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學新版多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教學新版多篇

《角》的初步認識教案 篇一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例1、例2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的: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豐富學生對角的直觀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教學的過程,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判斷角。教學準備:課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動角等。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好,我們先來做一個猜圖形的遊戲,看看這個可能是什麼圖形?(師出示圖形)

(預設:生:圓形、半圓。學生猜測之後,取出這個圓形)教師再出示另一個圖形,露出其中一個角讓學生猜測。

(預設:生: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追問:“咦!你們這次爲什麼不說是圓形呢?

(預設:學生們都會迫不及待地說:“這裏有角,剛纔的圖形沒有角。”)

師:原來小朋友是根據圖形上的角來猜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角的世界,去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師:其實還有很多角藏在我們身邊的物體上噢,同學們,觀察校園生活情境圖,你能找到角嗎?(出示課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讓學生說出角的具體位置。如果學生指不出角的正確位置,師說:“其實在我們數學裏,規範的角是這樣的。”)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隨之閃爍物體的角,並抽象出角的圖形。

2、折角

師:很好!同學們剛剛找到了很多的角。現在拿出老師課前交給你們的白紙,請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用他做成一個角,看誰最先做出來。

學生動手摺角

3、觀察角

師:同學們都做得非常棒,現在老師請三位同學展示一下他們做的角。

展示學生的角。選出典型的三個角銳角指教鈍角。

師:爲了方便大家觀察,我把這三位同學的角放大畫在黑板上。選用學生的作品畫出銳角、直角、鈍角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想一想這三個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想法。

4、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學生彙報發現的共同點(預設發現了尖尖的點,兩條直直的線)師:剛纔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看到的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教師邊指邊說,示範正確的指角方法。)

師:所以我們說“一個角有xx個頂點和xx條邊。”

5、課堂練習(出示課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動角

拿出教具,說出它的頂點和邊。

2、變一變

師:老師要用它變出一個角,變角的時候你們要用心噢。

師:好,我們先把角慢慢變大,用心觀察,角變大了嗎?

師:再把角慢慢變小,再來一次,慢慢變大,慢慢變小。

師:通過剛纔的觀察,你發現了什麼?我們是怎樣把角變大的,怎樣變小的?

學生在老師引領下說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張開越大,角越大,張開越小,角越小。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現在同學看老師在黑板上畫的角,看看他們誰大誰小?(先畫一個銳角,再用紅色粉筆延長)

學生彙報兩個角一樣大。

老師引領學生總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3、比一比

出示課件請同學們比一比兩個角的大小。(鞏固剛學習的只是)

(三)畫角

師:同學們已經對角有了初步認識,而且我們在生活中有那麼多角,同學們想把他們畫下來嗎。

師:好,現在先請同學們交流思考如何畫,然後自己畫一個角。學生嘗試畫角。然後全班彙報展示。

師:同學們都探索精神,下面請觀察老師是怎麼畫角的。出示課件畫角,之後請同學們再畫一個角。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出示課件)

四、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結合板書回顧全課)

2、老師請每個同學回家當一次老師,你們願意嗎?用今天學到的知識考考你們的爸爸媽媽,讓他們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們找的對不對,把你學到的知識將給他們聽聽。

板書設計:

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單元主題圖“校園早晨”,引導:校園的早晨不僅美麗,而且還藏着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圖中許多物體表面有角,你能找到嗎?

2、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的三角板、剪刀、時鐘等實物中找角。

3、(課件閃爍)三角板、剪刀、時鐘上以及伸開兩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角。

導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學生接觸過生活中很多廣泛意義上的角,對角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上課伊始,教師藉助單元主題圖創設情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有角,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找角、指角。

(1)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例1實物圖:剪刀、插有吸管的可樂罐、水龍頭。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你能從這些物體中找到角嗎?

