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多篇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多篇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範文 篇一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的主導趨向,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卓越貢獻。從整體上探索這一進程的特點與規律,對於新世紀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特徵溯源於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整體性。

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分析,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馬克思主義傳入東方,我國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基本上囿於唯物主義、剩餘價值和階級鬥爭的定式,長期以此替代馬克思主義的全部詮釋。這樣做的結果,極大推動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其優點是:突出馬克思主義對以往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說的主要貢獻,展現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適時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痼疾和主要矛盾,揭示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爲無產階級革命指明正確的道路;及時適應當時階級鬥爭激化的形勢需要,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彰顯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時代特點。其侷限性在於:過度集中階級鬥爭的理解,片面強調鬥爭,忽視了建設與和諧等寶貴思想,沒有從整體發展上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更廣泛的內容,很容易產生認識上的偏差。尤其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階級鬥爭在一定範圍內存在,大量表現的是人民內部矛盾與社會建設和諧問題。這就拉大了傳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的距離。再從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看,科學進步導致生產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自身的痼疾,也使許多人誤以爲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理論替代馬克思主義指導社會實踐。這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狹隘的理解。實際上,馬克思主義是構成廣泛、內容豐富的理論整體。首先,其形成與發展涉及諸多領域。馬克思早年攻讀法學,後來發現單純法理研究不能完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事實不平等的淵源,於是轉向研究哲學和經濟學,撰寫出《資本論》,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剩餘價值的祕密,開創並領導了無產階級旨在謀求自身和全人類解放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其次,馬克思的著作也涉獵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領域,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經濟、法律、心理、教育等衆多學科,幾乎在每個領域與學科都有所建樹。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稱:“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1](P776—777)再次,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質看,既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論,也是實踐的理論。所謂實踐的理論,指馬克思主義以前的一切理論都是與實踐相脫節,只有馬克思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源於實踐,又在實踐中不斷髮展,所以能夠成爲認識與改造社會的指導思想。人的社會是實踐的總體,實踐的積聚形成歷史。在歷史上,人的實踐涵蓋社會各個方面,有豐富的研究內容。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從人類的基本實踐即經濟實踐活動出發探索社會發展規律,指出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正確方向。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應該是零碎的、分裂的,而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正確掌握運用其立場、觀點和方法;也不應該用一套包羅萬象的固定“因式”替代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而應該對其具體理論進行源流、內涵、特點、影響以及概念的提出、假設前提和論證邏輯作嚴密的整體分析。所以,列寧認爲馬克思主義是一塊整鋼,也就是不可分割的理論體系,探明其創立科學世界觀的過程,必須清楚這一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馬克思已經掌握了什麼,以及他如何轉到新的思想領域。[2](P7)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分析,同樣具有相互聯繫的整體特徵。馬克思主義作爲誕生於西方社會的政治文化傳播到中國,必須與中國實際各方面相結合。這就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內容。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獨立存在的邏輯體系,即從“隔着紗窗看曉霧”到成爲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主流;從“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到成爲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其實踐歷經艱難曲折,內容極爲豐富。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誕生了獨立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即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貫穿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時期,內涵極其深刻。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每個環節,無論宏觀與微觀方面都是與中國實際相對應的有機運用與發展,同樣具有相對獨立與系統同歸的屬性,體現出整體特色。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爲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發展的主導,直接影響了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已經與中國社會發展進程凝結爲不可分割的整體。長期以來,我國理論界一直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爲一種政治現象進行研究,前幾年甚至出現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兩者關係孰大孰小的爭論。各方面學術上的爭論都是必要的,但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僅僅理解爲簡單的政治現象,就勢必過於偏窄了。我們應當看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爲20世紀中國政治思潮發展的主流,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重要貢獻,也是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發展。這一研究直接涉及如何看待20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與建設的全部歷史,也涉及當前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評價。而其研究的深入將有待於整體開發,即從多方面、全方位進行綜合研究,探索其起源、內涵、發展、特點與作用,並將其置入更廣闊的領域,充分運用跨學科等先進手段,實事求是地揭示其規律,展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決不可自我封閉,以偏概全。只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爲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開展多領域的整體研究,才真正符合當前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建設的需要,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新形勢下牢牢把握研究的正確方向,有力推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也顯現出複雜性與多重性的整體特徵。

