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散步》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散步》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散步》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揣摩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朗讀表達中的語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家是愛的港灣,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滿溢着濃濃的親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孫三代人的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讓我們看到他們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心裏頓生出許多感慨。

二、初讀課文

1、快速默讀:

⑴掃除字詞障礙。

⑵思考: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⑶齊聲朗讀課文

2、理清一條線索(談整體感受,可展開,又要注意“我”的孝*本站 *敬)

⑴ “我”勸母親散步;

⑵全家一起散步;

⑶選擇大路小路的分歧;

⑷ “我”決定委屈兒子;

⑸母親卻依從了孫子;

⑹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親和兒子。

三、再讀探究

1、賞讀一些美句(要求用圈點法圈出自己認爲精美的句子,看這些句子好在哪裏?)

⑴寫景的句子:

──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第四段)

──描寫母親所看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第七段)

⑵傳情的句子(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便去拿外套”(寫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態,母親的老邁、順從,兒子的誠懇、孝敬。“正因爲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養。)

⑶對稱的句式(讓學生自己找出來,體會它們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富有情趣)

──有的濃,有的淡。

──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

2、品讀一組奇字(體會它們的巧妙、精練)

──“分歧”、“決定”(大詞小用,透露作者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的本身,是在借散步這件事講一個道理。)

──“挺”、“熬”(流露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3、品讀一個精段(最後一段)

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非穩當不可。象徵着中年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4、感悟一種親情:

兩個假設:第一,如果把老母親冷落在家裏,就帶着妻子、孩子去散步,那會怎樣?第二,母親在走大路,獨生子要走小路,如果“我”順從了獨生子那會怎樣?

──體味:只有人類纔不但保護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

注意:

──“我”這個人怎麼樣?

──妻子的性情怎麼樣?

──母親的性情怎麼樣?

──兒子的性情怎麼樣?

從中也可看出這一家人和和美美,相親相愛,多麼幸福。

5、學習一種妙思

⑴ 本文寓理於事,一滴水見太陽,有情節,強調可讀性。

⑵這篇文章以《散步》爲題好不好?請你換一個角度爲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小組爲單位討論;標題擬好後,小組互相交流、評判,不求統一,鼓勵創新)

四、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散步》與課後“研討與練習”所附《三代》,你認爲哪篇文章更感人?(鼓勵學生的個性化感受,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就好。)

《散步》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朗讀法和圈點勾畫法提升學習力。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親情,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體味濃濃的親情,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的美。

三、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生活哲理,於潛移默化中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四、教學方法

品讀法、勾畫圈點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情感體驗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數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一)情境渲染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人類擁有着豐富的情感世界,在這個豐富的情感世界裏,我們盡情的享受着親情、友情甚至於愛情。我想請問同學們,在這三種感情裏,哪一種感情將伴隨着我們從呱呱落地的嬰孩至白髮斑斑的老人呢?(親情)對,親情,親情是我們人類世界中最豐富、最動人的情感之一,不少的文人墨客對它進行了詳盡的描述,你們能不能說一說你們讀過關於親情的文章嗎?(生答)

師:很好,我記得國小的時候咱們學過一首《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和學生齊背)。今天,我們將一同用心靈去聆聽一首親情、人性和生命的讚歌,走進莫懷戚的《散步》。

(營造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情感與共鳴,幫助學生儘快走進課文營造的人性美)

(二)整體感知

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並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是注意字的正確讀音,第二是學會篩選信息複述課文內容。

(通過聽覺刺激完成對文本的整體感知,讓學生學會篩選並整理信息。)

(三)人物性格分析

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爲單位討論,合作探究課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我”:孝順

母 親:疼愛孫子

妻 子:賢惠、孝順、善良

兒 子:天真、活潑

(教會學生從文本入手,快速完成人物性格分析,達成教學目標)

(四)自學質疑、合作探究

請同學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會提問。

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說出來和大家一塊討論解決。

(“學貴有疑”,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作者爲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家庭?請你用一個詞語或一個成語來概括。

(六)情感體驗

1.情境假設,引發思考

假設你們一家人在看電視,在只有一臺電視的情況下,爺爺想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要看新聞,你要看動畫片。此時遙控器在你的手上,你會怎麼做?

2.講述親情故事,激發感情

有一位年輕的母親和她年僅兩歲的女兒。有一天,媽媽趁女兒熟睡的時候外出買菜。這個時候女兒醒了,找不到媽媽,於是她爬上了桌子,爬到了窗戶邊。就在這個時候,她看到了樓下買菜歸來的母親。她向媽媽伸出了雙手,從樓上撲了下去。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媽媽衝到了樓下,用雙手接住了孩子,而這位年輕的母親卻因爲心臟病突發而永遠離開了人世。事後,消防隊員們做了這樣一個測試,同樣的距離,同等的高度,還有一個同等重量的沙袋,可測試的結果卻是沒有一個消防隊員能接住沙袋。知道這是爲什麼嗎?因爲消防隊員接的是沒有生命的沙袋,而母親接的是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愛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情。我們每天都沐浴在愛的陽光中,我們的父母爲我們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心血甚至是生命!

