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一

[摘要]伴隨着嘉善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原來獨門獨戶的自我管理形式已被迅猛發展的城市物業集中管理所取代。物業管理作爲一個新興的行業,已逐漸成爲房地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暴露,這些直接影響和制約了物業管理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研究其解決問題的對策,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列舉了我區的小區物業管理普遍存在的若干問題,並加以分析,最後,針對問題,對完善物業管理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物業管理,存在問題,建議

1、引言

隨着嘉善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開發進程的加快,房地產市場已成爲嘉善縣的主導經濟之一,不管是資歷深久的同心房地產公司還是新成立的幾家房產公司,都頗具實力,同時由房地產行業帶動的物業管理行業也逐漸形成規模,其效益日趨明顯。我縣的物業管理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從1996年的第一家區物業管理公司成立至今,全縣已有物業管理公司10餘家,從業人員300餘人,實施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20餘個,涉及住戶五萬餘戶,物業管理工作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也應該看到在物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突出。近幾年,我縣物業管理公司與業主之間不斷髮生的矛盾已經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從物業公司亂收費、擅自停水停電到公共設施被侵佔、公共維修基金被挪用、業主委員會成立難,大量物業糾紛紛至沓來。這些直接影響和制約了物業管理行業生存和發展。因而,研究現階段我縣物業管理髮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成爲熱點問題。

2、我區物業管理存在的若干問題

2.1物業管理收費難

一般來說,物業管理費除了合同約定的因提供物業管理而直接產生的費用,還包括物業管理企業所代辦的供暖費用、供熱水費用等。據統計,一般小區的物業收費率能達到75%,就屬於比較好的。但比如杜鵑小區,不交、少交、欠交物業管理費已成爲一種常見的現象,而作爲業主拒交物業管理費的主要理由多爲物業管理不到位,小區髒、亂、差;小區內存在業主車輛丟失現象和內配套設施不完備等。2006年5月的浙南頻道曾經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嘉善縣的多個小區面臨着物業公司撤離、業主自主管理的局面,比如衆所周知的冬青裏別墅小區,由於所能收到的管理費不到四成,物業公司不得不作出了退出小區的決定。

2.2物業公司服務面狹窄

物業公司自身管理水平較低,開展和提供的服務項目單一,服務面狹窄。目前,我縣的物業公司僅僅是面向居民住宅小區提供服務,而對居民住宅小區,包括風澤泗洲、東方名嘉、格林春天這幾個小區,也僅僅是提供保安、保潔、綠化等一些基本服務內容,其他一些特需服務項目基本沒有開展,如代接送小孩、代收水、電、暖氣費;代家政服務等等。

2.3物業公司員工素質欠佳

一般的物業公司認爲物業管理是簡單勞動,於是低薪聘請一些文化低、沒有接受過專門培訓的人員上崗,着重表現在杜鵑小區,由於物業管理費的不到位,不得不低薪聘請下崗工人甚至退休工人!即使公司對員工培訓,也還是停留在基本技能的初級階段,還未走向由勞動部門參與的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與鑑定。致使物業服務工作不到位,不按規範操作,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素質低。例如,2006年嘉善經濟開發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員流動性達到60%。保安工作形式大於實質,作用沒有真正發揮。表現爲:重門崗,輕巡邏查看;重小區內部安全,輕外圍防患;重治安問題,輕設施安全;重人員數量,輕人員素質;重人員配置,輕崗位管理監督;重對人的防患,輕對物的安全監護。

2.4成立業主委員會工作滯後

目前,嘉善絕大部分小區雖然都成立了業主委員會,但都沒有形成和發揮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橋樑與紐帶的作用;服務質量的監管工作沒有真正地開展起來;對物業服務與公共財務的收支疏於監督。同時,由於業主委員會自身缺乏對物業相關政策、規定的瞭解、理解和運用,致使物業公司單方面說了算,而業主委員會卻對物業的管理事項難以決策。

