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物製藥專業論文【多篇】

生物製藥專業論文【多篇】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一

髙等院校本科畢業論文是人才培養方案實踐 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綜 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理論聯繫實際,獨立分析 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從事本專業工 作和進行相關技能的基本訓練,是完成學位認定的 必需環節[1]。近年來,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科 畢業論文的質量普遍呈下降趨勢,畢業論文的實施 和審覈難以體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行業和企業也難以通過畢業論文的內容和水平,進行人才的 選擇和評價,進而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降低了專 業的社會影響力。因此,需要對影響畢業論文質量 的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和綜合評價,並提出相應的對 策,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水平,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畢業論文的選題進行分析,調查和走訪動物藥學專業畢業生,召開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座談 會等方法對畢業論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 了分析和總結。

1.1畢業論文選題多樣化不足對畢業論文的選

題類型進行調查,90%的畢業論文均爲實驗性類 型,針對某一問題開展設計實驗條件,開展實驗研 究,研究內容多爲基礎性研究,而調查報告、實踐研 究、案例分析等類型的畢業論文只佔10%[2_3]。從課 題來源看,指導教師科研方向和科研課題選題佔 91%,來自生產實踐的課題爲7%,自選課題僅佔 2%,課題來源、類型相對單一影響了學生自主進行畢業論文試驗研究的積極性。調查表明,學生主觀 上希望能夠對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試 驗工作,並在畢業論文的選題上能有更大的自主 性,但是由於知識背景、實踐經歷和創新思維培養 上還有諸多的不足,很多學生對自主選題感到困 惑,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題目有實踐意義和科學價 值。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時間短,對學 生的引導不足也是影響學生選題質量的一個重要 影響因素。

1.2畢業論文執行過程中外界環境干擾畢業論

文和畢業實習開始的時間爲第7學期中旬和第8 學期,在這段時間內,學生面臨着研究生考試、公務 員考試和獸醫資格證考試等一系列關係到畢業後 進一步發展方向選擇的重要考試內容,學生很難把 精力集中到畢業論文的設計、實施和撰寫上來。尤 其是部分畢業論文的依託單位爲企業,學生進人企 業後,更多的是進行崗前的培訓爲畢業後的就業做 準備,而開展畢業論文實驗所需的投人時間、精力 和條件在實習期間也難以得到企業的支持。學生即 使在主觀上希望能夠有足夠的時間投人來完成畢 業論文,但考試準備、面試奔波、參加招聘會和進行 崗前培訓等客觀存在面前,使得學生在就業和發展 的巨大壓力下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深入開展畢業 論文研究工作的主動性,導致畢業論文的工作量、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與學校的預期相差較大,因此 畢業論文的質量下降也是在所難免。

1.3畢業論文評價過於寬泛畢業論文是反映學 生對學習知識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是授予學位的 一個重要條件,然而在對畢業論文進行評價時,很少 或沒有學生因爲畢業論文質量和水平在答辯時沒 有獲得答辯委員會的認可,而失去獲得學位的資格, 因此造成學生越來越忽視畢業論文的重要性。通過近5年的畢業論文完成情況調查數據表明w],畢業論文答辯首次通過率高達99.5%。而畢業論文成 績的核定也遠高於學校的預期設定,優良率高達 87%。這些數據表明,在進行畢業論文的水平和質 量的評價上,評價的標準雖然很嚴格,但評委進行 考覈時評價的尺度較爲寬泛,優秀、良好、中等、及 格和不及格等評價指標界限的執行過於模糊,導致 成績分佈不能體現爲正態分佈,峯值偏向於高分, 不能夠體現出考覈的目的和意義。

1.4畢業論文作用趨於功利在很多學生的概念 中,進行畢業論文研究與實驗課、理論課沒什麼區 別,都是在本科4年學習生涯中的一個被動的考覈 環節,通過就是目標,對做什麼內容,選擇什麼類型 題目,並沒有更多的思考,更談不上有目的、有計劃 地進行自主研究。部分學生由於面臨找工作等問 題,常常要求指導教師不要給較大工作量的題目, 只要能夠通過答辯就行了。有的學生則認爲,畢業 論文的選題和他工作關聯性小,用不上,不願意承 擔畢業論文研究實驗工作。由於帶有功利性的選題 目的,將畢業論文作爲本科高等教育一個綜合性的 培養,在鍛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 環節的效用性打了折扣。

2解決問題的對策

2.1以個性選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個性化教育

突出對個人意願的尊重,提供更具有選擇性的教育 環境,在培養目標上更側重於對創新能力的培養。

以個性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開展畢業論文研 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 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掌握基礎理論和基本 技能的同時,能夠自主進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設 計、開展、分析和數據處理工作,提升觀察、分析和 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選題方面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方向,爲 個性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動物藥學專業的學生 選題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①臨牀藥學方面:藥物 治療效果的連續監測、進行處方分析、關注藥品可 能的不良反應、藥物配伍後相互作用等研究;②制 劑研究:優化製劑處方,摸索含量的測定,優化製劑 工藝參數,對中藥的使用和開發進行基礎性研究 等;③其他方面:寵物疾病的診療與用藥分析、動物 組織病理切片及觀察,動物中毒生理應激反應等。

在選題類型方面要允許學生除進行試驗研究 性論文外,還可以選擇工藝設計、調查報告、診斷分 析等多種論文形式,只要能夠滿足論文的科學性、創新性和工作量,形式不要限制過嚴。

2.2以校企合作提高課題的效用性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一個重要的措施是進行校企合作,在經過 3年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後,在第7學 期和第8學期與企業緊密結合開展實踐能力訓練, 第8學期既是學生與企業開展密切聯繫的時期,也 是開始本科畢業論文研究工作的時期,而對於部分 執行“3+1”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專業而言,最後一年 的實踐學生都將在企業進行培訓,該種模式必將與 畢業論文產生衝突。在這種形式下,要積極利用學 生在企業進行實習的機會,與生產全面展開接觸, 在生產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並去解決問題。有的 企業配備了畢業實習指導教師,藉助企業和學校的 設備和技術力量進行技術攻關和市場調研,實現以 企業爲主導,企業、學生和學校三方共同設定畢業 論文選題,在完成企業培訓任務的同時,實施畢業 論文的研究和調查工作,在返校進行畢業論文答辯 時,邀請企業指導教師參加答辯環節,對其成果進 行評述,根據成果內容決定是否採納並實施。通過 該種方式增強了畢業論文的效用性,與生產實踐緊 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畢業論文的成果能夠在工作中 得到具體應用,併爲其將來在企業職場發展提供了 科技支撐。

2.3以學期延伸拓展實施的時效性畢業論文選

題和實施的實踐集中在第7學期和第8學期,學生 面臨諸多幹擾因素,在時間和精力上投人不足,針 對這種情況,動物藥學專業制定了科研導師制,鼓 勵學生在大學二年級與專業教師聯繫(實施導師 制),進入實驗室,通過“協助一關注一選擇一實施” 的選題流程,確定自己的畢業論文研究內容,這個 過程可以反覆進行,也可中斷某一環節重新開始, 對選題的科研意義、創新點、材料的準備和實驗環 境進行充分的論證,使論文選題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不斷增強,同時也爲論文內容的充實和完成提供寬 裕的時限。科研導師制是以培養學生科研意識和科 研能力爲核心的教育模式,通過提前開展課題研究 工作,可以幫助學生積累進行科學研究的經驗,學習科學研究方法,並且能夠在一個相對單一穩定的 環境中進行論文研究,以保障論文的質量和工作量。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二

