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精品國小數學說課稿(新版多篇)

精品國小數學說課稿(新版多篇)

優秀國小數學說課稿 篇一

尊敬的評委們,老師們: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教科書人教版第25~26頁第十冊《長方體的表面積》。

一、教材簡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學習,有助於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身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表面積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顯得有點抽象。雖然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爲主,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教學目標:遵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根據《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目標的制定應該是多元的,結合本課的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新知靈活解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在態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確定每個面的長、寬各是多少。

五、教法、學法。

爲了使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在學生的數學實踐活動中得到理解與發展,這節課我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輔以“情境探究”法、“觀察法”、“演示法”、“比較法”等,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爲構建和諧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我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

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體紙盒、剪刀。

七、教學設計

本着讓學生 “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學有所得”的理念,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我就創設如下情景:(今天是聰聰媽媽的生日)聰聰:“媽媽,生日快樂!”媽媽:“真乖,禮物包裝得真精美!媽媽考考你,包裝這份禮物時,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紙呢?” 聰聰“……”我順勢把問題拋給學生,從而引出課題——長方體的表面積。

這一設計意在賦於教材以生活的氣息,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第二個環節:實踐探索、獲取新知。(我設計了三個活動)

第一個活動:獨立感知——建立長方體表面積的概念。

我請學生閉上眼睛,觸摸長方體的各個面,感知“表面”的含義,引導學生概括出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這一做法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實物,建立表面積的表象,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第二個活動:合作交流——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開放的情景和問題,學生往往會有更寬廣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所以在這個教學環節,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爲每組準備了一個大小不一的長方體,讓他們利用這個長方體,通過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並結合它的基本特徵和表面積的意義,探索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期間,我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指導他們的實踐,傾聽他們的發言,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引導他們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大約經過10分鐘的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觀點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後,我就會讓各小組彙報,估計情況如下:

有的小組直接觀察立體圖,有的小組沿着棱把長方體紙盒展開,無論哪一種探究方式,都比較容易發現以下三種方法:第一種:把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相加;第二種:(電腦演示)用上下面的面積加前後面的面積再加左右面的面積,從而得到: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2+長×高×2+寬×高×2;第三種:上、前、左面的面積和乘2, 從而發現: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寬+長×高+寬×高)×2。

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老師及時的點撥,更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如果學生沒能發現以下這種方法,我就適時地指導學生沿着棱把長方體紙盒展開,引導學生把長方體紙盒分成側面和上下面兩大部分,從而挖掘出:長方體的表面積=底面周長×高+長×寬×2。至此,學生的認知得到昇華。

接着,我讓學生通過分析、比較,選擇他們最喜歡的方法,並確定最簡算法,使計算優化。

教材蘊含着許多有待學生髮現的奧祕,因此我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歷知識的產生、形成過程,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一理念。

第三個活動:運用公式,嘗試解題。

對於例1,我繼續放手讓學生從剛纔發現的方法裏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方法來解決,讓學生初步嚐到成功的喜悅,變“教數學”爲“用數學”。

第三個環節:應用新知,培養能力。(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第一層:基礎練習,照顧全面。

我讓學生獨立完成 “做一做”,讓他們通過說理、比較,進一步鞏固知識,又爲解決下面的變式練習作好鋪墊。

第二層:迴應情景,發散思維。

這時,我又巧妙地請出聰聰,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解疑。聰聰:“包裝這份禮物時,至少要用多大的彩紙呢?同學們,幫我算算吧!看誰算得快,算得妙!”

這一題既迴應了情景,又打破了學生思維的定勢。使學生明白:當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時,可以用長方形的面積乘4加正方形的面積乘2來計算,從而讓學生知道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的方法是很多的,培養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我還及時地教導學生要學會感恩,懂得尊敬長輩、關心他人。

第三層:走進生活,深化理解。

1.製作一個長10分米,寬6分米,高5分米長方體玻璃魚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魚缸的上面沒有玻璃。)

2.要塗漆一根長0.5米、寬0.2米、高4米的長方體柱子。

①要塗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②如果1千克塗料可以漆4平方米,一共需要塗漆多少千克?

