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望月》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望月》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望月》教學設計 篇一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08

《望月》教學設計五

21 望月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新詞,並隨課文理解詞語意思。

2、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二兩段。

3、  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課文描繪的美好意境,受到美的薰陶擰能湖都城送,並能熟讀成誦。

3、引導學生蒐集、拓展相關的閱讀內容,反覆欣賞、評析,培養語感,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體會欣賞第二自然段描寫月光的句子。

教學準備:月下江景圖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這堂課陳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望月。

1、(出示課件)現在,夜幕已經降臨,看,一輪明月升起來了!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答)

2、2、小結導入:望着同一輪明月,同學們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望月》,(板書:望月)   看看文中是說誰在望月?他們望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感知大意

1、請大家打開課本,朗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    思考:文中是說誰在望月?他們望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2)    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提示:文中的省略號

2、交流討論:

3、(1)文中是說誰在望月?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相機解釋:小外甥

提問:文中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認爲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同學們初讀課文,讀懂的真多,大家有沒有把生字詞讀準、課文讀通呢?(屏幕出示生字詞)

閃爍   光斑   沐浴   瞳仁

比喻   雲絮   封鎖   呵欠

①一生領讀,其餘跟讀,及時糾正、鼓勵

②文中哪些句子、段落你覺得較難讀,提出來大家一起練練

3、總結:初讀課文,同學們真認真,但要真正讀懂一篇課文,還要對其中的內容細細地體會。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品味作者眼中的月亮。

三、精讀課文

(一)感受月色美

1、聽朗讀,說說你能感受到什麼。

2、學生交流:(引導說出月下江景太美了,就像一幅畫)

3、大家的悟性真高!在閱讀寫景文章時,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很重要,這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啊!你們一下子做到了,好樣的!

如果我想把這幅畫畫下來,告訴我,畫什麼景物,這些景物分別有什麼特點。

4、交流:

5、聽了同學們的描述,大概是這樣一幅畫吧,(出示課件)請你再欣賞一下加深印象。(錄音朗讀課文)

6、好,我們也來有感情的朗讀一遍,儘量記住這段美景。

(二)賞讀經典美文

1、過渡:剛纔我們猶如欣賞了一幅月下美景圖。對於月下美景,許多大文學家都描繪過它,讚美過它。老師特別喜歡朱自清筆下的月色,現在推薦給你。

大屏幕出示,一生朗讀: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2、師簡述對荷塘月色的喜愛和感受。

在朱自清的筆下,月光如水,靜影沉壁,葉子和花都被月光籠罩着,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特別是“靜靜的、薄薄的、淡淡的”這一連串疊詞的運用,使月色中的荷塘如夢如幻,幽雅恬靜,我們讀起來,也特別有韻味。

3、學生集體朗讀。

(三)積累運用語言

1、(多媒體出示美麗月色圖):欣賞了寫月亮的美文,你能否把平時親眼所見的月下美景也來描繪一下呢?實在想不出來,請你讚美這幅畫中的月亮。可以寫關於月亮的一、二個好詞,可以寫一、二句話或一段話,今天學到的詞或句可以用進去。

2、交流欣賞。

(對學生寫的內容,老師應儘量從積極的角度給予鼓勵和讚美,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寫作能力。)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主要欣賞了作者眼中的美麗月色。下節課,我們一起欣賞小外甥眼中的月亮。

五、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完成習字冊

①班   “王”字最後一筆爲“提”,“文”最後一筆爲“點”。

②絮    下半部分不能多一撇寫成“系”。

③欠    獨體字,筆畫少,應擺正位子,筆畫要舒展。

板書設計

望月

“我”       月下美景

背誦古詩

小外甥

想象月亮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望月》教學設計 篇二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自儀徵漫網    點擊數:176

《望月》(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主題:第二屆情智語文教學論壇觀摩課

執教:張康橋

學生:溧陽實驗國小雙語班五(6)班

師:大家擡頭看看(學生擡頭看),有沒有看到月亮?

生:沒有。(齊)

師:哦,被天花板擋着呢。透過天花板,看到月亮沒有?

生:沒有。(齊)

師:呵呵,是的,白天,外面還下着雨,所以沒看到月亮。那麼,你有沒有看到過☆☆月景呢?(學生齊說有)誰來說說?

生:我在晚上看月亮的時候,月亮就像一個非常明亮的盤子一樣。

師:月亮如月盤。

生:有的時候,我看到的月亮小的只有一個邊,就像沒有一樣。

師:月亮似銀邊,若隱若現。

生:我在奶奶家的陽臺上看月亮,不管月亮是圓圓的,還是半圓的,或者只有一絲銀邊,我都覺得月亮是一個充滿神奇的地方。

師:充滿神奇,充滿嚮往。

生:我覺得月亮最美的時候是月全食的時候,此時的月亮就像一個金色的光環。

師:月亮如玉盤、似銀邊,如金環,引人遐想,讓人嚮往。讓我們先和月亮打個招呼吧,搞點創意哦。

生:嫦娥,你現在還在想后羿嗎?(衆笑)

生:月亮,你真漂亮,希望你一天比一天美麗。

師:深切的關懷,美好的祝願。

生:廣寒宮,你真漂亮。我希望長大以後能成爲航天員,飛上月球,去尋找神話中的嫦娥。(衆笑)

師:找到夢想中的嫦娥,有夢想,很好。

生:月亮啊,你好,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荒涼之地,還是如神話中寫得那樣充滿神奇。

師:月亮啊,你到底是代表着荒涼還是一個傳奇。這是我同學們心中的月亮。今天我們一起繼續來學習。學生讀齊讀課題(很響)。

師:怎麼讀起來惡狠狠的?(衆笑)學生再讀課題(很好)。

師:那麼,在這篇課文中,我、詩人、小外甥心中的月亮是怎樣的?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找出寫月亮的句子,多讀讀,你感受到什麼、又想到了什麼?(板書“我”、詩人、小外甥)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組織交流。)

師:你感受到什麼,想到什麼?

