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探究企業會計原理論文(通用多篇)

探究企業會計原理論文(通用多篇)

企業會計管理論文 篇一

企業會計管理論文

摘要:預算會計管理作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管理效率與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單位工作效率,關係到整個單位的正常運行。因此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工作中,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文章主要分析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的建議,希望能爲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管理提供借鑑。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建議

預算會計管理的實施,有利於加強財政監督職能與財政資金管理,降低違規違法操作,提升財務資金利用率,從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與工作效率。可見在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有關管理制度,加強對預算會計管理,對提高管理效率,促進單位穩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的現狀

(一)預算報告體系不完善

從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管理來看,雖然部分單位已制定財政年度預算收支報告與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但是還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預算報告體系,各部門管理責權不明確,管理缺乏規範化、標準化,一旦出現問題,部門與人員之間相互推諉,降低了管理的效率,不利於預算會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二)預算會計監管力度不足

行政事業單位開展預算會計管理活動時,對於預算會計目標定位設計過低,只是簡單記錄公共資金流動,加上在實際管理時,預算會計監管力度不足,有關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管理人員在進行預算會計管理工作中無據可查。此外,部分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受利益驅使,利用職務便利篡改財務信息,以獲取相應利益,導致財務數據失真[1]。

(三)預算會計覈算內容不合理

在預算會計管理過程中,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覈算內容不合理,不利於預算會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具體體現爲會計科目設置過於單一,沒有將基本建設資金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到會計覈算內容中,完善覈算內容,加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模式滯後,難以適應現代化財務部門會計預算改革的需求。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的建議

(一)建立完善預算報告體系

預算報告直接反饋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活動的效果與財務活動開展情況,因此在進行預算會計管理過程中,必須結合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有關制度,完善預算報告體系,將各項財務收入與支出的預測內容納入到預算報告中,詳細分析單位各項收入與支出款項的發生原因、收到效果。此外,爲了強化預算報告,還需成立專門的羣衆代表監管與內部監管部門,加強單位規定支出、對外負債與淨資產的監督管理,確保財務活動的透明度。

(二)加強預算會計監管力度

爲了實現預算會計管理的標準化、規範化,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預算會計監督,提高預算會計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具體體現爲在進行預算會計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加強預算執行監管,通過跟蹤審計方式監督財政部門預算會計執行過程,加強對資金項目規模與資金投入大的項目,保證資金專款專用。並落實會計集中核算,實施收支兩條線,由會計中心負責本單位的會計臺賬登記工作,加強對原始憑證的審覈力度,確保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

例如爲了避免回扣現象的發生,某市規劃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有關法規,在《會計法》和《預算法》的基礎上,建立完善與單位會計監督相配套的法規制度,將單位會計監督融入到法制化軌道中,成立財政稽查部門,建立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的職責,負責監督各部分財政經費支出具體情況,找出引起財政經費支出的異常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對於在會計監督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紀行爲,給予相應處罰,並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決不容許“下不爲例”的僥倖行爲,從而提高財政監督能力[2]。

(三)合理規劃預算會計覈算內容

爲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必須完善已有預算會計可算內容,對預算會計覈算方式進行不斷創新,全面準確的反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支出與收入情況。具體體現爲完善預算會計覈算科目設置,嚴格按照部門設置一級預算、二級預算與三級預算會計科目,對預算會計覈算思想進行細化,延伸預算會計覈算範疇,確保能夠真實反饋單位預算實際情況。此外,還應對預算會計覈算方法進行創新,重新規劃收支類賬戶明細覈算內容,將基建工程項目放入到預算會計覈算內容中,反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的內容與方向。例如某市環保局財務處按照財政部門要求與國家現行《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有關規定,將工資福利支出、商品與服務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以及其他資本性支出納入到支出預算中,編制固定資產、“應繳預算款”與“應繳財政專戶款”賬戶的核算方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預算會計管理機制,全面準確的反饋單位收支活動,從而促進行政單位的穩步發展[3]。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加強對預算會計管理,有利於規範日常管理行爲,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但是要想做好預算會計管理工作,實現財務資金管理的透明化,必須從科學多方面入手,合理規劃預算會計覈算內容,建立完善預算報告體系,加強預算會計監管力度,從而確保預算會計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娟。關於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的加強途徑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56.

[2]董隆合。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管理的思考[J].會計師,,No.178(19):76-77.

[3]趙雅娟。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途徑[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5,13(6):47-49.

會計學原理論文 篇二

摘 要:本文針對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在初學《會計學原理》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了兩種簡單易懂、可行性高的教學方法,即應用“左右記賬法”和會計的語言學解釋,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應用《會計學原理》的基本理論和學科體系。應用“左右記賬法”可以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判斷賬戶方向,通過會計的語言學解釋可以使學生理解晦澀難懂的會計學專業術語及相互之間的勾稽關係。

關鍵詞:會計學原理 教學方法 左右記賬法 語言學解釋

一、引言

《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學中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程,是會計學專業的一門入門課程,也是經濟管理專業的必修課。《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學相關課程的敲門磚,它教給學生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思維方法。筆者結合在教學一線的工作經驗發現,學生在學習《會計學原理》時有很多困惑和難解的地方,針對學生的困惑之處,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兩種教學方法。這兩種教學方法在實踐應用中反響良好。現給出兩種教學方法供同行們相互參考,共同提高《會計學原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兩種教學方法

(一)應用“左右記賬法”

現有的絕大部分教材都是根據會計恆等式以及複式記賬規則推導出各類賬戶的記賬方向,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仍然依據教材的思路進行講解,對於初學者來說,一方面推導過程不是很好理解,另一方面推導結論不容易記憶,甚至經常混淆。學生只有通過無數的練習,強硬的接受並記憶各類賬戶的記賬方向,至於爲什麼是這樣的記賬方向已經不知所以然了,將來學到難度更高的課程時接觸到更多的賬戶還是無法面對。針對以上情況,本文提出了應用汪致正《記賬的規律》中的“左右記賬法”幫助初學者理解判斷賬戶記賬方向。

2009年2月,獨立研究學者汪致正指出“借/貸”應當改爲“左/右”。同年10月,汪一凡提出“中國流複式簿記方案”。其外在特點是改用“左/右”爲記賬符號,可簡稱爲左右記賬法。所謂“中國流複式簿記”,實質是將原有的增減思想作爲複式簿記之魂,有助於輕鬆判斷業務所涉及賬戶金額的增減,加上左右配合,運用助記口訣或左手定則,下意識地快速確定記賬方向。而現行會計學中使用Debit、Credit和“借、貸”,應該被認爲是一個歷史的誤會。如果原本沒有使用這類符號,會計學中就不會存在令人困惑的情形。汪一凡認爲,“記賬符號”的原意只是指明方位,而不是指其他含義。在《記賬的規律》裏,他還原了使用“方位詞”作爲“記賬符號”來指明賬戶方位的原意。而會計學中,表明方位用過“收付、增減、借貸”等等,幾乎都是“動詞”。

記賬的規律是“左左、右右”。具體解釋如下:“左左”指的是會計等式左方的科目,增加額記在賬戶左方;“右右”指的是會計等式右方的科目,增加額記在賬戶右方。

通過這簡單的四個字、兩個詞就可以涵蓋複式記賬法的基本記賬方法。以上口訣中的左右時針對等式而言的,即等式左邊的賬戶增加額記在賬戶的左方,等式右邊的賬戶增加額記在賬戶的右方,要分清賬戶的記賬方向,只需記住兩個等式即可。而對會計等式的推導和理解是非常容易的,會計等式包括基本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擴展會計等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在會計等式的基礎上,只要能夠分析出賬戶的性質即可推斷出記賬方向,簡單易懂。結合現有教材中的借貸記賬法,將左右記賬法與借貸記賬法進行一一對應,左邊用“借”這個符號表示,右邊用“貸”這個符號表示,就可以將左右記賬法還原爲借貸記賬法,並對應於教材中的講解。

