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評課稿(共2篇)

第1篇:

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評課稿(共2篇)

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評課稿

今天有幸聽了張老師的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聽完這節課真是讓我感覺到語文課堂的博大精深呀,寫頒獎詞我們只是在電視中的《感動中國》欄目中領教過,在教室裏面還是頭一次聽到,從中我以下一些感受:

1、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的學生不會寫作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命題作文離生活比較遠,致使學生不知從何談起,只要是學生熟悉的'我想一定也會是滔滔不絕的。而在張老師這節課中,她選的人物大都是學生耳熟能詳的,從姚明—班主任—同學自己,可以說是循序漸進、越來越熟悉,讓學生有內容可說,張老師的設計告訴我們只要想辦法離生活在遠的東西,也能成爲我們身邊的有利用價值的資源。

2、階梯式教學

張老師的步步點撥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沒有束縛,張老師的點撥就像小孩學走路媽媽的攙扶一樣,逐步脫離。張老師從介紹姚明的事蹟和他的頒獎詞對比來感悟頒獎詞的特點和不同,又出示楊光的事蹟,寫頒獎詞讓學生填空,有給出了老師的事蹟並給出提示她的年齡、身高、名字等方面,讓學生自己寫,最後寫自己身邊的班主任和同學。可見劉老師的教學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這樣階梯式的教學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還有在課的開始時,張老師讓學生在紙上寫自己的名字,有畫太陽、笑臉、星星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到了學生和他們的作文水平,同時也是認識學生親近學生的一個過程。

從張老師這節課中我看到了學生們的快樂、輕鬆,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作文指導課也可以在快樂中教學,讓我真是受益匪淺呀!

第2篇: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評課稿

小編覺得這篇習作指導課《寫頒獎詞》評課稿範文的參考價值挺高,但願你也有一樣的認同感。

《往事》習作教學評課稿

金秋時節,校園的紅葉悄悄爬上潔白的牆壁。十月的校園我們各位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陣地大展風采。我作爲語文組的一名教師,有幸聆聽了我校語文教師丁利平老師的習作《往事》,並參加組內的教學研討活動,受益匪淺。整堂課洋溢着人文氣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滌盪我的心懷。他那巧妙的教學流程,大氣優美的課堂語言,讓我深深地震撼。下面,我就丁老師的習作課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目標明確,激發表達願望。

丁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本次作文課的教學目標。一開課老師用對美好生活留戀的導入語激發學生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思考,簡短的導入語富有回味的表達語氣,順理成章地把學生引入到自己五彩繽紛的往事生活,激發了孩子們表達的強烈慾望。因此,老師的話音一落,學生沉默思考幾分鐘後教室裏邊有學生躍躍欲試,他們的思維好像開閘的大壩滔滔不絕。可見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習作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丁教師正是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用恰當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心靈,給學生提供有話可說,有感可發的舞臺。

二、定位準確,注重學生自主性。

教學成功的因素除了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掌握詳實材料外,關鍵是如何在教學中架設一條通向知識彼岸的橋樑,老師能夠利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遊刃有餘地駕馭課堂。我們的語文教學要求遵循和貫徹

“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本節習作課的設計丁老師就集中體現了這原則。老師採用了“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丁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多次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任務。如在指導選擇材料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童年經歷,老師根據學生的陳述發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探究就陳述的事情用一個恰當的詞語做一概括,這樣的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對學生的回答講評時,讓學生相互進行點評,真正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模式,精彩地闡釋了新課標對課堂上的師生關係的定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

三、優化指導,課堂氣氛輕鬆、活躍。

學生的習作內容具體、生動,真實,有個性化,這取決於教師點撥的技巧與藝術。這次作文前導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於丁老師潤物細無聲的指導。這堂課老師的語言過度自然輕鬆,對學生的思維引導讓人感覺就像牽線的風箏在天空中飛翔,有張有弛,收放自如,也感覺到學生的表達都是流淌的心聲和回憶,如李子尚的故事擺弄爸爸的密碼箱,陷入困境;馬聖凱的學做土豆絲曲折的經歷;劉曉迪暑假不幸遭遇車禍的痛苦和辛酸,張鑫的參觀西安海洋館的經歷等,都是孩子們的記憶中難以抹去的東西,說者語言流暢,聽者聚精會神,評者認真周到。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氣氛融洽,學生輕輕鬆鬆地收穫了習作素材和習作方法,課堂效果相當好。