(2)學生從例1的圖中找角,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這些物體中所隱藏着的三個不同方向的角。

(3)學生從身邊和生活中找角、指角,同桌相互交流。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引導學生談談對角的感受,說說角的組成部分。

(2)讓學生自學課本第39頁,思考: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3)引導學生指出例1中各角的頂點和邊。

3、判斷角、數角。

①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下面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4、折角、變角。

(1)用圓形紙片折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用圓紙片折出一個角。

②讓幾個學生展示所折出的大小不同的角,並介紹該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2)用繩子變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繩子,同桌兩人合作,用手中的一根繩子拉出一個角。

②全班學生聽教師口令把拉出的角變大或變小。

③小組討論,在變角的遊戲中,你有什麼新發現?學生彙報。

5、比較角的大小。

(1)從剛纔的變角遊戲中找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並說說比較的方法。

(2)比較兩個大小相等、兩邊長度不同的角。

①多媒體出示兩個大小相等但兩邊長短不同的角。

②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比較的方法,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比較課本中第42頁第三題中兩個角的大小。

③學生彙報比較方法和結果,並演示比較的過程。

④多媒體演示兩個角動態重疊的過程,證實兩個角大小相等。

6、體驗畫角。

(1)教師示範畫角,學生觀察後說說畫角的步驟。

(2)學生動手畫兩個大小、方向不同的角。

(3)讓學生展示所畫的角,師生點評欣賞。

(4)引導學生小結畫角的方法。

(5)多媒體直觀演示畫角的完整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先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從剪刀、吸管、水龍頭等實物中找角,通過課件演示,直觀地展現角的抽象過程,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對數學意義上的角的研究。接着,讓學生從身邊的實物中找角、指角並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進一步體驗到角就在身邊,感受到角的特徵。然後,讓學生通過自學課本瞭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在折角、變角的動手操作中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從中感悟到: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係,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最後,運用觀察、模仿、思考、操作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

三、創新設計,拓展提升

1、多媒體出示:由角組成的美麗的圖形。

2、學生觀察欣賞圖形,說說觀察後的發現。

3、學生自由創新設計:用角創作圖案。

4、展示學生作品,全班欣賞交流,分享創作成果。

設計意圖:學生在認識角、瞭解角、會畫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用角來設計作品。這是一個拓展提升練習,既可以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又能放飛學生的思維,彰顯自由發展的個性,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想火花。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三冊38--39頁“角的初步認識”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提供了兒童熟知的三角板、剪刀、吸管等實物圖,讓學生對角有一個感性認識,能從生活中的事物中找角;再通過折角、做角、畫角等探索性操作活動,使角的圖形從實物中抽象出來,讓學生了解角大小變化的規律和各個部分的名稱。

三、學情分析

這是學生第一次系統地學習角的知識,學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關於平面圖形“角”的知識和經驗,如桌子上有角,三角板上有角,也有的學生會聯想到元角分裏的“角”、“牛角”的角。學生有初步的角的印象,但對於抽象出角的概念、特徵,角的大小變化規律仍有一定的困難。“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們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密切聯繫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於物體的活動,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於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學的概念和法則。”因此,教材根據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剪一剪、擺一擺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

四、教學目標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建立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針對本課教材的特點和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實際情況,我擬訂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學會畫角、做角,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3)情感目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畫角和能從實物或平面圖形中辨認角。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六、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腦課件,剪刀、三角板、吸管等含角的實物,紙條、圖釘、圓形的紙等。

學具:剪刀、小棒、紙條、圖釘、圓形的紙等。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生談話

有誰知道三角形是由幾條邊組成的呢?粗心的“小馬虎”在畫三角形時忘畫了一條邊,(課件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這還是三角形嗎?這是什麼圖形呢?

(點評:從學生已有認識起點出發,將三角形的一條邊移走會變成什麼圖形,引發學生的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揭示課題

3、學生提問,確定學習目標:

師:你心目中的角是怎樣的?

師:關於角,你想知道什麼?

(點評:尊重學生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建議教師應圍繞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目標從學生提出的衆多疑問中選擇有效問題。若是和本節課無關或者是以後學習的內容,教師可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再告知在今後學習中會慢慢解決。)

(二)引導探究

1、認一認:出示課件(房屋平面圖中的角;鐘面上時針、分針和秒針構成的角;西瓜切面上的角……),這些物體上哪裏有角?

2、找一找:尋找教室裏的角。

(點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角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

3、摸一摸

找一找三角板上的角,共有幾個?找到三角板上其中的一個角,握住這個角,向手掌心刺一刺,你有什麼感覺?再用手模摸這個角的兩邊,又有什麼感覺?這些感覺說明什麼?

