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部編三年級守株待兔說課稿(精選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部編三年級守株待兔說課稿》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部編三年級守株待兔說課稿》相關的範文。

部編三年級守株待兔說課稿(精選6篇)

篇1:《守株待兔》說課稿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爲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着兔子的到來,最後結果是毫無收穫,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穫,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倖,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髮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彙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基於新課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穫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於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採用的是談話導入法,並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狸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麼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呢?你們有什麼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爲什麼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着,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範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爲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並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彙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後,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爲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於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後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節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爲深入研讀環節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爲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並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基於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麼呢?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裏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穫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麼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於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環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爲: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

最後,我會讓學生談收穫,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是課堂的眼神,爲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認真聆聽!

篇2:《守株待兔》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守株待兔》。

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爲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着兔子的到來,最後結果是毫無收穫,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着哲理:要想有所收穫,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倖,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髮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彙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基於新課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穫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於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於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節爲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採用的是談話導入法,並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狸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麼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麼意思呢?你們有什麼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爲什麼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着,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範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爲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並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彙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後,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爲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於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後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節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爲深入研讀環節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爲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並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設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基於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麼呢?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裏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穫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麼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於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環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爲: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

最後,我會讓學生談收穫,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是課堂的眼神,爲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佈置了這樣的作業: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考官的認真聆聽!

篇3:《守株待兔》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7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寓言。《守株待兔》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着,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

二、說課時目標:

1、讀準本課六個生字,會寫五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穫,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3、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三、說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四點想法: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情境對話領會寓意;複述故事內化語言;拓展閱讀激發興趣。先說說字詞教學紮實有效。本課中要認識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讀音上只有“竄”“撞”“樁”相對難讀一些,因此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檢查學生通讀課文的情況時隨機融進字詞教學。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最後是拓展瞭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教學不應侷限在課堂”。

四、說教學程序: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板書課題,紅筆書寫“守”。)。

2、故事的題目是什麼?板書課題:守株待兔。教學生字:“守”,範寫“守”

3、猜一猜題目意思。隨機引導理解“株”,教學“樹樁”

【動畫導入既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最快的瞭解故事大意,還能幫助初步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了。

2、指名分段朗讀,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3、再次解題:你們都已讀了課文,現在你能用一句話解釋一下課題是什麼意思了嗎?

4、質疑:根據這個課題,你能提幾個問題嗎?板書:怎麼等?等的結果?

三、帶着問題,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板書: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裏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一)研讀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穫的

1、田裏的莊稼怎麼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

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2)交流預設:

a、“丟掉了鋤頭”可以知道他沒有到田裏去鋤過草,沒有到田裏

去挖過地。

b、對比體會“整天”

c、他在樹樁旁傻等,人家在幹什麼呀?

想象說話: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在等;別人———時,他還在等……

(3)朗讀指導。

(4)小結:種田人整天什麼農活也不幹,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麼?(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穫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着運氣生活

1、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爲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

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麼又沒等到野兔呢?

2、理解“竄”,什麼原因,野兔要這麼慌亂地從樹林了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小結:你們剛纔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因爲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就撞死的情況會經常發生嗎?

3、、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裏知道?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

4、朗讀指導。(指名讀,齊讀)

5、、因爲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穫,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爲有了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麼?(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三)加深理解,複述故事

1、小朋友們從這個故事中讀懂了很多,但這位故事的主角卻還獨自做着美夢,在那裏傻傻等待,如果你正從那兒經過,你想對種田人說些什麼?交流。

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

去做,纔能有收穫。

2、聽大家說了這麼多,種田人終於醒悟過來,他感到非常後悔。爲了防止別人犯同樣的錯誤,他要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小朋友們願意幫他的忙嗎?同桌複述,指名複述。

(四)、說說身邊的人和事

其實像種田人一樣,因爲一次碰到好運氣,就想永遠靠碰運氣過日子的人在我們生活中也有,你能說一說嗎?

