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農學專業論文(多篇)

農學專業論文(多篇)

下面是可愛的編輯爲家人們分享的農學專業論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參考價值。

農業的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本文將從企業文化的角度概括論述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經營理念,着重闡述了企業文化在農村信用社管理中的價值。 論文關鍵詞:企業文化 農村信用社 經營理念 一、何謂企業文化 什麼是企業文化?目前學術界對企業文化還沒有準確的定義,但從本質上講,企業文化實際上就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創造的具有企業特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研究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科學,是企業的“靈魂立法”,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它的出現,標誌着企業管理從物質的、制度的層次向更深的文化層次發展,隨着市場的逐步規範和競爭的深化,競爭的方式、內容也表現爲企業文化競爭。 二、農村信用社之企業文化 農村信用社是集體合作金融企業,本文就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粗淺的談一下自己的看法:農村信用社的企業文化主要包括企業價值觀、經營理念和發展目標,企業精神、行業風氣、服務規範、企業形象以及金融法制、制度文化和傳播文化、金融文藝等很多方面。農村信用社加強自身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和昇華,也是新時期戰略調整的理性選擇,農村信用社獨立運作以來,創造了許多值得好好總結的文化理念、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行爲規範,如以人爲本、以農爲本、以社爲家、誠信合作等方面。這些都是對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的有力實踐和探索。對全員的思想和行爲起到了很大的導向,凝聚、整合和培育作用,是農村信用社的靈魂工程、民心工程、動力工程和智力工程。 三、農村信用社如何走好企業文化之路 企業文化隨着市場經濟的變化規律,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內涵。因此在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具體的說,分爲遠期和近期目標。 遠期目標是建設“四個一流”的,具有“中國農信人”特質的長效型現代化農村合作金融企業文化。近期目標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認真總結、提煉、創造出農村信用社核心價值觀,將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與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創優服務、轉換機制、改進作風等有機結合起來,下大力氣夯實基礎,增添亮色、整章建制、規範行爲、重塑社魂,進一步提升經營和管理層次,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提高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村信用社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工作實際中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有機結合。 1.將企業文化建設與規範員工行爲、工作作風有機結合。樹新農信形象,創新農信精神文化。促進金融職業道德教育與企業精神教育的有機結合,並進一步創造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圍。採取統一培訓與崗位練兵、業務技術比賽相結合,培養大批熟練掌握現代金融知識及相關產業經濟理論和精通計算機操作及網絡管理系統的專門人才。並將服務用語、職業道德、職業紀律、崗位職責等一系列行爲規範彙編成《員工手冊》作爲廣大信合員工的行爲準則,並在廣大信合員工中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文體活動,並抓好人生觀教育、敬業愛崗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化無形爲有形,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2.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業務經營結合起來。提速發展新業務,創新農村信用社物質文化。搞好市場定位:堅持以農爲本、爲農服務、與農共舞、與農共贏。呈現出“農信塔臺、農民唱戲”共同致富的新農村建設的新氣象。 3.將企業文化建設與風險管理結合起來。提增品牌效應,創新農村信用社信貸文化,並以“敬業、誠實、守信、創新、效益”作爲信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和精神

農業科學論文範文 篇二

本文選擇明清時期的農學家是因爲,明清時期是中國傳統農業達到其發展顛峯後處於停滯的時期,從清末起受到西方現代農學的衝擊,開始了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融合和向現代農業過渡,具有承前啓後的意義;從人才的角度看,是從歷史上廣博的通才式的農學人才朝着定向的專業化的農學人才轉化的一個承前啓後的時期,其影響十分深遠。

一、明清農學家的地理分佈與成就

根據上述界定標準,本文共收錄了明清農學家72人,內明代26人,清代16人,其中71人的籍貫可以查明,不明者僅1人,他們的分佈如下:

江蘇21人,浙江18人,福建6人,山東5人,江西4人,安徽3人,直隸3人,河南2人,陝西2人,四川2人,廣東1人,湖北1人,貴州1人,山西1人。

可見明清時期的農學家絕大多數集中在江蘇浙江兩省,佔總數的54.92%,按東南六省計,則佔到總數的80.28%,農學人才的這種集中分佈,和陳正祥[1]及繆進鴻[2]的東南人才研究的分佈非常相似,只不過農學人才的數量很少而已。

