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精品多篇】

語文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精品多篇】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篇一

一、讀寫結合要講求實效

新課標下的國中語文教學比賽,一位老師在教人教版的《雲南歌會》,在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後,老師要求學生進行肖像描寫,描寫一位老師或學生,同學們在聽了描述後,要知道描述的是誰。爲了讓學生有一個可模仿的範例,老師用多媒體展示了兩段肖像描寫:一是課文《雲南歌會》第三段中的內容,一是課文《邊城》(節選)描寫翠翠的一段話。從實際情形看,訓練的目的沒有達到。學生沒有按老師提供的材料仿寫,而是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所想來寫。

利用適宜模仿的課文進行片段練習,或者整文章的練習,是一種教學常態。只要把握得好,就可以收到實效。但是我們不能圖形式、走過場,爲讀寫結合而讀寫結合,而不管課文內容是否適宜模仿。模仿對象沒選好,不僅達不到訓練的目的,反而浪費時間。上述那位老師所選的兩個片段均不適宜八年級學生模仿。《雲南歌會》第三段描寫的肖像不是某一個具體的雲南婦女,而是臉譜化的肖像。《邊城》(節選)中沒有一處純粹的關於翠翠的肖像描寫。如何描寫,老師也沒有加以分析指導,這讓學生感到有點爲難。很顯然老師的教學目的難以凸顯,教學實效也就大打折扣了。讀寫結合,要看讀的和寫的能否結合,不能結合,不可勉強;能夠結合,要尋找二者的最佳契合點,還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導。

二、分析文本勿離開語境

聽一位老師執教《山居秋暝》一課,老師引領學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師生互動,教師點撥,都不錯。但是老師對“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分析則有點牽強,說是詩人關心勞動人民的疾苦,體現了詩人的悲憫情懷,希望同學們也要學會關心勞動人民。

韓愈在《師說》中指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過程中,別忘了對學生的情感薰陶和價值觀的培養。這要求老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注意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不顧實際情況機械地進行。《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作者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意境。這兒既有環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動的美。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描繪的是一羣村姑洗罷衣服踏月歸來,順流而下的漁舟划槳的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寧靜。詩人要寫的是一羣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描寫這樣一幅純潔美好的生活場景,與詩人要表達的情感有關。類似此詩的描寫在唐詩中不乏其例。但是,硬要從上述詩歌中分析出詩人對勞動人民生活疾苦的關係,詩人具有悲憫情懷就有些不當了。不是說古詩中沒有這種詩,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詩聖杜甫的詩歌,他的《三吏》、《三別》、《茅屋爲秋風所破歌》等,都充分地體現了這種情懷。

我們不但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還應教會學生從課文中自覺接受這種教育;還應教會學生深入到課文的本質之中,從不同的內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萬不能從任何課文中都能讀出關心勞動人民、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來。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篇二

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一種符合自己講課特點的“一三二”語文教學法,效果不錯。

所謂“一三二”語文教學法,就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一個重點,緊扣三個環節,抓好兩次寫作課。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

一個重點,就是以基本訓練爲重點。教師在教學中,不管是制訂教學計劃,還是開展教學活動,都要圍繞這一重點進行。

三個環節,就是在講授每課文中所扣緊的“預習”、“研討”、“練習”這三個環節。

①在教師指導下預習新課。教師以聽記方式向學生下達預習提綱,其內容包括“基礎知識”、“理解分析”、“揣摩運用”和“積累聯想”等。學生依提綱預習課文,並寫出預習筆記。預習時可先易後難,有的題目不能完成的可在下面兩個環節中完成。

②“研討”可分三步進行。首先,以小組爲單位,逐人宣讀預習筆記,進行研討,相互交流;其次由組長彙總各類題目代表小組登臺發言,學生校正自己預習筆記中的不足之處;最後是師生共同討論。教師要啓發學生怎樣去解決重點、突破難點等問題,起到點撥作用。

③“練習”仍然在預習筆記上修改、補充各個題目。以上三個環節,由簡到繁,由淺入深,既符合學習規律,又能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學生容易接受。兩次寫作課,就是變每兩週一次作文課爲兩次作文課。學生寫作文,只有多讀、多寫才能提高,多想、多練才能成功。因此,在作文教學中,除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閱讀、摘抄外,還要抓好兩次作文課。

兩次作文分一小一大進行。小作文佔用一個課時,先由教師當堂命題,要求學生在20分鐘內寫出400字左右的短文。接着分小組逐人朗讀,並選出代表在全班作典型發言。最後由教師進行講評。大作文佔用兩個課時,前一個課時教師講評上次作文的得失,後一個課時學生寫作文,要求當堂完成。大小作文緊密結合,互爲補充。小作文主要培養學生的寫作靈感和行文速度;大作文主要培養學生審題、構思、語言運用等綜合能力。

國小語文教學方法的總結 篇三

打開一本書,輕鬆自由地讀,讓書香滋潤自己,如同沐浴春風,如同聆聽曼妙的音樂,去感受書中收穫的幸福。

幾年來,學校一直大量的選購各類有益的圖書,讓我們班的孩子在書中汲取了智慧,只要一有空閒,就能看到孩子們那讀書的熱情。

在國小階段,應該着重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勤於閱讀的習慣、主動收集課外資料的習慣等。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並大有所獲。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爲學生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讀不一樣的書,便有着不同的認知,因爲每一本書都是不同作者的不同經歷。

