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鄉土中國》有感(多篇)

讀後感2.05W

讀《鄉土中國》有感(多篇)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一

《鄉土中國》一書由費孝通先生所作,收錄了14篇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鄉村社會學”的內容,對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作了大體上的解剖分析,從鄉土社會的本質到鄉土社會權利結構問題的分析都給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見解,而本書中一些有關鄉土社會的理論分析恰好又能驗證當今中國社會變遷中所不斷涌現出的新問題,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作爲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

一、鄉土社會的特性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書首次出版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就對“鄉”這個字作了一個從社會大衆視角的解釋,無外乎包含了貶低蔑視的意味,而就算在現在這個時代這個字眼同樣多少帶着貶意,但與以前的時代相比,我們可以感覺到“鄉”中的貶低意味是逐漸在減小的。舉一個例子,就像假如今天我們在討論一個問題,有人要是用“鄉里人”作爲攻擊一個人觀點的工具的話,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眼界小、沒水平、沒素質。這可能也是一個側面,反應出當今社會鄉土社會的變遷。

原來的時代,城裏人嫌棄鄉下人土氣首先應該注意到的問題是,正是因爲有城市的存在纔會出現這樣的對比,要是整個中國都是農村也就不存在鄉氣不鄉氣的問題了。城市與鄉村產生這種對比,是由於在鄉村社會所適用並有效的那套規則,在城市現代化的社會裏行不通,以一種落後無效的方法運用於追求效率的現代化社會,無可厚非會遭受到負面的評價。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以農業爲主的國家,農業不像遊牧可以逐草而居,農業最倚重的是土地,守着土地生存變成了鄉土社會的一個最基本的特性,即人口流動性小,安土重遷。

二、文字在鄉土社會中的地位

費孝通先生在有關“文字下鄉”的章節中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並對這個問題作了一定的回答解釋,即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必要。費孝通先生主要從一個空間格局,一個時間格局來討論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是必要的。

我們先從空間格局來看文字在鄉土社會是否有必要性。聚村而居是鄉土社會在空間分佈上的一個特性,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是可以直接面對面來進行的,有什麼想傳達的信息可以以語言這種直接有效的方式完成。文字是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它產生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方便人類生活,但是文字作爲傳遞信息的方式有着不能百分之百還原表意人意思的缺點。既然在鄉土社會中,人們不存在空間上的阻隔,可以直接使用相比文字更能清晰準確表達表意人想法的語言作爲信息表達工具時,文字在鄉土社會就失去了其所具有的價值。

接下來再從時間格局看文字在鄉土社會的必要性。時間上的阻隔分爲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鄉土社會是一個不怎麼變動,相對來說十分安定的一個社會,大家都守着一塊相同的土地,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耕作,跟熟悉的人打着交道,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今昔之隔與社會的世代之隔等同了,因爲只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而這一套有利生存的固定經驗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的方式取得,“習”就是不斷反覆地做,這就得倚賴於人類獨特的功能——記憶。

人類的記憶功能得靠象徵體系才能得到正常的運作,象徵體系又分爲用聲音來表達的象徵體系———語言,以及可以被看見的附着意義的象徵體系————文字。上面我們說到鄉土社會中大家生活就是不同的人面對着相同的環境用一套固定的經驗去做同一件事情,個人今昔之隔與社會世代之隔等同了,這一套固定經驗中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在這同一環境中肯定有知道經驗的長輩,所以鄉土社會中人們“記憶”經驗的方式沒有用到文字的必要性,語言在鄉土社會足以承擔傳遞經驗的作用。

三、差序格局

在第三部分裏面我將差序格局、系維着私人的道德聯繫在一起來分析,因爲我認爲後者是差序格局在中國基層社會所派生出來的現象。差序格局說的是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格局,費孝通先生將西方社會結構的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進行了一個對比,益於我們對差序格局有一個更好的理解。他在這個章節用“家”這個最基本的社會單位作爲一個基點來引述差序格局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在西方團體格局中“家”這個詞,有着非常嚴格的界限,基本上就能確定是以夫妻與子女爲主體的一個團體;但在中國鄉土社會中“家”這個詞含糊不清,可大可小,從這個對比中大致可以瞭解到作爲中國鄉土社會最基本的社會單位的“家”具有伸縮功能,而作爲中國鄉土社會結構的差序格局也同樣具有這種功能。

費孝通將西方的社會結構形容成由把、扎所組成一捆柴,其實是想借此更加清楚地表達西方是由有着嚴格界限的團體所組成的一個社會,這種社會結構格局被稱爲團體格局;而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則是以“己”爲出發點,將“己”與其他人聯繫起來的一種呈放射性的格局,與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從這一個“己”推出來的差序。

社會結構的不同也會導致人和人關係的行爲規範的差異,差序格局與團體格局的不同也就導致了兩種不同類型的社會在道德觀念上的不同。首先,我們可以來看一下團體格局是怎樣影響西方的道德觀念的。團體格局裏最基本的就是一個有包含關係的大框架,在這種格局裏面我們首先就是要承認這個有着嚴格界限的大框架中的行爲規範,這個規範的產生是爲了團體可以正常有序的運作,這個行爲規範建立在共同意志的基礎上,每個人在這個規矩裏行事,同樣這個規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一樣的,權利義務在這裏得到了產生,每個人有權利要求對團體秩序造成破壞的人恢復秩序,承擔責任;每個人也有不影響這個團體正常秩序的義務,在我看來這是公共道德產生的一個基礎。

而在中國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行爲規範被費孝通先生稱爲“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樣一“公”一“私”,區別對比就顯現出來了。爲什麼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這還是要跟上面的差序格局聯繫在一起來說明。在上面我們知道了差序格局事實上就是以“己”爲中心逐漸向外散發的一種“己”與其他人的聯繫的格局,在這種格局裏任何事都是以自己爲中心作爲出發點,向外擴展沒有一個固定分明的界限,道德這種人與人關係的行爲規範在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根根單獨聯繫的人與人之間的行爲規範,每一根人與人的聯繫中所使用的道德觀念是不同的,並不存在一個籠統性的道德觀念可以使用。

