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道士塔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8.92K

道士塔讀後感(多篇)

道士塔讀後感 篇1

今天在寫關於敦煌文化的論文,看到了一些觀點,覺得《道士塔》可能對於王道士的評價過於偏激了,餘秋雨我是非常敬佩的,或許是出於當時研究文獻的限制,或許是因爲餘先生當時還年輕,接觸的文獻還沒有這麼多,也許是限於當時的研究水平,也許因爲是一些或多或少的原因。

有一些感性的認識是無可厚非的,作爲一篇優美的散文,《道士塔》不失爲佳作。但是作爲選入中學課本的《道士塔》,它卻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當時中學生價值觀在逐漸形成的時候,他作爲一篇感性帶有幽怨的散文,激起了許多熱血人士的憤慨,爲我們描述了一個愚昧無知的道士形象,這種觀點深入人心,以至今天提到王道士,對於那些不願去了解以及客觀評價的人來說,異常憤慨。

我覺得我受不了這樣的一致討伐,站在道德制高點俯視別人,是人心本樂意去闡釋的東西。因此,我覺得有必要跟那些熱性的人以及傾向客觀的人,覺得有價值的人分享另一種聲音。對於那些覺得事不關己不想了解以及自詡成熟的人,你大可以當做是無聊時的消遣罷了。

現在是個快餐文化的時代,好多人樂意一味吸收一些東西,不去思考到底如何。我雖然不相信這是否全是真相,不過作爲闡釋思辨已經足夠了。

道士塔讀後感 篇2

《道士塔》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爲那個時代,也爲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爲力的嘆息。

全篇圍繞敦煌莫高窟展開,說的是在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掌管,因爲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爲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爲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

國寶外流,我們發自內心地遺憾、痛恨、憤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讓我們在今天,在這個覺醒了的民族當中,開始做一些事對遺失的文化進行補救。於是,在遺憾、痛恨、憤慨之餘,我們直截了當地想抓住罪魁禍首。那麼,元兇是誰?是犯下了強盜行徑的西方學者?是目光短淺、愚昧無知的王道士?還是舊中國,那個沒落在閉關鎖國中的“天朝”?或許真如古人所說的“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自身的落後讓我們已無心理睬一下被擱在西北荒涼之中的文物們,只好讓強大的勢力來替我們保管。

想想舊中國所揹負的“東亞病夫”的恥辱,想想“落後就要捱打”這鐵一般的真理,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民族自尊心在哭泣,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它令我感到那樣恐慌與不安。彷彿有一枝利箭從歷史深處射來,刺痛了我的心。

道士塔讀後感 篇3

語文課上,老師給我們讀了餘秋雨的《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章,這本書記錄了餘秋雨在旅途中看到的名勝古蹟以及他的感受。

讀這篇文章時,會感到心在痛,心在滴血,因爲身爲一個炎黃子孫,當你看到因爲王道士和那些官員的愚昧無知而使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產——敦煌石窟,裏面的敦煌文物被外國人以一點點的錢纔買走時,我相信,你也會感到十分難過。

如果王道士或那些官員中的其中一方能夠重視那些文物,也許,這些文物現在就不會在外國的博物館裏,而在我國的博物館裏;也許,我國科學家現在就不用花大量的錢財購買拍攝敦煌文物的膠捲,科學家們就能用實物進行研究。可惜,這一切,只是如果。

爲什麼?爲什麼那些人不重視敦煌文物?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那樣的愚昧無知?雖然外國學者買走了敦煌文物,但他們能保護好,而王道士卻用石灰刷白了畫滿精美的壁畫的牆壁,把精美的雕塑砸爛,做成了粗糙的天師、靈官菩薩。

文章中說過:“當外國人運着一箱又一箱、一車又一車的敦煌文物時,一個古老的民族在滴血。”是啊,那震驚世界的文物,本應該是屬於我們的啊!而現在,卻被那些外國人拿走並令他們受世人矚目。

敦煌文物啊,你可知我們十分想念你!願你能早日迴歸祖**親的懷抱,讓我們一睹你的風采。

道士塔讀後感 篇4

《道士塔》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首篇文章。文中紀年的開始爲1900年,有一個缺少文化底蘊的道士在敦煌《莫高窟》住持,並在偶然間發現了藏經洞。