四、對比教學,指導方法簡潔有效。

丁老師的習作教學和我們以往的思路有些不同,他先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寫法和材料,然後根據六年級學生對寫事的習作的掌握情況出示本次習作的新要求,激勵學生對新要求寫出事情中人物細節的理解和寫法注意事項做開誠佈公的交流,同時讓學生說說怎樣的習作內容描寫纔算是細節,這時引導學生把閱讀《窮人》《一夜的工作》中的細節描寫的片段做一賞析,在聽讀說當中強化了“要抓住細節”的方法,然後引導學生對剛纔同學們陳述中還需要改進的地方做研究交流,引導學生突出本次作文的重點難點,實踐的方法簡潔有效。

五、幾點不成熟的教學建議,僅供參考。

教學本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習作指導的主要任務在於打開學生思路,《往事》習作課,要想更好地打開學生的思路,可以借鑑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學生帶來的照片拓展更多的材料,讓童年生活更絢爛。另外,在這節課上,教師如果能讓學生把陳述內容課前先寫下來,評價和修改就更有效,指導性將更強,學生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課前和課後習作進步的足跡,對寫作充滿信心。篇2:作文指導課評課稿

作文指導課評課稿 林老師的作文指導課,能結合教學內容,突出了以學生爲本的思想,學生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體現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新課改下一堂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態下真實的佳課。下面,我就林老師引領的作文指導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發掘“材”源,獨具匠心

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爲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內容爲生活,形式爲生活,終極目的爲生活。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新課標”在習作目標中指出:“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其目的在於讓學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爲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氣息的習作。可是,城市的學生生活並不豐富,他們每天奔走於學校及各種特長班,日程單調,生活空間狹小,缺乏豐富的生活源泉。學生怕寫作文,總感到寫不好,主要癥結在於沒素材可選,於是只好拼湊或抄襲。針對這些情況,陳老師根據低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興趣愛好,爲學生提供了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作文題材。把寫作範圍縮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課中,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讓學生“心動”、“口動”、“筆動”,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寫話,學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萬物皆活”。

二、優化指導,激活思路

學生的習作內容具體、生動,有文采,有個性化,這取決於教師點拔的技巧與藝術。這次作文指導課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於林老師提供了句式, 1 規範了語言。國小中年級作文教學以片斷訓練爲重點。段,是介於“句”和“篇”之間的表現形式。我們要在四年級繼續進行詞句訓練,突出段的訓練這一重點,紮紮實實地進行段的訓練。段,在結構方式上有一定的組合規律,包括並列、總分、因果等。句,這一教學環節無不滲透着教師指導學生片斷組合以及謀篇佈局的良苦用心。

這次作文指導課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還得益於教師成功地引進口語交際。林老師這堂課先口語交際,再習作,融口語交際、習作爲一體,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開拓思路。說和寫相互配合、滲透。口語交際有效地提升了習作質量。我們知道,說話是從內部語言到書面語言的橋樑。加強學生對口頭語言的訓練,是保證由句列段的過渡乃至完成國小作文教學任務的需要。口頭語言傾瀉於筆端,便是生動的文章。林老師的這節課無不體現着“從說到寫”的這一科學規律。

三、多元評價,畫龍點睛

在這堂自由寫話課上,教師始終注意學生說話和寫話的評價,而且評價方式多元,學生與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及師生互評。在評點中,再次讓學生揣摩寫法,感悟本次習作的要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在課中,我們看到的多是教師的真誠傾聽,聽到的多是教師的熱情鼓勵。教師的尊重促使學生拓展思路,開拓想象,真正還學生“真本性”。林老師在每次學生交流之前,總不忘交代學生認真聽,想想“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更精彩?”我們可以看到,課中,學生始終在專心地聆聽同學的說話,始終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學的發言。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相互碰撞的過程中,獲得共同提高。 總之,林老師的課處處以人爲本,充滿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學而未得的我豁然開朗,是一堂難得的好課。

2 作文課評課稿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課標》在基本理念部分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姜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能抓住老師和學生對話的內容,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有選擇性的寫,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從而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二、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姜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孩子生活的情境中。例如她在上課時,一開課就拿出翻得牌,讓學生說自己的感受,學生因爲親身經歷過發言特別積極。又出現舉牌的場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學生在介紹蒐集的材料的時候,用的一些好詞好句,老師能及時適當加以點撥,讓學生注意積累爲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而且老師語言樸素,自然得體,學生接受很快,這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寫作課。 3篇3:重慶市習作賽課評課稿(評課後改稿) 漁城山翁:聽名師評課—國小習作怎麼教?

