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馬克思主義理論論文(新版多篇)

馬克思主義理論論文(新版多篇)

馬克思主義論文 篇一

理論領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初嘗試

內容摘要: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也一直在關注“純東方”——中國。他們運用自己的理論較爲深入地研究中國問題,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和中國革命的特點,聲援了中國人民抵抗外敵侵略的正義鬥爭,科學地預見到中國社會革命的前途,爲中國共產黨人實現馬克思主義的全面中國化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探索經驗。馬克思恩格斯是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聯繫中國實際的開拓者,是海外中國社會主義研究的開創者,是理論領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拓者。

關 鍵 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恩格斯

作者簡介:路克利(1976-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

馬克思恩格斯從青年時期即開始關注中國問題。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國問題,發表了大量的有關研究成果。他們的研究貫穿着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這一主線。

一、以科學嚴謹的態度研究中國,發表了大量有關中國的著作和論述

馬克思恩格斯充分利用所能得到的材料,深入細緻地分析中國問題。他們並沒有來過中國,但身處英國對遙遠的中國進行研究。19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馬克思正處在主要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時期,經常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工作。正是在這一時期,他開始深入研究中國問題。他閱讀了《經濟學家》、《泰晤士報》、《倫敦每日電訊》、《通報》(法國)、《中華之友》等報刊有關中國的報道,查閱了英國政府和議會的藍皮書等大量有關中國的議案,閱讀了長期在中國傳教的郭士立①等人撰寫的有關中國的材料,多方瞭解中國情況。在探討中英貿易問題時,馬克思恩格斯收集到了大量翔實、準確的數據用以論證自己的觀點。這一時期,馬克思還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也應用於中國研究。在有關中國的專題論文中,他從經濟貿易的視角入手分析問題,從“小農經濟”的封閉落後入手分析中國舊體制的崩潰。

馬克思恩格斯有關中國的大量論述出現在從青年到晚年的著作、手稿和書信中。他們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名著中不時地論及中國問題,也曾在《紐約每日論壇》、《新聞報》、《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等報刊上發表有關中國的論文。1851年8月至1862年3月,馬克思恩格斯曾定期爲具有左翼傾向的進步報紙《紐約每日論壇》撰稿,以該報通訊員和評論員的身份爲該報撰寫稿件。該報先後發表了馬克思的文章近500篇。從1853年6月起,馬克思恩格斯在《紐約每日論壇》等報刊上發表了22篇有關中國的專題政論文,這些論文以英文寫成,涉及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鴉片貿易、英國人在華的殘暴行爲等,其中多篇還是這家報紙的社論。根據公開署名,其中包括馬克思的20篇,恩格斯的2篇。還有若干論文沒有發表(據馬克思的信件記述:“星期二我以‘臨時通訊員’的身份寫了一篇文章”②,但未見發表。又據英國學者統計,1858年8月,馬克思曾經發給《紐約每日論壇》一篇有關“與中國和約”的文章,但從未發表)。馬克思曾記述這家報紙“一連幾個月把我關於中國的全部文章(英中貿易的全部歷史等)作爲社論發表出來,甚至還對這些文章寫了恭維話”③。顯然,馬克思有關中國的時評和通訊得到了這傢俱有左翼傾向報紙的認可。在這些政論文中,馬克思恩格斯追蹤分析了太平天國革命和鴉片戰爭,站在維護被壓迫民族利益的正義立場上,嚴厲駁斥了英法的侵略行徑。這些論證材料翔實,觀點明確。

二、成功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國實際,開創了理論領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恩格斯從世界歷史的角度研究中國問題。整體性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他們把這一規律應用到對中國的研究中。在1845年至1846年兩人共同撰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手稿中,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世界歷史時,舉例提出:“如果在英國發明瞭一種機器,它奪走了印度和中國的無數勞動者的飯碗,並引起這些國家的整個生存形式的改變,那麼,這個發明便成爲一個世界歷史性的事實。”④1848年2月,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再一次提到了“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⑤。此時,他們已經從世界歷史的整體性理論視角研究中國問題。顯然,馬克思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創立時期已經開始深入研究中國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較爲深入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特點”⑥。馬克思恩格斯認爲,社會歷史發展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統一。他們看到了中國社會的內外交困,看到了中國革命的特殊性。他們運用自己的理論分析了中國社會的特點和實際。馬克思在分析印度、俄國等東方國家時,常談到中國問題,把這些問題稱爲“東方糾紛”,把中國稱爲“純粹東方”⑦。他們看到了這個封建帝國的腐朽與保守。在《共產主義原理》中,恩格斯甚至把中國和印度歸入“那些幾千年來沒有進步的國家”⑧。馬克思深入分析了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他認爲中國社會是“小農社會”,經濟結構的核心是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業。在1858年10月發表的《英中條約》一文中,馬克思有“以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業爲核心的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結構”⑨這一表述,表明他們認識到了中國封建制度的腐朽。在1857年6月發表的《波斯和中國》一文中,恩格斯明確指出沒落的清王朝的封建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國家的腐朽的半文明制度”⑩。他們認識到了中國的社會危機。他們從經濟基礎入手分析這一危機,認爲“以手工勞動危機爲基礎的中國工業經不住機器的競爭。牢固的中華帝國遭受了社會危機”(11),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基本原理運用於分析中國社會實際。他們看到了中國社會正在走向崩潰,看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社會革命形勢,認爲“這個國家現在已經接近滅亡,已經面臨一場大規模革命的威脅”(12)。馬克思還深入分析了舊中國行將解體的外部原因,認爲外敵入侵是帝國崩潰的直接原因之一。在《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一文中,他指出:“英國的大炮破壞了皇帝的權威,迫使天朝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爲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材裏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13)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中已經明確指出“中國現在也正在走向革命”(14)。恩格斯認爲:“中國和印度,兩國共有45000萬人口,現在亞洲舉足輕重的國家。”(15)1862年,發表在《新聞報》上的《中國記事》一文中,馬克思認爲:“鴉片沒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驚醒作用。”(16)他認爲,“英國引起了中國革命”(17),認識到了英國的侵華戰爭是促使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覺醒的外部刺激。馬克思恩格斯已經認識到外敵(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對象。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自己的理論看到了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聯繫。普遍聯繫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內容。馬克思分析了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和世界革命的關係。1853年6月,在《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一文中,他認爲:“歐洲人民下一次的起義,他們下一階段爭取共和自由、爭取廉潔政府的鬥爭,在更大的程度上恐怕要決定於天朝帝國(歐洲的直接對立面)目前發生的事件,而不是決定於現存其他任何政治原因。”(18)此處的“天朝帝國”即爲中國的清王朝。這裏所說的“目前發生的事件”即爲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馬克思還看到了以太平天國革命爲代表的亞洲社會革命爆發的必然性。在《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一文中,他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如果亞洲的社會狀態沒有一個根本的革命,人類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命運?”(19)他看到了以中國革命爲代表的亞洲革命的世界性意義。在他看來,歐洲的革命將取決於“驚心動魄的革命”(20)——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馬克思已經運用自己的理論,從世界歷史整體性和聯繫性的角度考察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恩格斯晚年深刻論述了中國革命對歐洲革命的影響問題,在1894年9月寫給考茨基的信中,他提出:“資本主義生產,只有中國尚待它去征服了,當它最終征服中國的時候,它卻使自己在自己祖國的存在成爲不可能了。”(21)同年11月,在寫給左爾格的信中,他又提出:“資本主義征服中國的同時,也將促進歐洲和美洲資本主義的崩潰。”(22)他已經認識到中國的社會運動和變化具有世界性意義。在論述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二者關係時,馬克思提出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兩極相連”(extremes meet(23)),意爲中國與歐洲兩極革命互相推動。馬克思恩格斯實際上已經把中國革命看成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恩格斯也認識到了歐洲對中國的影響,認爲“中國人必定歐洲化”(24),他已經預見到了“歐風美雨”將對中國產生的巨大影響。在談到中日戰爭的後果時,恩格斯認爲“古老中國整個傳統的制度將完全崩潰”(25),認識到了甲午海戰的慘敗是對清王朝的致命一擊。