生:(讀第19小節)我感受到小外甥有豐富的想象力。

生:我從他們背的詩裏面,確實感受到月亮是美麗的所以從詩裏。所以會引起有文化的詩人來寫月亮。我也非常喜歡月亮,中秋夜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也會背一些寫月亮的詩。感覺很美。

師:是的,是月亮的美麗引起了許多人的讚美。

生:我也體會到了作者和小外甥非常博學。

生:我看到了長江上的美麗月景。

師:月色的確很美,還有沒有不同的感受呢?

生:月亮是非常調皮的。正如剛纔同學們讀的,月亮像天的眼睛,圓圓地睜大,又偷偷地閉上,真是調皮。

生:我感覺到月亮是營養露。第12小節寫道:“詩和月亮一起,沐浴着我們”,這裏的沐浴就像被營養露滋潤一樣。

師:月光如營養般滋潤心田。

生:我感受到月亮有多面性的。因爲寫月亮的詩多如繁星,每個人感受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月亮是多面性的。

師:我相信還有不同的感受。同樣的月亮,同樣的月亮,爲什麼不同的人卻有着如此不同的感受呢?

生:因爲他們在寫詩的時候,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所以看月亮的角度也不一樣,所以感受也不同。

師:環境不同。

生:因爲人們在看月亮的時候,心情各不一樣。

師:心情不同。

生:因爲每個人在看月亮的時候,每個人有不同的觀念,所以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師:觀念不同。

生:月亮有圓、有缺的,每個人看到的月亮不同,自然聯想也不同。

師:是啊。環境、心境、觀念、想法個不相同,所以看到的月亮各不相同,各自的感受也各不相同。那麼舅舅看到了什麼,你覺得這樣的月亮像什麼呢?

生:我覺得月亮像一件裝飾品。因爲月亮吐灑着它的清輝,爲大地鍍上一層銀色,所以月亮像裝飾品。

師:你的想象非常奇特。

生:我覺得舅舅看到的月亮不僅是裝飾品,而且本身也是非常美麗的。因爲月光灑落在長江裏,就像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月亮製造了許多美麗,所以月亮是美麗的。

師:你剛纔用了個製造,這個詞很現代化,月亮就像美的加工廠。請你來讀一讀。

生:(讀)“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師:你特別關注“千點萬點”、“晶瑩閃爍”,但讓我感覺有點吵,再請個同學來讀讀。(另一學生再讀,很好,衆鼓掌。)

師:真美啊,我們一起來讀讀。(生齊讀,好。)

師:你覺得這裏的月光像什麼?

生:她像一縷月光從天上飄下來。

師:如青紗漫舞,真美。

生:月光像一個調皮的孩子。

師:恩,如孩子在嬉戲。

生:從某種程度上說,月亮像一般剪刀,因爲蘆蕩、樹林的黑色剪影正是被月光剪出來的。

師:月光如剪刀,剪出最美麗的圖案。

生:月亮在這裏就像是一件藝術品,它還象是一件裝飾品。它不僅自己美,還打扮別人,使兩岸的蘆蕩、樹林和山峯更美了,所以我覺得它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件裝飾品。

師:沒聽明白。(衆笑)可以倒過來說。月亮是裝飾品,更是藝術家。

生:我覺得月亮像一盞燈,它照亮了江面。

生: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我覺得月亮也是一位出色的畫家。

師:月亮畫出了動人的江上美景圖。你還聽到了?

生:月亮行走在天空的腳步聲。

生:兩岸樹林裏發出的沙沙聲,還有江水的流動聲,匯成了一首美麗的《月光曲》。

生:還有月亮安詳地吐灑着清輝的聲音。

師:這是月光流瀉的聲音。

生:我還彷彿聽到了那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跳動的聲音。

師:那跳動着的彷彿也是一串串的音符。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指名學生配《望月的君》音樂讀,讀得非常美。讀完一會兒後掌聲雷動。)

師:那麼小外甥聽到了什麼?

生:小外甥聽到月光叫醒的聲音,月亮就像鬧鐘一樣。

生:月亮用美妙的歌聲喚醒了小外甥。

生:小外甥被吳剛伐木的聲音叫醒了。

生:月亮那如母親般慈祥的叫聲,叫醒了小外甥。

生:也許是月光走進小外甥的夢裏,喚醒小外甥。

師:月亮的歌聲、吳剛的伐木、母親的輕輕呼喚或夢的牽引,喚醒了小外甥。這是多麼美妙的境界。你來讀一讀。

生:(讀)是月亮把我叫醒的。(不是很好)

師:哦,剛醒。

生:(讀)是月亮把我叫醒的。

師:把我的耳朵叫醒了。

生:(讀)是月亮把我叫醒的。

師:把我的眼睛叫醒了。

生:(讀)是月亮把我叫醒的。(讀得很響)

師:把我嚇醒了。(衆聽課教師笑)

生:(讀)是月亮把我叫醒的。(很好)

師:把我的心喚醒了。月光還叫醒了誰呢?

生:月亮喚醒了舅舅和小外甥背詩的心情。

師:喚醒了詩情。

生:我覺得月亮喚醒了詩詞,詩詞又喚醒了詩人、小外甥。

師:不知是月亮喚醒了詩人,還不知是詩人喚醒了月亮。那些詩人啊,在月光下,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詩人看到了月亮,想到了自己的親人。

師:比如,想到弟弟,(引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生:月亮如玉盤,想起了小時候的快樂。

師:小時候的幸福。(引讀“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生:詩人看到了月亮,可能想起了一家人一起過中秋節的時候。

師:一份殷切的思鄉之情,所以他說——(引讀“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師:同學們,請你們再自由地讀一讀,想想在詩人心中,這是怎樣的月亮啊?

(學生讀書)

師:我相信在同學們心中,還有許許多多寫月亮的詩。誰來讀,也可以背誦你心中的詩。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生: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師:這月光這些詩就像長長的省略號,留在我們的心裏。這月光,這詩,“我”和小外甥又是怎樣來讀得呢?

(一學生讀6—11自然段)

師:真像兩個人在背詩,栩栩如生。誰再來讀。

(再指名讀。配樂古曲《春江花月夜》,總體讀得很好,但第13自然段不到位。教師請全體女生讀第13自然段,又請一學生讀,很好。)

師:這是怎樣的沐浴呢?

