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二十四詩品》之“雄渾”教學設計

《二十四詩品》之“雄渾”教學設計

《二十四詩品》之“雄渾”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二十四詩品》經典原文,理解句子大意。

2、在國學經典的誦讀中,引導生感受國學經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點:

  1、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二十四詩品》經典原文,理解句子大意。

  2、在國學經典的誦讀中,引導生感受國學經典作品的美感。 

教學設計

一、理解作品題目

1. 《二十四詩品》來歷。

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原本也叫《詩品》,人們爲了將之於鍾嶸的《詩品》加以區分,於是按照其內容特點,取名《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專談詩的風格問題,“風格”多稱爲“體”。司空圖在劉勰等前人探討的基礎上加以綜合提升,將詩的風格細分爲二十四種,即:雄渾、沖淡、纖穠、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疏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

《二十四詩品》是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本身也是批評的文學作品——一組美麗的寫景四言詩,用種種形象來比擬、烘托不同的詩格風格,頗得神貌,並在詩歌批評中建立了一種特殊的體裁。

二、瞭解作者及時代背景。

相傳作者爲晚唐司空圖,司空圖(837~908),字表聖,河中虞鄉人(今山西永濟)。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動盪的時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意欲濟世安民,爲李唐王朝盡犬馬之勞。唐懿宗鹹通中登進士第,之後隨恩師王凝而爲幕僚。唐僖宗廣明元年爲禮部員外郎,後遷禮部郎中。黃巢起義後,司空圖扈從不及,流落於亂兵之中,後逃歸中條山王官谷的祖傳別墅。光啓元年,唐僖宗返回鳳翔,召司空圖爲知制誥,遷中書舍人。尋又遭亂,重回王官谷隱居。唐昭宗繼位後,又曾多次召他爲官,都稱病謝辭。他兩度經歷戰亂,看到“朝廷微弱,紀綱大壞”,李唐王朝頹勢已成,不可挽回,於是只好隱居避禍,以詩酒自娛,與道士名僧四處雲遊。後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後,司空圖不食而死。

司空圖長期隱居,過着“一局棋,一爐藥,天意時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黃金難買堪騎鶴”的生活。但是,他不能忘情於李唐王朝,隱居是迫不得已的。他的心情是悽苦的,只好到佛老思想中去尋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是由感傷、悲觀、絕望而轉向任其自然、置身物外、沖淡恬靜的道家精神的,又幻想着從佛教的空寂中尋求人生的解脫。尤其到了晚年,日與名僧高士詠遊,於“泉石林亭”中與野老同席。佛道思想也從他的詩歌創作與評論活動中表現出來。

三、導入新課

1.師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學習《二十四詩品》中的“雄渾”篇,“大用⑴外腓⑵,真體⑶內充。反虛⑷入渾⑸,積健⑹爲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⑺。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2.理解“雄渾”

雄者,宏達威武,強有力也。渾者,渾厚博大,渾然一體也。前者重在廣度、力度;後者重在厚度、深度。雄渾一詞用來形容一種境界、一種具體景物形象,也可以用來表現一種情志、氣勢,一種抽象的精神現象。雄渾”和“雄健”是很不同的,而其背後是因爲有不同的思想基礎。前者是以老莊思想爲基礎的,而後者則是以儒家思想爲基礎的。

     四、交流展示

  (一)朗讀指導。

1.自讀,讀準字音和句讀。

2.指名讀。指名學生讀詩,檢查反饋。

3.有感情朗讀。劃分節奏,按照詩歌停頓讀,在師範讀引導的基礎下,讀出雄渾之氣。

4.賽讀。指導學生比賽讀,讀詩要流利,並且有深沉強烈的感情。

5.齊讀。

  (二)理解內容。

1.結合註釋,理解句意。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以小組爲單位,結合註釋,生淺談對詩句的理解。

註釋:

⑴、“大用”之說亦見莊子,《人間世》篇記載那棵可以爲數千頭牛遮蔭的大櫟樹託夢給對它不屑一顧的木匠說:“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爲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所謂“大用”即“無用之用”也。“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⑵、腓,原是指小腿肚,善於屈伸變化,此指宇宙本體所呈現的變化無窮之姿態。

⑶、真體,即是得道之體,合乎自然之道之體。《莊子•漁父》篇中說:“禮者,世俗之所爲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⑷、“虛”,是自然之道的特徵,《莊子•人間世》雲:“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⑸、“渾”是指自然之道的狀態,《老子》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