馬克思站在被壓迫民族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立場上斥責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他看到了列強即國際帝國主義的侵略是中國社會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馬克思指出:“不管引起這些起義的社會原因是什麼,也不管這些原因是通過宗教的、王朝的還是民族的形式表現出來,推動了這次大爆發的毫無疑問是英國的大炮,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輸入名叫鴉片的麻醉劑。”(26)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聯合侵華,劫掠了圓明園。1857年4月,馬克思在《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一文中指出英法挑起的這場鴉片戰爭是“極端不義的戰爭”(27)。馬克思站在中國人民的正義立場上痛斥英法侵略者。

馬克思對中國人民充滿同情,勇敢地聲援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正義鬥爭。同樣在《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一文中,在深入分析“亞羅號事件”後,馬克思指出:“英國人控告中國人一樁,中國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國人九十九樁。”(28)他還痛斥英國媒體以沉默偏袒奉行侵略行徑的本國政府和軍隊,他說:“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填滿英國國庫的事情,我們一點也聽不到。”(29)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和英帝國之間的矛盾,“在中國,壓抑着的、鴉片戰爭時燃起的仇英火種,爆發成了任何和平友好的表示都未必能撲滅的憤怒烈火”(30)。他尖銳地指出英國的侵華戰爭是“海盜式的英中戰爭”。馬克思駁斥了時任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等人的侵華行徑,他明確指出:“毫無疑問,屠殺中國人的事情是帕麥斯頓勳爵親手策劃的。”(31)

恩格斯看到了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的辦法——“人民戰爭”(popular war)(32)。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之一。恩格斯看到了中國革命的偉力蘊藏於民衆中間。在《波斯和中國》一文中,他認識到了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愛國精神,“民衆積極地而且是狂熱地參加反對外國人的鬥爭”,“是英國政府的海盜政策造成了這一所有中國人普遍奮起反抗所有外國人的局面,並使之表現爲一場滅絕戰”。他指出:“我們不要像道貌岸然的英國報刊那樣從道德方面指責中國人的可怕暴行,最好承認這是保衛社稷和家園的戰爭,這是保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爭。”(33)他發出這樣的疑問:“如果中國人發起全民戰爭(national war)來抵抗他們……英國人又該怎麼辦呢?”(34)恩格斯還看到了中華民族英勇抵禦外侮的民族精神,他指出,中國軍隊無論軍事技術怎樣差,“卻不缺乏勇敢和銳氣”(35)。他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革命的前途做出了樂觀估計和科學預言,同時,他們也看到了歷史的曲折性和複雜性。他們曾科學而大膽地預測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早在1850年1月,馬克思恩格斯就論述了“中國社會主義”(Der Chinesische Sozialismus)(36)與“歐洲社會主義”,他們指出:“中國社會主義之於歐洲社會主義,也就像中國哲學之於黑格爾哲學一樣。”(37)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中國哲學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學的先導,中國社會主義也可以是歐洲社會主義的先導。顯然,他們對中國革命非常樂觀,甚至認爲,中國革命可能領先於歐洲革命。他們熱情洋溢地談到:“當我們的歐洲反動分子不久的將來在亞洲逃難,最後到達萬里長城,到達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的大門的時候,他們說不定會看見上面寫着:中華共和國 自由平等 博愛。”(38)1857年6月,恩格斯又提出:“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親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垂死掙扎,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39)他已經看到了清帝國行將就木。歷史的發展證明,馬克思恩格斯的預言具有相當的科學性。1912年,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在中國成立,自由民主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世紀末以來,中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成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先導。馬克思恩格斯大膽而科學的預言基本得到了證實。在對中國革命形勢樂觀預測的同時,他們也作了冷靜的分析。馬克思指出:“只要有一絲一毫的繁榮氣息,國君們的狂怒和人民的憤恨同樣都會緩和下來。”(40)事實證明,中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是曲折而複雜的。

馬克思恩格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及革命特點,無情揭露和嚴厲譴責了英法等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和掠奪,熱情讚揚了中國人民抵抗外敵入侵的人民戰爭,科學地預見了中國革命的光明前途。馬克思是把馬克思主義運用於中國的實際、分析中國問題、作出科學預見的第一人。他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做了最初的偉大嘗試。馬克思恩格斯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範。

三、爲中國共產黨主導的馬克思主義全面中國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隨着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研究逐漸爲中國革命隊伍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所熟知。中國共產黨人曾經深入研討過這些著作。1926年至1934年間,上海新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的民族革命論》、上海新興書局出版的《民族革命原理》和北京出版的《政治生活》(1926年5月第76期,紅色五月特刊)、中央蘇區出版的《鬥爭》(1934年7月21日第68期)都刊出了《中國革命與歐洲革命》的中譯文。《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是第一本中文版的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的論文集。這本論文集最早由莫斯科外國工人出版社於1937年出版。鑑於這個版本難於運送到中國來,中國共產黨在1938年用解放社的名義和中國出版社的名義在延安和漢口出版了這部反映革命導師關注中國命運和前途的著作。該譯本是根據俄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資本論》、《剩餘價值學說史》、《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恩格斯文庫》等書編譯的,內容主體是馬克思恩格斯於1853年至1862年期間發表在《紐約每日論壇》及《新聞報》上有關中國的論文。解放社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後來由人民出版社多次修訂再版。1951年,英國共產黨黨員,著名歷史學家陶爾(Dona Torr)編輯了《馬克思論中國》一書。1955年,民主德國曾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的德文版。1997年,中共中央編譯局編譯出版了《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41)一書,該書參考了多種外文文獻,較爲全面收錄了馬克思恩格斯研究中國的論文、社論和有關論述。此外,曾被中國共產黨列爲重要學習文獻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也包含了馬克思恩格斯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論述。列寧和斯大林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分析、對中國革命的認識即建立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創新和革命實踐中,吸收和發展了這些理論。

中國共產黨人吸收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特點和前途、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等重大問題的論斷。馬克思曾認定中國是“小農社會”(以小農經濟和家庭手工業爲核心)。1912年,列寧則進一步指出,中國是“亞洲一個最落後的農民國家”(42),他從其帝國主義理論視角考察中國,認爲中國是“半殖民地”(43)。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已經開始使用“半殖民地”這一概念描述中國的社會性質。認爲“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國家”(44)。1939年10月,他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明確提出“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45)。如上文所述,馬克思恩格斯已經認識到了入侵的外敵和封建主義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對象,在此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再如關於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問題。如上文所述,馬克思認爲中國革命與世界革命“兩極相連”。列寧進而指出,“中國的革命”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革命影響巨大,“我們正處在這些風暴盛行‘反轉來影響’歐洲的時代”(46),列寧已經看到了中國革命的世界影響力。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中逐漸認識到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明確闡發了“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47)這一重要理論。在革命的價值目標和前途方面,馬克思恩格斯已經預見到“自由、平等的中華共和國”,中國共產黨正是高舉自由民主的旗幟推翻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奪取了政權。今天,“自由”、“平等”(48)已經作爲人民共和國的核心價值要素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的報告中。

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中國問題時理論聯繫實際的思想路線。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中國的具體特點,看到了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人民戰爭”,指出了“中國社會主義和歐洲社會主義的區別”。列寧認爲中國革命有相對於歐洲的“先進性”。1913年5月,他在《真理報》撰文盛讚中國革命,“現在中國的政治生活沸騰起來了,社會運動和民主主義高潮正在洶涌澎湃地發展”,他駁斥了“中國長期完全停滯論”。他深入分析了中國革命的特殊性,指出:“在東方那些人口無比衆多、社會情況無比複雜的國家裏,今後的革命無疑會比俄國革命帶有更多的特殊性。”(49)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瞭解中國情況”(50)。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鄧小平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51)。中國共產黨人從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對中國革命有着最爲直觀的理解。相對於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結合新的實際,逐步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而這一新的高度正是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聯繫實際的基礎上形成的。