3.朗誦本班同學習作《我的母親》,引起共鳴。

(用孩子們身邊的例子激發其情感,引起其共鳴,使整堂課進入情感的高潮,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教育,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七)遷移拓展

請同學們以口頭作文的方式講述你的親情世界裏發生的你最難忘的一幕,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既是情感教育,也是作文訓練。較好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七、教學反思

(一)優點

1.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藉助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

2.在教學方法上,我有意識地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爲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

3.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時,我有意識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運用圈點勾畫法,品讀法,討論法抓住關鍵語句,反覆咀嚼,從而領悟平易樸實的文字下深長的意味。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繫生活,運用課內外結合的方法,以外促內,以內促外深入理解文本體察生活,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4.在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時,我有意識地藉助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用孩子們身邊的例子激發其情感,引起其共鳴,使整堂課進入情感的高潮,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進而突破教學難點。

(二)不足

1.後半部分,由於時間問題,給學生讀的機會太少,而且疏忽了朗讀指導。

2.我的情感有些強加給學生了,應該教會學生從多個角度地感悟文本,多元化地解讀文本。

3.在備課過程中,對《散步》這文本剖析得不夠透徹,文中的有些語句還是可以挖掘得更爲深入的。

《散步》教學設計 篇三

教材依據

《散步》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人教版的一篇自讀課文。

設計思想:

七年級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慾已大大提高了,同時,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審美和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現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情趣

2、過程與方法:

揣摩重點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瞭解“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1揣摩精美詞句,品味語言美。

2培養學生遵老愛幼、珍惜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人性美並理解文章最後一句話。

教法設計:

誦讀品味法點撥引導法

教法指導:

引導學生說事、品情、賞景、析意、悟法。

教學準備:

(1)歌曲《家和萬事興》《讓愛住我家》。

(2)ppt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家和萬事興》,讓學生說出歌名。背出“家和”的兩句……“妻賢福星廣”、“母慈兒孝敬”。現在我國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家庭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縮影。家庭和諧了,社會就和諧了。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莫懷戚的《散步》。作者:莫懷戚,重慶人,當代作家,重慶師範大學教授。

二、聽讀入境,積累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熬分歧意思霎時散步拆散盡頭粼粼背起後背蹲下。

2、理解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盡頭粼粼自然仔細。

三、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搶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用原文中的一個詞回答。(分歧)

2。想一想本文圍繞着哪幾個人寫了一件什麼事?瞭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

文章講述了一家祖孫三代四口人:“我”、“母親”“妻子”和“兒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後來發生了分歧,最終“母親”遷就了孫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四、深入課文,尋找真情。

1、過渡:你們聽得很認真,值得褒獎,但要想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還需多讀。

請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要求:

a、朗讀時把握好語氣、語調,注意停頓;

b、思考: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分歧?我是怎樣解決的?

2、請同學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聆聽,作出評價。

3、研討。

a、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分歧呢?(媽媽要走大路,大路平順;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麼,“我”如何決定的呢?(走大路)“我”爲什麼做出這樣的決定?

c、假如,“我”當時決定依從兒子走小路,那會怎麼樣呢?

d、文中能表現“我”孝敬母親的句子還有那些?

4、其實一個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個決定的因素。家庭和美,還需要家庭成員間相親相愛。下面,請分小組交流一下,文中還有哪些地方看出這家人的相親相愛?試着用用一個詞語評價文中人物。

“我”孝順;

妻子賢良;

母親慈愛、謙讓、有涵養;

兒子乖巧、可愛。

這是一個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諧的家庭、令人羨慕的家庭……)

四、品味語言,探尋美點。

1、導入。

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爲它的語言。如果我們細細咀嚼、品味,會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請同學們賞讀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圈點勾畫,並與同桌交流喜歡的原因。

1、把握好角度:遣詞、修辭、句式、情感表達、寫作方法等角度。

2、交流時請用上“我喜歡的句子是……因爲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2、請同學說說喜歡的句子。

示例:我喜歡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因爲這句話描繪出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內涵,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3、引導、點撥。

4、過渡語。

這裏有充滿詩情畫意的景,這裏有崇尚美德的人,這裏更有動人心絃的情!老師也深愛這篇文章。我最喜歡文章最後一段,尤其是最後一句話。

五、深入探究、突破難點。

1、投影出示最後一句話,齊讀。

2、請同學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我背母親是尊老的表現,妻子背兒子是愛幼的表現。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們一家人尊老愛幼。

母親老了,容不得什麼閃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談“整個世界”,順勢談談“以小見大”手法)

4、結語。

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責任重大。他們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護幼小的生命!有了他們,我們的傳統美德才能得以發揚,我們的家庭才能日趨和諧!他們真了不起!

六、暢談收穫、暢敘親情。

那麼,三十年後,各位同學也人到中年,你們會以文中的“我”與“妻子”爲榜樣,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擔子嗎?同學們,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淺吧?請談一談。

1、學生談收穫,教師點撥。

2、同桌交流。

七、課堂總結,深化情感。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啓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啓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