資產類和費用類賬戶的增加記在賬戶的借方,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和收入類賬戶的增加記在賬戶的貸方。學生只要清楚賬戶的性質就可以根據左右記賬規則分析判斷出相應賬戶的增減變動方向,這種判斷方法解決了初學者對記賬方向判斷的困擾。

(二)會計的語言學解釋

《會計學原理》是會計學專業學生開設的第一門專業課,一連串的專業術語很快溢滿了學生們的大腦,在短時間內很難分清這許多的專業術語,以及專業術語之間的關係和在整個學科中的地位。現將《會計學原理》中的幾個主要專業術語與語言學的術語相對應,幫助初學者消化理解這許多的陌生專業術語。大學生學習語言已經有十二個年頭了,對於語言學的理解已經根深蒂固。對語言學的基本術語掌握得已經非常透徹。會計學本身也是一門商業語言,所以,會計學的學習與漢語和英語的學習之間有某些共通之處,借鑑熟悉的漢語和英語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會計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會計學中的專業術語與語言學的對應關係是:會計學中的會計科目、記賬規則、會計賬戶、會計分錄、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分別與語言學中的單詞、語法、帶語法的單詞、句子、句羣和文章相互對應。

1、會計科目

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具體分類的基礎上,對會計要素再進一步分析、整理、平衡,最後確定的會計對象具體項目。設置會計科目時,要爲每一具體的類別規定一個科目名稱,並且限定在該科目名稱下包括的內容。會計對象具體項目的名稱就是會計科目,會計科目是整個會計學體系的起點,也是最基本的元素,有了會計科目纔有了建立會計賬戶的基礎。所以,會計科目和語言中的單詞在語言體系中起着類似的作用、具有共同的地位,二者可以類比。

2、記賬規則

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所有會計覈算方法的使用都是基於此規則,後續的賬務處理以及報表的編制都要依據此規則,所以,記賬規則類似於語言學中的語法,只有有了語法的規定才能進行後續的造句、寫文章等工作。

3、會計賬戶

會計科目通常被認爲是賬戶的名稱,賬戶除了有名稱(會計科目)外,還應當有結構、方向、用途等。利用記賬規則將會計科目賦予一定的結構和用途就是會計賬戶,所以基於會計科目和記賬規則與語言中的單詞和語法的對應關係,會計學中的會計賬戶自然就成了語言中帶有語法的單詞,反過來就是帶有用法的單詞可以與會計學中的會計賬戶相對應。

4、會計分錄

是指表示一項經濟業務所記入賬戶的名稱、借貸方向和金額的形式。簡單地講,會計分錄就是會計人員利用會計語言將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描述,一筆經濟業務就可以用一個會計分錄或多個會計分錄進行會計語言的描述。反過來就是一個會計分錄可以表示一筆經濟業務。在會計分錄中有會計科目結合記賬規則對經濟業務進行描述,也就對應於語言學中用單詞結合語法造句子,所以會計分錄對應於句子。會計分錄在會計覈算體系中屬於零散的句子。

5、會計賬簿

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有聯繫的若干賬頁所組成,並以會計憑證爲依據,全面、連續、系統的記錄和反映各項經濟業務的簿籍。會計賬簿能夠連續、系統、完整反映和監督一個經濟單位、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情況。但是一個賬簿只能反映某一個會計賬戶在一定會計期間的增減變動情況,而句羣也只能描述某一方面的內容,所以會計賬簿只能與語言學中的句羣相對應。

6、會計報表

是根據日常會計覈算資料定期編制的,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總結性書面文件。會計報表描述的是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是根據賬簿記錄所編制的綜合性文件,相當於語言學中將句羣進行整合後形成一篇文章,所以會計報表相當於語言學中的文章。

有了以上的6個對應關係,學生就可以根據已有的語言學印象來映射會計學中的6個基本元素,這6個基本元素在整個會計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就不言而喻了,理解起來也就順暢得多,對會計學的整體體系也就有了最基本的理解。

在這6對對應關係的基礎上學生在學習這些會計學基本元素的時候就有了參考對象,會計學基本元素在整個學科中的地位和使用方法可以直接對應語言學的這幾個基本元素在整個語言學中的地位和使用方法。通過這種對應關係,學生對這些基本元素的理解就更直觀,也就對這些元素在學科中的勾稽關係更容易理解。

三、結束語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可能還有些許不恰當之處,但是通過筆者多次實踐證明這兩種教學方法具有較強實用性,用最簡單最熟悉的方法引導初學者步入會計學深奧的殿堂,輕鬆理解《會計學原理》的基本理論,對會計業務的賬務處理也顯得得心應手,激發了學生們學好這門課的熱情。希望本論文能夠爲同行們在工作中提供一點啓示。《會計學原理》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還有待同行們繼續研究探討,將此門課程講解得更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汪致正。記賬的規律[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2.

[2]陳秉譜,胡開徵。會計學原理[M]。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

[3]李海波。新編會計學原理―基礎會計[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8,12.

[4]高秀蘭,呂冰。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管理會計學方法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10,(12)。

[5]周燦鴻。會計是一種國際商業語言[J]。中國經濟週刊,2009,(30)

[6]唐星齡。會計的語言學解釋[J]。財會月刊,2005,(12)。

[7]唐星齡。財務會計語言觀[D]。廈門大學,2006.□

網絡通信原理論文 篇三

摘要:網絡通訊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通訊設備對圖形和文字等形式的資料進行採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等,使信息資源達到充分共享的技術。通信網絡技術是一種由通信端點、節(結)點和傳輸鏈路相互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實現在兩個或更多的規定通信端點之間提供連接或非連接傳輸的通信體系。通信網按功能與用途不同,一般可分爲物理網、業務網和支撐管理網等三種。網絡通信技術,在社會的發展進程。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勢必帶動社會創新的發展。

1.我國網絡通信技術現狀和技術發展

1.1各種媒體技術的現狀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不同媒體的要求也正不斷提高,從而使得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迅速發展。目前的不同媒體有多媒體技術,它除語音和圖像數字技術之外,還涵蓋了無線技術和海量存儲技術等一些高端科技成果。例如目前集語音、視頻和數據於一體的運用多媒體技術的三重播放業務,其具有傳輸速率高和服務質量高的優點,該技術的普及使得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因而網絡音樂、電視、廣播的應用的十分廣泛。還有流媒體技術,它是一種視/音頻的連續數據流,根據時間的先後順序在網絡上採用流技術進行傳輸與播放。流媒體技術採用的是流式傳輸方式,把多媒體文件的整體解析和壓縮成了數個壓縮包,然後根據順序實時地給客戶端傳送,使用戶能夠邊對前面傳輸的壓縮包進行解壓播放,邊對後續的壓縮包進行下載,能夠節省很多時間。與傳統上由客戶端把完整的文件從服務器下載後再播放的技術不同。

1.2移動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

移動網絡通信技術和廣泛使用的典型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充分地反映了當代數字移動通信新技術的發展。對移動信道中的電波傳播及干擾、組網技術、GSM數字移動通信系統、CDMA移動通信系統、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和無線市話通信系統都隨着發展提高社會服務。 移動網絡通信技術作爲網絡通信技術的重要產物之一,全球移動通信由第一代模擬技術直到後來二代的GSM技術和CDMA技術,直至當前的3G時代,這既意味着電信行業的。得到了發展,更是網絡通信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該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隨時隨地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交流。

1.3光通信技術的發展

隨着快節奏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數據的傳輸和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傳統的線路傳輸難以滿足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隨之而來的光通信技術應運而生。不但能滿足用戶對數據的處理和傳輸的需要,更是發現無線通信和衛星系統的基本條件。光通信技術主要涵蓋了光纖、光纜、光節點、光接入技術和光傳輸系統等領域,使得常規的色散位移光纖、單模光纖、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塑料光纖以及性能高成本低的多模光纖技術得以逐漸成熟。此外,用於航天領域的納米光纖技術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並在一些國家得到了生產試用。