中國共產黨人把理論領域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拓展到實踐領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全面中國化。馬克思恩格斯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他們的中國化還侷限在理論領域。相對於馬克思恩格斯,中國共產黨具有推動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領域全面中國化的“天時”、“地利”和“人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是在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新的高潮興起之時;中國共產黨人立足本土,最爲了解中國國情,佔盡地利;當時中國工農運動已經風起雲涌,中國共產黨人與廣大工農羣衆血肉相連,凝聚起巨大的人和之氣。馬克思恩格斯身處歐洲,未參加過中國革命實踐。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只是處在理論研究階段,他們的理論需要靠中國共產黨人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指導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在世時並未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但他們的理論包括關於中國的具體論述傳入中國後不久,便產生了巨大的指導作用。他們對中國的研究爲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主導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飛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在馬克思恩格斯探索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中國問題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人先後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馬克思對中國的解讀也有一些不準確之處。馬克思曾對中國太平天國革命過於樂觀,1853年6月,馬克思曾分析認爲:“可以有把握地說,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今工業體系這個火藥裝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引爆,這個普遍危機一擴展到國外,緊接而來的將是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52)此時,馬克思認爲中國太平天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具有引爆世界革命的燎原之勢。但形勢的發展,並沒有像馬克思預測的這麼樂觀。此後,1857年,資本主義世界曾爆發了金融危機,但未能動搖資本主義的基礎。1861年美國發生南北戰爭,1864年平息。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也被鎮壓下去。直到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世界革命形勢才又重新高漲。顯然,馬克思對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形勢的估計過於樂觀了。

綜上所述,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瞭解和認識是深刻的,預見是科學的。他們的中國研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運用於中國實際的典範。他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開拓者,是中國社會主義研究的開拓者,是海外近現代中國研究(海外中國學)的開拓者,是他們開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嘗試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偉光主編:《社會主義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2]秦宣主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3]楊鳳城主編:《毛澤東思想研究述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4]趙曜、秦剛主編:《鄧小平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5]高放主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6]孫代堯、薛漢偉:《與時俱進的科學社會主義》,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

[7]趙明義、趙永憲等:《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化問題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8]孫熙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科對象與基本架構》,《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2期。

[9]陶文昭:《〈共產黨宣言〉是與時俱進的偉大旗幟》,《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3期。

來源:《馬克思主義研究》(京)2013年8期 作者:路克利

馬克思主義論文 篇二

馬克思社會主義文化研究

摘 要:自由主義作爲中國近代史上的一種重要思潮,經歷了發生、發展、衰弱的複雜歷程,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亦發揮過重要作用,產生過多種影響。但其最終還只是歷史的過客,取而代之的是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即對自由主義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文化在中國的較量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自由主義文化;馬克思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A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6-0053-02

1 自由主義文化

1.1 自由主義的定義

自由主義追求保護個人思想自由的社會、以法律限制政府對權力的運用、保障自由貿易的觀念、支持私人企業的市場經濟、透明的政治體制以保障少數人的權利。在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憲制爲架構的自由民主制,有着開放而公平的選舉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權利擔任政務。

1.2 自由主義的分類

政治自由主義主張個人爲社會和法律的基礎,社會和制度的存在便是爲了推進個人的目標,而不會偏袒擁有較高社會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義注重個人在道德觀和生活方式上的權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認知自由等議題,並保護個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經濟自由主義是一種支持個人財產和契約自由權利的意識形態。經濟自由主義者主張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應該由個人自由的選擇,也就是市場的力量。

社會自由主義也被稱爲改良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依據約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對這種形式的自由主義的解釋,由於個人是社會的基礎,因此所有個人都應該擁有實現目標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經濟機會、遇到無法解決的災害時的保護。對社會自由主義而言,這些要件也被認爲是權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義形式中通常有一個共識,也就是在政府和個人責任間應該有着一個平衡點,而政府應該限制在從事這些無法由私營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義都主張以法律保護個人的尊嚴和自治權,也都主張個人的自由行動能夠達成最完美的社會。

2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文化

到目前爲止,人類社會發展了幾千年,與歷史上出現過的任何一個社會形態和社會思潮相比,社會主義既是一種先進的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又是一種先進的合理的社會制度。它始終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的世界觀爲指導,體現先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代表着人類社會發展的總趨勢。

2.1 社會主義文化反映先進社會制度

馬克思主義認爲:文化的社會制約性決定了文化的先進性,先進文化本質上是先進社會經濟政治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中引證了美國曆史學家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所寫的一段話:文明的發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會中的博愛,權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將揭開社會的下一個更高的階段。”馬克思在《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把這個“更高的階段”註明爲“高級社會形態”,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制度。他們提出了“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的精闢見解,提出了“共產主義的物質產品的佔有方式和生產方式”和“精神產品的佔有和生產”的概念。馬克思認爲:“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個人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後;在勞動已經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後;在隨着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後,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從馬克思恩格斯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見可以看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文化是一種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按需分配)的經濟基礎之上,以體現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爲出發點。這種文化從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爲基礎、延續了幾千年的人剝削人的不合理社會制度和社會現象,充分肯定了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地位,維護了勞動人民享有自己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權利。

2.2 社會主義文化誕生得益於人類文明的進步

馬克思主義認爲,歷史文化遺產的繼承與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匯,是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文化是繼承和發揚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借鑑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的基礎上,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創造出來的。

社會主義首先要從本國優秀的民族歷史文化傳統中獲取精神食糧。毛澤東指出:“中國現時的新文化也是從古代的舊文化發展而來的,因此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

歷史經驗證明,批判繼承本民族傳統文化與吸收借鑑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須符合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必須結合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踐來進行,堅持“古爲今用,推陳出新”,“以我爲主,爲我所用”的原則,決不允許搞民族虛無主義和全盤西化。

2.3 社會主義文化體現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精神財富,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與社會歷史發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羣衆的意願代表時代的精神,反映歷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羣衆理應享有自己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剝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剝削階級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只有消滅了私有制和剝削制度的社會主義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滿足了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這是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最根本的體現。

3 自由主義文化與中國馬克思社會主義文化的差異

3.1 在思想上觀念不同

自由主義文化崇尚自由,追求個體價值,反對集體主義的傾向。自由主義者意識到,只有讓個人發揮最大的潛能,社會纔有最大的進步。再推前一步,有部分自由主義者,更認爲個體及個體的權益,纔是社會基本價值的來源,任何集體主義的傾向都會危害此一價值。

然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則始終把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人民的自由權利放在首位。主張用馬克思主義爲靈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和社會主義實踐。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現階段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

3.2 在經濟上觀念不同

在經濟上,自由主義者大多數既是私有制的狂熱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國家”的極力反對者。自由主義者認爲:私有制經濟具有內在的穩定性,在市場的調節下,私有經濟能夠自動地實現經濟的均衡,使經濟自動地穩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產者的個人自由,又可保障無產者的個人自由,私有制經濟的這種優勢是公有制經濟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義者強調保障的責任由國家向個人轉移,主張福利個人化,反對福利國家。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認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上與其具有決定意義的差別就在於生產資料社會所有制結構,以質與量都佔優勢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爲主體、國有經濟爲主導,對於強國富民和建設社會主義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共產黨執政等上層建築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儘管由於目前中國生產力不發達,還不能實現完全的生產資料公有制,但在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同時必須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只有堅持市場經濟條件下公有制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勞分配爲主體的財富和收入分配製度,實現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

3.3 在領導人物的選擇上觀念不同

在中國,自由主義者基本上多是服務於教育、新聞出版、醫療衛生等“自由職業”的知識分子,他們在這些行業領域內影響是相當大的。但超出這個領域,他們的影響就很有限了。在社會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響力,以及有多大的影響力,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1)擁有的人力資源;(2)擁有的財力資源;(3)擁有的權力資源。很明顯,在這三個方面,以知識分子爲主體的自由主義者都處於明顯的劣勢。

然而,共產黨領導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數的工農大衆。由於政府當局無力解決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痛苦無告的貧苦大衆就會逐漸積聚到革命的營壘中來。再就財力資源而言,共產黨誠然不如國民黨。但在中國,人力與財力往往有密切的相關性。中國的財政,長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數的農民大衆。而共產黨走的正是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由於共產黨得到了佔全國人口最大多數的工農羣衆的支持,所以最終取得革命的勝利。

4 中國應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社會長期保持安定團結、政通人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中華民族以嶄新的面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回顧歷史,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至今歷經了毛澤東時期的革命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時期的發展的社會主義和現在的胡錦濤的和諧的社會主義。這幾個階段都各有特色,毛澤東時期的是堅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國,提出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戰略思想;鄧小平時期是堅持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胡錦濤的是堅持和諧才能完善中國,提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這三個階段都是以馬克思主義爲基礎,深入應用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根據我國具體國情而制定的切實適合我國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既立足於國情,又適應時代,是一條把強國與富民相結合的道路,是我國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發展中國、振興中國。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黃紅髮。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觀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2007,(2).