關鍵詞:科研型;製藥工程;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0-0088-02

目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迅猛,製藥企業爲了提高自主科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發展自主品牌,對科研型製藥工程專業人才有大量的需求。此外,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還面臨着其他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如創新能力不足、市場佔有率不高、投資比例較小、生產技術產研脫節和結構性問題突出。目前,國內生物製藥行業企業的產品仍以仿製藥和原料藥爲主,自主研發能力相對薄弱。我國具有製藥工程專業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較少,中國每年培養的製藥工程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極爲有限。因此,培養優秀的科研型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是解決高素質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不足的有效途徑。

一、我國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醫藥產業是21世紀的戰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產出等特點,屬於知識密集型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特殊產業。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速度較爲迅速,爲我國製藥工程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2003年我國醫藥產業規模位居世界第十,2008年躍至世界第五,2013年總體規模達到世界第三。我國政府非常重視醫藥產業的發展,加大了投入力度。就生物製藥產業而言,“十一五”期間中央和地方經費投入約爲200億元;而“十二五”期間,僅中央經費投入預計將達到400億元。

1995年,受美國科學基金的資助,第一個全美範圍內的製藥工程研究生教學計劃在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分校誕生了,標誌着製藥工程教學的開端。1998年,我國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首次出現“製藥工程”,1999年製藥工程學科招生時,全國共有34所高等院校設置製藥工程學科,其中,醫藥類院校13所、理工類院校12所、綜合性大學9所,招生人數僅爲1165人。隨着人們對“藥”這個特殊產品越來越重視,製藥工程學科的特殊性和市場需求凸顯,不少高校通過轉型或新建形成了製藥工程學科。截止2010年,國內已有200多所高校設置製藥工程學科。然而,具有製藥工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較少,每年培養的製藥工程專業研究生極爲有限。此外,省屬高校在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過度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科研能力的培養。

二、省屬高校科研型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我國高校規模超過2000所,其中本科類院校700多所,211高校108所,985高校38所。我國高等院校規模龐大,尤其是省屬高等院校規模龐大。因此,省屬高校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具有較大的規模。然而,省屬高校在培養科研型製藥工程本科人才的過程中仍面臨着諸多問題,如科研投入少、科研型教師數量不足、教師教學工作量繁重、科研平臺及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只有探索並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機制,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省屬高校製藥工程本科專業人才的科研能力,才能滿足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1.有意識地培養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學生的科研興趣。省屬高校往往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並且實踐教學僅僅是對學生應掌握的最基本的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不能滿足科研的需要。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學生積極性不高、興趣不濃的現象,不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教師應該首先從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做起。首先,從事科研的教師應通過課堂教學和其他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制藥工程專業在全球範圍內的重要的研究熱點,使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制藥工程專業的發展趨勢。其次,讓學生對全球和中國的醫藥市場有總體的瞭解,使他們對就業方向有一定的認知,使他們堅定信心,努力掌握製藥工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最後,通過PPT和seminar等途徑就某一科研項目向學生做具體講解,使他們對科研項目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有所瞭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科研興趣。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通過seminar形式向學生講解了基因工程藥物的研發具體過程,包括目的基因的PCR擴增、重組質粒DNA表達載體的構建、基因工程菌的構建、目的基因的誘導表達、外源基因表達產物的分離純化與western blot鑑定、產品的檢驗等。在此過程中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他們急切想知道具體每個過程是如何操作的、用什麼儀器設備等,紛紛表達希望能夠參加科研的強烈願望。

2.通過實施具體的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從事科學研究的老師通過組織和指導學生參與承擔的課題或參加大學生創新基金、各類科研“挑戰杯”等活動,讓學生融入到具體的科研活動當中,體驗科研,使他們的科研能力一步一步增強。在具體的科研指導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事項。一,指導教師應有較好的職業道德和學術背景,承擔過省級、市廳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較好的學術論文;參加科研的學生應對科研有一定的興趣,科研態度端正。二,合理協調學生上課時間和進實驗室科研時間,讓學生既有充分的時間掌握製藥工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又有儘量多的時間從事科研。三,將大二和大三階段從事的科研活動與其畢業論文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又能解決學生在大四階段找工作和實習時面臨時間緊張的不利形勢。大四下半年主要是做畢業論文,然而相當多的企業要求學生實習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基本上佔據了整個畢業論文的時間。很多學生選擇做畢業設計而不選擇論文,這也是造成本科學生科研能力不足的一個主要因素。四,合理制訂科研目標和實施計劃。相對研究生而言,本科生從事科研的時間較少,而且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科研能力也較弱。五,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撰寫諸如“大學生創新基金”、“挑戰杯”等相對簡單的科研項目申報書和撰寫學術論文,爲工作後從事科研奠定一定的基礎。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指導教師帶領學生參加相關學術會議和企業會議,讓學生感受科研的重要性。七,讓學生體會到科研的成功與自豪,增強信心。將科研成果以學術論文和專利的形式發表或申報,讓學生體會到科研付出的價值。通過整套科研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使他們初步具備申報課題、開展研究和撰寫學術論文的能力,即初步具備了實現自身科研夢想的能力,爲今後從事科研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礎。

3.制定本科生科研激勵政策。指導教師和相關部門也應針對從事科研活動的、優秀的本科生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進一步增強本科學生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同時提高本科學生的科研能力:第一,指導教師利用自身的資源和渠道,推薦優秀的本科生攻讀研究生。省屬高校的本科生考研多選擇中科院、“985”和“211”等重點院校以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第二,制定物質獎勵措施。對在SCI、EI、中文核心等國內外期刊上的和在科研競賽中取得好成績的本科學生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第三,制訂本科生科研助理計劃。讓經濟困難的、優秀的科研教師指導優秀的本科生從事科研,相關部門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既解決了貧困生的經濟問題,又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技能。

實踐證明,通過實施具體的科研項目可以較好地培養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查閱文獻和撰寫論文的能力等,爲從事製藥工程領域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爲提高我國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基金項目:項目編號(JG-1321)。

生物製藥專業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院企聯合;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實踐教學;建設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我國對生物醫藥的發展特別地重視,我國政府2010年的工作報告首次將生物醫藥產業列入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衆所周知,每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都需要有人才的支撐,而不同的醫藥生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又有各自的特點。因此,製藥企業必須與高等院校、社會職業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等進行合作,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人才職業教育鏈。高等教育應該與醫藥生產企業進行零對接,培養出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的高質量和高素質的合格人才,即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綜合素質高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實現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充分就業,以達到學校和企業的“雙贏”[1,2]。

1 生物製藥產業人才需求分析

全球生物製藥巨頭於2002年瞄準了中國較低的人力成本,之後紛紛將其生物製藥和化學實驗研發基地設在了中國,國內一些醫藥生產企業也逐步從仿製藥走上了自主研發和創新的道路。生物製藥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社會對生物製藥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化明顯。目前,生物製藥行業人才重點應培養以下人才:

1.1 知識產權人才

在生物醫藥行業,由於企業創新能力不夠,導致產品同質化傾向日益嚴重,同時產品的競爭力也下降。應聘者要有一定的醫藥學專業背景和知識的積累,以及很強的理解、溝通和學習能力。因此,製藥行業急需有能突破思維定勢、有創新型的人才,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2 高級研究員

隨着製藥行業的發展和研發隊伍的大力擴張,既懂得藥理研究和具有醫院臨牀試驗經驗,又能在找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項目策劃、組織運作、落實研發和生產並擔當管理職能的“複合型”人才極爲緊缺。

1.3 質檢人才

隨着國家對醫藥、化妝品和化工等產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和質量監察力度的加大,產品質量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要適應這一培養目標,構建一套“院企聯合”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理實一體化”的模塊化、層次化和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生物製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備條件和關鍵[3,4]。