轉變教學行爲 打造高效課堂 成就師生精彩

——重慶市第六屆國小語文青年教師習作課堂教學競賽評課

巴蜀國小語文特級教師 中學高級教師 重慶市名師 謝永龍

尊敬的喬老師、各位評委、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上午好!在這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季節,重慶市第六屆國小語文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習作教學競賽活動,經過三天緊張精彩的角(jue)逐,即將在這裏落下帷幕。藉此機會,我代表重慶市小語會,代表本次賽課的評委,向對本次活動提供大力支持和優質服務的沙坪壩區教委、沙坪壩區進修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向爲本次活動提供授課班級的樹人國小、沙坪壩國小、沙坪壩區第一實驗國小、南開國小的老師和同學,向參與本次活動的其他所有工作人員,一併表示衷心的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老師們,本次習作競賽是繼重慶市第五屆國小青年教師習作課堂教學競賽活動之後又一次成功的影響廣泛、意義深遠的賽課活動。這次習作賽課活動旨在“轉變教學行爲,促進內涵發展,提高課堂實效。”

老師們,如果說前天,當我們沐浴着春天的甘露走進沙區體育館習作賽課現場時,只是初步感受到一些習作文化的氣息,那麼,經過三天的習作教學薰陶,這厚重的習作文化氣息就如同輕輕拂面的春風,給我們每一個人一種人性流淌的愜意。的確,每次走進沙區體育館,我們就走進了一個個幸福的習作課堂,帶着期待,帶着滿足,也帶着留戀。三天的習作課堂,讓我們眼前亮堂了許多,胸臆舒展了許多,心靈清澈了許多??漸漸地,習作連同我們自己也變得簡單而又深 刻,清晰而有豐富,獨特而又生機勃勃,質樸而又楚楚動人了。充滿着生命本真的情性、個性和人性的習作課堂,讓我們沉靜,讓我們幸福,讓我們動容。

三天來,我們有幸見證了16位老師在講臺上的教學風采。雖然每一節課只是習作教學浩瀚天空中的一顆星星,但是由於凝聚了太多的呵護,太多的心血,太多的關注,因此有許多風起雲涌的景色可以回味,也有許多習作教學的文化時刻溫暖着我們成長的歷程。

下面,受評委會委託,根據本次賽課的主題,我對這次習作賽課活動從“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思考”三部分作如下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轉變教學行爲,打造高效課堂,成就師生精彩。

可以說,這次國小語文青年教師習作教學競賽活動是對全市青年語文教師羣體素質的大檢閱,是教學的交流和研討。每位參賽教師都充分依靠了區縣團隊的研究力量,充分藉助了“市級賽課”這個大舞臺,充分展示了自己良好的素質,包括知識水平、研究能力、教學智慧、心理素質及舞臺風采。我們總的感受是:人才輩出,羣星薈萃,令人振奮。一份份詳盡的教學設計,一堂堂精彩的教學展示,集中反映了我市習作教學的研究氛圍和課堂教學活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讓我們看到了我市習作教學研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可喜局面!真可謂:羣星璀璨,精彩紛呈。

我們可喜地看到,習作教學賽課活動已經成爲我市國小語文教學同仁共同嚮往的一頓大餐,成爲我市國小語文教學交流的一場空前盛宴,成爲中國國小語文教學百花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衆所周知,“表達能力”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難點和歸宿,也是評價學生語文程度的主要標誌。但是一直以來,“閱讀中心化,寫作邊緣化”的語文格局使我國語文課程形成了嚴重的“重讀輕寫”現象。爲了加強對習作教學的實踐研究,保證“表達”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地位,重慶市小語會,把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識

