、村減負工作的責任制,縣領導包乾所蹲點鄉鎮的減負工作,各鄉鎮科級幹部全部包乾各村的減負工作,在全縣形成上下聯動、形式多樣、部門配合、全面覆蓋的減負工作格局。二是切實加強對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的監督管理,不斷完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通過建立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等方式,加強了對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的監督管理,確保了農村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過程中不加重農民負擔。據統計,我縣今年共有144個村開展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共向農民籌集公益事業建設資金208.56萬元,帶動公益事業建設資金2100多萬元,共完成公益事業建設項目140多個。這些籌資籌勞活動,我們均已審批備案並全程參與監督,通過日常監督和工作檢查,各鄉鎮“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在議事程序、議事範圍、籌資籌勞標準等方面未發現有違反《江西省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問題,“一事一議”資金也能做到專款專用,未發現有平調和挪用的問題。三是依法組織減負工作檢查,減負檢查實現常態化。我們在全縣範圍內依法組織了涉農亂收費等專項治理工作,對農村義務教育、計劃生育、農民建房、婚姻登記、農業用水、生豬養殖(屠宰)、農機服務、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活動等領域的亂收費等一系列加重農民負擔問題進行了專項治理,也迎接了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從治理及驗收情況來看,各鄉鎮均未發現有加重村級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負擔問題,農民負擔也不斷絕減輕,各地各部門在上述領域收費時也基本能夠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執行,有關部門在辦理涉農事項時沒有非法收取不符合規定的行政事業性費用,也沒有強制或變相強制農民接受有償服務。四是全面貫徹落實了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確保了惠農資金落實到位。我縣全面落實了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通過政策宣傳、信息發佈、資金籌措、政策落實等手段,確保了農民羣衆能真正享受到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的好處,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糧食直補等各項種糧補貼、退耕還林補貼、家電下鄉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新農保、新農合等各種惠農政策也已落實或正在落實中,惠農資金髮放過程中沒有出現剋扣、挪用現象,且發放及時準確,程序規範透明,羣衆滿意率高。

12、推動了農業產業化有序發展。一是大力促進了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持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今年按照上級部署,對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進行了運行監測,監測和新申報企業除省**制絲有限公司因特殊原因未通過監測認定外,共有5家企業(包括新申報的江西力明實業有限公司)通過了省級龍頭企業監測、認定。到目前爲止全縣共有省級龍頭企業,市級龍頭企業9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共14家,年銷售收入15.88億元,建立基地26.83萬畝,帶動農戶增收2.38億元。二是促進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今年以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化建設爲抓手,繼續圍繞“邊發展、邊規範,着重提高效益”的思路,在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同時逐步規範其管理,促進其提高效益。據統計,我縣在工商局註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126家,涉及種植、養殖、農資、農機、苗木、養蜂、藥材等多個行業,總註冊資金達13887萬元,原始入股人數爲1171人,帶動農戶增收1.2億餘元。三是協助其爭資爭項。只要符合國家農業產業化政策的項目,我們一律全力支持,不僅組織了有關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申報省、市財政補助項目,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而且引導、幫助有關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在貸款擔保、“三品一標”產品認證、出口退稅等方面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提高其競爭實力。四是積極推進了“一村一品”專業村發展,提高當地農民經濟效益。通過鼓勵發展、整合經營、做強做優等手段,變各地產業優勢爲經濟優勢,有效地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到目前爲止,我縣共有“一村一品”專業村20個,其中蘭花、獼猴桃、葛、養魚、蠶桑、旅遊、苗木、香菇等頗具特色的專業村,“一村一品”專業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均比當地平均水平高出22%以上。五是繼續加強土地承包管理,促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今年我縣設立了宜豐縣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並聘任了仲裁員,今年共提供政策諮詢服務300多人次,上街宣傳3次,有力地維護了廣大農民土地承包和經營權流轉等方面的合法權益。今年全縣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已達**萬餘畝,爲種糧大戶、種糧能手、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是糧食、葛、苗木、中藥材等種植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支持,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大發展。

13、繼續完善了基層體系改革工作。按照“整合資源、綜合建站;統一協調、分塊運作;‘三權’歸縣、財政保障;雙重管理、以縣爲主”的工作思路,我們精心組織,規範運作,紮實推進,積極穩妥地開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取得了預期效果,截止目前,全縣鄉鎮(場)農技推廣機構基本實現了“四有五化”,即有專業隊伍、有辦公場所、有經費保障、有示範基地;站房建設標準化、內部管理規範化、工作手段現代化、示範推廣科學化、服務羣衆優質化,逐步建成運行高效、服務到位、支撐有力、農民滿意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全縣農技人員編制數爲133人,在崗人數119人。今年我縣着重保障了農技人員的各項經費,在農技人員的工資和公用經費由縣財政按主管局標準統一發放,津補貼由鄉鎮發放的同時,農技人員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供積金等關係到農技人員後勤保障的也由縣財政統一進行了預算,並出臺了《宜豐縣農技人員退休辦法》,明確規定了國家幹部從財政退休(含招聘幹部),其他農技人員按事業標準進行社保。

14、積極爭取並落實好了農業項目。今年已建的項目有;①縣2014年度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800萬元,地方配套200萬元。項目實施面積20140畝。建設地點:天寶鄉辛聯村、辛會村和新莊鎮萬坊村等3個行政村。項目開工時間**年11月8日,目前已竣工。②宜豐縣2014年現代農業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總投資1088.8萬元,其中中央資金1000萬元,地方配套88.8萬元。項目實施面積8300畝。建設地點:新昌鎮敖橋村、**村、良崗村、樟陂村和石市鎮星溪村6個行政村。項目開工時間**年**月16日,目前已竣工。

今年將要實施的項目:①宜豐縣2014年度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田間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85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680萬元,地方配套150萬元。項目實施面積17000畝。建設地點:澄塘鎮高坪村和名山村等2個行政村。項目已開標,預計開工時間2014年11月中旬。②宜豐縣**年現代農業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總投資659.4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600萬元,地方配套59.46萬元。項目實施面積2965畝。建設地點:新昌鎮陂下村和樟陂村。項目正在評審中,預計11月底可以開標。