2.5業主對物業服務收費缺乏知情權

從嘉善的情況看,各物業管理公司都能做到明碼標價收費,能在小區的醒目位置公示服務項目內容、收費標準、收費依據等,但對物業服務收費的收支情況,物業管理公司沒有按有關規定“每年不少於一次向業主大會或者全體業主公佈物業服務資金的收支情況,接受業主和業主委員會的監督。”侵犯了業主的知情權和監管權。例如小區內停車收費問題,此類糾紛主要由物業管理公司以維護小區管理秩序爲由,自行或以業主物業委員會規定爲由向擁有私家車的業主收取的小區車位費、道路維護費、進門費等。由於物業管理公司所收取的上述費用往往系自行制定而未經過物價部門批准,雖然有的經過業主委員會同意,但是由於無相應的法律、法規或規章爲依據,因此爭議較大。

2.6個別業主過度強度個人利益

有個別業主過度強調個人的實用性利益而不顧社區整體外觀形象的共同維護。如:防盜鋼窗、空調等的安裝零亂;私佔公共場所,擁堵通道;隨意丟棄堆放生活垃圾袋;寵物糞便隨處可見等。這些行爲不僅增加了物業公司的工作難度和不應有的工作量,而且破壞、影響了社區的整體美觀和社區的環境。

2.7其他問題

物業公司由小區全體業主共同選舉、公開招聘的規定沒有執行。目前,嘉善各居民住宅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物業公司都是前期物業由開發商代管,後期物業則是由開發商將原來分管物業的人員分離出去,重新註冊企業名稱、企業法人,成立新的物業管理企業來接管社區。不論是前期還是後期物業,都沒有通過市場公開競爭招標,由全體業主自主選擇物業管理公司。致使物業企業提供的服務質量標準缺少明細,欠缺可監督性。

此外,由於房地產開發商的原因,小區分期建設及附屬配套工程未完全竣工而提前交房,一些配套設施如水、電、氣等工程不配套,造成物業公司開展工作困難,影響到物業服務質量。

另外,我省現行的物業服務收費辦法已滯後,有些內容與國家新頒佈實施的相關法規、政策規定不相一致。

3、完善物業管理的若干建議

針對上述物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加強物業管理知識的宣傳

要加強對《物業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使廣大業主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樹立“花錢買服務”的物業消費意識,明白不繳、少繳和欠繳物業管理費不僅損害了物業公司的利益,同時也損害了廣大業主的利益。同時,也應堅持在日常的物業管理小區中利用不同宣傳的形式:如公告欄、宣傳欄等向業主進行宣傳,提高廣大業主對物業管理的認識,讓業主知道交納物業管理費用是每個業主的法定義務,交費合理、拒交可恥;讓業主懂得不交、少交、欠交物業管理費,不僅損害了物業管理公司的合法權益,影響其正常的維修、養護、運行、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損害了全體業主的合法權益。要對廣大業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

3.2改變以往的收費態度和收費方式

由於收費員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自身對物業相關政策、規定缺乏理解和運用。同時,由於收費點多、面廣、收費員勞動強度大,難免會出現生、冷、硬的工作

態度,因而與業主的溝通、交流不是很暢通,導致業主對物業管理公司有意見而

不願交納物業管理費。針對這一情況,物業管理公司應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一些辦法,改變工作方式和收費態度。如:物業企業可在小區公告欄定期公佈已繳業主的名單,起到督促未交業主儘快交納的作用;對極個別的拖欠較多、對整個小區物管費收繳工作影響較大的業主,物業企業可拿起法律武器進行起訴,以起到震懾教育作用;也可依靠業主委員會,以業主委員會名義發通知,宣傳繳納物管費是業主應盡的職責。

3.3加強物業公司自身建設

加強物業管理公司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質量。物業企業要努力爲廣大業主提供優質服務,規範服務行爲,逐步擴大服務項目,不斷追求服務的精細度,注重對服務質量的研究,加強對員工素質的培養。通過企業的不斷努力,爲管理小區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從而使廣大業主逐步接受“花錢買服務”方式。另外,物業企業還要提高管理水平,加強內部管理,建章立制,規範行爲準則。收費時應根據居民的不同情況,在物價部門制定的物業收費標準幅度內,與業主協商確定。對一些收入很低確實交不起物業費的貧困戶,應給予減免政策並向其他業主公佈,一方面解決了交不起物業費的貧困戶的困難,另一方面也起到和發揮了其他業主的監督作用。物業管理公司應在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調整內部機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從而達到業主的認可和滿意。