小結:一個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4、指一指:指出下面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點評:通過認一認、找一找、摸一摸、指一指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並歸納,幫助學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三)操作感悟

1、折一折:小組合作,從“兩根紙條、一枚圖釘、一段毛線、一張圓圓的紙”等這些材料中自由的選擇材料創造一個角,比一比,在規定的時間裏,哪組想的方法最多。

(點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身體驗角的特徵。組織學生從多種材料中選取自己需要的材料進行重組,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造能力。)

2、比一比

(1)討論:利用兩根硬紙條和圖釘,做出一個活動角。怎樣讓角變大變小?通過實驗,發現什麼?

(2)兩道眼力題:(圖片)

觀察思考:這兩組角的邊怎麼樣?大小怎麼樣?你發現了什麼?

驗證:你是怎樣比較的?用你的方法驗證一下。

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較兩個角大小的方法:兩個角頂點對頂點,一條邊重合,看另一條邊誰張開的角度大,那個角就更大。

(3)同桌比較剛纔自己做的活動角誰大誰小。

(四)動手經歷

1、你能將小棒做成角的樣子在紙上畫出來嗎?試試看。

2、討論:畫角的方法。

3、小結:先畫一點,然後從這一點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直線,並標明角的有關名稱。

(五)反饋練習

1、下面的圖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圖片)

2、數一數。請你數一數,下面的圖形裏各有幾個角?

數學《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38、39頁。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能辨認角和用尺子畫角。

2、能力目標:通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並培養學生初步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情感目標;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使學生感受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在探索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剪刀,活動角,等。

學具準備:

尺子,小棒,圓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玩個遊戲吧!請你猜猜,用3根小棒手拉手你能擺出什麼圖形?(PPT)

生:三角形。

師:猜對了,大拇指送給你們。現在老師給你們出個難題,2根小棒你能擺出什麼圖形呢?好好想想,用你們手中的小棒自己動手擺一擺。

教師巡視

師:下面,老師要請幾位請幾位小朋友上來展示一下他擺的圖形。

學生展示圖形(直線;加號;大於號;小於號等。)

師:觀察這些,你認識哪些圖形?哪位小朋友來說說。

(把是角的圖形擺到黑板中間,不是角的移到黑板左邊。)

師:像這樣的圖形大家認識嗎?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在數學王國裏我們把一邊連在一起,一邊沒有相連的圖形叫做——角!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角的初步認識。(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新知。

1、聯繫實際,找角認角

1、師:剛剛我們已經知道了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角,那你能用你手中的兩根小棒擺出一個角嗎?擺好了的小朋友請用你的坐姿告訴我,老師剛纔巡視了一下,看到同學們都能用兩根小棒擺出一個角,真了不起!

師:那你們觀察一下,看看你們擺出的角和黑板上的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請一位同學來說一說。

生:都有兩條。

師:你的發現是對的?在我們數學王國裏把角的這兩條叫做角的邊。它是直直的。(說的時候指着邊)

師:所以,角有幾條邊?生:兩條。(板書兩條直直的邊)

師:它們還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引導學生說出兩條邊相交)

師:在數學王國裏,兩條邊相交的地方我們把它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師:那角是由什麼組成的呢?請一位小朋友來說說。

(生:邊,頂點。師:幾條邊,幾個頂點?)

生:兩條邊,一個頂點。

師:對,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補充板書)

(讓學生讀一遍)(收小棒)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學具,你能在這個學具中找到角嗎?生:能。

師:下面,老師要請一位同學上來指指他找到的角。(請學生上臺指角)

(學生指角,但不規範,指了一個點)

師:這個點就是角嗎?(學生會開始指邊,教師慢慢提示)

(師:老師知道你的意思了,你是想說還有兩邊)

師:同學們,指角是有規矩的。老師先示範一次,同學們可要看仔細了。指角時,我們先從頂點出發摸一條邊,再從頂點出發摸另一條邊這個角就這麼大。(教師示範指角,指角的時候注意動作規範,儘量做的誇張使學生理解,要體現出兩條邊)

師:那你再用老師教的方法指一指你找到的這個角。(學生指)

師:真不錯,你都學會了。

師:老師要再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用頂點處戳一下學生)你有什麼感覺?