其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非典型社會形態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的。我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形態。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炮艦轟開了清王朝封閉的國門,震醒了沉睡的東方巨獅。伴隨資本主義的入侵,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發生了新變化,表現得更加錯綜複雜。在政治方面,封建法統和統治秩序制度長期存在,封建思想受到一定衝擊依然佔據主導地位;西方列強是太上皇,是真正的主宰,封建統治者是兒皇帝,甘願“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對廣大民衆而言,仍然暴戾無度,肆意摧殘。在經濟方面,西方資本主義曾閃現一絲光亮,促進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但是,民族資本主義是微弱的,佔統治地位的是封建經濟即地主對農民的剝削,而且矛盾日益激化。在社會方面,新經濟形態的出現以及多種政治經濟成分的匯聚,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新的階級和階層,如買辦、資本家、工人,即使遊民也與以前不同。資本家又分爲兩部分,各自代表的利益迥然不同。顯然,這種階級關係複雜、矛盾激烈多變的社會,不是馬克思所論述的典型社會形態,只是一個畸形產物。而誕生於典型資本主義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必然受到多方面不和諧因素的阻滯與干擾,其中國化的進程尤其艱難。

其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與中國傳統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過程中進行的。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深厚。傳統文化是經過不同時代改造積累的民族文化。中國封建歷史很長,傳統文化的封建化影響也很深。封建化與資本主義化勢同水火,與馬克思主義更格格不入。中國傳統文化實質屬於農業文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文化相比,落後了一個時代,與馬克思主義開拓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取決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馬克思主義是超越中國社會時代的先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也需要適應中國國情。因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必然遭遇舊傳統文化不和諧方面的抵制與撞擊。衆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是封閉的系統,卻在長期文化融合中一直居於主流地位,即使異族入侵或統治中原,也被華夏文化折服與同化。近代以來,西學東漸。西方文明以不可小覷的超越封建文化的先進性被介紹到中國,同樣遭到傳統文化的強烈抵制。新文化運動批判封建糟粕,爲先進文化的傳播打開了一個缺口。隨後,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如果說中國古代的中外文化融合,傳統文化是一枝獨秀,近代以來則明顯形成並行不悖的特徵,即兩者始終在激烈的相互碰撞中融合、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融合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戰勝並拋棄其封建糟粕,才能主導時代潮流,成爲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指導思想。

其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時間相對比較短的情況下進行的。馬克思主義發端於19世紀中葉,19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誌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後馬克思領導第一國際、恩格斯領導第二國際的鬥爭,歐洲共產主義運動轟轟烈烈。中國人始終不瞭解這一切。中國人講到馬克思,最早是梁啓超。他於1902年在《新民叢報》曾談到馬克思是日耳曼社會主義的泰斗。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代表朱執信也簡略介紹馬克思的生平。總之,“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4](P1470—147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是在以後,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蜂起,經過激烈的論戰,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爲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從時間上看,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經過長期傳播和鬥爭實踐,才被瞭解和認同,而在中國僅僅經歷了三四年光景。由於傳播時間相對短暫,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瞭解,基本以列寧的東方革命理論爲藍本,沒有經過更系統深入的學習與研究。於是,造成黨的理論長期匱乏的局面,不瞭解馬克思主義怎樣指導具體實踐,多次出現“左”和右的錯誤,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歷經曲折。直到1938年9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強調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才明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正確方向。以後,經過,思想被廣大黨員所認同,終於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種政治思想的演進,按照系統論分析也體現出多重發展的整體特徵。它集中表現爲一種政治文化現象,並通過政治文化反映到經濟、軍事、外交和社會各個領域,使近代中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文化運動以前,中國人簡單介紹馬克思及其生平是作爲一般文化現象,是十月革命與突出了其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性。經過五四時期的三大論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先進知識分子的擁護。但是,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只是政治性標誌,其正確實施更需要社會文化的廣泛認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就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長期封建制形成的等級觀念及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思想,造成對黨的指導思想的權威理論照抄照搬,並由此產生教條主義“左”的傾向;另一方面,偏重實踐的傳統經世致用思想加上當時對馬克思主義缺乏全面理解,很容易出現忽視黨的指導思想、片面強調經驗的右傾錯誤。對教條主義的破除,發端於遵義會議在完全斷絕與共產國際聯繫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解決軍事與組織問題,取得長征的勝利;消除右傾根源,重視馬克思主義的深入學習,則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任務後展開的。而“左”和右傾錯誤的清算,是經歷運動統一全黨思想,最終將思想寫入中共七大新,指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新中國誕生後,中國共產黨成爲執政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繼續面臨從中國國情出發,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課題。建國初的三大改造,我國沒有照搬蘇聯建設集體農莊和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經驗,而是採取平分土地,保留民族工商業的方法,引導農民、手工業者和民族資產階級逐步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不僅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更適應了廣大羣衆的文化認同,即在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基礎上實現大同社會的暢想,並由此創造出從個體到集體、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過渡的改造途徑,取得顯著成就。後來,卻未能實事求是對待社會主義建設的課題,急於推動對理想化社會主義的認同,錯誤發動“”,走偏了方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認真審視中國所處的實際狀況,正確處理革命與建設的關係,引導人民走出對社會主義狹隘理解的誤區,實現了思想文化層面對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解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進一步強調文化和社會的全面發展,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貢獻。

