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鄉土中國讀後感300字(多篇)

讀後感2.82W

鄉土中國讀後感300字(多篇)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一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國》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鄉土中國的“家”通常是父親一系的“大家”,費孝通稱之爲“小家族”。鄉土中國的家不但承擔了生育的基本功能,而且可以承擔政治、經濟、宗教等社會功能。而在西方社會,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是由單獨的社會團體承擔的。因此西方的家庭以夫妻間的感情維繫,鄉土中國的“家庭”則以家法和紀律維繫。以紀律維繫家庭,反過來又影響了感情定向,造成了“男女有別”的現象。

費孝通認爲,鄉土中國不是一個法治社會,“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鄉土中國的“禮”靠社會傳統來維繫和傳承。禮制不同於法律,亦有別於道德。法律憑藉權力機構強加於個人,道德靠社會輿論維持,按照費孝通的意思,做事合乎“禮”則更像“憑良心辦事”的意思。

費孝通認爲,薄弱的基礎決定了農業社會不能建立起強大的權力帝國,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也構建不出西方式的民主社會,鄉村中國“在人民實際生活上看,是鬆弛和微弱的,是掛名的,是無爲的”。在鄉村中國,亦有一種發生在長幼之間的很強的“教化權力”,該種權力保證文化傳統的延續。

費孝通認爲,在鄉土社會,血緣關係決定了社會地位。在穩定的社會之中,血緣又推而廣之爲地緣。因血緣和地緣而形成了一個個關係緊密的社會羣體。在羣體內部,人們靠人情往來,這樣就限制了商業的發展。

費孝通認爲,鄉土社會的穩定是相對的,只不過鄉土社會的變化極爲緩慢。緩慢的'變化緩衝了變化可能帶來的衝突,因此鄉土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少見思想激盪。緩慢的變化在名實分離的教化過程中得以實現——面對教化保持面子上的遵從,具體執行之中則遵循事實上的變化。這一過程中,恐怕也形成了國人心口不一、陽奉陰違的一些陋習。

讀完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

《鄉土中國》讀後感8400字 篇二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 農業和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爲不流動而發生的。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係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爲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爲單位的。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着多說麼?”——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了麼?”鄉土社會裏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並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爲這是規矩。西洋的商人到現在還時常說中國人的信用是天生的。類於神話的故事真多:說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還是他祖父在中國時訂的貨,一文不要地交了來,還說着許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話。——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爲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 “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並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麼的。我們是不是說鄉下人不但不識字,而且識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我們社交上姓名的不常上口也就表示了我們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是個鄉土社會。

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不完全是出於“間接接觸”的原因。我們所要傳達的情意是和當時當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當時當地的情意記了下來,如果在異時異地的圜局中去看,所會引起的反應很難盡合於當時當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應。文字之成爲傳情達意的工具常有這個無可補救的缺陷。於是在利用文字時,我們要講究文法,講究藝術。文法和藝術就在減少文字的“走樣”。

於是在熟人中,我們話也少了,我們“眉目傳情”,我們“指石相證”,我們拋開了比較間接的象徵原料,而求更直接的會意了。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

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我而且願意進一步說,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因爲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而且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和人的學習不相同的是它們並不靠一套象徵體系的。人固然有很多習慣,在本質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宮一般的,但是他卻時常多一個象徵體系幫他的忙。所謂象徵體系中最重要的是“詞”。我們不斷地在學習時說着話,把具體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應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詞來表現的,於是我們靠着詞,使我們從特殊走上普遍,在個別情境中搭下了橋樑;又使我們從當前走到今後,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橋樑。從這方面看去,一個動物和時間的接觸,可以說是一條直線的,而人和時間的接觸,靠了概念,也就是詞,卻比一條直線來得複雜。他有能力閉了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境中,人的“當前”中包含着從“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的選擇累積。

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礎。

歷世不移的結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長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長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極長時間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們在這地方混熟了,他們的經驗也必然就是子孫們所會得到的經驗。時間的悠久是從譜系上說的,從每個人可能得到的經驗說,卻是同一方式的反覆重演。同一戲臺上演着同一的戲,這個班子裏演員所需要記得的,也只有一套戲文。他們個別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不斷累積,只需老是保存。