既然不存在一種籠統的道德觀念可以普遍適用於鄉土社會並讓鄉土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去遵守這種一致的道德觀念,然而“克己復禮”就成了鄉土社會中道德觀念的核心了,畢竟只有自己是可控的。費孝通先生在這裏抽出了一個“仁”字來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中國鄉土社會中的道德。“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其中的這個孔子所極力推崇的“仁”字,孔子自己也沒能給出一個明晰的籠統的解釋,他對於“仁”的解說都是圍繞着私人之間的關係展開的,同樣可以論證中國鄉土社會的道德是“系維着私人的道德”。

四、家族與男女有別

在家族這一個章節中,我認爲最基本的一個出發點就是鄉土社會中家庭到家族的演化,男女有別的現象也是由它衍生出來的。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到鄉土社會中政治、經濟等功能可以用家庭來負擔,而反過來家庭要負擔政治、經濟等功能就要求家的結構的擴大,這並不是以生兒育女爲主要經營目的的家庭可以負擔的;而且家庭在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之後就被要求具有長期綿續性,故具有臨時性以夫妻爲主軸的西方家庭不能勝任這一功能。中國鄉土社會中的家庭以父子、婆媳爲主軸,夫妻爲配角的結構也是爲適應這些功能的承擔,父子爲主軸避免了個人的死亡而導致的家庭的終結,變得只是成分而不是父子主軸的結構。

在上面我們提到中國鄉土社會爲了承擔政治經濟等功能,維持家庭的長期綿續性,將家庭演化爲以父子爲主軸夫妻爲配角的形式,根據費孝通先生的說法這是將生育以外的其他功能拉入家庭導致的結果。政治經濟等事業要求效率,效率要求紀律,紀律排斥私情,任何帶有強烈情感波動的情緒都會對事業產生影響,這就導致了“男女有別”這種現象的發生,畢竟男女求同的過程就是激烈的。

從歷史發展的長河裏我們可以看出了大部分求同的過程都是激烈血腥的,種族與種族之間的求同、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求同,階級與階級之間的求同無不是伴隨着艱難曲折的過程,所以男女這種從生理上就不一致的兩種類型其求同的過程也同樣是激烈的。但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承擔了政治經濟等功能,被要求具有長期性,這就一定程度上排斥伴隨着激烈過程的男女求同,這影響到中國鄉土社會中家庭的效率,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基本主要體現在同性之間。承認男女差別,但不追求兩者相互之間的認識認同,將情感的交流發生於同性之間,鄉土社會“男女有別”也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五、鄉土社會中的禮與法

就像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法律來調整的,在中國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靠“禮”來規範的,中國鄉土社會使用“禮”來規範人與人關係的“禮治”。

鄉土社會是生於斯,死於斯的人口流動性極小的社會,一代代人都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種,依靠一套固定的經驗,不變的規則就可以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這種經過不斷驗證而確又十分有效,有益於這個社會運作的一些行爲規範,這些社會所積累下來的經驗慢慢就演化爲了傳統。“禮”的維持依靠傳統,而“禮”就是人們主動對傳統服膺的習慣。要使人們主動服膺於傳統,那麼這一套傳統必須是經人們不斷親身試驗,確實能滿足生活需求的。在中國的鄉土社會這樣一種環境穩定,人口不大流動的農耕社會才能孕育出“禮治”社會。現代社會變遷速度快,不可能存在一套不變的經驗或規矩能適用於任何環境並無法使人服從,這時候才需要法律作爲工具來調節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

上面我們提到“禮治”在鄉土社會的產生以及爲何“禮治”可以在鄉土社會被適用的問題。我們接下來就可以來看一下“法律”能否融於鄉土社會。法律它不考慮倫理道德的問題,它旨在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所以說像一些由道德倫理去評價的那些家庭瑣事,它是不管的,但鄉土社會的“禮”調整大部分的卻剛好是這些倫理上的事情。然而一個社會是不能同時存在兩種評級體系,兩種迥然不同的評價體系存在於同一社會必然會造成這個社會的混亂動盪。

在中國鄉土社會,法律剛下鄉的時候,我相信肯定是有過這一混亂時期的。有一部電影剛好反應了這一問題,有一天,出現一波村民找到一名剛下鄉的青年法官要求這位法官幫他們解決問題,問題出於A村民的豬在外覓食的時候把B村民家的祖墳給拱了,A、B兩家人協調不好,鬧到法官這裏,B村民要求賠償兩頭豬和一場法事而A村民堅持只賠一頭豬和一場法事,剛好這一天在鄉下待得較舊有資歷的老法官不在現場,只留下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法官,這位年輕法官以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爲由不接受審理,結果導致A、B兩家村民大打出手。從這個故事裏面我們就大致能看出法律在鄉土社會的地位是很尷尬的,這種尷尬時期就發生在鄉土社會依然可以用“禮”來有效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法”被強行安插進來的階段。從上面的故事驗證了費孝通先生的觀點,即現代司法制度在鄉間發生了副作用,破壞原有的禮治,卻沒有建設起法治秩序。

六、鄉土社會中的權利結構問題

在討論鄉土社會權力結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梳理一下費孝通先生所提到的幾種權利結構。在這本《鄉土中國》裏面他一共提到了四種權力結構的形式,即橫暴權力、同意權利、長老權利以及時勢權利。橫暴權利是一個階級以權力爲工具對另一個階級的剩餘利益進行剝奪的一種權力結構,這種權力結構存在的前提是作爲被統治的另一階級需要具有一定的剩餘利益。

同意權利產生於社會合作分工的基礎之上,社會分工提高了社會的效率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每個人在自己所屬的位置上安分守己地爲自己所處的社會提供必要的服務,這就免不了秩序的出現來規制不利於社會分工的行爲,這種秩序的出現依靠的是社會同意的力量,以社會契約爲基礎的同意權利在此產生。長老權利是一種在鄉土社會這種人口流動性小,環境固定,依靠一種固定不變的文化傳統就能有效解決生活問題的社會結構裏所產生的一種教化式的權利。時勢權力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當中,社會變遷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四種結構在鄉土社會的比重。上面我們提到橫暴權力的出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存在剩餘利益可以被剝奪,不然這種對抗性權利的出現是沒有什麼實質意義的。但是在中國,鄉土社會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不存在多少剩餘利益可以促使橫暴權利的產生,這是鄉土社會對橫暴權力的限制。