這72名農學家的成就大小不一,各有特長,很難作概括的評述,但有兩個共同特點:其一是他們都非常熟悉農業生產實際,都有親身實踐的體會和經驗,他們孜孜以求的精神,很令後人敬仰,值得後人學習。第二個共同點是他們的知識結構都屬廣博的通才型人才,往往是擅長農業又兼及其他,或雖非專門研究農業卻對農業也非常熟悉,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理解,例如李時珍、[3]徐光啓、[4]宋應星等,不一一列舉。這裏產生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即現代的農學家常常可以從前人的著作中發現一些他們認爲有價值的材料,但是專家的知識結構不能勝任對這些著作及其作者作全面的解剖和研究,以致每逢紀念某個科學家誕辰幾百週年的講座會上,常常聚集了數十上百來人,各自就其專業對前人成就的各個方面作出分析闡述,每個局部都放大了來看,整體卻看不見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專才和通才的矛盾,我們固然需要專才,但也要繼承歷史傳統,有更多的時代需要的通才。

再從這72名農學家的農學成就和水平來看,可以認爲,“學歷”水平和成就水平有密切的關係,進士出身的如徐光啓(萬曆進士)的《農政全書》,馬一龍(嘉靖進士)的《農說》,王象晉(萬曆進士)的《羣芳譜》,吳其浚(嘉慶進士)的《植物名實圖考》,李彥章(嘉慶進士)的《江南催耕課稻編》以及舉人如宋應星(萬曆舉人)的《天工開物》,黃省曾(嘉慶舉人)的《稻品》、《種魚經》等,他們的特點是著作的內容廣博,取材豐富或理論闡述深入,代表並反映了中國傳統農業從理論到實踐的精華,對後世的影響較大,像《農政全書》、《天工開物》、《本草綱目》、《植物名實圖考》、《羣芳譜》等的影響已超出國界,世界知名。另一方面,“學歷”較低的農學家,他們的特點往往是長期家居,亦耕亦讀,是讀書識字的農業經營者,他們熟悉農業生產,自己即有躬耕田畝的經驗,他們所寫的農書都是傳統農業經驗精華,富有科學內容,如《沈氏農書》的一整套稻麥兩熟的經驗,《知本提綱》提煉出來的施肥“三宜”(土宜、時宜、物宜)的理論等,至今仍有重要意義。

二、明清人才集中於東南的原因

明清時期人才集中於東南的現象從唐宋就形成起來的,歷史上出現這種現象,通常解釋爲經濟文化重心的南移,從而帶來北方先進的技術和文化等等。這種解釋當然是對的,但筆者以爲還應該深入分析,比如,大量人口的南移不能只看成簡單的人力和智力加入到南方的人羣中,還應該看到他們從此和南方人婚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遺傳種質組合。這纔是人才輩出的優生學依據。現代優生學指出,人的體力強弱和腦力智愚都是多對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大腦的遺傳結構雖然是“先天”決定的,但還要取決於後天,包括從懷孕至兒童教養的環境條件的優化。《左傳》早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藩”的記述,[5]因爲近親婚配會給隱性遺傳病(癡,聾,啞等)以表現的機會。近親結婚所生子女,其隱性病患者的百分比較非近親婚生子女高几倍甚至幾十倍,[6]所以人口的流動和遠距離的婚配非常有利於防止不良等位基因的組合而增加優良等位基因的組合。中華民族到秦漢時止主要是在黃河流域進行着頻繁的各民族的交融,這成爲漢族的基礎。魏晉南北朝以後,在北方各少數民族和漢族繼續融合的同時,又開始了向南方的大遷移,最大的三次是晉永嘉之亂,唐安史之亂和遼滅北宋。儘管歷史上人口的融合和大遷移是以殘酷的戰爭,強迫羣衆遷移和無數的傷亡爲代價,但不容否認,他們無形中爲漢族種質的優化創造了條件。中國歷史上就有注意優生的事例,如漢武帝器重的馮勤是個身材高大的人,但他祖父是個矮子,他祖父有意爲他父親娶個長妻,因而生下高個子的馮勤。[7]從智力很低的愚人到智力超羣的天才這樣大幅度的變異,多半是多對基因和環境的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人口的遷移和環境改善,確實在優生方面起了正面的作用,也減少了負面的影響。據統計,我國目前有智力不全的“傻子”約500萬,患各種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兒童逾千萬,[8]聯繫到40年來我們把農村和城市的戶口管理分開,導致城裏人和農村人通婚的人爲障礙,從長遠看,是不利於種質優化的,應引起足夠的注意。