[2]徐友漁。 新世紀對自由主義的重新闡釋[J].開放時代,1999,(3).

看了“馬克思主義論文範文”的人還看:

馬克思主義論文:《試論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對當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啓示》 篇三

高校校園作爲中華文化的傳承地與集散地,其文化活動開展的情況不僅直接關係着國家整體文化戰略的實施情況,而且關係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更是關係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作爲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宏觀上爲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指明瞭方向,而且在微觀上對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具有很強的啓示意義。

一、校園文化活動的目標應是促進學生的自由而全面發展

馬克思認爲,造就高度文明的人,就是“培養社會人的一切屬性,並且把他作爲具有儘可能豐富的屬性和聯繫的人,因而具有儘可能廣泛需要的人生產出來――把他作爲儘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會產品生產出來……”,這正是馬克思對文化的社會目的和意義的闡釋。恩格斯認爲:“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第一步。”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資本創造出的無限可能爲文化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並且促使人擺脫了自然侷限性,爲個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因此,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應將馬克思主義的“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作爲核心目標,具體而言,包含兩方面:

1、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應充分考慮階段性。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提出人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從人的依賴階段到人的獨立性階段,再到自由個性階段,人的發展表現爲一個歷史的過程。因此,高校在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髮展的階段性,從而開展針對性的引導。

2、處理好全面發展與自由發展的關係。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自由發展”是指人的人格、個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最大程度地發展;所追求的“全面發展”,不光是人的能力、個性和知識的,全面發展,也是人的社會素質、精神素質等的共同提高。高校在組織校園文化活動時,既要充分考慮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又要考慮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

二、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應追求多樣性與豐富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學者歷來重視形式的重要意義。形式不僅僅是把事物的內容各要素統一起來的結構或者外部表現方式,其本身就包含着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就應充分考慮到文化活動形式對於不同文化活動的意義,權衡得失,並且在形式的選擇上要堅持多樣性與豐富性的統一,這將有助於拓展文化活動的意義。目前高校每年的校園社團文化節就很好的闡釋了多樣性與豐富性相統一的原則,同時有助於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校園文化創新意識。

三、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容應做到世界性與民族性的有機融合

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的經典問題。一般來說,本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既有牴觸的一面,又有相互借鑑的一面。“把本民族文化片面地視爲唯一優秀文化,對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採取一概排斥的態度和做法,這是與文化的發展相反動的。”因此,隨着高校的日益開放,辦學越來越國際化,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也應與時俱進,在內容的選擇上做到民族性與世界性的有機融合。既要堅持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利用傳統文化類社團積極開展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承與傳播活動,贏得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爲中華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活動奠定基礎;又應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化活動的精髓,特別是與留學生社團保持交往,參與他們的文化活動,共同創作兼容幷蓄的文化節目。

四、校園文化活動應以科學和理性爲主要途徑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論文 篇四

馬克思主義哲學解讀模式的創新及啓示

摘要:國內外哲學界先後產生了三種不同的馬克思哲學解讀模式:19世紀後期,主要流行“以恩解馬”的解讀模式,即主要通過19世紀後期恩格斯的一些通俗性、論戰性著作,如《費爾巴哈論》、《反杜林論》等來理解馬克思哲學。20世紀前期,主要流行“以蘇解馬”的解讀模式,主要是以20世紀20~50年代蘇聯模式的哲學教科書體系來理解馬克思哲學。20世紀後期,“以西解馬”的解讀模式曾流行一時。所謂“以西解馬”,就是主要按照西方哲學模式來理解馬克思哲學。這三種解讀模式在當時產生了一定的歷史意義,但對於探求馬克思哲學的深層底蘊和精神實質而言,都還遠遠不夠。

更爲重要的是,今天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處在一個特殊的歷史關頭,社會歷史發展加之人類社會發展出現前所未有的問題和矛盾都顯示出歷史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解讀的侷限性,同時也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模式解讀創新的必要性。本文旨在通過歷史上解讀馬克思的幾種不同模式進行分析,並探究新的解讀模式,展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價值。

蘇聯哲學教科書體系解讀模式

所謂蘇聯哲學教科書體系,即指由恩格斯闡釋,經過列寧、斯大林等人具體論述的一整套哲學思想體系,簡而言之,即爲“以蘇解馬”模式。“以蘇解馬”集中化的成果便是斯大林編寫的《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在這種模式中,辯證唯物主義往往被簡化爲自然主義存在論,歷史唯物主義則簡單化地被理解爲辯證唯物主義在社會領域的推廣。這種解讀模式試圖能回答所有的哲學問題,但是缺乏知識論路向,忽視了對人生存發展的研究。

首先,蘇解釋辯證唯物主義的基礎是抽象的物質,列寧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中提出關於物質比較完整的定義:“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斯大林在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特徵時認爲,世界本質爲物質,物質是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斯大林將辯證唯物主義理解爲一種與歷史過程無關的自然觀,並把這種辯證唯物主義作爲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基礎。

其次,列寧在《哲學筆記》中指出,辯證法就是研究對象自身的矛盾,他強調辯證法的三大規律。斯大林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有四大特徵,一是辯證法各個對象或者現象之間有機地聯繫着,互相依賴和制約着;二是辯證法是不斷運動變化和創新發展的;三是,物質的變化是從量變轉向質變;最後,列寧指出辯證法的出發點是自然界對象和現象的內在的矛盾。

“以蘇解馬”主要是對自然進行解析的辯證法,忽視了人的作用,而馬克思的辯證法基礎在於人的生存實踐活動,自然的辯證運動是通過人的實踐活動來進行的,否則,無所謂自然界本身的辯證運動。“以蘇解馬”模式中的解釋遠沒有超出舊的唯物主義範疇,他們仍停留在對世界物質性的理解水平上,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依舊是一種知識論科學。雖然這種解讀模式曾一度適應那個以戰爭與革命爲主題的時代以及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需要,卻很難適應今天新時代、新體制的需要。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解讀模式

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解讀模式主要是針對蘇聯模式而言,即通過針對“以蘇解馬”模式的缺陷重新理解定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們認爲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唯物主義,將其限定在人類歷史領域中。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早期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如盧卡奇、葛蘭西等要求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確證人的主體性,用總體性、主客體相互作用的辯證法和時間哲學等規定彰顯馬克思哲學的主體性。盧卡奇認爲,馬克思主義根基是人道主義,片面強調經濟運動觀點是錯誤的。在葛蘭西看來,實踐哲學是絕對的人道主義,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是一個歷史的過程,他認爲歷史不僅僅是由物質基礎所構成,在一定條件下,它首先是人的實踐活動所創造的。

20世紀後期,針對“以蘇解馬”所存在的侷限,以康德、黑格爾、費爾巴哈、海德格爾、哈貝斯等爲代表的西方哲學家,他們按照西方的哲學模式來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這種解讀模式在某種意義上更新了“以蘇解馬”的觀點,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是該模式仍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因此擺脫不了時代的侷限性,並沒有認清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質。

20世紀60年代,法國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阿爾都塞認爲,以盧卡奇爲代表的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簡單地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爲抽象的人性等非科學規定,從而使馬克思喪失了強有力的戰鬥性,他提倡要用真正科學的形式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

“以蘇解馬”和“以西解馬”兩種思想體現了人本主義和科學主義的邏輯衝突,但是兩者均未能準確地理解馬克思哲學的革命性,馬克思要求我們從人的客觀事實去理解現實的存在,阿爾都塞只是把社會歷史過程和規律當成一種非人的課題和無主體物質過程來理解,盧卡奇雖然發展了能動方面在社會歷史的作用,但是卻被極端地理解。

