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四年級《雞兔同籠》說課稿(共2篇)

第1篇:四年級《雞兔同籠》說課稿

四年級《雞兔同籠》說課稿(共2篇)

人教版四年級《雞兔同籠》說課稿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雞兔同籠》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說教材和教學目標

1、對教材的理解:

雞兔同籠問題設置在數學廣角中,其教學與常規課有所不同。區別之處在於要把數學思想方法貫穿始終,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並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教材藉助我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問題,通過應用和反思,加深對所用知識和方法的理解,瞭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繫。

2、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使學生體會假設法的邏輯推理性和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使學生在對自己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列表、假設、列方程等解題策略對於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學的價值。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我把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使學生體會各種方法解決此類問題的優劣作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同時把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繫,掌握利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作爲本節課學習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法和自主探究法,其次還採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方法,以問題引領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樂趣,感受數學的價值。從理解到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判斷推理等數學思維方法是分析問題、探究規律的重要方法,並能運用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三、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鑑於數學廣角這一特殊課型,我將本課分爲複習鋪墊、情境導入、嘗試探究、應用練習、總結收穫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在這五個環節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嘗試探究,解決問題”這一部分。目的在於使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有序思考和邏輯推理能力。

第一環節:複習鋪墊,激趣引入

課件出示“雞兔同籠”(3只兔,2只雞)圖片,觀察圖片找出數學信息和數量關係。

雞的只數+兔的只數=總只數 雞的腳數+兔的腳數=總腳數。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有效提取素材中的數學信息,學會分析信息之間的數量關係,培養學生觀察、發現、歸納的數學素養,爲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第二環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1、談話: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記載了一道“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

出示《孫子算經》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1)引導學生將文言文翻譯爲白話文。

(2)學生自主找出數學信息和數學問題。

2、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介紹“孫子算經”,滲透數學文化,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學習興趣。

第三環節:嘗試探究,解決問題

(一)化難爲易,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

變換條件,出示例1:“籠子裏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隻?”

(二)合作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猜測,說出猜測的依據。感受猜測的無序、零亂,並不科學從而進入到本節課的第二部分也是重點部分的教學:展開對雞兔同籠問題解決方法的研究——

1、列表法。引導學生有序的思考,出示表格。並確定猜想的範圍:雞的只數是8,有0只兔,總腳數有16只;雞的只數是7,有1只兔,總腳數是18;計算依據還是數量關係,如果雞有6只……由慢逐漸到快,由計算到直接報出結果,立即反問學生,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有些學生在填寫時早就發現了規律,他們知道每一列都是依次地少1只雞多1只兔,所以就依次多了兩隻腳。

設計意圖:列表法的教學,能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學習列表法後,引導學生髮現:如果有些題目數據比較大,用列表法比較麻煩,不科學。既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又激發學生尋求更有效解決問題方法的興趣。

2、假設法、方程法解決問題。

(1)假設法。讓學生充分交流解題的思路,深入理解算理。

教學假設法時,我是採用課件展示與學生講解同步的方法,讓學生直觀形象的看到腳的變化過程,理解每一步的思考,說出每一步的意思,從而化解矛盾的癥結。

如假設都是雞時,比實際少了10只腳,是因爲把一些兔也看成是雞了,把一隻兔看成一隻雞少算2只腳,那麼把幾隻兔看成雞時會少10只腳?計算方法是:10÷(4-2)=5(只兔),8-5=3(只雞)。

假設都是兔呢?由於有了第一種假設方法的經驗,第二種假設方法我就放手給學生嘗試、讓學生說理。假設都是兔時,有32只腳,比實際多出了6只腳,是因爲把一些雞看成是兔了,把一隻雞看成一隻兔多算2只腳,那麼把幾隻雞看成兔時會多算6只腳呢?推算得出有3只雞。那麼就有5只兔。

(2)方程法。分析列方程依據的數量關係,每一個分式的具體含義。

如解:設兔有X只,那麼雞有(8-X)只。雞兔共有26只腳,就是:4X+2(8-X)=26。

(2)解:設雞有X只,那麼兔有(8-X)只。雞兔共有26只腳,就是:2X+4(8-X)=26。

列方程解應用題,學生在五年級已學會。由於這種方法思路清晰,易於理解。因此只要明確等量關係,就能正確列出方程,只是設雞有X只方程不易解。

設計意圖:激勵學生產生新算法的願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發現的內部規律去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假設法解題適時演示,數形結合變抽象爲形象,讓學生經歷“建模”的過程,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量關係及關鍵點,總結出解題的方法。最後又引導學生採用列方程的方法順利的解決了雞兔同籠問題。

3、解決趣題,嘗試應用。用你喜歡的方法解決古代趣題。

4、對比分析,方法優化。

(1)我們用了幾種方法來解決這類題?你喜歡哪種方法?爲什麼?

列表法:有序思考,列舉麻煩。

假設法:解答簡便,推理複雜。

方程法:便於理解,過程複雜。

(2)假設法、方程法解題的異同。

假設法:假設雞求兔,假設兔求雞。

方程法:設雞求雞,設兔求兔。(設兔解方程較容易)

5、閱讀資料,理解古人假設法——擡腿法。

設計意圖:顯然這三種思維並不在同一層次上,不在同一層次上的算法就應該提倡優化,而且必須優化,只是優化的過程應是學生不斷體驗與感悟的過程,而不是教師強制規定和主觀臆斷的`過程,應讓學生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最優算法。

第四環節:鞏固應用,知識拓展

1、停車場有自行車和三輪車共10輛,總共有26個輪子。自行車和三輪車各有多少輛?

2、新星國小“環保衛士”小分隊12人蔘加植樹活動。男同學每人栽了5棵樹,女同學每人栽了3棵樹,一共栽了50棵樹。男女同學各有幾人?