四、指導書寫;推薦閱讀書籍

教學反思

《守株待兔》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拾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從此,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結果什麼也得不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偶然得到意外好處就產生僥倖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勞而獲,結果什麼也得不到。”這一道理。

教學《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時,我以新課程教育理念爲指導,主要通過在教本課知識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學習方法。首先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並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爲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後再通過師生互動、對話、引導和啓發,最後歸納出寓意。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爲學生架設生活與語文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併力求通過讀作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主動、民主的氛圍中學習,體會寓意,受到教育。

篇4:《守株待兔》說課稿

一、教材簡析

“人生多少哲理,盡在寓言中”。著名作家嚴文井老先生對寓言曾做過絕妙的比喻,他說:“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啓發智慧,讓思想活躍。”《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則寓言故事,它情節簡單卻促人深思,語言淺顯而寓意深刻。故事通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死的兔子,他就丟下鋤頭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要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語文教學就是要憑藉語言文字,訓練語言,發展思維,讓學生在理解、品味語言的過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通過“解讀文本,品味語言;

建構文本,增加積累;

超越文本,凸顯主題。”從而發展語言,提高思維。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過程與方法目標:繼續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

兔子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天上不會掉餡餅,世間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一含義深刻的道理

四、教學想法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想法:

1、先說說字詞教學。本課中要認識的只有的6個生字,且字形都較簡單,很好記,因此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在講解分析課文的時候隨機融進字詞教學。詞語的理解根據各詞語的特點,有以下集中方法:先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談理解,然後由教師歸納總結的方式理解(如:竄出來),情境理解(如:樂滋滋、從此),看圖理解(如:鋤頭)等多種方法幫助理解。

2、寓意的領會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討論種田人的希望能不能實現來體會事件發生的偶然性,再創設交際情境,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

3、複述故事內化語言。爲了降低複述的難度,我爲學生提供了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詞語、插圖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一種幫助進行復述練習,體現了“不同學生不同要求”。

4、最後是拓展瞭解其他的寓言故事,激發學生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實現“教學不應侷限在課堂”。

5、挖掘教材的空白處。新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圍繞每個專題以整合的方式組織內容,涵蓋面寬泛,很多課文提供了廣闊的拓展空間,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形成了教材的“空白處”,教學中我們老師要用心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能發展學生語言的“空白處”,讓學生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敢於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從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本課時教學我對教材空白處的挖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地方:

A、我在第一自然段,設置了體會兔子竄出時的心理的交流談話、兔子爲什麼會突然竄出來的原因的猜想與假設、

B、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感受手拎着一隻不費吹灰之力得來的肥兔子,該怎樣豪情地,樂滋滋地說上兩句。

C、第三自然段:守株待兔的結果是什麼,課本向我們呈現的僅僅是莊稼全完了,再向前推進,他的這一行爲肯定給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影響,我認爲,該挖!而且學生想象的翅膀在此會飛得更高,不是嗎?

6、讀書的指導,我設置了四處重點指導讀書的句子,

A、古時候有個種田人,一天,他在天理幹活,忽然看見一隻野兔從樹林裏竄出來、

B、種田人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隻又肥又大的野兔。

C、他樂滋滋地走回家去,心裏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

D、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着,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按照,何主任曾給我講的,通讀,讀通,讀懂,讀活(也就是讀出畫面)這樣的有感情朗讀訓練程序,期間穿插教師的範讀,引導學生實現個性化的朗讀,而不是丁是丁卯是卯,一成不變的認知格式!發展學生髮散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五、教學程序

A、課前談話,爲了拉近和孩子心裏的距離,搞好關係,所以我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中間的打招呼,和向我提問也是爲後面的教學打個基礎。

B、直接導課,初步解題。今天我的開課方式採取了一種乾淨利落的方式:開門見山。並引導學生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是什麼?

C、質疑問難,初讀課文。讀了課題,讓學生質疑,再鼓勵她們去課文裏釋疑。通讀課文,讀通課文。

D、深度課文,領會寓意。這一環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我的很多教學想法都在此環節實踐:閱讀的指導,隨文識字,教材空白處的挖掘等等。

E、深化明理,拓展延伸。通過師生模擬對話。師演種田人,引導學生說出希望對種田人說的話,以此來達到對寓意的領會理解。

F、觀察分析,練習書寫

六、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力求突出重點,反映課文的故事,做到簡明、概括,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印象和有關知識,更好地明白故事寓意。

篇5:《守株待兔》說課稿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課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通過寓言講述一個道理。《守株待兔》講的是古代宋國有個種田人,因偶然撿到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守在樹樁旁邊,期待着再撿到兔子,結果不但沒撿到野兔,田裏的莊稼也全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守、株”等9個生字。