3.4走“以人爲本”的發展之路

物業管理的服務對象是人,物業管理的目標之一是要爲業主和使用人營造“整潔、文明、安全、方便”的環境。物業管理企業要倡導“以人爲本”的科學發展觀,在與業主的接觸和服務中要把人情味體現在每個細節中,注重對業主的感情投資,提高業主滿意度。物業管理企業所從事的一切活動要以使業主稱心、滿意爲前提,其核心就是要提供完善、優質服務。任何物業管理企業必須捕捉市場信息,突出物業服務的人性化理念,將物業管理服務超越單純的維修與維護,爲小區用戶營造一種高品位的生活氣氛,引導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推行“零缺陷”服務的理念。

3.5成立業主委員會

明確業主委員會是業主欠費追償的主體,物業企業是具體執行人。由於物業企業自討欠費,既是運動員又想當自己工作的裁判員,業主很難接受和理解。因此,業主欠費,作爲業主代表、作爲物業服務的監督人的業主委員會應發揮其作用,站在公平的角度處理問題。

3.6應與開發公司辦理好交接手續

物業企業要與開發公司辦理好房產交接。爲避免在業主入住後房屋出現質量問題,引起糾紛,在與開發公司辦理房產交接時,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對有問題的房產,要在開發公司處理完畢後再接管;特殊情況下,可讓開發公司留下足夠的保證金,確保物業管理公司具有對該房產的修復能力,以利於今後的物業管理。

3.7開設物業服務的公開競爭市場

爲保證業主自主選舉權和物業企業完全的市場競爭,所有的物業服務項目都必須通過公開招標,由業主委員會經過全體業主意見調查,選定本社區物業服務質量檔次,制定招標條件並公開發布招標公告。物業公司按投標條件進行公開競爭招標,中標後的物業公司到業主社區發佈公告,讓全體業主透徹瞭解中標物業公司的基本情況及服務內容。

3.8及時修改完善現有的物業管理規則

近幾年國家陸續頒佈了相關法律和政策規定,而我省現行的物業管理規則仍是省物價局、省建委2000年制定的,在近六年來的執行當中,現行物業收費管理規定有不少地方與國家新頒佈實施的法規、政策規定不協調或矛盾。因此,省上必須儘早修改和出臺與之相配套的物業管理服務收費辦法。同時,在制定物業管理收費時,應將現在的“合理公開、與產權使用人的承受能力相適應”,改變爲“合理公開、收費與服務水平相適應”,這樣才能更符合市場經濟原則,更符合質價相符原則。

4、結束語

嘉善小區物業管理存在的這些問題,正是全社會物業管理行業的折射,它同時涉及到多個部門,等待着各相關部門的共同關注、協調和解決。物業服務關乎千萬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把物業的這些問題理清楚、解決好,將有力地促進我縣物業服務的健康發展,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需要我們作出更進一步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王貴嶺。《物業管理》。中國物價出版社。2003年10月。

[2] 蔣義宏。淺析成熟的物業管理模式。《現代物業》。現代物業雜誌社。2007年1月。

[3]塗振。《業主自治是物業管理的基礎》。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9月。

[4] 許海峯。《物業管理》。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5] 王荷。物業管理公司資源的經營[J]。住宅與房地產[C]。2006年8月。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二

摘要:行政村的行政管理存在着村的行政決策隨意性大,缺乏法制觀念;村裏的事情少數人說了算,缺乏民主觀念;村務不公開,缺乏羣衆觀念的嚴重現象。行政村的行政管理必須遵循法制的原則,必須遵循民主的原則,必須遵循村務公開的原則,實現行政村行政管理規範化。

