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德育論文

大學生德育論文多篇

大學生德育論文多篇

大學德育論文 篇一

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絡已經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普遍地走進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在網絡文化的導向下,大學生德育教育出現了諸多問題,如何在網絡文化導向下加強大學生德育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

關鍵詞:道德教育職業道德 師資建設

江澤民同志曾說:“德育教育,在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擺在重要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和削弱。”目前,在校大學生德育教育存在諸多隱憂,理應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高度重視,進一步發揮高校德育在大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價值。

一、當代大學生德育教育之隱憂

(一)道德認知相對低下

“道德認知指個體在原有的道德知識的基礎上,對道德範例的刺激產生效應感應,經過同化、順應的加工,而獲取道德新知的心理活動過程”[1]。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邁入大學的門檻不再那麼高不可攀,但同時也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面對激烈的人才競爭,很多大學生急功近利,重才輕德。在人際關係方面,很多大學生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處事原則,個別同學甚至自私自利,以鄰爲壑。另外,儘管大學生無一例外都要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卻仍有很多學生對“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不太認同,堅信“人的本質是自私”。可見,部分大學生忽略了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思想的學習,忽略了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對世界上其他民族優良道德思想和文化傳統的學習,當下,更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熟視無睹,結果必然導致其道德基礎理論匱乏,道德判斷不易客觀,道德行爲不合規範。

(二)道德情感比較淡薄

道德情感是根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爲進行道德評價時所產生的態度和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時而引起的心理狀態。當今大學生普遍存在“情感冷漠”、“情感壓抑”、“情感枯竭”、“情感危機”,面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如貪贓枉法、權錢交易、利用裙帶關係謀取一己私利等現象表現得越來越無動於衷。特別是關係到大學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要想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就必須走後門送禮,有些女大學生信奉“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對此,很多大學生認爲理所當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羞愧感。

(三)道德意志顯得軟弱

所謂道德意志是指在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相結合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自我控制能力,表現爲踐行道德原則與規範的堅韌精神與頑強決心。它是道德主體肯定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境界,它存在於道德主體由內而外、由無形的意識情感到有形的實踐演變過程中,深刻而充分地展示出道德主體的道德力量,以大學生的上網行爲爲例,一些自制力較弱的大學生會出於好奇或衝動心理去尋找色情、暴力等帶有刺激性質的不健康信息。大學生如果缺乏克服困難和障礙的能力和毅力,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就較弱,在物慾和外力的干擾下難以構築起堅固的道德城牆,道德意志的弱化使得大學生道德社會化困難重重,因此在道德修養中,自覺地磨鍊自己的道德意志,就成爲培養和造就個人道德品質的關鍵之一。

(四)道德實踐知行脫節

當代大學生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爲確實具有不協調性,存在“知”與“行”的嚴重脫節現象,存在較高道德認知水平與較低道德實踐水平的矛盾,也存在道德行爲存在對他人高要求與對自己低要求的矛盾心理。所以,折射出現實生活中表現爲“知而不敢行”、“知而不能行”、“知而不願行”、“高知低行”。

二、實現大學生道德社會化的具體路徑

(一)師德育人:樹立大學生的道德學習榜樣

高校及高校的德育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高校需要完善大學生德育工作隊伍的選拔、培養和管理機制。“高校要加強德育學科建設,實施大學生德育隊伍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德育人才培養基地,培養德育工作專門人才。特別要建立完善大學生德育專職隊伍的激勵和保障機制,解決好他們的教師職務聘任問題,使他們享受到與專職教師同等的地位和待遇,讓德育工作者不因爲他們傳遞價值觀的工作受到歧視,反而更加受到尊敬和重視”。

第二,德育教師要通過發揮自己的個性力量感化學生。烏申斯基指出:“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和定型,教師的道德個性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3]蘇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視教師的個性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作用,認爲學生的個性要靠教師的個性直接去影響、去培養。