二、**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1、工作思路:認真落實“十八大”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以增加農民收入爲主要目標,以科技爲支撐,依託“示範基地”建設,緊緊圍繞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穩定糧油生產面積,加大特色經濟作物種植,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調優農業種植結構,着力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進一步推進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社會供給,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2、工作打算。

一是圍繞提高糧食生產綜合能力,保障糧食持續穩定增產的目標,繼續抓好以水稻爲重點的糧食生產。糧食播種面積達到60萬畝以上,總產29萬噸以上。

二是繼續抓好設施農業、糧油高產創建、特色經濟作物示範區創建工作,按照抓點建線的原則,在主要線路建設核心示範區,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三是全面落實農業行政執法責任制各項任務,開展農業投入品市場檢查和樣品的檢測工作。

四是做好項目申報實施工作。繼續做好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項目申報工作,加強項目的儲備、申報和爭取。

五是做好農村沼氣服務站示範點建設。穩步提高農村戶用沼氣項目使用率。狠抓沼氣服務站示範點建設,選1—2個點做好農村沼氣服務站示範點設備,落實人員、設備、物資,開展農村沼氣日常維護,技術指導工作。

六是繼續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結合蔬菜高效創建示範活動,創建高產優質蔬菜基地,新建一個400畝以上的“無公害”或綠色蔬菜生產示範園,繼續抓好4000畝集鎮市場無公害蔬菜專供基地建設。結合全縣綠色農業發展及“無公害”蔬菜生產,抓好蔬菜的安全生產,全面提升蔬菜產品的“無公害”水平。

七是繼續做好綠色品牌申報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爭取全年申請一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和3-5個無公害農產品,檢測農產品640批次,農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8%以上。

八是繼續抓好做實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防治工作;大力推進專業防治,做好植保新技術、新藥械的試驗、示範。

九是繼續重點抓好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工作。特別是強化農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監督管理工作、監督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工作、強化農民建房、義務教育領域收費的監督等等。

十是繼續抓好農業產業化指導工作。繼續關注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情況及帶動農戶增收情況,發展新的市級龍頭企業,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品質、爭創名牌產品、加大出口力度、早日上市融資、向上爭資爭項等事項出謀劃策,竭誠爲企業發展服務,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十一是進一步抓好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三資”管理和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範化建設等工作。努力做好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逐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檔案管理工作;繼續加強農村集體“三資”委託代理監管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

十二是繼續完善基層農技體系改革的各項工作,使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綜合站的工作緊緊圍繞當地的農業開展工作。

第二篇: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下一年工作打算

農業局

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爲目標,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實,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縣農業局工作總結及下一年工作打算。

一、2014年,我縣“三農”工作呈現出“三增”、“三化”、“三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三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全縣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105.92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同比增加18.92萬畝,增加21.7%,全縣糧食總產47.8萬噸,同比增長6.1%,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計劃任務。二是農民增收。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同比分別增長6.7%、15.5%,扭轉了連續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三是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今年引進優新品種16個,種植重慶麪包麥等優質小麥5萬畝,推廣地膜玉米4.0萬畝,發展優質綠豆5萬畝,農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創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萬古的黃金梨獲得農業部早熟“優質梨”稱號。

三化:一是農業產業化

今年,我局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百萬噸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工程”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種植優質雜交高粱2.2萬畝,超計劃面積0.2萬畝;種植“重慶麪包麥”3萬畝,總增純收入96萬元;完成優質水稻基地建設40萬畝,超計劃20萬畝,其中優質中稻25萬畝,實現收入20140餘萬元,優質再生稻15萬畝,實現收入3384餘萬元;建立優質雙季花生基地2.02萬畝;加強了枇杷新植1萬畝和對去年新栽植140萬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達90%以上。正在規劃和運作建設年產500噸的枇杷酒廠1個,建設年保鮮能力1000噸冷藏保鮮庫2個,正在申報枇杷綠色食品品牌;冬菜種植面積8900畝,加工成半成品3103噸,種植生薑、辣椒1.1萬畝。對縣內從事稻穀、小麥、高粱等糧油產品加工和營銷的重慶大足糧茂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大足笛女酒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進行了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詳查,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項目牽頭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人員長期聯繫龍頭企業制度。重點幫助龍頭企業建好生產基地,引進優良品種,搞好基地農戶技術培訓,按企業產品質量要求,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幫助企業和農戶簽訂、落實好訂單,今年,全縣25萬畝優質稻,產量12.5萬噸,通過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定單4.5萬噸,佔35%。今年我縣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11個,其中:大足縣萬古鎮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爲市級試點單位。

二是項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對項目建設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以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勞動力轉移培訓。今年,我縣30餘所定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農村勞動力8646人,超計劃3146人,轉移就業8278人,就業率達95.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372人,超計劃4029人,勞務收入逾10億元。2.沼氣建設。全縣兩個示範鎮已完成11個示範村,按計劃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戶的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改建省柴節煤竈2600戶,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3.雙季花生增收效益顯著。全年推廣種植優質雙季花生2.0萬畝,每畝實現產值1948.44元,每畝實現純收入1248.44元,優質雙季花生項目涉及農戶3萬餘戶,戶平增收800餘元。4.糧食直補兌現到位。由於政策引導,宣傳到位,全縣撂荒地恢復種糧面積65232.81畝,直補農民近98萬元。共種植再生稻15.51萬畝(超市下達任務5100畝),直補農民75萬元(未加縣裏補貼的各種物資)。

三是農業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項目辦的協同下,各單位開展上門招商引資活動,共引進招商項目6個,引進資金4543萬元,到位資金2643萬元。共爭取到縣、市、部級項目28個,引進資金1580.85萬元,爲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業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落戶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資金330萬元,地方配套37萬元。項目建成後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加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建立健全和認真落實幹部理論學習的各項制度,推進理論學習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據實際制定了全年的學習計劃,同時,按照學習計劃分別組織實施了學習內容,到目前爲止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科、站、室、場負責人學習20次,職工學習15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樹立爲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黨形象,落實了農業局機關黨風廉政責任制分工,狠剎奢侈享樂、鋪張浪費歪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繼續抓好“減負”工作,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工作,全面實施場(站)務公開工作。