1900年,想必這個時間點中國發生的事無人不知。偌大的清王朝竟然在三萬人的進攻下不堪一擊,將京城拱手讓給侵略者,遭人劫掠還要賠款割地,其慘、其辱、其痛,無法言說。而藏經洞中的文化寶藏被騙走或叫被掠走,同樣讓人扼腕惋惜,無以言表!由此,我想到了自家的遭遇……

簡單推算了一下,父親出生的時間是1911年,這一年正是中國封建帝制王朝傾覆的一年。大姑是父輩的老大,比父親大4歲,出生時間是1907年。而1900年,我未曾謀面的爺爺應該還是少年時期。想來,爺爺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且目不識丁的農民,他不會知道敦煌,更不會知道莫高窟,包括攜家帶口逃亡的太爺爺。

說這些本意不是妄自菲薄,因爲我的家世在過去根本無人書寫,文字上從未曾留下過隻字片語;可見祖輩上即沒有人做過官,也沒有過文化人。

父輩中的幾兄弟(含堂兄弟)只有父親讀過三年私塾,那還是幾位爺爺合力出資供讀的。所以,我所見到的“家譜”,只是父親親手繪寫的《三代宗親》譜。上面列出的最高輩份是我的曾祖父,即太爺爺。如果這就算是家譜的話,那麼我的這位太爺爺就是我家有記載的最高統帥了,頗有點太上皇的意思。

正是我家的這位“太上皇”,在清晚期的兵荒馬亂中,帶着一家老小從承德建平(今遼寧)一路向北逃荒,最終在黑龍江北林(今綏化)四方臺處落腳,之後又輾轉至海倫境內紮根。

在逃荒的路上,因爲沒有吃的,無奈之下先賣掉一個兒子,後將我的姑奶賣給別人家做童養媳,之後他們便與家人斷了聯繫。

1975年,姑奶的孫子在海倫上學。曾受奶奶委託,到我的老家尋找親人並找到我的堂叔家。當時我的老爺爺張福林(爺爺輩分中最小的)已經去世,堂叔也不在家裏,是堂嬸接待的他。孩子說:他奶奶已70多歲,因逃荒被賣時很小,加上沒有文化,家裏人都叫什麼名字沒記住,只記得一個弟弟的外號。與親人離散後,隨着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思念親人,便指使兒孫們四處尋親。經過多年打聽,終於獲得我老爺爺的信息,並憑藉這個信息找到了堂叔家。遺憾的是堂嬸給出的回答令人失望,她說老張家在過去根本沒有丟失過人,肯定是找錯了人家。結果孩子不僅被拒絕,甚至連頓飯都沒吃就走了。從此,姑奶的消息徹底斷絕。

講述這一小段家史,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那段歷史,但卻是當時中國境況的一個縮影,一個鏡頭,一個特寫。

莫高窟的千年文化瑰寶任人掠奪,是那個年代國家落後與羸弱的悲哀;我的家背井離鄉,親人離散,同樣是生活無計所逼。這,不正從一個側面證明:國破山河碎,家貧度日難;虎狼噬弱肉,羔羊任烹煎!文化,又怎能逃脫遭受劫難的命運呢。

道士塔讀後感 篇5

歷史的羅盤飛快的旋轉,望着飛揚的黃沙,我站在中央,心中有着太多的悲憤與無奈。但,回不去了。

——題記

我深深記得,學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對洋人的怨恨,恨他們強盜一般的舉動,恨他們將中國的藝術寶庫洗劫一空,我恨!

但,現在,我迷茫了。

到底是外國的“強盜”毀了我國的敦煌文化還是我們自己呢?

心中的天秤,漸漸向自己傾斜……

沒錯,就是我們!我們自己地府了這一切!

我無法想象那些官僚吃着俸祿,住在王府,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併到處逍遙時,是怎麼一副嘴臉輸出運費太貴;我無法想象他們用破舊的席子、麻繩捆着一筆筆文化財富時,沿途那撈碗油水時的自然,如此之“不經意”的將其放入己袋;我無法想象他們知道這些爲無價之寶時,講的不是怎樣保護、使這筆文化延續下來,而是用它去賄賂高官時的阿諛奉承,我真的無法想象,更覺得噁心!

