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蒹葭》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1.44W

《蒹葭》讀後感【多篇】

《蒹葭》讀後感 篇一

煙霧繚繞中,一個少年,緩緩走來。不論是要逆流而上,還是要趟過高而陡的山地,或是要走過遙遠而彎曲得險路,他都不輕言放棄,只爲心中那夢想的“伊人”。從晨光初現到“白露未已”,永不言棄……

掩卷,沉思。我們每個人心目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個“伊人”,這個“伊人”可能是國中學子想要進取的心;可能是上班族想要升職加薪的願;也可能是老人們盼子歸巢的思……但無論如何,又有幾人能做到像這位少年一樣朝着自己的目標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去追尋呢?

不論結果,只要努力過了,也不會留有遺憾,而那不留遺憾的拼,不也值得去學習嗎?

就拿我做個反例吧!每次開學,我都會興沖沖地寫下一大堆學習計劃,但漸漸的,我開始感覺到不對勁了,不是計劃制定得不夠完滿,而正是應爲太“完滿”,我堅持不下去了。於是就會找藉口:稍微放鬆一下也是可以的吧。最後,只能在考試中“默默退場”留下隱隱遺憾……

“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只有走出來的美麗。”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許多人,也曾和我一樣,開始時滿心歡愉地抱着“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熾熱的幹勁去追逐我們的目標,但都以失敗告終。不妨想一下,我們這,是否是一種等?

而這篇文章,更很好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畏艱險的形象,值得我們學習。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着去跳出自己的舒適圈,跳出自己的安逸界,讓自己也去努力,哪怕只有一次拼盡全力,不留遺憾……

“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這是當下最具影響力的一句話,也是網絡熱詞之一。今天,讓我們真正地去踐行它,而不只是掛在口邊,開幾句玩笑。

讀《蒹葭》,讓我初識古代愛情的美好;讀《蒹葭》,更讓我真正擁抱努力!

事實上,學習也好似尋找“伊人”那漫長而又充滿未知的道路,但只要我們有“有志者,事竟成”的豪情壯志,腳踏實地,終會尋到那個,站在河畔的身影……

《蒹葭》讀後感 篇二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蒹葭》這首詩,我深深的被詩中主人公執着、不顧艱難險阻,尋找伊人的情感所深深吸引,心中感觸良深,《蒹葭》是《詩經》中300篇中的名篇。其傳唱非常的經典。

河水之中蒹葭蒼蒼,河岸之上白露爲霜,蕭瑟秋風吹過,是茫茫的秋水之上,煙波萬狀。遠方有一位伊人站立在河中的小洲上。伊人在水一方,可望不可及。癡情的男子不顧道阻且長、且躋、且又……苦苦追尋心中理想的那位佳人。他被佳人的美好所吸引、沉醉,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上下尋找,苦苦追尋。他卻怎樣都找不到他心中那位愛慕已久的伊人。當他痛苦不已,傷心欲絕即將放棄之時,心中的伊人又不時的閃現在他的眼前。若隱若現,忽遠忽近,飄忽不定。在水一方——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在水中沚。伊人的行蹤不定,使這位癡情的男子欲找無方,欲罷不能。男子的滿腔情思流露在文字之間,情意綿綿,唯美爛漫。

詩中癡情的男子追求心中理想的伊人一往情深、不顧艱險、執着、不放棄、堅持。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不應該如此嗎?

成功是什麼?成功是經歷風雨後取得的勝利;是經歷挫折後獲得的榮耀;是經歷艱難險阻後得到的輝煌。成功是一位兩年前上六年級名叫陳宏程的同學,在畫室裏畫畫,經歷了多次的失敗後,想過要放棄,這時指導老師黃老師走過來,對他說:“遇到這點挫折就想放棄?畫畫不能着急,一次畫不好我們兩次,兩次話不好,我們畫三次,知道好爲止。堅持就是勝利,成功貴在堅持。”最後在黃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我的努力堅持下,第五次完成了作品。