我記得在國小裏讀書時,老師逼着我記日記,我執筆苦思,結果只寫下“同上”兩字。那是真情,天天是“晨起,上課,遊戲,睡覺”,有何可記的呢?老師下令不準“同上”,小學生們只有扯謊了

在一個常常變動的環境中,我們感覺到自己記憶力不夠時,方需要這些外在的象徵。從語言變到文字,也就是從用聲音來說詞,變到用繩打結,用刀刻圖,用筆寫字,是出於我們生活從定型到不定型的過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觸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裏藏着本姓名錄、通信簿。在鄉土社會中粘着相片的身份證,是毫無意義的。在一個村子裏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絕不會因之錯認了人。 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於開映同一部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餘的,有的只是“傳奇”。

在一個每代的生活等於開映同一部影片的社會中,歷史也是多餘的,有的只是“傳奇”。一說到來歷就得從“開天闢地”說起;不從這開始,下文不是隻有“尋常”的當前了麼?都市社會裏有新聞;在鄉土社會,“新聞”是希奇古怪、荒誕不經的意思。在都市社會裏有名人,鄉土社會裏是“人怕出名,豬怕壯”。不爲人先,不爲人後,做人就得循規蹈矩。這種社會用不上常態曲線,而是一個模子裏印出來的一套。

我的回答是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去是鄉土性,中國的文字並不是在基層上發生。

我同時也等於說,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

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

家庭在西洋是一種界限分明的團體。如果有一位朋友寫信給你說他將要“帶了他的家庭”一起來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來的是哪幾個人。在中國,這句話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來,就不會用“家庭”。在我們中國“闔第光臨”雖則常見,但是很少人能說得出這個“第”字究竟應當包括些什麼人。 提到了我們的用字,這個“家”字可以說最能伸縮自如了。“家裏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個人;“家門”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羅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親熱的人物。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範圍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勢力厚薄而定。有勢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窮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鄰的兩三家。這和我們的親屬圈子一般的。像賈家的大觀園裏,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寶釵,後來更多了,什麼寶琴、岫煙,凡是拉得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勢力一變,樹倒猢猻散,縮成一小團。到極端時,可以像蘇秦潦倒歸來,“妻不以爲夫,嫂不以爲叔”。中國傳統結構中的差序格局具有這種伸縮能力。在鄉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錢的地主和官僚階層,可以大到像個小國。中國人也特別對世態炎涼有感觸,正因爲這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他先承認一個己,推己及人的己,對於這己,得加以克服於禮,克己就是修身。順着這同心圓的倫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爲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條通路。《中庸》裏把五倫作爲“天下之達道”。因爲在這種社會結構裏,從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

社會結構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是在社會裏生活的人自覺應當遵守社會行爲規範的信念。它包括着行爲規範、行爲者的信念和社會的制裁。它的內容是人和人關係的行爲規範,是依着該社會的格局而決定的。從社會觀點說,道德是社會對個人行爲的制裁力,使他們合於規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維持該社會的生存和綿續。

我們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團體格局”社會中的道德體系,決不能離開他們的宗教觀念的。宗教的虔誠和信賴不但是他們道德觀念的來源,而且是支持行爲規範的力量,是團體的象徵。在象徵着團體的神的觀念下,有着兩個重要的派生觀念:一是每個個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對每個個人的公道。

我說了不少關於“團體格局”中道德體系的話,目的是在陪襯出“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特點來。從它們的差別上看去,很多地方是剛剛相反的。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復禮”,“壹是皆以修身爲本”。——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體系的出發點。

從己向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每根繩子被一種道德要素維持着。社會範圍是從“己”推出去的,而推的過程裏有着各種路線,最基本的是親屬: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孝悌也者其爲仁之本歟。”向另一路線推是朋友,相配的是忠信。“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孔子曾總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

不但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沒有不分差序的兼愛,而且我們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團體格局的社會中,公務,履行義務,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行爲規範。而在中國傳統中是沒有的。現在我們有時把“忠”字擡出來放在這位置裏,但是“忠”字的意義,在《論語》中並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爲人謀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註解,是“對人之誠”。“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中國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我見過不少痛罵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親貪污時,不但不罵,而且代他諱隱。更甚的,他還可以向父親要貪污得來的錢,同時罵別人貪污。等到自己貪污時,還可以“能幹”兩字來自解。這在差序社會裏可以不覺得是矛盾;因爲在這種社會中,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了,對象是誰,和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拿出什麼標準來。