但這並不是說中國社會就不存在橫暴權力了,在中國鄉土社會橫暴權力的發生具有周期性,當小農經濟的社會休養生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社會太過飽和再加上這個國家統治層的權利的膨脹,就會有一種向外擴張或在內部大興建設的企圖,這時候爲了自己計劃的實施,它必須對沒有太多剩餘利益的鄉土社會進行壓榨,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動盪,接下來戰爭的爆發又導致人口的減少和新政權的產生,這時橫暴權利終止,又開始了新一輪的休養生息。這也可以解釋爲什麼中國部分朝代爲了自身的長治久安而強調“無爲”政治。而同意權力產生在社會分工合作的基礎之上,在自給自足的鄉土社會是不存在所謂的同意權力的,所有的生活資料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行動完成,不需要社會分工來解決。

再講長老權利和時勢權利之前,我覺得有兩個過程要先提出來,一個是社會繼替,一個是社會變遷。社會繼替是人物在固定的社會結構中的流動,社會變遷是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兩種過程不是被分割,而是同時行進的。先提出來這個概念是想說明,屬於社會繼替所影響的長老權力與屬於社會變遷所影響的時勢權力是同時存在的。

費孝通先生認爲,在中國鄉土社會中起支配的權力是長老權力,一種教化性的權利。這種權力之所以能在鄉土社會處於支配地位是因爲鄉土社會本身就是一個極其穩定的社會,社會結構以及環境都不變,變的只是人的繼替,世世代代都可以用一套固定的經驗處理同一類問題,在這樣一種社會裏文化傳統備受重視,這種被驗證有效的經驗成爲了生活中寶貴的財富,而經驗來自於長輩的教化,這是長老權力在鄉土社會起支配的原因。而時勢權利發生於激烈的社會變遷的過程中,這種社會變遷是由於原來有效的固定經驗在變更了的環境下不再適用,舊的社會結構不能再滿足人民的需要,新的社會結構被要求出現,而激烈社會變遷引起的新舊交替所導致的社會不安,促使了“英雄”的產生,隨之而產生了“英雄”對跟隨他的民衆的支配的權力。

上面我們說了,時勢權力與長老權力之間、社會繼替與社會變遷之間在時間上不是分隔開來,而是同時存在的。慢速率的社會變遷中,社會繼替可以緊跟社會變遷的步伐,可以“註釋”的權力變動方式來改變長老權力下文化傳統的內容,也就是“名實的分離”。而當社會變遷速度加快並伴隨着激烈過程的時候,長老權力衰落了,隨着而來的是時勢權力的擡頭。

當今社會出現的一些事件剛好能印證激烈社會變遷中長老權力逐漸衰弱這種說法,就像這幾年時常會看到的農村老人因兒女經常不回家或不盡孝道而導致農村老人自殺的新聞。如今我們的社會正處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之中,原來固有的文化傳統在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小,快速發展的社會要求人們與時俱進,人們面對着的是社會的優勝劣汰,當固定的傳統不能有效運用於並有益於生活時,這種傳統就面臨着被拋棄的命運,而遠在鄉村的家中長輩作爲長老權力的體現者,由於其所擁有的經驗再也無法幫助子孫後輩也同樣面臨着被“拋棄”的風險。

《鄉土社會》雖然篇幅不大,但其包含的內容卻直面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問題;雖然作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但其中費孝通先生提出的部分理論還是適用於如今的鄉土社會。就像現在的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農村男性結婚困難導致的“農村剩男”現象、農村老人自殺等問題,都可以從《鄉土社會》的一些理論中得到解釋。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二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巍巍古國,五千年的屹立;鄉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於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於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於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後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祕。君不見遠行的遊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癒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着最後一口氣也要拜託家人將自己的屍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於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農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颳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黃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着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於斯長於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彙,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着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爲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爲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裏是次要的,要爲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爲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爲“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爲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爲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爲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有分有寸,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爲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爲內化爲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並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爲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三

本書收集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費孝通先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的十四篇文章。此書略薄,正所謂濃縮的精華,先生用通俗易懂、高度概括、簡潔明快的語言,爲我們透徹地講解了“鄉村社會學”的內容。通覽全書,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親和力極強的“鄉土氣息”。跟隨作者的腳步,可以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雖然事過境遷,但作者透視社會的眼光、觀察社會的方法,對現代社會仍然具有珍貴的價值,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

一、特具的體系:比較視野下的鄉土中國

在本書中,費孝通先生圍繞“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的問題展開,將中國作爲一個整體與西方現代社會進行對比,敘述中國鄉土社會的特點。費老說:“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究竟什麼是鄉土社會?它是中國基層社會中“一種特具的體系”,這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費老在文中並沒有沒有明確指出鄉土社會的概念,但是我們可以推測出,“生於斯、死於斯”,“終老是鄉”的一種固定的“熟人”社會,並且具有強調血緣關係和倫理觀念的特徵就是鄉土社會。費老講了鄉土社會的特徵,其核心特徵可以歸納爲兩點,潛在規則的禮治原則和作爲外在形態的差序格局。這是中西方基層社會的最大區別。

二、社會性質:底色的“土”與本色的“鄉”

在《鄉土本色》中,費孝通先生開篇提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由此可見,“鄉土性”是針對中國社會而言的,不單指鄉村社會,還應包括中國傳統的城鎮。費老首先從人地關係的角度,把傳統基層社會的“鄉土本色”概括爲“鄉土性”。何爲鄉土性?鄉土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土的本意是泥土,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因爲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長期以往,增大了人對土地的粘附性。由於受到土地的束縛,人們安土重遷,過着生於斯,長與斯,死於斯的社會生活。接着作者指出人地關係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人與人在空間排序關係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時間上的“熟悉”,而人與人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締結的生存狀態,又直接構成了中國基層社會獨特的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規定性。隨着社會的發展,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發生了鉅變。但是鄉土社會的特徵沒有完全褪去,而是將“鄉土性”的特點適應性的保留了下來。

三、社會交往:鄉土社會中的語言與文字

《文字下鄉》中主要講在交流方式上,受西方社會影響下的現代社會和鄉土社會的不同之處。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的工具,而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傳的情、能達的意是有限的。比如說“眉目傳情”、“指石相證”,就拋開了比較間接的象徵原料,而追求直接的會意。中國社會基層,有語言而無文字。在一個鄉土社會中生活的人所需要記憶的範圍和生活在現在都市的人是不同的。鄉土社會的特點就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落葉歸根”就可以解釋鄉土社會中生於斯死於斯的世代黏着性。不論在空間和時間得到格局上,這種鄉土社會,在面對面的親密接觸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們,並不是愚到字都不認得,而是沒有用字來幫助他們在社會中生活的需要。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有些話可以當面說明白,並不需要藉助於文字,但並意味着不必推行文字下鄉。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作爲現代化工具的文字使得我們開始逐漸遠離鄉土社會。費孝通先生認爲,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也必須下鄉。