2.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市場管理政策的放鬆將使計算機網、電信網、電視網等加快融合爲一體,寬帶IP技術成爲三網融合的支撐和結合點。未來的網絡將向寬帶化、智能化、個人化方向發展,形成統一的綜合寬帶通信網,並逐步演進爲由核心骨幹層和接入層組成、業務與網絡分離的構架。

2.1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移動通信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仍將是以3G技術爲主,以及增強型的WCDMA技術HSDPA、TD-SCDMA以及CDMA20001xEV-DO三種主流3G標準技術的增強型技術必將走向商業化的發展模式。

2.2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作爲網絡通信技術重要改革方向的無線通信技術,最具代表性的WIFI得到了廣大網民的認可,處於這一市場的開拓者,即將替代由網線上網的傳統侷限性模式轉化爲開放性的模式。特別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使得無線局域網這一技術變得日臻成熟,並將從小範圍內擴大爲主流的應用。隨着無線局域網這一技術的成熟、產品的增多和性能的穩定,促進市場持續不斷增長。此外,很多大型設備供應商也將進軍這一市場,很多大型企業的內部網絡建設也將採取無線局域網,基於這種打好發展形勢,加大無線局域網這一技術的研究力度和應用程度,不但能促進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進程,還能推進我國的通信市場和信息產業進軍國際市場並佔有一席之地。

2.3網絡融合技術的發展趨勢

爲促進網絡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目前的計算機通信網絡、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能全面發揮自身的功能和優勢,從而爲廣大用戶提供高效的服務質量,三網融合已成爲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對計算機通信網絡、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進行互相兼容和滲透,逐漸組合成全球通信信息網絡。由此可見,網絡融合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實現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提升網絡的適用性,提升網絡的穩定性,並降低了費用節約了不必要的開支,因而網絡融合必將成爲未來的發展趨勢。

2.4衛星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衛星通信技術是藉助通信衛星爲中間站,並與地面之間高速率的傳遞信息的通信技術,是當代衛星通信技術根基寬帶業務的需求有機結合的重要產物,也是目前衛星通信事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更是網絡通信技術發展的新方向。由於衛星通信這一技術具有覆蓋範圍廣、以組播和廣播的模式進行工作的特點,使其能夠提高高速的因特網連接服務和多媒體信息遠距離傳輸服務。爲了全面發揮這些優點,不僅應藉助星載大型可展開式天線、增大衛星功率和帶寬、多波束相控陣天線、高效的星上電源系統、高效調製與編碼技術等措施,還需不斷完善網絡通信息技術。通信衛星作爲衛星通信系統的中間站,也可以叫做多媒體衛星,通常具有較高的有效全向輻射功率和G/T品質因數值,很寬的帶寬,並具備一般的星上處理與交換能力,藉助寬帶通信衛星應由USAT口徑極小的終端,提供雙向、高速的因特網接入服務和何種多媒體業務。

3.結論

隨着高科技的發展,網絡通信技術得到了發展和提高,30多年來我國的通信事業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從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最廣的手機是GSM手機和CDMA手機。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這些都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短信(短消息、SMS)、MMS(彩信、多媒體短信)、無線應用協議(WAP)等。它將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帶來方便、快捷、優越、完善的服務,更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現狀。

化工原理論文 篇四

化工原理論文

淺談化工原理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知識經濟來臨之時,大力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着力思考的問題。在化工原理教學中,給學生創設體現創新的情境,在成功與歡樂中去感受創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創新意識

常說:興趣乃智力之母。興趣是形成好奇心的基礎,是一切創新動力的重要源泉,化工原理作爲化工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對初學者具有很大難度。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之首要任務,具體做到:(1)首先應建立一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創造和諧融洽的創新氛圍,激發學生勇於參與,勇於質疑,勇於創新的心情。教學中應注意多應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和化工原理最新科技成果去刺激學生,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探討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創造性解決過程中體驗到喜悅和快樂。(2)良好的氛圍還需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結合化工原理的學科特點,關鍵的是體現了規律性以及與實際生產的緊密聯繫性。規律性體現在研究方法的規律,緊扣化工過程的四大規律,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則又體現創新性,各個設備的更新,新工藝的的產生,都爲學生的好奇心的聚集,興趣的培養提供了良好條件。

二、優化問題設計,促進創新思維

課堂教學作爲培養創新思維的主陣地,在教學中不斷設些趣味性的問題,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師在課堂中教學提問大致分四類:(1)判別性問題;(2)敘述性問題;(3)述理性問題;(4)擴散性問題。在組織課堂教學中,要關於設計問題,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應加大對後兩類問題的提出,同時做到對問題的提出,就注意有序性和階梯性,同一問題,也應注意用幾個小問題提出,使問題切入口較小。例如:對板框式壓濾機原理的分析,可作這樣分步提問討論:(1)過濾板,洗滌板與框有怎樣特點?(2)板與框之間如何組合?(3)如何形成懸浮液、濾液通道?(4)濾液流程如何?(5)洗滌液的流程如何?通過這樣五個問題的分析,足以清晰分析板框式壓濾機的工作原理,如果再加上讓學生結合過濾原理及其板框壓濾機的優缺點,猜想如何對板框壓濾機進行改進,則更加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深化,同時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展開豐富聯想,推動創新思維

創造性思維能力來源於創造性思維,而沒有豐富的聯想則沒有創造性思維。

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是記憶的再現。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充分利用書本知識,而且應注意聯繫生活實際及最新科技成果,用直觀的實例,來喚起聯想的靈感,對推動學生的創新思維,學好化工原理都大有益處。例如:講翅片式換熱器聯想到暖氣片,講蒸溜原理聯想到實驗室中無水酒精的提取,學習蒸發原理聯想到粗食鹽的提純實驗等,這些直觀實例,都能大大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有了充分發散性思維的鍛鍊。另外能夠同時通過聯想進行聚合性思維,則更能有助於推動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學習精餾塔的兩條操作線議程和進料線議程時,鼓勵學生進行聚合思維,不難發現三個方程的獲得僅僅是對精餾不同範圍進行物料衡算的結果,這樣可以非常清晰地使學生了解三條直線的含義,教者巧將學生髮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結合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對學生理解知識,推動創新思維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另外,豐富的想象,可促進知識的遷移,並以其推動創新思維。如推出吸收速率方程時,可讓學生聯想所學過的多層壁的導熱,以及傳熱方程式,不難發現兩者有驚人相似。講氣膜控制和液膜控制則可聯想傳熱數K與∝1、∝2的關係,這樣不僅使所學習的知識得到了遷移,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達到了較高的鍛鍊。

總之,我們應鼓勵學生遇到問題時,應儘可能提出更多的設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僅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解決問題遊刃有餘,那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也爲創新思維培養插入翅膀。

四、參觀實踐,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最佳途徑

化工原理作爲一門實踐很強的一門學科,要能熟練了解各種單元操作及其設備的原理,離不開實踐觀察,要能夠從學習中提出創造性見議,更離不開實踐觀察,而對於能夠幫助學生學好化原,從學習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擴大學生的認知領域,參觀實踐則是最佳途徑。例如:(1)通過調查發現,學生中看見過與沒有看見過板框壓濾機的同學相比較而言,學習時看見過的同學很快就能瞭解其結構和流體通道及操作原理等問題。(2)學校組織參觀化工廠,學生看到換熱器、旋風分離器、管道及閥門、反應罐、離心機、乾燥器設備等設備後,學生能夠針對實際設備與書本知識進行比較提出了大量問題,並自覺的聯想。進行科學猜測,並能通過適當途徑去論證,真正做到科學思維的過程,通過參觀實踐,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發揮。

當然,創新思維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平時有心去做,點點滴滴的積累,那麼在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心將都能體驗到創新帶來的樂趣。