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不是孤立的政治現象,而是政治與文化、經濟乃至社會的有機結合,是一項綜合發展的系統工程。這一工程表現爲政治的發展,必須得到文化認同,才能正確指導實踐,實現政治、經濟與社會實際的有機結合。同樣,實踐的過程又強化了文化對政治的認同,不斷推動政治發展與社會進步。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協調發展的整體進程,只有開展整體研究,才能探悉其真髓。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徵的研究,爲我們展示出一個絢麗多彩的嶄新視界。

我國理論界以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點的研究,基本以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爲標誌。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爲全黨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5](P534)不久,他又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強調“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爲糾正和克服黨內“左”右傾錯誤指出正確的方向。運用整體性的方法研究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應該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指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絕不會產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如果有人覺得前提只是條件,起碼黨的二大根據列寧的殖民地革命理論明確指出,中國革命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適應中國國情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即使我們將其仍然歸結爲照辦共產國際的指示,另一些事實也值得注意:一是1919年8月,在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的論戰中曾明確提出:“大凡一個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面理想適用到實際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有些不同。社會主義,亦復如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爲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麼可以把他的理論儘量應用於環繞着他的環境。”[6](P3)二是1927年9月,無產階級革命家、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的蔡和森及時總結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寫出《黨的機會主義史》,認真分析陳獨秀右傾錯誤的表現與思想根源,提出需要對全黨進行“整個全盤的改造”,必須總結“八年以來中國革命之豐富經驗與教訓,建立中國無產階級列寧黨的自己的理論,成爲真正布爾什維克的組織,來完成中國工農革命的任務”。[7](P583)這裏強調的中國無產階級列寧黨的自己的理論,實際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適應中國革命需要的指導思想。它的提出比六屆六中全會早了整整11年。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研究,學術界一致贊同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思想的科學定義,認爲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但是,在具體研究方面依然存在按照個人的著述作爲劃分思想發展標誌的現象。如思想的萌芽是《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形成的標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他人對於思想發展的貢獻。對於鄧小平理論更難以發現集體智慧的具體記載。按照整體性的方法研究能夠發現,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很快就遇到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的困惑。許多先進知識分子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同時,都努力以此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如黨的四大前後,曾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的工人、農民與民族解放等問題,撰寫出《中國內戰與中國農民》、《中國內戰與工人階級》、《民衆勢力發展中的國內戰局》、《土地與農民》等文章,明確提出帝國主義、封建軍閥是中國革命的敵人,工人階級“應當緊密地組織起來,並且成爲革命的中心”[8](P34)。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其他早期領導人也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許多文章早於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再如“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內容,一直被認爲是的獨創。實際上這一時期,瞿秋白也在積極探索。1928年初,他提出“農民割據”的思想,同樣包括武裝鬥爭、土地革命與根據地建設三項內容,而且時間上要早於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9]所以,僅僅以的著述劃分思想發展的階段,顯然過於狹隘,至少也應該將其他人的探索涵蓋其中。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階段的研究,黨的十五大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曾產生兩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兩大理論成果,即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近年來,一些學者又提出三次飛躍甚至四次飛躍的主張。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爲新的飛躍,突出了新的中央集體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卓越貢獻。但從整體發展方面研究,兩次飛躍客觀體現20世紀迥然不同社會狀況下革命與建設之間不同方面的歷史性飛躍。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進入新世紀提出的,與鄧小平理論同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以,黨的十七大沒有繼續沿用歷史性飛躍的提法,而是按照歷史發展階段分別肯定了、鄧小平、同志爲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十六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傑出貢獻。大會從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新中國並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指引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發展併成功將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推向21世紀,“繼續引領改革開放的航船沿着正確方向破浪前進”[10](P7-8);以同志爲總書記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11]。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進程規律的科學論述。