我們普通所謂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別決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

在西洋,家庭是團體性的社羣,這一點我在上面已經說明有嚴格的團體界限。因爲這緣故,這個社羣能經營的事務也很少,主要的是生育兒女。可是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這社羣裏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親屬差序向外擴大。構成這個我所謂社圈的分子並不限於親子。但是在結構上擴大的路線卻有限制。中國的家擴大的路線是單系的,就是隻包括父系這一方面;除了少數例外,家並不能同時包括媳婦和女婿。在父系原則下女婿和結了婚的女兒都是外家人。在父親方面卻可以擴大得很遠,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內所有父系方面的親屬。

中國的家是一個事業組織,

以生育社羣來擔負其他很多的功能,使這社羣中各分子的關係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夫婦共同經營生育事務,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團體。在他們,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團體來擔負,不在家庭的分內。夫婦成爲主軸,兩性之間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兩性感情的發展,使他們的家庭成了獲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我在《美國人性格》一書中曾用“生活堡壘”一詞去形容它。

在我們的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在這方面有着顯著的差別。我們的家既是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是縱的,不是橫的。夫婦成了配軸。配軸雖則和主軸一樣並不是臨時性的,但是這兩軸卻都被事業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我所謂普通的感情是和紀律相對照的。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效率的考慮。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紀律排斥私情的寬容。在中國的家庭裏有家法,在夫婦間得相敬,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這些都是事業社羣裏的特色。

鄉下,有說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齡的集團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性別和年齡組間保持着很大的距離。這決不是偶然的,在我看來,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了這社羣中去之後所引起的結果。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意見,不肯像西洋人一般的在表面上流露,也是在這種社會圜局中養成的性格。

我用“感情定向”一詞來指一個人發展他感情的方向,而這方向卻受着文化的規定,所以從分析一個文化形式時,我們應當注意這文化所規定個人感情可以發展的方向,簡稱作感情定向。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爲了生育,生育卻又規定了男女的結合。這一種結合基於異,並非基於同。在相異的基礎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難的,是阻礙重重的,是需要不斷地在創造中求統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圖。

男女有別的界限,使中國傳統的感情定向偏於同性方面去發展。變態的同性戀和自我戀究竟普遍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確說;但是鄉土社會中結義性的組織,“不願同日生,但願同日死”的親密結合,多少表示了感情方向走入同性關係的一層裏的程度已經並不很淺。在女性方面的極端事例是華南的姊妹組織,在女性文學裏所流露的也充滿着馮小青式的自戀聲調。可惜我們對於中國人的感情生活太少分析,關於這方面的話我們只能說到這裏爲止了。

社會秩序範圍着個性,爲了秩序的維持,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着。男女之間的鴻溝從此築下。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

不論在社會、政治、經濟各個範圍中,都有認爲“無政府”是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所謂“無政府”決不是等於“混亂”,而是一種“秩序”,一種不需規律的秩序,一種自動的秩序,是“無治而治”的社會。

可是鄉土社會並不是這種社會,我們可以說這是個“無法”的社會,假如我們把法律限於以國家權力所維持的規則,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爲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

我們在舊小說裏也常讀到殺了人來祭旗,那是軍禮。——禮的內容在現代標準看去,可能是很殘酷的。殘酷與否並非合禮與否的問題。

如果單從行爲規範一點說,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爲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國家”是指政治的權力,在現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

文化本來就是傳統,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的。衣食住行種種最基本的事務,我們並不要事事費心思,那是因爲我們託祖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鄉土社會中,傳統的重要性比了現代社會更甚。那是因爲在鄉土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更大。

像這一類的傳統,不必知之,只要照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辦法,自然會隨之發生一套價值。我們說“靈驗”,就是說含有一種不可知的魔力在後面。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會出毛病。於是人們對於傳統有了敬畏之感了。

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儘管一種生活的方法在過去是怎樣有效,如果環境一改變,誰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應付新的問題了。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