本學期中,我們班的學生共讀了《基督山伯爵》、《論語譯註》、《魯濱孫漂流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科學家的故事》等書,在學習課本教材《魯濱孫漂流記》時,因爲之前學生已經讀過,不用我多講,學生已經對課本內容瞭如指掌,而且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們獨抒己見越來越踊躍,甚至有時會發生面紅耳赤的爭辯,爭辯的內容既有對人物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對語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發言,不同思維的碰撞,使課堂上顯得有些亂,但我卻由衷地高興,正是他們的不同認知,纔有他們的明白易曉。這正是我所期望的效果,他們會在爭辯中進步,學生已能把故事的前因後果講解的十分透徹,可見已對書本瞭然於心。

閱讀的快樂伴隨着孩子們的成長,讀書的樂趣不勝枚舉,閱讀的快樂,樂在其情節。總之,我會將課外閱讀繼續下去,“開卷有益”——書讓孩子健康充實、讓孩子能在書香中快樂的成長。

語文教學方法總結 篇四

1、“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從字面上不難看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個環節構成。首先是自學,即學生獨立自主地開展學習。這裏的“自學”也是多樣性的,並不是把學生侷限在課本與教材中,;第二個環節是合作學習,也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習。這個階段以討論爲主,老師把握課堂的走向和氣氛,調節刺激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他們的學習需求。學生則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去,說出自己在自學中遇到的疑問及不解之處,在與同學與老師的交流討論中獲得答案。最後是探究學習,即老師在學生此時學習的基礎上延伸發散,引導學生把思維擴散開,以便實現更高一點的教學目標。“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三個環節,即有承接關係,又有遞進關係。能最大限度的體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一理念,在學生的交流中,學生的思維是活躍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教師有較高的素質與臨場應變能力。在此期間,不僅需要教師的現場調控和指揮,也需要學生的主動配合,如果學生沒有主動學習思考,那麼這種教學模式就發揮不出它的優勢。

2 、情境教學

高中小說有其獨特的體裁特點,即它的篇幅相對較長、人物多而複雜、情節衝突大,所描繪的社會環境廣闊。只有契合小說的體裁特點而來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情境教學應用於小說教學中,更能凸顯小說獨特的情感魅力。情境教學所針對的是現如今比較突出的小說教學現狀,如小說教學中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情感能力的培養;重結構的解讀而忽視審美的欣賞;重細節技術的鍛鍊而忽視整體的感知。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及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導入和創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此情境中主動思考、積極發言並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方法與小說的體裁相互結合,具有很高的教學效率。情感是小說情境教學的關鍵。在教師創設的具體情境裏,讓學生感知文學作品裏的所表現出的或激烈,或柔和,或婉約,或豪放的感情,在瞭解品味這些情感的同時,領悟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樣爲人處世。同時,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所創設情境的適度性和延伸性。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維維度設計合適的教學過程。另外,體驗小說的情感是爲了學生能更好地走出文本,把所學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能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纔是學習的最終目的。

國小語文教學方法的總結 篇五

對於一名教師來說,加強自身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隨着歲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學天數的增加,我越來越感到我知識的匱乏,經驗的缺少。面對講臺下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課我都感到自己責任之重大。爲了儘快充實自己,使自己教學水平有一個質的飛躍,現對自身工作進行以下總結。

一、加強修養,塑造“師德”

我始終認爲作爲一名教師應把“師德”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因爲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我就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力爭做一個有崇高師德的人。我始終堅持給學生一個好的師範,希望從我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學生,都是一個個大寫的“人”。爲了給自己的學生一個好的表率,同時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課餘時間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不斷提高自己水平。今後我將繼續加強師德方面的修養,力爭在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虛心求教,強化自我

從教學理論和教學知識上。我借閱大量有關中學語文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書籍,對於裏面各種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儘量做到博採衆家之長爲己所用。在讓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的同時,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學實踐中來驗證和發展這種理論。從教學經驗上。由於自己教學經驗不足,有時還會在教學過程中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不知如何處理。因而我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力爭從他們那裏儘快增加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我個人應付和處理課堂各式各樣問題的能力大大增強。

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

從擔任班主任第一天開始,我就兢兢業業,把自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班級和學生上面,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大量業餘時間。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管理班級、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這一原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反對學生做的,我也堅決不做。經過一年多的言傳身教,我班學生基本做到令行止禁,班級風氣正,同學關係融洽。由於我處理班級事務堅持“對事不對人”,從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因此學生和我關係非常融洽,班級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取得大量成績。

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遠任重,我仍需繼續加倍努力,爭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獨立的、有創意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目標 篇六

一、提問對話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一個對話過程,教師的提問在教師的教與學生學之間架起了一條通道。提問的積極作用在於:引發學生的認知矛盾,激起學生從事有一定難度的智力勞動的興趣;給學生的思考提供“支架式”的幫助,將學生個人的思考或集體的討論引向深入。例如:《詹天佑》一課中,師問詹天佑的品格特點,學生要想回答出這個問題,就需要在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對課文的情節和結構作出綜合的思考和判斷。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巧設問題,所提出的問題要有適當的難度。對於勇於回答問題的學生和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表揚,對於回答錯誤的學生和怯於回答問題的學生,應給予真誠的鼓勵和熱情的幫助。