第三,德育教師要堅持在多元文化中的價值主導,堅決抵制“教育去道德化”,德育要是去道德化就不成爲德育,也就消泯了德育自身存在的價值,這顯然不符合高校德育教育要求,也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特殊要求,爲此,德育教師要做好自己角色地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倡導社會主義主導價值,從而自覺抵制“教育去道德化”。

(二)載體育人:創設高校德育的有效載體。

第一,以課堂教學爲載體,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高校德育課程是大學生接受德育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載體。德育課的學科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必須進一步得到全面加強和改進,以更好地發揮其主渠道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中說:“在德育課堂教學中,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同等重要,不可偏廢。學生個體的直接經驗、生活世界是德育課堂得以有效進行的基礎和源泉,是學生個體學習活動的起點和動力,是轉化書本知識和間接經驗的‘消化酶’。”

第二,以校園文化爲載體,建設和諧校園。校園文化包括校園的標誌性建築、教學實驗場所等硬件,也包括教風、學風、校風等軟件。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能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展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

第三,以社團活動爲載體,促進大學生個性全面發展。高校大學生社團是由某些方面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自發組成的羣衆性學生組織。社團活動以其開放性、趣味性、羣衆性的特點成爲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豐富了學生的業餘生活,昇華了學生的道德境界,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第四,以信息網絡爲載體,構築潔淨的網上精神家園。網絡是人類創造的,併爲人類所控制和使用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便利工具。網絡本身沒有善惡、美醜、姓“資”姓“社”的區別。當網絡被有特定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生活行爲方式的人運用時,才產生了所謂“雙刃劍”的問題。顯然,大學生在網絡行爲方面出現了種種道德失範現象,凸顯了將信息網絡建設成爲高校德育新載體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爲此,高校要加強網絡道德與法治教育,給大學生思想加上一道防火牆,把網絡道德與法治教育看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三)目標育人:關照大學生的生活世界。

高校德育堅持以人爲本理念的目的就是促進大學生的道德成長,幫助大學生體認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提升大學生的德性品質和精神世界。既然德育是爲人的,就必須關照學生生活世界,特別是在工具理性日益張揚、價值理性受到壓抑的現時代,德育迴歸生活世界的意義更加凸顯。

從空間上看,學生的生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課堂生活、學校生活是大學生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受到充分的重視。德育關照和迴歸生活世界,具體要做到:一線的德育老師不僅要學會教書,而且要學會教人;不但要耐心“備課”,而且要精心“備人”。教師要主動深入學生生活,與他們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並善於雙向溝通,使學生懂得體驗生活,在生活中促進他們的自主精神建構,想方設法使德育課富有魅力,從而使之成爲學生的內在需求。要學會把學校生活與家庭生活、社區生活,課堂生活與課外生活嫁接起來,建構成良性的生態關係,它的效果和作用就會就會滲入學生的整個生活。那麼,在實施過程中,必須從實際出發,兼顧不同階段、不同年級、不同對象,實行分層次教育;要講“近、小、實”,而不要講“高、大、空”,從而貼近生活、聯繫實際、層層落實、啓發引導、主體參與、情意兼顧、知情統一。鑑於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着重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德性,如成才意識、創新精神、競爭意識、誠信意識、公平競爭、勤儉自強、樂於奉獻等。與他們建立平等的對話關係,在雙向溝通、深入瞭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創設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從而促進他們的自主精神建構。

總之,德育以生活爲起點,以生活爲歸屬,教育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立身處世,學會做人,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生活德育的終極關懷。

大學德育論文 篇二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問題已經成爲各方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高職院校大學生德育工作不容樂觀,應對新時期新形勢下德育工作的原則和舉措積極進行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德育論文

21世紀是科技發展的時期,是人才培養的世紀,而科技和人才大多是由高校培養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培養人才依照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學說,因此高校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而德智體美勞中“德”是第一位的。