另外,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作用和影響分析,這一進程已經與近現代中國歷史和社會文化發展緊密聯結爲一個整體。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廣大人民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中國人找到尋求解放的正確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新的革命前途與領導方法,並領導廣大人民徹底改變了被奴役、受壓迫的地位,成爲新中國的主人。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同樣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至於曾出現探索的曲折,正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缺乏全面理解造成的。所以,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沒有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就沒有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國五四以來的革命與建設模式,基本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的,整個社會發展、政治進步、經濟騰飛、文化繁榮、民族崛起,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就。從整體角度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社會發展具有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正是中國社會各方面都帶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徵,才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區別於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的不同特色,展現出中國革命與建設對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傑出貢獻。按照邏輯分析總體優於部分的原則,任何社會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其整體性。同樣,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不僅需要從中國革命和建設方面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進程,也需要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的影響,還需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納入中國和世界發展更廣闊的整體格局。這種整體宏觀與具體微觀的綜合研究,必然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的深入發展,對新時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實現國家與民族發展進步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國研究會。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人民出版社。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1925—192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國研究會。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王同起。瞿秋白對“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貢獻[J].理論與現代化,1992(4).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範文 篇二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中國傳統文化,顧名思義,是指在中國大地上由中華民族共同創造的相對於現時代而言的一切文化創造活動與文化成果。“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爲主導地位的封建文化,這種產生於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的宗法制度和專制政治基礎上的文化形態,是以倫理政治爲軸心,以封建等級制度、綱常禮教爲基本內容的。作爲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導意識形態,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傳統智慧的結晶。”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有精華與糟粕,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着雙重效應,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消極的傳統文化阻礙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步伐。

一、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積極影響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形成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離不開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

(一)傳統的社會理想增強了共產主義社會的認同

“大同社會”的理想由來已久,春秋時代孔子的《禮記》中描繪了一個美好的大同世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孤寡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中國近現代的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中也體現着大同世界的理想。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理想”與傳統的“大同理想”有着本質的區別,但是人們迫切追求“自由、平等、和諧”的大同社會心理,增強了人們對共產主義社會的認同感,促使中國人民接受先進的馬克思主義。

(二)傳統的經世思想促進了實事求是思想的行成

“經世致用”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發展於宋朝,繁榮於明清時期。它着重於關注社會現實、分析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具有“以天下爲己任”的情懷。以反對空談而致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傳統的“經世致用”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初,中國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狀態,強烈的民族危機感促使早期共產黨人奮力探求救國救民之路。深受“經世致用”思想影響的以爲代表的共產黨人在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革命的實踐,提煉出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靈魂―“實事求是”。

(三)傳統的民本思想促進了羣衆路線方針的提出

民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要的思想資源,它發端於商周交替之時,對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儒家經典《尚書》指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指出:“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馬克思主義羣衆史觀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以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充分吸收傳統民本思想的精華,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羣衆史觀”的創造性發展。羣衆路線是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就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四)傳統的知行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的保障

傳統文化中“知”代表知識,引申爲理論;“行”代表行動,亦即實踐。明末清初,王夫之在總結前人知行辯證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以“行先知後”、“知行相資以爲用、並用而有功”爲基本內容的知行統一理論,使中國傳統知行觀達到最高水平,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與中國傳統知行觀有着共同之處,馬克思主義強調理論聯繫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顯然,在中國人民的思想中長期存在“知行相須、知行一致”的思想觀念,使中國人民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環境,能夠更好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

二、拙劣的中國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消極影響

中國的傳統文化由於受到經濟、政治等歷史條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點和不足,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造成了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文化輕視自然科學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曾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發明,對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從根本上來說,中國曆代封建統治者只是把自然科學當作奇技淫巧,重農抑商、重文輕理的統治思想促使絕大多數的士人把精力都投入尊孔讀經之中,必然使自然科學的發展失去了應有的人力基礎。此外,封建迷信習俗一直滲透在傳統文化當中,同樣也不利於科學精神的培養和科學素質的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充分吸收了自然科學的成果,運用了科學思維的方式。傳統文化對自然科學不夠重視,不利於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很難使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

(二)中國傳統文化缺乏廣泛的民主傳統

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統治,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充斥着太多的封建專制思想。時至今日,封建專制思想的殘餘還影響着人們。鄧小平指出“舊中國留給我們的封建專制傳統比較多,民主法制的傳統較少”。這主要表現爲兩個方面,一是重德治教化、輕法律治理;二是重思想建設、輕制度建設。這些思想的實質就是人治思想,嚴重缺乏民主傳統。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封建專制思想產生了十分消極的影響。建國初期依法治國的理念仍然沒有樹立起來,甚至在現代社會,漠視制度、踐踏制度的現象層出不窮,建立一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民主法律制度任重而道遠。