費孝通先生的這一觀點,可以拓展至文字下鄉背後的鄉村教育。時至今日,儘管鄉村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城鄉空間分佈,形塑起來的社會格局深刻影響着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社會。而作爲交流媒介的語言、文字,在信息技術的深刻影響下,業已引起社會交往的巨大變遷。這一變遷對城鄉的影響深度存在何種差異?這一差異又將如何影響城鄉間的社會結構?費孝通先生健在的話,也許也會思考這一問題。

四、社會結構:差序格局中的鄉土中國

《差序格局》講的是中西方社會關係、社會結構的不同之處。費老以西方現代社會爲參照,把中國傳統社會與西方社會在基本結構及各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比較,提出的“差序格局”這一本土概念。西方現代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可以被歸納爲一種“團體格局”,就像“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在中國傳統社會,“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關於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中費老所用的兩個比喻,揭示出中國傳統社會特點是一種規範特殊性、公私界限不明、社會關係等級化的倫理型交往。在西方現代社會中,每個人的人格是獨立的、平等的、互惠的。團體格局中講契約、法理,以契約信用和法律來判斷行爲的正當性,以法理保護社會公平公正。社會格局的差別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念,在“團體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

而差序格局中的道德體系出發點是以自己爲中心的社會關係網絡,從己外推以構成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每一根繩子都被一種道德要素維持着。中國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對象和“自己”的關係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縮。在現代社會中,差序格局依然存在,但也或多或少發生了變化。血緣、地緣關係弱化了,體現的更多是業緣關係。人們爲了生計,一部分年輕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加大了人口流動性,固定的“熟人”社會由於交流、聯繫的減少漸漸疏遠。從鄉村向大城市發展,造成了中國鄉村的“空心化”,弱化了血緣和地緣的聯繫,業緣成爲影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因素,整個社會呈現一種鬆散的狀態。

五、社會秩序:人治、禮治與法治

《禮法秩序》講的是中、西方管理方式的區別。人們總是認爲中國傳統社會是“人治”,而西方社會是“法治”。其實不然,中國傳統的社會並不是“無法無天”的,鄉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的社會。費老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西方社會的“法治”並不是指法律本身能統治,能維持秩序,而是說社會上人和人的關係是根據法律來維持的。法律還得靠人來執行,法治其實是“人依法而治”,並非沒有人的因素。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依靠國家的權利來推行的。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

禮不同於“從外限制人”的法律,也不同於以輿論話語限制人的道德,而是一種由主動服膺於傳統的行爲構成的秩序;禮從內作用,但同時是外在於個體的社會秩序,也作爲社會秩序從外作用於人,目的在於“克己”;禮治秩序在規模較小的鄉土社會裏可以滿足人們有效地應付生活問題的需要,但現在社會要求規模更大的團體合作,此時,“禮治秩序”要過渡到“法治”。現代社會中,由於“熟人”社會漸漸過渡到“陌生人”社會,人們交往範圍的擴大,交往復雜程度增大,導致人們之間的信任感弱化,必須依靠社會契約來作爲和交往、合作的保障,所以法律制度也凸顯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尊法、守法成爲人們交往的準則,對人們也產生必不可少的制約。隨着“依法治國”觀念的深入,人們的法律意識也逐漸提高,“法治”社會將更有利於現代社會的發展。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距今已是70多年了,當今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都與費老那個年代大相徑庭。重拾費老的《鄉土中國》,深刻理解中國傳統社會本質,才能更好地應對當今社會的變革與發展。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四

記得準備到南京的學校報到的時候,臨行前家人給了我小包土,說是取自竈心,現在家家戶戶早就沒燒竈了,好容易才從中藥店裏找到,讓我到了學校和了當地的水,把這包“竈心土”吃下,這樣可以適應當地的環境,避免水土不服。我遵照了家人的吩咐,說也奇巧,來南京好幾個月了,不但沒有不適應,身體狀態反而更好了。您說這土多麼神奇?

這樣的經歷,讓我看到費孝通在《鄉土中國》開篇的:“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時候,對這個“土”字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儘管《鄉土中國》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傳統生活離我們很遠,但是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到了今日仍然牽涉着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那種“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思想,正是中國人民濃濃鄉土性的體現!

從結構上看《鄉土中國》包含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爲政治、長老統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十四篇論文,其中“中國社會是鄉土性”這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點。圍繞着“鄉土性”,作者從語言文化、人際生活、道德、經濟與社會風尚、政治統治與法律、身份與風尚、社會發展這些角度談論鄉土社會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到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性格,還向讀者們揭示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

一、篇章介紹

首先是《文字下鄉》,在這一篇中,作者從空間的角度辨明“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自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鄉民們生活在一個狹小的範圍裏,人與人之間的活動和聯繫都是很頻繁的,常處在面對面的直接性的交流中,這使得作爲人類交流媒介的文字載體在鄉土社會處於一種非必要狀態,所以作者指出“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一個社會中人和人的瞭解程度是不夠的,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認識幾個字也學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

在《再論文字下鄉》中,作者從時間的角度分析鄉土社會文字的不必要性。首先,文字的產生是因爲人與人在傳遞信息過程中遇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阻礙。時間的阻礙包括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就今昔之隔而言,一個在鄉土社會中的人所需要的記憶的範圍本身很狹窄;就世代之隔而言,鄉土社會是一個很安定的社會,人在熟人和熟地中長大,個人的經驗就等於世代的經驗,經驗無需要積累,只需要保存。所以在穩定狹小的鄉土社會裏面,只靠說話而不依賴於文字和書籍是足夠傳遞世代間的經驗的。

《差序格局》的開頭作者說私的毛病在中國比愚和病更加普遍,這裏所謂的私是一個羣己人我的界限怎樣劃分的問題。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是以“己”爲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在我們傳統的社會結構裏面最基本的概念,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係是逐漸一個一個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所以我們傳統社會裏所有的社會道德也只在私人聯繫中發生意義。這點恰恰和現代西洋團體格局形成了對比。西方社會在團體格局之下,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之上,而且與基督教的宗教觀念相關,虔誠和信賴是其一,個人在神面前的平等和神對每個人的公正是其二。所以作者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中指出,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不分差序的兼愛,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所有的價值標準也不能超脫於差序的人倫而存在,一切的普適標準,也不發生作用,一定要問清楚了對象是誰,和自己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能拿出什麼標準來。

