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校本課程總結【精品多篇】

校本課程總結【精品多篇】

校本課程總結 篇一

教材共三章:“布粘畫”“沙粘畫”和“立體畫”,通過教學培養學生養成多留心、要精心、有耐心、有愛心、懷有一顆感恩心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陶冶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操。具體內容安排如下:

教材內容 課時安排 總課時數 教學進度 評價辦法 總學分第一章 布粘畫

《美麗的植物》 1 課時 線條優美 《活潑的動物樂園》 1課時 製作精巧 《生活用品》

1 課時

符合要求 《漂亮的建築》1 課時 突出製作特點 《多彩的人物》1 課時 表現事物特徵 第二章 沙粘畫

《校園一角》 1 分甲—10分 《美麗的田野》 1 乙—8分《我愛我家》 1 丙—5分《我的理想》 1 丁—5分以下

第三章 立體畫 《迷人的花卉》 1 《動物王國》 1 《卡通人物》

1備註

第一章布粘畫

【教材說明】

本美術校本課程教案章包括六部分內容,由《美麗的植物》《生活用品》《漂亮的建築》《 多彩的人物》《風景如此美妙》組成。

布粘的教學這部分內容,要結合學生周圍事物,生活實際,對其講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布粘技巧的教學,瞭解布粘藝術的形象美,立體美及動感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培養目標】

1、在學與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2、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 【教學建議】

建議本章教學用6課時。 【課堂教學設計】

《活潑的動物樂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通過畫圖培養學生的繪畫技巧,在剪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要求:1.畫圖形象,讓人易辨動物。 2.裁剪時注意安全,正確使用剪刀。

3、裁剪線條要勻稱,根據圖畫線條要相應對稱。 教學重點、難點:1.裁剪的動物要形象。 2.粘貼時有先後主次之分。 教學準備:剪刀、膠水、碎布料等。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我們周圍有許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學生踊躍發言)今天我們就用布粘畫的形式

把它們呈現在紙上,展示以前學生作品,傳遞欣賞,(學生嘖嘖稱讚)我們也能像他們一樣做的很好,心 動不如行動,我們下面開始吧! 二、繪圖、裁布。

1、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動物,教師巡視指導。 2、把你畫的小動物從紙上剪下。

3、按照圖畫用布裁出動物的輪廓、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肢、尾巴 等。

三、粘貼。

1、把用布剪下的動物輪廓及各個器官用膠水粘貼在一張紙上,組合成自

己最喜歡的動物形象。 2、用畫筆畫上相匹配的景色。 3、落款。

四、展示作品,全班欣賞。

五、小結。學生都精心設計並製作出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爲它們安排了舒適的家園,它們會非常感謝你們!

六、佈置作業,製作其他小動物並粘貼在這張畫上,使動物樂園成爲真正的樂園!

【教學反思】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各個環節精益求精,在作畫粘貼的過程中融

入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漂 亮 的 建 築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通過對舊畫報、海報、舊掛曆、蠟光紙進行粘貼、剪刻等方法進行製作。學生剪貼畫時,思

維活動貫穿整個取材、撕、擺、組合、粘貼的全過程,如同積木遊戲一樣是一種手、腦、眼的綜合訓練。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各種建築,瞭解他們的不同特色與美感,培養學生對藝

術和生活的熱愛。 2.能力目標:用各種彩紙剪、撕、貼的方法,設計一座漂亮的建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集體合作精神。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能講述自己的作品,並能對同學作品的優缺點進行簡單的評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在漂亮建築的創作中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建築的形狀、色彩、裝飾特點,嘗試使用身邊不同的紙材組織畫面,體驗造型快樂。

[教學難點]體會不同的紙材賦予作品的不同感受。在小組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所帶來的樂趣,增強合作意識,分享合作的成果。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廢舊掛曆紙、廣告紙、蠟光紙、海報、報紙、彩紙、可以用來製作房子部件圖案的紙。2.各色彩筆。

3.剪刀,雙面膠等剪貼畫創作用具。

教師準備 典型的建築圖片、《漂亮的建築》範作。 [教學過程]

校本課程總結 篇二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我校全面開始了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收益頗豐。所開課程多次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省市各級主管部門及專家的好評。我校編撰的《膠南三名》在中國教育學會舉行的地方校本課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現將我校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總結如下:

一、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

(一)課程開發的理性思考

學校要發展就應當重視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應當重視學校精神的滋潤和文化底蘊的積蓄與傳承,經過對學校現狀的全面分析,結合自身特點和周圍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確定了以“體驗社會,親近自然,瞭解膠南”爲主題的研究資料。確定以“膠南三名”即“膠南名人知多少”“膠南名勝知多少”和“膠南名產知多少”的開發利用作爲切入點,依託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植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和實踐本事。爲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開發的原則

我校開發校本課程主要遵循了兩個原則: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膠南是我們的家鄉,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麗的土地,它不僅僅有靈秀的山水,豐饒的物產,還蘊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滄海桑田、歷史變遷,許多名勝古蹟令人矚目、許多名產令人神往、許多風流人物流傳史冊。所以,我們立足本地,讓孩子們從關注身邊的名勝、名人、名產開始,經過系列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名勝、名人和名產,珍愛名人、關注名勝、保護和發展名產;關注家庭、社區、民族和人類的關係,以此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從小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以動促學,發展學生

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讓學生學會能蒐集相關資料,學會交流與分享、學會分工與合作,並在自我所調查研究的領域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實踐中學會觀察、提問、調查、採訪、記錄、整理有關信息,在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途徑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本事,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本事。

(三)課程開發過程

1、組織

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由學生自主申報,每個學生要根據自我的意願設計調查採訪方案,然後根據調查採訪方案的可適應性、價值性和代表性,對學生進行分組,並以民主投票方式確定組長。