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統治相差很遠,因爲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人也許因爲某種心理變態可能發生單純的支配欲或所謂Sadism(殘酷的嗜好),但這究竟不是正常。人們喜歡的是從權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權力並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權力也能得到的話,權力引誘也就不會太強烈。譬如英國有一次民意測驗,願意自己孩子將來做議員或做閣員的人的比例很低。在英國做議員或做閣員的人薪水雖低,還是有着社會榮譽的報酬,大多數的人對此尚且並無急於攀登之意,如果連榮譽都不給的話,使用權力的人真成爲公僕時,恐怕世界上許由、務光之類的人物也將不足爲奇了。 一個只有生產他生存必需的消費品的人並沒有資格做奴隸的。

中國的歷史很可助證這個看法:一個雄圖大略的皇權,爲了開疆闢土,築城修河,這些原不能說是什麼虐政,正可視作一筆投資,和羅斯福造田納西工程性質可以有相類之處。但是缺乏儲蓄的農業經濟卻受不住這種工程的費用,沒有足夠的剩餘,於是怨聲載道,與汝偕亡地和皇權爲難了。這種有爲的皇權不能不同時加強它對內的壓力,費用更大,陳涉、吳廣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減少了,於是亂久必合,又形成一個沒有比休息更能引誘人的局面,皇權力求無爲,所謂養民。養到一個時候,皇權逐漸累積了一些力量,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圖大略,這種循環也因而復始。

我曾說:“孩子碰着的不是一個爲他方便而設下的世界,而是一個爲成人們方便所佈置下的園地。他闖入進來,並沒有帶着創立新秩序的力量,可是又沒有個服從舊秩序的心願。

文化和政治的區別是在這裏:凡是被社會不成問題地加以接受的規範,是文化性的;當一個社會還沒有共同接受一套規範,各種意見紛呈,求取臨時解決辦法的活動是政治。文化的基礎必須是同意的,但文化對於社會的新分子是強制的,是一種教化過程。

在我們客套中互問年齡並不是偶然的,這禮貌正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的效力。在我們親屬稱謂中,長幼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我們分出兄和弟、姊和妹、伯和叔,在許多別的民族並不這樣分法。我記得老師史祿國先生曾提示過我:這種長幼分劃是中國親屬制度中最基本的原則,有時可以掩蓋世代原則。親屬原則是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長幼原則的重要也表示了教化權力的重要。

這種能力和年齡的關係不大,重要的是智力和專業,還可加一點機會。講機會,年幼的比年長的反而多。他們不怕變,好奇,肯試驗。在變遷中,習慣是適應的阻礙,經驗等於頑固和落伍。頑固和落伍並非只是口頭上的譏笑,而是生存機會上的威脅。

社會的穩定是指它結構的靜止,填入結構中各個地位的個人是不能靜止的,他們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裏,他們是要死的。血緣社會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陳代謝作用——生育,去維持社會結構的穩定。父死子繼:農人之子恆爲農,商人之子恆爲商——那是職業的血緣繼替;貴人之子依舊貴——那是身份的血緣繼替;富人之子依舊富——那是財富的血緣繼替。到現在固然很少社會能完全拋棄血緣繼替,那是以親屬來擔負生育的時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會結構如果發生變動,完全依血緣去繼替也屬不可能。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

當我們用“地位”兩字來描寫一個人在社會中所佔的據點時,這個原是指“空間”的名詞卻有了社會價值的意義。這也告訴我們“地”的關聯派生於社會關係。

我們的籍貫是取自我們的父親的,並不是根據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繼承的,那是“血緣”,所以我們可以說籍貫只是“血緣的空間投影”。

親密社羣的團結性就依賴於各分子間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們社會裏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間搶着會賬,意思是要對方欠自己一筆人情,像是投一筆資。欠了別人的人情就得找一個機會加重一些去回個禮,加重一些就在使對方反欠了自己一筆人情。來來往往,維持着人和人之間的互助合作。親密社羣中既無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賬”。“算賬”、“清算”等於絕交之謂,因爲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無需往來了。

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結果不免是口是心非。在中國舊式家庭中生長的人都明白家長的意志怎樣在表面的無違下,事實上被歪曲的。

