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_北大高級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_北大高級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

北京大學簡稱北大,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能在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是衆多學者們夢寐以求的學習機會。下面是本站帶來的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篇一

六月初,我有幸走進北京大學,參加株洲市國土資源局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的學習。時間飛逝,七天的學習生活很快結束了,然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未名湖、博雅塔仍歷歷在目,名師教誨亦聲聲在耳。

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無數莘莘學子的夢想,爭取到這次學習機會也是局領導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愛。此次培訓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體現出組織上的高度重視和良苦用心。學習機遇十分珍貴,只爭朝夕,我自覺嚴格遵守學習紀律,認真聆聽,仔細筆記,學習生活豐富充實,受益匪淺。幾天來,共聆聽了14位名家大師的講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風采讓我爲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爲之震憾。授課的老師們都是其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他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浸潤着我們的心智,陶冶着我們的胸懷,一些獨特的新穎的觀點也給了我們心靈的啓迪,讓我感悟頻生。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人文社會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着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與膚淺,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培訓班裏的49名學員,通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進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二.啓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教授們的講課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啓迪與教育。清華大學張敏教授在給我們講《城市品牌形象與國際化建設》的時候提到要把工作當作事業而非職業,他講到如果只把工作當作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手段,就會只是滿足於完成任務和養家餬口,爲了一份薪水不得不做。只有把工作當作一份事業,作爲追求和奮鬥的目標,纔會熱情投入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們自己的工作中,經常缺少的就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熱愛,我們經常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認爲工作就是每天必須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務,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領導交給的任務按要求做完,至於做到什麼程度,沒有人會想,所以工作業績平平,找不到亮點。我們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入手,改變自己的觀念,把本職工作作爲一種事業,而並非職業。對工作懷有激情,對工作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尊重。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篇二

作爲一名剛加入教師行列兩年的新教師,非常有幸踏入中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參與研修。北大研修,是一場非同凡響的教育盛宴,聽了聞名全國的名師們的講座,深深受到感觸,也深深感受到北大濃厚的文化氛圍與人文特色!

《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曾描述:教師的外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北大附中校長趙鈺琳教授的低調務實,吳昌順校長的批判精神,華應龍教授的融錯見解,張思明教師的終身學習,趙希斌教授的幽默風趣,孫慶均教授的智能開發……一場場精彩紛呈的講座,充分展現了名師們的大家風範,還有博大精深的學術造詣和樂觀寬容的人生態度,讓人感覺猶如春風拂面,清新悅目,讓人盡情享受心靈豐收的愉悅!

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於人性化育的職業。在面對職業生涯初始階段的種種困惑與憂慮,北大研修,無疑給予我一次精神餵養和隱形引導。何爲優秀教師,何爲專業化成長,何爲有效教學,何爲最好的教育,何爲教師的幸福生活……讓我更深層次地領略教育的深度內涵,選擇性地反思自身的教育現況,在此願同大家分享、共勉。

1)我所知

優秀教師和普通教師的最大區別在於優秀教師聚集了知識魅力和人格魅力兩者,即優秀教師=知識魅力+人格魅力。正如曹志祥副主任所說:一名優秀教師,應在“術、器、道”這三方面上有所建樹。術,指有一定的思想觀點,對教育有一定理解與看法;器,指教學有一定的方法;道,更高層次的追求,指研究教學規律。一位教師要想做到跳出學科,跳出教育,更好地上臺階,必須使個人獲得發展,從教學新手到專家型的教師,其間有一個專業成熟的過程,而教師進行的“教育探索”是達成專業成熟的重要途徑。做到專業成熟,教師應培養專業眼光、專業品質、專業技能,先探索教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後開展基於以課堂教學爲陣地的教學敘事研究,逐步成爲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而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一種追求狀態,都是一個積攢的過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貴于堅持,拒於惰性,不能急功近利,只單純停留在‘術’方面的追求。