二是科普知識得到廣泛運用,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利用新聞、報刊、流動宣傳車、送法下鄉等形式宣傳《種子法》、《漁業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精神和中央、市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宣傳活動;對全縣農經人員進行了有關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的培訓,印發宣傳資料7200餘份,印發舉報監督電話2014餘份;對全縣300多戶農資經營業主進行了爲期兩天的強化培訓,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舉辦了9期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餘種,41000份,贈送農業科技書刊600餘冊,接受諮詢12014餘人次;舉辦了67次枇杷技術培訓會,培訓全縣枇杷種植戶達9500餘人次,印發《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蟲防治歷》技術資料6500餘份;完成“綠證”培訓2562人,發證1325人。同時成立了“大足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成立以來,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36件,案件結案率達100%,無一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爲,淨化了我縣農資市場,保護了羣衆的合法權益,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秩序的健康發展。

三是場站改制基礎加強。場站改制工作開局良好,各單位分別召開了職工大會,傳達和學習了大足縣關於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有關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職工在改制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已完成各改制單位的清產覈資工作,各單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進入調整、補充和完善階段。獲得市級農業主管的批准和縣級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縣政府同意將龍崗良種嘗龍水良種嘗魚種站(包括蝦場)按照科研事業單位進行改制,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

第三篇:市農業局##年度人才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

某某市農業局##年度人才工作總結和下年工作打算

#年,我局緊緊圍繞全市高效農業發展的需要,深入貫徹黨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培養、引進、用好人才三個環節,不斷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爲我市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證。

一、注重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

1、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明確一名副局長分管人才工作,人事科具體抓人才工作,確保人才工作有計劃、有部署、有落實。年初制定了《農業局2014年人才工作計劃》,進一步明確了人才工作的具體目標、要求和措施。

2、強化制度建設,明確工作要求。爲進一步強化責任,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開展,2014年,我局下發了《直屬農技站人員考覈辦法》、《農技人員高效農業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職稱聘用辦法》等項人才工作制度,提高了各類人才工作積極和主動性。

3、強化激勵約束機制,明確工作實效。按照《直屬農技站人員考覈辦法》規定,將參加考覈人員的臨時性津貼(300元/人.月)作爲考覈基數,設考勤津貼、考績津貼。其會考勤津貼100元/人.月、考績津貼200元/人.月,考勤津貼按月考覈,每季一發,考績津貼年終考覈發放。考績津貼分設一、二、三等。一等發考績基數的125%,二等發考績基數的100%,三等發考績基數的75%,各直屬站人員考績按年初分工,年終考覈發放。同時注重考覈結果的運用,考覈一等的,當年年度考覈爲優秀和局表彰先進個人。考覈三等以下的,當年給予戒勉談話,連續3年三等以下停調1檔薪級工資,2年內不得晉升技術職稱。

二、注重人才隊伍建設

1、組織人才培訓學習。一是舉辦面授輔導班。3月1-9日舉辦了第一期學歷提升班面授輔導班脫產學習,大專班60人、本科班36人,由揚州大學教授來興授課,系統學習《鄧小平理論》、《植物生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二是組織繼續教育公需課培訓學習。專門下發興農人[2014]39號《關於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課科目教育培訓的通知》,決定從今年4月份起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課培訓科目教育培訓,凡是擬晉升初、中、高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每年須參加公需課培訓,否則不得晉升高一級職稱。三是舉辦演講比賽。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每一個專業技術人員圍繞“保增長、惠民生、促和諧,我爲興化發展作貢獻”開展大討論,撰寫學習心得,在此基礎上組織兩個層次的演講比賽(農技中心組織的農技幹部演講比賽和局機關組織的全系統演講比賽),取得預期效果。

2、組織人才深入基層。一是繼續開展科技進村入戶工程,這是省惠農項目在我市實施的第5年,農技人員深入到村、到戶、到田,建立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新機制,並給農技人員發工作筆記本,也給受培農民發筆記本,同時將電話號碼公佈,隨時接受省、市、縣的檢查。二是開展農民培訓和創業培訓,農技幹部人人掛鉤到村,村村辦班。2014年,全市共辦班1898場次,受訓農民達68260萬多人,舉辦農民上網培訓10期,培訓農民400人。通過項目的實施,不斷增強農技幹部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的意識。三是開展萬人結對幫扶工作,及時幫扶解困。局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具體負責人,分解了目標,明確了責任,制定了具體實施計劃和幫扶措施,將60名幫扶對象與幫扶人結成對子。9月8日局領導班子全體成員、農技中心負責人分三3組前往新垛鎮走訪、慰問4個村的60戶貧困戶,並送去慰問金12014元。

3、組織人才開展調研活動。一是邀請外國專家、省市專家及大專院校專家來興講學,今年5月,在市人事局幫助下,通過引智項目,引進荷蘭農業專家安索文先生來興指導高效農業生產,重點圍繞我市高效農業發展和大棚蔬菜生產,特別是陳堡鎮的番茄生產進行考察、調研、講學,幫助農戶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通過引進外國智力,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幫助農

民解決了生產中出現的難題,更新了經營者的管理理念,增進了兩國之間技術交流與合作。二是邀請省市專家來興講學,成功舉辦了高效農業論壇和紅皮小麥論壇。三是組織農技幹部外出參觀考察。11月6-7日,由局長彭瑞慶帶隊,局黨委班子成員和科室主要負責人、農技推廣中心班子成員和各專業站負責人共24人,赴上海市嘉定區農業服務中心、農業生態園區、上海市哈密瓜研究所、嘉定區馬陸葡萄主題公園的生產基地、華亭農業園區、嘉定區城市蔬菜生產基地和蘇州崑山星期九生態休閒農莊,進行了爲期兩天的實地考察和參觀學習,通過觀看錄像、聽取介紹、座談交流、實地察看、現場諮詢等形式,對上海等地發展高效農業的理念有了進一步認識,開拓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三、注重人才培養與使用