大型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 篇五

大型企業會計信息化論文

一、會計信息化的必要性

1.會計信息化是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內外部環境變化多端,企業需要審時度勢,作出符合經濟發展形勢的戰略決策和經營決策。如果沒有準確、及時、完整的信息支撐,決策就會缺乏應有的依據,變成“拍腦袋決策”,容易造成決策失誤,影響企業的發展。大型企業的組織結構層級相對多一些,層層上報、層層彙總的模式無法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通過會計信息化提供一杆到底的財務決策支持系統,有利於滿足企業參與激烈市場競爭的需要。

2.會計信息化是財務轉型的需要

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會遇到各種風險,要求財務人員從簡單的核算工作轉變成業務發展、企業發展的幫手,參與企業事前決策,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從“事後諸葛亮”轉變爲“事前諸葛亮”。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增強自身素質、提高工作效率,而提高工作效率單靠人力是不夠的,還需要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論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會計信息化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3.會計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會計信息化是一個整體規劃、統一標準、出臺規範的動態過程,數據編碼、規章制度、業務流程都在梳理規範之列。在會計信息化過程中,部門與部門間展開合作,系統與系統間共享資源,消除信息孤島、節約社會資源,有利於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企業管理水平越高,對會計信息化的要求也越高。管理推動信息化建設,信息化促進管理創新,形成良性循環,促進企業發展。

二、會計信息化的可能性和發展歷程

1.會計信息化的可能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技術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從局域網到城域網再到互聯網,通信技術從調制解調器的撥號聯接升級成今天的即時通信,計算機升級換代迅速,辦公電腦廣泛使用,尤其是1994年4月20日,我國引入互聯網技術,標誌着最大規模的網絡聯接拉開帷幕,爲企業現代化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技術支持。

2.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歷程

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大型企業的會計信息化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初,大型企業的各個基層單位開始使用單機版會計軟件,此時的軟件使用具有排他性,一個系統同一時間只能供一個人使用,但還是提高了會計報表、會計賬簿的出具效率。基層單位通過調制解調器向上級單位傳遞會計報表信息,自底向上,層層彙總,滿足大型企業的財務信息彙總需求。全區全省的財務人員登陸同一套財務軟件進行工作,重要業務引入網上報賬和網上審批機制,財務人員之外的報賬員、管理者開始使用會計軟件,記賬憑證不再是單一由財務人員錄入、一部分自報賬員錄入產生自動映射,實現了分工協作,減少了重複勞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基層單位的會計報表填報確認後,整個系統內即可彙總,無需進行通信傳送。憑證和賬簿作爲會計報表的基礎數據在系統內直接可見,會計信息的及時性和真實性進一步得到保證。第四階段是代末至今,部分大型企業開始組建以集權爲目標的集團級財務信息化系統,引入全業務網上報賬和網上審批,業務人員源頭觸發經濟業務,採集界面人類可讀,內部處理數字化,採集信息與記賬憑證各要素高度對應,記賬憑證自動產生,對外直接支付銀行。通過與其他生產、管理系統的有機整合,實現一點錄入,全程共享。

金融企業會計教學探討論文 篇六

金融企業會計教學探討論文

摘要:隨着金融成爲現代經濟運行的核心,社會對金融教育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層培養人才。既要着力於培養研究型人才,又要培養大批應用型人才。作爲三本院校,在制定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時,都強調要體現三本院校的特色,重在爲社會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因此,本文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金融學和會計學專業設置的課程中針對“金融企業會計”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金融企業會計;實踐教學

金融企業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是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集合金融企業業務特點而制定的具有特定覈算形式和核算方法,應用於金融企業會計覈算與管理的專業會計學。金融學、會計學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中都有金融企業會計這門課,且是金融學的專業必修課,這門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金融企業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還應重視會計實踐與應用,同時還應關注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進程,理論聯繫實際,掌握從事金融企業會計工作的基本和專業技能,成爲真正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1當前的金融企業會計教學存在一些不足

針對“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現在高校的金融企業會計教學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

1.1缺少針對性教材

目前針對本科學生適用的金融企業會計教材較少,針對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的教材是很少的,本身的教材不能及時反映出課程的發展趨勢,太過於穩定性。這一點在金融企業會計教材上表現更加明顯。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可想而知金融產品的更新發展是非常的速度,更加電子化,並且會計準則、會計法規也不斷變化,而金融企業會計的教材內容相對比較滯後,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教材設計跟不上。教材內容不能及時更新,落後於金融企業的發展。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企業業務會計處理,不能將所學很好地運用於實際,就談不上培養應用型人才。

1.2課堂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金融企業會計課程目前教學的主要模式還是以課堂講授爲主,講授方式比較單一,授課內容侷限於教材,學生被動聽課,缺少主動實踐的機會。在學習了會計學原理課程後再學習這門課,容易讓學生把金融企業會計與一般工業企業會計的處理相混淆,雖然會計原理一致,但容易因爲不明確會計主體地位,而不能將金融企業會計的要素性質與工業企業會計的要素性質進行很好的區分。如看似金融企業會計的資產負債要素與一般工業企業會計的資產負債要素剛好相反,實則是學生不能很好地明確會計主體這個基本前提,不能很好地從一般企業主體轉換到金融企業主體,導致要素性質判斷錯誤,從而引起業務處理錯誤,甚至會計賬戶用錯,導致教學效果較差。這些都是因爲學生只是學習理論知識,缺乏實踐,導致對具體業務理解不夠透徹。課堂實踐討論等教學手段較少採用,學生的參與熱情不高,參與程度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足。儘管在新的教學大綱中提出要有輔助性的會計實習,通過實踐操作來加深金融企業專業會計知識的理解。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學學時和教學條件的限制,金融企業會計實驗實訓作爲輔助教學手段,只能是採用少量的實例進行演示,並不能讓學生切身參與,也不能很好地將會計、出納實務等全過程操作都讓學生進行實踐,沒有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專業會計實習軟件進行操作,從而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業務結合起來,以求達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目的。從這樣的教學效果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強,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並不能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將來的動手能力差,成了只懂理論知識不懂理論聯繫實際的所謂“理論型人才”。

1.3師資力量不足

目前開設的金融企業會計課程,不管是金融學專業還是會計學專業均由研究會計或財務方向的教師擔任,大部分教師都是從相關院校畢業後直接從事教學工作,教師隊伍整體呈現低齡化、高學歷現象,教師對於理論知識掌握的相對紮實,但缺乏相關實際工作經驗。由於一部分教師本身就是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產物,畢業後沒有獲得充分的社會實踐經驗,無法指導學生完成金融企業會計的實踐課程,使得學生學習時普遍感覺理論聯繫實際較爲困難,教學效果不好。另外,由於大部分高校對本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並未建立起梯隊式的教師團隊,也使得課程的發展受到限制。由於金融會計類專業學生的增加,教師課時增加,上課的負擔加大,使得開展應用型實踐教學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2金融企業會計教學改革對策

2.1教材優化

根據三本院校的特點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材內容上不僅要包含本領域的基本理論問題,讓學生對於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完整的掌握,同時還包含本領域的基本實踐問題,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實務操作方法,以應對未來工作的挑戰。雖然各大出版社都有金融企業會計教材,但要選擇適用的優秀教材,需要任課教師認真研究教材內容,知道不同教材的優缺點,爲學生的學習來選擇一種相對優點多些的教材,保證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並內化。另外,學校也可組織教師力量,編寫適合本校自己培養目標的實用性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充分發揮高校教師自己的系統化理論優勢,同時吸取金融企業專業人員的實踐經驗,關注金融企業會計準則的新變化,關注國際通用的會計方法,並且每一部分內容應儘可能引入實例和習題,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2注重實踐教學,提高應用能力