2 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

學院利用山西省生物製藥企業資源,着眼於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本院的辦學特色和資源優勢,把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生物製藥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畢業後能從事生物製藥研製、開發、生產、經營以及醫學檢驗、衛生防疫等工作的高素質生物製藥專業多層次人才作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創新構建了“基礎能力培養+跟班實習+頂崗實習”的3階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5~7]。

3 人才培養要求

“院企聯合”的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培養要求:學生除具有本科生應掌握的知識和達到的素質能力外,特別強調掌握與崗位需求相關的職業資格知識及提升學生髮展潛力的知識、生產一線操作所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藥物的研究與生產、藥物分析檢驗和藥品營銷等崗位羣要求的專業知識;具備相關企業的崗位生產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擇業就業能力,增強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廉潔自律的職業素質。

4 人才培養措施

4.1 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覈內容和考覈手段

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在推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中,使課程體系更加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院企”共同開發高質量的專業特色課程,如“生物製藥學”、“生物製藥工藝學”、“免疫學”和“基因工程藥物”等,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考覈方式應當靈活多樣,考覈內容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注重實效的原則,改革考覈辦法,加強實踐、實訓學分考覈,形成以“實踐動手”與“職業能力”考覈爲主的評價體系[1]。

4.2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體系

形成人才需求調研和畢業生職業發展反饋制度、“院企聯合”機制、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機制和專業教學委員會例會制度等,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門爲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學院爲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體系。

4.3 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3.1 構建模塊化、層次化、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按照生物製藥人才培養規格要求,適應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段式”(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專業方向實踐和綜合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一套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理實一體化”的模塊化、層次化、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支持“基礎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專項實訓+專業技能綜合實訓+跟班實習和頂崗實習”4個層次、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更新、充實、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創新構建了“基礎能力培養+跟班實習+頂崗實習”的3階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採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企業實習進行教學並採用靈活適用的考覈與評價方式。3階段模式實踐爲學校教學、學生的學習與職業定位、企業對於員工等需求與要求在具體企業背景、企業環境與具體工作任務中找到有機結合點。

4.3.2 深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實驗項目爲載體,從低到高、從接受知識到培養綜合能力的逐層提高的層次化實驗課程體系,開展實驗教學內容改革,構建“驗證型、綜合型、創新型”的3層次實驗項目。

4.3.3 “院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由學院選派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教師和企業選配富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實習,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認真進行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院企”共同加強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有效整合實驗教學資源,積極探索有利於資源共享和高效運行的實驗室、實訓基地開放管理新機制[8-10]。

4.3.4 加強畢業論文管理工作

學生在入學第6學期分配導師,導師把好選題的遴選關,增加綜合性實驗選題和調查報告選題的比例,學院加強對導師指導和畢業生論文進度等環節的監控,嚴格畢業論文初審、盲審、答辯和論文定稿等制度,不斷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4.3.5 注重加強“院企聯合”,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校內教師要進行崗位專業化的訓練;製藥企業和營銷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也能夠完成校外崗位操作的現場指導工作,使學生真正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得到培養和訓練。

4.4 加強專業能力培養

開設職業角色體驗、職業指導、潛能開發和人際溝通等課程,通過課程選修、講座、討論和企業訪談等方式培養職業能力。

5 保障措施

在實訓基地建設上,腳步已邁。學院現有15個實驗室共1300m2,有價值700餘萬元的儀器設備,有12個校外實習基地,在“院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在“院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院與山西隆克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山西省源淵藥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實訓基地。山西隆克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爲省級國有企業,固定資產7000餘萬元,主要從事研究、生產生物藥品尤其是凍幹苗、油乳劑苗,部分畢業班級學生先後進廠參加實習並就業。山西省源淵藥業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龍頭企業,固定資產9000餘萬元,爲種、養、加、制綜合企業,目前,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部分學生已進行實習並就業。

生物製藥專業已逐步開展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改革,部分課程開始實施“項目驅動、案例教學”和“理實一體化”教學,採取新的重視過程考覈和學生能力考覈的新型評價方式,並取得一定成效。

學院領導對教學改革尤其是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本站○(改革高度重視,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爲教學改革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製度保障。生物製藥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和改革專業,學院在制度、資金和人員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學院教師,都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均是教學和教學管理第一線人員,都直接參與了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以及教學改革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研究水平,具有較強組織與協調能力。特別是學院院長王金勝教授,長期從事教學改革研究和教學活動。

6 展望

改革研究成果在學院生物製藥專業內實施,將極大推動生物製藥專業建設,目前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製藥專業在校學生145人,將直接受益。

改革研究成果可應用於製藥專業其他院教學,帶動學校製藥專業教學改革。目前製藥專業在校學生共有300餘人,將從中受益。

改革研究成果可向學院其他專業推廣,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模式和成功經驗可應用於其他生物科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等專業,會使整個學院師生受益。

所以,高等教育應與當今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高等學校應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和資源配置,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學院將對生物製藥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等作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繼續加強“院企聯合”的辦學模式,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培養生物製藥企業真正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方面探索更多、更好的辦學經驗。

參考文獻

[1] 徐凌雲,劉志國,徐偉民,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培養體系[J].藥學教育,2011,27(4):4-6.

[2] 張軍。生物製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核心課程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覃日強,羅洪波。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示範性建設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8):56-57.

[4] 趙新業,樑建和,陳炳森。基於工作過程的高職機電類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J].廣西教育(C版),2011(15):98-99.

[5] 陳麗梅,袁月明,閆毅,等。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爲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鏈”的構建與實施[J].高等農業教育,2012(7):62-64.

[6] 李正文,顧明華,袁濤,等。地方綜合性大學農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1):14-16.

[7] 寧海龍,鄒德堂,唐鑫華,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1(5):43-45.

[8] 李第秋,黃富佳。軟件開發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0,26(6):55-57.

[9] 葉莖,何瓊,蓋超會。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交通職業教育,2012(1):52-53.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四

關鍵詞:農藥 無縫對接 探析

關鍵詞:農藥 無縫對接 探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1-0058-03

海南大學植物保護專業農藥方向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化學、農藥交叉科學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農藥、化工、檢測、管理等部門從事農藥等化工產品的生產、科技開發、應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爲此,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農業生物科學、生態科學、農業病、蟲、草、鼠等有害生物的發生、危害與綜合治理技術和農藥化學、農藥劑型與加工、農藥毒理學、農藥殘留檢測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具備從事農藥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設計和技術應用與推廣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無縫對接培養模式是學校根據市場需求與企業同步的一種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所學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達到就業單位一線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在這種模式中, 學校和就業單位是人才培養供應鏈上兩個不同的節點,學生作爲知識的載體進入高校,經過教育加工後再輸送到用人單位,實現兩個節點的無縫對接[1-3]。

該專業辦學點在海南,地處國家最南端。各種熱帶經濟作物和糧農作物種類繁多,生物多樣性廣泛,培養適合熱區的農藥人才尤爲突出。目前關於農藥學人才培養經常報道[4],但是要培養適合熱區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使學生畢業後能直接開展企業的一線工作,達到無縫對接的要求,海南大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1 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我國植物保護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大部分涉及普通的病、蟲、草害,而熱帶地區的病、蟲害一年四季發生,與普通的病、蟲害既有聯繫也有顯著的區別。如果按照常規方式開展教學,勢必忽視熱帶地區獨特的病、蟲危害,導致學生與熱區就業單位的脫節,就業單位還得自己培訓學生,這樣無形增加成本。

爲了改變這種局面,對該方向的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將熱帶地區的作物種類,病、蟲害發生與發展情況,病、蟲害的種類等增加到課堂教學中,學生除了瞭解常規病、蟲害的知識外,還對熱帶地區的病、蟲害有了新的認識,這樣學生在熱區就業就能夠直接上手,達到一線人員的知識要求。