③如果1千克的塗漆要20元,一共要多少元?

我先讓各學習小組通過討論、交流,找出製作魚缸和塗漆柱子要算的面有哪幾個,再進行計算,然後通過評講,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像這種不需要算出長方體6個面總面積的情況。緊接着,我讓學生舉出類似的例子。我帶領學生走進生活,探索現實中的數學,培養他們“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我設計的練習,內容緊貼生活,訓練由淺入深,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突出應用中學數學。

第四個環節:評價體驗,歸納提升: 我讓學生談談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並進行學習評價。

我讓學生暢所欲言,及時梳理知識,體驗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然後,我結合板書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的框架,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

第五個環節:作業——拓展創新,課外延伸。

歡度國慶節,十月初五餅家舉辦“買一送一”的酬賓活動,爲了吸引顧客,想用彩紙把兩盒杏仁餅包裝在一起。小朋友,你知道有幾種包裝方法嗎?想一想,哪種方法最省包裝材料?

課後,學生通過實踐,豐富了感知,形成了能力,主動從數學的角度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體驗數學的價值。

八、板書

我的板書力求簡潔,明瞭。

整個教學設計,我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生活化,展示數學的魅力,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一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數學優秀說課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下冊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題。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節課要認識的是分針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時間及1時與60分的關係,是在學生初步認識整時、半時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掌握本課知識既爲下一課學習用1分1分數的方法讀出某一時間做好準備,又爲以後學習時、分、秒的認識及相關計算打下基礎。

3、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明確時、分的含義,會讀、寫分針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時間,知道1時=60分。

(2)、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愉悅,並自覺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4、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會讀、寫分針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時間,1時=60分,理解時、分的進率。

難點:認識每個大格刻度各代表幾分

二、學情分析:

"時間"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大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或家裏多多少少接觸過一些關於時間的認識,每個家庭中一般也都有掛鐘或鐘錶,何況一年級的學生天天要按時起牀、吃飯、上學、放學、看動畫片、睡覺,這樣就使學生已經感知了"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不同的學生對認識時間的情況也是各不一樣的,有的已經能熟練地認讀整時、半時,甚至幾時幾分的時刻,有的對鐘錶還不熟悉,應該說絕大部分學生對時間還是缺乏一個整體的認知。因此,我精心設計這一數學課堂,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新知。

三、教法、學法

1、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把故事、遊戲貫穿於各教學環節中,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發揮課件的輔助教學功能,增強教學過程的趣味性、直觀性和形象性,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合作探究對知識進行遷移、重組,達到認識、理解知識的目的。

3、動手操作。讓學生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渠道,它能促使學生產生切身的感受,再而成爲自身的知識。本課可讓學生在小組內撥鍾練習,學生輪流操作,共同記時。學生在動手中,進一步理解了時和分的關係,理解了認讀方法。

四、教學程序

(一)、一聯繫生活,情境導入

大家聽聽這是什麼聲音?鐘錶的聲音,我們已經上一年級了,大家是不是按時起牀,上學、放學、睡覺呢?我的小侄女和你們一樣,也上一年級了,她和我們一樣,也有自己的作息時間。(出示圖片起牀7:00;上課8:15;放學3:30;睡覺8:50)讓我們瞧一瞧,她是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上課?什麼時候放學、什麼時候睡覺的(課件出示掛鐘,學生讀時間)什麼時間你不熟悉、不會讀?

學生髮現鐘面上的時間在上課、睡覺既不是整時,也不是半時,便產生了一種認知上的衝突,學生急於弄清楚是什麼時間。這一環節巧妙地從老師侄女的作息安排進行認整時、半時的複習,同時學生髮現有兩個時間沒學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測,在出現不同意見時進行質疑,激起學生想弄懂知識的慾望,心理上產生了強烈的"我要學"的衝動。由於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比較難理解,因此本堂課就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老師侄女的一天"作爲學生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時間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能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更好地認識時間。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鐘面刻度

(1)學生觀察學具鍾,小組交流,老師巡視。

(2)彙報、補充,課件演示學生反饋的結果。

(3)討論:數一數,算一算:分針從12走到每個大格刻度上各經過幾小格?每個大格刻度分別表示多少分?分針走一圈,一共經過了多少分?