二、整體感悟法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全局,促成原始感悟。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瞭解文章是誰寫的,什麼時間寫的,在哪裏寫的,爲什麼寫,寫的是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寫的,寫得怎樣等等這一系列關乎課文全局性的問題。在熟悉文本內容之後,就會產生一種最初始的感覺,爲了促成這種原始感悟,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啓發學生形成和捕捉自己原始感悟的問題,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情感態度?這篇文章讓你感觸最深的地方是什麼?讀過文章後,你最大的收穫和最大的疑惑是什麼?在評說階段,讀者就應當盡力從文章中退步抽身,以冷靜的頭腦去思考和概括讀物的內容意義和表達形式,形成自己對讀物的獨特見解和體驗。

三、理清思路法

閱讀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閱讀首先要達到真正的理解。而達到真正的理解,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思路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思想從什麼地方出發,怎樣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後達到這條路的終點,都要踏踏實實摸清楚,這就是注意思路的開展”。要讓學生在練習讀和寫的時候,自覺地注意思路的開展。下一句跟上一句怎麼連上的,某一句跟前面哪一句有關係,某幾段從前面哪幾段分派出來的,諸如此類,要讀懂一篇文章,必須先理清文章的思路,否則,讀多少篇都是糊塗的。

四、言語分析法

言語分析法建立在細讀課文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語言、修辭、邏輯、心理、語境、語體等相關知識和方法,對課文的詞語、句子、句羣、段落、篇章等語言單位進行語言分析,旨在說明作者爲什麼要用這樣的語言形式去表達這樣的內容,對於所表達的內容而言,這些語言形式爲什麼是最恰當的。言語分析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其中的“綠”字,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所稱道。言語分析法不僅應當說明這個字在描繪時令、狀態上的功能,而且還應該追溯詩人當年執筆行文爲什麼先作“又到”,又作“又過”、“又入”、“又滿”,但都認爲不好,最後才換定了“又綠”,在讀者的眼前出現一片江南春草的景色。這樣我們就深入到詩人的執筆行文時的動態思考教程,更能夠理解詩人字斟句酌的匠心。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勾畫出自己閱讀時感覺到的美詞、佳句、重點段落、要點、疑點等等,再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言語分析,最後讓學生進行模寫。

        總而言之,朗讀作爲一種有聲音的語言藝術,對於國小生的語文學習而言至關重要,朗讀的水平會直接影響一名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低。因此,國小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時,需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誘,精心設計語文朗讀的教學方案,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充分體會到朗讀的樂趣,感受到朗讀的魅力,從不讀到願讀,從願讀到會讀,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有創意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最基本的目標。根據不同的閱讀目標和內容、學生不同的閱讀心態,選擇適當的閱讀教學方法,以達到不斷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根本目的。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篇七

對於國小生的詩歌教學大部分教師卻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只是機械地強調知識記憶(背誦)詩歌,忽略了學生對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賞和品味,失去了它應有的魅力。這顯然是有悖學生髮展和《新課標》要求的。因此我在詩歌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驗,使學生領略中華文化瑰寶的精華,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培養良好的品質。

一、用“美”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興趣

1、範讀詩歌,用優美的語音感染學生。

我用優美的語音把詩意表達出來,儘量在語言上給學生以美感。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把詩中“孤”、“獨”二字讀的深遠幽邃,既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又跟“絕”、“滅”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把學生帶入了雪野空曠、寒冷和悽清的環境中,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2、創設情景,感受詩美。

欣賞是詩歌理解的進一步深化。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注意節奏、聲調、停頓、強弱、長短的錯綜變化與節拍音樂的美感;要讀出字詞句與詩人的情懷。如朗讀《初春》,要滿懷喜悅,讀出詩人對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春天的熱愛之情。這首詩通過植物生長、動物活動、人的活動來展現春天的美麗,讀時要把握這些情景變化和欣喜情懷的不變。朗讀要形式多樣,如範讀、齊讀、分角色讀、開火車讀等;要靈活運用錄音、幻燈片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樂於讀,善於讀。讀,不應該是簡單的重複,每一次讀都應該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要通過教師的點撥、啓發達到由讀通順到讀懂、讀出感情的目的。)多媒體的感性刺激以及情景的創設,使學生感受、並體驗詩歌的內涵。

3、古詩很講究語言文字的推敲。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對詩的語言文字的探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啓發學生對“綠”字進行探討。因爲探討的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尋求最佳最美境界的過程,即用最美的語言文字表達最美好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品析字詞中,潛移默化地感知語言美,這樣在教學中,不僅幫助學生髮掘了詩句中的語言美,引起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在寫作時遣詞造句的能力,在語言表達上仔細推敲,選用最恰當的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發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二、用“美”的畫面,幫助學生想象

教學古詩,還應該圖文結合,馳騁想象,加深對詩意的理解。“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詩本身就是書畫結合的藝術品。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短短兩句詩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了一幅瑰麗的圖景。教學時,我經常運用畫簡筆畫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中有畫的形象美,想象詩的畫面。國小生是憑藉形象而引發想象的,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圖畫中的美,與詩相互印證,以此獲得美感的愉悅,進而欣賞畫面美。

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課外,我讓學生根據詩的意境,通過想象繪成彩色圖畫,只有對審美客體進行聯想和想象,才能產生強烈的美感。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習古詩的興趣增濃,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們對色彩的喜愛。