生:這是在詩的海洋中的沐浴。

生:這是溫柔的沐浴。

生:這是愉快的沐浴。

生:這是在優美的字裏行間的滋潤。

師:是啊,這是愉快而溫暖的沐浴,這是在濛濛細雨中的浸潤。在詩人的眼裏,這樣的月亮像什麼?

生:也許在詩人的眼中,月亮吃飯的圓桌子。

師:月亮像桌子。(衆輕輕地笑),有點納悶。

生:(補充)月亮圓圓的,象徵着團聚的桌子。

師:是的,像徵着團圓的桌子。

生:像一根紐帶,詩人和家人雖然相隔很遠,月光像紐帶聯繫着彼此的想念,這樣紐帶是美麗的。

生:詩人孤獨的時候,月光是陪伴他們的朋友。

生:月亮就像親人的笑臉,好象在向遠行的詩人微笑,希望他們早點回去。

師:是啊,月亮代表我的心。

師:那麼,在小外甥的眼裏月亮是什麼?

生: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

師:你來讀讀。(生讀,讀得不好。)

師:你知道什麼叫繪聲繪色嗎?

生:知道。

師:咱不說,我們來讀出來。誰來讀?(指名讀,讀得較好。)

師:我聽到了繪聲,你的聲音真的讓人覺得就像小外甥一樣。但沒聽出“繪色”來。(再指名讀)

師:我彷彿看到月亮就是你了。你們覺得在小外甥的心裏月亮是什麼?

生:月亮是天眼。喜歡看大地,喜歡看善良的人。

生:月亮是一盞燈,它點亮了小外甥的心靈。

生:月亮是一個充滿着神奇的童話。

生:月亮是一位啓蒙教師,給小外甥裝上了想象的翅膀。

生:月亮是一本神祕的書。小外甥學到了許多的詩。

師:啊,同學們說得也是繪聲繪色,那麼請同學們繪聲繪色地讀一讀“小外甥困了”這一句呢。(一學生讀)

師:恩,他怎麼說的?

生:打了一個呵欠。

師:誰來讀,我們先打一個呵欠再讀。

(生先打了一個呵欠,衆笑,讀“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

師:像這樣都讀到臉上去了,這叫做“繪色”。誰再讀?

(學生打個一個呵欠,讀得很好,衆笑聲一片。)

師:這是真正的繪聲繪色。

師:接下來就難讀了。(課件出示最後一自然段)你能不能有繪聲繪色地讀一讀呢?

(指名讀最後一小節,漏了一個詞“凝視”,再請學生讀。)

師:這時候,你們覺得舅舅的“色”是怎麼樣的?(笑倒一片)

生:舅舅看着月亮出神,表情好象非常複雜,似乎在想某些事情。

師:那他在想什麼呢?

生:或許在想小外甥的話。

生:舅舅現在想那段聊天。

師:或許是吧,這段聊天裏有什麼呢?(下課哨聲響)

生:舅舅也想編一個童話,再講給小外甥聽。

師:我想也是的,編一個童話。下課。

(學生沒有反應,衆聽課教師笑,然後掌聲響起。)

《望月》教學設計 篇三

作者:橫林實驗國小 蔡小玉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有關詩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爲小外甥的聰明好學、富於幻想而感到自豪,對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複習導入  。

1、這篇課文寫的是什麼?(板書:“我”小外甥)

2、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獨自一個在江輪甲板上賞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樣的呢?(板書:賞月)

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圖”。學生看圖後,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第二段。

過渡:正當“我”盡情地欣賞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時候,小外甥也來賞月了。仔細閱讀課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與小外甥在賞月的過程中交談了什麼呢?(板書:交談)

1、默讀,思考。

2、檢查、交流,小結,板書:頌月、論月。

3、講讀5—12自然段。

過渡:“我”和小外甥是怎麼“我一句你一句”地對背誦頌月古詩的?

(1)同桌分角色朗讀。並想一想,他們對背了幾次,每一次對背的詩句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聯繫呢?

(2)分角色對背古詩。討論交流上述問題。(三次,每一組詩的作者教師都是明知故問,第二組都是表達思鄉之情的,第三組都是寫在江上看月亮。)

(3)小結。

(4)多媒體出示情景,學生背誦。

(5)想一想,讀了“我”和小外甥對背古詩的情景,你們體會到了什麼?(對背詩不是隨隨便便的,你背的詩還得跟我背的詩有一定的聯繫呢!小外甥自信、聰明、機靈,“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錶演背誦。

6、講讀14—20自然段。

過渡:小外甥不僅向“我”挑戰,對背誦月的古詩,而且問“我”“月亮像什麼?”

(1)指名朗讀。思考:“我”有沒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問題?爲什麼?

(2)檢查交流。

(3)自讀,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麼?劃出有關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讀,要求“繪聲繪色”地敘述。

(5)小結。

三、講讀第三段。

過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進行交談,交談了多長的時間,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結束的?

1、範讀。

2、交流。

3、指名朗讀。

四、總結深究課文。

1、作者寫小外甥主動向“我”挑戰,對背頌月古詩,問“我”“月亮像什麼”。想向我們說明什麼呢?

2、質疑賞析。你讀了這篇課文後,認爲還有什麼問題值得研究的?

3、提示總結。

古詩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多讀、多背、多想,不僅能陶冶人的性情,更能啓迪人的智慧,開發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創新思維能力一種。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期盼更多富有創新力的人才呀!