愛情,好吃,是慾望,那是自覺的。直接決定我們行爲的確是這些慾望。

再說得遠一些,我常覺得把“生存”作爲人類最終的價值是不太確切的。人類如果和其他動植物有些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在我看來,就在人在生存之外找到了若干價值標準,所謂真善美之類。我也常喜歡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殺的種類”來說明人之異於禽獸的“幾希”。——但是,人類主觀上儘管有比生存更重要的價值,文化儘管有一部分可以無關及無益於人類的生存,這些不合於生存的條件的文化以及接受不合於生存條件的文化的人,卻在時間裏被淘汰了。他們不存在了。淘汰作用的力量並不限於文化之內,也有在文化之外的,是自然的力量。這力量並不關心於價值問題;美醜,善惡,真僞,對它是無關的,它只列下若干條件,不合則去,合則留。我們可以覺得病西施是美,但是自然卻並不因她美而保留她,病的還是要死的,康健纔是生存的條件。自然並不禁止人自殺,但是沒有力量可以使自殺了的還能存在。

在現代社會裏知識即是權力,因爲在這種社會裏生活的人要依他們的需要去作計劃。從知識裏得來的權力是我在上文中所稱的時勢權力;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爲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賴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各人依着慾望去活動就得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每個出身農村的人雖然家庭狀況有所不同,但所接受的啓蒙教育一般無二:出人頭地,離開農村。這深深地烙在每一個農村孩子的心中。而讀書考上大學是當時那個年代唯一的出路,也是很長時間以來的捷徑。

當課堂效率難以或不能再提高的時候,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就成了首選,這也是再簡單不過的做法,貌似誰佔用的時間最多,在會考和大學聯考上的勝算就越大。校際之間從拼早晚自習到週末不休、寒假加班,一直演化到暑假提前開學;校內教師之間通過增加作業量擠佔學生固有的時間,迫於壓力,學生常常打着手電,在被窩裏寫作業,他們爲了心中的理想的生活,爲了父母期待的目光,咬着牙,堅持着,忍耐着…

每當回憶起這些,心中打翻了五味瓶,對學生的憐惜、對同事的憤恨、對體制的無奈,也悲嘆自己的渺小和無能。

現在農村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庭有農用車、摩托車,農田勞作機械化程度很高,上山幾乎不用步行,生活水平突飛猛進,就業機會很多。

隨着讀書費用的增多,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幾乎是耗盡家財,畢業後因物質條件較差,即便擠進大城市也買不起房子,其擇偶機會還不如國中畢業就去打工並小有收入的績差同學。作者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讀書多而又沒能走出鄉村的年輕人,他們在鄉村社會的生存能力還比不上那些讀書少的同齡人,這也是新的讀書無用論在不少鄉村社會擡頭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當下農村開發力度加大,土地升值加速,面對着一大堆的鈔票、房產,一夜暴富的農民迷惘了,家長們成天下飯館、--,遭了太多罪的農民不願意再讓兒女們重蹈覆轍,對孩子們的要求幾乎爲零,他們衣食無憂、擇偶從優,還愁什麼呢?加之近年來很多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困難,考上大學又能怎樣?

而農村教師再用過去的思想觀念來教導如今衣食無憂、貪圖享受的學生,再用題海戰術來簡單地訓練已經厭學、缺乏志向的孩子們,矛盾和衝突必然會升級。教師恨鐵不成鋼式的挖苦、體罰,導致家長向學校、教師的發難也屢見不鮮。有了“成功”的經驗之後,很多學生無中生有,即便犯了很大的錯誤,教師也是投鼠忌器,不願招惹是非。

面對惡劣的學生,很多教師心灰意冷,明哲保身。學校想要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又苦於沒有師資,很多農村學校多年未招聘音樂和美術老師,現有的不僅專業素質薄弱,且很多也都轉行教文化課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四

鄉土中國,講的是咱們中國最基礎的鄉土文化,是每一個鄉土中人所熟知的卻未能構念出來的東西。很多東西說的恰到好處。也許大家,纔有這種魄力,對自己的研究和看法可以用自己新造的詞彙、概念進行解釋。整本書行文邏輯縝密,從家到社羣,個人到家族,行爲到權力,都有着一整套的邏輯體系和行文脈絡。不得不說,此書值得閱讀。儘管裏面對鄉土中國解讀有的部分在現在來看是不完全貼切的。但是,瑕不掩瑜,其中的核心思想,其所提出的差序格局、長老權力等一系列新的概念,都讓人耳目一新、醍醐灌頂。