1、當代高校的德育方向

當代高校不僅只重視和增強對大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而且也應與時俱進,完善合理的德育教育內容和方法,加強對大學生德育的教育,致力於培養和促進大學生“德才兼備”。當代大學生自身不僅只重視知識、能力的學習,還應加強自身德育建設,努力實踐,努力做到“有德有才”。

胡錦濤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和社會主義榮辱觀。[1]高校應以此作爲大學生成長長才的行動指南,以此科學理論作爲德育的指導思想。高校在對大學生德育教育方面,應改變傳統觀念,由傳統德育向現代德育轉變。學校應根據當代大學生新的時代特點和需求,審時度勢的調整大學生德育教育體系,因材施教,致力於提升大學生道德修養道德行爲水平。

“德”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成才的前提,是大學生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先決條件。大學生的“德”育是一個全面的、長期的、經常性的培養過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違心的假裝出來的,而是自然而然自身素養的真實映射,大學生真正的“德”應是“德在平時”“德在身邊”。

2、當代大學生的德育內容

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包括有:理想信念的教育、愛國主義的教育、自身素養的教育(誠實守信、責任心、創新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教育等。理想信念教育即是教育大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堅定地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並且有自己的遠大理想、有自身堅定地信念。愛國主義教育即是培養大學生熱愛民族熱愛祖國的情操,擁保家衛國的情懷,爲國家爲民族獻出自身的一份力量。自身素養教育即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全面的教育[2],即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誠實守信、有責任心、增強大學生健康心態(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勇於挑戰困難和挫折)等各方面的教育。人文素養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優秀的文化素養,促進大學生人格、意志、情感的完善,以引導大學生實現自身人生價值及促進全面發展。[3]

因此,大學生德育教育應充分發揮:理想信念教育是前提,愛國主義教育是核心,自身素養教育是動力,人文素養教育是催化劑的功能,全面促進大學生“德”的形成。

3、新時代高校的德育潛在問題

在對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德育現狀的觀察中發現,個別高校依然走着傳統的德育步伐,沒有及時調整以適應時代步伐,甚至將德育教育邊緣化。在新時代背景下,隨着外來文化的衝擊和影響,大學生中出現了一些以自我爲中心、缺乏誠信、沒有責任心、缺乏愛心、自私、等德育問題,需要一些高校重視德育教育、更新德育內容、改善德育教育方法、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德育的警鐘已敲響,德育需要進一步加強,這就要求高校居於時代背景,進一步探索如何提升大學生的道德素養。[4]

4、高校對大學生德育的策略分析

(1)高校應努力抓好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政治理論課有利於大學生思想覺悟的提升,高校應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爲學校“必修課、考試課”,安排優秀的專業教師成員負責,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內容,改善教育方法,以適應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努力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爲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

(2)每週安排一定課時的形式政策課教育。形式政策課有利於學生接觸掌握最近最新的社會形式變化與國家動態、國際動態等。高校應安排每週固定時間、固定課時、不固定的教師專家、形式多樣的課堂主題的形式政策課,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甚至校外實踐等。打造形式政策課“週週學、週週新”,成爲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生會建設、社團建設等的完善,它們都具有潛在的德育功能。高校應重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優化學校的教育環境,加強校園附有人文氣息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其環境優美、舒適宜人,大學生身臨其境、感染薰陶,這樣的硬件設施建設也就滲透了“硬德育”的潛在功能。高校還可以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積極有益的社團活動、各種比賽及學術活動,促進大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交流,這樣也就滲透了“軟德育”的潛在功能。“軟硬兼施、互相結合”更有利於對大學生良好的德育教育。

(4)順應時代發展,運用現代網絡技術,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5]高校組織專門網絡人才加強校園網絡建設,運用網絡進行德育教育如:通過校園網絡表彰先進個人事蹟、傳播校園文化建設動態、展現國家、社會最新事件、最新成就、前沿新聞、國際動態等,也可以開展網上辯論賽、組織各種網上文化交流活動和網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活動等,運用網絡帶動德育教育更新穎、更便捷、更全面。

(5)大學生自身應自覺自律,好學習勤思考,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積極互動交流,轉變舊的陳腐的思想觀念,不急功近利、不自負、不輕浮、不爭強好勝,加強自身辨別能力、自身社會適應能力,“樹德於心,施德於身”。

總之,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應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更新、不斷完善,順應時代發展、遵從教育規律、利用內容豐富多方面的德育手段,傳“德之正能量”於學生,並用於實踐,讓學生“德在平時”“德在身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07-10-25.