2、規劃

每小組都要對活動的主題做一個初步的規劃:各活動小組都要制定出活動手冊,資料包括小組調查活動計劃;活動調查問題庫;問卷調查表;活動剪影照片集,調查活動日記等。對每個小組活動我們依據“分隊承包資料―――實地調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展示成果”這樣一條活動線索,採取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各顯神通。

例如:在“膠南名勝知多少”活動中,我們分成了五個小隊,分別是:千年古蹟——琅琊臺隊,歷史遺蹟——齊長城隊,天然花園——珠山秀谷隊,佛教聖地——石門寺隊,在水一方——靈山島隊。各小隊成員滿懷興趣,帶着對家鄉的熱愛,進行實地考察,採訪羣衆,上網查詢,廣泛收集資料,多方調查研究。學生對各風景名勝的地理位置、開發時間、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目前狀況及開發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有了初步的瞭解。在研究中,許多現狀也引起了孩子們深深的思考,他們將不一樣的意見和提議都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好評。

3、總結

每次活動後,我們都要求每小組做到“五個一”:辦一份手抄報;寫一份專題調查報告;製作一塊活動展版;寫一篇活動感悟或觀察日記;召開一次成果展示會。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對有創新精神、活動表現出色的小組及個人,在活動評價時學校給予獎勵。經過多年實踐,學生們已將研究性學習成果編撰成《畫山秀水在膠南》、《展歷史畫卷,頌時代風流》、《廣袤的膠南大地,豐饒的膠南物產》系列叢書。

二、開發校本課程,提煉本土文化

學校加強對校本科課程開發工作的領導和組織,成立了校長任組長,以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爲主要成員,組成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教導處負責調研,確定了48個校本課題,組織教師選取課題,編寫教案,基礎年級學生全員參與,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課題,學校根據報名人數編排班級,確定活動場所,全校統一活動時間爲每週週四第三、四節,號稱“歡樂星期四”。做到了教師固定、學生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保證了校本課程的計劃性和實效性。

選修課程主要採用學科拓展、藝術特長、實踐活動三種形式進行。

學科拓展課程有政治課的“禮儀在身邊”。物理課的“生活趣談”。語文課的“走近名著”。數學課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歷史課的、“歷史人物大家談”等。已經修改成書的有:《新視點》、《博文學子必做的100個實驗》、《書香伴我行》、《博文學子必讀的100個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跡》等。藝術特長課程有繪畫、舞蹈、書法(軟筆、硬筆)。生活技能課程有“陶藝”“攝影”“花樣編織”等。在基礎年級學生中施行“選課”走班。每週四午時三、四節課安排爲走班制時間。正是由於成績斐然,我校被評爲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我校活動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團隊活動。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考察、社會實踐。

二是文學社活動,我校主要組織了“芳草文學社”社團活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修改59期。我校文學社被評爲山東省優秀文學社團。

三是信息技術,我校信息技術培訓開展的紮實有效。每學期開展的“信息技術小能手”評比活動爲學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體驗收穫,彰顯課改成效

回顧我們走過的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之路,主要收穫在以下三個方面:

1、塑造了學生

親歷實踐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蒐集處理信息本事、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學會了合作與分享,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各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不再侷限於課堂上認真聽講,被動理解,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動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習慣。

2、成就了教師

我校尋求校本課程與教師發展的整合點,讓教師與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課程建設本事。近幾年來,我校就有五名教師出示了青島市級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十多名教師獲省市實踐活動優質課一、二等獎。

3、促進了學校文化特色的構成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得到了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一種彼此尊重、互相協助、追求創新的風氣已經構成。同時推動了學校的整體變革,爲重塑新型的學校文化供給了契機。近年來,我校先後獲得山東省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校本研究先進單位、青島市中國小生課外文體活動示範學校。我校也是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實驗學校。

四、反思啓迪,堅持走校本之路

經過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要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順利實施,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1、必須正確定位校本課程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構建學習型的學校,就是讓學校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實力。而校本課程就是一個學校存在的重要的條件,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創新。

2、必須真正實現校本課程對教師主角的定位

課程的本質指向人的發展,校本課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校本化”途徑,校本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育環境。所以,教師必須學會引導,學會塑造,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學會賞識,學會與學生一齊成長。

3、必須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學生不僅僅是教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在新課程下,教師要消除權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個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而全面地接近學生並瞭解學生,重視學生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學校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就是學校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會有力地促使學校管理理念的改善,會有力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能爲學校的發展供給動力。

校本課程總結 篇三

11月27日到30日有幸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行的河北省第二屆校本課程課堂教學展示評比活動。幾天的學習聽了三十一節各地的校本課程說課,內容基於各地各校特色,課堂上以學生的探索和體驗爲學習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爲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都很值得學習。其中《遊戲和思維》《英語繪本故事》《避暑山莊湖濱漫步》等校本課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學習的是每位校本課程的說課教師都有一個說課的流程。基本環節是說課程產生的背景、校本教材分析、內容介紹、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教學過程、課後反思。兩天多的時間聽了31節校本課程的說課,受益匪淺,感受頗豐。

校本課程它打傳統教育原有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爲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體現了“爲了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全新理念,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的核心理念,也是最高層次的核心目標,新課程培養出來的不再是高分低能,而是全面發展的“整體的人”。

校本課程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課堂主宰者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識的灌輸者轉向人格培育者;從單向傳遞者轉向多向對話交往者;由執行者變爲決策者、建構者,由實施者變爲開發者。

校本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校本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課程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校本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爲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爲以教材爲軸線,以活動爲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努力開設本校校本課程,形成學校特色,構建學校文化,爲學生的成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