《家族》篇說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並沒有嚴格的團體界限,不限於親子,可以順着父親系這一方面擴大,在結構上是一個氏族,家是一個事業組織,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家的大小依着事業的大小決定。中國的家是一個連綿延續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是配軸。講究效率的事業,排斥夫婦之間的私情。不光是性別,不同的年齡組之間也保持這較大的距離,這是把生育之外的許多功能,拉入家庭社羣中的結果。

在《男女有別》中,作者指出,鄉土社會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更害怕舊的社會關係被破壞,而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瞭解,即接受同一的意義體系。所以鄉土社會中的家庭男女似乎只不過因爲生育的目的而結合在一起,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上的交流和氣和,而真正感情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這也使得鄉土社會的感情生活同性意味較強,而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總之,“鄉土社會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一個安穩的社會”。

《禮治秩序》篇說所謂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於人和法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積累的經驗。禮治的可能性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爲前提。鄉土社會滿足了這個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禮來維持(禮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出現,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所以在《無訟》中提到,在鄉土社會中,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擇獄。訟師是沒有地位的。鄉村裏的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維持禮治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心裏的良心。所以禮治秩序更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無爲》篇中,作者提到兩種權力。一種是橫暴權力,它是指權力是衝突過程的持續,是統治者的工具,存在於階級鬥爭中。鄉土社會中,橫暴權力的基礎不足,因爲農業的剩餘隨着人口的增加而分攤。另外一種權力是同意權力,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越複雜,這種權力範圍也就越擴大。但在鄉土社會中自給自足,分工有限。所以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名義上是專制和獨裁,但從人民的實際生活來看,卻是鬆弛和微弱的,是無爲而治的。此外鄉土社會還有第三種特別的權力結構,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中,是教化性的權力,即長老權力。《長老統治》中提到,人生如逆流,總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衆多規律之下,隨心所欲而不碰壁。不過,被教化者並沒有選擇的機會,他要學習的那一套文化是先於他而存在的。教化的過程是替代社會去陶煉出合乎一定文化方式中、過全體生活的分子。教化性的權力在親子關係裏表現得最明顯,但擴大到成人之間的關係得有個穩定的文化,這種文化就是儒家提倡的長幼有序。所以我們客套中相互詢問年齡不是偶然,這禮貌正是反映出我們這個社會裏相互對待的態度就是根據長幼之序,長幼之序也點出了教化權力所發生效力。

《血緣和地緣》篇中說,血緣社會是穩定的,缺乏變動的,生育沒有社會化之前,血緣作用的強弱似乎是以社會變遷的速率來決定。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在親密血緣的鄉土社會中,商業是不能存在的,這種社會的交易是以人情來維繫的,是相互饋贈式的。地緣是從商業裏發展出來的社會關係,如果說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那麼地緣就是契約社會的基礎。

《名實的分離》: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容易產生文化英雄,他們提出想法獲得信任,時勢造就權力,作者把這第四中權力叫做時勢權力。傳統中國以教化權力基礎的長老統治不能容忍反對,但是社會在發展,舊的經驗不可能完全解決新的問題,在社會變遷速度足夠慢的情況下,通過對“註釋”來爲長權力注入變動的內容。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這樣就變得口是心非,名實分離了。

《從慾望到需要》主要說在鄉土社會中,人可以靠慾望來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爲人們行爲的指導,發生了需要,因之有計劃,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通過對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提起出以下信息:首先是鄉土性作爲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是因爲農業和有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自於土地,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社區的單元是村落。此外我們還可以從鄉土性還可以延伸出一些農村社會的其他特性,即從空間上看,是相對固定的,從時間上看,是相對靜止的,從村落內人際關係上看,是熟悉的,從村落間的人際關係看,則是孤立的。《鄉土中國》這本書雖然很薄,但是它卻爲我們提供了一扇瞭解中國鄉土生活的窗口,也我們找到了解中國社會的切入口,儘管我們國家正經歷着城市化的過程,但是中國社會的根基仍然在鄉村,某種程度上鄉土文化仍然刻印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身上,這樣我們只要能抓鄉土社會的某些特性,也就爲中國社會很多現象找到了雛形。

二、問題論述

下面將《鄉土中國》中幾個核心概念結合當前中國的某些現象進行分析。

1、熟人社會

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對比西方在法律框架下人人的自由與平等,中國社會則多了許多“人情味”,這種“人情味”通常無法用法律來解釋,而是在禮俗與道德的支配下影響着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拿當前中國最熱的“看病”而言,它始終牽動着中國老百姓的神經。本來有病去醫院看病,醫生履行自己的自責,然後藥到病除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中國社會卻出現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給醫生塞“紅包”。病患以“紅包”爲媒介重點在於拉近了與醫生,從而和醫生建立某種關係,混成熟人,而另一方面,醫生往往也是對於那些“熟人”似乎更爲體貼,相反如果是“陌生人”醫生則更偏向“鐵面無私”,不但要求病人做各種身體檢查而且在開藥問題上也較少考慮病人經濟負擔。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這種熟人社會的文化在於,對於熟人,大家知根知底有事好商量,做事情也留有餘地,免得他日山水再次相逢時難以說話,相反人們對於陌生人的態度則生硬得多了。所以在這樣的熟人文化下面,就不難理解爲什麼看病要找熟人,不熟的也要混熟的原因了。其實在中國社會,何止單單“看病”如此,各行各業,任何事情都離不開“熟人關係”,“熟人與關係”是法律制度以外,維持中國社會運行的另一套規則,即“潛規則”,作爲一個在中國社會生存的人,如果單單依照法律制度和程序來辦事是絕對不夠的,須知法律背後還有規則,唯有懂得這些規則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