生:尖尖的

師:對,角的頂點摸起來感覺是尖尖的。

師:那兩邊還有什麼特點?

生:直直的。

師:對,直直的,角就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

師:同學們,其實我們課桌的平面上也有角呢,找到一個,我們一起來摸一下。用老師剛剛教的方法。開始,我們先從頂點出發摸一條邊,再從頂點出發摸另一條邊,這個角就這麼大。

2:體驗感悟,畫角

師:剛纔你們都用兩根小棒擺出了角,現在老師想把這個角畫在黑板上,看哪位小朋友最善於觀察,能在老師畫完後說出老師是怎樣畫角的。

(教師示範畫角)

師:同學們可要看仔細了喲,看看老師是怎樣畫的。

畫邊時提問:老師還可以再把這條邊畫長一點嗎?生:能。

師:哪位善於觀察的小朋友能來說一說老師剛纔是怎樣畫角的。

生:先畫了一個頂點,然後畫了邊。

師:幾條邊呀?

生:兩條。(學生說時在角的旁邊寫出角和邊)

師:你真是一個善於觀察的孩子,大拇指送給你。

師:就是剛剛這位小朋友說的,老師在畫角時先畫一個頂點,從這個點起,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直的線,就畫成了一個角。(課件)

師:老師能畫角,你們能不能在練習紙上也畫出一個角?那自己動手畫一畫,畫完之後告訴同桌你畫的頂點和邊分別在哪裏!

(學生自己動手畫角,教師巡視。)

師:下面老師要請一位同學上來給同學們展示一下他畫的角。(拿一個學生畫的角投影)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五

1、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平面圖形——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指導學生學會用直尺畫角。

3、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小的。

4、引導學生注意從數學的角度去關注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直尺、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憶形,引角。

1、回憶再現學過的幾何圖形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過了很多圖形,你會辯證嗎?(課件依次出現: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

2、試擺小棒引入新課

你會用小棒擺三角形嗎?桌上有3根小棒,看誰能最快地擺出一個三角形。

請大家在擺好的圖形裏任意地拿走一根小棒,然後看看桌上的這個圖形,有誰認識它?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個新的平面圖形——角。

二、找角

1、學生尋找身邊物體表面上的角。

請同學們仔細地找一找,看看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舉手說給全班同學聽。(讓學生說)

2、教師示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幾何形狀。

大家剛纔找到的角究竟是物體表面上的哪一部分呢?這就需要我們注意指角的方法。

老師也找到一個角(出示一塊三角板),它有許多的角,老師指的其中的一個,請認真看老師是怎麼指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在我們數學中的角,它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大家想知道嗎?

三、描角,想角

1、描角想角,體驗角的抽象過程。

剛纔我們在三角板上找到了角,現在老師就把這部分在黑板上描了出來。(教師描出三角板其中一個角)

現在老師把三角板移開以後,留在黑板上的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圖形呢?(移開三角板)像這樣的圖形,就是我們數學中的角。

2、課件演示,形成角的正確表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許多物體表面上某一部分形狀是一個角。比如:房子的頂部,五星紅旗,剪刀張開的這部分形狀是一個角,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圖形也是一個角。(課件演示實物的角到數學的角的抽象過程)。

四、學角,畫角

1、觀察對比,知道角的特徵。

通過大家的想象和仔細觀察,我們得到了許多的角,下面,老師請大家再仔細地觀察課件的演示,看看這些角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我們把這一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想想,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和幾條邊?(一個頂點,兩條邊)

誰來指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

我們指角的時候一定要把角的頂點和邊準確的指出來。

完成練習:(1)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下面的圖形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2、學習畫角,強化角的特性。

我們已經知道角是個怎樣的圖形,爲了更好地認識它,我們還需要學會把它畫出來。

想想,畫角的時候,要畫什麼?

請大家翻開書第39頁看看例題2是怎麼說的,想想例2那句話的意思是讓我們畫角的時候要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想好的,可以自己試着畫一個角。

剛纔同學們都畫好了,現在老師也想畫個角,但老師想請全班的同學一起來幫老師畫好這個角,願意嗎?

(1)先畫什麼?再畫什麼?

(2)用什麼工具才能畫好角的邊?從哪裏開始畫?