再從環境條件中最重要的營養條件來看,農業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是優秀人才成長的外部條件保證。北方以粟麥爲主食,南方以稻米爲主食,二者的差異不顯著,甚至單獨的粟麥營養還較稻米好些,但從綜合的營養結構來看,北方人的動物蛋白來源主要依靠牛羊和豬肉,人均消費水平很低,全靠大豆的植物蛋白質補充。東南人的動物的蛋白質來源則有豐富的海產和淡水魚類,加上豬、家禽等,消費水平高於北方,特別是魚蝦類的蛋白質最容易消化,又容易取得。中國曆來有食魚使人頭腦聰明之說,英國自古亦有魚是智慧的食物的諺語,可能是長期實踐觀察的印象體會。

稻米的蛋白質含量雖然低於粟麥,但稻米蛋白質的消化率高,而且稻穀的單位面積產量潛力遠高於粟麥,習慣上所說的東南“魚米”之鄉很好地概括了東南膳食結構的較爲優越,加上單產的優勢,既養活了更多的人口,又保證了優質的膳食結構,這是東南人才特別集中的物質基礎。

三、歷史回顧看農業人才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明清時期雖然出現了較前期多得多的農學家和農書,農業生產技術也達到其發展的高峯,但由於統治階級對農業的加重盤剝,人口在清中後期又迅猛增長(道光十四年,即1834年達4億),耕地開闢遠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導致人地比陸續下降,從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時的14.56畝/人,下降到康熙時的5.5畝/人,到道光時只剩下1.65畝/人,[9]農業生產雖然一再努力增加複種指數,圍墾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仍有大量無地農民涌向邊遠山區,焚林開荒,造成“只爲人多覺地偏,一人一畝尚難全”和“海角山頭已遍耕,別無餘地可資生”的境地,[10]農業生產又沒有外源能量的投入,最後只能走向滑坡。而從農業本身來看,由於清朝的嚴格閉關自守,斷絕了西方近代科學的輸入,暴露出傳統的農學仍停留在抽象的哲理思考階段。如以陰陽、五行、氣的消長解釋動植物的生長髮育,對於西方18世紀以來興起的生物學、遺傳學、化學等與農學密切相關的實驗農學進展毫無所知,就是同明治維新以前同樣和於封建社會的日本江戶時代相比,也顯現出在傳統農業方面有被日本趕上之勢。[11]日本則到19世紀中後期(1868)開始了明治維新,從此更拉開了兩國農業方面的差距。

值得我們深思的是,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爲什麼在重農政策的號召下,農學家如此稀少。明清進士共51090人,[12]而進士出身的農學家僅14人。本文收錄的農學家標準很寬,500多年中一共也只得72人。這許多進士都幹什麼去了,統治階級選是政治性的,讓他們擔任各級地方官吏,作爲統治的骨幹力量。在重文輕理的指導思想下,整個封建社會的科學技術人才的總量已經很少,其中從事農學的自然少之又少。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農業,各級地方官吏的職責是勸農督農,即使是勸農負責的官吏,無非是以“父母官”的身份,做到注意興修水利,勸農有方,並不直接從事農業研究,像北魏賈思勰,元王楨等人,可說是鳳毛麟角。《齊民要術》序中列舉了漢代勸農有方的官吏,一一點名,也不過11位。[13]還有不少的官吏恰如王楨所說的“今之上者,不知衣食之所自,唯以驕奢爲事,不知己之日用,寸絲口飯,皆出於野夫田婦之手,甚者苛斂不已,剝削脂膏以肥己,寧肯勉力以勸之哉?”[14]農業和農民的地位如此低下,農民若要改變自己的地位,唯有走“學而優則仕”這條道路,封建社會這種“重農”實“輕農”的政策,不僅影響農業社會農學人才的成長,而且它的殘餘影響異常深遠。清末海禁被西洋的船艦大炮轟開,農村破落,農業衰敗大暴露,維新派人物在謀求富國強兵之道時,終於從中外對比中認識到農業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呼籲重農,如梁啓超即指出:“今之談治國者,多言強而寡言富,即言國富者,亦多言商而寡言農,捨本而逐末,無怪乎日即於貧,日即於弱也。”[15]張謇也有類似說法,[16]不俱引。梁啓超還指出,秦漢以後,農工商與士走上兩條不同道路,士變成不辨菽麥,農民則不識一字,形成了“學者不農,農者不學”[17]的局面,這是封建社會重文輕理的必然結果。

