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多篇

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多篇

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一

《中學生品德教育之淺見》

【摘要】“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知識容易傳授,道德難以提升。而目前許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育,忽略了孩子的德育,導致了“高智低德”現象的產生,這種現象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品德教育;填補;教才育人;淺見

“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沒有德育做基礎,智育就是犯罪的幫兇。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所樹的人,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品質和修養。俗話說:“有德無纔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正品。”而目前的現實是,許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智育,忽略了孩子的德育,導致了“高智低德”現象的產生,這種現象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筆者是一名思品老師,又是班主任,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班級管理中自己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總結了一些方法,願意拿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權作引玉之磚。

一、挖掘教材育人的滲透點,適時進行教育

在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如何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是學校育人的重中之重。課堂教學是學校中最普遍的教育活動,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學校教育中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學生成長過程中所需吸收的“精神複合營養”主要是通過課堂來提供的,課堂教學中的德育也是最豐富的教育,具有“最普遍”“最基礎”“最豐富”的特徵,並伴隨學生求學階段的始終,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忽視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就是忽視基本的育人功能。因此,我們必須緊緊抓住課堂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滲透德育教育,增強育人的實效性。赫爾巴特曾說:“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課堂教學,就是一種失去手段的目的。”

課堂教育的組織者――老師,是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挖掘教材育人的滲透點,適時運用勵志教育,發揮學生的特長。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做到有的放矢地利用一切現有的資源,如利用“案例”“相關鏈接”等欄目,結合社會內容中各類典型鮮活的教育個案,加強對學生的公民道德規範及日常行爲規範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在良好的道德氛圍中健康成長。事實證明,勵志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用發展的觀點引導和教育學生,可以多介紹一些學生熟悉的名人先進事蹟及成功經驗,引導學生樹雄心、立壯志,努力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勇攀科學高峯,促使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二、必須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統一起來

現代家庭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必須實現溝通與協調,只有家庭、學校教育相結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的整體效益,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和諧一致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和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鉅而複雜的任務。”誇美紐斯也形象地說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像一架飛機的雙翼,缺少任何一方都會出事。”所以,家庭教育離不開學校教育,學校教育也不能背離家庭教育,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一致的,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但是,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偏差,走入誤區,有的家長重智輕德,只盼孩子將來成“龍”,忽視教育孩子眼下成人。“望子成龍”的觀點非常狹隘,其現實目標就是孩子考上大學,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就是把成績抓上去,把分數搞上去,其他什麼都不管,導致一些孩子出現了“高智低德”現象,可以說,這樣的人將來在社會上絕對不受歡迎,註定難成大器,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將成爲不良家庭教育的犧牲品。這既不利於孩子自身的成長,也不利於和諧社會的發展。

許多家長都用自己的處世之道來教育孩子,這些方法含有濃厚的明哲保身的意味,他們不知道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用成人的思想教育引導孩子,勢必會讓孩子少了幾分純真多了幾分世故,使孩子過早地承受了本不該承受的人際壓力,剝奪了本該享受的無拘無束的快樂,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老師要經常和家長聯繫,對孩子的教育進行交流、溝通,幫助家長運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儘量與學習教育保持一致,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否則,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脫節,出現“雙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異,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終收效甚微”的現象。

三、注重問題生的轉化

“十根手指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個團體中,個性差異總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面對一些問題生,他們一般是指在品德的發展方面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運用等方面差的學生,多表現爲學習吃力、紀律渙散、粗暴不講禮貌、罵人打架、頂撞老師等,由於問題生的種種表現而影響集體,作爲正常心理反應,他們會不同程度受到師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視。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會使問題生更加失去信心,若不及時轉化,將會對其本人和集體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如果能把他們轉化過來,將有利於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就像下一盤棋,關鍵的幾個子走好了,整盤棋就活了。但對這些學生的教育卻非常艱難,他們的一些毛病和不良行爲已不是一兩天了,他們的表現也反覆無常,要想徹底改變這些學生,就必須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從心靈深處打動他們、改變他們。

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對學生身心進行全面發展的基礎性素質教育,也就是說,應屬於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爲他們學會怎樣做人和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基礎的教育。素質教育的主要標誌是: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由此看來,教育者如何對待問題生,他們境遇和狀況如何,關係着我們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實質性地進行素質教育。

對問題生,我們更應變嫌棄爲<>喜愛,變忽視爲重視,變冷漠爲關注,變薄待爲厚待。轉化問題生是教育者責無旁貸的,對問題生的轉化也是成功教育的魅力的體現,也是教育藝術和以德育人的教育價值取向和追求。

四、巧用賞識教育

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賞識,便是教育的一種藝術體現。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賞識教育正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認可和推廣。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渴望,是得到別人的讚賞。”對於教師來說,要懷着賞識的態度、真誠的愛心去對待學生,賞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讓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讓他們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和生命的美好。

中學生道德教育論文 篇二

《淺析中學生德育教育》

【摘要】當前,中學德育工作存在着一些突出問題,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遠遠低於文化科目,明顯德育教育處於被忽視狀態。然而從當今中學生身上反映出的諸如早戀、冷漠、自私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上看,中學生德育教育亟待加強。