2.理解重點字、詞、句的意思,領會寓言傳達的寓意。

3.背誦課文,能夠熟練地將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對照註釋讀懂課文內容,並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爲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認爲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守株”的結果,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種田人認識錯誤”,啓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文言文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拾兔”爲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爲“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爲“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爲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爲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種田人拾兔後的心理,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課後佈置讓學生續寫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爲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一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教學步驟: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有沒有妄想過不勞而獲的成功,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工具書和課本中的註釋,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嘗試着用自己的話翻譯課文。

(三)指導朗讀,啓發想象。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課文寫的是誰的故事?(一個宋國種田的人)

2.理解“走”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跑”,與我們現在常說的意思不一樣。

3.這個宋國人爲什麼要“守株待兔”?(因爲他嚐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就不想再付出勞動了)

4.故事的最後,這個宋國人爲什麼會“身爲宋國笑”?(因爲農夫只想着不勞而獲,守着樹樁等着兔子送上門,這種愚蠢而又貪婪的想法引人發笑,所以會被笑話。)

5.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麼道理?(做事不能想着不勞而獲,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要靠勞動和付出獲得最真實的汗水,這樣的果實才是最甜美的。)(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板書如下:

兔碰株死

人守株一無所獲

篇6:《守株待兔》說課稿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改編自《韓非子》中一文,講的是古時候一個種田人,偶然得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守在樹樁旁邊等着,結果再也沒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過學習要讓學生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發生的事情,看成是會不斷髮生的事情,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

二、說目標:

我對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能把故事講給別人聽。這是教學重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繼續練習默讀課文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感知這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而那個種田人“白撿”到野兔後“樂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撿到野兔的心理,悟出他“不勞而獲,心存僥倖”的錯誤想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懂得對意外的收穫不要存有僥倖心理。這是教學難點。

三、說流程:

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才能形成。本課設計重在讓學生體驗語言實踐的過程,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歷練語言,緊緊扣住課文的語文點展開訓練,使課文內容的理解,語言的感悟,寓意的領會融爲一體,努力使一個設計承載多種功能。基於這樣的文本與目標擬定,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範讀揭題,說出大意

1、範讀課文,請學生注意,從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說明題目意思的話來。教學從課題切入,引導學生自己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句子理解題意,爲下面的教學鋪路搭橋。

2、新課標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因此,讓學生圍繞題目展開討論:這個人爲什麼要守着樹樁等兔子呢?結果又怎麼樣呢?請學生再讀課文,從而幫助學生準確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抓住細節,對話文本

●兔子撞死的原因:竄首先讓學生明白“竄”是怎樣的動作,在討論中理解“竄”的特點,接着通過簡筆畫,勾勒出“竄”的背景,明白髮生這種情況的極偶然性。使學生在讀、思、說中步步深入,從而領悟品詞析句。

●種田人的心情:樂聯繫文本,把種田人的想法自言自語地說出來。這樣做既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使詞語帶着活生生的形象貯存在他們的腦海中。

●種田人的行爲:等 什麼時候開始等,怎麼等,等的結果怎樣?帶着問題研讀課文,體會想象種田人坐着等野兔時的言行和心理,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從而提示出規律,不勞動是一無所獲的。

(三)揭示寓意、拓展學習

師問:如果你是鄰家一位老農,看到這位守株待兔的年輕人,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以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吸取課文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個環節,意在引領學生在對話、體驗、傾聽、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後出示古文:以古文教學來結束全課,來爲學生打開了一扇嶄新的語文學習之門,引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四、說理念: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種用故事來寄寓道理的文學體裁。寓言是現實生活的折射。它既能啓發學生探索又能幫助學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學生讀懂故事爲表,理解寓意爲裏,聯繫實際爲真。所以,我這節課,不是單爲了教這則寓言,而是通過對這則寓言的學習,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途徑去思考問題,去認識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利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寓言的學習,不僅是語言文字的學習,更是一種智慧的學習。這節課,我將帶着學生用發現的眼光去學習,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爲了體現語文的工具性,我設計了以讀爲主線來組織各項訓練活動。爲了滲透語文的人文性,我爲學生創設了理解語言,運用語言的情境。因爲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輸、也不能用貼標籤的辦法單方面的授予學生,而需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去感受、領悟、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