現代農業的發展過程簡單的說,首先是依靠機械化,以取代畜力人力,提高勞動生產率,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轉入工業生產,其次是依靠工業生產,提供化肥、農藥、殺蟲劑、塑料薄膜等,增加外源能量(石油)投入,以取得更多的產出,三是通過遺傳育種,不斷培育出新的品種,以適應機械化、化學化的要求。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前提是發展教育,特別是普及義務教育,知識型的農民才能接受科學知識,經營現代農業,知識型的農民轉爲工人,便是知識型的工人,所以普及教育是資本主義(及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

日本從1868年明治維新至今已120餘年,中國從1893年至今也近100年,在此期間,中日各自都經歷了很大變化,唯一不同的是,日本始終重視教育不變,中國則始終沒有把教育放在首位,明治初年(1873)日本男女受過義務教育的佔28%,到明治三十五年(1902)義務教育的普及率已達92%;而中國的辛亥革命時(1911)的國民識字率只有15%,甲午戰敗後中國賠款白銀2億兩,明治天皇說,這筆錢一點也不許瞎花,全部用來辦教育,辦國小,就是在偏僻的農村也要辦一所像樣的國小,就這樣,日本靠這筆錢奠定了教育的基礎。[18]到1950年時,日本每個小學生的教育經費爲5000日元(約人民幣200元),到1978年增至3970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800元),增加了80倍,國小教師中大學畢業生在1950年時只佔0.3%,到1977年上升到42.7%[19]。目前日本農民的文化水平(1987)是:大學佔5.3%,高中佔74.8%,國中佔19.4%。我國目前農民的文化水平,1987年國中學生佔農村總人口的6.1%,高中生佔1.2%,1989年分別下降爲3.56%和0.024%(由於流失率很高),1990年統計,全國文盲半文盲仍有2億,多數集中在農村。[20]儘管我國農村高等院校現已有52所、農科在校大學生高達9萬多人,但按每萬人口的農科大學生計算,只得1.2人(大學生爲18.8人),而日本每萬人口的農科大學生爲53人(大學生爲205人)。[21]

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而不相應普及農民的教育,正日益成爲農業現代化的瓶頸。我們要清醒的看到,歷史上東南人才輩出這一現象,果然有貢獻巨大的一面,而且至今仍然如此,但決不可自我滿足,要知道這些人才的產生是建立在80%以上是文盲農民的基礎上取得的,它適合封建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文化意識形態。而今天的世界已進入信息社會,工農業生產和任何商品經濟競爭,說到底是全民智力水平的競爭,如果我們今天已消滅文盲,我們的人才無論是數量或質量和我們的精神文明將完全是另一種模樣。滿足於低層次的勞務輸出,漂亮的時裝進口等等是不能進入信息社會的。通過日本120餘年來一貫重視教育而有今天的對照,在討論人才問題時如果不放在教育普及的天平上衡量,是容易迷失方向的。

註釋

[1]陳正祥:《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圖冊》,1983,東京大學出版。

[2]繆進鴻:《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人才的比較研究》,《教育研究》,1991NO1。

[3]遊修齡:《〈本草綱目〉谷部的生物學和農學特色》,紀念李時珍誕辰478週年紀念論文集,1988年。

[4]遊修齡:《從大型農書體系比較試論〈農政全書〉的特色與成就》,《中國農史》1983年3期。

[5]《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前635年)。

[6]吳旻:《優生學》,《生物學通報》,1983年4期。

[7]《後漢書·馮勤傳》。

[8]餘紹華:《優生學與提高人口質量》,《生物學通報》1989年2期。

[9]樑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第八章,農業出版社。

[10]清·趙翼(1727~1814):《甌北詩抄》米荒詩之一。

[11]曹幸穗:《日本〈會津農書〉中的稻作技術》,《中國農史》,1986年1期。

[12]據繆進鴻統計,見《長江三角洲與其他地區人才的比較研究》,《教育研究》,1991NO1。

[13]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

[14]元·王楨:《農桑通訣》之四,勸助篇。

[15]梁啓超:《西書提要的農學總序》,《飲水室文集》卷四,中華書局1936年版。

[16]張謇:《請興師動衆農會奏》,《》二,307頁。

[17]梁啓超:《農學報》序。

[18]《人民日報》海外版,1988年2月10日。

[19]FAO,《1989年生產年鑑》(中文版),1990年。

農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三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 人才培養模式 農業

一、引言

隨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階段,國家正在重點進行傳統農業的改造,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時期,形成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關鍵時刻。而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爲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爲服務三農爲己任。

二、農業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的人才培養特色不鮮明

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是爲促進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下建立的,爲服務三農爲己任。當前我國處於改造傳統農業和建設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但是農業經濟管理專業還不能與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相匹配,如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體系未與農業現代化相調整。在各個大中院校中,人才培養目標趨同,農業經濟管理缺乏學校特色和專業特色,畢業生的知識結構類似,技能特長與現代農業發展和需求相距較大。

