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年級上冊《金色花》精品教案【新版多篇】

七年級上冊《金色花》精品教案【新版多篇】

七年級課文《金色花》教案 篇一

○思路綜述

《金色花》從假想寫起,“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髮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依戀,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在反覆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髮想像,讓學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既發展學生的個性,又發展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

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母親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人世間最崇高、最美好的感情。母親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愛,你怎樣向母親表達你的愛意呢?。(學生略思考後,2—3名同學回答)同學們說的很好,都向母親傾訴了自己深深的依戀之情。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爾,他用一種很特別的方式表達了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他的這首散文詩——《金色花》。

二、目標展示

①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背誦詩歌,豐富語言積累。

②過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情況:生字:嗅摩衍匿禱。詞語:匿笑。關於泰戈爾:(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爲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

2、指導朗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範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過渡)同學們仿讀得很好,自己讀一讀試試。

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教師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麼着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例:“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爲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的語氣。

學生小組之間舉行朗讀比賽。

3、表達個人感受:教師提出評價要求:你喜歡這首散文詩嗎?爲什麼?(喜歡不喜歡都可,言之有理即可)

四、合作交流

教師導學: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詩中,作者爲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變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時間裏與媽媽三次嬉戲。爲什麼“我”那麼快樂,那麼天真,那麼活潑,那麼可愛?(學生回答:因爲孩子沐浴着母愛。)他是怎樣回報母愛的呢?

請同學們品讀這首散文詩,思考以下問題:

①“我”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②“我”爲什麼想像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徵什麼?

③“我”變成金色花爲什麼不願讓媽媽知道?

④“我”和媽媽各是什麼性格?

學生先朗讀,思考,然後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交流

五、探究學習

假如你是那朵金色花,你能想象媽媽臉上的表情嗎?

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着我們。學習這首詩,你從中感悟到什麼?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詩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爲我們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朗讀課文

六、創造性學習

1、背誦課文,準備朗誦比賽。

2、閱讀泰戈爾的《飛鳥集》。

3、請你模仿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以“媽媽,我想說愛你“爲題,學寫一首散文詩

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學習和借鑑詩中借鑑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感情的寫法。

3、感悟母愛,領悟母子深情,嘗試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

2、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三、教學流程:

1、視頻導課——誦讀悟詩——創造形象

2、讀詩——悟詩——寫詩——獻詩

四、課時安排: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深情歌唱引“金花”

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觀看。(醞釀感情,趁學生沉浸其中,教師導課)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那便是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愛,那便是母親!母親,是一個偉大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關於母愛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二、原汁原味讀“金花”

(一).泰戈爾簡介:(以學生介紹爲主)

印度的“詩聖”,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1913年《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詩集《新月集》、《飛鳥集》,小說《還債》,散文《中國的談話》。

(二)美讀﹝學會朗讀,感知內容﹞

1、學生裸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確,讀流利。

2、多媒體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知意、會用。)

3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學生照樣子說話,感知課文內容。

句式:我讀出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過渡:孩子,貪玩、淘氣又可愛;母親,焦急、生氣又嗔怒。讓我們在精彩生動的朗讀中感悟這種至情真愛。

三、精彩紛呈說“金花”

(一)多媒體播放《金色花》視頻朗讀。

1.學生聽讀,感悟、體會,學會有感情地讀。

2.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教師指明學生有感情地讀。(師指導讀的不好的學生;讓讀的好的學生做示範領讀。)

句子: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

(3)“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4)“我不告訴你,媽媽。”

3、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4.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合作,探究問題。

問題:(1)散文詩中的孩子是以什麼方式來表達出對母親的愛的?

(2)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

請用“當媽媽的時候,我就”說一說。

示例:母親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過渡:

四掩卷沉思悟“金花”

1.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營造氛圍,渲染感情。學生置身環境,大聲朗讀課文。

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2、3,學生思考。

2.“我”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怎樣表現的?

3.“我”變成金色花爲什麼不願讓媽媽知道?