“以馬解馬”的解讀模式

通過對以上幾種解讀模式的解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恩解馬”、“以蘇解馬”、“以西解馬”三種主導的解讀模式存在着歷史侷限,對於探求馬克思哲學的深層底蘊和哲學革命的精神實質而言,都是遠遠不夠的。筆者認爲,必須實現馬克思哲學解讀模式的根本創新,採用“以馬解馬”的全新解讀模式。

何謂“以馬解馬”解讀模式呢?“以馬”是途徑,後邊“解馬”是目的,即“解讀馬克思哲學”;這裏需要着重對這個提法的前一半(“以馬”)的具體含義作出科學規定,也就是具體揭示,通過什麼途徑,來達到科學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

具體而言,“以馬解馬”首先必須要從馬克思的文字出發,即從馬克思的著作出發,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原馬克思著作的時代性和歷史性,在獨特的語境下去把握馬克思每一個重要的論述,從中去總結馬克思關於哲學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原理,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任何一種表述都不能脫離上下文的語言環境,不能單純的斷章取義,僅通過支言片語去下結論,這樣的做法本身是違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

其次,需要把握馬克思思想的來龍去脈,要想對馬克思 哲學有很好的把握,還需要站在馬克思哲學思想 發展的制高點,對於馬克思哲學體系了熟於心,只有這樣才能去判斷馬克思各個時期和各個文本中所蘊含思想的走向及內涵所在。否則,完全陷入對馬克思著作的研究中,只會導致所得出的結論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最後,要確認理論起點。馬克思哲學是一個博大的體系,裏面有着豐富的邏輯關係,因此,要想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解讀得十分恰當和到位,必須結合整個體系,參照內在邏輯來理解馬克思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啓示

站在新世紀的起點,必須要突破傳統的馬克思解讀模式,實現創新,上文提出的“以馬解馬”,筆者認爲是觸及了馬克思哲學研究的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是基於時代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創新。我國正處於現代化進程的轉型期,轉型期間各種層面的矛盾和問題都會爆發,此時,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爲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馬克思哲學建構了和諧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 實踐活動離不開客觀世界,因此,必須要懂得尊重客觀世界規律。作爲獨立個體的人若拋棄客觀世界規律,站在世界之外去審視、解釋世界,進而試圖去把控世界,帶來的惡果將是“ 環境惡化”、“資源枯竭”、“人口膨脹”、“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等。當前,中國 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增加的同時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本質而言,這是違背了馬克思哲學的,我們必須要重視並採取措施減少環境問題給 社會帶來的危害。

其次,馬克思哲學實現了人與自身的統一。隨着經濟的高速增長,個體常常會忽視對人生存狀態的關注,人與人的外在化導致個體愈發感覺精神家園的缺失。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人的生存狀態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的解放和發展, 文化價值核心是“自由”,即人不是爲了生存而生活。

馬克思哲學生存論的當代解讀對於突破我們當今人類所面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解讀的新模式,其實質就是“以馬解馬”,自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歷史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

在剛剛開始的“十二五”規劃中,我國的建設和發展極大地遵循了馬克思哲學原理,這體現在經濟領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利益分配機制與激勵機制方面;在改革 政治體制和行政 管理體制,提高行政效率,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方面;在文化領域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

馬克思主義論文 篇五

淺析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摘 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在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堅持

[DOI]10.13939/.2015.45.168

1 引 言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立了舉世聞名的燦爛文化。但是,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敗和歷史侷限性,到清代的康、雍、乾時期,雖冠以帝國之稱,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加之統治者盲目樂觀,其實已到歷史發展的盡頭,光彩奪目的“盛世繁華”背後映襯着的只是落日餘暉。終於1840年的鴉片戰爭,英國的堅船利炮首先撕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朝軍隊不堪一擊,中國自此開始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此後的中國屢遭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蹂躪,國家主權和領土不斷受到侵蝕,中華民族蒙受着空前的屈辱和災難。

面對着“亡國滅種”的嚴峻局面,多少仁人志士懷着強烈的危機感和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爲了尋求救國真理,歷經千辛萬苦,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讚歌。但無論是以洪秀全爲代表的農民運動領袖,還是以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洋務派,亦是模仿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戊戌維新派,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究竟路在何方?直到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的面貌才煥然一新。

2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

馬克思主義創立於19世紀40年代,是工人階級政黨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是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但馬克思主義自誕生起已有160多年的歷史,人類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發展,都超出了馬克思當年的預想。要將理論變爲現實,實現偉大理想,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和各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向前發展,不斷以新的內容來豐富和發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終充滿活力,不斷與時俱進,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所在。

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初入中國時面臨着“如何中國化”的問題。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之間的相互結合、雙向建構的互動關係,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相互適應、相互融合的過程。馬克思主義要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必須在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不斷地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元素,並把它改造融合爲自身成分;必須適應中國實際情況,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出相應的調適;必須隨着中國革命與建設實踐的不同階段的條件、特點、任務而發展自身。同樣,中國接受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全面認識,從而真正把其精髓融入到中國人的“血液”中。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初始就信奉馬克思主義,把其作爲自己的指導思想,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史。中國共產黨94年的發展史表明:解決中國的時代課題,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行,但是忽視中國實際,生搬硬套馬克思主義同樣不行。

土地革命後期,以王明爲代表的“左”傾路線在黨內盛行,他們不顧中國國情,機械理解馬克思主義,將蘇聯經驗神聖化、教條化,最終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革命幾乎陷入絕境。在關乎存亡的危機時刻,以毛澤東同志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正確主張,從而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型革命道路,創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領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經驗不足,照搬他國模式,在此過程中我們走了彎路,付出了巨大代價。““””結束後,中國何去何從,歷史又一次將中國推到了十字路口。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正確把握中國社會發展階段,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初步解決了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大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

進入新世紀,國內外形勢發生重大深刻變化,我們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發展實際,在實踐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馬克思中國化取得全新進展,中國共產黨先後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理論,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什麼是發展,怎樣發展”等時代課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人民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針,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它們既反映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以新的實踐經驗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既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又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4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顯而易見,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中國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之所以能夠從失敗走向勝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毛澤東大膽地倡導和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反對教條主義、本本主義,獨立思考,大膽創新,最終使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適合於中國的實際,並引領中國革命走向成功。同樣,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曾一度遭受嚴重挫折,也是因爲黨在那個特殊時期,放棄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的某些理論觀點教條化、公式化,背離了中國實際,背離了時代特徵。

當下,中國共產黨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是一項極其偉大而艱鉅的歷史任務,它的建成和實現標誌着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現代化建設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階段,意味着我國將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我們唯有在認真分析國情、民情,準確把握社會發展脈搏的基礎上,緊緊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發展實際結合起來;我們唯有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不斷地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總結新經驗,創造新辦法,以理論創新爲先導,以發展的理論推動和指導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和各方面的創新,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解決發展中的各種難題。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了中國特色,形成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才使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

5 結 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亦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時代課題。歷史上它經歷了種種艱難曲折,新時期仍將可能經歷新的艱難曲折,出現各種爭論和鬥爭。但無論遇到何種困難和挑戰,我們都應堅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堅定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勇於實踐,大膽創新,在堅持中發展馬克思主義,在發展中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斷開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只有這樣,國家纔有出路,民族纔有希望。

參考文獻:

[1]徐向前。歷史的回顧[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4.