“我”獨自一人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我”會幻想些什麼?(從小外甥的身上,他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

這篇課文寫的景很美,寫的小外甥很可愛,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深遠的。整篇課文的語言是那麼優美的。

五、作業 。

1、背誦課文。

2、蒐集並背誦寫有關山(或水)的古詩,看誰背得多。

附板書:

“我” 小外甥

賞月

望月 頌月 聰明好學

交談

論月 愛幻想

簡評:

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夏沔尊先生在二十年代就提出,要多讀高級文藝作品,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他說,高級文藝作品宛如“貞嫺的淑女”,低級文藝作品就像“媚惑的娼婦”。高級的文藝作品,給讀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會“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望月》是著名的作家趙麗宏的散文。文章中描寫的“月下江景”是非常美麗的,介紹的他的小外甥是十分可愛的。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是深遠的,語言是雋永的。應該說,這篇文章是一篇高級的文藝作品,在蘇教版國小語文課本中是一篇比較好的課文。我反對把“短、淺、白”的文章,作爲課文。

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在國小語文課本中,都當作記敘文來教。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在弄清楚記敘文的“六要素”,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激發他們熱愛文學的興趣,萌生探求文學殿堂的慾望。這是國小語文教學中需要研究的一個課題。每個語文老師都要有戰略的眼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蔡小玉老師選擇《望月》,上了一堂研究課。她是有膽量的,上課也是成功的。我揣摩她教學的指導思想,概括爲六個字:低起點,巧引導。也就是放低教學的要求,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能引則引,逐步提高學習的要求。我認爲,她確定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在具體的教學中,她採取了三條措施:

1、合理地安排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安排是否合理,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關鍵。她安排教學過程 :一是遵循作者的思路。引導學生弄清事情的情節——“我”在江輪的甲板上望月,與小外甥交談(對背頌月古詩、討論月亮像什麼)、“我”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二是遵循學生閱讀的規律。引導他們先理解內容,再理解內在的意思。如第二段,先找出文中“我”與小外甥“交談”什麼,再思考:可看出小外甥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三是遵循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由易到難,先理解一般內容,再提出更較高的學習要求。

2、努力地創設課文情境。什麼是情境?指作者在文中所描寫的人、景、物和當時當場的氣氛。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入境始覺親”。只有親臨其“境”,才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我”在甲板上賞月時的情境,是恬靜的,他的心情是愉悅的。小外甥與“我”“我一句你一句”地對背頌月古詩的情境,是緊張而生動的。小外甥是自信的,“我”是沉着而自豪的。小外甥敘述“月亮像什麼”時的情境,是生動有趣的。“我”的心情由自豪變爲“佩服”了。“我”一人幻想的情境,是清幽的,心情是深遠的。她正確地把握了課文中的一個個情境,並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分角色朗讀、想象和語言描繪等手段,生動地再現了這幾個情境,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耐心地引導品讀體會。文學作品的內含是很豐富的,是通過描寫境界、塑造形象來陶冶、感染讀者的。閱讀文學作品,一定要細細品讀語言,領悟準確、鮮明、生動的特點,同時要感悟作品所塑像的形象。讀者對形象的感悟越深,作品的價值就越大。因此,她在教學中耐心地引導學生品讀小外甥與“我”對的詩句時,辨析每次對背詩句的“同”、“異”,理解小外甥出“對”的角度,感悟小外甥的“機靈”。在誦讀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段時,感悟他的膽識——把天空當作人,把月亮當作他的眼睛。在品讀我“展開幻想的翅膀……”時,啓發學生想象、討論。這裏的引導還不到位,如學生能想到:他希望祖國的下一代,都能像小外甥那樣:聰明好學、愛幻想。那麼,“我”的形象就高大了,文章的含義也就更大了。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堂課中,也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但瑕不掩瑜。這是我聽到的最滿意的一堂課。就教學而言,我希望大家多上課,多思考。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機智,生成新的教學目標 ,減少失誤。

(《望月》由蔡小玉老師在區進修學校舉辦的審報國小高級教師培訓班上執教,徐偉健簡評。)

《望月》教學設計 篇四

一、導入

1.看板書“月”,你們想到了什麼?

【運用學生自身存在的知識進行開始,這樣較爲容易親近學生,也容易讓學生接受本次的教學活動。】

2.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月亮的古詩?

【一是起到複習,二則檢查積累,三則過渡】

3.除了古詩你們還能想到什麼?

(1)師生交流

(2)我想到了關於月亮的嫦娥的故事……

4.無論是帶有月字的古詩,或者是傳說故事,月亮總是能夠給人們帶來無數的遐想。

【教師渲染的氣氛是清幽的,但此處最好能夠出示課件的演示,因爲要給學生以明確的感知,效果上可能會更棒。】

二、新授

1.指名讀課文,看看每個部分向大家介紹了什麼?

(1)學生讀課文

【讀通,帶着問題讀課文,是朗讀教學中的基本要求。教師在這個其中還讓學生明瞭了自己教授知識的準確方向。】

(2)師:你們讀得正好,請告訴老師每個部分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學生:第一部分寫了作者在江輪甲板上坐下來,看見了月亮和江面上的美景(教師板書:賞月)

(3)3—13小節寫了什麼呢?

學生:小外甥向我挑戰背詩。(教師板書:挑戰背詩)

(4)14-21小節呢?

學生說:是小外甥和作者在談論月亮的話題。(教師板書:談論月亮)

【通讀課文,這是讓學生整體感知,同時也是爲了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爲下文的理解做出鋪墊。這裏是一個暗示。】

2.寧靜夜晚我們在欣賞月亮,……出示第二自然段,自己讀讀這段話,看看這樣的月景給你怎樣的感受?

【直奔重點,不牽牽扯扯,這裏突現文本的難點。】

(1)學生自讀

(2)學生:很美麗和和諧

(3)教師引導朗讀這一段。

【這個環節讓學生在內心達到初步的認知,讓“美”悄無聲息地融入到學生的心田。】

(4)多美的情景啊,如果你帶了一個照相機,你最想照下哪裏的景色?

【讓學生“流動”地去閱讀,讓文字成爲畫面,使學生真正理解文本。】

(5)首先自讀,劃出相關語句――同桌交流一下

(6)師生交流

學生:我想拍攝江面被照亮的,並說出自己的理由,老師說:請你帶着你的感受讀讀這句話好嗎?(學生讀-教師點評,還有誰也想拍攝這副景色的?)

學生說:長江被月亮照得真美。

【讓學生有自我的個性化的語言呈現,這是閱讀的一個最終目的。】

師:同學們,請大家聽我讀這一句,感受一下,這江水除了像光斑,還像什麼呢?