[2]邱偉光。新世紀以德育爲核心的素質教育之再認識[C]//明德:邱偉光德育文集。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12.

[3]袁昌兵。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4):248-250.

[4]楊勇,段全武。高校大學生德育現狀及其發展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3(17):48-49.

[5]毛玲。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德育教育的新途徑[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9(1):101-103.

大學德育論文 篇三

摘要:研究大學德育環境建設,是增強大學德育的科學性、實效性的一個重要切入點。人與環境的辯證關係、人的道德需要與全面發展理論,是構建大學德育環境的理論基礎。大學德育環境的構建歷史性地表現出時空性、主導性、主體性、生命性等實踐特質,具體體現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畫龍點睛的校訓、高雅的人文環境、師生的平等互動等方面。

關鍵詞:大學德育

一、以德育課堂爲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營造課堂德育氛圍

爲了更好地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教育部關於德育工作的要求,響應《江蘇省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行動計劃》,學校專門制定了《德育教學改革和實施方案》,把課堂建成學校德育的主戰場,創造性地開展德育工作。

設定課程改革目標。德育課堂是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和品格提升的主渠道,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爲重要的任務,同時,還應考慮職業教育的特點、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和企業用人單位的標準,目標界定應該緊緊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教的新要求,解決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什麼人”這一核心問題,爲企業培養優秀的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服務,爲學生成功就業創業服務,併成就學生的幸福人生。

構建模塊化內容體系。德育教學內容要以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教材爲依託,以新課標規定的內容爲標準,將課程按照項目主題劃分模塊,同時,根據教育目的適當增加選修內容和實踐活動。

創新教學模式。德育只有“活”起來,才能“火起來”。德育課堂要想煥發強大的吸引力,必須堅持以生活爲主線,貫徹“以學生爲中心、情景爲中心、活動爲中心”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理念。教師應改變傳統的“灌輸說教”模式,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確立生活主題,通過情景模擬、學生體驗、教師引導的“情景教學”模式使學生獲得道德體驗,促使其主動建構德育修養、提升思想境界。

建立知信行結合的德育評價體系。德育評價一直是德育改革的難題。筆者在實踐中,同時使用“學生德育綜合水平考覈”和“學業水平考覈”兩套考評方式,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班主任測評、操行考覈參評和德育教師輔評檢測情感、態度價值觀和德育行爲,考覈德育外化;通過卷面考覈知識、能力,並把兩套考評綜合。

二、以校園文化爲載體,創新校園文化工作,發揮環境育人功能

校園文化建設情況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的質量,把校園優化成具有職教特色、反映時代氣息、格調高雅的“準社會”,對德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助力作用。

首先,學校充分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舉全校之力整體推進,先後召開班主任工作研討會、校園文化論壇,探討校園精神文明、校園文化等理論,制定《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意見》和《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把握環境建設的德育航行,用科學的理論佔領校園文化陣地。

其次,充分發揮校園媒體的導向作用。學校先後投入資金,建立了德育網站、校報、“青春之聲”廣播站和校園電視臺,畫廊、班級板報等定期策劃德育專題,立體化、多維度的媒介營造了和諧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使學生在無形當中受到啓發與教育。

再次,積極開展品牌校園文化活動。學校一直把“突出高品位、打造品牌活動”作爲校園文化的總體思路,已形成“理想導航工程”、“素質拓展訓練”、“陽光心理教育”、“和諧之聲晚會”、“社團彙報表演”、“暑假社會實踐”等精品活動,爲學生健康成長搭建了平臺。