[2]郭建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前沿問題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3]劉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4.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3600字論文 篇六

《論馬克思主義自由觀的形成、核心與最終目的》

摘要:

19世紀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意大利西里西亞工人運動等三大運動失敗後,馬克思、恩格斯開始探討實現無產階級自由平等訴求的途徑,並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的團結與協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可見,消除資產階級,消滅剝削的理論核心在於自由的實現。作爲馬克思主義自由觀初步形成階段的著作,《共產黨宣言》闡釋了馬克思主義對於自由的基本觀點與看法,值得認真研究。

馬克思主義自由觀的形成時期

《德法年鑑》和《1844年手稿》時期。作爲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刊物,《德法年鑑》首次表達了馬克思、恩格斯從革命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同時涵蓋了他們早期關於共產主義、自由平等等內容的描述,考察了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的關係;闡明瞭人的類本質與異化現象的矛盾與產生原因;提出了自由觀的思想雛形。馬克思、恩格思指出:“公民要消滅他們的世俗桎梏,必須首先克服他們的宗教狹隘性。他們只有消滅了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狹隘性。我們不把世俗問題化爲神學問題。我們要把神學問題化爲世俗問題。相當長的時期以來,人們一直用迷信來說明歷史,而我們現在是用歷史來說明迷信。在我們看來,政治解放和宗教的關係問題已經成了政治解放和人類解放的關係問題。”由此,他開始對信仰自由、宗教自由、政治自由等的論述。

此後,馬克思開始深入思考人類的真正解放應該是怎樣的。在費爾巴哈人本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他思索自由的真意,並闡明共產主義的最終目的。從研究思路來看,馬克思通過對黑格爾唯心主義、資產階級經濟學說、空想社會主義的批判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標誌着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徹底轉變。在《1844年手稿》中,馬克思進一步解釋了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的關係,指出政治解放只是人類解放的一個步驟,最終沒有矛盾的徹底解放應該是人類解放。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馬克思提出了建立“自由聯合體”的主張。

1847年~1848年《共產黨宣言》時期。自《1844年手稿》後,馬克思感到用人的類本質分析人的自由和經濟上尋求一條說明社會現實的非人道現象在理論上相矛盾,這促使馬克思轉向研究人的實際狀況和社會關係的社會歷史理論。他開始運用生產力、生產方式、階級等概念來論證人的自由問題。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在論述資產者與無產者、無產者與共產者問題時,多次強調時下所謂自由的概念及其所追求的真正自由是什麼,“在現今的資產階級生產關係的範圍內,所謂自由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買賣”、“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過表明自由競爭在信仰領域裏佔統治地位罷了”、“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深刻剖析了階級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社會對人的剝削壓迫和人性泯滅的殘酷現狀,宣言中還指出“資本主義社會不僅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侄桔,更是使人的異化達到極點。從歷史上看,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社會建立的基礎都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剝削、壓迫,人的不自由、不平等是社會的普遍現象,更談不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可見,《共產黨宣言》是在批判英國經驗論自由觀、大陸唯理論自由觀、法國唯物主義、空想社會主義自由觀、德國古典哲學自由觀的基礎上,從自然法觀念出發,理解人的自然權利的界定,同時理性批判自然法觀念中的缺陷;思考巴黎公社失敗的原因,尋蹤溯源,提出人的全面發展的自由定義。

《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時期。在《共產黨宣言》中所提出的從人與社會的對立中尋找問題答案的自由觀整體框架之下,在此階段,馬克思、恩格斯從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統一中去分析,最終建立起完整、科學的自由觀。馬克思不但深刻分析了個人自由的經濟根源和經濟條件,指出生產力的發展是實現人的自由的最積極的力量,並且從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客觀規律出發,對共產主義社會中個人自由實現的前提作出了科學的論證,並把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個人確立爲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目標。另外,他還從文化方面全面分析了人類自由的政治、經濟、歷史等各方面的制約因素。可以說,這個時期,馬克思已從靜態的平面研究進入到動態的整體研究,從而最終確立了其全新的唯物主義自由觀。

通過分析各個階段的重要地位與影響,筆者認爲,《共產黨宣言》在整個馬克思主義自由觀形成過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對唯物自然觀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架構,爲當時工人運動指明瞭方向,成爲實踐性最強的理論武器,是研究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的重要一環。

《共產黨宣言》中關於自由觀的內容分析

物統治人:抽象的資本主義自由。《共產黨宣言》真正區分了資本主義的自由與真正自由的區別,資產階級所崇尚的自由其本質在於物統治人。宣言在討論無產者與資產者的關係時指出:“資產階級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他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着的剝削。”在此,馬克思用“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來描述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之前人們的自由,用以說明封建主義時代的自由是分等級的、有限度的,主奴之間的自由是明顯有差別的,擁有財富的公民與貧苦公民之間的自由也有極大不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談及雅典國家的產生時也講到:“貨幣和高利貸已經成爲壓制人民自由的主要手段。”筆者以爲,“特許的和自力掙得的自由”不僅是封建時代的特徵,也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真實寫照,資本主義通過私有財產,迫使一切民族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爲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而無產者已經完全失去了自由,不僅受到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國家的奴隸,還都要飽受機器、監工者、資產者的奴役。

實質上,資產階級所強調的“貿易自由、自由買賣、政治自由”只是資產者爲自己私有制做辯護的擋箭牌。在資本主義 社會中,人被物支配而失去獨立性和自由。剩餘價值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祕密,也讓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的形式性、表面性和虛假性暴露無遺。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通向自由的唯一道路。《共產黨宣言》指出馬克思自由觀是共產主義應然的自由。宣言還指出,導致工人階級失去自由的根源就在於私有制,因此,共產黨人可以將自己的理論概括爲一句話,即消滅私有制。還深刻批判了資產階級的自由買賣觀,認爲“關於自由買賣的言論,也像我們的資產階級的其他一切關於自由的大話一樣,僅僅對於不自由的買賣來說……而對於共產主義要消滅買賣、消滅資產階級生產關係和資產階級本身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共產黨宣言》中揭示出共產主義的根本任務與最終理想是“建立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的自由 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換言之,馬克思主義自由觀是指: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爲基本原則的自由。這從自由的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最完備、最高級、最理想的階段。此時,作爲階級的自由消失,代之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個人的自由與集體的自由之間不僅沒有衝突,還具有強大的關聯性,這就是共產主義的最高目標。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實現這一自由目的之唯一路徑乃是無產階級通過奪取政權,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運用國家政權,才能建立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只有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建立在 經濟上真正平等的社會關係,才能使無產者得到徹底的自由和解放。

宗教與信仰自由。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還輔助論述了信仰自由、宗教自由的觀點,作爲論據以論證“政治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都以商品經濟的一定發展爲基礎,精神自由任何時候都離不開物質的自由活動,所謂政治自由不過是階級社會中特定社會集團所處經濟地位在政治思想領域的表現而已”這一貫徹始終的論點。他們強調“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無產者應該在共產者的領導下爲這一最終目的不斷奮鬥,因此,宣言末尾,馬克思呼籲: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結語

馬克思主義自由觀從理論上爲我們指明瞭人類社會的追求目標與發展方向,讓我們能夠對共產主義 實踐的理論內涵有了深入的理解,讓我們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加深對各類新現象、新事物的認識,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這對當代我國的公民意識和人格的確立與完善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馬克思主義7400字論文 篇七

《試談英國新馬克思主義對文化概念的哲學分析》

〔摘要〕威廉斯和伊格爾頓作爲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傑出代表,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領域中從文化維度體現其學術思想的典範。威廉斯把文化界定爲“民有和民享的存在”,從而倡導大衆文化和共同文化,在人類生活方式的層面,突出了文化的實踐功能;伊格爾頓在詞源學以及意識形態的高度理解文化,從人類文明、生活方式以及藝術等方面探求文化的本質,突出了整體主義的文化唯物主義思想,賦予文化以特殊的意識形態功能,在實踐的、人類生存的和民主政治的意義上,揭示了文化的本質,推進了對文化與社會關係的深層認識。

〔關鍵詞〕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文化概念,民有,民享,生存方式

在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的主導性思想中,以威廉斯和伊格爾頓爲代表的伯明翰學派,立足於文化批判的深層分析,從而在社會批判中獨樹一幟,把社會認識引領到文化和意識形態層面。本文就做一探討,以此就教於同仁。

一、文化是“民有和民享的存在”

英國新馬克思主義對文化概念的深層理解肇始於其傑出代表威廉斯。威廉斯在其代表作《文化與社會》、《漫長的革命》、《關鍵詞》、《傳播》和《電視:技術與文化形式》等作品中,以其獨特的文化唯物主義立場,把文化的本真從精英文化轉變爲大衆文化,從而還文化爲“民有、民享的存在的本質”,產生了極其重要的理論影響。

在威廉斯之前,英國最具代表的文化觀,是阿諾德提出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論”,以及其後以利維斯主義爲標誌的精英主義文化觀。它們基本上都採用了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二元對立思想,把通俗文化視爲對高雅文化及道德的一種威脅。在這種觀念中,文化顯然是指那些爲上流階層所擁有的高等文化,而下層民衆往往被視爲沒有文化的羣體。