關鍵詞:法制原則;民主原則;公開原則

行政村,是指政府爲了便於管理,在鄉鎮政府以下建立的最基層的農村管理組織,它是由一個自然村或幾個自然村組成。自然村隸屬於行政村。行政村設立黨支部、村委會,行政村的管理實行的是村民自主管理。行政村是針對自然村而來的,行政村是一個較爲特殊的組織,它不是一級政權組織,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它屬於自治組織。行政村對上接受鄉鎮黨委和鄉鎮政府的領導,協助政府從事許多行政管理工作,對下是管理村民小組,履行村務管理職能,本身是村民自治組織。因此具有許多行政管理的職能,怎樣發揮好行政村的作用關係到新農村的建設歷程,是農村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

一、行政村行政管理的現狀

當前行政村行政管理的現狀基本是延續了生產大隊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落實鄉鎮黨委和鄉鎮政府的任務。對村民小組的領導方式是上級的下級的領導,都是指令的,必須的,沒有商量的餘地,完全是行政領導方式。如:修路每戶多少錢,公益事業每戶多少工時等,村民只能是被領導。上級的精神傳遞到村民小組長哪裏就到頭了,村民瞭解中央和上級的精神只能靠電視、廣播。村裏的大事小事都是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一個人說了算,忘記了行政村是村民自治組織,把對自治組織的管理變成了行政組織。侵犯了村民的權利,損害了村民的利益,影響了黨的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落實。

1、鄉鎮黨委和政府有事情找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落實。當前在現在和村的關係上許多鄉鎮的領導仍然認爲鄉鎮和行政村的關係是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鄉鎮有什麼事情召開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會議佈置落實。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變成了傳達鄉鎮任務的橋樑。忘了行政村是自治組織,村委會是協助鄉鎮黨委和政府落實任務。

2、村務一個人說了算。在行政村的管理上,村裏的大事小情都是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一個人說了算。什麼事情都是一個人在管,一個人說了算,村裏的其他幹部都起不了什麼作用,有的甚至不過問村裏的任何事情。他們對村民的管理全部是命令的,根本體現不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特點。

3、各種組織起到作用不大。現在行政村設有許多團體組織,如:共青團,婦女聯合會,民辦,計劃生育,保安,農民協會,各種農民合作社等羣衆組織。這些組織基本是應付鄉鎮的會議,沒有計劃,沒有活動根本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二、行政村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行政村的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很多,直接影響黨在羣衆中的形象,也影響着羣衆的情緒,有些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的地步,突出的問題有三個反面:

1、村的行政決策隨意性大,缺乏法制觀念。村裏的決策沒有按村民自治法進行,主要依據是鄉鎮的指示和個人經驗來決策。許多行政村根本沒有預決和算制度,村裏年初的預決算基本就是寫在紙上,村財務開支沒有計劃,基礎設施投入沒有計劃,基本是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怎麼幹就怎麼幹。

2、村裏的事情少數人說了算,缺乏民主觀念。任何事情都是村領導說了算,村民不知道什麼是村民大會,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權利。村的集體收入管理混亂,一是程序不規範,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自己說了算,隨便變更集體決定。二是手續不規範。有的只是口頭合同,有書面合同大多數合同要素不全,爲日後糾紛埋下了的隱患。三是吃過頭飯,許多村集體支出過大,提前收繳承包款和租金,影響了村裏下一年的工。

3、村務不公開,缺乏羣衆觀念。村裏的賬目,村裏事情,只有少數領導知道,村民根本不知情,只能被動接受,嚴重的影響了村民的積極性。村級財務管理監督、監控不強、沒有有效的監督手段。有部分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自律意識不強,鄉鎮又缺少對村幹部的監督機制,村民監督小組形同虛設,村的財務管理失去了監督,出現嚴重的混亂現象。

三、行政村行政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行政村是村民自治組織,它具有落實鄉鎮黨委鄉鎮政府的指示和管理村的行政事務的職能,行政村的行政管理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遵循法制的原則。

我國是法制國家,自治組織的自治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進行活動。

第一、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村民組織法規定的範內活動。憲法和法律是針對全體人民和所有社會組織的,自治組織的管理也不能例外。村民組織法規定“爲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民組織法是村民自治的大法,村的行政管理必須遵循。

第二、必須按法律程序辦事。按法律程序辦事是依法行政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原則,行政村的決策必須按法律程序進行,應當由村民小組先協商的事情,村委會不能事先決定,應當村民大會決定的事情不能由村委會代替。決策的程序不對,也會直接影響決策的法律效果,影響農民羣衆的積極性。