【關鍵詞】中學生;德育現狀;教育措施

江澤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國”。他說:“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德治,就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依靠道德的力量來治理我們的國家,法治與德治之所以相輔相成是因爲二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法律是主要的治理手段,但不是萬能的;道德的涵蓋面、輻射面以及它在社會生活中對人的言行舉止的自律作用,無疑要比法律大得多。道德是照亮人全面發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是賦予人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力量,沒有高尚的道德,就沒有高尚的人。要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應抓好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目前,在校的中學生基本都是90後。他們生活和成長的的時代與以前大不相同。改革開放後的經濟轉軌以及市場經濟中出現的一些不同價值觀等,都會對中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道德觀念產生着深刻的影響,這對我們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總體情況看,目前中學生道德狀況的主流是進步的,是上進的,是愛國的,能夠做到講文明,講道德,是一個良好的羣體。但由於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現代中學生在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爲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中學生特徵現狀分析

剛剛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身心發展正在從幼稚向成熟蛻變,隨着網絡媒體飛速發展,新知識、新事物接受渠道多元化變化,當前中學生已不再是一味聽從教師、家長、大人的教育和指導狀態,從一些現象分析呈現以下的特徵。

1.1以早戀爲代表性的青春期叛逆。中學生剛剛接觸社會,接觸相對獨立生活,尚未有自我規劃、控制的能力,在咋脫父母管制的情況下,面對異性交往問題,是既追求嚮往又要固守本分,在這種兩難抉擇中稍有不慎就形成早戀。目前早戀問題已是影響學生學業的一大障礙,據觀察外向、虛榮、文采型的學生,以及學習成績差、缺少家庭溫暖和身邊環境不好的學生容易早戀。

1.2中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明確。主要體現爲自尊心強、報復心理強,不聽話、倔強,對周圍世界的認識模糊而又只以爲是。中學生年齡階段是人生中對周圍世界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的開端,這個年齡階段學生會有忽然之間成熟了許多的感受,從此對人生觀雖然有新的定義但又不太明朗,懵懂之間還是說不太清楚;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去嘗試理解周圍的世界和事物,但往往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現象,沒有能力深入理解;當然對價值觀的理解大多數也是從課本課堂上學習的,正真自我的深刻解析和定義還是模糊地。

1.3道德、紀律觀念不強。主要表現爲自我意識強、自私冷漠、麻木等。從對人類自我約束的範疇上講,有兩條是必須得一是紀律,二是道德。紀律規範了人得行爲準則和要求,紀律依規定以外的範圍自然要依靠道德約束了,就拿公交車上讓座來說,沒有一條紀律要求必須讓座,這就要靠自覺,利用道德去約束了,其實現實中公交車上遇到該然讓座的時候很少有人讓座,這就體現出一種就自私冷漠和麻木以致道德缺失。對於紀律規定,更是不以爲然,比如遲到缺課等現象屢禁不止,更有些學生以違規多少次爲榮。

1.4消費觀不合理。主要表現爲盲目攀比不懂節約。由於我國國情決定現在的中學生學生多爲獨生子女,因此不管家庭條件如何,都對孩子全力付出,致使他們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之外,還形成了互相攀比的心裏,從而一定量的零花錢,和各式各樣的玩具等學習之外的東西成爲同學之間炫耀的資本。這種局面的結果除了養成了他們大手大腳花銷外,還有就是根本不理解大人工作養家的辛苦,更不用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

2、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措施

2.1國家應建立完整的道德教育網絡:(1)國家建立準確的道德教育理念,即政府明確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什麼、怎麼進行等。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國家加大投資,建設了許多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如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基地”、開辦“青少年電視臺”等。(3)國家應通過各種手段,把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學校、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做到政府牽頭,齊抓共管,形成合力來對青少年進行道德教育。

2.2重視入學教育。對於新人學的學生來說。因爲學校環境、教師、同學、課程以及管理方式的變化,會有一個適應過程,抓住這個適應過程搞好學生的入學教育,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明確學校的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完成角色的轉換。同時,教師要利用這種角色轉換,施以合理的引導,幫助學生完成角色定位。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和人生目標。

2.3緊抓心理健康。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廢。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往往情緒不穩。意志薄弱。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關鍵要做到:增強學生的交往能力,培養豐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使其有較強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對學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養,不僅僅是紙上談兵,重要的是結合社會實踐,聯繫中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挖掘和提煉,正反兩方面施加影響,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自覺調節情緒、培養堅強意志、鍛造良好性格等,培養健康的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講究科學的育人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2.4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搖籃,是最基礎的道德教育的發生地。個人無論從生理形成、心裏發展以及技能的學習和積累上,都要緊密的依靠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對青少年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關心孩子們的成長,培養他們優良的道德品質,促進他們道德素質的提高,這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2.5提倡個性發展。個性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對中學生主要是要進行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審美情趣的培養,要藉助學生對真善美的真實體驗,靠自我的反省自責,形成正確的道德理念,進而轉化爲道德行爲。因此,個性發展教育的迫切任務之一就是要在尊重發展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培養健康的審美觀、道德觀和人生觀。

綜上所述,學校德育工作是一項艱鉅複雜而又具有持久性的工程,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探討。我們德育工作者,要針對當前中學德育工作面臨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幫助學生樹立民族精神,淳化現代人格,提高學生的心靈素質,達到一種真善美統一和諧的人格境界。最終的目的是讓每一位中學生都能健康成長並最終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