最後,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學校及時關注社會熱點,瞭解學生思想情況,針對學生思想狀況實際,藉助報告會和主題班會的形式,將學生思想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三、以家庭教育爲紐帶,挖掘家長教育潛能,構建德育合力體系

家長是家庭與學校、家庭與社會的紐帶,在德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對學生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一方面,家長要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紐帶。主動了解學校的德育計劃,及時與老師溝通學生心理、思想等情況,以使德育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個人生活情趣和品位,形成和諧的家庭關係,以使學生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和受到薰陶;積極參與學校家長會,主動學習子女教育方法,形成家校聯動機制。

另一方面,家長要做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紐帶。由於學生的價值觀正處於形成階段,對社會的判斷並未完全成熟,家長應該主動關心子女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對社會現象形成正確的評判標準,避免受社會不良行爲同化。

四、以社會環境爲保障,優化社會思政環境,打造大政工新格局

衆所周知,受教育者大多時間是處於社會生活環境這個大背景下,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比有意識的德育活動更多,並且社會環境德育場發揮着難以被我們控制的作用,時刻對受教育者發揮無形的作用。而解決此問題,必須樹立“大政工”的觀念,搞“全員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第一,培養學生判斷社會現象的能力,提高明辨是非能力,自覺抵制不良行爲的誘惑和侵襲,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增強自律性。

第二,搞好學校周圍環境整治。學校周邊社區、商業網點等學校生活的重要場所,要聯合地方政府、公安、村委會或居委會做好環境治理,重視這一德育場的開發與創造性利用。

第三,社會傳播媒介等要承擔社會責任。傳媒要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關心支持德育活動,弘揚主旋律,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個體的生活離不開社會,社會的導向正確,社會氛圍積極向上,才能使“生活德育”理念落到實處,才能保證受教育者真正得到道德提升。

簡言之,新時期的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本着“一切爲了每位學生”的人本主義思想,共建“課堂、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生活德育大格局,提高德育工作的質量,從而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吸引力和感染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合格勞動者和技能人才。

大學德育論文 篇四

一、大學德育的使命:厲行四“爲”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擔的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任務,是決定德育工作發展的核心指南,是國家和社會德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根本任務”。大學德育使命較之中國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層次上,中國小主要以“灑掃、應對、進退”等禮儀規範爲基本內容,而大學之道,則“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庸大學》);朱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二者之區別,“國小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國小所學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國小輯說》中強調二者具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國小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見,國小重視形而下的行爲規範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養成教育,而大學則偏向於形而上的意義生成和價值認同,以提升人的德行爲鵠的。不同於中國小德育的奠基任務,大學德育應高瞻遠矚,以一種“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賁卦》)的姿態去肩挑偉大使命,秉承“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英雄氣概,即引導社會建立一套以仁、義、禮等道德倫理爲內核的精神價值系統;教導民衆自覺選擇其命運方向從而確立生活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恪守篤實的學術理想,爲先賢往哲繼承和弘揚中斷學統;堅定爲天下後世開拓太平基業的政治理想。“橫渠四句”言簡意宏,不僅強化內容的經度,涵蓋了社會擔當、生命追求、學術願景、政治理想,還拓寬內容的緯度,遞進式地涉及個人、民衆、社會、國家、世界,這與“三不朽論”交相輝映,大學德育應當厲行四“爲”,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會擔當,去完成亙古不變的歷史使命。