指明程度各異的學生回答,教師點評,指導。

過度: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那母愛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大海,她溫柔、清澈、博大、源遠而流長。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無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馨,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

五、至情表白寫“金花”

1.多媒體出示一下內容: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有了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來!孩子,照樣子,拿起筆述說對媽媽的愛意。

示例1: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

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示例2:假如我是一片雲

當媽媽在田間勞作時

我會飄到他的頭頂

爲她遮擋如火的驕陽

當媽媽流下汗珠時

我會灑下濛濛細雨

爲媽媽送上一陣清爽

2.學生思考,寫詩句,表達對媽媽的深情。

學生佳句欣賞:

我要變作一串珍珠項鍊,掛在媽媽脖子上,讓媽媽更美麗。

我要變作小鳥,時刻飛在媽媽身邊,唱出美妙的歌給媽媽聽。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髮卡,我要別在媽媽的秀髮上,讓媽媽更加年輕漂亮。

假如我變成了一把傘,我要爲媽媽遮風擋雨……

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小結:

無論對誰來說,母親都是靈魂的故鄉,生命的綠洲,不管我們能走多遠,劃不出的永遠是母親的海洋。爲了她的兒女,母親的操勞是毫無代價而言的,讓我們也擁有一顆孝心,來回報那份無私的母愛。

1.教師出示詩歌,學生齊讀。

六、感恩母親獻“金花”()作業

將收集到的表達母愛的詩歌、名言,也可是剛纔的即興創作,製作成卡片,回家送給媽媽。

金色花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在齊讀、分角色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散文詩的優美、閒適、自然的語言,並嘗試背誦課文。

2、讓學生在品讀重點語句中,深刻體會作家在散文詩中蘊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純潔的天性,和母子之間和諧、溫馨的愛。

3、聯繫史鐵生《我與地壇》中母親尋找兒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學生對母愛情感的進一步體悟。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體會散文詩精美的語言和蘊含其中的濃濃母愛深情。

2、在比較閱讀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品味散文詩中的蘊含的情感,並聯系生活情感經驗,感悟無所不在的母愛深情。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步驟:

1、導入:

故事導入法:講述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麻雀》,一隻老麻雀不顧自己的安危,從獵狗的嘴巴中勇奪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說,“我崇敬那隻小小的、英勇的鳥兒,我崇敬它那愛的衝動。”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呀?(母愛)是啊,一隻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讚頌過崇高的母愛,大家印象中有沒有關於母愛的“古詩”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很好,其實在我們東方,除了我們國家以外,還有許多古國在他們的文明中都歌頌過母愛的光輝,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是如何來歌頌母愛的。

(板書:金色花,泰戈爾)

2、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培養學生圈點勾畫的習慣,讓他們邊聽邊想,用筆圈出重點的字詞、語句)

明確:我是一個天真、可愛、調皮、活潑的孩子。

如:“假如我變成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體現了孩子的調皮,好動。

“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體現孩子天真、俏皮、撒嬌,與媽媽捉迷藏,又懂得體諒媽媽的可愛形象。(注意“匿”的讀音與字義。)

3、分析研討

(1)爲什麼“我”要變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分角色朗讀:請男生讀文中關於“我”的句子,女生讀媽媽說的話。要求讀出孩子的天真、調皮,媽媽的關心與擔憂。並進行簡要的點評。

A、明確前半個問題:金色花是聖樹上所開的一種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這裏變成一朵金色花,不僅僅是因爲“好玩”,也不是爲了和媽媽捉迷藏,而是也希望爲媽媽做點什麼事情。在媽媽時禱告嗅到香氣,在午後看書時不傷眼睛。

B、明確後半個問題,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是爲了做好事不留名?還是爲了回報母愛?……(讓學生自由討論得到各種豐富多彩的答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這篇散文詩講述的是孩子變成金色花爲母親所做的幾件事和表達的心情,有沒有偏離母愛的主題呢?