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注重實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特點決定了其實際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介紹金融企業會計的理論知識和基本原理,還需提高實踐教學的地位,加強實踐教學。首先,需要高校自身的重視,擴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投入,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而沒有任何經費支持,完善實驗室資源,要求高校購建實踐教學的硬件設備,購買信貸會計結算等實驗系統,開展專業會計模擬實驗。金融會計類學生的數量每年遞增,對實驗室資源的利用也是提出新的挑戰,實驗室資源也應該相應進行匹配,學校要加大投入。其次,教學大綱中提高實踐課時在總課時中的比例,引起教師和學生對實踐的重視,同時,建立人才儲備,引進相應的。軟件人才,後期維護、系統升級等人員。金融企業會計理論比較抽象,按照傳統的做法先講理論後講實踐,學生由於沒有感性認識,很難深入理解這些理論。提倡教師授課時將相關理論教學的內容有機地融入各個相關業務項目中,穿插到金融企業會計覈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爲了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強化各項業務的操作規程和實踐做法,可以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點評讓學生對實務操作有一個真切的體驗。

2.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任課教師的理論水平毋庸置疑,針對比較弱的實際操作能力,學校應該對承擔金融企業會計課程的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邀請金融企業專業人員來校對教師進行實際業務的培訓,或有條件的派教師到實際崗位中學習瞭解金融企業專業業務,以提高任課教師實際操作技能,並且事後考覈進行效果評估。培訓應分成理論和實踐兩部分,一般教師對於理論部分較爲熟悉,實踐部分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模擬實驗,同時也可以到實訓基地參觀學習。另外,隨着高校重視程度的提高,應該積極建立教師梯隊,既能發揮老教師的經驗優勢,又能發揮年輕教師的前沿優勢,加強課程的深入研究,優化教學效果。同時,高校應提高教師跨專業的教學能力。金融企業會計在不同的專業中開設,面對不同專業的授課對象,需要任課教師具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這樣才能設身處地地思考本專業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訴求,在教學中才能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來闡釋教學內容。在分配課程任務時,要將教師的授課專業進行合理劃分,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穩定,這樣,教師在進行相關專業的學習和提升時,可以有一個相對明確的專業拓展方向,這樣更有利於提高教師跨專業授課的能力和水平。

2.4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1)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策略的具體運用中,逐步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成爲專業會計課程教學所倡導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實際上是一種教學設計的理念,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並不占主導地位,而是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學生是教學的中心及主體,由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學習。基於行動導向教學中的模擬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及實驗教學法等的運用,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參與業務,有效掌握具體業務的會計處理,從而畢業工作時能有效加以應用。(2)樹立效果意識,重視教學質量。金融企業會計的專業教師應關注教學效果,注重教學質量。教學週期內不應只是考量是否能順利完成教學內容,同時要考量學生的習得效果。因此,教師就需要經常對日常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反思好了纔會有所改進,才能更進一步地優化發展,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學校教師應樹立好反思意識和效果意識,重視教師教學質量。金融企業會計課程作爲會計學和貨幣銀行學的複合課程,通過對金融企業各項業務具體操作的描述,結合金融企業的實際工作,很好地體現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繫。它既有較強的理論性,又有更強的實用性。另一方面,金融企業會計不僅僅是部門會計,而是全社會的會計,它是宏觀會計學與微觀會計學的結合。即金融企業會計既要研究如何合適金融企業自身財務的經營過程和經營結果,又要反映全社會資金的變化過程和結果。結合該課程這些特點,對金融企業會計課程的教學做如上的優化與改革,實現向“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前進。

參考文獻:

[1]劉二妹。銀行會計課程教學方式創新的思考[J].教學導刊,2014(1下).

[2]修雪丹。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背景下的銀行會計教學之我見[J].經濟師,2014(10).

[3]畢金玲。對《金融企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4).

[4]郭紹莉。優化教學設計打造高效會計課堂實踐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11.

[5]林秀琴。非會計專業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3).

企業會計人力資源論文 篇七

企業會計人力資源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爲論文。對於會計人力資源的論文應該怎麼寫?一起來看看!

網絡通信原理論文 篇八

摘要:

無線蜂窩網從第一代模擬網絡演進到4G(LTE和LTE-A)網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截至第2季度,全球各種制式的無線用戶數已達到57億,其中GSM最爲成功,用戶數達到51億;隨着數據需求的不斷髮展,包括WCDMA、CDMA等在內的3G系統和LTE爲代表的4G系統也逐步發展。在可見的發展期內,各種無線制式將長期存在,共同促進無線通信的發展。

1 傳統無線通信技術遭遇技術“瓶頸”

到日前爲止的各代通信技術,每一代演進都伴隨着基礎技術的不斷髮展。相應的基礎技術包括信號傳播、編碼和網絡架構等。在信號傳播方面,1G爲模擬技術,2G以後爲數字技術;2G多址技術包括時分(如GSM)和碼分(如CDMA),3G則爲寬帶碼分,而到了4C則是以正交頻分複用(OFDM)爲代表的LTE。每一代技術發展都以提升頻譜效率、擴展可用帶寬和提升速率爲目標,滿足不斷髮展的用戶通信需求。

然而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到今天逐漸遇到了“瓶頸”。傳統無線通信頻譜效率的最大能力取決於香農定理,當前的各種技術的頻譜效率提升已經逐步逼近了香農極限。如圖1所示。在傳統理論下,進一步提升頻譜效率相對困難,因此新技術的發展似乎遇到了困境。

近幾年,通信業內提到LTE-A大多提到的是更多的天線(MIMO)、更高的帶寬和小區間的相互協作等等,看不到什麼新技術發展。對於5G的技術選擇,似乎除了量子通信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然而量子通信還不成熟。量子通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實現了部分實驗情況下的長距離傳輸,但距離真正的產業化應用可能還需要5~,甚至更長時間。當然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認爲技術的發展會停頓下來,19世紀未曾有科學家認爲經典理論已經比較完善,今後的科學家只是做實驗來驗證前人的理論。但20世紀之初,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爲代表的新理論就開創了人類技術新篇章,並且推動了人類在20世紀取得了科技的巨大進步。同樣,傳統通信技術遇到“瓶頸”並不代表通信不再發展,反而預示着通信技術可能面臨着一些更大的突破。

2 多網融合是未來發展重點

在基礎技術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多網融合成爲推動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2G、3G、4G和Wi-Fi網絡將在5~10年內長期共存。現實的網絡也逐步構成了包含各種無線制式和覆蓋範圍(如宏、微、豪微微覆蓋)的異構網,如圖2所示。

在現有的異構網絡架構下,充分融合各種無線技術,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現網能力,最大限度的擴充整體網絡能力,爲用戶提供最優的服務,將成爲網絡部署的重要課題。

多網融合從部署階段上,將呈現幾個階段:

(1)異網建設階段

重點關注新建網絡對原網絡的影響,例如無線干擾、站點共存等。

(2)基於覆蓋的共存階段

新網絡一般建設在原網絡之上,新建網絡的覆蓋難以保證連續和全面。基於覆蓋的網絡共存成爲保證無線網絡客戶體驗的重點。圖3所示爲LTE在3G和2G覆蓋範圍內進行部分覆蓋。在LTE網絡在覆蓋不足的情況下,重定向到3G網絡或切換到3G網絡的功能成爲保證客戶體驗的重要手段。同樣的需求,也體現在以室內爲主的Wi-Fi建設過程中。

(3)多網協同融合階段

核心網和接入網將進一步融合發展。融合後的網絡基於不同的網絡負荷、業務類型和用戶類型對數據流進行分配,以達到最好的整體效果。多網協同融合網絡如圖4所示。

3 網絡融合將在覈心網、接入網和終端3個層次共同實現

(1)核心網實現統一認證和各種無線數據統一接入

通過綜合服務網關(ISCW)的控制,核心網可以實現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絡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最優化地利用各種網絡資源,併爲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基於業務類型、基於用戶和基於網絡負荷的資源動態分配架構如圖5所示。