同時,海南省建立國際旅遊島後,對環境保護要求提高,對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更加嚴格,對農藥的使用更加規範。因此,在開展農藥學的教學時,將綠色農藥作爲其核心,所有例證和推導都以綠色農藥爲對象,將高效、低毒、低殘留和環境友好農藥傳授給學生;將高毒農藥作爲反面教材,時刻提醒同學,避免使用,從而引導學生規範使用農藥。

在實驗課內容的改革上,我們以素質教育、能力培養爲主;以創新爲目的,建立研究型的實驗教學方法。主要採取的做法是:儘量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有機整合實驗內容,理論與實驗相結合,將熱帶地區的病蟲草害灌穿在實驗教學中。做到課堂實驗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實驗與科研、與企業需求相結合。使實驗課的內容既保留了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結合傳統的板書、掛圖、標本,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3D效果,高性能攝影等技術銜接。做到聲、光、電等豐富的視覺效果,從感性上認識瞭解病蟲危害,從理性上掌握其防治方法,爲進入社會學以致用,達到無縫對接要求。

2 編制熱區特色教材

植物保護專業辦學歷史悠久,全國各大農業院校都有開設。專業教材非常豐富,國家規劃教材、“十二五”教材層出不窮。現有全國通用的病理學、昆蟲學、農藥學等教材都屬於大衆化、通用型教材。很多熱帶地區的作物、果樹、病蟲害等都未涉及到。然而,海南屬於熱帶地區,該地區有自身獨特的氣候條件,有一年四季任意危害的病蟲害,內地居多教材涵蓋的教學內容屬於大宗作物,如水稻、小麥、棉花等,很多作物在海南分佈較少,爲此編制適合熱帶地區的特色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尤爲重要。

爲了有針對性開展熱帶地區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學院每年組織力量,依託本專業師資,針對熱點和緊迫需要的原則,編制熱帶特色教材。學校和學院充分考慮教師出版經費短缺的問題,每年資助部分教材出版。經過本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現如今編制了多本特色教材,基本涵蓋了熱帶地區病蟲草等方面的內容。具體編制的教材如下:熱帶果樹病理學、熱帶植物細菌病害、熱帶園藝植物病理學、熱帶作物昆蟲學、熱帶農田雜草生態與管理、熱帶農業生態學、熱帶作物生態學、熱帶作物病蟲草害名錄、熱帶飼料作物病蟲害防治學、反季節瓜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冬季瓜菜安全用藥技術、生物農藥研究及品種介紹、農藥學科羣實驗指導、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檳榔病蟲害田間診斷圖譜、橡膠樹病蟲害診斷圖譜等。

3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植物保護農藥方向實踐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課程綜合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社會實踐、科學研究技能訓練等,共計29.5周,佔據大學學習生活1/6的時間。爲了充分利用好實踐教學環節,達到培養熱區特色人才的要求,我們詳細規劃了實踐教學環節。

3.1與制度結合開展實踐教學

在人才培養體系上,學院實行了學制“3+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大學前3年以基礎理論學習爲主,第4年以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爲主。該制度於2007年開始試點,現如今推廣到其他專業。學生在企業進行生產實習時,一方面,將自身3年的理論學習運用於企業的生產實踐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學生動手動腦參與企業實踐活動,獨立開展企業安排的各項工作,進一步鍛鍊學生的各項技能,瞭解了企業的生產情況,有利於學生步入社會,達到無縫對接的要求。

3.2與企業結合開展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進企業使實踐教學活動與現實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內容相一致,爲學生提供實驗教學、實習教學、專業科研訓練、專業生產技能訓練和實際生產經營管理訓練的平臺,推動實踐教學向集成化發展,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做研究、做人做事的鍛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驗證和提高,成長爲即用型人才。

學院將本專業學生的驗證性實驗教學、課程實習、畢業(生產)綜合實習、畢業論文的實踐平臺延伸到企業,發揮企業生產經營與社會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的優勢,分享企業人、財、物的資源優勢,推動實踐教學向開放化、集成化、自主化發展。

按照實踐教學的目標要求,突顯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需求選擇位於海口的相關企業,如海南博士威農用化學有限公司、海南正業中農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南國綠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等,開展藥效試驗和技術推廣等內容;或者由專業教師帶隊到海南其他企業,如樂東茂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南惠民農產品出口配送有限公司、三亞市南繁研究院等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調研,改變了以往單一安排的實踐形式,推動了實踐教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通過這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學生參加實踐更加積極主動,選擇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實踐內容更加多元化和全面化,從而進一步培養和鍛鍊了具有不同志向的學生,使得這些學生選擇就業面更加廣泛,與社會對接更加具有適應性。

3.3與就業結合開展實踐教學

爲了培養學生對農藥的熱情和興趣,自新生入學開始,學院爲每個新生班級配備了企業的高管作爲名譽班主任,同時發放帶企業標誌的班服,形成對幫活動。從2010年9月開始,位於海南省的幾家農資企業,如海南正業中農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博士威農用化學有限公司、南國綠洲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樂東茂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由企業總經理擔任名譽班主任和學生創業導師,企業高管擔任名譽班主任和就業指導教師,與結對班級不定期地開展培訓、講座、交流、模擬面試、素質拓展、參觀學習等活動,爲大學生講授辦企業、做人做事、服務社會等經驗和知識。

目前,學院已經與企業達成了各種合作協議,同時,在企業掛牌,作爲實踐育人單位。學生利用最後一年在企業帶薪參加實習,部分學生還在企業開展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實驗等,有些能力強的學生還未畢業便被實習單位相中,將其轉爲正式員工。將試用期提前到學生時代,畢業後直接結業,從而實現大學生的“零距離”就業。

4 開展小班教學

爲了提高課堂理論和實驗教學質量,學院從2012~2013學年第1學期開始實施《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學院理論和實驗教學編班(分組)暫行規定》,理論教學編班以專業(方向)修課的學生人數爲編班原則,實驗教學分組以專業(方向)班級人數爲分組原則。

理論教學編班:以專業(方向)修課的學生人數確定分班。專業(方向)修課的學生人數在66人以下的不分班;專業(方向)修課的學生人數在66人以上的則分爲二個班(可結合專業方向的自然分班數分成一個大班和一個小班,也可分成二個平衡班)可安排二個教師同時在二個教室上課,也可安排一個教師在不同時間分開上課。

小班化教學的目的是減少因學生人數過多,上課效果不理想,學生逃課、代課等問題。實行小班教學後,學生到課率、聽課效果明顯改善,對知識掌握程度有所提高。

5 開創特色的冬季國小期制

開展冬季國小期制是海南大學的特色。學校利用海南冬季暖和的自然條件,吸引國內外知名學者來學校講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也積極聘請知名學者爲農藥方向學生講學。近年學院外聘了中國科學院孫漢董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部級教學名師左玉輝教授、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長江學者王源超教授,前來開展冬季國小期授課。

通過這種形式的講學,讓學生零距離接觸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瞭解他們的科研情況,爲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礎。同時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爲考研深造做準備。

6 無縫對接下的零距離就業

植物保護(農藥)專業學生就業率一般在95%以上,最高達到100%。每年爲了促進學生就業,學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6.1出臺就業獎勵辦法

簽約率是學校對學院就業工作考覈的核心指標,學院根據簽約率對各畢業班級實行一次性兌現獎勵,將獎金髮放到班級,作爲班級的活動經費。具體獎勵標準依照畢業生就業簽約率與獎勵標準對照表(表1)進行。