(二)輕實踐重理論

另一方面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中還存在着“輕實踐、重理論”的教育理念,最明顯的就是農業試驗課程只是理論課程的從屬地位,另一方面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實習基地少,實踐教學難落實,如生產實習、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等難以有效落實。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設置中畢業實習一般設置在最後一期,學生忙於擇業求職,導致實習內容流於形式,實習論文缺乏實地調查,實習報告參差不齊,缺乏嚴謹、規範的實踐教學和實習監督,造成學生難以掌握農業的專業技能和實際動手能力,無法掌握農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於培養農業經管類專業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畢業生競爭力不強

在農業的大中院校培養出的農業經管類畢業生競爭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一些學生自身缺乏愛農、興農和強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學生家長對學生就業意願的影響力,更使得他們不願意從事涉農領域。在學校方面,缺乏對學生進行引導正確的就業和從業觀念,也使得農業經管類專業的就業率在各專業的排名靠後,就業率低下和畢業生整體素質不高反過來也影響了招生質量,形成了農業專業招生和畢業的惡性循環。

三、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養目標

農業的大中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學科優勢和所處區域優勢,並結合社會市場需求和學生就業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農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的特點。如浙江大學的農業經濟管理重點是培養熟悉食品國際商務流程、具有全球視野、食品企業運作管理的高級涉農商務人才。除了學校角度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創新,還要專業層面和專業內容兩個方面的創新和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在農業專業層面上制定針對傳統農業、新興農業、農業應用和農業經濟管理的基礎理論等方面的培養目標,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農業專業內容上制定各類課程的培養目標,農業經濟管理的課程體系、內容設計和培養方案都要適應農業發展和社會需要的要求。在學校、專業、課程這三個層次的農業經管類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輔相成,無論哪個層面,都能夠順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不僅掌握社會、人文、農村經濟、農業管理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能夠運用先進的農業管理理念解決和發現農業問題,獨到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方式去服務和建設“三農”,成爲農業現代化的推動者和農業方面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二)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培養模式中,要從整體上對農業經理管理的專業課程進行改革優化。堅持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用化、綜合化、精簡化、多樣化,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完整。一是注重農業科技與生物技術、經濟管理的有機結合,注重多學科間的知識交叉,將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斷滲透到農業課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農業公共課程的比例,在擴大學生農業專業的知識面的基礎上,也要避免課程內容的重複、交叉和脫節的情況;三是加強農業經管類的核心課程建設,不斷凝練和更新農業課程內容,增設能夠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課程,精簡教學內容,在覈心課程上增加學分佔比。

(三)完善教學方法

大學生最佳職業生涯規劃的時間是第一學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學年或者第三學年學生自行選擇專業的方向,因此應儘早爲學生創造選擇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在第一學年的下學期就開始讓學生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如農業經營與管理,農村發展與管理、農村經濟產業化等農業經管類的專業方向,並整合專業課程體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滿足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一是根據學生自身知識、能力和素質的特點,適當增加案例、分組討論,改變單一的教授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分組討論中形成師生互動的氛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探索意識。二是,定期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講座,並加強與農業企事業單位的合作,提高實習基地的質量,增加學生實踐調研的機會,將農業經濟管理的理論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四)強化實踐教學

對於農業經管類的學生而言,實踐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理論應用實踐的有效途徑之一。一是創新開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課堂,農業經管專業的學生與基層組織的村級對接,學生科擔任村主任助理,爲村委推廣農業技術、擴展農村產品銷售、籌建農村網站等多種形式開展社會實踐,逐步使得學生愛農、並願意紮根農村,培養強農意識的有效途徑,也從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使得他們發揮一技之長,在農村事務中也注入了新鮮血液。二是可適時開展農業科技的學術競賽,通過對農業專業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強化實踐教學的效果,任課教師引導學生參與社會調查報告、創業設計大賽、農業管理論文比賽、農業技術科研立項等活動,在實踐和競賽活動中強化農業理論知識和合作意識,發揮學生高效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郊翔宇,崔寧波,龐金波。農業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M].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0(5).

[2]聶洪臣,張季中,薑桂娟,李國政,高建新。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與實踐[J].現代企業教育-學術・理論,2013.5(下).