威廉斯不同意對文化的這些看法,他試圖從“文化”這個詞的內涵來理解文化本身。他認爲,“英文裏有兩三個比較複雜的詞,文化就是其中的一個”,最早,“文化具有一系列的意涵:居住、栽種、保護、朝拜等”。 〔1 〕 (P101)“在英文中,文化這個詞是不斷演化的”,其意義“部分的朝向現代的含義”,今天,人們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化”這個詞演變的複雜性和用法的複雜性。然而,總體來看,文化可以分爲三種類型,其一是作爲獨立、抽象的名詞的用法,用以指思想、精神和美學發展的一般過程;其二是作爲獨立的名詞,用來表示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三是作爲獨立抽象的名詞,用來描述關於知性的作品與活動,尤其是藝術方面的。〔2 〕 (P11)在《漫長的革命》一書中,威廉斯進一步闡明關於文化三種類型的思想,他認爲第一種是理想型的,即文化是人類追求完美的一種心靈狀態;第三種是文獻式的,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體,它是表義的實踐活動;而第二種是生活類的,文化是一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對文化的三種理解都有價值,第一種和第三種帶有傳統文化觀的痕跡,而認爲文化是一種特殊生活方式則是對於文化的一種全新理解,被認爲具有“建立文化主義的決定性意義”。〔1 〕 (P106)威廉斯強調了文化作爲生活方式的特徵,認爲“文化是對一種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這種描述不僅表現藝術和學問中的某些價值和意義,而且也表現制度和日常行爲中的某些意義和價值”。〔3 〕 (P13)

作爲一個概念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抽象的,但作爲實實在在的人的現實生活的形式來說,卻表現着特定社會的真實狀況。威廉斯認爲,馬克思主義者應該在“整個生活方式”的意義上使用文化概念。威廉斯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把文化作爲一種生活方式來處理,大有把文化從傳統的精英文化定義中解放出來的意蘊,並且成爲英國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從而使文化不只是思想家頭上的理想光環,也不僅僅是精英人士倍加推崇的傳統經典,而是與日常生活同義。正是從日常生活或生活方式的視角出發,他一直強調文化是“一種整體的生活方式”,於是一切社會實踐都可以從文化的視點加以主觀地審視。與此對應,文化研究也並不是一個新學科,而是若干個學科的集合。關於文化的這一認識不但體現了對於傳統文化定義的反動,而且重構了大衆文化討論的前提。選擇了“文化”這一關鍵詞,對其歷史進行梳理,對其內涵進行拓展,從而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確定了文化研究的合理性,重寫文化是文化研究得以發展壯大的基石。

既然文化是一種作爲整體的生活方式而存在,因而,它必然是大衆的。威廉斯在《文化與社會》一書中,追溯了工業革命以來“文化”一詞含義上的變化,他不同意利維斯視文化爲少數人的專利,同工人階級文化對立起來的看法,認爲文化首先是“民衆的”,這是這個詞激進的傳統意義,如憲章運動時期和20世紀工黨運動時的報紙;其次是社會的政治傾向和大衆的欣賞趣味;第三是對特定經濟時代市場的依賴。在《文化與社會關鍵詞》一書中,威廉斯開門見山地稱文化是民有、民享,爲民喜聞樂見的東西。文化是民有和民享理念的提出,使文化的等級被取消了,大衆文化不再被視爲洪水猛獸。既然大衆文化沒有等級的劃分,而且大衆文化本來就產生於大衆、接受於大衆,因此,對於大衆文化“能動”地接受也就成爲可能。在這一點上除了與法蘭克福學派的針鋒相對,文化主義還體現了與利維斯傳統的決裂。

文化內涵是與文化研究方式密切關聯的。在文化研究方式上,英國新馬克思主義採用內容分析和經驗主義方法來研究大衆文化。他們不是把這種文化簡單地看作是從社會環境中抽象出來的文本,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已經“固定的、實際的制度”的體現。威廉斯認爲,如果不分析這些制度的形式,我們就無法對現代社會中一般傳播的程序進行研究。因此,文化研究具有一般方法論的特徵,它強調文化生產與知識生產的歷史性、地方性和實踐性,反對普遍主義,反對任何理論話語的權威化。在任何情況下,文化研究都不得不與當地的社會文化發生碰撞交融。在南非,文化研究是新社會運動的鬥爭武器之一;在日本,文化研究體現爲左翼學術傳統與新興社會運動的結合;韓國的學生運動、香港的市民運動以及印度的女性運動、社區運動、環保運動等都與文化研究有着密切的聯繫。

在對文化內涵的分析中,威廉斯特別強調了德國曆史哲學家赫爾德的“複數的文化”觀念。所謂複數的文化,指的是“各種不同國家、時期裏的特殊與不同的文化,而且是一個國家內部,社會經濟團體的特殊與不同的文化” 〔1 〕 (P105)。威廉斯推崇複數文化,並用這個概念爲大衆文化和民間文化做合法性辯護,批判傳統的精英文化觀。在他看來,像電影、廣告和流行音樂這些大衆文化的組成部分都該肯定,它們都是“建構工人文化經驗的重要部分”。威廉斯以嚴肅的方式對待大衆文化,同時也堅持文化研究的社會批判維度,試圖將大衆文化放在與社會相關聯的政治框架中加以分析。他們基於本土的社會、文化經驗,對正統馬克思主義經濟決定論提出修正,強調文化主體與文化生產在當代社會中的決定性作用,並對大衆傳媒進行了較爲深入地研究,對貶損、混淆大衆文化的精英主義進行了分析,表明一切皆是大衆的,體現出“文化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基於大衆文化、複數文化以及文化的整體性特徵,威廉斯強調“任何文化在整體過程中都是一種選擇、一種強調、一種特殊的扶持。一個共同文化的特徵在於這種選擇是自由的、共同的或者是自由的、共同的重新選擇。” 〔4 〕 (P416)這樣,威廉斯就從對文化概念內涵的深層理解推進到文化的社會功能與價值,展現出文化的意識形態意義。

二、文化是“文明生活右書頁的無意識的左書頁”

威廉斯的學生伊格爾頓是另一位英國新馬克思主義的傑出代表,在其文化內涵的研究中,他不僅張揚了其文化是民享和民有的思想,而且進一步從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和詞源學等方面深化了對文化唯物主義的理解。伊格爾頓是一位在當今學界享有國際聲譽的西方馬克思主義 文學理論家、文化批評家以及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家,他以其獨特的批評風格在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界享有廣泛影響。

伊格爾頓深受威廉斯文化理論的影響,認爲威廉斯的民享和民有思想是比自由理想主義文化“更豐富、更多樣、更開放、更靈活”的文化。因爲這種文化不是被完成了的靜物,而是 社會各個階層和階級在集體 實踐中“不斷重新創造和重新定義的整個生活方式”。概括地講,伊格爾頓認爲:“文化在本質上是實踐,是生產,文化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爲了解釋文化,而是爲了實踐地改造和建設文化”,“文化不是高高在上的、不着邊際的能指,而是具體的、實在的、與我們的日常感覺緊緊 聯繫的 政治現實問題。”伊格爾頓堅持文化研究的方法必須與實際政治緊密結合起來,他認爲文化從而就是問題的一部分,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文化就是政治鬥爭的場所。