生:像一顆顆星星;

生:像被撕破的絲綢;

生:像一顆顆珍珠;

生:像一顆顆璀璨的鑽石

師:請大家帶着你的想像把這句話讀讀。(學生讀)

【用多種形式去想象。教師在此處作爲引導者起到了恰當的作用,是學生、文本互動的“朋友”。】

師:同學們這千點萬點閃爍的光斑像……,多美的情景啊!像讀這段的同學站起來,一起把這句話讀讀。(學生讀)

【這是激發學生內心對文本的自發情感,這是一種無形的讚賞。】

師:你們還像拍攝哪處景色呢?

學生:江兩岸,蘆蕩……美麗的江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美。在月亮的照耀下顯得朦朦朧朧的,隱隱約約的。

師:理解“隱隱約約”(學生說:看起來感覺不明顯,)你想用哪個詞語來換一換?(生答)

【換詞練習是理解詞語的一種方式,也是拓展知識的一種形式。】

師:在江天交界處都是十分朦朧,只能看一個大概的輪廓,所以作者說那時“黑色的剪影”。還有同學像說嗎?(黑與白的經典搭配,真是太美了)想拍攝這裏景色的同學請站起來。(學生讀)

師:剛纔有的同學把鏡頭對着江面,對着江兩岸,有人把鏡頭對着填空的嗎?

學生:我想把月亮的安詳的感覺照下來。

師:安詳一般是形容人的,這裏形容月亮,你覺得此時的月亮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呢?

學生:月亮給我幽靜的感覺;很美麗。

師:帶着這樣的感覺讀一讀

(學生讀,教師指導。)

【教師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月光下的“詩意”,體會月光下景物的特點,讓學生用自身去體會“美”。】

師:同學們,此時的月亮就像一位安詳的母親……想去欣賞那幅美麗的畫面嗎?(看錄像)想看着圖,和着音樂讀讀這段文字嗎?

(指名學生讀、點評――再指名讀、點評――齊讀)

【圖片、音樂、文字、情感……讓文字流動起來,流入學生心間,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朗讀也得到了更遞一層的水平。】

3.美好的月色陶醉了我,也陶醉了我的小外甥,他們動情地吟誦起了和月亮有關的古詩,3—13小節就描寫了那幅情景,他們都吟誦了哪些古詩呢?

(1)學生自讀

(2)學生說,我覺得應該不止這些,12小節還有兩個省略號呢。

(3)迷人的月亮不僅陶醉了我們,還陶醉了古代詩人的情絲,讀讀這些古詩,體會一下這些詩人當時的心境、怎樣的感受,待會兒我們來交流交流。

(4)電腦出示文中的帶有月亮的古詩

(5)學生自讀、體會――談自己的感受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兒時的夢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想念自己的兄弟)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想念故鄉)

每首古詩都帶着作者濃濃的情絲,帶着我們的理解和感受一起來吟誦一下這些古詩,齊讀之(學生齊讀)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了思維的拓展,這是知識的延伸,也讓學生了解到“月”的各種情絲、各種感受。】

【探究:我們是要了解古詩、詩人?還是要了解“望月”中的“望”?】

(6)文章的3—13小節都是描寫這個場面的,分角色讀讀課文。(三個人)

請同學推薦班級中讀書最好的男女生(學生讀)

(7)從12節中能夠看出他們背誦了不止這些古詩,還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來呢?學生說:“多如繁星”

師:你覺得他們還會吟誦哪些帶有“月亮”的古詩呢?

學生背,教師點評。

【教師讓學生學會去閱讀,也就是要仔細閱讀,挖掘內心所包含的內容,這同樣是拓展、延伸。】

4.師:只要你留心蒐集,寫月亮的古詩

(1)電腦出示:

出自王維的《竹裏館》、張九齡《望月懷遠》、

(2)望着這美麗的月光,吟誦着幽靜的古詩,你們有什麼感覺呢?

(學生說)

(3)難怪作者在13小節中這樣寫到……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樣的文字,感受這似水的月光,感受那美妙的境界。如果你覺得站起來更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請你站起來讀。

(4)學生齊讀第2自然段。學生再讀文中帶有“月”的古詩

【主題在此處得到了提高】

三、下課

【教師始終注意了學生的內心的感受,同時也注意了氣氛的渲染。她走進了學生的心裏,走進了文本。在課堂上,教師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自主性。】

【所有的意見僅僅是本人的一點感受,僅供參考!時間匆促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幫助。】

《望月》教學設計 篇五

作者::張豔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6

《望月》教學設計一

作者:張豔萍

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記敘了“我”在甲板上賞月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筆生動活潑,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躍然紙上。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並概括大意。

4、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重點、難點:

1、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請大家背誦。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月亮的課文,中間也有不少月亮的詩句,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

3、出示課題21望月(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要求:

(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自由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3)再讀課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問題。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詞語讀音,提示注意點。

3、學生質疑,理解部分詞義:

對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放到下節課。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賞月外還寫了什麼?

2、指名回答。

3、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提示:課文哪些段落寫賞月,哪些寫背詩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自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教師進行指導。重點指導:斑、絮、呵欠

2、用鋼筆描紅。

3、寫出近義詞。

光點( ) 凝望( )驚奇( )封閉(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閃耀( )

4、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光產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學過程:

一、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學生練習。

2、讀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注意朗讀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說出:作者描寫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動人的圖畫。板書:月下江景 美麗如畫

3、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圖畫畫出來?學生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那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麼樣子的?

4、出示圖畫,請同學們看看,是不是你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播放課文第一段錄音,學生邊看圖,邊聽錄音,感受圖畫的整體意蘊。

5、讓學生回憶課文,嘗試背誦。

三、學習課文第二到三段

(一)自讀課文,思考: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生交流後板書:聰明好學 愛幻想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愛幻想的特點?