(3)另一邊怎麼畫?誰來幫老師擺尺子?

(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看完老師和大家畫的這個角,如果覺得剛纔自己在畫角的過程中有什麼不滿意的同學,現在可以再畫一個。

五、演示,擺角

1、演示角從小到大,感受角的大小。

教師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銳角,請同學們看老師這裏的這個角,請同學擺一個跟老師這個角差不多的,你會擺嗎?(點擊課件)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直角,再讓學生擺直角。(點擊課件,出示直角)。

再演示滑動角,做一個鈍角,讓學生擺。(點擊課件)。

剛纔我們造出了三個角,它們都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誰發現這三個角有什麼不同呢?(有大有小)

你們覺得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說說你們的理由。

總結:一號角最小,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小;三號角最大,說明角的兩條邊張開得大。原來角是有大有小的。

2、師生操作活動角,進一步感受角的大小。

學生用活動角造角:

(1)任意造出一個角。

(2)按要求造角:老師造出一個這麼大的角,你們要造一個比老師這個角要小的角。

(3)同桌互相玩玩。

3、擺角指角,深化角的認識。

請每個同學都拿出兩根小棒,擺出一個有角的圖形,然後在圖形中找到角,並指出每個角的頂點和邊。

六、議角,總結

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都學習有關角的哪些知識?

今天這節課大家表現都非常好,老師想用一個“√”來評價大家的表現,這個符號裏有角嗎?其實角就在我們身邊。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40頁。

教學目標與策略方法: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畫角的方法,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體驗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

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與課時設置

主體畫掛圖或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圓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1、課件或圖片出示校園生活情景圖(有角的地方可以隨機閃動。)

問: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你從中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

(不必強求學生把所有的角都說出來,只要能說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演示。

3、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角?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角。

學生觀看課件後先在小組內把看到的情景說出來,組內達成共識後,再進行班內交流。

探究體驗

1、直觀感知角。

(1)引導學生小組內說一說、指一指身邊物品中的的角,並用手感覺一下物品中角的樣子。

學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書面上的角……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學生指點角時一般只指√本站★√角的頂點處,彙報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才能組成角。)

2、初步認識角。

(1)展示實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龍頭、球門框。)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學生指角時一般只指角的頂點處,彙報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才能組成角。)

2、初步認識角。

(1)展示實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龍頭、球門框)

(2)去掉實物,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

(3)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A、先在抽象出的圖形中依次閃動角的頂點和邊,然後註明各部分的名稱。

B、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彙報交流時,學生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出角的樣子。

學生觀察由實物抽象出角的過程,瞭解角的各部分名稱。

小組交流角的特徵,明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C、拿出畫有角的圖紙,指出角的頂點和邊,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4)閉眼想像角的樣子。

3、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角。

(1)用紙折角。

A、提問:你能用圓形紙折一個角嗎?比一比看誰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學生折的角,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折的。

(選大小不同的角進行展示,出現不規的角,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

C、讓學生體驗角的頂點和邊的特點。

(2)硬紙條做角。

A、小組合作,制一個活動角。

B、移動角的兩邊,觀察角的大小的變化,你能從中發現什麼?

4、畫角。

A、自己試畫一個角。

B、演示畫角的方法。

C、按照正確畫法畫角。

5、引導學生小結。

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此些新的收穫?

學生閉眼想像角的樣子,並用手勢劃出來。

學生動手摺角,有的同學可能不會折,小組同學間可以相互幫助,折完後小組內說一說折的方法。

學生把小組內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邊展示邊說明折的方法,並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頂點和邊,自己獨立體驗。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和圖釘,先想一想怎樣做,然後動手做出活動角。

小組的一名同學移動活動角,其他同學觀察比較,把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再畫一個自己感覺滿意的角。

學生暢談收穫。

實踐應用

1、投影出示練習八的第1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話,請說明理由?

2、完成練習八的第2題。

訂正時老師可以投影出示,學生邊指邊說。

3、比較角的大小。(練習八的第3題。)

訂正是可以用活動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驗證比較的結果。

4、拓展題。

下圖中有幾個角,數數看?

全班學生用手勢進行判斷,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數的結果。

學生先觀察,然後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標籤:教學 多篇 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