伊格爾頓用英國 哲學特有的 經驗主義和分析手法,對“文化”一詞進行了剖析,從而把對文化唯物主義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如同威廉斯一樣,伊格爾頓對文化的理解也是從詞源學入手考證的。他認爲, “culture”這個詞的拉丁語詞根是“colere”,可以表達耕種、居住、敬神和保護當中的任何意義。一方面,“culture”追溯了一種重要的歷史變遷,另一方面,它也編碼了許多關鍵性的哲學問題。在這個單一的術語中,關於自由與決定論、主體性與持久性、變化與同一性、已知事物與創造物的問題得到了模糊的凸現。同時,它也暗示了人造物與天然物、我們對世界所做的與世界對我們所做的事情之間的辯證法,是詞源學意義上的“現實主義的”概念,暗示了在我們自己之外一種自然或原料的存在。它也提供了一種“構成主義的”維度,因爲這種原料必須被加工成人工的形態。“文化作爲一種有特色的生活方式”這個觀點的起源,與對於受壓迫的“異國”社會的浪漫主義的反殖民主義傾向緊密聯繫在一起。這種異國情調將會在20世紀以現代主義的原始主義的特徵重新浮出水面,而這種原始主義與現代文化人類學的 發展並駕齊驅。它將在相當晚的時候突然出現,對民間文化進行浪漫化;這種通俗文化現在正扮演“原始”文化先前曾經扮演的有表現力的、自發的、準烏托邦式的角色。〔5 〕 (P3)

伊格爾頓把文化看成是非常真實的社會力量,認爲對文化複雜歷史的探討,可以區分出該術語三種主要的現代意義。

首先,文化意味着禮貌、文明等,意指一種普通的知識精神和物質進步的過程。作爲一個概念,文明等同於舉止和道德,具有描述性和規範性的性質,它要麼可以中立地標示一種生活形態,要麼可以暗示性地讚頌一種生活形態的人性、啓蒙和淨化。文明的意思是 藝術、城市生活、公民政治、複雜技術,是對以前所發生的一切的進步。文明意味着我們所瞭解的生活,暗示這種生活是超越野蠻的。它將事實與價值統一起來,表明事物的任何現存狀態都暗示一種價值判斷,諸如禮貌、高雅、教養、禮儀和溫文爾雅的交往等。文明因此既是個人的又是社會的,而教養是一個關於人格的和諧、全面發展的問題,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孤立地去做。當然,正是由於開始認識到了不能孤立地去做,這才促成了文化從其個人意義向社 會意義的轉變。〔5 〕 (P10)

其次,文化呈現出有特色的生活方式的現代意義。文化不是關於普遍人性的某種宏大敘事,而是多樣性的特定生活方式,有自己獨特的發展規律。它屬於種族的而不是世界的,是在遠比思想更深的層面上靠情緒生存的現實,因此,對於理性的批評是封閉性的。甚至表現出描述“野蠻人”生活型態的一種方法,而不是表示文明人的術語。這意味着,文化具有描述“原始的”社會秩序的功能,它具有批判的秉性。從生活方式的意義上看待文化,實際上是將文化的概念複數化,儘管不那麼容易使文化與其自身積極的職責相容,但對於作爲人文主義的自我發展的文化來說,卻賦予文化複雜的特徵,使其豐富多樣的存在形式和多姿多彩的人生經歷凸現出來。表明沒有任何文化是單一的、純粹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混雜的、異類的、非常不同的、不統一的,甚至是異質共存的。

第三,伊格爾頓指出,如果“文化”這個詞語的第一個重要的派生意義是反資本主義的批判,第二個是這種概念縮小並對整體生活方式複數化,那麼,第三個就是逐漸專門用於藝術。這種意義上的文化含義大到可以包括一般的智力活動,小到指稱那些更爲“想象性的”追求,比如音樂、繪畫和文學。這個詞語在這種意義上還預示着一種戲劇性的歷史進步。它首先暗示科學、哲學、政治和 經濟學不能再被認爲是創造性的或想象性的。藝術發現自己具有一種重要的社會意義,但它們實際上無力使之持久,因爲一旦被迫維護上帝、幸福或政治上的公正,它們就會從內部崩潰,陷入自我毀滅性的境地;文化還在另外一種意義上是自我毀滅性的,使得文化成爲對工業資本主義批判的東西,是它對人的能力的整體性、均勻性和全面發展的肯定。但是,如果文化是所有人的能力可以在其中無私地得到珍愛的一種自由、自悅的精神遊戲,那麼,它也是一種堅定地反對黨派偏見的概念。表示效忠就意味着沒有開化。只有讓思想不受任何狹隘、錯亂、宗派性事物的侵擾,文化可以改善社會的功能才能實現。因此,文化可以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不過它還同樣是對反對它的承諾的批判。文化要求人們爲公正而吶喊,關注自己的局部利益以外的整體利益,使文化與對弱勢羣體的公正聯繫起來。

伊格爾頓主張,文化三種截然不同的意義是緊密相關並內在地統一在一起的。他認爲,如果作爲批判的文化不過是一個無用的幻想,它一定指向現在的那些實踐,這些實踐預示着它所向往的那種友誼與滿足。一個理想的未來必須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未來。將自己與這些其他意義的文化聯繫在一起,更具烏托邦標誌的文化因此可以變成一種形式的內在批判,通過用現在所產生的標準來衡量現在,以判斷現在之不足。在這種意義上,文化還可以統一事實與價值,既作爲對現實的說明,又作爲對理想的預示。伊格爾頓強調了辯證思想對於理解文化本質和進行文化批判的作用與意義。認爲辯證思想之所以產生,其原因在於越來越不可能忽視的這個事實,即文明在實現某些人類潛能的行動中也壓制了其他潛能。正是在這兩個過程之間內在的關係中產生的矛盾,使辯證法對於文化的意義凸現出來。那麼,如何才能使文化的社會功能得以有效開發呢?伊格爾頓認爲,訣竅是要知道如何開發這些能力。在他看來,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回答將是重要的。因爲他在歷史的積極與消極方面完成了如此緊密的聯繫,這是一種懲戒性的思想,同樣也是一種鼓舞人的思想。

正是由於認識到文化的整體性和具體的實踐性,伊格爾頓寫道:“文化是文明生活右書頁的無意識的左書頁,是必須模糊地在場以便我們能夠行動、被想當然接受的信念和愛好。它是自然出現的,是在骨頭中產生,而不是由大腦孕育的。” 〔5 〕 (P31)伊格爾頓堅持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理解文化,堅持文化意義的辯證性質,強調了共同文化的概念,提供一種整體論的視角,批判相對主義和精英主義文化立場;同時在以分析的和整體論的研究文化過程中,強調對文化現實的重視,尤其強調對不良文化現象的批判,倡導爲大衆的文化價值觀。他說,當我們“面對這種文化的繁榮局面,需要重申一個嚴峻的事實。我們在新千年面臨的首要問題——戰爭、飢餓、貧窮、疾病、債務、吸毒、環境污染、人的易位——根本就不是特別‘文化的’的問題。它們首先不是價值、象徵、語言、傳統、歸屬或同一性的問題, 而最不可能是藝術的問題。作爲具體文化理論家的一般文化理論家,不能爲這些問題的解決做出多少可貴的貢獻。”“文化不僅是我們賴以生活的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它還是我們爲之生活的一切。”正是在大衆生活的意義上,伊格爾頓凸現了文化應關注的層面,那就是感情、關係、記憶、親情、地位、社羣、情感滿足、智力享樂、終極意義感等等,認爲正是這些東西比人權憲章或貿易協定離大多數人更近。因此,現在到了讓文化迴歸其原有位置的時候了。

三、結論

從以上的討論可以看出,威廉斯和伊格爾頓對文化概念的深層理解,表現爲對文化作爲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的強調,反對經濟決定論,凸現文化及文化主體的作用,以一種動態的觀點看待大衆文化,始終堅持積極的批判立場。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不同意站在精英主義立場來研究文化,反對漠視大衆社會的文化存在,尤其是反對漠視人民大衆作爲文化主體的創造作用。從文化概念的歷史和現實的內涵及其含義演變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出發來理解文化,找到了文化自身的本質所在,從而引導了在歷史唯物主義層面認識文化的特質,爲大衆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他們稱之爲文化唯物主義。從根本上講,伯明翰學派的文化意識是大衆文化意識,他們把文化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特別強調了人民大衆,尤其是工人階級在文化創造中的作用,在文化批判的主導意識上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爲在實踐層面研究文化提供了諸多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1〕〔英〕雷蒙德·威廉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M〕。北京:三聯書店,2005.

〔2〕Graeme Turner,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Routledge, 1996.

〔3〕陸揚,王毅。大衆文化與媒介〔M〕。上海:三聯書店,2000.

〔4〕〔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與社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5〕〔英〕特里·伊格爾頓。文化的觀念〔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