我怨王圓篆,但我不恨他,因爲他只是無知,因爲他只是一個想有點寫的普通百姓,用他自己的價值觀認爲很值的將文物賣出去,這筆債讓他背,實在太沉,太沉。我怒於斯坦因他們從一個不知世事的道士手中用哄騙的卑鄙手段換取一車車經卷,但我也無奈與此,就如一羣飢腸轆轆的人,見到一間擺滿山珍海味的房間,他們本想用自己所大的獵物來換取,誰知連個守門人都沒有,屋門打開,像在恭迎他們似的,誰不欣喜若狂?而彷彿最與此無關的那些官僚們,卻是我的所恨之處。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覺悟,恨他們終是沒有那份赤腸忠心,不曾爲祖國着想,不曾發覺這是一筆文化財富,不曾認爲將一絢麗榮耀的文化所埋沒的罪惡感!但我也無法想象如果洋人沒有把這些文物帶回去,沒有看清它的價值將其放入博物館小心珍藏,這些東西會怎樣被我們糟蹋?也許,我們連文獻的膠捲也沒有了吧?

王道士,他只不過是這場變故里的一個受牽連的人物罷了,那些洋人也只不是一零星的火星而已,真正恐怖的是那些官僚的心理,思想,這纔是真正的導火線啊!

擡頭望天,那大洋彼岸的人們吶,我真誠並鄭重的感謝您們幫中國保管着這筆文化呵,但那終只是借放,敦煌之魂,一直纏繞着這一有着燦爛文明的古國。

只是,那時的我們,迷失在了沙漠,努力的揮舞着雙手想要撥開重重迷霧,但終是,未瞥見綠洲……

道士塔讀後感 篇6

看《道士塔》,心中算充溢的不因該僅僅是作者的一個“恨”字,且,又怎能夠一個恨字了得?但全文讓該充斥着“恨”字。

恨,恨誰呢,恨那王道士?恨那外國探險家?然而,真正應該我們恨得,是這千年泱泱文明古國的貪婪,和它的臣子滔滔不絕區對此隻字未提的奏摺。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麼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麼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雲的'站陣

決勝負於城下

這個是餘秋雨在文章中回憶起的一首詩,全片貫穿着恨,他恨他沒有早生一個世紀,他恨他沒有辦法阻止這一切,他恨他,辦更恨的是那個王道士。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車,又一大車。都裝好了,紮緊了,籲——,車隊出發了。”要知道,對於這些外國探險家來說,這個是足以讓他一輩子榮華富貴的寶貝,但對於我們來說,這箱子、這卡車所裝載的是我們國家的文明遺產,是千百年我們祖先智慧凝聚的精華,它不是錢,它是一種精神,前代人爲後代人留下的已經萬年流傳的精神,它記錄的是一個文明,它代表的是一種使命,它的意義不是讓人去消費,它是一種藝術。

然而,在王道士眼裏,它,是廢物。

也難怪,當外國探險家一個個風餐露宿不遠萬里來到莫高窟“遒經”的時候,那些中國文官卻在他們的書房中間,欣賞者,把玩着,“但他們沒有那付赤腸,下個決心,把祖國的遺產好好保護一下。”原因很簡單,因爲這麼多的東西,要運的話,沒有路費,正如作者所說“沒有運費。好吧,那就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不難猜測,此時的中國官員們在幹什麼?

文化就是這樣,漸漸被荒廢與黃沙的……

這一箱箱文物被運走,劃開的是一個文明古國的傷口;一卡車一卡車的偷渡,是一場反客爲主的節目;王道士駐守的地方,是中國文明的心臟!

現如今,事情已經發上很多年啦,一切於事無補,但是鎮一筆千年文化的債不應該算到王道士的頭上,他承受不起,也不應該他承受,是當朝的政府使這千年的文明消失,這個是悲劇,是一比無價財富的損失。

或許,我們能夠對此悲劇所作的,僅有在那莫高窟前面,做祈禱,或者贖回遺失到國外的文物,然而我們永遠贖不回丟失的東西……

道士塔讀後感 篇7

“車隊已經駛遠,他還站在路口。沙漠上,兩道深深的車轍。”

是啊,侵略者的車輪已深深的勒進了中華民族的脈搏,他也在雕刻歷史的恥辱與悲愴。

王道士啊!您這是愚昧還是無知啊?墩煌多少燦爛都丟在您的手裏。您望着遠去的“客人”,難道就不怕呼嘯的黃沙捲走了您的美夢嗎?

這些千里迢迢趕來的侵略者,他們做好了捨棄生命的準備,爲的就是這價值連城的經卷。我們憤恨他們,憎惡他們,就如同那個青年面對已成灰燼的圓明園: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

“被我攔住的車隊,究竟應該駛向哪裏?這裏也難,那裏也難,我只能讓他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我好恨!”