(三)中國傳統文化充斥着平均主義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以道德而不以物質作爲衡量社會發展的價值尺度,追求某種平均化的經濟平等,滿足於農業小生產的勞動生活和封閉體系以及維護建立在其基礎上的歷史悠久的宗法制度,嚮往具有高尚道德的理想人格。這始終是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嚴重阻礙。”平均主義思想對中國革命尤其是現代化建設產生了諸多不良的影響。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由於平均主義思想的影響,導致脫離實際生產力而過分追求分配上的平均主義,產生了共產風、“”等浮誇現象,破壞了廣大農村地區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小農經濟的平均主義沒有遵循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規律,勢必嚴重影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使馬克思主義能夠順利爲廣大人民羣衆所接受,同時,也一定要警惕中國傳統文化的消極影響,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對其進行批判,防止其融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之中,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夠得到順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國炎。中國文化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安啓念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 叢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基本經驗[D].瀋陽師範大學,2011.

[4] 程宜山,張岱年。中國文化論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5] 喬丹丹。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引領社會思潮的路徑選擇[J].理論學習,2011(07).

[6] 安啓念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篇三

摘 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現實意義。應一切從實際出發,發動人民羣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品質所決定的。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更好的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

1938年,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作的題爲《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中最先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命題。他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中帶着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爲亟待了解並亟須解決的問題。”

簡而言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馬克思主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既是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的過程,又是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化理論並豐富和發展理論的過程。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的一些具體問題,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具體來講,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應用到中國的具體實踐中去,使馬克思主義適應中國國情,在中國具體化和民族化,指導中國的具體行動,以更好地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提升爲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在廣大人民羣衆實踐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總結中國的實踐經驗,並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提升爲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賦予中國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直是我黨奮鬥的一個重要內容,指出:“中國共產黨85年的歷史,就是爲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爲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這85年,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85年。”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指引中國事業不斷取得勝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包括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又不斷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進程,正朝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前進。列寧曾說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實踐證明,如果離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指引,我們的實踐就會盲目,我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完全失敗。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凝聚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精神支柱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指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一個重要尺度。”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代表着中國最廣大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意志和願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凝聚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是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今天,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爲大趨勢,我們有很多困難,同時也面臨極大的挑戰,更需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要求

經過多年社會主義建設,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國內外的情況和我們面對的問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我們應一切從實際出發,發動人民羣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

1.認清當前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中國的國情是歷史造成的客觀存在,人們只有適應它,洞察它的本質和規律,才能正確地開拓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道路。我們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問題,首要的也是必須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就是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用馬克思主義總結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經驗,並上升爲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2.發動人民羣衆,在實踐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和動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終要由羣衆掌握。但人民羣衆創造歷史有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分界線就是是否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羣衆一旦掌握馬克思主義,就可以更加自覺地發揮自己的歷史創造力,並在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作爲一個不斷髮展不斷完善的理論,在與中國實踐的結合中,必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讓人民羣衆運用它,必將極大推動中國發展。

3.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就在於它那與時俱進的品格。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鄧小平說:“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時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否則我們就不能勝利前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既是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共同思想基礎,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理論創新的生命線。新時代,我們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新的思想高度上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發展、文明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658~659頁。

[2]:《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週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 2006年。

[3]《列寧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

[5]《鄧小平文選》,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年。

作者簡介:黃傑,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11級黨政班 。

淺談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篇四

【摘 要】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在它的帶領下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勝利。而後又促使中國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國的經濟迅速騰飛、制度的不斷完善等。馬克思主義是當代大學生的路標,是其動力。馬克思主義也在一定程度上武裝大學生的思想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學生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爲先進的中國人帶來了一絲曙光,它指導了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我們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簡單點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進一步地與中國具體實踐、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相結合起來,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要表現在這三個方面:

第一,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現階段的中國革命、發展建設和社會改革的現實問題。隨着西方國家的侵入,中國成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東方大國。中國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絕大部分,因此封建的經濟和文化佔主要地位,由於經濟和文化的特殊原因產生了很多特殊且複雜的問題,這就啓示我們靠照搬馬克思主義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經驗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此我們應該用辯證法的觀點學習馬克思主義,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理論聯繫實際,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發展道路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體方略。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的革命、發展建設和改革的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爲理論。我們今天的中國是從舊社會的中國的發展過來的,同時我們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因此我們不能與歷史相背棄,我們所應該做的就是總結過去的發展的經驗,從而批判的繼承這一份寶貴的遺產。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大國,積澱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歷史經驗,我們應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認識到我國曆史經驗的基礎上,在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創造出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文化。同時我們要了解和懂得我國曆史的狀況和社會的狀況、我國的發展特點以及我國社會的發展規律。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會建設的實際經驗更好地結合起來,一方面要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指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另一方面又要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驗用於發展馬克思主義。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這也是特別強調的“要使馬克思主義和民族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現出來。馬克思主義是由西方國家傳入中國的,要想使我國人民更好的接受它,併爲我國使用,那麼先進的中國人就應該尋找一種能讓我國人民接受它的方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既不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照搬也不全部是中國文化,而是兩者的兼容,總的來說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的過程。因此要想讓我國人民接受,馬克思主義文化就應該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汲取營養爲我所用從而促使其自身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產生了豐厚的歷史成果。主要是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思想的主要內容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理論、政策和策略理論、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論、黨的建設理論。