有時也會根據詩歌的需要做成動畫、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受詩歌的圖畫美,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三、用優美的“意境”,喚起學生的美感

意境,是指詩裏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引導學生揣摩意境,就是既要把握詩人抒發的感情,又要理解這種感情是通過什麼事物來表現的。詩歌是通過形象反映生活,表達感情。形象是詩的本質。而詩歌的形象不同於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中的形象,直接作用於欣賞者(學生們)的感官,而只能藉助於語言作媒介,由學生自己運用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去感受和再現詩歌中所描繪的形象。同時由於它具有間接造型的特點,能從更多的側面來揭示形象的豐富內涵,給學生提供想象和再創造的廣闊天地。如教學王之渙的《涼州詞》,就要讓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體會在悠悠黃河、萬仞孤城的廣闊背景下戍關將士吹奏思念家鄉笛子的畫面,領會詩人抒發對朝廷不關心戍關將士生活的無限感慨之情。

又如教學《獨坐敬亭山》,要通過學生探討明白:“衆鳥高飛盡”說明只留下李白孤獨一人;“孤雲獨去閒”說明雲也飄走了,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說明詩人孤寂到只有把山當朋友來傾訴心中的孤獨。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教師盲目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有的詩歌學生可能不能完全懂,只能領略大意,教師也不要過於苛求。因爲“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只要學生能夠“理解主要內容,體會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就行。

古詩中的“美”隨處可見,俯拾即是。教學中從語言美到情感美,從悅目到悅耳再到悅心,從而達到了情感共鳴的意境。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得到美的感受和薰陶。

當然,古詩的教學還要體現文、理、情統一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和民族。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價值觀,讓學生在古詩的審美愉悅中得到有益的啓示,樹立崇高的生活理想,激勵他們爲爭取美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

語文教學方法 篇八

01、手把手教寫漢字

研究寫字教學好幾年了,目前,還沒有找到比“手把手教”,更爲有效的方法。

如果有老師的字寫得不好,或者說她捨不得下功夫,沒有彎下腰去,手把手地教孩子。

基本可以斷定,班級中的孩子,書寫一定不怎麼好,至少不會又快又好。

“放鬆”這種細微的技巧,以及正確的書寫姿勢,真的不是教師講解,學生就可以掌握的。

每節課,都要留一定的時間,讓孩子書寫。

教師今天教幾個,明天教幾個,一個星期,來一個輪迴。

當然,個別比你寫得還好的,就不要去教了。

一個學期,近20個輪迴,絕大多數的孩子,書寫都會大有進步。

02、一句句教讀課文

不要老是讓學生自由讀、齊讀、賽讀、合作讀……你有沒有發現,出彩的永遠都是那幾個語言天賦比較好的孩子。

剩餘的大多數,原地踏步,不斷重複,二沒有提升;少數幾個,到了國小畢業,六年時間,還不敢張嘴大聲讀書,別說正確流利有感情了。

最好的辦法,是教師帶讀課文,一句一句、甚至半句半句地教。

當然,如果你班的孩子懶惰,不肯出聲音,可以讓全班站起來,誰的聲音響亮,可以先坐下。

教師一邊教,一遍拍那些讀得好的同學的肩膀,示意他們坐下。

你會發現,所有的學生都在讀,都在大聲朗讀,他們會模仿你的聲調、你的氣息、你的韻味、你的感覺……天長日久,他們就有了你朗讀的狀態,逐漸超越了你。

堅持一年半載,我敢肯定,你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是朗讀的高手。

03、背誦優美段落

不要把課堂肢解爲無數細小的碎片,頭緒繁多,做不出成績。

不要把背誦的任務全部放在課外。

課堂上,要留出大塊的時間,讓孩子背誦。

背誦一段話,真的不是三五分鐘就能解決的問題。

我還是希望教師可以一句一句地教,教順了,帶着孩子們理清線索,列一張思維導圖,按圖索驥,學生就能很快背誦下來。

記憶力的習慣,是需要培養的;記憶力,是需要打磨的。

長時間不訓練,就像刀生鏽了,也就報廢了。

當然,最好是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

挑戰老師,學生會更有興趣。

04、經常聽寫生字詞

生字詞的聽寫,至少每天2次,家裏一次,學校一次。

當然,每次聽寫的數量,可以適當少一點,八個、十個都可以,複習的時候,可以更多一點。

最好能有所選擇,挑選學生容易出錯的字詞,反覆聽寫。

要經常抽錯別字多的孩子,到黑板上書寫,對他們是一種激勵。

聽寫後,立即改錯,哪怕接下來進行課文內容教學。

改正錯別字,比其它事情重要得多。

會就是會,不會就多寫幾遍,甚至造個句。

一個經常寫錯別字的孩子,學習成績能好麼?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被冠名爲“灌輸”的教學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每個學生都必須動起來。

這些方法,所訓練的,是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功。

基本功的訓練,是不需要過多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紮實的訓練和持久的耐力。

沒有紮實的語文基本功,你讓的書讀得再多,再能言善辯,哪怕是胸藏萬卷、口吐蓮花,也不過是繡花枕頭而已。

你會發現,到了關鍵時刻,孩子們所學習到的那點方法、技巧,統統拿不出手。

曾有人評價我——你是把少得可憐的知識,運用到極致的人!我贊同。

當然,我不以知識少爲榮。

但是,能把知識充分運用,確實是需要紮實的基本功的!不然,你所學的知識,永遠都僅僅是知識。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篇九