攔住的車隊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嗎?任憑狂風的肆虐嗎?

淚也流出了我的雙眼,那就用我的淚水暫且凝固鬆散的黃沙,讓這可憐的經卷先安寧一會,等待我們這些後來者去保管他們吧!

道士塔讀後感 篇8

你看到西邊的日落了嗎?這是一個古人流血的傷口……

當爲數不多的車輛、幾十個箱子、數百卷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時,誰知道,那是我們中國不斷受到的創傷。

愚笨的道士自認爲很聰明,當他把山洞壁畫畫成他認爲很漂亮的樣子時,他並不知道他在破壞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把那些優美的雕塑砸到心滿意足時,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拋棄了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當他貪圖小利,把洞裏的東西都送出去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成爲一個罪人了……

我們應該批判一個無情地送出我們古老文明的道士的愚蠢,還是批判當時統治者的短視?一個無價的石窟怎麼能由一個道士看守呢?而那些文人其實知道這些文物的價值,爲什麼不捨得當時的一點運費呢?

正如作者所說,“只要看看這些官僚豪華的生活排場,就知道絕不會窮到籌不出這筆運費。”與那些冒着生命危險前來收集的外國學者相比,這是多麼悲哀啊!

當我看到我們的文物被運往其他國家,我的感覺不僅僅是憤怒,而是憤怒和仇恨。

一位日本學者說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是的,敦煌在中國,敦煌研究在中國,但是文物卻不在中國。當自己的東西到了別人手裏的時候,當研究自己的東西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並且要用膠片來研究,這只是用悲傷就可以總結的嗎?

傷口總會癒合,但傷疤,卻擦不掉。

道士塔讀後感 篇9

文中作者引用了中國青年寫給火燒圓明園的額爾金勳爵的幾行詩句:我好恨,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是我能與你對視着站立,陰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曠野,要麼我拾起你剩下的手套,要麼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要麼你我各乘一馬,遠離天遮天的帥旗,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話,無不表達出後人們對前人的痛惜。

每一個歷史文化悲劇,都讓我們中國失去了許多隻屬於我們中華文明的光環,也讓我們後人明白一個國家的文化要想永遠流傳下去,就應該用最率真的態度對待歷史留下的一切。

道士塔讀後感 篇10

《道士塔》描述了滾滾黃沙如海,湮沒了歷史的痕跡,血色殘陽中,莫高窟就如一道滴血的傷口,佇立在四起的黃沙間。

我們在指責王道士的同時,更爲那個時代的中國感到可悲。區區幾個外國人,就拉走了大批的中華瑰寶,這不是屈辱是什麼?反思中國的歷史,沒有一次來得像這一次心口滴血。愚昧的人,眼睜睜地看着外國人盜竊國寶而不自知,這是件多麼可怕的事情。

那些外國人簡單地以極少的錢財換取了莫高窟的文明記錄,把中國的輝煌帶到了他們的國度,他們的掠奪,不只是掠去了幾卷經卷,幾幅繪畫,幾座雕像,而是讓一個民族蒙受屈辱,讓一個民族的靈魂千瘡百孔,讓一個民族今天只能從外國人手中以高價買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東西。

這樣的悲劇究竟是誰的過錯,是那些外國人,還是那個卑微的王道士?王道士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什麼也不懂,卻因爲自己的無知活活埋葬了不知多少人的眼淚。他只是這場悲劇中一個可笑的小丑。而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將這些敦煌文化放在倫敦博物館,反倒能長久地保存。

除卻詩意,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這裏理所當然少不了殺戮和犧牲。在這片廣袤而厚實的土地下,究竟掩埋這多少將士的靈魂?他們沒有名字,沒有可考的歷史,只能默默地,永久地沉睡在此,化作沙堆一座。

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文化,卻在歷史的長河中選擇遺忘,在時間的流逝中拱手相讓。好在,當西方的使者將中國的文明掠去,向世界宣告他們取得的成就時,有中國的敦煌研究者埋頭苦幹十幾年,爲敦煌洗刷屈辱,向世界證明,敦煌的燦爛在中國。

卻只怕,再過千百年,當歷史的風煙已成爲舊跡,不會再有人記得這份傷痛,剩下的只有一份可怕的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