老師在評此書時,提到一點是他覺得作者有點“偏袒”、“護短”的異味。我整篇讀來,覺得並不是這樣。作者對於每一處所謂“護短”都有給出明確的、令人信服的論證或解釋,並且在關鍵出表明自己的態度(不反對文字下鄉),從一個學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這沒問題。

這裏我要說的是作者對於有些概念或問題的解釋有點牽強的感覺,所舉的例子也有不甚恰當之處。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沒能明白先生的準確意圖。這一評價尚作保留。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五

在老師的帶領下,與同學們一起攀越《鄉土中國》這座高山的過程中,我們總能將現代社會帶入閱讀情景,並與鄉土社會進行對比,剖析着社會的本質特點,這個過程是苦中夾甜,下面是我讀了《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感悟。

《鄉土中國》的第一章是《鄉土本色》它統領了全書。鄉土本質即家鄉的本來面目:性質或品質。這裏的家鄉是中國基層社會,其本質是“鄉土性”。“鄉土性”包括三個要點:一是不流動的,具有穩定性;二是“熟悉的”;三是禮俗性的。

具體分析如下:①鄉土社會是以耕種爲主,所以形成了“土氣”不流動穩定的狀況。②鄉土社會中的“熟悉”是從時間裏,生活中的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發生的一種親密的感覺。人們由於這種“熟悉”總會抱有“生於斯,死於斯”的觀念。這種“熟悉”可以使人們眉目傳情,指石爲證,用聲氣辨人。在《文字下鄉》和《再論文字下鄉》中更是談到“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情達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這種社會中,語言足以傳遞世代間的經驗了。人們並不是愚到連字都不認識,而是沒有用文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因爲他們太過熟悉彼此。③鄉土社會也是“禮俗社會”。鄉土社會中有許多地方是無法服從法律的,人們以“長老權力”爲主,這是人們在熟悉的基礎上得到信任,這個信任便可以代表規矩,這是鄉土社會中治理的通用手法。

《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從道德層面、家庭層面、家庭成員關係的層面來具體展開。①多采用了對比的手法,將中西方進行比較,以同心圓,水波紋爲喻,廣泛地介紹了鄉土社會中家族關係,親屬關係及地緣關係的特點,還提出“團體格局”“差序格局”“個人主義”“自我主義”等一系列的概念,結合儒家中的相關論述和私人關係中的道德要素孝、悌、忠、信,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闡釋了差序格局中差等的次序,以己爲核心,羣己界限模糊等特點,得出鄉土社會處理羣己關係重在“克己”的論斷。②鄉土社會傳統的道德是找不出一個固定的評判是非的標準,所以道德和法律都得看所施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有伸縮性)。③鄉土社會中的基本社羣是“家”,鄉土社會中的家應該稱爲“大家庭”或“小家族”。二者的區別不在於人數的多少,而是“大家庭”比“小家族”的倫理關係更復雜,結構與原則也不同。(總結:“家”的特徵是具有長期延續性,具備生育功能、政治功能、經濟功能、宗教功能等,遵循父系親屬差序擴大原則,排斥普通情感。)

《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主要從社會變遷展開。①鄉土社會變動速率很慢,可以稱這個社會是安定的。註釋是維持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變動的內容,註釋的變動方式可以引起名實之間發生極大的分離,名實之間的分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這種社會正在慢慢地改變着。②從慾望到需要的過程是鄉土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遷的過程。人類的行爲是有動機和目的的,但個人的慾望總能與人類的生存條件和社會的發展相和,就像冥冥中有一隻手安排好了一切。

歷史延續到今天,鄉土社會是從鄉土一點點走向現代。如今,現代社會覆蓋了中國大多數地方,傳統的鄉土社會雖然已基本解體,但這些讓中國人之所以成爲中國人的魂並沒有消散,他們仍在方方面面影響着現代中國。讀了《鄉土中國》,讓我深刻認識到,如果將現代社會的一些政策只是單純地推行到鄉土社會的話,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力,應該先根據鄉土社會的結構和思想觀念進行改革,然後再推行下去,這樣纔會起到真正的作用。