一、舊四重:確實沉重,亟須打破

當下語文教學的主要狀況,我概括爲“舊四重”。這“舊四重”十分普遍,它嚴重地異化了語文教學,使得語文教學變得很沉重,了無興趣,亦寡效益。

1.重教材:教材成了語文教學的全部依託

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活動中重要要素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現在的狀況是,一本教材打天下。從國小到高中,教材幾乎成了教師教語文、學生學語文的全部依託。語文教師的工作,就是帶着一本教材走近學生,指導學生學語文;學生也就是整天抱着一本語文教材。課上教師教教材、學生學教材,課後教師盯盤教材上的練習(包括教材配套輔導練習),學生死做教材上的練習,考試時教師用教材考學生,學生唯教材是從。很顯然,這樣的做法泛化了教材的功能,忽視了語文學習重習得的基本規律,同時,誇大“舉一反三”中“一”的作用。

重教材的另一個表現是,教材的編者把教材編得又厚又繁又人文又綜合,使得教材成了學生難以承受的語文學習之重。我們以某版教材爲例,一冊教材,以人文爲主題,編寫六個單元共30文章,還要加上“誦讀欣賞”“寫作”“語文實踐活動”“名著推薦閱讀”“口語交際”以及若干“附錄”。不要說有不少文章選得並不經典,單是如此多的數量(教學內容),教師與學生是怎樣地疲於應付就可想而知了,結果造成了“挖坑式”的教學,淺嘗輒止,雨溼地皮。

2.重課堂:課堂成了語文教學的唯一場所

大家都講課堂是主陣地,這話沒有錯。但是“主陣地”不是“唯一陣地”。對於語文教學來說,課堂不是“唯一陣地”就顯得更爲突出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狀態是什麼?語文的教與學,只在課堂上進行。課外沒有語文活動,課外沒有教語文、學語文的意識與實踐,甚至,即使教材上安排的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也被取消了。這樣,就把本應渠道廣泛、視野開闊的語文教與學給單一了、窄化了。語文教學成了大棚子裏的工藝了,語文學習也成了在溫室裏育花。

重課堂的另一個表現就是教師太重課堂上的“講”了。這已經是當下語文課堂的通病了。“從總體上說,我國的課堂教學改革尚未取得實質性和根本性的進展。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被動學習、個性受到壓抑等頑疾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有效醫治;過於強調被動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依然普遍存在。”這是對當下課堂教學現狀的客觀估計。語文課堂也有過之無不及。更有甚者,語文課堂沒有思想可言,沒有智慧可言,沒有快樂可言,有的只是無聊與無奈。

3.重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

大家都知道,語文學習中閱讀很重要。然而,現在由於教材中的文選式的編排方式,課堂上閱讀指導的比重,考試中的閱讀理解的份量等等因素的牽引,使得閱讀教學成了語文教學的主打。假如做個量化的估計,當下中國小閱讀教學的比重起碼佔到85%。然而,大量的閱讀教學的時間並沒有換來語文教學的豐碩收穫。早在1978年的時候,呂老說:“十年的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文,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其實,這“二千七百多課時”,起碼有85%是用來閱讀教學的。遺憾的是,這樣的“咄咄怪事”,竟然一“怪”就是三十餘年,而且,到了今天,仍然是語文教學中的“咄咄怪事”。

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要落實聽、說、讀、寫的訓練,然而,事實如何呢?寫,人人都知道重要,但是,往往因爲無從下手(無教材可依、無訓練序列等)而落實得並不夠好,變成任其發展。聽與說更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不重要”了。弱化了聽、說、寫,結果把時間都給了讀。

閱讀,確實是寫、聽、說的基石,但是,由於只重教材閱讀,只重課堂講授,因而,使得閱讀的效率也變得低下了。重閱讀的結果卻是沒有碩果。

4.重分數:分數成了語文教學的單一追求。

考、考、考,教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話形象地道出了分數在當下教育評價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在時下,重分數幾乎成了批評語文教學的衆矢之的,成了扭曲語文教學的罪魁禍首,但是,分數仍然死而不僵。重教材、重課堂、重閱讀,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根源大都在此。

重分數,其實沒錯。錯在過於重分數,將分數作爲評價學生語文能力的唯一標尺。重分數不是語文教學特有的罪與罰,它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然而,語文教學中重分數更是偏離了語文的特質。很多的語文能力與素質不是以分數來呈現的。

由此,我們想到考試。我們常常看到網上曝光一些語文試卷的怪題或怪答案,讓人啼笑皆非。更有考試頻繁,使學生漸漸消磨了學習語文的靈性與熱望。

綜述之,儘管新課改的春風盪漾了十年,但是,語文教學的春天依然沒有到來,乍暖還寒,蕭然猶在。網上流傳着一首題爲《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醜陋的》的詩,確是寫照。詩中說:“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醜陋的/我給學生髮卷子,一張接一張/像漫天的飛雪,有赤道那樣長/我身不由己!我力不從心/是誰?讓我與學生像磨盤一樣的轉/磨掉了個性,磨碎了時光/是誰?在揮舞着指揮棒/引着千軍萬馬,集體埋葬/是誰?搖晃着火紅的大旗/將野心,冷笑般的隱藏/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醜陋的/我微笑着,將微笑長久地欺誑/微笑裏,爬滿別人的主張/主張,如病毒在瘋長/洗過的靈魂裏,只留下——/微笑,白癡一樣/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醜陋的/我不溫柔,我性格乖張/我想把渤海變成一個馬桶/沖掉的,是陳舊的思想/然後,我坐在山海關的城樓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場/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醜陋的/我渴望:自由地飛翔!