表1 畢業生簽約率與獎勵標準對照表

備註:獎勵金額=V*T;簽約率=(勞動合同+協議書+升學錄取通知書)/畢業班級或學位點的總人數。

如符合本科畢業生就業先進班級獎勵的表彰條件,但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的班級,學院將降低一個檔次獎勵或取消獎勵。

(1)班級有2個以上學生出現違約且影響到用人單位對我院學生產生不良評價;(2)班級在最後一學年當年出現1人以上的違紀,且受到學院或者學校的處理;(3)所在班級有2人次以上不按照學院要求進行畢業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答辯或回校註冊。

6.2提供各種升造機會

學校和學院提供各種學習機會,鼓勵學生考研和出國。植物保護(農藥)專業每年績點在前5%的學生都有機會保送到國內211或985高校攻讀碩士研究生;近年來學生保送的學校有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

學院爲了鼓勵學生考研,每年還定期舉辦考研助推班,爲有意願讀研的學生提供培訓。近年考上研究生的比例在10~30%之間。同時,學院的植物保護專業有2個博士點和6個碩士點,每年可以招收碩士和博士生70人左右,學院制定措施優先招生本學院專業學生。

本專業學生有很多出國(境)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學校與境外26個國家和地區的94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具體項目有:校際交換生、中外聯合培養、境外實習和就業、短期赴境外交流及冬夏令營等。本學院學生根據自身能力,積極參與出國(境)交流和學習。

6.3建設農資職業經理人成長班

農資職業經理人成長班是海南大學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與農資行業的10家知名企業合作舉辦的特色班級。該班級的目標是聯合培養有志在農資行業發展的農資職業經理人,主要由經驗豐富的企業精英爲學生授課,打造未來的職業經理人。這是一項高質量、高素質、創新型的院企合作,培養農資行業的未來職業經理人的人才工程。通過這種班級培養,受訓學生獲得了農資部門一線人員的言傳身教,初步瞭解農資企業的運作模式,管理經驗。爲今後自身發展埋下伏筆;同時,知名企業對通過層層選的成長班學員有更加深入的瞭解,在學員今後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

7 結語

通過以上形式多樣的改革和實踐探索,解決了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解決了學生在熱帶地區的直接就業問題,通過開展企

業、學院、事業單位三位一體的實踐活動來實現無縫對接的就

業。二是從教學內容上開展特色教材教學和綠色農藥教學,將綠色概念貫穿在該專業學生培養中,爲社會,特別是海南冬季瓜菜的安全生產,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建樑,張業琴。高等職業教育與大學無縫對接的實現機

制――澳大利亞學分轉換模式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9,30(3):44-48.

[2]黃春媚。加強校企合作實現無縫對接共創“三贏”局面[J].繼續教育研究,2013,(10):30-32.

[3]譚宏,唐朝莉,郭躍,陶晶。高職院校“無縫對接”人才培養模式中的知識轉移模型[J].江西教育科研,2007,(1):93-95.

[4]宋寶安,趙德剛,楊松,等。農藥學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1(1):130-136.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五

關鍵詞:院企聯合;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實踐教學;建設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我國對生物醫藥的發展特別地重視,我國政府2010年的工作報告首次將生物醫藥產業列入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衆所周知,每個行業的快速發展都需要有人才的支撐,而不同的醫藥生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又有各自的特點。因此,製藥企業必須與高等院校、社會職業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等進行合作,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藥人才職業教育鏈。高等教育應該與醫藥生產企業進行零對接,培養出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的高質量和高素質的合格人才,即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綜合素質高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實現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充分就業,以達到學校和企業的“雙贏”[1,2]。

1 生物製藥產業人才需求分析

全球生物製藥巨頭於2002年瞄準了中國較低的人力成本,之後紛紛將其生物製藥和化學實驗研發基地設在了中國,國內一些醫藥生產企業也逐步從仿製藥走上了自主研發和創新的道路。生物製藥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社會對生物製藥專業人才的需求層次化明顯。目前,生物製藥行業人才重點應培養以下人才:

1.1 知識產權人才

在生物醫藥行業,由於企業創新能力不夠,導致產品同質化傾向日益嚴重,同時產品的競爭力也下降。應聘者要有一定的醫藥學專業背景和知識的積累,以及很強的理解、溝通和學習能力。因此,製藥行業急需有能突破思維定勢、有創新型的人才,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1.2 高級研究員

隨着製藥行業的發展和研發隊伍的大力擴張,既懂得藥理研究和具有醫院臨牀試驗經驗,又能在找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進行項目策劃、組織運作、落實研發和生產並擔當管理職能的“複合型”人才極爲緊缺。

1.3 質檢人才

隨着國家對醫藥、化妝品和化工等產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和質量監察力度的加大,產品質量在企業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要適應這一培養目標,構建一套“院企聯合”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理實一體化”的模塊化、層次化和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實現生物製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必備條件和關鍵[3,4]。

2 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

學院利用山西省生物製藥企業資源,着眼於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充分發揮本院的辦學特色和資源優勢,把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生物製藥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畢業後能從事生物製藥研製、開發、生產、經營以及醫學檢驗、衛生防疫等工作的高素質生物製藥專業多層次人才作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創新構建了“基礎能力培養+跟班實習+頂崗實習”的3階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5~7]。

3 人才培養要求

“院企聯合”的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培養要求:學生除具有本科生應掌握的知識和達到的素質能力外,特別強調掌握與崗位需求相關的職業資格知識及提升學生髮展潛力的知識、生產一線操作所必備的專業基礎知識、藥物的研究與生產、藥物分析檢驗和藥品營銷等崗位羣要求的專業知識;具備相關企業的崗位生產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擇業就業能力,增強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廉潔自律的職業素質。

4 人才培養措施

4.1 改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覈內容和考覈手段

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在推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改革中,使課程體系更加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院企”共同開發高質量的專業特色課程,如“生物製藥學”、“生物製藥工藝學”、“免疫學”和“基因工程藥物”等,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考覈方式應當靈活多樣,考覈內容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注重實效的原則,改革考覈辦法,加強實踐、實訓學分考覈,形成以“實踐動手”與“職業能力”考覈爲主的評價體系[1]。

4.2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體系

形成人才需求調研和畢業生職業發展反饋制度、“院企聯合”機制、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機制和專業教學委員會例會制度等,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門爲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學院爲主體的教學質量保障和評價體系。

4.3 深化實踐教學改革,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3.1 構建模塊化、層次化、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

按照生物製藥人才培養規格要求,適應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段式”(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專業方向實踐和綜合實踐)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一套與就業崗位“無縫對接”的“理實一體化”的模塊化、層次化、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支持“基礎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專項實訓+專業技能綜合實訓+跟班實習和頂崗實習”4個層次、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方案。更新、充實、整合實踐教學內容,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方法。創新構建了“基礎能力培養+跟班實習+頂崗實習”的3階段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採取“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企業實習進行教學並採用靈活適用的考覈與評價方式。3階段模式實踐爲學校教學、學生的學習與職業定位、企業對於員工等需求與要求在具體企業背景、企業環境與具體工作任務中找到有機結合點。

4.3.2 深化實驗教學內容改革,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實驗項目爲載體,從低到高、從接受知識到培養綜合能力的逐層提高的層次化實驗課程體系,開展實驗教學內容改革,構建“驗證型、綜合型、創新型”的3層次實驗項目。

4.3.3 “院企”共建校外實訓基地

由學院選派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教師和企業選配富有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實習,採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認真進行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的逐步提高。“院企”共同加強實驗室、實訓基地的建設,有效整合實驗教學資源,積極探索有利於資源共享和高效運行的實驗室、實訓基地開放管理新機制[8-10]。