1、建立片區工作責任制。在科學發展觀學習調研階段和剖析檢查階段,爲進一步提高部門工作水平,推進高效農業發展,我局在完善各項制度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興化市農業局片區工作責任制》。局領導班子成員、各科室(站)負責人及取得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到分工掛鉤鄉鎮村、科技示範戶、種田大戶開展“零距離服務”活動,要求做到3個“三必”。一是“三必訪”:規模種植大心戶必訪、農業龍頭企業必訪、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必訪。二是“三必查”:關鍵農時工作情況必查、出現農業事故必查、農業項目實施中出現問題必查。三是“三必到”: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必到、開展農業重大活動必到、招引重大農業項目必到。

2、主動關心人才,爲各類人才提供優質服務。一是主動向市人事局打報告請求解決中青年專家(蔣長富、朱會林)崗位職數;二是主動爲興化市泓海果蔬專業合作社劉偉申報(農村實用人才)高級農藝師資格;三是按規定發放圖書補貼費;四是組織專家體檢。

3、加強人才管理,嚴格人才考覈。目前,我局有各類人才23人,其中省333工程培養對象2人、泰州市311工程培養對象4人、興化市313工程培養對象17人。根據培養對

象管理、培養、考覈工作要求,督促、幫助他們在規定期限完成科研課題及目標任務,做好年度考覈工作。

4、積極培養使用優秀人才。一是提拔省333培養對象蔣長富同志任農業局局長助理;二是發展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興化市313培養對象周有炎同志爲中共預備黨員;三是推薦興化市313培養對象阮書江同志爲副局級後備幹部。同時配合市委組織部做好“人才之星”專欄宣傳,宣傳農業系統優秀人才事蹟。

四、下年工作打算

1、繼續抓好人才的培訓學習。一是學歷培訓,繼續辦好兩個班,一個本科班,一個大專班,舉辦2次集中面授輔導。二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更新,圍繞高效農業發展進行培訓。三是職稱申報評定要求,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公需課、計算機培訓學習。

2、繼續開展農民培訓、科技入活動。根據省市要求,做好惠農項目的組織、實施,所有的專業技術人員都掛鉤到村,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注重“實際、實用、實效”,爲農民提供“零距離”服務,同時做好項目的跟蹤督查、驗收。

3、舉辦一期學術交流活動。凡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撰寫一篇專業文章參加專題學術交流,打算在2014年第3季度舉行,同時請省市專家參加評選,對獲獎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4、做好農村實用人才方面相關工作。 一是構建農村實用人才網絡,建立農村實用人才資源庫;二是加強培訓,提升農村實用人才綜合素質;三是搭建人才平臺,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的能動作用;四是抓好典型宣傳,主要是專業戶、種田大戶、示範戶;五是爲農村實用人才評定技術職稱。

5、做好招引人才工作。根據市編辦[2014]16號《關於申報2014年度機關事業單位人事代理聘用計劃的通知》精神,明年我局打算招考2名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專業要求爲植保、農作物栽培。

6、配合組織部、人事局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做好“人才之星”宣傳工作;二是做好專業技術人員到特色村掛職的9對接、協調;三是做好各類人才的管理、考覈工作。

第四篇:縣農業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

農業局so100

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爲目標,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實,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2014年,我縣“三農”工作呈現出“三增”、“三化”、“三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三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全縣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105.92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同比增加18.92萬畝,增加21.7%,全縣糧食總產47.8萬噸,同比增長6.1%,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計劃任務。二是農民增收。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同比分別增長6.7%、15.5%,扭轉了連續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三是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今年引進優新品種16個,種植重慶麪包麥等優質小麥5萬畝,推廣地膜玉米4.0萬畝,發展優質綠豆5萬畝,農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創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萬古的黃金梨獲得農業部早熟“優質梨”稱號。

三化:一是農業產業化

今年,我局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百萬噸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工程”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種植優質雜交高粱2.2萬畝,超計劃面積0.2萬畝;種植“重慶麪包麥”3萬畝,總增純收入96萬元;完成優質水稻基地建設40萬畝,超計劃20萬畝,其中優質中稻25萬畝,實現收入20140餘萬元,優質再生稻15萬畝,實現收入3384餘萬元;建立優質雙季花生基地2.02萬畝;加強了枇杷新植1萬畝和對去年新栽植140萬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達90%以上。正在規劃和運作建設年產500噸的枇杷酒廠1個,建設年保鮮能力1000噸冷藏保鮮庫2個,正在申報枇杷綠色食品品牌;冬菜種植面積8900畝,加工成半成品3103噸,種植生薑、辣椒1.1萬畝。對縣內從事稻穀、小麥、高粱等糧油產品加工和營銷的重慶大足糧茂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大足笛女酒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進行了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詳查,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項目牽頭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人員長期聯繫龍頭企業制度。重點幫助龍頭企業建好生產基地,引進優良品種,搞好基地農戶技術培訓,按企業產品質量要求,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幫助企業和農戶簽訂、落實好訂單,今年,全縣25萬畝優質稻,產量12.5萬噸,通過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定單4.5萬噸,佔35%。今年我縣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11個,其中:大足縣萬古鎮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爲市級試點單位。

二是項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對項目建設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以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勞動力轉移培訓。今年,我縣30餘所定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農村勞動力8646人,超計劃3146人,轉移就業8278人,就業率達95.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372人,超計劃4029人,勞務收入逾10億元。2.沼氣建設。全縣兩個示範鎮已完成11個示範村,按計劃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戶的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改建省柴節煤竈2600戶,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3.雙季花生增收效益顯著。全年推廣種植優質雙季花生2.0萬畝,每畝實現產值1948.44元,每畝實現純收入1248.44元,優質雙季花生項目涉及農戶3萬餘戶,戶平增收800餘元。4.糧食直補兌現到位。由於政策引導,宣傳到位,全縣撂荒地恢復種糧面積65232.81畝,直補農民近98萬元。共種植再生稻15.51萬畝(超市下達任務5100畝),直補農民75萬元(未加縣裏補貼的各種物資)。