2、禮制秩序

如果說“熟人社會”是對中國社會的一種描述,那麼“禮治秩序”則是這種熟人社會背後的機制,這種機制是說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爲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爲做得對。這種禮制其實是融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明顯的是我們從小到大被教導的長幼要有序。我體會最深的是每次放假回家或者準備出遠門,家人總讓我去拜訪家裏的長輩,我想這正是禮的一種體現。有了禮就有了秩序,就不會亂套。所以我們餐桌上有禮,我們儀式上有禮,我們逢年過節有禮。有意思的是,中國社會的這種禮很難用統一標準定位的,因爲各地各鄉的風俗不一樣,漢人和少數民族的禮也大相徑庭,但是這並不妨礙禮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我們也發現儘管隨着社會的發展很多傳統的禮節已經簡化,很多現代人甚至不知道現行禮節的來源,但是禮的現象卻依然存在着。應該說從禮制秩序入手,結合生活情景是認識傳統中國社會的國情、切透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重要思路。在中國把握了禮數,就能融入熟人社會,但是禮的學問學校並沒有教,也教不全,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去積累。

3、男女有別

談起“男女有別”,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課堂座位上的三八線。中國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觀念似乎是從國小就開始萌發出苗頭來了,記得小時候,小孩子間往往是男生的一小夥,女生一小夥,小團伙內的同性成員往往比較親密,而團伙間異性同學的交往有時則多了一種團體競爭對抗的成分。此外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假如小組的某個成員經常和異性團體混在一起玩耍則會受到原來小團體的排斥和遺棄。另外我也發現了另一種現象很有意思,就是在中國女生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很親密的,所以有閨中密友的說法,不但同吃同睡是常見的事情,而且女生們無論散步還是聊天都喜歡手牽手錶達一種友好的關係(而在國外女生間的牽手是很少見的,牽手的可能是同性戀)。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提到這是因爲男女有別使得男女的結合更多的是因爲生育的目的,而沒有太多情感上的交流和契合,真正情感上的交流更傾向於同性之間的展開使得情感生活同性意味較強。如果按照這麼說,確實能解釋這種女生之間的親密行爲,但同時我存在疑問,既然按照這種同性情感交流較強的觀念,女生之間可以牽手,那麼男生之間的牽手爲什麼少見?另外,中國社會這樣的一種同性間的情感依賴是否會導致同性戀以及中國社會出現同性戀的情況是否會比其他國家更多一點?

《鄉土中國》雖然側重描述中國鄉村基層生活的特性,但是也勾勒出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和國民性格,透過《鄉土中國》這本書,我們不僅僅瞭解到了中國的農村,更深刻地體會到我們文化的根基,反身自顧時更能發現身上的“土性”,這種土性恰恰就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對土地的依戀的根源。“土性”也派生出這樣一些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元素:鄉愁、家園、落葉歸根、安土重遷、房子。儘管千百年的歲月悠悠流逝,但是中國社會的這些特性卻始終延續着,乃至今時今日紛紛揚揚的房地產話題,也能從《鄉土中國》這本書當中找出文化根源。應該承認,作爲一本學術著作《鄉土中國》雖然篇幅不多,但是呈現出來了豐富充實的內容和深刻悠遠的意義。這也反映了費老深厚的理論修養和嚴謹實地調查的求實態度,所以我在爲書的內容給自己帶來啓迪而致謝的同時也對老一輩社會學家的學術精神深表敬佩!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五

對於費孝通這個名字,我是陌生的。在老師的領導下,我選擇了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來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由於時間關係,我只讀了本書的第一章,在此就第一張談談我的感想吧!

費孝通先生說,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很同意,因爲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在中國,從女媧用造人的神話故事開始,到歷代的引起社會轟動和反思的農民起義,都與泥、與土,分不開。“土”,是中國人的根,是中國人身上的烙印,是中國人血液裏流淌着的精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我們小時候就能朗朗背誦的詩,其實就能說明曾經中國社會以農民爲榮,尊敬、崇拜他們。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現下的農村也不是當初那個封閉自守的鳥籠村,由於改革開放的影響和西方經濟潮流的帶動下,農村人也不得不走了出來。爲何農村和城鎮都有私的現象,其實根本原因還是競爭帶來的副產品。費孝通先生說的認爲,打個比方來理解,就是說明“當一羣鳥是一個團體的,因爲熟識而在無形中有了一種關係,有了這個關係就減少了不良競爭”,而一隻只不相聯繫的鳥之間,由於沒有這種關係,就容易產生“私”的現象“。人也一樣,俗話說的好:”芸芸衆生,皆爲利來“,這裏的”利“是泛指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如果沒有好處的事,從相反角度就是無益之事,試想誰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呢。有句話也說的蠻有意思,就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如果連自己也吃不飽,又怎能照顧到別人的肚子呀。要人做好事,也必須先自己做好事,做表率。當人人做好了自己的本分事,國家地區也就達到興盛繁榮了。而一些對個人無益的事,對羣體有益的事。有時也不得不捨小爲大,建立制度,法律,建立一種關係,強行實施。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六

《鄉土中國》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此刻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貌。”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聯不穩定的特點,但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在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正因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齊,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此刻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禮貌帶來的結果。

此刻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此刻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一天和很多人在一齊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此刻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理解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此刻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禮貌征服了落後的禮貌,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但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應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樣辦,只有乾着急。正因,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但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但是中國此刻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那就是“禮治”。在這個過程中,很長一段時刻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能夠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倘若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現代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其實《鄉土中國》這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之後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此刻,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七

(一)在“男女有別”一節裏,提到Oswald Spengler曾說西洋有兩種文化模式,一是Apollonian亞普羅式的,一是Faustian浮士德式的。前者認爲宇宙有一個超自然超人力的秩序,人只能接受它,維持它。天堂遺失了,黃金時代過去了,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後者認爲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沒有了阻礙,生命也就失去了意義。他們把前途看成無盡的創造過程,不斷的變。費老認爲鄉村社會是前者,現代社會是後者。

且不說是不是,我對這兩種文化模式很感興趣。柏拉圖認爲現實世界只不過是對理想世界的拙劣的模仿,還有聖經中對於原罪的解釋,原來都是前一種思想的表現;而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我更願意把它理解爲一種人生觀,“生命是障礙的克服”,苦難越大,生命力因之越強,生活的意義因之越深。這裏面隱藏了一個結論就是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因爲結果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進而推論,我們不是要得到更多而是要經歷更多,這就是存在主義者加繆的觀點——不是生活得更好,而是生活得更多。

(二)對於男女感情,費老又說“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徵,是把感情的激動,不斷的變,作爲生命的主脈。”“最後的統一是不會完成的,這不過是一個求同的過程”“男女的共同生活越是向着深處發展,相異的程序也愈是深,求同的障礙也愈是強大,用來克服這阻礙的創造力也需更強大,在浮士德的立場說,生命力也因之愈強,生活的意義也因之愈深。”