字教學單列開來開展競賽,挑戰傳統語文價值觀,高屋建瓴,高瞻遠矚。 評委們一致認爲,舉行聲勢浩大的習作賽課活動,就是旗幟鮮明表明我市小語會對習作教學的重視力度,體現了市小語會教學思想和行爲研究的重點。不但傳遞着新課程下我市習作教學研究前進的時代節拍,而且對國小習作教學的人本覺醒、人文弘揚、人性自由,也起着根本性的助推作用;不但及時吹響了我市習作教學革命的“集結號”,而且其蔚爲壯觀的氣勢,已經成爲中國國小語文教學百花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可喜地看到,老師們在此次習作教學比武中反映出了良好的習作教學思想,國小習作教學的許多新理念已經實實在在地在老師們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貫徹執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新課改倡導“自由表達”,“用我手寫我心”,讓兒童作文迴歸生命本真,呼喚兒童作文的生命活力在習作過程中的真情投入和傾情投入,要讓學生享受自由寫作狀態,用筆作生命獨白與心靈對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們看到,16位老師都放下了對孩子的束縛,積極給孩子創設自由表達的環境,孩子們在充滿靈性的課堂裏,自由寫作,自由揮灑,得到了心靈釋放的自由和幸福。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多數課堂都不約而同地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多數老師都不同程度地踐行了新課程的基本思想。 在這次賽課中,老師們在尋求習作教學的工具性和教育性方面作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爲了解決習作教學的“寫什麼”問題,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從內容入手”。不約而同地重視了以開拓習作題材來達到既豐富習作思想內容,又避免習作的規定性帶來的說教機械化傾向。潼南的賈悅老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吹泡泡,

營造情境氛圍,把客觀的“境”(生活、景物)與主管的“情”(思想、感情)自然地融爲一體。彭水的張小紅老師、秀山的申小豔把遊戲引進習作課堂。大足的邱龍英老師、忠縣的胡蓉老師居然在課堂開設賽場,讓孩子們在課堂扳手勁、吹雞毛,開縣的桂春香老師、涪陵區的王琳老師分別把魔法盒和魔術帶進課堂,圍繞魔法盒和魔術讓孩子們“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北碚的周輝老師現身說唱,加上屏幕上一幅幅的喜慶畫面,給孩子們營造了濃濃的溫馨的節日氛圍,沙區的王蘭老師、奉節的楊蓉老師分別把動物和柑桔帶進課堂,老師們以直觀、真切、生動的場景,啓迪思維,引起聯想,爲孩子們提供了許多可視可感的習作素材。讓孩子觀察使孩子們作文既解決了溫飽,又學會了審美;既解決了“貧血”,又有感而發,文思泉涌,筆下生花。有了充足的寫作內容後,寫作技巧就不會淪爲沒有生命的木乃伊。孩子們在經受感染的基礎上,迸發出了強烈的寫作熱情,從而輕鬆愉快地完成習作任務。

準確把握習作教學和訓練的年段特點,是習作教學必須堅守的基本原則。本次賽課中,我們看到,許多中段老師在作文訓練時,大膽顛覆傳統和平時習作訓練中“整篇練習多、單篇練習少”的做法,多在單項練習如“組詞造句、說寫片斷、技巧的仿學仿練”等方面下工夫。這種堅守或轉變,反映了今後習作教學的基本走向。我們國小作文只有先把句段寫好了,把基礎打好了,到了高段寫成篇作文才會比較容易。因此,作文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拔苗助長。 重視習作教學文化內涵的研究和實踐,是本次賽課呈現的一大亮點。在課程層面,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從不同方面關注了習作課程文化:本次賽課是自主選擇教學版本,自主選擇教學內容,並允許在原有教材基礎上適度開發。我們細讀了16份教學設計,發現了五種文化課程:奉節楊蓉的“自然習作課程”;有沙區王蘭的“動物習作課程”;有北碚周輝的“傳統習俗文化習作課程”;有沙區陳慕陽、墊江陳維開縣桂春香的“故事習作課程”;有彭水張小紅老師、大足邱龍英等老師

的“活動習作課程”。這五大課程文化互融互滲,以習作課程的形態展現文化,以課程的方式營建課程生態,充分體現了“作文與自然”“作文與生活”“作文與文化”“作文與活動”的哲學命題。

