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初探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初探

核心素養引領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初探

摘要:當前,核心素養成爲教育界熱議的焦點話題。它的提出,給課程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彰顯了“以人爲本”“以學生的發展爲核心”的理念。核心素養之於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具有引領性作用,聚焦於素養的培育,從知識走向素養,豐富了內涵。核心素養之於學生的發展,具有根源性作用,它是學生髮展之根基。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實現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核心素養

近年來,核心素養已成爲教育界中探討的焦點問題,引起學者與教師熱烈深入的討論與研究,並形成廣泛的共識。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和必要途徑,是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在教育領域的主要體現和具體要求。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實現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那麼,應該如何培育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呢?對於道德與法治學科來說,更是責無旁貸。筆者試就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實踐。

一、緊扣核心素養,貼近生活實際,引領學生關注社會,培育家國情懷。

新時代催生新教育,新理念引領新課堂。道德與法治,是在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充分吸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認識,密切結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科學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是新路徑、新教材,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強化體驗性與探究性,彰顯人文性與實踐性,引領學生思想與精神、人格與品質健康成長。但還有很多教師教學還是穿着新鞋走舊路,墨守成規,未能主動去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生活這中的人和事。從根源上說,生活實踐纔是我們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的源頭活水。因此,我們不能把學生限於課本困於課堂“兩耳不聞窗外事”;還要將學生的目光引伸到課外廣闊的空間,不僅關心學習生活的小事,還要主動關注國家與全球的大事,做到“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個體,都不可能獨自存活,其與社會的融合度及參與公共社會的熱情度,皆取決於其對時事的關注度。那麼,道德與法治教學應怎樣引導學生培育這種素養呢?筆者在教學中結合課程目標,以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爲抓手,利用好每節課的開始1、2分鐘,有機地引述一些時事頭條、熱點事件等;或者預先佈置再讓學生分享最近幾天自己關注到哪些頭條熱點,接着讓學生自由發言,交流看法,通過觀點火花的碰撞與思辯,逐步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最後內化於心,指導自己的行動。另外,我們在對學生平時的考查和達標測試中都要體現這一點,處理好時事熱點與教材考點之間的關聯性。如:“華爲事件”與國際視野、家國情懷、核心技術;港珠澳大橋通車與道路自信、綜合國力、科技創新;四川墜江公交車事故與法治思維、規則意識;樂清“失蹤”男孩反轉事件與社會誠信、秩序正義……這些熱辣辣、活生生的鮮活事例,一改道德與法治冷冰冰的晦澀感覺,更好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走進生活,融入社會,體驗親情與關愛,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學會理性觀察社會,明辨是非,也更好觸發學生主動參與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的內驅力,形成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聯結,增強學生對法紀規則的敬畏感和培養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自豪感,學會與祖國共命運,與世界同呼吸,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

二、巧設情境,引領學生學會探究,培養學生自主發展的能力。

社會在前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日趨廣泛與深入。基於核心素養引領下的教學過程,是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與完善的過程,更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凸顯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利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主動探究,還要注意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增強生命的韌性》這一課時,筆者通過多媒體出示:李某某同學在競選班長時失利,從此放鬆自律,破罐子破摔,導致成績急劇下降,還經常違反校規校紀。你如何看待,你會怎麼勸導他呢?由於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一石激起千重浪,打開了話閘子,學生紛紛爭先恐後發表自己的見解,暢所欲言,課堂氣氛熱烈,老師乘勢而上,引領學生深入課本“引經據典”,通過交流與辯論、梳理與整合,互相取長補短,形成思想觀點。老師針對他們的回答做了點評,重點還是落在解答問題的思路上:(1)生活中難免挫折,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迎難而上,增強自己的耐挫力;(2)冷靜思考,沉下心去查找原因,科學應對;(3)學會用合理的方式調控好情緒,並以恰當的方式渲泄。這樣,通過角色轉換的方式進行呈現,學生自然會在老師的精心指引下,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我們還應在教學中捕捉轉瞬即逝的時機,善於抓住教學中動態生成的資源進行誘導,提高教育的針對性,選取能觸發學生心泉共鳴的着力點因材施教,讓孩子們的思維交流與智慧碰撞更爲自然而深刻。這樣,更好將核心素養的要求,落實於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樂於探究、勤於動腦中學會探究,敢於擔當,勇於實踐,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

三、以活動促發展,引領學生學會合作,發展核心素養。

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爲,兒童道德發展的根源在於主體與道德環境的積極的交互作用──活動或實踐。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更貼近生活與社會,選取具有時代特色、富含人生哲理的案例,更多采用調查訪問、角色扮演、交流討論、辨析鑑別等方式,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爲基礎。課堂上學生們經過自主預習,提出問題,在課堂中通過交流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經歷着知識的發現、驗證,同時在探究過程中,與社會中的人、事、物進行對話,從而產生情感體驗,獲得了對自我、對生命、對世界的感悟,積累人生智慧,並在活動中進行分享,促進合作。如在執教《文化根中國心》一課時,我根據教學目標,緊緊結合市情,以參觀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爲契機,創設出行情景。有目的地設計了《出行巧安排》的活動。首先,學生初步自主獲取相關出行信息,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選擇合適自己的交通方式;接着,巧妙地引導學生通過“頭腦風暴”梳理補充容易忽略的出行因素,針對各種的意外情況,篩選出相關信息,再通過學習羣發佈,學生在交流和激辯中各抒己見,相互取長補短,最終選出最佳交通工具,制訂最優出行方案。在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活動時,還要做到三注意:一要注意明確小組合作的分工與職責,明白自己的任務和要求,每個成員既有獨立自主,又有合作互助,師生之間積極互動,課堂纔會呈現出了動態的生命活力,使小組合作更有成效,更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集體精神;二要注意動靜“適度”,在設計體驗活動時,可結合學生的差異性,設計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既要有角色扮演、歌舞表演等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又要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傾聽、鑑賞等環節,讓學生靜下來。做到動時氣氛活躍,靜時落針可聞,動靜切換和諧順暢,收放自如。三是活動的設計更應有“梯度”,爲了達成不同層次的目標,老師設計的體驗活動,應該先易後難,前一個活動是打好基礎,做好鋪墊;後一個活動承前啓後,螺旋上升,不斷豐富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涵,引領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尊重他人,換位思考,寬容待人,更好地融入集體,適應未來社會,達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綜上所述,就道德與法治學科而言,就是要緊扣“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聚集培育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融合各種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於“潤物細無聲”中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更好地培養擔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核心素養引領下的課堂教學革新 高茂軍,王英蘭.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8.2

2、教師教學用書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 上冊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