讀《鄉土中國》有感 篇六

從“土頭土腦的鄉下人”入手,作者展開了對中國社會鄉土性的闡述。在作者看來,“土”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土氣”,是一種城裏人對鄉下人的藐視;一種是泥土、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於我而言,一個從農村來的人而言,土對我們,是有着特殊含義的。村落的形成必須有土地的存在,土地, 帶給我的是種踏實的歸屬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從作者論述的鄉土社會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濃厚的淳樸氣息,和諧的鄉土社會在漸漸向現代社會過渡,內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氣”的存在。

鄉下人因沒見過先進的器物被稱爲“愚”,但有些城裏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卻不如鄉下人,在我看來,各有各的長處,誰也沒有資格對另一人做出評價。費孝通先生在文中論述了文字與“愚”的關係,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鄉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是在熟人里長大的。”正因爲人與人之間的熟悉,大家纔會使用“特殊語言”,推行文字下鄉,的確需要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

記憶

學習,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須要通過記憶。“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讀了這篇文章,愈發的感覺,任何一件事的實施,都是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鄉,不僅要考慮社會文字和語言的基礎,還要考慮社會特點(基層)。

作者以蘇州人家城裏的水道、走廊爲例,展開了對“私”的表達,“私”與“公”相對,“私”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以“自我”、“自家”爲中心的網絡結構,現在的社會,充滿了利慾的誘惑,有些人也變得越來越極端,社交的圈子也變得越來越亂,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認爲,人都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由己及人,使自己擁有一種寬闊的格局,一種心懷大事的氣魄。

道德

社會的格局決定道德。課本上學到了我們的行爲應該以道德爲標準,以法律爲底線。我認爲,道德不僅是一種規範,更是一種引導,引導着個人去構建更美好的社會。提起道德,腦海中首先閃過的是“百善孝爲先”,其次便是“忠義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與“禮”是孔子學說的兩個核心,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見聞豐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個有格局的人。

家族

看到文章的題目《家族》,倍感親切,因爲從小生長在大家族裏,村裏幾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劉,從小到大,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家,對於離開家的我來說,意義重大。曾有製作了一份簡易家譜,發現,四世同堂的我們家,真的很幸福。作者在對家的闡述中,尤爲認真的指出了其生育功能,家是綿續的。

作者說,男女有別。不僅是生理上的區別,更是一種在社會分工,地位上的區別,大概正因爲這種區別,才形成了安穩的鄉土社會(作者一直在強調,鄉土中國是安穩的社會),因爲對感情方面的是不太瞭解,而且文章讀的也不是很懂,所以,也沒什麼感想。

作者以“人治”與“法治”的區別開頭,引出後文鄉土秩序的維持是靠一雙看不見的手來維持的——“禮治”,不同於法治的被動,從作者的論述中,我感受到禮治是一種主動的、自發的、由內而外的規範,鄉土社會是傳統的,因而“禮”在其社會裏發生作用便成爲順理成章,鄉土社會給我的感覺是“車馬很慢”,在慢悠悠的生活狀態下,禮治社會出現了。

在禮治的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必然是穩定的,但也有例外,一定會有人因爲特殊情況而“逾矩”,訴訟便變得必要,但又由於鄉土社會傳統、穩定的特殊性質,那些從西方引進的法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發生着很特殊的副作用,傳統的觀念與現代司法制度的碰撞,使得推行法下鄉成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權力

一直以來,課本中的權力與權利是同時出現的,作者從社會合作與社會衝突兩個角度分析權力的存在。當今社會,權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確是比金錢更誘人的,作者看來,權力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在鄉土社會,在小農經濟的體制下,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是微弱無力的。

契約

這篇文章,作者帶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提出:在鄉土社會中產生的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力,在對社會規律的論述中,引入了社會契約,社會契約的確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我認爲攜着社會契約的教化權力在維持社會穩定、慢步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從“緣”字來看,我認爲“緣”代表一種關係,由於鄉土社會的穩定性及社會的生育的持續性,在規模比較小的鄉土社會中,血緣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在範圍較小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又多了一種地域上的聯繫,即地緣關係,血緣與地緣像兩條絲帶,維繫着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鄉土社會整體向前發展。