第三、必須尊重民俗。民俗雖然不是法律,但也是一個民族或村民幾代人形成的東西,它對農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處理不好,會影響黨和羣衆的關係,直接關係到行政管理的效果,因此尊重民俗是行政村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

2、遵循民主的原則。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一、重大事情決策必須實行民主決策。也就是必須有村民大會來決定。村裏的基本建設如:修路、基建、村的財產出租出售和承包等必須有村民大會決定,村委會領導無權擅自決定。

第二、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必須通過民主協商。爲了便於管理,行政村需要制定一些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必須事先和村民協商,不能由村委會不經村民協商直接制定。

第三、村委會選舉必須是民主選舉。實行民主選舉是村民組織法明確規定的,無論是選舉村級領導還是選舉村民小組領導,都不能是上級委任和指派,必須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

3、遵循村務公開的原則。行政村村務公開,是農村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農民行使民主權利的保障,是村民對村務活動實行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好辦法。也是村民自治的主要特徵,只有各種事情都公開透明,村民纔會相信村民委員會的領導。村務公開要從農民羣衆關心的切身利出發,凡是羣衆關心的熱點問題,凡是村裏的重大問題都必須向村民公開。

第一是財務公開,財務公開是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也是羣衆最容易出現意見的地方,因此村的財務必須公開透明,做到賬目按月按項公示。要聘請羣衆監督員監督村裏的財務支出情況。羣衆監督員不僅能起到監督的作用而且也是村委會和村民聯繫的橋樑。

第二是政務公開,一是要實時反映村委會的工作情況,包括年度工作目標、基層組織機構、會議記錄等情況。二是計劃生育情況、村規民約的制定,以及文書檔案情況等。三是各種羣衆組織活動情況和優秀人物的評選情況都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及時向羣衆公佈,都要做到公開透明,讓羣衆清清楚楚。

第三是重大事情公開。如村計劃生育指標情況;宅基地和徵用土地的審批情況;村裏集體財產項目承包、經營情況;村裏公益事業情況;村幹部的工作獎懲情等等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向村民公開,接受羣衆的監督。

總之,行政村的行政管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現在有許多行政村的行政管理非常混亂,行政村的所有事情都是村支部書記(兼任村委會主任)一個人說了算,各種制度都是擺設,村委會委員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在農村應當首先規範行政村的行政管理,建立和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保證村民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把行政村建設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村民自治組織。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三

農業部下面的部門基本覆蓋了農業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各個方面,其行政管理職能也呈多樣化發展,主要包含有:農業市場宏觀調控管理、農業生產發展政策制定、農業市場經濟監管以及農村公共服務等,這些職能部門共同建設出了地方與中央農業行政管理相結合的系統化、差異化、規範化的農村行政管理體系。

一、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成效

(一)擴大管理範圍

經過體制的改革後,國家制定了新的農村發展戰略,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以服務業爲市場導向,注重農業與工業的協調發展,促進新農村的建設。所以,當前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管理範圍不僅農業市場經濟提供優越的環境,還包含了產業化經營、機械自動化生產以及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等多個方面。

(二)改善管理理念

在我國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家明確提出了要明確相關職能、權力與責任相匹配、職能運作要協調統一,這也促使了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建設逐漸往多元化、市場化、開放化的方向發展。

二、我國農業公共政策的實施

我國在進行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制定和實施了許多的農業政策,而這些政策的落實以及應用有效程度都需要經過相關數據反饋和審覈才能評定。要想促進農業的發展和新農村的建設,就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只有落實了政策,才能進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並探究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關政策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然後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下面是利用層次分析法對我國某地區農業政策應用效果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的相關研究探討(如表1):

表中:X1是指經濟繁榮、X2是指生活提高、X3是指生態文明;Y1代表農用機械總動力、Y2代表農業總產值、Y3代表鄉村水電站個數指標、Y4代表農村用電量、Y5代表農民家庭固定資產數、Y6代表人均糧食擁有量指標、Y7代表有效灌溉面積、Y8代表化肥施用量、Y9代表水資源總量指標[3]。