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歷史和現實的考驗下,在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結合下,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由於全黨堅持貫徹思想,中國共產黨才取得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那時,是我們黨發展的困難時期,我們黨面臨由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組成的三座大山的圍追堵截,依舊帶領我們衝破重重阻礙,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的建立。建國之後,我們的社會進入發展轉型期,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發展過程中,在馬克思主義的基礎上理論聯繫實際,成功的開闢出了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符合我國社會發展的發展道路,這條道路爲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奠定了制度基礎,同時爲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圍繞我國當時的一系列問題所提出的,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像鄧小平講的“解放思想就是思想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事實求是主管和客觀相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由於當時的社會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程度,市場經濟的提出,面臨着“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確立了鄧小平在黨的領導地位,同時將我國發展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從而促使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

黨的十五大的召開確定了鄧小平理論作爲黨的指導思想,並且寫進了,在鄧小平的領導下,我國實現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改革開放爲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關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問題,由於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在建國初期遭受到“”嚴重的摧殘,因此在粉碎之後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之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法制的發展,正如鄧小平所說的“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具體產物,都對社會主義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當今世界可謂是經濟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當代的大學生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因此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將直接關係到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應該加大力度促進當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同感,因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應該與當代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相聯,改變人們普遍認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高高在上的理論看法,從而更好的引導大學生積極投入社會實踐。在此基礎上,我們應該更好的學習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改變我們已經處於定型的思想觀念,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以更好的讓我們當代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正確的個人理想併爲之奮鬥。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當代大學生應該明確自身的價值做一個真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無論在學習中還是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都應該起到四有青年應該做到的模範帶頭作用,在我們日後的生活中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7.

[2][3]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64,168.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範文 篇五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社會主義文化

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下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是一項與時俱進的理論工程。考察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互動過程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現代化的基礎

和前提。

一、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即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特點相結合,包括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特點相結合以及與中華民族文化相結合。”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其中與中國社會 經濟政治特點的結合屬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中國歷史傳統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結合則屬於文化與文化的結合。因此,本文在探討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互動時,把馬克思主義直觀地稱爲馬克思主義文化,它不等於馬克思主義文化觀。

中華民族文化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還包括中國現代文化的民族性部分,雖然經過新文化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改革開放等嚴厲批判,甚至有的被全盤否定,但延續幾千年的儒家文化深有底蘊,有其生命力頑強的一面,因此,中國現代文化的民族成分沒有丟,不等於西方文化,也不等於經典馬克思主義文化。

二、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形式

“互動”是一個體現辨證過程的詞語,互動的雙方相互轉化、相互補充。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形式體現在:

(一)賦予馬克思主義文化民族化的存在形式和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理論化

馬克思主義是起源於歐洲的,必須用符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社會心理和表達方式、爲中國人所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來解釋,使馬克思主義爲廣大中國人民所理解和接受。同時,中華民族文化還需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來提高理論水平。因而,馬克思主義文化的中國化不能說是“馬克思主義封建化”或“馬克思主義儒家化”。

(二)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民族文化在內容上的銜接和補充

馬克思主義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同是對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實踐經驗的總結,二者必有屬於人類文明共性的可以實現銜接的相似相通之處,此外,還要用中華民族文化中進步的仍然富有生命力的內容來補充和豐富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歷史

(一)馬克思主義文化在與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中實現新發展

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批判繼承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品質,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既有原則的繼承性又有靈活的創造性,實現馬克思主義文化在中國的新發展。

1、弘揚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傳統,樹立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是保持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得以持續幾千年的不竭動力和凝聚力,與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具有相通之處,即顧全大局,以長遠利益和共同利益爲重。在國難當頭的近代,中國先進分子在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的鼓舞下找到了馬克思主義,確立瞭解放中華民族和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崇高理想,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爲中國和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奮鬥。從此,共產主義偉大理想成爲中華民族獨立富強的民族動力。中國共產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審時度勢地組成統一戰線並制定近期目標,向着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邁進穩健的步伐。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根據革命鬥爭的需要制定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20世紀70年代,社會主義建設遭到重大挫折,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制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重新考察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性質指出“我國的統一戰線已經成爲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爲基礎的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廣泛聯盟”,增強社會主義建設力量,使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步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道路。21世紀初,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相當成就的前提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規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在國內國際空前繁榮發展的當前提出了建設“和諧中國”、“和諧世界”的理論。