學生自由讀後交流。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麼會把小外甥叫醒呢?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4、分角色朗讀課文。

5、瞭解詩句的意思。

(1)學生解釋。

(2)教師點撥理解。

6、指導讀詩,背誦。(出示整首詩讀讀、背背)

7、你還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句嗎?(學生自由背詩後指名回答,師出示蒐集的有關詩句進行補充,學生選擇其中的感興趣的1、2句讀讀、背背)

8、教師口述,引入情境:

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着我們的心田,使得我們無比暢快,沉醉在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9、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10、學生反覆朗讀,體會句意,體會意境。

11、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

正是由於小外甥聰明好學,才積累了數不清的美妙詩句,也因爲這美妙詩句的薰陶,小外甥變得更加聰明,愛幻想。我國古代優美的詩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於積累,必有豐厚的回報

四、學習第三段

1、過渡:

他的聰明好學還體現在哪裏?愛幻想又體現在哪裏?讓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討論交流。

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4、繼續讀課文,重點讀讀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裏,個又一個亮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

⑶……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繪聲繪色地說着,彷彿在講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搖搖晃晃走回艙裏去了。

圈出你認爲應該重讀的詞語,有感情地朗讀,細細品讀。

學生交流感受。引導學生說出:小外甥活潑可愛,天真好奇,愛幻想,而且善於幻想,頭腦裏裝滿了奇妙有趣的東西。

5、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三、佈置作業

1、摘抄描寫月亮的詩句。

2、背誦課文。

3、收集有關山水的詩文,舉行賽詩會。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四段。

2、指導背誦課文。

3、舉行山水詩歌朗誦會。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他的愛幻想的特點深深地影響了我,此時我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段。

二、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啓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請你閉上眼睛。

四、播放錄音,展開想象

1、播放課文完整的錄音,學生閉目靜聽,感受文章的整體意韻美。

2、啓發學生幻想。

現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久久地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陽,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風雨……請你展開幻想的翅膀,在廣大的天空中盡情地飛呀,飛……

(學生閉目遐思、幻想。)

3、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來。(出示“討論區”)

三、指導背誦課文。

1、根據課文的思路理清敘述順序。

2、逐段進行指導背誦,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舉行山水賽詩會。

1、四人小組內先背誦,推薦一位在班級裏比賽。

2、每組一位代表上臺朗誦。

(推薦學生代表四位作爲評委。)

3、總結賽詩情況,宣佈優秀選手。

五、作業(見“測試區”)

課後小記:

本文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詩,就要學生在《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聲中展開無盡的遐想,進行拓展。同時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以往學過的有關月亮的古詩,以及進行有關山水的詩句進行朗讀、背誦,增加學生古詩方面的積累。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望月》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學準備:

及輔助活動:賽詩會

四、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板書揭題

1、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歌?請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明確:讀通全文,劃出不理解詞句,想清解決。

2、學生讀文,自學字詞

3、指名分段朗讀。

4、詞義質疑:清輝:淡雅清純的光輝。 凝望:出神地看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聯繫課文)雲絮:絮,像棉絮的東面。淡淡的雲朵。 剪影:照人臉或人體輪廓剪紙成形。這裏指事物的輪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晶瑩:光亮而透明 隱隱約約:看起來不很清 5、存疑: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曠遠”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月亮還寫了什麼?

2、指名回答:板書:景比賽想象

3、我們應怎樣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身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進行寫字指導甥瞳仁鎖絮幽欠

2、鋼筆描紅、臨寫。

3、寫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4、抄詞: 清輝流動封銷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閃爍挑戰剪影繪聲繪色沐浴比喻 雲絮呵欠

(五)學習第一段

1、師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聽,仔細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2、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畫畫出來?

3、學生細讀課文,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麼樣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蘆蕩梅林山峯 江面----浮光躍 蘆蕩梅林山峯----鍍上花邊

4、學生當場打開畫筆進行繪畫,其它同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評議。

5、播放第一段錄音(誦讀),再看看同學畫的圖感受意境。

6、看圖,嘗試背誦。

(六)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麼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聰明而又好學體現在哪裏? 角色讀5--11節。

4、瞭解詩句意思。

5、指導讀詩、背詩。

6、教師口述,引入情境,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着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反覆朗讀,體會意境。

7、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麼?(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七)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的是什麼?(板書: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有關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開一次……” 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麼樣?請聯繫你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一下。 自由讀句子,指名讀。

3、討論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繼續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他瞪大眼睛等我們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裏,各有一個這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繪聲給色地說着,彷彿在講一個現成地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爲應重讀的詞,讀,品味。 學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讀這一段。

(八)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什麼? (板書:獨坐甲板,展開幻想)

3、啓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閉眼。五、聽錄音,展開幻想。 閉眼,現在,你變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導說說幻想中的東西。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賽詩會(課外)

(九)遊戲輔助,加深理解。

1、第一個活動:看題目,背古詩。

⑴六個詞語各代表一首古詩,請選手選擇。

⑵依次看題目背古詩,背不出可以朗讀。 [通過看詩題背古詩,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積累情況。]

⑶小結:剛纔各組同學都表現不錯,特別是朗讀時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過,剛纔的遊戲只是個熱身賽,接下來的遊戲難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個遊戲:給圖畫配古詩。 ⑴每個詞語後面是一幅畫,老師已經給圖畫配上了一首詩,也請同學們根據畫面內容來配一首古詩,看看我們配的古詩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圖畫配古詩,並朗讀古詩。 [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來繪圖畫,配上適當的古詩,實際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理解情況。]

⑶小結:能給圖畫配上合適的古詩,看來同學們不光會背古詩,而且對古詩還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剛纔所朗讀的這些詩除了都寫月亮之外,還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板書:幽遠的思念) [通過恬當的小結,揭示了傳統的月亮文學,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5、第三個遊戲: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詩人眼中是個寵兒,在其他的藝術家心中也是最爲鍾愛的,例如歌曲當中就經常出現月亮。

⑴誰來唱幾句有關於月亮的歌曲?