名實

隨着社會的變遷,時勢造成了鄉土社會權力結構中的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鄉土社會的變遷是很慢的,這種“慢”,又導致了時勢權力的不發達。這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就存在四種權力: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與時勢權力。

需要

從慾望到需要,作者由時勢權力想到了社會計劃,因計劃就“需要”,作者在文中又將慾望與需要爲我們做了區別,由於這篇文章讀不太懂,所以沒有更多的感想。

鄉土中國讀後感1500字 篇七

花了二十來天才看完這本《鄉土中國》,而也是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閱讀量和閱讀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反思。今天這次寫讀後感,可能更多地卻在對自己讀書上的反思了。

無論怎樣,還是先得說正題。《鄉土中國》這本書是值得並且需要讀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我習慣讀一本書的時候先了解作者作這本書的年代和時代背景,我認爲,無論什麼樣的作者,在寫書的時候,其背景對其影響一定是很重要的,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根據自己在抗日戰爭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當時的期刊報紙上的小文章所綜合的,時代背景是處於極度艱難的抗戰時期。而也恰巧是研究之艱難,信息流通之不便,也使得費孝通先生的研究結果具有很鮮明的個人特點和創新的視角。費孝通先生研究的對象是中國社會,他所著《鄉土中國》,估計中國已經沒有什麼時候能夠比起那個時代更鄉土的了。

《鄉土中國》一書還是比較全面的講述了中國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的。費孝通先生言之“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一總結,加之後面的各項闡述,很具有總結性。不僅在那個年代,即便是現在,所謂的現代化已經得到一定發展了,我認爲,中國社會鄉土性的烙印還是很深的,現在的內陸地帶,現在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保持着一貫的鄉土性。

而中國人的很多性格也是鄉土性而造成的。

人制與法制,究竟哪種更適合?社會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想必很多人覺得該依靠法制,但是對於主要依靠道德還是依靠法律這一點上肯定會有很多爭辯。費孝通先生指出,中國的社會是一個“無訟”的社會。比之於西洋幾乎可以用訴訟解決所有問題,中國社會是很少想到用打官司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西洋遇事,可能很快想到訴訟,而中國人卻往往只會在其他所有辦法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才會去打官司。因爲,在西洋人看來,打官司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式,而爲被告爲原告也都很可以理解,成爲被告的不一定會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中國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現在,打官司的被告基本首先就會給人以壞形象的印象,很多時候都會受到很多譴責的,而原告也不一定好運,人們也可能會說“破大點事就打官司,難道沒有別的解決方式了嗎?”。

中國司法制度的推行不力,不僅僅是因爲腐敗和權錢當政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與已經保持了幾千年的鄉土“禮治秩序”的衝突的。譬如說,妻子與外人通姦被丈夫發現,丈夫動手打了姦夫,最後法律判過來,無法給姦夫和妻子以任何處罰,卻可以拘留甚至刑罰於丈夫,但是以所有人的道德和“禮治秩序”的處理方式,丈夫打人是無可厚非的,妻子和姦夫會受到懲罰和譴責,丈夫卻沒事,兩種方式結果截然相反。作爲旁觀者,你是如何看的呢?羣衆的看法和抉擇就會直接決定最後選擇的社會秩序的方式,所以法制的推行阻力重重,社會原因是佔很大比重的。

文字的下鄉可能對於我們現在幾乎掃除了所有文盲的社會已經很難體會,但是放諸於解放前的幾乎純農村的社會確實有很多耐人回味的地方。城裏人說鄉下人土,不識字,說鄉下人笨,費孝通先生認爲鄉下人不識字不是因爲學不會,而是因爲他們當時的社會生活不需要用到太多文字,不識字也無妨,所以自然不回去學太多,而不是因爲笨而不識字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肯定無可辯駁的,當初全國恢復大學聯考的時候,農村孩子在讀書方面就從來沒有落後過城裏孩子。而現在,城鄉教育基礎差別如此之大的時候,農村孩子依然可以學得很好,說鄉下人笨的說法是無法站住腳的。

我想,這本書看完之後,我應該要反思一下讀書方式了,不去對於每一本書都求之一定程度的甚解,現在這個階段就應該廣泛涉獵,“好讀書不求甚解”,待到需要認真的做研究時,再去甚解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