2)我所悟

非常贊同一句話:自己給自己的舞臺有多大,人生的舞臺就有多大!人只有積極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實踐中創造人生,纔會活得有意義、有智慧、有尊嚴、有深層次的快樂和幸福。無意義的工作只會孵化出無意義的人。同樣,今天教師生活的無意義,很大程度上緣於教育教學工作的呆板僵化。場景在變,學生在變,可內容形式不變,用同樣的方法,教同樣的內容,接受同樣的考試,被同樣的標準評價,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重複不老的“旋律”。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實,才能使教師從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內容、新特徵、新細節,才能感受教育工作的真正意義,享受教育的快樂與幸福。教育是一個創新的天地。思考學生的個性,分析教學內容與組織方式,考慮學習方法與教學策略,在生活中反思這些內容,會發現這裏有收穫和發現,有歡樂和痛苦,是積累而不是重複。教師生活因爲研究而不斷豐富起來,教育的幸福因爲創造而獲得意義。

3)我所思

教師存有“反思之心”,就會發現自身的不足,就會有所求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不斷反思,給自己更多的積極的心理暗示,那教師必然沉澱無比深厚的教育智慧。而學生是成就名師的最好專家,而教師的反思促進了這一過程的實現。教師需行走在有效的課堂管理和科學化的班級管理之路上,且行且吟。領略了在教學一線的名師們的教育思想蘊含後,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職業生涯:1)如何突破自己的教學領域,如何拓展自己的教學上升空間,如何突破教學停滯瓶頸;2)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出學科特色;3)如何克服浮躁之心,享受職業幸福。在沒有聽名師們的講座以前,總覺得爲人師表就是授業解惑,要不斷地充分完善自我,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卻沒想到做一名好老師,就得有厚實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師德修養,還要有一顆愛心,善待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要健康快樂地成長,還有教師的專業成長會和自己的幸福人生密不可分——原來,教師的專業成長源自於教師的幸福人生。從名師們身上,有太多的亮點值得我學習。例如趙鈺琳校長的成功論:成功=知識+見識+膽識;已經退離教育第一線多年,卻對教育發展動向仍瞭如指掌的吳昌順校長,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將有教學研究價值的報紙剪下粘貼在筆記上,一年一本,收藏至今筆記本堆起有幾米高;華應龍老師的融錯論;名師張思明老師,自學成才,十七年堅持不懈地研究數學建模,堅持終身學習,他的事蹟讓我明白:教育需要等待,教育需要堅持,教育需要用心;趙希斌教授大膽剖析,勇於揭露自身短處,從追‘功’到淡泊明志的歷程,讓我感受到名師的風範與個人修養;馬健教授的“教師幸福論”,更是春風化雨,綿綿不息。

4)我多求

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由自己的行爲所鑄造,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爲,而是一種習慣!因此一個人的行爲與行動至關重要。一個不斷追求進步的人,是一個善於對自己提出要求的人,我的所求如下:一、做一個‘四心之人’,即用心,恆心,細心,留心;二、堅持學習,發展個性,揚長爲主;三、做一個有幸福感的老師。吸取他人精粹,發展已有之長,保持持續動力,達到以下目標:一、完善自身知識體系結構;二、形成自身教學風格;三、形成學科特色,打造科技基地品牌;四、終身學習。目前,作爲一名新教師,自身確實存在很多不足,但每個人的能量都是無限的,在反思的基礎上,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必會在教師生涯中做出自己,成就自己!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從自己的課堂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篇三

摘錄于丹《論語》心得:“一個人的發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於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遠,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願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2007年6月,我們60人有幸參加了北京大學MPA研修班,姜局長在開學典禮上給我們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近幾年,工作職能的轉變對我們的理論素養、學識水平、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處理好工學矛盾,圓滿完成學習任務,學有所成。我們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因爲我們已經感覺到原有知識的不足,都非常渴望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我們抱着這樣的態度參加了這個學習班,可以說如飢似渴,大家遵守紀律、認真學習,通過近一年的學習確實感覺有很大收穫。

MPA班的老師都是著名的學科教授,他們的真知灼見給予了我們耳目一新的震撼和體驗。儘管他們的風格各有千秋,語言或犀利詼諧,精闢或潤物無聲或石破天驚,但其共同點就是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具有很高的造詣。通過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解、生動犀利的剖析、旁徵博引的佐證、娓娓動聽的論述,使深奧莫測、枯燥乏味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引人入勝。有時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老師會用不同理論和見解,從截然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和引導,這對我們來說具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他們用全新的理念打開了我們固化的思維,用豐富的知識和事例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這些比學習知識本身更讓我們學有所獲。