農學論文 篇四

一年來,縣科協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重視支持下,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爲推進我縣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做出了新的成績。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1、切實加強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夯實科普工作的基礎。爲配合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我們加強了鄉鎮科普活動中心和村(社區)科普活動室的建設。這項工作我們在年年底就進行了安排佈置,今年3月6日-10日,縣科協和縣文明辦聯合就科普活動中心(室)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從督查的情況來看,各鄉鎮把這項工作作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做到了“四有”:一是各鄉鎮都有一個50平方米以上,具有圖書閱覽、科普聲像、科普教育培訓等三項功能的科普活動中心,懸掛市科協和市文明辦統一製作的“科普活動中心”和“科普活動中心管理制度”鈦金牌匾。二是有科普電教設備。各鄉鎮充分整合資源,利用遠教站點或多功能會議室的影像設備,積極開展科普活動。三是有一定數量的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結合文化部門開展的送文化下鄉活動,爭取市、縣新華書店的支持,籌集科普圖書。有的鄉鎮發動幹部職工捐獻書籍。目前,全縣80%的鄉鎮科普活動中心都有500冊以上的科普圖書。四是各鄉鎮都有一定數量的科普活動經費,確保科普活動中心的日常運轉和科普活動的開展。

2、開展了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方式”爲主題的“科技活動周”活動。今年五月的“科技活動周”活動期間,我們與縣科技局等單位密切配合,開展了兩次大型的科普活動。一是在路口鎮舉辦大型送科技下鄉活動。活動吸引了來自全鎮的1200餘名農民朋友前來諮詢。活動中,我們組織有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向農民羣衆宣講科技政策,現場解答技術諮詢,贈送了《水果、蔬菜簡易貯藏手冊》、《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花卉栽培技術》、《池塘養魚技術》、《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彙編》等科技資料8000餘冊。二是舉辦了“科普之夜”廣場文藝晚會。

3、大力開展了科普進社區活動。5月22-23日,縣科協在鎮、鎮等地開展了兩次科普進社區活動。這兩次活動以“倡導健康科學生活”爲主題,開展了疾病預防、老年保健和包括地震知識在內的災害防範常識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和諮詢。設置了諮詢臺,懸掛了科普系列掛圖、發放了宣傳資料,受到了當地羣衆的歡迎。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6000餘份,展出科普展板20塊,接待羣衆義診126人次,向社區贈送了價值3000多元的科普書籍。今年下半年,我們配合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的活動,我們對縣城金茂路社區和涼塘路社區的科普設施和開展科普活動的情況進行了檢查,對科普活動檔案進行了完善和規範,對縣城城區範圍內的17塊“科普惠民”宣傳欄的內容進行了更新。並向社區贈送了科普書籍1000多冊。10月9日、11月19日,我們還在金茂路社區分別舉辦了以環境衛生與健康、社區環保爲主要內容的2場科普知識講座,聽衆達200多人,反響很好。

4、繼續舉辦科普電視專欄節目。科普電視專欄節目是我縣科普宣傳的重要平臺,其主要任務是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這個欄目的開闢,對於促進了全縣“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氛圍的形成,促進“科教興縣”戰略的實施,推動我縣的科技進步和全縣經濟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今年,我們與中國科協聲像中心、縣電視臺續簽了開設“科普大蓬車”電視專欄節目的協議,進一步優化節目的內容,力求播出的內容更加貼近實際。

5、進一步加強學會工作,規範了學會管理。年初,我們對所屬學會(協會)進行了走訪和調研,加強了聯繫,瞭解了情況,增進了感情。5月至6月,我們配合縣民政局對全縣自然科學類的學會(協會)進行了年審,進一步規範了學會管理。我們還組織召開了四次“縣自然科學學會研究會”的理事會議,及時瞭解各學會、協會的工作情況,加強了學會之間的聯繫和交流。

6、召開了科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圓滿完成了縣科協換屆。9月11日上午,縣科協第五次代表大會在開元大酒店多功能廳隆重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科協領導機構,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科協工作的意見》,表彰了部分科技示範戶和科普示範基地。

農學專業論文範文 篇五

關鍵詞:職高;農學;課程;設置

一、專業課程在量上的保證

在量上的保證是指在專業課的設置上要保證數量。學校只有開足專業課程,才能讓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纔有可能保證學生的就業與創業。專業課程包括專業理論課和專業技能課,其中專業理論課教學時間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學期,每週安排4~6課時;專業技能課第一學期每週安排4~6課時,第二學期每週安排6課時,第三學期每週安排8課時,第四學期每週安排8~10課時。第四學期,學校應加強專業技能訓練。一是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考覈,讓他們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二是安排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參與專業實習。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應以實用性、基礎性和靈活性爲原則,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畢業後參與相關行業就業的競爭能力和爲學生今後創業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二、專業課程在質上的保證