2、揚棄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本位特質,加強共產主義道德建設。高度重視道德修養和道德教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顯著特徵,雖然它某些方面有些過激,但其道德本位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文化的中國化影響巨大。它強化了中國各族人民對國家的主體意識和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使中華民族能夠擺脫屈辱的歷史,走向繁榮,實現復興。中國共產黨揚棄傳統道德本位思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了獨特的思想道德建設主張。在革命年代,保持高度一致的思想覺悟和高揚共產主義道德是現實的需要,十分注意黨風建設,對革命人民進行集體主義精神改造,加強統一戰線建設,要求革命個體通過在革命實踐鬥爭中不斷改造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從而達到無產階級的思想境界,樹立共產主義道德思想,擯棄傳統文化單純依靠個體的道德內省來提升人格境界的思想路徑。但在和平年代,建設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主題,社會的主要內容變爲各個要素的協調發展,在保持整體發展的前提下,還得遵從各個要素的個體發展。因此,在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鄧小平更是一貫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知道方針,將“依法治國”和“以得治國”結合起來共同治理國家,提出“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3、批判繼承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形成新時期的人民羣衆理論。中國古代文化素有民本思想,從《尚書》記載的“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的觀念,孔子的“仁政”學說,到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唐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君民關係等,形成了中國古代較爲系統的民本思想。通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民本主義成爲中華民族安邦治國的政治哲理。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集體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學說爲理論基石,批判了古代民本主義“封建王權本位”思想的歷史侷限,發揚了進步的重民思想,行成了人民羣衆的理論,以廣大人民的利益爲重,使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偉大成功。確立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開展大規模的土地運動,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使農民的經濟地位發生根本變化。鄧小平重視民心向背,時刻關注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和願望,反覆強調“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積極穩妥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滿足人民的合理政治要求;堅定不移地促成國家統一,實現了廣大人民民族情懷的熱切期盼。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強了黨和人民的情誼。關心弱勢羣體和實行新農村建設,力爭從源頭上解決城鄉差距和貧富懸殊,實現全體人民的利益願望,加強了全社會人民的團結。

4、理性追求中國古代大同社會的理想,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爲科學,再由科學變爲現實。自由平等是全人類追求的共同理想,在西方,空想社會主義者描繪了像“烏托邦”和“太陽城”式的理想王國。中國傳說中的堯、舜時期,是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禮記》中的《禮運篇》很精闢地描繪過大禹以前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清末康有爲的《大同書》;偉大的民主革命領袖孫中山也題詞“天下爲公”。歷史上的這些對社會形態的美好願望只能是一種奢望,直到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會主義變成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先進的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才把對大同社會的理想追求變爲現實。縱觀中國的革命和鬥爭歷程,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爲指導,以中華民族追求理想社會的執着精神爲動力,從農民土地所有制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宏偉構想,一步一步實現華夏民族的社會理想。

(二)在馬克思主義文化的指導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價值體系

近代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境地,是民族自覺促使中國人找到了救國的真理――馬克思主義,在其指導下使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在緊張、殘酷的戰爭環境,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經世致用”傳統的融合是必要和可行的,但因此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過於注重實用,而忽略了文化的全面整合交流要求,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的工具理性而忽視了其價值理性,影響了二者互動的廣度和深度。新中國成立後,馬克思主義文化成爲中國現代文化的核心,中國幾乎所有的文化領域都在理論層面上經過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驗證和改造,它還是中國廣大羣衆的科學信念、生活評標以及口頭說辭,毋庸置疑成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價值的主導,其價值指導作用已發揮得比較全面和深刻。

在21世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的價值理論指導作用的發揮,要求它與中華民族文化的融合還必須達到一個新的高潮和發展階段,才能適應中國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踐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文化爲指導,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來統領中國文化的繼承和創新。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是中國國家意識形態的旗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當然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繼承和創新的指導。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以崇尚和諧、追求和諧爲價值取向,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爲規範、社會風尚爲一體,這一特質決定了它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文化繼承與創新中的指導,一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來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方向,保證和諧文化的健康發展;二是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當然,中國社會主義文化不能只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而沒有個體的生動的百花齊放的內容,社會主義文化要求有比資本主義更加多姿多彩的內容,尤其不能丟棄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作爲一種外來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融合互動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核心問題,直接影響着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進行。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和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只要我們能夠本着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待馬克思主義文化和中華民族文化的互動關係,相信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會取得更大的勝利。