4.3.4 加強畢業論文管理工作

學生在入學第6學期分配導師,導師把好選題的遴選關,增加綜合性實驗選題和調查報告選題的比例,學院加強對導師指導和畢業生論文進度等環節的監控,嚴格畢業論文初審、盲審、答辯和論文定稿等制度,不斷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4.3.5 注重加強“院企聯合”,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

校內教師要進行崗位專業化的訓練;製藥企業和營銷企業的一線技術人員也能夠完成校外崗位操作的現場指導工作,使學生真正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得到培養和訓練。

4.4 加強專業能力培養

開設職業角色體驗、職業指導、潛能開發和人際溝通等課程,通過課程選修、講座、討論和企業訪談等方式培養職業能力。

5 保障措施

在實訓基地建設上,腳步已邁。學院現有15個實驗室共1300m2,有價值700餘萬元的儀器設備,有12個校外實習基地,在“院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在“院企聯合”共建實訓基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學院與山西隆克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山西省源淵藥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實訓基地。山西隆克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爲省級國有企業,固定資產7000餘萬元,主要從事研究、生產生物藥品尤其是凍幹苗、油乳劑苗,部分畢業班級學生先後進廠參加實習並就業。山西省源淵藥業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龍頭企業,固定資產9000餘萬元,爲種、養、加、制綜合企業,目前,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部分學生已進行實習並就業。

生物製藥專業已逐步開展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改革,部分課程開始實施“項目驅動、案例教學”和“理實一體化”教學,採取新的重視過程考覈和學生能力考覈的新型評價方式,並取得一定成效。

學院領導對教學改革尤其是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高度重視,鼓勵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爲教學改革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製度保障。生物製藥專業是學院重點建設和改革專業,學院在制度、資金和人員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學院教師,都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均是教學和教學管理第一線人員,都直接參與了實訓基地建設與管理,以及教學改革工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理論研究水平,具有較強組織與協調能力。特別是學院院長王金勝教授,長期從事教學改革研究和教學活動。

6 展望

改革研究成果在學院生物製藥專業內實施,將極大推動生物製藥專業建設,目前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製藥專業在校學生145人,將直接受益。

改革研究成果可應用於製藥專業其他院教學,帶動學校製藥專業教學改革。目前製藥專業在校學生共有300餘人,將從中受益。

改革研究成果可向學院其他專業推廣,生產性實訓基地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模式和成功經驗可應用於其他生物科學、中藥資源與開發等專業,會使整個學院師生受益。

所以,高等教育應與當今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高等學校應在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上,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和資源配置,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學院將對生物製藥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等作進一步的改革和創新,繼續加強“院企聯合”的辦學模式,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在培養生物製藥企業真正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方面探索更多、更好的辦學經驗。

參考文獻

[1] 徐凌雲,劉志國,徐偉民,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生物製藥本科人才培養體系[J].藥學教育,2011,27(4):4-6.

[2] 張軍。生物製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核心課程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覃日強,羅洪波。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示範性建設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8):56-57.

[4] 趙新業,樑建和,陳炳森。基於工作過程的高職機電類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J].廣西教育(C版),2011(15):98-99.

[5] 陳麗梅,袁月明,閆毅,等。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爲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鏈”的構建與實施[J].高等農業教育,2012(7):62-64.

[6] 李正文,顧明華,袁濤,等。地方綜合性大學農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2012(1):14-16.

[7] 寧海龍,鄒德堂,唐鑫華,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農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1(5):43-45.

[8] 李第秋,黃富佳。軟件開發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0,26(6):55-57.

[9] 葉莖,何瓊,蓋超會。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交通職業教育,2012(1):52-53.

[10] 張翠英。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1(1):57-59.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六

培養目標作爲高等學校教育的具體化,是針對特定的教育對象而提出的。工程認證標準,中明確提出培養目標是對該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後5年內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的總體描述,同時要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具體內容及要求包括如下幾點。

1.專業應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

2.培養目標應包括學生畢業時的要求,還應能反映學生畢業後5年內在社會與專業領域預期能夠取得的成就。

3.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評價培養目標的達成度,並定期對培養目標進行修訂,評價與修訂過程應該有行業或企業專家參與。

二、培養目標制定依據

1.本專業的社會需求。

首先,爲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實現《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新藥創制和關鍵醫療器械研製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能力”,需要培養大批掌握藥品生產製藥技術與工程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工程技術、熟悉國家藥品相關政策法規的工程師技術人才。其次,本專業人才培養應與社會需求狀況相適應,着力滿足國家和地方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求。

2.本專業的學科支撐。

我校製藥工程專業的支撐學科是化學工程、化學和藥學,具有鮮明的化學、化工特色,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生物基化學品重點實驗室和本學院創新藥物研究平臺爲依託,致力於打造國內一流的創新藥物研究平臺和產業化技術科研基地。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藥物化學、製藥工藝和現代製劑技術等領域,研究方向包括: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研究,手性藥物合成方法學和工藝技術研究,經皮給藥技術、功能型緩釋控釋材料和分子跨膜吸收機制等研究,新型生物載體、微流控芯片設計與製造等研究。

3.本專業的性質與學校的定位。

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學校培養目標的細化和延伸,既要體現專業特點,同時也應符合學校的辦學思想和培養模式。我校製藥工程專業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和建設,形成了從本科教育到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近年來,學校順應國家產業發展的需求,在2010年成立了製藥科學與技術學院,並將製藥工程專業發展納入學校“985工程”重點建設,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經費等方面獲得了全方位的支持。爲適應社會對製藥工程專業人才的需要,學校不斷對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逐步完善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本專業已經畢業的學生,部分正逐漸成爲製藥企業的技術和管理骨幹。由此可見,本專業的性質和定位完全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思路,是學校學科和本科專業佈局及今後發展的重要一環。

三、培養目標的定位

本專業制定培養目標按認證標準中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構成。

1.知識要求:

掌握化學、藥學和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藥品製造技術與工程設計的專業知識,掌握藥物生產工藝流程和質量控制、生產裝置與設備的設計方法;熟悉國家關於製藥生產、設計、研究與開發、新藥申報管理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瞭解製藥工程學科前沿、新工藝新技術與新設備的發展動態。

2.能力要求:

能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提出並解決問題,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解決藥品製造過程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對藥品新資源、新產品、新工藝進行研究、開發和設計的能力;具有開拓精神、創新意識和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與人溝通能力;具有應用英語和計算機信息技術檢索中外文文獻、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

3.素質要求:

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體魄、良好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具有較強的進取心,勇於面對各種挑戰的潛質,具備樹立較強的藥品質量、安全及環境意識。

四、培養目標的衡量與評估

本專業以學生必須具備的畢業要求爲目標,通過制訂科學合理的本科生培養計劃,精心設計各個教學和實踐環節,以科學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保證教學工作順利實施,通過對各個環節進行過程控制,保證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從而使培養目標得以達成。這樣每一項畢業要求被分解到每一門課程及其教學實踐環節當中,每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和課程目標都圍繞畢業要求而展開,同時要求學生參加必要的課外活動,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通過答辯併成績合格,以順利畢業並獲得學位爲標誌衡量培養目標的達成。良好的教學過程控制,得以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其畢業生應具備以下三種競爭優勢。

1.基礎知識紮實、工程實踐能力強。

製藥工程專業是大連理工大學重點發展的新專業,本專業具備培養高素質和創新型人才的良好環境,具有優勢的學科支持、強勢的科研實力後盾、產學研結合的良好氛圍、優質的辦學條件和敬業愛崗、結構合理、團結協作的師資隊伍。特別是許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經歷和經驗,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和企業委託課題,具有從事工程教育的優良條件。秉承“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培養能力、突出創新”的辦學理念,使培養的畢業生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知識、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2.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足。