三是農業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項目辦的協同下,各單位開展上門招商引資活動,共引進招商項目6個,引進資金4543萬元,到位資金2643萬元。共爭取到縣、市、部級項目28個,引進資金1580.85萬元,爲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業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落戶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資金330萬元,地方配套37萬元。項目建成後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加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建立健全和認真落實幹部理論學習的各項制度,推進理論學習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據實際制定了全年的學習計劃,同時,按照學習計劃分別組織實施了學習內容,到目前爲止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科、站、室、場負責人學習20次,職工學習15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樹立爲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黨形象,落實了農業局機關黨風廉政責任制分工,狠剎奢侈享樂、鋪張浪費歪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繼續抓好“減負”工作,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工作,全面實施場(站)務公開工作。

二是科普知識得到廣泛運用,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利用新聞、報刊、流動宣傳車、送法下鄉等形式宣傳《種子法》、《漁業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精神和中央、市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宣傳活動;對全縣農經人員進行了有關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的培訓,印發宣傳資料7200餘份,印發舉報監督電話2014餘份;對全縣300多戶農資經營業主進行了爲期兩天的強化培訓,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舉辦了9期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餘種,41000份,贈送農業科技書刊600餘冊,接受諮詢12014餘人次;舉辦了67次枇杷技術培訓會,培訓全縣枇杷種植戶達9500餘人次,印發《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蟲防治歷》技術資料6500餘份;完成“綠證”培訓2562人,發證1325人。同時成立了“大足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成立以來,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36件,案件結案率達100%,無一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爲,淨化了我縣農資市場,保護了羣衆的合法權益,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秩序的健康發展。

三是場站改制基礎加強。場站改制工作開局良好,各單位分別召開了職工大會,傳達和學習了大足縣關於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有關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職工在改制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已完成各改制單位的清產覈資工作,各單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進入調整、補充和完善階段。獲得市級農業主管的批准和縣級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縣政府同意將龍崗良種嘗龍水良種嘗魚種站(包括蝦場)按照科研事業單位進行改制,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14〕74號)文件政策。並獲得市級財政的改制補助經費245萬元用於改制。

二、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點

2014年我局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糧食安全爲基礎,以結構調整爲主線,以推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爲主要目標,以大力發展低耗、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爲重點,以強化機關作風、不斷改善政務環境建設爲手段,確保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

對此,我們提出:“糧食安全穩農業,科學技術興農業,產業經營推農業,生態旅遊富農業,優質高效強農業”的基本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六化”(即農田田園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三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一高”(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文章,確保明年的工作再邁上新臺階,力爭2014年實現糧食生產面積達110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增長3.8%,總產量達49萬噸,增長2%,其中水稻44萬畝,產量26.5萬噸,增加2%;水果19000萬公斤,增加3%;水產品900萬公斤,增加5.8%。農產品綜合商品率達63%,增加5%;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增加5.4%;農業總產值增加5%,糧食增長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其重點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的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執政理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堅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結構性調整爲工作主線,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爲中心任務,突出抓好“一箇中心、二個重點、三大要點、四項工作”的實施,達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箇中心,確保糧食增產

糧食安全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話題,中央非常重視,把糧食作爲最大的產業來抓,滿足與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縣已被列爲重慶市八個糧食生產重點縣之一。要作好糧食主產區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突出重點,規劃建立我縣糧食主產區,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把大國路片區和大安、大珠、大雙路片區規劃爲優勢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帶,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主產區糧食生產條件,發展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使糧食生產作爲農民增收主要途徑之一;要強化科技興糧,大力實施技術引導,確定重點示範地區,切實搞好組織管理、技術指導、農資供應、協調服務等各項工作,大力提高複種指數,千方百計擴大種糧面積4萬餘畝(含複種面積),着力推廣農田保護性耕作、中廂帶狀種植、玉米地膜全覆蓋、水稻拋秧、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確保優質稻面積達到30萬畝(高產示範面積5萬畝、蓄留再生稻20萬畝、水旱輪作面積5萬畝),實施農田保護性耕作25萬畝(稻田保護性耕作16.9萬畝、旱地保護性耕作8.1萬畝),複種指數面積達到200%,全縣保灌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爲明年實現“糧增產、錢增收”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矗

&

nbsp;(二)狠抓兩個重點,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做到爲民、務實、清廉,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以人爲本”思想,以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羣衆的利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在謀劃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在檢查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爲尺度,使各項工作都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爲中心,高度重視並大力加強“三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支農、促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明年,結合即將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三支隊伍”,就是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一起抓,進一步鞏固成果、完善制度,把黨政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促進農民致富

狠抓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美化農民家園。力爭2014年實施完成1800戶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生存環境。

狠抓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促進農民就業致富。2014年計劃培訓轉移農民工1萬人以上,一是通過定單、定點、定向培養的方式進行輸出;二是以市縣各級勞動力轉移協會及各中介機構爲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勞動力推薦就業;三是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納農民就地轉移就業。充分依託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起來的各大龍頭企業和以郵亭—龍水—寶頂爲軸心的旅遊配套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娛樂、石雕石刻工藝品製作、小五金紀念品製作等。在勞務輸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傾力打造品牌勞務,如“大足石刻工藝師”、“大足師傅”、“龍水五金巧匠”、“花卉園藝設計師”等品牌勞務,推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向高水平發展、向寬領域邁進。

抓好科技示範入戶工程,從2014年至2014年,全國將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入戶工程,我縣正式被確定爲首批百個科技示範下鄉工程縣之一,爲配合工程的順利實施,我縣將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入戶貢獻率,將農業科技新技術直接送到廣大農戶手中,讓老百姓掌握3至5門種養殖技術,增加農民致富途徑。2014年,我縣將實施示範種植戶1000戶,示範種植面積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面積7萬畝。