我們可喜地看到,這次賽課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市習作課堂教學在轉變教學行爲方面的一些新動向,一些長期左右我們的習作教學觀點和理論得到了澄清。主要表現在:

第一,當前習作教學中正在大力倡導的“真實、樸實、踏實、紮實”的教學風格,當前習作教學正在大力追求的“有效、實效、高效”的教學精神,當前習作教學倡揚的“簡簡單單教作文,本本分分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習作原則,在多數課堂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和貫徹執行。從現場展示看,渝中區的李婷婷老師、開縣的桂春香、沙區的陳慕陽老師、王蘭老師、北碚的周輝老師、等老師都能立足習作教學的特點: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基本做到了一線貫通,一氣呵成,體現了大習作觀。每位老師都展示了良好的教師素質:親切的笑容,陽光般的評價,使孩子們沐浴在陽光般的課堂裏,體現了大教師觀。

第二,一些長期存在於習作課堂教學中的花架子開始有了一些質的改變,不少課在擯棄形式,講求實效上步子較大,每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優化教學,而且效果不錯。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一方面普遍注意了習作內容的拓展,一方面注意了習作方法的滲透,注重改善教與學的關係,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在習作教法運用上,有大足邱龍英爲代表的活動作文法,有潼南賈悅老師、涪陵區王琳老師的魔術表演爲代表的情景教學法,有墊江陳維老師、渝北範騰老師爲代表的想象作文法有的一法貫穿,有的多法施教,一法爲主。令人可喜的是,16位老師在實際教學中,循於教法,但不囿於教法,竟至超越教法。另一方面多數老師都注重了年段特點,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還是想象作文;無論是中段,還是高段,年段特點都比較分明。同時,16位老師篇4:作文指導課評課稿

作文指導課評課稿 林老師的作文指導課,能結合教學內容,突出了以學生爲本的思想,學生主體性得到很好的發揮,體現了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是新課改下一堂有意義、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態下真實的佳課。下面,我就林老師引領的作文指導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發掘“材”源,獨具匠心

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有話要說,有情要抒,有事要敘。作文者,及生活之反映,爲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內容爲生活,形式爲生活,終極目的爲生活。離開了生活便沒有了作文。“新課標”在習作目標中指出:“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其目的在於讓學生以多姿多彩的生活爲素材,衍生出富有生活氣息的習作。可是,城市的學生生活並不豐富,他們每天奔走於學校及各種特長班,日程單調,生活空間狹小,缺乏豐富的生活源泉。學生怕寫作文,總感到寫不好,主要癥結在於沒素材可選,於是只好拼湊或抄襲。針對這些情況,陳老師根據低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興趣愛好,爲學生提供了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作文題材。把寫作範圍縮小到我的好朋友中。整堂課中,學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讓學生“心動”、“口動”、“筆動”,解決了“作文難”的問題。無論是口語交際,還是寫話,學生皆情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萬物皆活”。

二、優化指導,激活思路

學生的習作內容具體、生動,有文采,有個性化,這取決於教師點拔的技巧與藝術。這次作文指導課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我想首先得益於林老師提供了句式, 1 規範了語言。國小中年級作文教學以片斷訓練爲重點。段,是介於“句”和“篇”之間的表現形式。我們要在四年級繼續進行詞句訓練,突出段的訓練這一重點,紮紮實實地進行段的訓練。段,在結構方式上有一定的組合規律,包括並列、總分、因果等。句,這一教學環節無不滲透着教師指導學生片斷組合以及謀篇佈局的良苦用心。

這次作文指導課之所以能如此成功,還得益於教師成功地引進口語交際。林老師這堂課先口語交際,再習作,融口語交際、習作爲一體,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開拓思路。說和寫相互配合、滲透。口語交際有效地提升了習作質量。我們知道,說話是從內部語言到書面語言的橋樑。加強學生對口頭語言的訓練,是保證由句列段的過渡乃至完成國小作文教學任務的需要。口頭語言傾瀉於筆端,便是生動的文章。林老師的這節課無不體現着“從說到寫”的這一科學規律。