(4)課件演示:分針走到刻度1經過了5小格,刻度1表示5分,走到刻度2經過10小格,刻度2表示10分……

(5)學生把結果填在P81的鐘面刻度圖上,嘗試用最快的速度記住每個大格刻度各表示幾分。

(6)交流記憶方法。

認識每個大格刻度表示幾分是本節課的難點,因爲學生們還沒有學過乘法口訣,只能用1小格1小格地數或5小格5小格地加的原始方法,因此我在這環節中採用逐層疏理的方式進行教學,先讓學生從靜態的鐘面上得到1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有60個小格的新認識、新發現,然後再通過議一議、數一數、算一算,爲正確讀取時間做好鋪墊。

2、認讀分針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時間

(1)學校到底什麼時候開始上課呢?(8時15分)願意把你認識時間的方法介紹給同學們嗎?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吧。

(2)指名學生介紹方法,教師進行小結。

(3)(把例1的3個鐘面帖在黑板上)指名學生讀出時間。

(4)指名學生上黑板兩種表示方法寫,其它學生進行評價,找出寫時間時應注意的問題。

(5)遊戲:擊鼓傳花。鼓響花傳時間跑,鼓停花停時間停,執花學生讀出課件上鐘面表示的時

在這一環節中,由學生自己組織語言介紹認讀時間的方法,既有利於學生間相互學習、優化各種不同的認讀方法,又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在試寫時間時,學生參與評價,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學會用讚賞的目光去看待同伴,還由於評價過程留下的深刻印象,特別記住了分鐘數不到10,就要在分鐘數的前面加0.而擊鼓傳花的遊戲則寓練習於玩樂之中,避免了單純練習的枯燥乏味,更使課堂氣氛瞬間活躍起來

(三)、認識時、分的關係

(1)、演示1時等於60分。學生觀察交流。

時針走1大格是——(1時),分針走60小格是——(60分)。它們所用時間是相等的,所以"1時=60分"。(板書)

(2)、小組合作:撥動鬧鐘的分針走一圈,認真觀察時針的變化,探究1時和60分的關係。

設計意圖採用動畫的形式,演示時針與分針的轉動,並以扇形陰影表示出時針走過1大格。能清楚看到時針與分針走過的格數。這與動手撥鍾,學生在紛亂的針與格中觀察時分的關係,其效果不言而諭。在學生疑難處給予幫助,並非削弱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是尋求最佳的學習方式,以期最優的學習效果。

(四)、動手實踐,鞏固新知

1、老師報時間,學生撥學具鍾。

2、同桌合作,一個同學撥出自己的作息時間,另一個同學讀時間。

通過動手撥一撥,動口說一說,充分調動了眼、手、腦等感官,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好習慣,還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受到了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教育。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P82"做一做"的第1題。

2、遊戲:開火車。課件出示時間,學生讀。

在這一環節中,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師生共同參與的遊戲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

國小數學萬能優秀說課稿 篇三

教學內容:

練習課(練習十二的4—13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的`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

2、從小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正確計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熟練計算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學生說一說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鞏固學生的思考過程。

二、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用奪紅旗的遊戲來練習第四題,

比一比,誰能又快又對的算出來?

集體記時,獨立計算,後集體訂正

2、獨立完成第5、6題,後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第7題。

要求:

(1)仔細觀察圖畫,你知道了什麼信息?

(2)想一想這是要幹什麼?家長和椅子有什麼作用?

(3)還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據圖意列出算式嗎?