歷時10個月的時間,集中授課共30天,但這短短的經歷,已經爲我們的人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除了獲得知識,還有一些感受和體會:

一、課程裏的收穫。

1、於洪波老師的《項目管理》課程,倡導一次把事情做成功,並且給我們分析了“一次成功”的基本要素:一次成功=正確的方向+正確的目標

以前我們對項目管理的認識是膚淺的,通過學習使我們認識到項目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重複性的經營活動不叫項目,連續性、常規性的工作也不是項目。項目必須是一次性的,具有明確的目標,還要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我們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當作項目來做,要爭取一次就把事情做成功。

2、盧存嶽老師的《組織行爲學》和《人力資源與開發管理》課程名言:

好、大、難的任務,要從大處着眼、往實處用勁;

組織是個好東西,具有天大的功能,整體遠大於部分之和;

關係是個好東西,是科學之頭、科學之首、科學之根、科學之基,關係是生產力;

生產決定今天,科技決定明天,教育決定後天,管理決定天天;決策定在高處,執行做在明處,操作落在實處,管理是在處處。

3、王俊宜老師的《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科技革命》

王老師所講的世界經濟組織的演變發展歷史,站在更高的層面分析了世界經濟形勢,給我們講述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使我們對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的兩個階段(高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和長週期理論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預期驚歎不已。王老師超強的記憶力讓我們折服,精深的專業,獨特的風格,陽光的心態,充沛的精力,讓我們敬佩。其豐富精彩案例,針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分析,引領國內經濟的視野,給了我們很好的啓示和思考。

二、作爲當今社會的合格管理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近年來隨着忙碌的工作,我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事務性的工作中,加之自己的惰性,很難靜下心來系統地學習知識,經常是現用現抓,照搬照學,常常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如今我們知道了在任何境遇下都不應該放棄學習和汲取知識, 用知識充實生活,每天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用知識來充實頭腦,每天都是一個鮮活的自己。選擇了學習就選擇了進步,要努力學習,增強能量,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力爭轉化爲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學習知識重在改變思維方式。

成年人的學習,重要的不是對知識的單純記憶,而是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思維方式,並將這種思維方式轉化爲一種能力,推及到生活中、工作中、社會中,做到觸類旁通、一通百通。要學習和掌握用不同理論、角度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要善於形成自己的觀點,將知識做到爲我所用,爲我所長。

一年來,我們學習了20多門課程,北大老師淵博精湛的知識,嚴謹細緻的治學精神,敢爲人先的創新意識,使我們在和諧愉快的學習中對客觀世界有了一個較高層次的科學思考,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個人素質,提交了期中和結業論文,結合實際和本職工作進行了思考,豐富了知識體系,增強了理論素養,開拓了視野,倍感受益匪淺。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虛心學習,用所學的公共管理知識全面認識和把握工作,把自己塑造成爲具有現代管理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的合格管理人員。

經過學習,我們的知識從零散變得系統,對公共管理的認識從模糊變得清晰,對社會的思考從感性變得理性。今天我們結業了,但這不是學習的結束,我們已經體會到生活、工作和生命都是學習,我們有決心象MPA班的教授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最後,用一首詩作爲我學習體會的結束語:

如果你不能成爲山頂的一株鬆,

就做山谷中的一顆小樹,

但須是最好的一顆。

如果你不能成爲一顆大樹,就做灌木一叢。

如果你不能成爲灌木一叢,就做一片草綠,

……

如果你不能做一條公路,就做一條小徑,

如果你不能做太陽,就做一顆星星。

工作有大的,也有小的,

不能憑大小來斷定輸贏,

無論做什麼都要做最好的一名。

猜你喜歡:

1.高級研修班心得體會

2.北大國培研修心得體會

3.清華大學研修學習心得體會

4.2017年清華研修班學習心得

5.北大培訓學習心得體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