基於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本專業畢業生基礎和專業知識紮實,工作嚴謹認真,態度端正,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勝任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和管理工作。本專業的畢業生肯於吃苦、樂於奉獻,一般情況下,畢業生在企業工作五年之後都可成爲技術或管理骨幹,自身發展潛力巨大。

3.具備深造潛質,深受名校認可。

本專業學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和出國繼續深造的比例從2010至2012年平均在40%以上。國內其他研究生培養機構(如浙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山東大學、瀋陽藥科大學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等)對我校製藥工程專業的學生評價較高,認爲本專業的學生基礎知識紮實、工作踏實、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境外高校也同樣認同本專業畢業生的素質和能力,近幾年已經有多名本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到國外著名大學攻讀學位。

五、結語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七

【關鍵詞】高等學校 生物技術專業 專業建設 “十三五”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166-02

高等學校專業建設是高校內涵建設和科學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在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科學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2]。專業建設規劃,是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發展藍圖,制定和實施專業建設規劃,是高等教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3-4]。根據教育部對生物技術專業建設的要求和我校專業發展現狀,按照“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強化人才特色”的專業建設要求,結合學校“創新型、複合型,工程化、國際化”的“兩型兩化”人才培養要求和專業發展條件,我校制定了生物技術專業建設“十三五”規劃,對專業建設現狀、專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專業“十三五”發展目標、專業“十三五”發展主要措施、專業“十三五”發展保障政策等,進行了探討,以期爲我國高等學校的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製藥等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與發展提供參考。

一、專業建設現狀

武漢工程大學生物技術本科專業2003年起開始招生,2007年開始有畢業生。專業依託學校化工與製藥學科優勢,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生物化工與生物製藥特色的課程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

1.師資隊伍建設。我校生物技術專業現有專任教師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學位4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人。2011―2015年,本專業教師,在科研工作上,主持橫向科研項目2項,縱向科研項目9項,其中,部級2項,省部級4項,地廳級3項;參編學術著作1部;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發表科研論文34篇,SCI收錄13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在教學工作上,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1篇;獲得中國石油與化工聯合會教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獲得校教學優秀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獲全國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優秀論文獎1項。

2.專業基礎條件及利用。本專業已經制定了較爲完備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了具有化工與製藥特色的課程體系,《細胞工程》獲批爲校級考試改革示範課程。經過多輪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優化了實驗教學課程,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有微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化學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遺傳學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多個專業實驗室,以及武漢科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市農科院唯爾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如意集團等多個校外實習基地。

3.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按照學校“兩型兩化”人才培養改革思路,本專業組織實施了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初步形成了生物化工與生物製藥特色的專業辦學模式,在課程設置上,除了生命科學課程外,還開設了化工原理、藥理學、藥物設計、生物技術製藥等特色課程,培養學生既能把握生命科學發展方向與前沿,又具有生物化工與生物製藥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獲得了多項省部級和校級獎勵。

4.人才培養質量。通過穩妥地實施既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穩步地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教學改革,實現了規模和質量的同步提升,保證了人才培養效果。在近五年中,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獲湖北省生物實驗競賽等省級獎項5項,校級挑戰杯獎項2項,應屆畢業生獲得省級優秀畢業論文共9篇,考研錄取率爲25%以上,畢業生每年就業率均在90%以上。

二、專業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生物技術專業教師在數量、結構、素質等方面不能完全適應現有教學與科研的要求,不能滿足教學與科研團隊的建設。專任教師普遍缺乏雙語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能力,科學研究能力發展乏力;年齡、性別和學歷結構不利於教學與科研團隊的組建。

2.專業基礎條件需進一步改善。本專業教學投入少,除了2002年投入60萬元進行專業實驗室建設以外,專業建設投入較少。植物學與動物學實驗室等專業必須開設的實驗,學校還沒有建設相應的實驗室,校內實驗室面積和校外實踐基地還遠不能滿足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要求,資源共享課程和視頻公開課急需建設,特色鮮明的教材和案例較爲缺乏。教學過程的規範化管理和質量評價標準亟需建設。

3.人才培養質量需進一步提高。學生參加本專業大學生競賽的積極性還不夠,科學研究興趣和能力也不高,動手實踐能力還待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有待改善。專業畢業生就業簽約率和高端就業率還不高。

三、專業“十三五”發展目標

1.專業建設。按照“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強化人才特色”的專業建設要求,進一步優化專業的培養方案,向生物製藥特色方向發展。申報校級資源共享課程和視頻公開課1-2門,實現雙語教學的課程1-2門,自編教材1-2本。穩定本科生教育,加快發展研究生教育。

2.師資隊伍建設。專任教師達到10人左右,其中教授3人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以上,新增校級教學名師1人。在教師數量增加的同時,提升專任教師素質,科研與教研能力顯著提高,50%的專任教師具備雙語教學的能力。外聘5名左右雙師型教學專家,提高專業實踐教學能力與質量。

3.人才培養質量。新增校級以上“質量工程”項目1-2項。省級優秀學士學位論文10篇左右。保持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着力提高本科畢業生高端就業率,考研錄取率保持25%以上。

4.教師科學與教學研究。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項,校級教學成果獎1項。主持縱向科研項目10項,其中部級2-3項,省部級3-5項,發表科研論文35篇,其中SCI收錄15篇。主持省級以上教學項目1-2項,校級教學項目1-2項。發表教研論文15篇左右。

四、專業“十三五”發展主要措施

1.專業建設的主要措施。

(1)進一步優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國家和社會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及國家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結合武漢光谷生物城的人才需求,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與就業情況,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使人才培養方案,更加符合國家生物技術產業和生物製藥產業快速發展的節奏,使我校生物技術專業生物製藥特色更加鮮明。

(2)規範專業教學管理。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制定教學管理制度,使專業教學有章可循,規範有序開展,明確、嚴格專業的培養質量標準,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高。

(3)改善實驗教學條件。按照國家生物技術“專業標準”,新建“植物學與動物學實驗室”,確保生物專業學生的生物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加快更新專業實驗室的老舊、破損的儀器設備,確保專業實驗高質量開出。規範專業實驗教學內容,對實驗內容進行優化更新,確保實驗教學的先進性,切實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4)加快課程建設力度。選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課程,作爲雙語教學課程進行建設。選擇《細胞工程》、《植物生物學》等課程,作爲考試改革課程進行建設。進一步完善專業課程之間的銜接,修改完善專業課程教學大綱,剔除課程之間的重複內容,明確各門專業課程必須講好的內容,達到精簡課程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在課程建設取得實效的基礎上,積極申報和建設1-2門校級以上視頻公開課和資源共享課程。

2.師資建設的主要措施。

(1)補充與強化師資力量。引進具有博士學位並且具有國外留學經歷的年輕生物學博士2-4名,改善現有教師隊伍的結構層次,聘請3-5名高水平的學者,擔任專業客座教師,講授相關課程,促進教師發展與專業發展。

(2)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通過師資培訓與課程改革相結合的方法,分批派遣或採取輪訓的方式,安排現有的3-5名教師到國內外著名高校,進行課堂學習、專業培訓,更新教師專業知識,把握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提高專業課程教學水平。每年安排2-3名教師,參加全國和全省教學研討會,交流學習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提高教學的理論水平和實際能力。

(3)提升專業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 按照教師分類改革的要求,明確教師的分類和考覈標準,科學合理組建教師科研團隊,分批選派1-3名教師到國內外著名大學做訪問學者或深入企業,參與企業實踐,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

3.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

(1)嚴格學生的學習管理。選派專業教師擔任專業班主任和學習導師,定期舉行交流會,瞭解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研究與論文的寫作,強化學生實習、實驗、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能力的培養。

(2)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大校內外招生宣傳力度,選拔更優質的生源進入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習;建立獎勵機制,加強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素質拓展等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團隊、擔當意識等。

(3)切實關愛學生成長。建立專業教師定點聯繫學生的導師制度,加強學生職業規劃指導,儘早引導學生專業發展,對學生學習、生活、考研、就業等求學全過程,進行全方位關愛與幫助,確保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穩步提高。

五、專業“十三五”發展的保障政策

學校要加強對生物學科的支持力度,在質量工程、課程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生物技術專業與其他專業協同發展。按照教育部的專業標準,生物技術等專業的投入應該爲200萬元以上,因此,學校要加大投入,支持專業發展。本專業“植物學與動物學實驗室”已經納入學校發展計劃,學校應在資金、設備、面積等方面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袁學軍。園藝專業五年發展建設規劃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9):281-282.