費老這裏說的是性別差異帶來的異性吸引力和愛情。我不由想到我們在感情中體會到的愛情,如果抽去了表層的性慾和生活,其實就是這種依戀感,這種恨不得和對方變成一個人的衝動。盧克萊修說“情人們熱烈地擁抱在一起,情愛的牙齒頂着牙齒,但他們不能在另一方銷魂,也不能成爲另一個自我。”正是這種永遠不能克服的距離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很多人難以體會這種本質的愛情,甚至用性或者“在一起”代替愛情,無疑是對愛情的膚淺的理解。

(三)在“禮治秩序”裏,費老認爲中國社會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禮治。若是法治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私情和冤案發生,若是人治就不會有那麼多位高權重的人總說身不由己煩惱重重了。中國社會的人們是依照多年以來形成的傳統習慣生活行事的,不管處於什麼地位,都得按照這些規定行事。儒家說“克己復禮爲仁”是個最好的例證。

(四)接着,在“無訟”裏,費老接着推論,既然是禮治社會,那麼禮就不僅僅是禮貌,不懂禮就簡直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爲有人破壞了規矩。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想是沒有法律和政治的,因爲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來的規矩進行,政府的統治以教化爲主,“苛政猛於虎”;來到這個世界的新生兒自有父母教化他們適應這些規矩。這就實現了“無爲而治”的理想。

我想到在我的家鄉,很少有爭端是通過法律手段解決的,家務糾紛或者兩家發生了爭執,一般都是找村裏能說會道的“明禮人”來“評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打官司被認爲是“丟人”的,不管你有理還是無理。當然過了這麼多年,中國農村的鄉土性已經有所稀釋,鄉村裏的家長和長老們的影響力慢慢下降,村裏以前經常爲人評理的人現在只不過是個婚喪嫁娶儀式的主持者,平時喜好,在鄉親中已經沒什麼威信。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八

這本小冊子我先前已經讀過一遍,但當我愛人問起我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內容時,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從哪裏說起,便問她怎麼突然問我這本書的內容?她說是她同事的孩子,一個高中生,被要求讀這本書,這個學生讀了兩頁便讀不下去了,她同事和她討論這件事,她想起我讀過這本書,於是問我讀的感受。

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寫的,正是20世紀40年代,他能比較完整地描述傳統中國的鄉土特色,而21世紀的中國已經是現代化的中國,書中很多傳統的禮治、長老權力等現象已經難以找尋,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對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洋進行對比,這給了我很大啓發。

文中提到,在傳統中國,家庭的主軸是父子還有婆媳。父子很好理解,畢竟子承父業在中國是傳統,那麼婆媳怎麼理解?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是父子相繼,女則是婆媳相傳,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句話道出了家庭地位的更替。在這個家庭中,主軸的關係是縱向的,要求孝順,“二十四孝”的精神始終是傳統禮治的宣傳要點。而如今的現代社會,則是以夫妻爲主軸。

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出“婚姻關係是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女權運動的勝利,也是家庭結構在現代社會中的展現。

我想到一個例子,一次我和同事在隊部門口炒菜,遇到一位老農,目測年齡六十有餘,他短短的個頭、瘦削的身材,手裏夾着點着的香菸,他上來與我們攀談。他先是啐了一口痰,感慨了一聲,說“世道變了!”我和同事大爲驚詫,不知他有何冤屈,不方便接他的話。哪知他說了一句“你們兩個大老爺們吭哧吭哧地撅着腚在這炒菜,在俺家,這活兒我從來不屑地幹,這都是老孃們兒的活”,我同事倒是極幽默地回了一句“社會越發展,男人地位越下降,城市不如農村啊,農村的老爺們兒地位高”,那老農猛地吸了一口煙,發出爽朗的笑聲。

我倒沒覺得這有多好笑,聯想到我家裏爺爺奶奶的地位關係,我每次回家都要幫着奶奶“頂撞”爺爺,但是奶奶好像絲毫沒覺得她受爺爺欺負有什麼問題,雖然偶爾發兩句怨言,卻也沒什麼過激的反應,但是我在城裏見到的確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男子主義十分少見,男女爭吵也基本上多以女性勝利、男性沉默結束。這似乎無關個人品格,這也許就是鄉土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變化。當然,不可否認的,孝順等優秀傳統文化將繼續在現代社會存續並發展,但這些文化的表現形式一定是現代化的,“吃人的禮教”是不可能再回歸了的,就如同那作古的帝制一般。

費先生在對鄉土社會治理力量的解構上,使用了各種權力來說明,有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以及時勢權力,後面兩種權力名詞爲費先生所獨創。後來,年高的費先生談到自己寫這本書,做這些講演的年輕歲月時,他說那是一股子闖勁,雖不成熟卻也可愛。我覺得這幾種權力的解釋太過學術化,我倒不敢說人家不成熟,只不過是因爲我是社會學的徹徹底底的門外漢,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的解釋讓我在與實際印證方面犯了難,而我對這些需要體驗的社會現象幾乎觸及極少。

另外,文中提到西方將社會可以分成安穩的阿波羅模式和求變的浮士德模式。鄉土特色類似於阿波羅社會,“言必稱古”的文化塑造了一個穩定可靠的社會結構,在社會變遷緩慢的傳統中國裏,人們最常採用的是用註釋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不足,所以那個年代的改革尤其是激進式的改革多半夭折。而現代社會則類似浮士德社會,崇尚個人價值、鼓勵積極探索,相信創新創造產生的問題必將也必能由新的創新創造來解決。

《金剛經》說,“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大概意思是雖然世界並不真實,但是你卻需要用心感知並擇善固執地行動。《鄉土中國》這本小冊子大約就是給人這麼一種感知體驗吧。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 篇九

《鄉土中國》第一次讓我思考了中國現在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成因。以前從沒有想到要追根溯源過,也從沒想過這些問題的背後,竟有如此深層次的或簡單或複雜的原因。