(2)RNC、BSC、eNodeB、AC作爲接入錨點進行協調控制

以基站控制器,無線 網絡控制器(BSC/RNC)、接入控制器(AC)等無線集中控制節點作爲錨點,基於基站級或區域級進行控制,根據小區負荷、接人限制、無線干擾、終端能力和用戶移動速度等進行聯合無線資源控制(JRCM),爲用戶提供最佳的用戶體驗。聯合無線資源控制如圖6中所示。

(3)干擾控制保證多種無線技術共存

頻譜是無線技術的基本資源之一,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頻譜是無線 發展的重點。對頻譜的利用包括現有空白頻譜的使 用和原有頻譜的頻譜重整,如圖7所示。在1800 MHzWCDMA和LTE建設過程中,包括了相鄰的頻譜和原GSM頻譜的頻譜重整。隨着無線接入技術的增加。頻譜的利用更加充分,相鄰頻段之問的干擾控制成爲保證各種無線技術共存的基礎。干擾控制包括各相鄰頻段的無線接入設備的隔離、干擾抑制以及共模設備的干擾解決方案。相應地自 組織網絡(sON)、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等技術將逐步發揮其自身的重要作用。

(4)終端支持多接入實現多模同時 工作

未來的終端將適應多種網絡融合的發展,支持多模同時工作,即多接人承載(MAB)。隨着技術的發展,多頻段的無線干擾、寬帶天線、耗電等限制當前終端多模能力的技術障礙將逐步得到解決,支持MAB的終端將成爲未來發展的重點。

4 Wi-Fi在多網建設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Wi-Fi作爲低成本的室內覆蓋技術,目前已被很多運營商採用作爲數據分流的一種方式。Wi-Fi的工作頻段爲公共頻段,其網絡設備價格不到一般無線蜂窩基站設備的1/5。由於其投資省、見效快被運營商所青睞。在當前的無線局域網(WLAN)建設中,Wi-Fi的干擾問題、信道質量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客戶體驗,也限制了WLAN的廣泛 應用。但隨着運營商更多地採用WLAN作爲無線接入方式,以上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隨着和其他接入方式互操作能力的增強,WLAN必將作爲一種非常重要的室內無線接入方式,和LTE、3G等網絡共同打造優質的數據網。

5 結束語

2G、3G、4G、WLAN長期共存和發展決定了網絡融合技術將成爲網絡發展重要技術。多層次地全面實現各種無線網絡協同發展,充分發展數據業務,爲用戶提供更爲方便、可靠、優質的服務,是今後幾年內無線技術發展的重點。

會計學原理論文 篇九

摘要:近年來,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伴隨着經濟的發展,會計這個詞語也日漸的深入我們的生活,並隨之產生了會計學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學科。它的內容豐富且具有很強的生活指導意義。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探究。

關鍵詞:會計學原理 相關歷史 會計覈算

引言:

會計是一門古老但又年輕的學科,隨着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會計的範圍也隨之擴大,內容愈加豐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正文: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劇了企業間的資本流動和相互競爭。全球的經濟化、經濟的知識化,使得人力資源、創新產品日益突出,新產品生產週期急劇縮短,所有權和經營權迅速分化,各方需求急速變化。這些變化使得企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針對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學的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隨之添加了許多與現代經濟相適應的理論與知識,《會計學原理》就是這樣一本內容全面,知識新潮的會計學用書。

1.會計學歷史

會計學的目的在於使經營者隨時掌握必要的信息,作出正確的決策,從而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它需要會計人員將貨幣的收支情況詳細準確的記錄下來。而經營者自古就有,所以會計學又分爲古代會計,近代會計和現代會計。會計的歷史很早,早在公元前3600年就已經有了反映經濟情況的記錄。會計發展的重要條件是中世紀意大利商業城市的興起。十一至十三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促進了意大利城市和東方貿易的發展,便意大利城市積累了財富。由於代理商和合夥人的出現,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不僅可以使資本家的財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結合起來,而且,可以分擔海運風險。1494年是會計發展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從此,會計開始以一門真正的完整的系統的科學而載入史冊。

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發生了產業革命,世界的貿易中心轉到了英國,給當時的是英國生產力帶來了空前的發展。由此引起了生產組織和經營形式的重大變革,適應資本主義大企業的經營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出現了。因此,以“自由職業”的身份出現的“特許”或“註冊”會計師協會——愛丁堡會計師協會。從此,擴大了會計的服務對象,發展了會計的核算內容,會計的作用獲得了社會的承認這可以說是會計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里程碑。

到了20世紀,會計的理論、方法和技術等各個方面,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會計由原來的簿記(記賬、算賬、報賬)發展到現代的財務會計,簿記只是會計的記錄部分。這這一時期,鍬克西的《高等會計學》(1903年)、喬治。利司爾的《會計學全書》(1903年)和皮克斯(的《會計學》(1908年)三大名著的出版,奠定了會計學的基礎。

本世紀50年代以後,會計的面目又爲之一新,一方面,電子計算技術被推廣到會計領域,引起並繼續促進會計工藝的徹底革命,使會計的性質、職能和作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由於“標準成本”、“預算控制”理論的應用和“

泰羅管理”理的推廣,傳統的會計逐漸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兩個分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前者主要爲企業外部利害關係人提供財務信息,而後者主要幫助企業內部管理當局進行經營決策。

2.會計監督

2.1會計監督定義

會計監督可以定義爲“通過預測,決策,控制,分析,考評,稽覈等具體方法,促使經濟活動按照規定的要求運行,以達到預期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會計監督的主體應該是經授權的會計人員而不是會計機構。監督是一種權力機制,會計監督的客體即監督的對象是企業內部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會計人員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業活動,監督的依據是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國家的法律法規是對企業和會計人員的外部約束力量,監督的直接目的是爲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服務,最終是爲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2會計監督特點

會計監督與會計覈算同時進行,因此具有基礎性、完整性和連續性。會計監督貫穿於企業經濟活動全過程,不但反映企業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還審查它們是否符合法律、制度、規定和計劃,從而全面完整地監督每一項經濟活動,它是外部監督的基礎,其它監督形式都是在會計監督之後藉助會計已監督過的資料進行再監督。

會計監督主要利用各種價值指標,以財務活動爲主,具有綜合性。會計主要使用貨幣度量,並利用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等指標,綜合反映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也就可以利用這些指標總體監督經濟活動。

以國家的財經紀律和法規爲約束,具有強制性和嚴肅性。會計監督是藉助國家的財經法規和財經紀律所賦予的權力,因此,這種監督具有強制性。《會計法》不僅賦予會計人員實行監督的權力,而且規定了被檢查單位必須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其它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如有拒絕、隱慝、謊報等情況,則屬違法行爲,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2.3如何發揮會計監督職能

正視會計的地位,積極改善會計履行職能的環境。從現代企業制度的構成來看,會計監督應該是企業內部控制機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爲了幫助企業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託責任,並利用真實公允的會計信息向社會有關職能部門及利益相關者證明企業的經營活動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

實現會計職業管理社會化。會計人員職業化管理指會計人員從業前必須通過財政部門組織的統一考試,並取得相應的任職資格證書。由於會計人員是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業務素質,還應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職業道德,受法規制度和職業紀律的約束。不具備條件的人員,不允許從事會計工作。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會計工作從業人員的管理,並對每個會計人員的從業成績、執業執行情況做出完整記錄並定期進行考覈。

3.會計覈算

3.1會計覈算方法種類

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

複式記賬

填制和審覈憑證登記賬簿

成本計算

財產清查

3.2現狀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國內企業紛紛建立起現代化的企業制度,國外企業也紛紛涌入,國內市場的企業面臨着激烈的競爭。企業的綜合實力受到嚴峻的挑戰,作爲企業綜合實力重要組成部分的成本會計覈算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國內傳統上依據開支的範圍對成本進行覈算,產品的成本項目一般包括直接消耗的材料、人工以及製造費用等。而對於管理、財務以及銷售環節所產生的費用通常被看作期間費用直接作爲當期損益。這種管理方式人爲的分割了採購環節、生產環節以及營銷環節,無法通過各個環節的相互聯繫而統一的成本管理系統,最終導致實際成本在考覈的時候無法與標準成本進行對比。這就容易產生這樣一種情況,企業的各個部門爲了自身的利益而盲目的進行活動。如,生產部門只注重生產效率,盲目大量生產造成產品積壓、質量下降。而採購部門在採購的過程中只注重產品的價格優勢,不顧材料的品質而採購質量不好但是價格便宜的原材料,導致企業產品存在缺陷,最終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3.3現代會計覈算的發展方向