(三)抓好三大要點,進一步創新機制,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化進程

堅持以“三百工程”爲抓手,突出抓好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等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郵亭、珠溪、龍石建立雙季花生基地2—3萬畝,規範建設苦丁茶基地3000畝,發展養殖優質商品魚基地25萬畝,蠶桑基地5萬畝,在智鳳、雍溪鎮增加無公害蔬菜基地2014畝,達到1萬畝的生產規模,建立3萬畝優質再生高梁基地。堅持政府引導、羣衆主體、市場導向、業主帶動的原則,繼續加大名、優、新、稀農產品的引進與推廣力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大力發展我縣的優勢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各大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已建基地的管護,不斷做大規模,構建富有大足特色的優勢產業帶。重點要做大做強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基地。優質糧油產業,除突出抓好優質稻和再生稻外,要認真實施優質再生高梁3萬畝,玉米7萬畝,優質雜豆5萬畝,提供優質農產品加工原料20萬噸以上;把枇杷生產列爲五大產業的重點來抓,真正做成重慶的優勢產業和亮點產業,明年,在鞏固現有枇杷種植7萬畝規模的基礎上再擴大種植面積1—2萬畝,最終實現10萬畝目標;冬菜、調味品產業,保持種植規模達1萬畝以上,力爭年產優質冬菜5000噸以上,創建大足冬菜、調味品品牌。二是做強龍頭。堅持把龍頭企業培育作爲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重點培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抓好重點項目的實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幹龍頭企業,爲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支撐。力爭我局農業幹部領辦的長龍、原也觀光農業企業建設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長鏈條。着眼於農產品價值的提升,圍繞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積極引導農民創辦各種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儲藏、保鮮、運銷企業組織,探索農業生產者與加工、運銷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使產、加、銷各環節相互協調,以實現農產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項工作,保障農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資,增添發展後勁。農業發展離不開投入和扶持,2014年爭取引入一批農業項目,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抓緊實施在建項目,搞好項目儲備庫建設。要積極努力,加強跟蹤跑辦,爭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較大項目,依靠項目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力爭2014年招商引資完成1200萬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廣,突破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

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建立技術人才儲備。因我局幾年來未進一個技術人員,存在人才老化、知識老化等諸多問題。要打破用人模式,通過“選(從大專院校選)、聘(從退休專家、大專院校中聘)、調(從基層優秀人才中調)、用(用好現有農技人才)”的辦法引進一批技術人才,到大專院校選擇5名左右優秀人才充實到如農產品質量檢測、土壤肥料和植保檢測等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單位。實行技術儲備,積極引進、篩選出一批適合本地自然條件且增產增收潛力較大的

第五篇:縣農業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

農業局

2014年工作總結及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市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爲目標,以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集中精力狠抓一系列方針政策落實,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2014年,我縣“三農”工作呈現出“三增”、“三化”、“三加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三增:一是糧食種植面積和產量增加。全縣糧食作物種植總面積達105.92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同比增加18.92萬畝,增加21.7%,全縣糧食總產47.8萬噸,同比增長6.1%,面積和產量均超額完成市裏下達的計劃任務。二是農民增收。全縣實現農業增加值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78元,同比分別增長6.7%、15.5%,扭轉了連續7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三是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今年引進優新品種16個,種植重慶麪包麥等優質小麥5萬畝,推廣地膜玉米4.0萬畝,發展優質綠豆5萬畝,農業標準化穩步推進,創建了“怡芝林”、“一品金”等枇杷品牌,萬古的黃金梨獲得農業部早熟“優質梨”稱號。

三化:一是農業產業化

今年,我局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百萬噸優質糧深加工產業化工程”基地建設項目,其中:種植優質雜交高粱2.2萬畝,超計劃面積0.2萬畝;種植“重慶麪包麥”3萬畝,總增純收入96萬元;完成優質水稻基地建設40萬畝,超計劃20萬畝,其中優質中稻25萬畝,實現收入20140餘萬元,優質再生稻15萬畝,實現收入3384餘萬元;建立優質雙季花生基地2.02萬畝;加強了枇杷新植1萬畝和對去年新栽植140萬株枇杷的春季管理,目前成活率達90%以上。正在規劃和運作建設年產500噸的枇杷酒廠1個,建設年保鮮能力1000噸冷藏保鮮庫2個,正在申報枇杷綠色食品品牌;冬菜種植面積8900畝,加工成半成品3103噸,種植生薑、辣椒1.1萬畝。對縣內從事稻穀、小麥、高粱等糧油產品加工和營銷的重慶大足糧茂米業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大足笛女酒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龍頭企業進行了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詳查,建立了縣級領導和項目牽頭單位以及農業科技人員長期聯繫龍頭企業制度。重點幫助龍頭企業建好生產基地,引進優良品種,搞好基地農戶技術培訓,按企業產品質量要求,指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同時,幫助企業和農戶簽訂、落實好訂單,今年,全縣25萬畝優質稻,產量12.5萬噸,通過龍頭企業簽訂收購定單4.5萬噸,佔35%。今年我縣新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或協會)11個,其中:大足縣萬古鎮黃金梨專業合作社被確定爲市級試點單位。

二是項目高效化

今年,我局對項目建設實施工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辦公室以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1.勞動力轉移培訓。今年,我縣30餘所定點培訓機構共舉辦培訓班200餘期,培訓農村勞動力8646人,超計劃3146人,轉移就業8278人,就業率達95.7%,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7372人,超計劃4029人,勞務收入逾10億元。2.沼氣建設。全縣兩個示範鎮已完成11個示範村,按計劃全部完成2600口新建戶的農村沼氣池建設任務,改建省柴節煤竈2600戶,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環境。3.雙季花生增收效益顯著。全年推廣種植優質雙季花生2.0萬畝,每畝實現產值1948.44元,每畝實現純收入1248.44元,優質雙季花生項目涉及農戶3萬餘戶,戶平增收800餘元。4.糧食直補兌現到位。由於政策引導,宣傳到位,全縣撂荒地恢復種糧面積65232.81畝,直補農民近98萬元。共種植再生稻15.51萬畝(超市下達任務5100畝),直補農民75萬元(未加縣裏補貼的各種物資)。