⑵我們學校合唱隊曾經唱過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聽,我們班有好幾個合唱隊員,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表演。

⑶請同學們說說聽完後的感覺。

⑷我怎麼聽着聽着想睡覺呀?請合唱隊員解釋一下。

⑸小結:怪不得聽着聽着,我好像回到了兒時,躺在搖籃裏沉沉睡覺,原來月亮確能引發人無盡的遐想。(板書)

(十)分組合作,借月抒懷。

⒈除了詩、歌曲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借月亮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吧,我給大家創造一個機會,學做一回藝術家。

⒉多媒體出示:“現在你是一個藝術家,請你用編歌、寫詩、書法、畫畫、朗誦、寫話等形式通過月亮來表達你的情感。”

⒊學生彙報,說清楚作品是什麼?爲什麼創作這幅作品? [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賴於主體的親身實踐,在寫詩、畫畫、編歌等實踐中,學生把感知、理解、內化的知識轉化爲了運用的能力。]

⒋總結全文。 聆聽着同學們的彙報,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靜的詩,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畫,是一段綿長的情,讓我們在《小白船》優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領略一下美麗的月景帶給我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

五、教學結束:

作業:

《練習冊》P54、二、三) 收集有關山水的古詩,背一背,準備賽詩會。

《望月》教學設計 篇七

作者:李春香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5

《望月》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三

作者:李春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繫課文內容,感受文中描寫月光的優美語句,通過朗讀,激發學生積累有關月亮詩文的興趣。

3、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師生互動探究,體會同一個月亮在不同人眼裏是不一樣的。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月下江景的美麗。

難點:體會同一個月亮在不同人眼裏是不一樣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教師談話:

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月亮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凝望着皎潔的月亮,沐浴着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爲之陶醉,爲之思緒萬千啊!

2、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圍繞“望月”主要講了哪些內容?

(板書:賞月誦月想月)

二、選擇內容自讀自悟

1、明確自學要求:

賞月、誦月和想月這三部分內容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呢?請你選擇其中最感興趣的一部分內容讀一讀,再找出有關寫月亮的詞句想一想,然後和同桌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三、全班交流暢談感受

1、根據學生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展開教學。

學習內容一:“賞月”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方法設計:通過抓詞促悟、想象促悟、讀中感悟等方式體會月亮是安詳的,月下江上的景色是美麗的。

學習內容二:“誦月”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方法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對已學詩詞的回顧和預習,引導學生在說和讀中,體會詩人借月亮寄託着情思,抒發着情感。

學習內容三:“想月”

“像眼睛,天的眼睛。”

“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

“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

方法設計:以放爲主,以議促讀,引導學生感受小外甥眼中月亮的獨特有趣。

2、課堂小結引發思考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不同人眼裏的月亮有了新的認識。那麼,月亮在你的眼中又是怎樣的呢?

四、佈置作業課外拓展

1、拓展閱讀:課外閱讀描寫與月亮有關的詩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白的《月下獨酌》等等。

2、課後練筆:觀察月亮及月光下的景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一段話。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望月》教學設計 篇八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訓練閱讀能力、提高審美水平,它需要的是生命的律動,是本能的釋放,是鮮活的色彩,是個性的張揚!因此,本次閱讀教學策略從個性入手,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強調創新性,體現語文課堂的開放性。

體現人文性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課文《望月》又是一篇景美情深的散文,其中大量詩句的引用,又能成爲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的良好契機,這本身就是一篇人文底蘊深厚的文章。同時在課堂交往中也充分體現人文性,努力構建綠色的課堂環境,即和諧、民主、平等、活躍、自然、寬鬆的教學環境,努力傾注人文關懷。

體現創新性

“創新,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本課教學除了充分體現新的課改理念、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外,還力求有所獨創。同時,在課堂中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努力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體現開放性

本課教學真正體現了閱讀教學向課前和課後的開放,課堂不應束縛住學生,還應鼓勵、引領他們走向廣闊無邊的大課堂中,去觀察、體驗、積累、提升,享受自然、生活、社會的美。

第二課時課堂實錄與評析

師: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可是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月亮,而且個個不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孫麗宏筆下的月亮。上節課,我們已經欣賞了“江天月色圖”,都當了一回“小畫家”,把文字變成了一張張鮮活的畫,最後我們一致認爲這幅最好。(師邊說邊出示)誰願意當一回“小導遊”,帶領我們領略美麗的月色?

生:(圍繞課文第二自然段說。)(師播放課件:江天月色圖,配樂。)

點評:看似平常的開場白,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課文描寫內容的距離,利用學生自己創作的“江天月色圖”導入,有效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再利用擔當“小導遊”的角色不露痕跡中複習了課文第二自然段,加強了對課文語言的反芻內化。

師:是啊,月亮是皎潔的,月色是迷人的,如此美好的月光叫醒了江輪上的一對旅人——“我”和小外甥,他們來到了甲板上,用你喜歡的方式讀3——12自然段,讀完後,談談你的感受。

生:(各自朗讀,師巡視指導。)(讀完後,生談感受。)

生:我覺得小外甥真聰明,會背那麼多詩句,真了不起!

師:你很佩服他,是嗎?(生點頭)

生:我也很佩服他,他們說的幾句詩,我以前就不知道。

師:只要你平時多看多讀多積累,我相信你也會很棒的。

點評:好個“多讀多看多積累”,在學生迷惘之際給他們撥開雲霧,“授之以魚”,更是“授之以漁”,不僅教給方法更激發興趣,一句激勵的話語,看似小節,其實是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生:課文中說“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我讀了以後彷彿真的看見小外甥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透着靈氣。

師:你的感受也透着靈氣,你們也是聰明好學的,你們的眼睛也閃爍着智慧的光芒,我們平時也積累了不少詩句,我們來與他進行一場比賽,好不好?(學生聽後興致高昂。)現在,我們也來到了江輪甲板上,我們腳下就是滔滔的江水,我們頭頂上深藍的天空中有一輪金黃的圓月。

生:(情不自禁地擡頭,彷彿身臨其境。)

師:(師出示課件)莊元,(一學生名)我們來背詩好麼,寫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

生:好啊,我先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師: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生:我接受你的挑戰,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亂。

…………

(學生紛紛說出有關月亮的詩句,賽詩氣氛很濃,你一句,我一句,逐步進入到白熱化程度。)

點評:這一環節教師用極富感染力的語言營造了詩意飄溢的氛圍,學習成爲學生的天性詩意盎然的過程,整個課堂流淌着的是詩,是傳統文化的靈魂,更是學生的童心。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路的作用,利用賽詩的形式,順應學生的天性,努力構建民主平等的課堂綠色環境,拓展了課堂的空間,讓語文課堂詩意盎然,勃發生命的活力!