在費孝通先生的筆下,中國人的特性是和土地分不開的。是的,中國作爲千年的農業大國,無論如今城市化發展如何洶涌,中國人的基因裏永遠有一句話被傳承着“面朝黃土背朝天”。可見,那時的中國,對土地對上天,有着我們無法想象的崇拜。我認爲,從一點就能體現出來,就是人們見面時的打招呼的方式。西方國家尤其沿海,需要看上天的臉色,決定是否出海,於是他們搭訕的方式就形成了“今天天氣怎麼樣”,而中國,同樣是要看上天的臉色,卻總結出了“今天吃了麼”這樣的句子。“吃”字一出,就讓人聯想到食物,而食物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土地。所以,在中國人心中,土地是衣食父母,相比於上天,土地在人們心中更爲重要,再加上一句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這也讓中國人留下了些許潛意識,向上天祈求只能是心靈上的慰藉,真的想要生存下去,要靠自己的雙手,上天可以決定這年收成好不好,而土地和雙手可以決定今年是不是有收成。在中國,一片土地就像是一位母親,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一個鄉村,一個鎮,年代久了,每個圍繞在土地上的人,多少沾些親帶些故。每個人彼此熟悉,每個人守一小片土地,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人們就安於這樣的現狀,不願意改變,於是家族式的社會就產生了。

家族,以血統關係爲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亦可稱爲家屬。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等。提到家族,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充分反映了所謂的中國人的醜陋一面,費先生在書中說,“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就是‘私’”所謂政府的“貪污無能”;所謂企業的“經營不善”都是這“私”的毛病在作祟。當家族的一個人“發跡了”,那麼以這個人爲中心的恨不得祖宗八代有關係的都成了親戚;倘若他落魄了,這個家,可能也就縮小成了三口之家。私心、崇尚權力、爲自己能得到的那些好處不遺餘力的爭取,中國人的劣根性就此體現出來。而讓這種劣根持續生長的正是中國人世世代代從傳承下來的中國式社會結構——家。不過,中國除了私,還有一點特色,就是值得稱讚的孝。所謂百善孝爲先,雖然鄉土中國的私心很重,但是並不能掩蓋中華傳統美德,從土地發展起來,一家族爲基本結構的社會,並不存在過多的法制。雖然歷朝歷代都有衙門有公堂,但鄉土中國的人們通常認爲家醜不可外揚。而除了法律還有什麼能約束人們的行爲呢,就是那“傳統美德”了。中國人信奉宗教的不多,大多信仰儒家,“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就是古老中國的禮治。

如今,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國際上的法制社會看上去的完全公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中國終於由孔儒教誨的禮治社會漸漸轉型爲時髦的法治社會,禮治與法治的衝突也就此開始出現。中國人講究仁、義、禮、智、信,禮治與法治的衝突就可從這其中的一個字體現出來——信。在傳統中國人腦海裏,信,不僅是美德,還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我們可以輕輕體會“言而無信”這四個字說出口時的感覺,透露的是何種失望、厭惡與氣憤,這就是中國人對信得感覺。鄉土的中國人合作一件事的事後憑的就是相互的信任,而這種單純樸素的感情,卻被法治打擊的體無完膚,法律不講信,講的是證據。鄉土中國的人不懂什麼合同,他們只認這個人,並且相信這個人,腦子裏沒有什麼證據的概念,沒有凡事籤個合同來保障自己權利的習慣,可是這樣,在如今的社會下,就得不到法律的保護,我們總能聽說一些因爲不懂法的冤枉案子,把那些受了委屈還不得公平的主人公稱之爲“法盲”我不敢苟同這個稱號,難道幾千年傳下來的禮教就全是錯的麼?爲什麼我們不能稱那些鑽法律空子‘缺德不違法’的人叫“禮盲”呢?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十

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寫於解放前的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社會學著作。《鄉土中國》不足五萬字,是一本典型的“大家小書”。

《鄉土中國》研究的是根植於中國農村的鄉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農耕歷史,“鄉土中國”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符號。在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鄉土中國”這一符號有着實實在在的研究意義。《鄉土中國》也在這個思想激盪的時代裏,成了暢銷書。

費孝通認爲:靠務農爲生的鄉下人世世代代附着在土地上,以定居爲常態,即便因爲種種原因離開土地的農民,也像“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又在新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定居下來農民附着在土地上,很少流動,鄉土社會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在缺少流動和變化的鄉土社會裏,每個人都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裏生活。在相對穩定、熟悉的生活環境下,形成了許多鄉土中國的獨特現象:“規矩”即可約束行爲,法律則大可不必;“常識”即可應付變化,“規律”就可有可無了。

中國人有“私”的毛病,費孝通從社會結構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好象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波紋的中心是自己,推及的遠近視財富和勢力而定。波紋的中心既不相同,推及出去的圈子也就各不相同,一切皆以跟自己的親疏遠近爲出發,因此中國人缺乏團體意識、缺乏對權力和義務的共識和遵從。在“推己及人”的波紋式社會結構中,也形成了維繫人際關係的道德要素:“親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朋友,相配的是忠信”,“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於團體的道德要素”。

何爲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裏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裏面,他認爲,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裏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講到他的很重要的一個理論“差序格局”。什麼是差序格局?很簡單就如同一顆石子砸到水上蕩起的一圈圈水紋,最中心的哪一點是自己,其餘就是按遠近程度來劃分。對於中國人自私,沒有公德心的論調很多,但是先生在裏面把這個問題做了一個梳理,他發現我們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樣,就在於羣己,人我劃分的基礎不一樣。西方人是什麼樣子呢?是團體。團體內外的人很清楚,他就從最基本的家庭這個概念分析的。在中國就不一樣。他的伸縮性非常大,你得勢的時候可以賓客三千,親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勢,也許一個人都不認識你。可以說我們的網絡是以自己爲中心,結果就造成了沒有一個人和你的網絡一樣的。這樣我們和西方的不同就出來了,西方要的是權利,而我們攀得是交情,我們講究是等差。西方是講團體,先有一個團體的概念,當然團體不能抹殺個人的,只能是契約平等,而我們卻是自我主義,一切都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存在。

其實不止鄉下人私,城裏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鄉下人更私。這不,在文人筆裏是中國威尼斯是蘇州,作者卻認爲“天下沒有比比蘇州城裏的水道更髒的了。”在接下來是內容中,費孝通先生討論了私和公家的關係,以及這個社會和西洋社會的不同。費孝通先生認爲,西洋社會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而中國社會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由此,我們的社會可以或說很大也很小了,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沒有詳細概念。我是一名見識淺薄的學生,在這裏也概括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就在此打住算了。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爲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說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爲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爲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爲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擡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爲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