從表中可以看出,對農業政策影響最大的是農用機械總動力,然後依次是人均糧食擁有量指標、農業總產值以及鄉村水電站個數指標等。所以我國農業政策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礎上,加大農業生態文明的建設力度。

三、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調控方式有限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調控方式相較於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調控手段有限。目前國家採取的農業調控手段主要分爲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種。其中,最先應用的就是行政手段,其作爲傳統調控手段的延續,缺乏對市場結構和市場實際需求變化的綜合分析,早已經不適應農業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目前我國採用最多的是利用經濟手段來進行農業發展的調控,並且在市場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有時候由於市場失靈,導致經濟手段失效,無法正常的進行調控;而法律手段由於法律體系建設還不夠完善,所以需要綜合其他手段共同使用,法律調控方式的不足,也導致行政管理信息缺乏真實性、可靠性,使得行政管理措施更多地是依據人爲主觀判斷而執行。第二,調控範圍有限。過去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就是發展農業生產、保障農產品資源的充足供給,使得我國農業發展調控範圍主要侷限在生產能力這一方面,而在農產品生產質量、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以及生態平衡等方面缺乏合理的調控措施,使得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產業化、可持續化、標準化的發展要求。

(二)行政管理機構設置不合理

1、目前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在職能的劃分上仍然具有傳統職能劃分的特點,就是依據不同等級、不同時節、不同內容將職能進行了具體明確的劃分,但是國家只注意到職能的全面性,而沒有注重職能的系統性和綜合性。這種被分割的細化職能管理,使得不同職能的人員都只在乎自身的職責和利益,出現了問題互相推諉,有利益可言就向佔爲己有,這樣不僅會降低農業行政管理的綜合效率,而且可能會在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形成管理真空區,導致有關企業能夠壟斷農業市場,而限制了市場經濟的平衡持續發展。

2、地方政府與中央在農業行政管理機構的設置上存在很嚴重的同構化現象,這種模式單一化、等級層次清晰化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結構,沒有綜合考慮地方的實際情況,缺乏差異化發展,無法推進地區特色農業以及主導產業的發展建設,也不利於農業市場經濟結構的調整,同時,對農產品品牌效益和生產示範基地的建設也有很大的影響。農業高效化、產業化生產需要依賴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環境資源,所以,國家要因地制宜的建設地區農業行政管理機構,才能綜合提升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我國農業行政管理職能過分的干預農業市場經濟的資源分配,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性的進行市場調控,既破壞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市場調控規則,又無法進行資源科學合理的有效配置,已經無法滿足農業產業化生產、可持續化發展、標準化建設的要求。

4、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分爲決策層、中間層和執行層,而執行層作爲基層組織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中力量過於薄弱。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的基層目前處於沒人員、沒資源、沒自主思維的局面,不僅執行效果不理想,而且無法爲農業市場提供貿易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

(三)農業行政管理法制建設不完善

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中,不論是農業生產的羣衆,還是執法的行政管理人員,對法律的建設和利用都比較模糊。行政管理人員自身較差的執法態度加上羣衆淡薄的法律意識,降低了法律在農業行政管理過程中的權威性、有效性和指導性,使得許多農業發展政策和行政管理措施都無法落實到位。由於法律建設不夠完善,導致在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出現了任人唯親、利益趨勢的管理模式,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且部分官員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利用自身的職權來謀取額外的利益,不僅影響了農業行政管理法制體系的建設,而且破壞了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

(四)農業中介組織發育滯後

隨着社會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我國目前的小農分散經營模式陷入了生產規模小、生產效率低、市場競爭力弱的局面,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國際化、標準化、產業化的發展需求。而且,在信息如此發達的時代,國家對農業發展的技術指導和公共服務建設,都不能及時快速的在農民團體中得到響應,這主要是由於農業中介組織發育滯後而造成的,使得政府、農戶與市場三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渠道和實現路徑。這樣既不利於國內農業市場快速、合理的發展建設,也降低了我國農業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四、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措施