3.3.1 價值管理觀念的樹立

價值管理的宗旨就是利用最小的消耗生產出具有最佳功能的產品或者服務,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由其自身的功能與生產的消耗的比值來衡量。產品的功能在價值管理領域的含義爲:一個系統、產品或程序正常運行時的目的或意圖。這裏所說的成本除了產品自身的生產成本之外還包括產品前期的研發、運輸、宣傳營銷等環節所產生的成本,也就是包括了產品從研發設計開始到整個生命週期結束的全部成本。傳統意義上的成本會計覈算的主要着眼點在於產品的生產環節,而新時期的價值管理理念涵蓋了產品的完整的價值體系,從產品整體的角度出發實現性價比最優。傳統的成本會計覈算只能夠事後反映對產品的成本情況,即使出現了問題也已經無法進行彌補,對產品價值缺乏整體反映的能力。這就在無形之中引導將注意力放在了生產成本的控制之上,而對其產品的前期研發成本以及在銷售、物流倉儲等相關環節的成本往往缺乏足夠的重視。價值管理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關注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的成本,引導企業從產品整體的角度去對成本進行控制,從而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最終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的發展壯大。

3.3.2時間成本覈算

當今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由傳統的產品質量競爭、價格競爭轉向新產品的研發的競爭上來。哪個企業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開發出適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就能夠領先對手佔領市場,從而獲得競爭的最後勝利。這樣產品研發相關時間競爭逐漸成爲企業成本覈算中的重要內容。現行成本會計覈算中,對於時間成本的核算還只是停留在由於產品生產時間延誤而造成的人工以及材料、能源的耗費等所產生的成本階段。沒有計算由於未按期交貨而進行的違約賠償、以及由此造成的倉儲費用的增加成本。還有爲了縮短新產品的開發週期而額外投入的研發資金等成本。至於和時間有關

的隱性成本,如超過規定期限交貨導致的資金回收困難,就更沒有進行相應的考慮。綜上所述,我國當前的成本會計覈算對於與時間相關而產生的一些成本缺乏足夠的認識,企業管理層無法有效分析產生成本的原因以及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這就有必要對與時間相關成本進行專門的核算,從而克服傳統的成本會計在這方面的不足。

結論:

從上面可以看出會計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是一門與現代社會密切相關的學科,,是一門十分有用的學科,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會計監督,增強會計信息化覈算功能。使會計學不斷髮展,以實現經濟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會計學原理》

【a】《會計學原理》課程考查論文}百度文庫

【2】 《會計法》

【3】《中小企業會計實務叢書——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通》

【b】李煥歌 《談談會計學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期刊:魅力中國

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困境分析 篇十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醫院需要以人爲本,不斷開發、管理人力資源,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但目前在我國公立醫院推廣、實施人力資源會計的工作中還明顯存在着不足。本文在分析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困境的同時,並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完善對策,以期爲我國今後的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發展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人力資源會計;公立醫院;困境;對策

在會計領域,人力資源會計是對人力資本理論進一步深入和發展。當前,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的到來,對醫院的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地確認、計量和報告,同時明確人力資源在醫院中的地位,可以調動全體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並且可以充分挖掘人力資源的價值。醫院通過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開發,可以在醫院裏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氛圍,增強醫院的市場競爭力。然而,人力資源會計在國內少數醫院的管理工作中剛剛開始應用,我國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還面臨着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加以解決。

一、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面臨的困境

1.人力資源會計的列報和信息披露問題。財務報表是公立醫院報告的重要形式,公立醫院必須儘可能地以財務報表的形式來披露自身人力資源的有關會計信息,尤其是報表能夠爲使用者決策提供核心信息。由於人力資源信息列表和信息披露自身的複雜性,很多公立醫院並未把這些信息披露列爲財務報告的主要部分,很多傳統理念還未改變,還未形成系統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知識,這也是我國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發展的重大困境之一。從一些公立醫院近年來的財務信息得知:當前我國一部分公立醫院並未在財務報表中反映出人力資源會計信息,也就是說在公立醫院運營效益、財務情況以及現金流量中均未體現出人力資源會計的信息,人力資源會計有關項目在報表中都沒有詳細反映出來,僅僅只是在給付職工工資項目一欄中能夠發現一些以貨幣計量的人力資源會計信息,其在報表中體現出的財務信息較少。另外,給付職工工資、員工福利以及工資構成等信息並未充分反映,僅僅只是每個部分的總額,難以分析公立醫院員工的工資是否符合最低工資要求。

2.人力資源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困難。在確定和計量上,人力資源有別於物資資源,很難採用貨幣實行準確的計量。公立醫院擁有物質資源的所有權,只要物質資源還能夠利用就必須爲公立醫院創造經濟價值,但是人力資源卻不同,勞動者擁有勞動能力的所有權,公立醫院難以有效控制,並且其創造的未來經濟價值難以估算。當前我國普遍採取的人力資源計量模式爲貨幣性計量和非貨幣性計量兩種。然而,在計量人力資源成本過程中,人力資源形成過程中很多成本,以及人力資源未來的經濟價值,難以利用歷史成本計量法進行解釋。人力資源的價值計量方式也難以解釋人力資源價值的實質。

3.人力資源會計研究理論與運行環境不夠成熟。在我國過去一段時間,對於會計理論以及計量等,會計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但在人力資源計量方面沒有形成共識。對於人力資源,有些學者認爲是可變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並且勞動者的個人能力、需求等因素影響人力資源的計量。

4.會計人員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在公立醫院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許多人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會計方面專業學習,這些人一般經過簡單的崗前培訓就上崗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只能處理一些簡單的賬務工作,面對專業性問題,就顯得力不從心,更不用說人力資源會計問題了。在醫院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其工作職責就是解決傳統的財會工作,普遍缺乏人力資源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等,對於人力資源會計更是如此。

5.人力資源會計缺乏相應的制度、政策的引導。將人力資源會計引入到醫院的會計管理中,與國外相比,我國的起步比較晚。目前,我國缺乏一套與我國醫院實際運作模式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會計模式。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踐經驗,在人力資源會計方面我國都比較欠缺。因此,在引入人力資源會計的過程中,造成公立醫院一方面缺乏政策的引導,另一方面缺乏技術的支持。

二、解決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困境的對策

1.改進計量方法,完善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體系。人力資源會計難以充分運用到公立醫院運營實踐中,有關理論知識體系尚未完善,大多數公立醫院基礎知識和人力資源會計意識缺乏。倘若在這種形勢下,使用比較繁雜的計量方式,公立醫院無法理解和吸收,計量不準確並且耗費了大量成本,計算出來的數據真實性較差。所以,堅持成本效益原則,公立醫院採取歷史成本法計算一般的人力資產,評估出其價值。這種計量方式比較簡單,容易操作,有關計算數據獲得較爲容易,數據較爲簡單。一旦公立醫院擁有了某項被評估爲重要的人力資產後,就能夠將其列爲醫院的投資,納入到人力資本項目。首先,人力資產投入公立醫院,醫院按照專業的評估取得相對應的評估價值,借記方“人力資產”(取得時),貸方記“人力資本”;其次,根據人力資產和無形資產相似度較高,能夠借鑑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把對人力資產的投資當做公立醫院取得一項獨特的無形資產,有關會計處理方式也能夠根據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另外對於人力資產的有關會計計量處理也可以根據固定資產。針對那些人力資產期限較短,金額較小的零散培訓支出能夠在支出時就計入管理費用,借記方“管理費用”,貸記方“銀行存款”等科目;若產生了較大的學習和培訓支出,再加上這部分支出能夠促進人力資產提升的技術水平,那麼公立醫院應該把這部分支出以資本的形式納入到人力資產的價值中,能夠借方記“人力資產”,貸方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只有這樣才能全而真實地體現出人力資產在公立醫院中的價值。

