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精品多篇)

寒食節的風俗及習俗(精品多篇)

寒食節作文 篇一

寒食,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農曆清明前一天或兩天。節日期間,只能吃涼東西,因此人們又稱寒食節爲冷節、禁菸節。

寒食節爲什麼要禁火?相傳,這與一個叫介之推的隱士有關。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時代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流亡飢渴難耐之時,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晉文公歸國即位後,介子推不居功邀賞,揹負老母隱逸綿山,結廬深谷,草木爲食。文公親往綿山訪求子推,卻找不到他的蹤跡,就派軍士在山前山後舉火焚林,想逼子推出來。火烈風猛,延燒數裏,三日方息。子推矢志不移,堅不出山,最後母子相抱,死於枯柳之下。晉文公大爲悲痛,撫樹長嗟,爲表達懷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樹製成木屐,以後晉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禁不住低頭對着腳下的木屐說:“悲乎足下。”“足下”一詞即源於此,是對對方的敬稱。爲表彰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晉文公爲之立祠,並改綿山爲介山,還規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國禁火三日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例,於是就有了寒食節禁火的習俗。

寒食飲食: 篇二

寒食節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爲“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爲官方認同並倡導的吉禮之一。後演變爲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後將子推燕、蛇盤兔撒於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於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節作文 篇三

寒食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關於寒食節的故事嗎?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吧: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國君重耳,在外國流亡十九年。有一天,重耳及大臣們來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飢寒交迫的他們再也走不動了,忠臣介子推見後,便忍着劇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後給重耳充飢。

重耳復國後,他獎賞了有功的大臣,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非常傷心,他帶着年邁的母親隱居綿山。有一次,重耳突然想到了還沒有獎賞割股肉給他吃的介子推。爲了彌補失誤,便派人挨家挨戶的尋找介子推,找了很長時間,才瞭解到介子推隱居綿山。重耳便親自去請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願出來,這可把重耳給急壞了。

他爲了讓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只給介子推留了一條小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火滅了,仍不見介子推的身影。就派人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身背老母,緊抱一棵大柳樹,已經被燒死。重耳萬分悲痛,爲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全國上下不準生火做飯。

這就是寒食節的故事。

寒食節的來歷 篇四

寒食在民間流傳中,又被稱之爲“禁菸節”、“冷節”、“百五節”,一般是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相傳是晉文公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推而有此節日,寒食節起初的。習俗單純是禁菸火只冷食而已,到了後來不斷的變化,而增加了一些元素,例如: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卵等風俗。寒食節發展兩千多年的歷史,曾被稱爲民間最大的祭紀念日。

寒食節作文 篇五

在清明節前的一、兩天,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禁火的習俗相傳是紀念介子推的,這一習俗還有一段“火燒綿山”的故事呢。

介子推是春秋時晉國人,在晉公子重耳避難出逃期間,介子推追隨重耳十九年。重耳逃難途經衛國,飢餓難當,介子推便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湯讓重耳吃。重耳感激不已,誇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當重耳回晉國執政(號晉文公)後,賞賜隨從人員時,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背上老母,進入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境)隱居起來。晉文公醒悟後,便親自到綿山求訪介子推,但介子推卻不肯相見。晉文公決定舉火焚林,以爲這樣做,孝順的介子推爲了保全老母的性命,定會出來。沒想到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和老母相抱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將他葬在綿山,並改綿山爲介山。同時,傳令全國,禁止在介子推忌日生火做飯,這天只准吃冷食。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由於寒食節正值春末,野外空氣清新,景物宜人,是野遊的好日子。古人是很重視這個節日的,一到這天,不論官民,家家禁火,戶戶寒食。現在,寒食節已不時興,而與清明節自然合一了。

寒食蹴球: 篇六

鞦韆原爲古代寒食節宮廷女子游樂項目。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爲宴樂。帝呼爲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爲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

拜掃祭祖: 篇七

寒食節古代也叫“禁菸節”,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着,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並參與。

寒食節作文 篇八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句詩告訴人們我國傳統節日寒食節要來到了。

聽說寒食節是當時晉國公子重耳,曾經流亡國外。一天,重耳餓的昏了過去,他身邊的大臣介子推,把自己腿的肉割了給重耳吃。幾年後,重耳當上晉國的國君,卻沒有封賞介子推。於是,晉文公給了他一個大官,他卻拒絕。重耳一氣之下用火燒死了介子推,可是重耳很後悔。於是定了寒食節紀念介子推。

寒食節那天媽媽來帶我做青團。我一臉期待看着媽媽做準備工作,先把菠菜放在開水裏煮上十分鐘,然後把煮爛的菠菜壓出汁,汁水放在米粉裏,雪白的麪粉和青色的菠菜汁混合,瞬間變成青色的麪粉了。麪糰越揉越糯,越揉越粘,慢慢地一個青色的麪糰就新鮮出爐了。這時,用手揉成麪糰搓成長條,再分成均勻的小麪糰。我忍不住開始插手了,抓起一個小麪糰,學着媽媽的樣子揉圓、壓扁,包上餡、再搓圓,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我卻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包了一個完美的青團。包好的青團在放鍋裏蒸,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伴着蒸氣青團發出陣陣香氣,饞得我口水直流。又十幾分鍾過去了,青團出鍋了,咬上一口,又香又甜。

我國的傳統節日都寄託美好情感,願這美好的感情代代相傳。

寒食節作文 篇九

談到清明節,就必須要提起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爲一。現在,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寒食節拜介子推的習俗,也變成清明掃墓的習俗了。

今年清明,我們家按照清明節的習俗到外面買來了青糰子。趁着空閒的時候,我又來到了王國維網上紀念館。你瞧,這位國學大師正在專心致志的研究學習呢,他目不轉睛地盯着書本。我爲他點燃了一支白燭,並留言道:“我們新一代的接班人,一定不讓您失望,我們肯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和祖國對我們的期望。”

留完言,我似乎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這擔子裏裝着祖國和“國學大師”王國維對我們中華兒女的期望。這期望是什麼?當然是好好學習,將來成爲國家之棟樑,爲祖國做出點兒貢獻,給國旗上的那五顆星爭光添彩!

寒食節作文 篇十

清明節,爲寒食節後一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

每逢到了清明節,人們都以掃墓祭奠等形式來紀念祖先,以來表達自己對祖先的尊敬,尊重。後來隨着民間流傳的俗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人們也在清明節到來時選擇外出郊遊,旅遊踏青,插柳,種植。

那麼清明與它前一天的寒食節又有怎樣的關係呢?原來,寒食節是爲了紀念春秋的一名人物介之推是的。介之推因得不到好處,與母親相擁着被晉文公無意地活活燒死。晉文公非常愧疚,規定人們當天不準生火,把柳樹定義爲聖潔的,神聖的;並將下一天定爲清明節。

跟着家鄉的習俗,隨着家人的腳步,我們一家都來到了老祖宗的墓前。掂着一掛鞭,無數的“金銀財寶”、“百萬鈔票”,來到墓前我們先把鞭炮圍着墓擺一圈,又把金錢放在目前:磕頭、保佑、祝福。最後,又點燃鞭炮、禮花彈,真是百炮齊鳴,震耳欲聾,直衝雲霄。

清明節的背後,體現的是品質高尚的中國人民忠貞高潔,懂得自尊、自責、悔過與感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