(4)列式計算,後集體訂正。

4、完成教科書上P70的第8題

讓學生理解題意後在小組裏互相說一說結果是多少,你是怎麼算的,再獨立計算。

5、用遊戲的方法完成第9題

用遊戲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學生兩位數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題

這種同數連減既有助於幫助學生熟練的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的口算,又爲以後學習除法做準備。

三、獨立完成P7011—13題

四、思考題獨立完成。

國小數學萬能優秀說課稿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乘、除法知識解決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解決問題技能。

教學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我們已經學了利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你們都有哪些收穫?把你的收穫再組裏交流一下。

2、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七第8題。

(1)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巡視。

(2)交流彙報,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第9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思考,獨立完成練習。

(2)同桌相互交流,說說題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學生完成第10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畫面,確定要先解決什麼問題。

(2)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彙報。

【設計意圖】:練習與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擴大用除法計算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數學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完題後讓學生交流解題思路,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成功。

三、拓展應用

1、補充拓展性練習。

(略)

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討論、交流,教師指導。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優質說課稿國小數學 篇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的基礎上,來學習二次函數的概念。二次函數是國中階段研究的最後一個具體的函數,也是最重要的,在歷年來的會考題中佔有較大比例。同時,二次函數和以前學過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聯繫。進一步學習二次函數將爲它們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並使學生更爲深刻的理解“數形結合”的重要思想。而本節課的二次函數的概念是學習二次函數的基礎,是爲後來學習二次函數的圖象做鋪墊。所以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具有承上啓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和要求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二次函數的概念,掌握根據實際問題列出二次函數關係式的方法,並瞭解如何根據實際問題確定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2)過程與方法:複習舊知,通過實際問題的引入,經歷二次函數概念的探索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操作、交流歸納等數學活動加深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與信心。

3、教學重點: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

4、教學難點:由實際問題確定函數解析式和確定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二、教法學法設計

1、從創設情境入手,通過知識再現,孕伏教學過程。

2、從學生活動出發,通過以舊引新,順勢教學過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過思維深入,領悟教學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叫函數?我們之前學過了那些函數?

(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

2、它們的形式是怎樣的?

(y=kx+b,k≠0;y=kx ,k≠0;y=k/x , k≠0)

3、一次函數(y=kx+b)的自變量是什麼?函數是什麼?常量是什麼?爲什麼要有k≠0的條件? k值對函數性質有什麼影響?

【設計意圖】複習這些問題是爲了幫助學生弄清自變量、函數、常量等概念,加深對函數定義的理解。強調k≠0的條件,以備與二次函數中的a進行比較。

(二)引入新課

函數是研究兩個變量在某變化過程中的相互關係,我們已學過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看下面三個例子中兩個變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電腦演示)

例1圓的半徑是r(cm)時,面積s (cm?)與半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解:s=πr?(r>0)

例2設人民幣一年定期儲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後,銀行將本金和利息自動按一年定期儲蓄轉存。如果存款額是100元,那麼請問兩年後的本息和y(元)與x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不考慮利息稅)?

解: y=100(1+x)?

=100(x?+2x+1)

= 100x?+200x+100(0

教師提問:以上兩個例子所列出的函數與一次函數有何相同點與不同點?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事例,讓學生列出關係式,啓發學生觀察,思考,歸納出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的聯繫: (1)函數解析式均爲整式(這表明這種函數與一次函數有共同的特徵)。(2)自變量的最高次數是2(這與一次函數不同)。

(三)講解新課

以上函數不同於我們所學過的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我們就把這種函數稱爲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的定義:形如y=ax2+bx+c (a≠0,a, b, c爲常數) 的函數叫做二次函數。

鞏固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

1、強調“形如”,即由形來定義函數名稱。二次函數即y 是關於x的二次多項式(關於的x代數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 y=ax2+bx+c 中自變量是x ,它的取值範圍是一切實數。但在實際問題中,自變量的取值範圍是使實際問題有意義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爲什麼二次函數定義中要求a≠0 ?