(一)增強市場服務職能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措施,首先就是要加強行政職能對農業的基礎服務意識,其主要分爲服務硬件水平和服務軟件水平。提升農業服務硬件水平就是指,大力推動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我國較偏僻、經濟較落後的地區增添更多的投資項目,包括道路、電網、供水等,解決當地農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而提高農業服務軟件水平則是指,加強農民生產技術的培訓,加大農業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力度,給農民提供適當的補貼政策和信貸政策,促使我國農業向集約化、產業化、科學化、國際化快速發展。

(二)增強市場調控職能

農業生產十分依賴自然條件和環境資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場調控的不穩定性。而市場調控失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信息共享程度不夠,國家不能準確的掌握市場的動態變化,而農民也不能對國家採取的措施和政策做出及時的響應,導致農業行政管理職能工作效率低下。所以,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要綜合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來加大對農業市場的調控力度,促進信息科學性、準確性、時效性的系統建設,提供公正、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制定集約化、產業化、差異化的農業政策,來確保整個農業市場穩定、快速的發展。

(三)合理規劃權力配置

在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中要明確崗位職能,保證權責一致。行政權力和行政職責是手段和目標的關係,行政職責就是確立工作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而行政權力就是實現其目標而具有的控制協調手段。隨着社會體制的不斷改革,以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使得我國行政管理結構從金字塔型逐步轉變爲扁平型。所以,要注重農業體制中基層組織的建設,要爲基層組織提供更多的權利的扶持力度,這樣才能充分的調動基層組織的積極性,更好的發揮基層組織具有的信息優勢和結構優勢,及時有效的實施國家政策和指導方針,提高國家的市場宏觀調控能力。

(四)加強行政管理法制建設

加強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系法制的建設,要確保三個基本要求:第一,是明確職責要求。農業行政管理人員要熟練掌握自身具有的行政權力,不能逾越自身權利範圍行使職能,也不能將權利和責任分開,要努力的運用自身的職能完善農業行政管理體系,促進農業的發展;第二,遵紀守法。不僅是行使的對象受到法律的約束,而且行使人員自身也要嚴於律己,不能明知故犯,利用手中的權利謀取私利,破壞市場結構,損壞農民利益;第三,加大懲罰力度。對於利用不合理手段壟斷行業、哄擡價格的企業要進行打壓,對侵犯國家法律法規的現象要嚴懲不貸,確保農業市場穩定、健康的發展。

(五)加強信息化建設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建設,主要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建設全面化、系統化、智能化、時效化、科學化的信息系統,來完善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的建設,實現行政組織機構能夠及時、準確、有效完成農業服務和行政協調管理。同時,要建立與農民互動的反饋機制,確保信息的共享程度、傳播速度、執行力度更加高效。

五、結語

我國農業行政管理體制經歷了許多次的改革和完善,已經逐漸趨於成熟,但是要實現農業生產國際化、產業化、標準化的目標,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完善農業行政管理市場職能,合理規劃權利配置,增強市場調控能力,加強信息化建設,構建政府、農民、市場一體化的建設,確保農業市場穩定、快速的發展。

行政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篇四

摘要]國家要求各級政府部門大力開展行政管理改革,其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政府部門積極轉變自身職能。經過多年的改革,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當前行政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開展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性,進一步分析了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後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改革;行政管理;政府

改革開放以來,公民對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管理改革就是要求政府積極轉變自身職能,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歷經多年改革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當前我國行政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1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義

1.1有利於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政府本身所擁有的權力和作爲經濟社會管理者所處的特殊位置,決定了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導地位和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制約作用。行政性壟斷及地區性封鎖不打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化市場體系就不可能最終形成。政府不理順龐雜錯位的政府職能,不改變以行政手段爲主的管理經濟的方式,就不可能建立靈敏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也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因此,政府只有大力開展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