在質上的保證是指在專業課的學習時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學校可以按學生人數的多少來設置專業教師。根據我的教學實踐,筆者建議:每一門專業技能課在實作時,每20人必須有一位實作教師。否則,學生容易偷懶,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也得不到保證。專業理論課在傳授時,一是注意知識的深淺度,宜淺不宜深;二是必須加強實作課。實作課可以讓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爲:專業理論課宜淺顯,課程數量可以少開;專業技能課和實驗實作課宜多開,每節課的內容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深。爲了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我從事多年的農學專業的教學經驗來看,在技能課上,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一)以視頻教學爲輔,多看別人的成功經驗。但是,學生光看也不行,別人的技能不會變成自己的,還必須動手。(二)教師演示要慢,要講得詳細,技術要領要到位。(三)教師不僅僅要演示,同時也要學生看到老師的技能所要達到的高度。(四)學生動手時,每組必須有老師監管,或是每組要有先後順序,力求安全。(五)出現了小的安全事故必須及時處理。(六)學生的技能也不能因噎廢食,出現問題就不練了。學生的技能還是要嚴格按大綱或大學聯考要求來做好的。(七)學生的技能器材和工具用完後要進行有效管理。

三、專業課程必須與時代接軌

農村中職教育本來就有滯後性,如果還不能與時代接軌,就會被時代淘汰。所以,學校要時時更新課程,才能保證培養的學生被社會所接納、所需求。學校教學要根據實際情況,社會反響、學生的反饋等綜合考慮開設專業課程及課時。

四、專業課程必須與企業和社會接軌

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走向企業。企業和社會需要什麼人才,我們就培養什麼人才。因而,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有前瞻性,只有深入企業第一線,瞭解企業、瞭解社會,才能達到學生好就業的目標。校企合作是一條路徑,可以更快、更早地知道不同企業的需求。但學校領導與教師必須走向企業,跟學生一起到企業實習。教師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教自己的書,完全與企業和社會脫節,“兩耳不聞窗外事”是行不通的。

五、組織學生進行各級競賽

各專業每學期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1~2項專業技能訓練,並組織學生進行校內競賽或技能展示。這既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又鍛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學生自信心以及比賽素養。技能競賽能提升學校的影響力,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能的目的。在專業技能訓練和競賽的同時發現和培養人才,爲參加市區級比賽、省級比賽、甚至部級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六、特色專業課

各個地區都有“拳頭產品”“龍頭產品”或者有支柱產業,學校可以根據各地區實際情況,開設各地區的專業特色課。比如,涪陵的涉農專業就可以考慮開設榨菜栽培與加工、柑橘栽培、桑樹栽培和養蠶等。這些特色專業課程可以帶動和支持地方經濟,真正體現“農村職業教育要以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爲目標”。學校也可以結合地方實際情況,與當地有關部門相配合,開設各種特色短期培訓班。如,農民工培訓班、送技術下鄉等。

農業科學論文範文 篇六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地貌複雜,氣候類型多樣,決定了我國農業、畜牧業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我省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業在我省的國民經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我省地處西南邊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其特殊的地貌地勢及獨特的“ 體氣候”,具有多種農業資源,形成了以糧食作物爲主體的煙、蔗、茶、油、蠶、蔬菜、水果、藥材、橡膠和花卉等爲骨幹的生產格局。畜牧也具有種類多、數量大等特點。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對農業信息都有着迫切的需求。怎樣從本省實際出發,發揮本省資源優勢,爲農業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幾年來我們根據我省農業的特點,通過各種渠道積極開發雲南農業地方文獻資源,發掘雲南農業地方文獻資源的潛在價值,從而滿足我省農業發展對情報信息的需求。

1、雲南農業地方文獻的徵訂

首先把冠有“雲南”字樣的農業期刊訂齊,如雲南農業科技,雲南植物研究,雲南畜牧獸醫,雲南菸草等。對綜合性農業期刊和專業性農業期刊也儘量訂齊,並與全國300多家農業院校、農科院、各地州農科所建立了資料交換關係,這樣我館每年通過郵訂、內訂、交換等渠道徵訂的農業科技期刊近600種。通過《全國新書目》、《科技新書目》及新華書店、出版社的徵訂目錄訂購有關雲南農業的圖書,中國農業年鑑、雲南年鑑、雲南統計年鑑、雲南經濟年鑑等每年必訂,以保持其連續性。對出席有關農業方面學術會議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帶回的各種會議論文以內部資料形式進行收藏。對我校教師、科研人員撰寫的專著、發表的論文進行專門收集。通過多年的努力我館的農業文獻特別是農業地方文獻已初具規模,自成體系,不僅豐富了館藏,而且己成爲雲南農業文獻的中心,除爲我校廣大師生服務外,還爲省農科院、林科院、西南林學院,省菸草研究所、省情報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動物所等單位提供了大量的情報信息服務。