三、多元評價,畫龍點睛

在這堂自由寫話課上,教師始終注意學生說話和寫話的評價,而且評價方式多元,學生與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及師生互評。在評點中,再次讓學生揣摩寫法,感悟本次習作的要領,體驗成功的樂趣,教學效果令人滿意。在課中,我們看到的多是教師的真誠傾聽,聽到的多是教師的熱情鼓勵。教師的尊重促使學生拓展思路,開拓想象,真正還學生“真本性”。林老師在每次學生交流之前,總不忘交代學生認真聽,想想“你覺得哪個詞語用得更精彩?”我們可以看到,課中,學生始終在專心地聆聽同學的說話,始終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同學的發言。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相互啓發,相互補充,相互碰撞的過程中,獲得共同提高。 總之,林老師的課處處以人爲本,充滿生命活力,令苦思有效作文教學而未得的我豁然開朗,是一堂難得的好課。

2 3篇5:葉躍進習作課評課稿

葉躍進習作課評課稿

亞妹:今天聽了葉老師這節精彩的想象作文課—《三個洞的祕密》,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習作課的無窮魅力,整節課都讓人沉醉於童話世界的遐想當中,並讓我看到了孩子們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力。更可喜的是,這節課讓我聽到了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發言,看到積極表現自我熱鬧的場面。我認爲,這一節作文課,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充分地表達,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目標明確、恰當,課堂氣氛活躍。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碧環:上課開始,葉老師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愛的童話故事。用其自然、真切、隨和的語言導入今天的課題。接着以柔美的音樂,充滿詩意的畫面,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把孩子們帶進迷人的童話世界,從而激發學生的情緒;起到優化教學環節,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從一封奇特的信,拉開學生想象的序幕:令學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調動起來。該課的“趣點”——信上的三個洞,讓學生打開想象的大門,學生的思維就象脫繮的馬,任意馳騁,讓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有的同學說:同學們的想法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是的,真正的作文應該是快樂的事情和思想的翅膀。正確的教學不是爲孩子設定一個寫作模式,而是教會他們最大程度的表達自我,放飛思想。 冬梅:在本節課中,葉老師的教學設計是“讓學生先說後寫,從口頭作文到書面作文”以及有層次的點評作文。這段教學過程正好切合了葉老師當初設計的用意:因爲學生起初思維的活動是有層次之分的。寫出來的作文也會有高低之分,然而,葉老師通過小組交流,使學生自然心中有了比較,吸取了別人作文中優點,形成了互學、互助、互進這樣的合作氛圍,從而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更爲後來的全班點評做好鋪墊。這樣的一個環節,使學生在一個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形成多方向的信息交換。對學生的思維的刺激是巨大的,學生的收 獲也是豐富的。 曉露:兒童作文是孩子個性的凸現,沒有個性的作文是沒有生命的廢語。在這節課中,葉老師讓學生儘可能多地表達的自由,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怎麼說就怎麼說,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現個性的平臺。葉老師在這節課做到:能交給學生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能讓學生做的就讓學生做。整節課突出了“議、說、評”這幾個方面,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空間進行說和寫的實踐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惠陽: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的地位;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出題,學生寫;老師修改,學生看??然而在這節課中,葉老師卻做到了儘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學生說得好的故事、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老師都能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以往的作文教學,往往偏重寫作形式,忽視寫作內容的啓發。爲了改變這種狀況,葉老師在本節課着重從指導學生構思入手:從收到信——突發奇想解密信——看到信上的內容後發生的事情;分層練說、分層想象,循序漸進,逐層深入,教學過程有序有效,讓學生展開想象的同時並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常說“不怕學生胡說八道,就怕學生閉口不言。”在此課中,葉老師不搞一言堂,先讓學生自由說,再指名說,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指導,力求使學生所得到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而不是強加給學生的東西。其實這也是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的環節。對於每一個學生的發言,葉老師都注意引導學生評議、想象的故事是否合理、有新意,做到重點突出,使學生學有所獲。 另外,板書設計新穎、直觀、有新意。粉紅色的花瓣代表了一封信,花瓣上有三個小洞,而這三個小洞的祕密使學生對信上的內容充滿了遐想。這樣使學生更容易運用聯想、展開想象。一個七彩的問號,代表着學生美好的想象。這也確實爲此節課增添了一個耀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