當下語文的教與學,對於教師與學生來說,都是無法承重之重。

二、新四重:爲了厚重,積極建構

面對“舊四重”,我們有責任思考與重構語文教學機制,在學理層面轉變教與學的方式,讓語文教學厚重而不再沉重。

1.先改教材,再重教材與讀物結合。

“語文教材體系陳舊已經延續上百年了”,這在處於變革中的中國來說,已經很不恰當了。在涉及語文教學的改革實踐的層面上,首當其衝的應該是教材的改革。教材的改革在一定程度會影響課堂的變革,影響教師的變化。

首先,改革教材就要改變教材體式。變人文修養的單元主題爲語言習得的單元組塊;變文選組合爲訓練系統;變閱讀本位爲四線合擊(聽說讀寫);變文體循環爲能級遞進;變講讀中心爲自學指導。這五個轉變,其實是在教材的層面,遵循了語文教學的規律,重構了語文教學的機制,從而很好的引導教師的課堂教學。

其次,改革教材就要減少教材份量,讓教材變薄。筆者認真地研究過臺灣的國文教材,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每冊教材只有十二課文。而大陸的教材每冊都是三十課文。數量懸殊,顯而易見。爲什麼要減少每冊教材目呢?“教材無非是例子”。“例子”本身就包括兩層意思,一是要發揮“例子”的示範作用,二是“例子”不是學習的全部。基於這樣的考慮,讓教材變薄,一是可以避免多學而不精的狀況,避免“挖坑式”的教學狀態,避免“糠多嚼不爛”的現象,教材目少了,就可以做足做精課文學習,真正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二是可以騰出時間與精力讓學生更多更充分地閱讀。對於學語文來說,教材是“例子”,課堂是“練兵場”,更多的學與習是在教材之外,課堂之外。

第三,改革教材就要增設讀本及書單。語文教材應該是這樣的格局:以合理體式與適當數量的目構成的課堂教材與以一定數量的精選目與讀物書單構成的課外教材相結合。課外教材,不是增加學生負擔,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學生閱讀量。它既要有與課堂教材對應的讀本,更要有靈活自由又有所選擇的讀物書單。課堂教材重在“舉一”,課外教材重在“反三”。

變“重教材”爲“重教材與讀物的結合”,這是語文教學在教材層面的方向。

2.先改課堂,再重課堂與課外的結合。

課堂仍然是主陣地,這點不用懷疑。但是,我們在如何用好這塊主陣地上往往是出現偏差的。而這種偏差,必然帶來教學效益的低下。

首先,改革課堂要弄清課堂的實質。“語文課堂教學”這個詞可以拆解爲“語文”“課堂”“教”“學”四個詞。這四個詞是這樣統整在一起的,這就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演繹語文”。由此看來,課堂對於教師與學生演繹語文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以往,我們研究與實踐語文課堂教學時,太多地關注“語文”,而忽視“課堂”。其實,要想語文課堂教學靈動與鮮活,必須深刻地理解與把握“課堂”這一特定的學習時空,切實地把握課堂的規律。我們都說,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教語文前,必須先搞清楚課堂是怎麼回事,然而再來研究在課堂上如何教語文。我們一些課堂,教師總是讓學生跟着自己轉,把學生有意無意間放在了被動的位置上,這樣的話,課堂就不會有活力,學生就不會有主動性。沒有活力,沒有主動性,學生思維的火花自然無法燃放出來,因而,“語文”就難以真正走進學生的思維與思想裏。所以,理解與實踐“語文課堂教學”,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課堂”是啥玩意,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究竟是怎麼的關係。洋思的改革也好,杜郎口的改革也好,他們都是在本質上改革“課堂”,從而激活語文、數學等等這些學科的教學的。

其次,改革課堂要“從課堂教學擴大到課外語文活動與校外語文實踐”。要樹立“大課堂”的觀念,要實踐“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一方面,語文教材可以對課外語文活動做出必要的安排,另一方面,教師在每學期都要統籌安排課外、校外活動的內容,把課外與校外作爲另一種課堂。當然,課外語文活動與校外語文活動的組織都是繁雜與困難的,但是,我們還得迎難而上,要以語文學習實踐爲中心,在活動中提升鮮活的與實用的語文能力。

變“重課堂”爲“重課堂與課外的結合”,這是語文教學在課堂層面的突破。

3.先改閱讀(教學),再重閱讀與聽、說、寫的結合。

閱讀教學是當下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然而,閱讀教學的效益並不高。主要原因在於閱讀教學的方式不當。因此,改革閱讀教學的方式,就顯得尤爲迫切。