設計意圖:應用練習是一個提升的過程,在學生知識生長點上提出挑戰性的問題,有利於學生識別題型培養遷移類推能力,發展思維,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着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同時有效地評價更能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獲得成就感。

第五環節:總結評價,激勵提高

學生總結談收穫。課堂要講求實效性,既需要學生的廣度參與,又需要學生情感與認知的深度參與,最後的總結收穫才能驗證是否實現較好的效果。

四、說教學反思

“雞兔同籠”本來就是很抽象的課程,這種類型的課對教師是一種挑戰,教師應努力把握住問題的本質,能夠引導學生思考,同時,教師又應努力幫助學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導學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報告自己的工作。本節課我從學的角度安排教學過程、呈現學習內容、提供材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活動中主動完成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因此,課堂基本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培養,創新潛能得到開發,讓學生獲得了親自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結合本節課的備課和授課情況,我再補充四點個人想法:

1、學會把握解決問題的關鍵(思維連接點)。當學生遇到較爲複雜的問題時,往往因不自信二亂了陣腳,因此掌握解題技巧就顯得尤爲重要。歸根結底最重要的就是理解與簡化信息,提煉數量關係,架起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的的橋樑,以獲得問題結果或解決程序,逐漸積累數學經驗,發展數學思維的過程。

2、方法優化、簡化。解題方法的多樣化雖好,但不是學生人人都能全部掌握,而是多數學生喜歡的方法,教師易教,學生易學的方法,對後續知識的掌握有價值的方法,纔是最理想的基本算法,因此一定要對方法進行優化,讓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簡單方法纔是好方法。

3、認真書寫,完整、準確過程的好習慣。想的再好,說的再有道理,最終還是要以書面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最好的示範和強調,讓他們潛移默化的注重數學化的書寫過程,既要完整、準確,又要簡明扼要。

4、不斷提升自我。總的來說,這堂課研究的方法多,容量大,好多地方只是蜻蜓點水,理解不深刻,練習不到位。部分學生對方法的掌握有依葫蘆畫瓢的現象。不過,對我來說通過對這堂課的研究,對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頗深,收穫較大。同時也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如課堂的駕馭能力和調控能力不夠靈活,鬆弛度不夠自然;對學生的評價不夠準確、到位,激勵性語言貧乏;語言還不夠精準、風趣;對細節的把握還未發揮到最佳效果。

總之,知識是基礎,方法是中介,思想纔是本源。有了思想,知識與方法才能上升爲智慧。數學是能夠增長學生智慧的學科,我們只要抓住數學本質,與新課程理念有效結合,才能發揮數學教育的最大價值,凸顯數學本色!這樣做本身就是使數學課迴歸數學味,找回數學教學的靈魂!

第2篇:

數學廣角——“雞兔同籠”說課稿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師我國民間廣爲流傳的古代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再《孫子算經》中,教材一方面意在 讓學生感受豐富的古代數學文化,另一方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這類問題的不同方法和策略。通過經歷猜測,列表,假設,推理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學情分析

對於四年級學生而言,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還不是很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困難較大,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通過情景感受,化繁爲簡,猜測,列表,畫圖等方法幫助學生參與探究活動,使學生藉助展開想象,促進數學思考,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有個別學生通過“奧數”學習已經接觸過雞兔同籠問題,但多是機械記憶了一些解題的模式,並不理解其中的數量關係,還有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問題,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鑑於以上分析,本節課我的設計如下:

教學目標:

1.瞭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會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學會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策略,並體會假設的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應用;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列表法、假設法研究“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理解並掌握“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用算式表達想法,能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法:主要採用引導啓發法,課件展示爲探究輔助。 學法:猜測,列表,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練習單。 學前準備:“雞兔同籠”問題預習單。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導探究

首先介紹“孫子算經”滲透數學歷史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並引領學生“發現數學信息”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和能力,其次出示雞兔同籠問題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驗證”,培養學生研究數學問題的策略意識。“化繁爲簡”。讓孩子們初步體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二、藉助圖表,嘗試解決 1.嘗試枚舉,解決問題

通過化繁爲簡,出示變小後的數據,讓學生猜測,並讓同學感受猜測時也要遵循一定條件的必要性,爲學生提供自主嘗試解決問題的時機,再利用表格來輔助完善猜測的過程,通過不斷調整,直到找到正確答案,從而引出列表法,強調學生在運用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最好選擇“取中列表”的優化方法,通過提出雞兔數量很多的情況,運用列表法解決有一些麻煩,不太合適,引出解決雞兔同籠問題解法多樣性的必要性。

2.聯繫表格,建立假設

由於同學們在平時解決問題的習慣都是用寫算式來解決,通過同學們觀察列表並整合自己預習的情況,建立假設,誘發學生探究算法的需求,藉助表格讓同學們發現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關鍵所在,初步感知解題的思路,首先,通過同學們的小合作探究,嘗試運用算式表示出來,並彙報清楚自己的解題思路,其次,教師運用數型結合再一次形象的用圖形和算式來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同時培養學生認真傾聽和善於反思,善於總結的意識和能力。 三.反饋練習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們古代的一個數學趣題,實際生活也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但現實的生活當中類似於“雞兔同籠”的問題也有很多,通過變式,拓寬雞兔同籠問題的應用範圍,培養學生聯繫比較,遷移類推,靈活變通的能力,主動建構,把“雞兔同籠”作爲一種數學思想和方法,自覺地選用自覺喜歡的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讓同學們瞭解古人有一種獨到的解題方法---擡腳法。從而讓學生們受到古文化的薰陶,感受到古人的了不起,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感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還很欠缺,

課堂生成

重難點把握

語言組織等,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們能批評指正,不吝賜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