我們常常羨慕那些在成績上優秀的同學。但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取得的成功。我們卻忽略他爲成功付出的努力。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懂得堅持。因爲成功貴在堅持,要取得成功就要學會堅持。水滴石穿、繩鋸木斷、鐵杵磨針……這一個個故事都是給我們的鼓勵。

成功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字眼,要做到卻充滿艱難曲折。成功的那一天也許已經看淡結果,難忘的是成功背後不服輸的信念,回味的是成功背後努力堅持的汗水。

《蒹葭》讀後感 篇三

人們總是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一些詞語,譬如說優雅,譬如說哀愁,再有痛苦,但其實我們不是真的瞭解這些詞語吧,我們只是“知道”。後來,當我們長大一些,我們在某一個瞬間突然真正瞭解到這些詞語的意思,當這些詞語來臨時我們的感受,但在那個時候,卻又發現,那個詞語,好像已經不那麼深刻了。快樂不深刻,悲傷不深刻,我們還剩下什麼。

但在詩經中,不一樣。好比說蒹葭一篇,我幾乎無法讀出他那種在迷茫的執著之中還剩下別的什麼。他一唱三嘆,靜靜地訴說出自己的苦悶,他遠遠眺瞰,默默地堅持着跟隨。雖說是重唱疊句,但卻又愈發哀涼。從開篇的物象就選擇了蒹葭,秋天的白色,季節和色彩上的雙重疊加使得氛圍更加的有悲的色彩。通過物象的氣質和天氣的特點來表達對對方的情感,這在《雨巷》中也頗有體現。雨巷中藉助丁香的氣息,來襯托出姑娘的憂鬱氣質,那種哀怨的無奈,萍水相逢的美麗和隨之而來的,擦肩而過的遺憾。還有什麼比這能引發人們的惆悵呢?

在蒹葭中,詩人通過秋天的蒹葭的白霜色彩,烘托出了一種悲涼的氛圍,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空間的變化,越發蕭瑟。再者,伊人的位置變換無蹤,有多少次近在眼前卻又遙不可及。即便如此,詩人也沒有放棄對伊人的追求,一直堅定而執着,儘管面對的伊人是不可琢磨,飄渺虛幻,似真似假,但仍然不放棄。興許這就是情感的力量吧。讓人忠於一件事情,一個人,由衷地讚美和喜愛,無條件的支持和追逐。希望伴隨着痛苦而來,光芒在暗夜中誕生,這種情感相比與雨巷來說更加執着,更加堅定,更加有信念。蒹葭所帶來的那種由痛苦中歷練出來的希望,就像桃花源記中:“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不是一下子就拋給你,而是細水長流,然後,在合適的時機,卷軸全開。水光溫柔,笑靨如花。

而雨巷以人的感覺,和蒹葭中又稍有不同。那種來自人性對美的嚮往,卻又無法欣賞,只得默默承受這錯過的遺憾,回味着其中的苦樂。美是多樣的,有粉紅色調的甜美就必然有清冷藍調的哀怨。誰不喜歡陽光的溫暖啊,生活中的苦澀已經足夠了。但是當我們有真正面對這些不太陽光的哀怨,有些溼冷的哀怨,是否也會發現,其實那個所謂“冷清的藍色”也很溫暖啊。

《雨巷》全詩都散發着丁香的哀愁氣息,而丁香花色多紫,本有一種神祕之感,又加之當時環境輕霧瀰漫,那種安靜的感傷的氣氛自然流露,在詩中對詩人的抒情也是頗有幫助,讓人有一種水到渠成之感。雖說全篇瀰漫着深深哀愁,但是我們在默默承受這種錯過之後,卻也發現了它的美不是麼?這種溫暖,是在哀愁的底部,等待我們發現的吧。它來的時候悄無聲息,走的時候留下溫存的紙條,上面寫着祝福的話語。

有些詞語,我們雖然知道的早了點,但我們最後也還是“知道”了,興許那種頓悟的感覺,也才鑄就了這種錯過的淺笑吧——只屬於錯過的淺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