三是農業投入多元化。今年,在局項目辦的協同下,各單位開展上門招商引資活動,共引進招商項目6個,引進資金4543萬元,到位資金2643萬元。共爭取到縣、市、部級項目28個,引進資金1580.85萬元,爲我縣農業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農業部“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區域站”建設項目落戶大足,其中中央配套資金330萬元,地方配套37萬元。項目建成後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加強: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加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和全面貫徹《決定》精神,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切實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建立健全和認真落實幹部理論學習的各項制度,推進理論學習的規範化和制度化,今年,我局根據實際制定了全年的學習計劃,同時,按照學習計劃分別組織實施了學習內容,到目前爲止已組織中心組學習9次,科、站、室、場負責人學習20次,職工學習15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樹立爲民、務實、清廉的執政黨形象,落實了農業局機關黨風廉政責任制分工,狠剎奢侈享樂、鋪張浪費歪風,嚴肅查處違法違紀違規案件,繼續抓好“減負”工作,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工作,全面實施場(站)務公開工作。

二是科普知識得到廣泛運用,農業綜合執法加強。利用新聞、報刊、流動宣傳車、送法下鄉等形式宣傳《種子法》、《漁業法》、《農業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了農村稅費改革精神和中央、市減輕農民負擔政策宣傳活動;對全縣農經人員進行了有關農村財務管理、村務公開、土地承包、減輕農民負擔等方面的培訓,印發宣傳資料7200餘份,印發舉報監督電話2014餘份;對全縣300多戶農資經營業主進行了爲期兩天的強化培訓,加強了對農資市場的監督管理;舉辦了9期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培訓,發放各種技術資料30餘種,41000份,贈送農業科技書刊600餘冊,接受諮詢12014餘人次;舉辦了67次枇杷技術培訓會,培訓全縣枇杷種植戶達9500餘人次,印發《枇杷栽培管理及主要病蟲防治歷》技術資料6500餘份;完成“綠證”培訓2562人,發證1325人。同時成立了“大足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大隊成立以來,共查獲違法違規案件36件,案件結案率達100%,無一例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案件,有效打擊了違法違規行爲,淨化了我縣農資市

場,保護了羣衆的合法權益,維護了農村經濟社會秩序的健康發展。

三是場站改制基礎加強。場站改制工作開局良好,各單位分別召開了職工大會,傳達和學習了大足縣關於事業單位改制工作的有關文件,深刻理解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職工在改制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已完成各改制單位的清產覈資工作,各單位改制方案基本形成,進入調整、補充和完善階段。獲得市級農業主管的批准和縣級政府的批准和支持,縣政府同意將龍崗良種嘗龍水良種嘗魚種站(包括蝦場)按照科研事業單位進行改制,執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府發〔2014〕74號)文件政策。並獲得市級財政的改制補助經費245萬元用於改制。

二、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及重點

2014年我局總的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以糧食安全爲基礎,以結構調整爲主線,以推進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爲主要目標,以大力發展低耗、優質、高產高效農業爲重點,以強化機關作風、不斷改善政務環境建設爲手段,確保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快速和健康發展。

對此,我們提出:“糧食安全穩農業,科學技術興農業,產業經營推農業,生態旅遊富農業,優質高效強農業”的基本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六化”(即農田田園化、灌溉水利化、耕作機械化、種植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三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一高”(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文章,確保明年的工作再邁上新臺階,力爭2014年實現糧食生產面積達110萬畝(包括複種面積),增長3.8%,總產量達49萬噸,增長2%,其中水稻44萬畝,產量26.5萬噸,增加2%;水果19000萬公斤,增加3%;水產品900萬公斤,增加5.8%。農產品綜合商品率達63%,增加5%;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增加5.4%;農業總產值增加5%,糧食增長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其重點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六次全委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的部署,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執政理論的能力和水平,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堅持以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結構性調整爲工作主線,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爲中心任務,突出抓好“一箇中心、二個重點、三大要點、四項工作”的實施,達到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目的。

(一)突出一箇中心,確保糧食增產

糧食安全是當今時代的重要話題,中央非常重視,把糧食作爲最大的產業來抓,滿足與中央政策配套的需要。我縣已被列爲重慶市八個糧食生產重點縣之一。要作好糧食主產區規劃,在“十一五”規劃中突出重點,規劃建立我縣糧食主產區,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把大國路片區和大安、大珠、大雙路片區規劃爲優勢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帶,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主產區糧食生產條件,發展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使糧食生產作爲農民增收主要途徑之一;要強化科技興糧,大力實施技術引導,確定重點示範地區,切實搞好組織管理、技術指導、農資供應、協調服務等各項工作,大力提高複種指數,千方百計擴大種糧面積4萬餘畝(含複種面積),着力推廣農田保護性耕作、中廂帶狀種植、玉米地膜全覆蓋、水稻拋秧、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確保優質稻面積達到30萬畝(高產示範面積5萬畝、蓄留再生稻20萬畝、水旱輪作面積5萬畝),實施農田保護性耕作25萬畝(稻田保護性耕作16.9萬畝、旱地保護性耕作8.1萬畝),複種指數面積達到200%,全縣保灌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爲明年實現“糧增產、錢增收”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矗

(二)狠抓兩個重點,開創新的工作局面

一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努力做到爲民、務實、清廉,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樹立“以人爲本”思想,以維護和實現好人民羣衆的利益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體現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在謀劃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在檢查工作時以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爲尺度,使各項工作都能體現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要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爲中心,高度重視並大力加強“三農”工作,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支農、促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明年,結合即將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三支隊伍”,就是堅持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支隊伍一起抓,進一步鞏固成果、完善制度,把黨政機關、事業、企業單位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是狠抓重大項目建設,促進農民致富

狠抓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美化農民家園。力爭2014年實施完成1800戶的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改善農民生存環境。

狠抓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促進農民就業致富。2014年計劃培訓轉移農民工1萬人以上,一是通過定單、定點、定向培養的方式進行輸出;二是以市縣各級勞動力轉移協會及各中介機構爲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社會力量進行勞動力推薦就業;三是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吸納農民就地轉移就業。充分依託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起來的各大龍頭企業和以郵亭—龍水—寶頂爲軸心的旅遊配套服務業,如餐飲、住宿、娛樂、石雕石刻工藝品製作、小五金紀念品製作等。在勞務輸出中着重突出地方特色,傾力打造品牌勞務,如“大足石刻工藝師”、“大足師傅”、“龍水五金巧匠”、“花卉園藝設計師”等品牌勞務,推進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向高水平發展、向寬領域邁進。