二、大學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徵。“教育作爲一種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它的內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們在接受大學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這種期待建立在對自身變化的前瞻預測基礎之上,人們希望通過德育使現在的“實然的我”轉變爲將來的“應然的`我”,從而實現自我超越與自我昇華。《易經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揭示了心誠則靈的道理。因此,大學生要始終抱有“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觀念;要始終堅信“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懷“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動性期待;要始終恪守“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懷“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堅毅願望。康德說過“,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權力”。所以,“不應該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應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德福一致的認同是人們追求道德、踐行道德的重要推動力。得道,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理解爲“得到”,誠所謂“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裏說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真正德行偉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祿,必定得到名聲,必定得到長壽。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無形之中增強了“道德”的親和力與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們遵守道德的心理傾向。故而,大學德育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道德不僅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與“利人”的統一,有大德必享“四得”,這樣才能讓學生親近道德,踐行道德。

三、大學德育的境界:持經達變

道德是有境界的。“沒有深度的教育,不會真正震撼人的靈魂”,大學德育因其對象、目的、內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應該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國維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學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篤信且領悟玄妙深邃的不變之經,方能智圓行方、旁通四達。“持經達變”是《易經》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內涵爲“持不變之經,達萬變之易”,時代更迭,“經”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訓,總體而言,“道”(即“經”)包括四個層次:本體論上的“道”———道者,萬物之奧;秩序、規律之“道”———陰陽、剛柔、仁義;政治主張與思想體系意義上的“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規範意義上的“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在這裏,我們主要探討社會體系語境之下的“經”。社會中的“不變之經”有兩套體系,一是以法律爲基礎的秩序法則和行爲規範,我們稱之爲“明線”;一是以道德爲基礎的價值觀念和倫理標準,我們稱之爲“暗線”,前者是確保安身立命的底線準繩,後者則是爲學進道的心中標尺。談及到境界問題,論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規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說明了持續性是“道”的一大本質特徵,所以孔子才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老子則從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後果,“不知常,妄作,兇”(《道德經第十六章》)。這啓示我們要從瞬息萬變的紛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後的內在規律,深諳“變易的是現象,不易的是本質”的恆久之道,做到既知權達變,又權不離經;既圓通四達,又恪守底線;既八面玲瓏,又曲中求直。以“處世樹爲模,本固任從枝葉動;立身錢作樣,內方還要外邊圓”爲人生格言,達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愈矩”(《論語爲政》)的賢達境界。

四、大學德育的目標:得“道”之人

德育目標的制定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根據其認知能力在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與不同我點,提出相應的、具體的培養目標。大學階段,學生的“外在動機內化,道德理想、社會理想開始形成,理想的結構趨向完備、穩定”。因此,大學德育應當引導學生學會道德審美與精神享受,關注個體道德境界的提升,將“外適性”德育目標轉化爲“內生性”的德育目標,凸顯一定的超越性,即便是具有少許令人激動的烏托邦色彩。“離開理想主義的指引,人類將陷入不可避免的平庸和乏味。”魯潔教授也認爲,“德育發展到最後就是信仰教育”,大學德育不能脫離具有宗教性的私德基礎,“私德不同於公德的制度化和實體化,它更關注人的精神生命,強調個體自身通過體驗和內化來實現價值生成和思想涅槃。”中國古代強調“自修”、“悟道”,具有一定的“僧侶氣”,還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着宗教的作用,但因內心的虔誠與敬畏,中國歷史上涌現出成千上萬的“聖賢”“、君子”,德育實效着實不差。大學德育目標應當體現出一定的終極關懷,培養“君子不器”(《論語爲政》)的得“道”之人———具備“上善若水”的儒雅人格,具體包括以下七個方面:“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道德經第十六章》)。善於選擇合適的地方居住,心思善於沉靜,交往善於仁愛,言談善於誠信,爲政善於治理,做事善於達到既定的效果,行動善於選擇合宜的時機。大學德育目標要具有前瞻性,不能僅僅侷限於工具理性的眼下之思,更要登高望遠,培養“周於德者邪世不亂”(《孟子盡心章句下》)的寶貴人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民族心理、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和前提。大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理應做一個具有文化基因、流淌文化血液的中國人,在文化傳承的基礎之上擁有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大學德育應有大視野,要積極主動挖掘傳統道德教育資源,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探究當前德育變革的新路向和提高德育實效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