⑹、“健”是《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之意,唐代孔穎達《正義》雲:“天行健者,謂天體之行,晝夜不息,周而復始。”

⑺、“環中”之說源於《莊子》,《齊物論》雲:“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蔣錫昌《莊子哲學•齊物論校釋》雲:“‘環’者乃門上下兩橫檻之洞;所以承受樞之旋轉者也。樞一得環中,便可旋轉自如,而應無窮。此謂今如以無對待之道爲樞,使入天下之環,以對一切是非,則其應亦元窮也。”又《則陽》篇雲:“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幾無時。”郭象注云:“居空以隨物,物自成。”也就是說,一切任乎自然則能無爲而無不爲。

2.疏通句意。

1)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爲雄。

  【釋義】 體和用,我國古代哲學的一對概念,指本體和作用。司空圖是崇信老莊哲學的,認爲世界的本體就是“虛無”,即“自然無爲”之道,萬物都是這“道”的表現和產物。外腓,向外伸張。真,真諦,本源。《莊子·秋水》:“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真體,道之真諦。

虛:虛無,道家以虛無爲世界的本體,虛即指道;返虛,即返歸於道。

渾:渾然一體的境界。  積:積累。健:強。雄,指至大至剛。

【解讀】華美的文辭涌現在外,真切的內容充實其中。返回虛靜,才能達到渾然之境,蓄積正氣,筆力方可顯出豪雄。

2)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

【釋義】具備:籠罩。  橫絕:橫貫。 荒荒:蒼茫廣大的樣子。

油雲:流動的雲。  寥寥:空闊的樣子

【解讀】雄渾的詩包羅萬物的氣勢,高高橫貫浩渺的太空。像蒼茫滾動的飛雲,如浩蕩翻騰的長風。

3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非強,來之無窮。

【釋義】象:物象,即具體的事物。

環中:圓環之中,即中樞。樞紐。《莊子·齊物論》:“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非強:不勉強。持之不用強求,就會無窮盡地源源而來。

【解讀】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寫,掌握作品的核心內容。追求雄渾,不可勉強拼湊,自然得來,就會意味無窮。

3.譯文。

浩大氣勢的發揮,因爲道的真諦充滿胸中。如果與道渾然一體,便能不斷加強無比剛強的力量。那雄渾之氣籠罩萬物,橫貫太空,像廣闊蒼穹上流動的白雲,像無邊原野上激盪的長風。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樞,那雄渾氣勢不用強求,就會自然渾成而洋溢於詩章。

4.理解內涵。

(1)在理解了句子意思的基礎上,由生淺談對雄渾這一是個境界的理解和體悟。

(2)師做完善補充。

“雄渾”一品屬於“壯美”的範疇,詩人用“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這些生動的形象,來形容它氣魄雄偉、汪洋浩瀚、長風過空、油雲漫天的風格特點。

司空圖認爲,道家的清虛無爲的“道”,是雄偉之氣的本源,因而作者的思想必須與“道”渾然一體。所謂“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實質是提倡擺脫現實,崇尚大道。他認爲,沒有雄渾的氣魄,就寫不出具有雄渾風格的詩;氣魄雄偉,又有較高的藝術造詣,才能創造風格雄渾的作品。這和現代風格學所說的“風格即人格”的命題,意思是一致的。可以說,除了社會生活條件的決定作用之外,作品的風格和意境,是由作者的思想修養和藝術修養所決定的。

五、具體詩歌解析《二十四詩品》

1. 採用小組交流的方式,生討論哪些詩歌的意境雄渾?(請幫助宣傳好範文sss網)

2. 師補充。《使至塞上》、《出塞》、《龜雖壽》、《觀滄海》、《登幽州臺歌》、《登高》、《望嶽》

《使至塞上》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描寫了邊疆大漠中壯闊雄奇的景象。

《望嶽》,全詩總體上以望字統攝全篇,結構緊湊,意境開闊,情景交融,又不失雄渾的氣勢。

《登幽州臺歌》,全詩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在人們面前展現了一幅境界雄渾、浩瀚空曠的藝術畫面。

3. 小結:詩歌中具備雄渾風格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空間上佔有巨大無邊的廣度;詩詞中飽含力量和氣勢的顯示。

六、背誦練習

引導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嘗試背誦。

通過不同形式激勵學生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