2.加強會計的人力資源培訓工作,培養人力資源會計人才。在我國,對於公立醫院來說,要擺脫人力資源會計的困境,一方面需要做好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與實施工作,另一方面加大教育培訓的力度,培養專業的人力資源會計人才。因此公立醫院需要對現有的會計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通過教育培訓幫助其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

3.國家應加大重視力度,制定發展規劃與指導意見。在我國,國家對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缺乏足夠的重視,這是公立醫院引入人力資源會計工作的難點所在。爲了推動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工作的發展,結合學術研究和醫院實踐的。實際情況,國家需要制定實施一系列的指導意見,幫助公立醫院組織開展人力資源會計工作。

三、結語

人力資源會計是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個全新領域[5]。醫院人力資源會計一方面能夠幫助醫院管理者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爲醫院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公立醫院應該加大對人力資源會計的重視力度,在會計實踐中積極推行、應用人力資源會計。可以預見,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不斷髮展,公立醫院人力資源會計也將日臻完善。

參考文獻:

[1]周典,吳丹,張勤,張博。新形勢情況中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5(29).

[2]毛家樑,程敏。基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的人力資源會計研究——以醫院爲個案[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1(01).

[3]黃少瑜。成本覈算中人力資源會計成木的研究探討[N].財務月刊,(1).

[4]田立啓,張永徵。醫院管理會計[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5]張偉彬。淺議醫院人力資源會計[N].財會研究,(7).

人力資源會計覈算可行性分析 篇十一

摘要:本文在分析人力資源價值的內涵和人力資源會計的模式後,提出建立人力資源價值覈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爲設計了一套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體系做準備,以準確的反映人力資源的價值。

關鍵詞:人力資源會計;可行性;覈算

一、概述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是以知識消費爲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爲規模經濟和要素質量提高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兩個方面,其中人力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貢獻率遠遠大於物質資源。此外,關於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也日益爲世界各國及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人力資源存量的積累和增長促進了經濟的持續增長,而經濟的增長又反過來需要更多的掌握了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即對人力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的會計覈算體系無法體現出人力資源的變化情況。因此,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執行政策和完善人力資源會計覈算體系就尤爲必要。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和模式

1.人力資源的內涵。關於人力資源的定義,主要可以分爲兩大類觀點:一類是從人力資源載體的角度出發,認爲人力資源是一定時期、一定社會區域內在適齡勞動人口和超過勞動年齡的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的總和,也即把人力資源等同於勞動力資源;另一類是從人力(體力、知識、智力和技能等)的角度出發,認爲人力資源是指一定時期、一定社會區域內在適齡勞動人口和超過勞動年齡的人口中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所擁有的創造社會財富的能力(包括已經投入和尚未投入社會財富創造活動的能力)的總和。

2.人力資源會計的模式。目前關於人力資源會計的種類基本上可分爲人力資源成本會計、人力資源價值會計和勞動者權益會計這三種類型,它們分別覈算的內容是:人力資源成本的核算,如取得成本、培訓成本等等;人力資源價值的核算,即採用怎樣的方法來確認人力資源的價值;人力資源權益覈算的具體內容可以包括爲:勞動者應享有的所有權利,主要是指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和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福利和保險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三、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必要性

21世紀是一個經濟不斷膨脹的時期,此時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不斷深化以及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不僅使企業內部十分重視人力資源的信息,企業外部的投資者或客戶也十分關心其人力資源情況,這就對設立人力資源會計提供了迫切的要求。首先,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經濟的增長,財富的創造將不再依靠物質資料的投入和消耗,而是主要依靠知識。知識載體的人力資源成爲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個企業盈利能力的高低不僅靠傳統會計信息系統提供的資料,還迫切需要引入人力資源會計。其次,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生產資源,通過對它的投入,可以增加企業的產出。但人力資源投資收益如何又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會計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進行覈算,以考覈其經濟效益。同時,人力資源會計將人力資源確定爲資產,正確區分了投資與耗費的差別,可以使企業會計信息反映更準確。再次,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企業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人力資源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生產資源,通過對它的投入,可以增加企業的產出。但人力資源投資收益如何又是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這就要求會計對人力資源的成本和價值進行覈算,以考覈其經濟效益。同時,人力資源會計將人力資源確定爲資產,正確區分了投資與耗費的差別,可以使企業會計信息反映更準確。最後,推行人力資源會計是正確評估企業資產,避免國有資產流失的需要。任何企業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人、財、物等基本經濟要素。我國的國有企業中,除了財、物資源外,還存在着大批優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他們是企業非常寶貴的人力資源。但是,傳統的會計方法忽視了對人力資源價值的核算,使企業人才無償外流;在資產評估中,也低估了國有資產的價值,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實施人力資源會計,全面計量企業的經濟資源,有利於對企業資產的正確評估。

四、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可行性

在建立人力資源會計不僅是有其必要性,而且也有其可行之處,並且這些可行之處都可以得到各大學者的認可。首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爲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奠定了基礎。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發展中,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知識、人才的重要性,認識到科學技術在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企業之間競爭,知識的創造、利用與增值,資源合理配置,最終都靠知識的載體——知識型的員工來實現。多年來,國家非常重——視教育質量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斷增加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企業也採取高薪聘用專家、重獎科技人員等措施,加大對人力資源投資力度。“人力也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源”成爲人們的共識,這就爲人力資源會計的推行奠定了基礎。其次,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的建立爲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創造了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市場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爲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流動提供了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也使用人單位與從業人員之間實現雙向選擇,有利於人力資源在全社會範圍內得到優化配置。人才的流動及其價值實現,使人力資源的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爲人力資源會計的推行創造了條件。第三,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奠定了我國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國外人力資源會計研究30多年來,已形成較成熟的理論體系,並開始在實務中運用。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解決了人力資源成本和價值計量上的一些難題,初步形成了人力資源成本會計和人力資源價值會計理論,並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具體運用提出了種種設想。這些理論研究爲人力資源會計的推行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第四,會計報表使用人對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需求是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動力。傳統會計報表沒有企業人力資源的變化情況,以及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在損益表中,傳統會計將人力資源的投資成本列爲本期費用,而未予以資本化列爲資產,從而歪曲和低估了本期收益。在資產負債表中,傳統會計在企業資產總額中並未包括人力資產,從而歪曲和低估了企業實際擁有的人力和物力資產總額,及企業未來盈利能力。人力資源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能夠更確切地分析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投資比例和投資效果,更真實地反映出企業總資產中人力資產、物質資產的比例,爲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對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需求形成了推行人力資源會計的強大動力。

五、結語

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爲規模經濟和要素質量提高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兩個方面,其中人力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的貢獻率遠遠大於物質資本。此外,關於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也日益爲世界各國及各國的管理界所認識。而傳統的會計覈算體系無法體現出人力資源的變化情況。因此,推行人力資源會計執行政策和完善人力資源會計覈算體系就尤爲必要。

參考文獻:

[1]朱金鳳,薛惠鋒。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研究進展和現狀揭示[J].生產力研究,(5):264—265.

[2]聶紹羣。關於人力資源會計覈算的幾點看法[J].商場現代化,2006(459):251—252.

[3]齊君,邵其軍。中國會計學會“人力資源會計理論與方法”研討會綜述。人力資源會計專題。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137.

[4]郎雲輝。知識密集型企業人力資源會計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6.

[5]段敏生。淺談權益型人力資源會計[J].財會月刊,2006(9):19—20.

[6]張文賢。人力資源資源會計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