[2]韓新才。工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建設規劃的探討[J].廣東化工,2010,(5):261-262.

[3]柳曉斌。高職財經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應考慮的幾個主要問題[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85-386.

[4]海洪,金文英。生物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輕工業,2008,(12):200-201.

作者簡介:

生物製藥畢業論文 篇八

1.1校內主導完成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設置及教學模式的調整國內的高校普遍存在“窄進寬出”,也就是說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考進了大學,對本專業有着或多或少的興趣和好奇。但通常在前2至3個學期,學生很少接觸到專業老師和專業知識,這種“空缺”容易使學生產生迷茫,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生物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在第二和第三學期就安排本專業基礎課,如微生物和生物化學課,一方面填補新生對專業瞭解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對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大學物理等相關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所以,對於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在第一學期就修學《生物工程概論》課程,學生對專業的新鮮感的同事鞏固專業興趣。第二、三學期就開始《微生物》、《生物化學》等專業基礎課。到第四和第五學期就能開設《發酵工程》、《酶工程》等專業課,這樣就能爲“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在第六或第七學期進入企業實訓打下理論基礎。當然,第四和第五學期的專業課的選擇如果能夠細化到專業方向(如發酵工程專業有生物製藥方向、傳統釀造方向、生物製品分析等方向),這將更加有利於學生進入企業實訓。課程建設方面,鼓勵教師設置能力培養型課程,如自學課、討論課、設計課、研究課等,通過必修課、選修課和實踐課以及理論教學、課堂分組討論、課後團隊設計與開發,鼓勵教師以課程設計代替部分作業或者考試,進行設計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目標,增強學生課程知識的應用能力和工程設計能力,調整課程考覈辦法。通過綜合評價卓越課程的教學效果、項目的創新成果等來保證卓越計劃真正的落實。卓越工程師的培養計劃,強調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那麼教師需要調整授課方式和課程考覈方式。教師將更多的理論知識穿插在實驗課中講授,使學生在實驗的同時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當然這就要求我們的實驗老師擔負更大的責任心。生物工程專業課程採用多方面和多階段的考覈代替一次性的試卷考覈方式,其中包括大作業的考覈、綜合性實驗的考覈以及理論知識的分模塊的考覈。

1.2學校和企業工程實訓中心工程完成的課程設置及調整參與“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利用六個學期的時間完成教學計劃內的基礎課及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從第七學期開始就進入企業進行相關的卓越計劃的培養。在專業課程中,學生可以選擇與企業生產方向相關的課程進行學習。如生物工程專業學生,可以選擇與酶製劑企業生產相的《酶工程》課程在企業完成,也可選擇《生物製藥》在製藥企業實訓完成,還可以選擇《生物工程》在生物釀造相關的企業實訓完成。當然這些課程的完成主要靠學生自修和在校老師的遠程協助來完成。學生所修的這些課程與企業的生產方向基本相一致,所以在修學的過程中,實際生產中的獲得的知識與書本知識互爲補充,做到能用理論知識來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真正達到“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培養目標。在企業完成工程體驗的同時接受企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教育,其考覈由企業工程實踐中心和學校的考覈結合完成。但是爲了鼓勵學生參與工程實踐,應當提高其在企業完成的專業課程學分,通常1-2門專業課程考覈合格就能滿足畢業要求,同時也能滿足該學生從事本專業方向對理論知識的要求。也就是說增加卓越培養計劃中學生在企業實訓中心所完成的所修課程的學分。所選課程的考察分兩部分完成,學校考覈成績佔百分之四十,企業工程中心的考覈佔百分之六十。比如說,同樣《酶工程》(或者《蛋白質與酶技術》)這門課程,非卓越計劃的學生選修該門課程,考試合格後可獲得2個專業學分,而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在企業學完該門課程並完成了學校和企業工程中心的考覈合格後,可獲得6個甚至更高點的專業學分。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所選專業課程必須與所選企業的生產方向相結合,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就業。真正做到“學了就能用,學以致用”。

2參與生物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畢業

設計的完成模式及其考覈方式的探索畢業設計對於工科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教學計劃中非“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用於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的時間是第八學期,但是學生在第八學期“諸多”的事情要去完成:首先是找工作。找工作最先的一場場的招聘會需要去參與,導致畢業生每隔幾條就得跟老師請假去參加招聘會,基本沒有心思在實驗室呆着;招聘會結束後,緊接着是一輪又一輪的面試,有時候學生還要求到北京、上海、廣州等路途遙遠的城市去面試,在就業形勢如此嚴峻的今天,作爲老師似乎不可以阻止學生去參加面試。於是,這樣短短的一個學期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時間,也就沒剩幾天能安安心心在實驗室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了。其次是考研的學生。考研的學生當得知自己的考研成績基本過線之後,就得準備研究生面試的初試、複試等工作;如果成績不理想就得忙於調劑。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需保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畢業論文工作,而且他們的的畢業課題必須在企業的工程技術中心完成,由企業實訓中心的工程師和本校老師共同執導完成,並在學校統一的答辯時間完成學校的論文答辯。其論文的考覈成績同樣有兩部分組成,企業工程師指導老師所給成績和學校指導老師所給的成績各佔百分之五十。這樣方能體現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學生在企業學習的重要性。

3“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學生的預期目標

生物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計劃旨在培養兼具紮實的生物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工程技術能力的人才,順利完成學子們校園生活和企業工作的銜接。通過教師參與企業“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學校與企業共同制訂培養學生企業“卓越工程師”培養目標,適當縮短校內的純理論的教學,加強實踐教學並實現多模式的實踐教學。在合作企業建立卓越工程師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建立質量培養評價體系。生物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的培養目標是保證學生完成校內的理論課和實踐課程的選修之後,基本掌握了該專業方向的基本知識,進企業實訓時,對企業實踐生產是不陌生、不膽怯!一旦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校企的共同培養目標,包括專業課程的選修和畢業論文的執行,學生就能順利完成了學校學習和企業生活之間的磨合。力保生物工程專業的“卓越工程師”們能在短時間內適應企業生產和生活。參與“卓越工程師”計劃的生物工程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企業的先進技術和先進企業文化,深入開展工程實踐活動,參與企業工程技術開發創新,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爭取做到一畢業就能上崗並且能信任本專業的崗位工作。

4學生長期企業實習的安全問題的考慮

“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有長達一年或者更長的企業實習,學生在企業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的安全問題由誰負責、如何負責,亟需政府和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措施,使企業單位打消顧慮,能安心接受“卓越工程師”學生的實訓培養,也讓高校在安排“卓越工程師”學生企業實習時不用畏手畏腳。

5總結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於我國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及增強綜合國力、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目前我校生物工程專業圍繞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各項建設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相信隨着實習基地、師資、課程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可爲社會培養更多的具備生物工程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