抓好科技示範入戶工程,從2014年至2014年,全國將實施農業科技示範入戶工程,我縣正式被確定爲首批百個科技示範下鄉工程縣之一,爲配合工程的順利實施,我縣將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提高科技入戶貢獻率,將農

業科技新技術直接送到廣大農戶手中,讓老百姓掌握3至5門種養殖技術,增加農民致富途徑。2014年,我縣將實施示範種植戶1000戶,示範種植面積5000畝,輻射帶動全縣種植面積7萬畝。

(三)抓好三大要點,進一步創新機制,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加快產業化進程

堅持以“三百工程”爲抓手,突出抓好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等產業,進一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做大基地。在郵亭、珠溪、龍石建立雙季花生基地2—3萬畝,規範建設苦丁茶基地3000畝,發展養殖優質商品魚基地25萬畝,蠶桑基地5萬畝,在智鳳、雍溪鎮增加無公害蔬菜基地2014畝,達到1萬畝的生產規模,建立3萬畝優質再生高梁基地。堅持政府引導、羣衆主體、市場導向、業主帶動的原則,繼續加大名、優、新、稀農產品的引進與推廣力度,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大力發展我縣的優勢產業,堅定不移地推進各大產業基地建設,加強已建基地的管護,不斷做大規模,構建富有大足特色的優勢產業帶。重點要做大做強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基地。優質糧油產業,除突出抓好優質稻和再生稻外,要認真實施優質再生高梁3萬畝,玉米7萬畝,優質雜豆5萬畝,提供優質農產品加工原料20萬噸以上;把枇杷生產列爲五大產業的重點來抓,真正做成重慶的優勢產業和亮點產業,明年,在鞏固現有枇杷種植7萬畝規模的基礎上再擴大種植面積1—2萬畝,最終實現10萬畝目標;冬菜、調味品產業,保持種植規模達1萬畝以上,力爭年產優質冬菜5000噸以上,創建大足冬菜、調味品品牌。二是做強龍頭。堅持把龍頭企業培育作爲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重點培育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抓好重點項目的實施,集中力量扶持骨幹龍頭企業,爲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化進程提供堅實的支撐。力爭我局農業幹部領辦的長龍、原也觀光農業企業建設有新的突破。三是做長鏈條。着眼於農產品價值的提升,圍繞優質糧油、枇杷、冬菜調味品三大產業,積極引導農民創辦各種專業化合作經濟組織,加快培育一批加工、儲藏、保鮮、運銷企業組織,探索農業生產者與加工、運銷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使產、加、銷各環節相互協調,以實現農產品效益的最大化。

(四)抓好四項工作,保障農民增收

一是抓好招商引資,增添發展後勁。農業發展離不開投入和扶持,2014年爭取引入一批農業項目,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拉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抓緊實施在建項目,搞好項目儲備庫建設。要積極努力,加強跟蹤跑辦,爭取多方支持,引入一批較大項目,依靠項目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力爭2014年招商引資完成1200萬元。

二是抓好科技推廣,突破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

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建立技術人才儲備。因我局幾年來未進一個技術人員,存在人才老化、知識老化等諸多問題。要打破用人模式,通過“選(從大專院校選)、聘(從退休專家、大專院校中聘)、調(從基層優秀人才中調)、用(用好現有農技人才)”的辦法引進一批技術人才,到大專院校選擇5名左右優秀人才充實到如農產品質量檢測、土壤肥料和植保檢測等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的單位。實行技術儲備,積極引進、篩選出一批適合本地自然條件且增產增收潛力較大的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爭取安排一定的經費,開展新技術試驗、示範,大力推廣讓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干就成的新技術。

切實加強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全縣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工作,同時,加大農技體系人員培訓力度,提高從業能力和素質,建立較爲完整的農業科技推廣應用人才體系。進一步加強與農業科研院校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儘快轉化爲生產力。

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工程,認真實施農村人才培訓工程,加強轉移農民技能培訓、農技人員培訓和農村幹部素質培訓。

抓好農產品質量,推行標準化生產。落實好“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管理的各項措施,確保人民吃上放心食品。我局已配備部分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能開展一般性的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2014年要開展農藥殘留等重點指標的檢測。對於重點農產品基地實行統一標準化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組織化肥、農藥等重點農資供應管理,統一產品檢測,統一組織認證的“五統一”管理,推動基地建設向特色化、規模化、優質化、創匯型發展;大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要迅速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等品牌的認證申報工作,以名牌開拓市常爭取2014年申報成功3—5個市級以上品牌,建議縣財政對申報成功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品牌給予適當的補貼,提高企業申報的積極性。

三是要加快改革步伐。妥善處理農村土地承包遺留問題,切實抓好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到戶工作,全面完成農村土地二輪承包,積極引導承包土地規範流轉;配合市裏全部取消農業稅的決定,做好相應工作;推行農村財務電算化管理,積極化解村社兩級債務;在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下,加快場站改制步伐。

四是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切實保護農民利益。要認真查處農業污染案件,加強對農用生產資料的質量監管力度,嚴禁一切不合格的農用生產資料特別是農作物種子流向農民,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逐步建立優質農用生產資料的推薦機制,同時要引導農民正確選種、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關。進一步搞好種子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加強種子市場的日常檢查,加大違法案件查處力度。

明年,我們將繼續以強化政務環境建設爲契機,重點加強機關作風轉變和隊伍建設,實實在在地做到“領導在一線服務,幹部在一線工作,政策在一線落實,問題在一線解決,形象在一線樹立”,教育職工放下“婆婆”架子,繫上“媳婦”廚裙,沉心靜氣,爲“三農”服務,團結奮進,真抓實幹,與時俱進,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新局面,爲奪取我縣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ywq小編推薦訪問其他範文:

2014年度思想工作總結和下年打算

年度思想工作總結和下年打算

2014年工作總結及下步打算

工作總結及下步打算

縣教育局2014年工作總結及下年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