改革閱讀,主要要改變講讀本位爲自學本位。以講讀爲閱讀教學的主要方式,這是當下閱讀教學的通病,更是頑疾。對於閱讀教學來說,教師只要做兩件事,一件事是組織學生自學。學生學習閱讀母語讀物,面對一文章,絕不是一無所知,而是有潛力理解到一定程度的。只是我們的教師往往不給學生的機會與平臺,沒有去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能力。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一文章時,首先不是從“講”與“問”開始,而是要先讓學生“讀”與“說”(包括“疑”與“辯”等),且在此過程中注意提醒學生的習慣養成。另一件事就是講學生不懂的。任何一與學生知識、見識、認知相當的文章,學生總會有一些懂的與一些不懂的。懂的,由教師組織自學,不懂的,才由老師講解。當然,從教學的角度看,這個講解也不完全是“講授”,而是點撥與引導。

改變閱讀教學的方式,是爲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益。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效益不僅促進了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更是促進了聽、說、寫的實踐與提升。聽、說、寫一定要完整地納入語文教學的範疇。聽、說、寫,是要訓練的,訓練就要有方法。目前,我們對聽、說的研究實在是太少。寫作儘管人人知道重要,但是指導又實在不得法,寫作研究也是缺少突破,因而使得聽、說、寫常常被遊離爲閱讀的附屬。這是語文教學畸形化的表現之一。

變“重閱讀”爲“重閱讀與聽、說、寫的結合”,這是語文教學在內容層面的完善。

4.先改分數,再重分數與素質的結合。

改革分數的內涵有兩層意思,一是努力提高語文試卷的命題的水準,努力讓語文分數更多地朝着語文能力與素養靠近。語文試卷的命題是有很大講究的。平時測試也好,期中期末考試也好,會考也好,都要以考查學生語文積累、習慣、能力、素養爲基本出發點,讓試卷成爲語文學習的一個好的支點。二是把分數作爲語文素養之樹上自然的果實。我們說,在當下的應試體制下,分數確實是必不可少的,有分數走遍天下,無分數寸步難行。但是,這分數之果是怎麼來的,又有多少汁水,這還是有一番考究的。盯盤揉下的分數也許是大的,但是,是缺乏汁水的;以養育語文素養之樹而結出的分數之果,一樣可以大且有汁水。

深圳寶安區新安中學的吳泓老師,他的語文課沒有大量練習題,沒有模擬試卷,沒有課後作業,有的就是讀原著、共討論,寫感悟等,他拋棄傳統的語文課本,自創專題語文學習,“丟掉課本鬧革命”。在他的學生們看來,吳泓老師的語文帶來的是“思維盛宴”。嚴凌君是深圳育才中學高中語文教師,他搞了一個語文教學的“五個一“工程,就是:一套書、一堂課、一個網站、一本刊物、一個文學社。《青春讀書課》系列讀本的主編就是這位與衆不同的高中教師。南京曹勇軍老師,到高三了還帶着學生每週進行時事演講。學生通過語文課前的“時事演講”,與社會更貼近,鍛鍊了思辨和寫作能力,讓語文課成爲相連社會的一個視窗,甚至是一個縮影,學生在這裏有成長,有公民社會,有未來,更有愛!高三畢業,《高三(10)班在六樓》便應運而生。學生語文分數中,“顯性分數”是考試量化,“隱性分數”則是生命成長。吳泓、嚴凌君、曹勇軍等老師的學生不僅有語文分數,更有語文素養。這些學生是幸運的幸福的。但是,就全國範圍來說,這樣的老師與學生真的太少太少了。

變“重分數”爲“重分數與素養的結合”,這是語文教學在評價層面的追求。

三、重常識:力避失重,勇於行動

變“舊四重”爲”新四重”,在本質上是在改變語文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活動方式。方式的變化也是結構的變化,結構的變化就有可能帶來性能(質量)的改變。其實,新課程改革已經大體給我們描述了語文教與學應該有的方式,十年來的新課程改革探索也豐富與發展了語文教與學應有的方式。變“舊四重”爲”新四重”,這也是在新課程一輪結束後的一個宏觀的反思與展望。

那麼,變“舊四重”爲”新四重”,在新的課改徵程中如何着地前行呢?筆者的個案實踐就是堅守語文教學的常識,對現有的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突出閱讀與日常寫作等,概括起來,就是“四多四少”。即多讀書,少學教材;多寫隨筆,少做練習;學生多說,教師少講;活動多點,考試少點。這“四多四少”是我的語文教學實踐的一種自我突破。

1.多讀書、少學教材

針對學生當下的語文學習現狀,我大膽提出“多讀書、少學教材”的實踐構想。我對每學期的一冊語文教材,進行篩選與整合,刪去一些意義不大的課文,整合一些可以合併閱讀的文章,精講該講的文章,這樣,就能夠省下不少的課堂時間。

如何“多讀”,我的做法是,一是利用語文課堂共讀;二是利用課外閱讀。課堂共讀,就是班級所有學生共讀一本書。共讀的目的是便於指導與交流。每共讀一本書,我都會在共讀前有簡單指導,然後放手給學生閱讀,讀完以後,再在班級裏開展交流研討活動,圍繞一些重點話題,展開討論。共讀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導學生如何讀書。課外閱讀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大量閱讀。學生閱讀的書目老師給出一個書單,學生自由選擇。課堂共讀與課外閱讀構成了學生閱讀的點與面、質與量的交織。