(若a=0,ax2+bx+c就不是關於x的二次多項式了)

4、在例2中,二次函數y=100x2+200x+100中, a=100, b=200, c=100.

5.b和c是否可以爲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爲零。

若b=0,則y=ax2+c;

若c=0,則y=ax2+bx;

若b=c=0,則y=ax2.

註明:以上三種形式都是二次函數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數的一般形式。

【設計意圖】這裏強調對二次函數概念的理解,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徵,爲接下來的判斷二次函數做好鋪墊。

判斷:下列函數中哪些是二次函數?哪些不是二次函數?若是二次函數,指出a、b、c.

(1)y=3(x-1)?+1

(2)s=3-2t?

(3)y=(x+3)?- x?

(4) s=10πr?

(5) y=2?+2x

(6)y=x4+2x2+1(可指出y是關於x2的二次函數)

【設計意圖】理論學習完二次函數的概念後,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什麼樣的函數是二次函數,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

(四)鞏固練習

1、已知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的和是10cm.

(1)當它的一條直角邊的長爲4.5cm時,求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2)設這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爲Scm2,其中一條直角邊爲xcm,求S關於x的函數關係式。

【設計意圖】此題由具體數據逐步過渡到用字母表示關係式,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2、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爲xcm,它的表面積爲Scm2,體積爲Vcm3.

(1)分別寫出S與x,V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子;

(2)這兩個函數中,那個是x的二次函數?

【設計意圖】簡單的實際問題,學生會很容易列出函數關係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個是二次函數。通過簡單題目的練習,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設圓柱的高爲h(cm)是常量,底面半徑爲rcm,底面周長爲Ccm,圓柱的體積爲Vcm3

(1)分別寫出C關於r;V關於r的函數關係式;

(2)兩個函數中,都是二次函數嗎?

【設計意圖】此題要求學生熟記圓柱體積和底面周長公式,在這兒相當於做了一次複習,並與今天所學知識聯繫起來。

4、籬笆牆長30m,靠牆圍成一個矩形花壇,寫出花壇面積y(m2)與長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並指出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設計意圖】此題較前面幾題稍微複雜些,旨在讓學生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讓學生能夠“跳一跳,夠得到”。

(五)拓展延伸

1、已知二次函數y=ax2+bx+c,當 x=0時,y=0;x=1時,y=2;x= -1時,y=1.求a、b、c,並寫出函數解析式。

【設計意圖】在此稍微滲透簡單的用待定係數法求二次函數解析式的問題,爲下節課的教學做個鋪墊。

2、確定下列函數中k的值

(1)如果函數y= xk^2-3k+2 +kx+1是二次函數,則k的值一定是______

(2)如果函數y=(k-3)xk^2-3k+2+kx+1是二次函數,則k的值一定是______

【設計意圖】此題着重複習二次函數的特徵:自變量的最高次數爲2次,且二次項係數不爲0.

(六) 小結思考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

【設計意圖】讓學生來談本節課的收穫,培養學生自我檢查、自我小結的良好習慣,將知識進行整理並系統化。而且由此可瞭解到學生還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後的教學中補充。

(七) 作業佈置

必做題:

1、正方形的邊長爲4,如果邊長增加x,則面積增加y,求y關於x 的函數關係式。這個函數是二次函數嗎?

2、在長20cm,寬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鋸掉一個邊長爲xcm的正方形,寫出餘下木板的面積y(cm2)與正方形邊長x(cm)之間的函數關係,並註明自變量的取值範圍。

選做題:

1、已知函數 是二次函數,求m的值。

2、試在平面直角座標系畫出二次函數y=x2和y=-x2圖象

【設計意圖】作業中分爲必做題與選做題,實施分層教學,體現新課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另外補充第4題,旨在激發學生繼續學習二次函數圖象的興趣。

四、教學設計思考

以實現教學目標爲前提

以現代教育理論爲依據

以現代信息技術爲手段

貫穿一個原則——以學生爲主體的原則

突出一個特色——充分鼓勵表揚的特色

滲透一個意識——應用數學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