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精品多篇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精品多篇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篇一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教學難點:使學生經理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現並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準備:配套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有牛頓因爲看見蘋果落地,進行思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偉大的成果。引導學生得出:要注意觀察、思考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的問題,並從中探索出一些規律。設計意圖:由科學家從一個平常的現象得出偉大的發現,引導學生應注意觀察身邊的一些平常的、習以爲常的現象,並從中的出一些規律,對學生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二、教學加法交換律。1、隨着氣候漸漸轉涼,從下個月開始,同學們都將投入到冬季鍛鍊中去了。電腦出示第54頁的例題,這是某個班級進行冬鍛的情況,提問:從這張圖片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依次出示:①參加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參加活動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繩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從創設的貼近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自由地提問,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並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其中的這兩個問題:在黑板上張貼:參加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參加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3、你們能馬上口頭列式並口算出結果嗎?指名回答,教師板書:28+17=45,追問:還有其他的方法來解決嗎?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完成板書:17+28 =45(人)爲什麼這兩個算式的結果一樣?4、你們能用一個符號把它們連接以來嗎?教師繼續板書:28+17=17+28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你們有什麼發現?在等號的兩邊,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5、你們能夠自己模仿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算式,並追問:這樣的算式能寫幾個?6、我們再仔細的觀察這幾個算式,從中你們有什麼發現?你們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你們的發現嗎?教師巡視,並作相應的輔導,在學生交流後板書出示: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並板書學生回答的一些符號表示的算式。並追問:你這樣表示,每個符號分別表示什麼?7、同學們都自己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表示了你們的發現,那你們想不想把這些算式都統一呢?國際上一般用字母來表示這些規律,假如我們用a來表示第一個加數,用b來表示第二個加數,那這些算式能夠怎樣來表示呢?板書:a+b=b+a。8、教師小結知識點: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律。板書:運算律。教師指着板書指出:我們剛纔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學生齊讀一遍。小結研究方法:剛纔我們在研究加法法交換律的時候,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開展研究的?引導學生能得出:列式計算——觀察思考——猜測驗證——得出結論。9、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題前面兩小題。 設計意圖: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僅僅是解題指導者。本環節的設計,層層遞進,緊密圍繞並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字母表示,最後還歸納出了研究方法,都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三、學習加法結合律。1、剛纔通過解決第一題,我們得到了加法交換律,現在我們再來研究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們有沒有新的發現?2、你們會自己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想想你爲什麼這樣列式?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3、學生回答,教師有意識地板書:(28+17)+23=68(人)28+(17+23)(28+23)+1728+(23+17)(23+17)+2823+(17+28)讓回答的同學說說這麼列式是怎麼思考的?下面,我們就來針對這兩個算式開展研究:(28+17)+23 28+(17+23)設計意圖:本環節又是“用教材教”的一個很好體現,比較好地注意了()關注學生的生成與教師預設之間的聯繫,並很好地引導到需要的算式。 4、根究研究方法,接下來我們應該進行哪一步?(觀察思考)那你們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有什麼關係呢?(參與運算的數相同,運算結果一樣;運算順序不同)你們能用什麼符號連接?教師板書:(28+17)+23=28+(17+23)5、電腦出示:下面的ο裏能填上等號嗎?(45+25)+13ο45+(25+13)(36+18)+22ο36+(18+2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6、看着黑板上的板書,你們從中有了什麼新的發現?學生小組交流後大堂再交流,教師張貼: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它們的和不變。7、這樣的描述太長又難記,你們從第一個運算律中能得到啓發,用簡便的方法來表示你們的發現嗎?自己嘗試寫一下。板書:(a+b)+c=a+(b+c)教師揭示: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第二個運算律——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8、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的後面兩個小題。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運用得到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第4小題引導學生髮現是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第1行。

3、插入“朝三暮四”的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得出:猴子很愚蠢,因爲總量不變,只是老頭採用了加法交換律。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使學生初步感受應用加法運算律可以使計算簡便。設計意圖:幾個層次的練習,內容豐富,提供了具有價值的學習內容,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有趣的數學學習中,從驗算中明白了其理論依據,從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蘊涵的運算律,既體會到了數學的樂趣,又複習鞏固了全課的內容。

五、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設計意圖: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自己的整理總結中再次鞏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板書設計:

加法交換律

28+17=45(人) 17+28=45(人)

加法結合律

(28+17)+23 28+(17+23) 28+17=17+28 =45+23 =28+40 =68 (人) =68(人)

(28+17)+23=28+(17+23)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a+b=b+a (a+b)+c=a+(b+c)

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篇二

一、導入部分

上課伊始,我先說了個牛頓的故事:牛頓因爲看見蘋果落地,進行思考,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得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偉大的成果。目的是想告訴學生要注意觀察、思考生活中一些習以爲常的問題,並從中探索出一些規律。然後說,隨着氣候漸漸轉涼,學校將組織同學們進行冬季鍛鍊——跳繩和踢毽。請大家翻開課本,看看從圖上可以獲得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反思:自我感覺這樣的導入效果不錯,吸引了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能馬上提出一些問題。爲後面的探究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探究規律

在初步認識了28+17=17+28這樣的等式以後,我問:這樣的等式你還能舉些例子嗎?(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我追問,如果一直這樣說下去,能說的完嗎?(學生馬上回答我:不能。)我啓發道:這樣的等式無窮無盡,在這裏肯定有着某種規律,大家想知道嗎?(想)好,大家以4人小組爲單位,研究這些等式裏蘊藏的規律,可以用你們喜歡的方式來表示,但要說明表示的理由。經過一番合作,學生的探究結果也出來了,主要有這樣幾種:甲數+乙數=乙數+甲數;△+○=○+△;逗號+句號=句號+逗號;a+b=b+a,這時我又讓他們用文字敘述這一規律。然後我小結: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則運算中包含了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我們把這些規律叫做運算律。然後指着板書指出:我們剛纔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換律。接着,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探究加法結合律。

反思: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的設計,緊密圍繞並運用好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積極互動,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並學會用多種方法表示,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然後引導學生運用前面的研究方法開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這節課我強調學生的發言要大聲的說:我們小組的發現是……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總的來說,這堂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呵呵,自我感覺良好,不過,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客觀的,有些是由於本人的教學機智和教學設計還不夠。

1、在學生得出了加法交換律時,沒有讓學生總結一下研究問題的方法,而是直接讓他們去研究加法結合律。

2、對“關注每一位學生”這個問題,做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