對於學生的閱讀,大致框架如此,但是,其中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在班級建立圖書室,解決學生無書讀的問題。每學期由各學生出資(大約在100元左右)集中購買圖書,這樣,每學期,一個學生就有上百本圖書的閱讀選擇。學期末再把每人100元左右的圖書帶回家收藏。這樣,一個學生花100元錢,既得到了100元的等價圖書,又有了四五千元的圖書閱讀選擇。我會展開讀書競賽,按月統計學生閱讀書目,對閱讀數量多的會給予獎勵書籍的激勵;我還會支持他們寫讀書心得,我在班級裏有讀書心得櫥窗,及時張貼優秀的讀書心得,或者舉行班級讀書報告會。我還會及時與家長聯繫,告知孩子在校讀了哪些書。我還會邀請愛讀書會讀書的家長或老師到班級裏給學生講讀書意義與方法等。做法還有很多,但目的都是激勵學生多讀書,讓學生愛讀書,學會讀書。

2.多學隨筆,少做練習

時下,語文教師像數理化一樣讓學生做大量的語文練習,以此獲得語文應試的高分,這是不爭的事實。其實,語文素養僅靠練習是練不出來的,相反,倒是越練越差。一來讓學生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二來僵化了學生的靈性,三來耽誤了學生很多本該自由閱讀與寫作的時間。精簡了教材中的課文,在一定程度上就精簡了學生做練習的時間。我特別鼓勵學生寫隨筆。寫隨筆是我的學生語文作業的主打。我的要求是每天必寫。我自費爲學生到市場上去挑選漂亮的隨筆本,鼓勵學生給隨筆本起名字。對於學生隨筆,我的觀點在於“隨”,隨心所寫。寫什麼,寫多少,怎麼寫,都有學生自由選擇。每天早上,我最急於做的事情,就是先瀏覽學生的隨筆,因爲,每一天的隨筆都向我打開一扇美麗而神奇的窗戶,讓我看到了學生心靈世界的每一個燦爛與幸福。我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評閱學生的隨筆。其實,說“評閱”是不夠恰當的,應該說我是在與每一個學生通過隨筆,通過文字,在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在隨筆中,用我的文字,與學生一起喜怒哀樂,一起討論交流,一起嬉笑怒罵……

我激勵學生一如既往持之以恆地寫隨筆,我只有四大法寶:

一是五角星,每次隨筆,我會根據學生隨筆的用心程度,用五角星的多少來激勵;我會在班級裏張貼學生隨筆得星數量統計;激動時,我會給他(她)無數顆星星;

二是,我的評語激勵。我會不吝嗇我的讚美之詞來送給寫得好的每一隨筆。

三是在班級裏鄭重其事朗讀學生隨筆,評講學生學生隨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每學期給隨筆優秀的學生結集隨筆集。有的一人結集一冊,,有的多人結集一冊,有的是詩歌集,有的是散文集,有的是小說集,等等,而且,結集的這些隨筆選,不僅書名起的漂亮,而且裝幀設計都非常精美,與正規出版物,只是沒有書號的區別,別的絕不亞於正規出版物。每次專輯結集“出版”後,都要有一個小小的首發式,然後,由學生自己親手送給自己喜歡的老師、同學或者家裏的親戚朋友等。我要讓我班上的一部分學生在國中時間就能看到自己出的“書”。

3.學生多說,教師少說

這是我語文課堂的原則。我的課堂力主簡約,力主開放,還學生課堂主角的地位。在課堂上,我會根據文本特點,設計有意義有價值的主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充分交流。我不把課堂搞得密不透風,不是帶着學生走進教材,讓學生跟着老師轉,而是讓學生自由地與文本與同學與老師對話,自由地去發現文本自身的魅力與精彩,甚至疑惑。所以,我在課堂上,我絕不用我的理解代替學生的理解,用我的觀點代替學生的觀點,我一定少說,讓學生多說,讓學生充分地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與思想認識。其實,時下“教師多講,學生少講”的現象太普遍了。由於學生語文學習的無趣,因此,也就難得積極表達了,教師爲了完成教材的繁重的教學任務與大量需要學生記住的問題,於是,也就理所當然地大講特講,一講到底,從而,使得課堂毫無活氣。讓語文課堂活起來甚至火起來,這是我對理想的語文課堂的一種渴望。

4.活動多點,考試少點

考試是必須的,但是,我每學期只進行期中與期末兩次測試。而語文活動是我的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語文活動大致分爲如下幾種類型,

一是課堂活動。我在每天每節課的開始三分鐘的小演講活動。這已成習慣。每節課,按學號輪流有一位學生到講臺前演講,講故事,講見聞,講事評都可以。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信,鍛鍊學生口才。

二是校內活動。基本上每兩週就會有一次校內語文小活動,諸如讀書報告會,班事沙龍(幾個人圍繞班級的某一件事以沙龍形式談看法,班級其他人是觀衆),書法現場展示,辯論會,聽微型報告(邀請教師或家長來班級小講座),課本劇表演,朗誦比賽,等等。三是校外活動。一般利用雙休日兩天,一學期組織一次,組織學生以語文文化遊爲主題,到周邊城市或景區舉行兩日遊。這樣語文遊深受學生歡迎,也頗有語文收穫。

國小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十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面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責任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應該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

開學初,我瀏覽了下新書,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情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賴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爲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爲,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序。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必須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必須帶着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着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繫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內容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變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爲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