師:(在學生基本說完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看着你們賽詩的情景,我想:我國優美的詩句多如繁星,只要你勤於積累必有豐厚的回報。你有什麼感想?

生:剛纔,我就“搶”到一句,(全班同學聽後都笑了)我想:我以後要多積累。

生:聽了剛纔的賽詩會,我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寫月亮的古詩!

師:要不怎麼說我們是“詩歌的國度”呢!

生:剛纔我好象看到了月亮照着我們,我們一邊賞月一邊吟詩,好浪漫!(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師:是啊,詩和月光沐浴着我們。(課件出示第13自然段)(生輕聲朗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體會?

生:我覺得那兒的景色真美!

師:你能讀一讀嗎?(生讀)你的朗讀告訴我,的確很美!

生:我覺得我們很有福氣,既能欣賞到迷人的月色,又能欣賞到優美的詩。(生大多輕輕點頭)

師:這麼多同學點頭同意,我也有同感,不要辜負了這片月色,我們就在詩和月光裏來讀一讀! 生:(讀)

點評:這一過程,引導學生總結賽詩的感受,目的在於進一步激發學生積累詩句的興趣,同時又利用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彷彿是信手拈來,實則是教師匠心獨運,但卻是水到渠成,

師:聰明好學的小外甥又向我發出了挑戰,默讀14——20自然段,要求畫出小外甥想象月亮的句子。(生讀完後交流找出的描寫月亮的句子。)

師:你覺得他想象的怎樣?你有什麼感受?

生:想得真美,像詩一樣,但是比詩有意思!

師:通過比較你得出了一個很好的結果,但你知道爲什麼嗎?

點評:追問得好!它把學生的思維引領向一個更高更深的層次,從表面走向內質,從感性走向理性,這是非常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

生:(前面那個學生沒有答出,另一生說)因爲我們剛纔背的詩大部分月亮都不動(師糾正:詩中所寫的月亮。)而小外甥的這一比喻把月亮寫動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嘛,很有神!

師:你是個很細心的孩子,你的體會很細緻,你能爲大家讀一讀嗎?(生讀,有感情)

師:月亮真的在動了,在眨眼睛,你的朗讀告訴我的!

生:我覺得小外甥說的比喻很好,月亮就像個天真的孩子。(一生插話:還很調皮!)

師:你們倆的一結合,就很不錯了!來,把你們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聽!

生:在小外甥的心目中,地球就是月亮的媽媽,他有時很想離開媽媽,但每當離開媽媽後,又把眼睛睜得大大地尋找媽媽了!

師:又是一個童話故事!真特別!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是亙古不變的,詩中說的好,“人生代代無窮已,歲歲年年月相似”,但是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你(指着剛纔那名同學)心中的月亮和別人的就不同,其實每個人心中的月亮都不同,那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享受幻想的快樂。(配樂)在你心中,月亮像什麼?

生:我覺得月亮像一扇門,天的門,有時把門關上,那是它要休息,有時把門打開,那是它要出去玩。(師贊:真有趣!)

生:我覺得月亮像太陽的女兒,她覺得媽媽只在白天出現,晚上人們怎麼辦呢?她就從太陽媽媽那兒借來一點光,讓人們晚上也能看得見。

師: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因爲你心中的月亮是如此善良!

生:我認爲月亮是太陽的妻子,他們日夜廝守着,保護着地球和我們!

師:你的想象很獨特!

生:我認爲月亮就是一個城堡,裏面住着嫦娥和玉兔,還有吳剛在不停地砍着桂花樹!

師:你的想象來自於我國民間的傳說。

…………

點評:這是一個預設與生成相得益彰的環節。本環節由教師的兩個問題貫穿,讀完你有什麼感受和月亮像什麼,這是教師深入品讀文本後預設的,獨具匠心,源於文本又超越文本,是展開個性化閱讀、多元化閱讀的支點。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教師善於捕捉那些閃動着靈性的生成資源。在這裏,語文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師生共同創造着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時空:是向每一顆心靈敞開溫情雙手的懷抱;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

師:你們想了這麼多,這麼豐富,這麼神奇,你願意再想具體些,編成一個故事嗎?(生:躍躍欲試)來,一起來看看我們的作業超市。(出示課件)1、編故事,講故事,參加“我和月亮有個約會”的講故事比賽。2、和你的好朋友商量用什麼朗誦形式再現課文的美,充分展示你們的創造才能和課文的美,參加“金話筒” 朗誦比賽。3、蒐集山水田園詩,參加“一山一水總關情”賽詩會。三項每人任選一項參加。

點評:在課堂鞏固練習環節中,教師努力建立宏觀調控下的學生“自主選擇”的新機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意願、特長選擇參與練習的方式及合作學習的夥伴。這種“自選性”的作業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獲得“心靈”、“行動”與“思維”等多方面的自由,真正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的獨立性、自主性得到切實的培養。

教後反思

1、語文教學應該追求詩意。語文課是通過語言及語言承載的內容,給學生提供有關真實世界的知識,打開一個廣闊而深邃的人類精神世界,爲個性發展儲備必要的精神資源,這本身就是一種詩意的勞動。本節課中,善良、自信、溫情等信念如春風化雨般滋潤着學生的心田,獲得的是生命的感悟、言語的噴薄,這是一個多麼詩意的課堂啊!

2、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的生成資源。本課在教學中,出現了很多事先沒有設計的、無法預測的靈動資源,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根據生成的有效性和學生的需要作了即興的策劃和調整,以利於更有成效地促成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3、課堂中要努力使每一個學生張揚個性,提倡個性化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鼓勵個性化的多元學習,不強求一致學習方法多樣,個人感受不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是創造意義。當學生的語言和精神攜手走進如此豐妙的境界,學生習染到的人文氣韻、詩人氣質,使他們的情思情趣越來越高雅,這不正是語文的至美境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