2、加強農業地方文獻的科學管理,充分揭示館藏

2.1有針對性的把分散在上百種期刊中的雲南農業文獻有效的提供給讀者是我館文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從 1979年開始我館定期從新到期刊中搜集農業科技文獻,共編纂館藏農業科技資料目錄21期。

目錄以題錄的形式展現給讀者,主要內容爲生物科學和農業科學,農業科學中又分爲農業基礎、植保、農作物、園藝、畜牧獸醫。每期報導文獻600餘條,共報導文獻近13000條。同時根據雲南農業發展的狀況和我校學科專業的設置情況編纂了館藏農業專題科技資料目錄11冊,共報導文獻7758條。專題目錄報導的文獻更具有針對性,如菸草行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每年我省和我校的科研課題中都有多項以菸草研究爲對象的課題。爲適應菸草科學的發展,我校成立了菸草研究所,開發了菸草專業,爲滿足師生對菸草文獻的需求,我們編寫了菸草專題目錄三期共報導文獻2265條。

2.2爲了發揮我館雲南農業地方文獻的優勢,更好地爲我省農業服務,199l年我們進行了館藏《雲南地方農業科技文獻專題目錄》的編纂,本專題共分爲中文圖書、農學、植保、園藝、畜牧獸醫5個部分,蒐集年代從1979—199l年。中文圖書部分共蒐集文獻300餘條,分散在近百種圖書中,這些圖書除專業性和綜合性農業圖書外有還有各種年鑑、省情、市情、雲南農業地理、氣候統計資料、各地、縣、市農業志,有中國近代農業史,民國時期墾殖資料,還有日本人寫的《始於雲南而延及老撾泰國的稻米之路》。這些圖書是研究雲南農業的重要歷史資料,其餘四部分共報導文獻2889條,其主要文獻源爲雲南農業大學學報、雲南農業科技、雲南農業、雲南植物研究、雲南菸草、雲南茶葉、雲南畜牧獸醫等。專門雲南農業期刊中的文獻佔70%,其餘30%分散在近百種其他農業期刊、會議論文、學位論文、內部資料中。這套目錄我們除分發到我校各院、系、研究所外,還寄往全省各地州農科所,對到我校成人教育學院學習的我省各級農業領導幹部,我們也爲他們提供目錄。根據目錄所提供的信息我校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就可以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獻,校外讀者也多次來函索取原文。

3、《數據庫》——地方文獻開發的現代化手段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和現代化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爲了展示我校建校以來教學、科研成果及學校發展概貌,學校決定進行《雲南農業大學科技論文、專著、成果、專利數據庫》(以下簡稱《農大庫》)的建庫工作。我校於1938年建校至今已六十週年,經歷了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半個多世紀以來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改革開放給學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各頂科研成果的完成、專利的申報,爲雲南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大量農業專著的出版和科技論文的發表充分反映了我校在雲南農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我校教學科研的水平和實力。《農大庫》已收集(到目前爲止)我校作者在各個時期各種刊物上發表的論文2200多篇,專著(含公開出版的教材及校內自編教材)278部,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交流的論文300餘篇,獲各種獎勵的科研成果368項,已被批准專利16項。

《農大庫》設有多個字段,各字段均爲檢索入口,同時具有增刪、排序、統計、製表等功能。由於我校的各項科研成果都是以雲南農業爲研究對象的,論文和專著也是反映雲南農業現狀和科學實驗的,所以《農大庫》也應該是雲南農業地方文獻的一種形式。《農大庫》的建立除可以爲教師、科研人員提供科研信息外,還可以爲學校領導的科學決策和科研部門部署工作提供依據。爲

人事部門選拔幹部、考覈晉升教師提供參考。可以發揮我校農業文獻和農業人才的優勢,在支農和扶貧中挑選合適人才爲農民解決實際問題,做到人盡其用。同時還可以作爲校史的內容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使他們瞭解學校的發展歷史,樹立起熱愛學校,熱愛專業的思想,是學校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之一。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