參考文獻:

1、汪青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黃景芳,劉景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封建化”嗎?[J].高校理論戰線,1992(3).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解 篇六

馬克思主義是最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實踐性。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這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是在中國的具體實踐中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問題。

曾說過:“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着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爲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在我們黨內,第一次提出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

而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也證明了這一點,什麼時候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符合了中國實際,什麼時候我們的事業就發展順利;如工農武裝割據、土地革命,從農村到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等。什麼時候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陷入僵化的教條,什麼時候我們的事業就出現挫折;如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建國後的等等。同時細心的人們注意到,在十七大通篇報告中,有六處提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字眼:過去五年最大的成績歸根結底就是“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新時期最突出的標誌是與時俱進,而體現在思想上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可以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而科學發展觀就是這一路徑指導下的最新成果。那麼,爲什麼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呢?

首先,這是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品質所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創立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工人沒有祖國”,但是工人“本身還是民族的”。這就揭示了無產階級的世界性、國際性和民族性的辨證統一性,由此我們就可以自然地推導出,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正如《宣言》中所說的,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爲轉移”。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一旦走出書齋,落腳現實世界,成爲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的理論思想和行動綱領,就必須回答和解決當時當地的實際問題。反過來說,一個民族的無產階級及其政治上的先鋒隊――共產黨,要想成功地實踐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將這一原理和本國的實際相結合,用新的實踐、新的內容、新的語言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互爲依託的,這是馬克思主義“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力量源泉。

其次,這也是總結我們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後得出的鄭重結論。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在怎樣學習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重大的基本問題上,大體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教條主義態度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當作語錄,當作《聖經》,開口閉口“拿本本來”。只注意他們的具體結論,而忽視了引出結論的具體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沒有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許多觀點,是根據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經驗總結而來的,生搬硬套地將它用到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社會,一定會犯“水土不服”的毛病。這樣做,看起來取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經”,但實際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活的靈魂;看起來思想無比革命,實際上思維十分保守。一旦採用這種思想來指導實踐,很容易給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帶來嚴重的損失。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用的話講就是用馬列主義這根“矢”,去射中國革命實踐這個“的”,理論科學,目標明確,這才叫做“有的放矢”,用中國化以後的馬克思主義去指導中國的實踐,就會做到無往而不勝。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回顧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我們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麼時候我們堅持了馬克思主義本國化的原則,我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就一帆風順;反之,什麼時候我們違背了這一原則,形而上學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就會遭到嚴重的挫敗。

總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繫實際的科學品質所決定的。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深入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將之應用於中國的具體的環境,使之成爲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聯,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馬克思中國化論文範文 篇七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探索與實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在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實踐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和發展,並賦予鮮明的中華民族形式。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實踐突出了下列幾方面。

一、理論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被廣泛地應用於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的各個領域。民主革命時期,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於對中國社會性質、各階級狀況和時代特點的分析,提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建設人民軍隊和依靠人民羣衆進行人民戰爭等戰略思想和理論。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運用於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分析,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戰略等理論。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原理和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運用於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提出了“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重要思想,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表現。

二、方法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把科學的世界觀轉化爲實際工作中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一種突出表現。同時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化爲實際工作中的正確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鮮明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統一,標誌着馬克思主義哲學同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羣衆實踐活動的日益緊密的結合。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實踐的觀點和羣衆的觀點結合起來並運用於指導實際工作,形成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和“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說,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普遍原理化爲實際工作中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鬥爭實踐中所形成的許多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偉大貢獻。

三、羣衆化

馬克思指出:“哲學把無產階級當作自己的物質武器,同樣,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廣大勞動羣衆爭取徹底解放的思想武器,然而要使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抽象的理論真正爲廣大羣衆所掌握,變爲他們的思想武器,需要解決馬克思主義哲學自身的通俗化和羣衆化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和羣衆化的大師。他善於運用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優秀成果去表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用生動樸實的語言去通俗地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刻道理,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成爲廣大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東西。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他不但身體力行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還大力培育了我們黨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從而大大加強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客觀世界的改造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羣衆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表現形式。

四、實踐化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緊密地結合起來,“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其最終目的是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變爲現實。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是世界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羣衆徹底解放的銳利思想武器。從民主革命時期到社會主義建設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一直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爲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使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變爲現實,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根本要求和最高表現形式。

要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必須大力倡導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加強對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哲學思想的研究,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引導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推進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