1.2保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密切相關,但在改革過程中,人們一味強調經濟改革而忽略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更是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但筆者對改革實踐進行了深入研究發現,一旦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能與經濟體制改革同步進行,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就不能順利進行,經濟發展方式就不能發生較大變化。我國當前經濟體制改革中存在着大量的矛盾與衝突,如經濟增長方式還較多停留於粗放模式、擴張投資不具備計劃性、存在着大量的重複性建設、一味強調國內生產總值與財稅收入等,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大力開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職能只有自根本上發生轉變,真正做到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不再幹涉市場中介組織,微觀經濟發展不再受政府部門的影響,各種行政干預、地區封鎖才能消失,才能逐步形成開放的、有序的、合理的現代市場體系,才能保證市場價格真正反映市場供求情況與資源稀缺情況,纔有利於在經濟建設中兼顧保護人類環境的要求,進而保證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2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要求必須深入開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環境與之前相比出現了明顯不同,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只有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狀況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所以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必須及時創新。當前我國政府管理還存在一定問題不利於我國經濟發展。

2.1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

目前,我國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當前有的政府機構不能正確處理本身與市場發展的問題,不論事務大小、不管事務具細都要干涉,導致市場調節不能順利進行;其次,政府過多幹預企業經營,一些地區還做不到政企分開,導致企業不能自主發展,影響企業的經營積極性,嚴重製約了當地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政府職能不能準確定位會出現很多問題:第一,國內體制改革與改革開放速度不同步;第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不同步;第三,政府職能轉變與政府機構改革不協調。

2.2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順阻礙其他領域改革

目前,我國各個社會領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因素,導致行政管理體制與時代發展相分離。行政管理體制不能及時改革會阻礙各個領域改革的順利進行,如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各項改革同步發展,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則面臨諸多困難。我國在深入開展改革過程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同時與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具有不可分割的聯繫。行政管理改革是順利開展其他社會領域改革的基礎,如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能順利進行,那麼其他改革則束手無措。

2.3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開透明

隨着我國改革的深入開展,由於我國當前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存在明顯的走形式、走過場等現象。各級政府雖然採取了各種公開透明的措施,但是卻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在實際工作中,政府也做不到全面公開,而只是選擇公開一部分內容,導致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做不到公開透明。

3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策略

3.1政府要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

政府部門要儘快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我國當前行政管理改革的核心任務就是要進一步規範當前行政法律條款與各種行政許可制度,保留那些適合我國國情的、能推動經濟發展的、能得到公衆擁護的制度,刪除那些含有計劃經濟特點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各種制度。同時,政府要正確認識自身職能,要給予企業必要的發展自主權,利用市場化手段解決一部分管理事務,早日成爲“高效、廉潔、公正公平”的政府。此外,政府要不斷引進新型管理措施,根據政府實際管理情況,實行持續監管制度,發揮監管、檢查、備案等各種方法的作用,保證自身管理的順利進行。最後,針對當前需要政府部門審批的事務,政府要制訂規範的審批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利用制度規範管理人員的行爲。

3.2引進新型管理措施,做好宏觀調控工作

在行政管理過程中,政府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與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改革管理策略,要善於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及時引進新型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較好的管理效果。在深入研究外部行政環境與政府內部系統數據的基礎上,政府要及時調整管理計劃,做好宏觀調控工作,要求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要逐步轉變爲間接管理與協調服務、事後監督等管理形式。同時,政府要進一步減少市場經濟的直接干涉,要依據市場發展規律發揮各種經濟政策的作用,從而達到間接管理的目的。

3.3政府行政管理實現信息化

隨着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當前已經普遍應用於各個領域當中,爲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因此,政府部門要大力引進信息化技術,建設電子政務管理系統,實行網上辦公。我國政府部門要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電子政務網絡框架,以電子政務爲標準積極改革當前政府管理職能與政府組織結構,推動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健康發展。

3.4完善行政監督機制

完善行政監督機制是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徑。首先,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政府要真正實現依法行使行政權力,防止腐敗,必須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以權力制約權力”,完善各種監督機制。在我國,監督不力的主要原因就在於監督機關和監督人員缺乏必要的獨立地位。政府必須對監督主體提供必要的激勵和保護機制,設立專門的監督機關,才能夠保證監督的切實有效。其次,要強化社會監督。強化社會監督,是推動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根本保證。在實際工作中,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羣衆的監督,並實行政府信息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主要參考文獻

[1]高永勝。我國地級市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15.

[2]焦晶。我國鄉鎮政府行政管理現狀與改革路徑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

[3]鄒江峯。中國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