(重在探討孩子的行爲與母愛的關係,從孩子的角度來表達母子之愛,孩子的快樂、天真、活潑,正是因爲他沐浴在母愛之中,感受着濃濃的母愛關懷。)

A、請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母親的兩句話,“孩子,你在哪裏呀?”和“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重點朗讀,請學生個別讀,特別是“你這壞孩子”應該用怎樣的口吻來讀。教師指導讀。

明確: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談談當孩子不見時母親的心情和再見時的情感變化。

其實是母親在一天見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驚又喜。(在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中自然容易理解)。

B、“我不告訴你,媽媽” 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謊言,要讀出童真的孩子可愛撒嬌的口吻。

(3)有感情地全班齊讀,注意讀出孩子天真、活潑、嬉戲又略帶撒嬌的口吻和母親的焦急與關心,細細體會純潔的母愛。

4、拓展閱讀

請學生欣賞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第二部分“我與母親”中的一個片段,感受母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着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擡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爲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侮,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全班閱讀材料,簡要介紹史鐵生,瞭解寫作的背景。

對比閱讀,思考“我”爲什麼要躲着母親?與《金色花》中我躲起來有什麼不同點?感受兩個孩子對母親的不同體悟,一種是童真的交流,另一種是懊悔的表達。學會珍惜母愛,學會善於表達對母親的愛。

5、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一談,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會爲母親做些什麼?

小結:這是一首散文詩,不同與我們所學過的詩歌和散文,它既有詩歌簡潔含蓄的特點,同時又不囿於詩歌格式的限制,具有散文閒散優美的特點。讓我們珍惜點滴的母愛,她就在我們的身邊,請記得好好珍惜,細細體悟,千萬不要到失去了再後悔莫及。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 泰戈爾》教案 篇四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 泰戈爾》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3.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同學們: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也讀不完、寫不完的,那就是母愛! 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淨,和雅清淡; 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這個世界上,我們什麼都可以忘記,但不能忘記母親給予我們的一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泰戈爾的詩歌來感受這偉大的母愛吧。 二.題解《金色花》   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佔波”,              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              開金色碎花。 三.走近作者: 泰戈爾:(1861~1941) 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 在二十世紀20-40年代對中國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詩集《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吉檀迦利》。19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四 .(一) 初讀知情 : 一首詩就像一幅畫,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明確: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我”想像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媽媽嬉戲的畫面。 (二)美讀指導: 你認爲該用什麼樣感情基調來朗讀? 明確:喜悅、舒緩、溫馨、深情,讀出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調皮。 (三)美讀欣賞: 聽課文配音朗讀,聽後試讀以下詩句,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要讀出孩子的調皮,得意,驕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       (要讀出母親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訴你,媽媽(要讀出孩子的淘氣、機靈、撒嬌、調皮和對母親的愛戀。)     ④“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爲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要讀出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 (四)美讀悟情: ①詩中“我”想變成一朵金色花,是因爲                              (四)美讀悟情: 而且還不讓媽媽知道,是因爲                           。                                       朗讀感悟:因爲孩子總想爲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的,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做了好事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瞞着媽媽。      ② 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 請用“當媽媽                     的時候,我就                     ”說一說。 朗讀感悟 :當媽媽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當母親讀書時,我就將影子投在書頁上(陽光太刺眼,這樣可以保護母親的視力)。 當母親去牛棚時,我就恢復原形求她講故事。      ③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請你用“我讀出了一個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的媽媽”的句式來回答。 朗讀感悟: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伶俐可愛的孩子,一位溫柔善良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活潑機靈的孩子,一位勤勞美麗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愛媽媽的孩子,一位愛孩子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聰明的孩子,一位聖潔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神奇的孩子,一位篤信宗教的媽媽。 ④誦讀這首散文詩你感受到怎樣的感情?你發現詩歌美在哪裏?                                                                                                                                      六.寫法探討: 作者爲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寫法有何特點? 討論並歸納: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蕙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象實在新奇而美妙。 這首詩詩人想像“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發感情是本文一個巧妙的手法。即是託物寄情的寫法。     七.仿寫延情: 請用“假如我變成了……”說一句話來表達對母親(父親)的愛。 如: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假如我變成了一盞燈,我要爲媽媽照亮夜行的路……    八.生活鏈接 蒐集以“母子”(母女)爲主題的歌曲,詩詞名句,進行交流,看一部這樣主題的電影、電視劇、讀幾篇體現這種摯愛真情的文章,感受一下人間真情,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是誰在時刻關愛着你,你感受到了嗎?你可以給爸爸媽媽寫一封信,可以給他們做一件事,也可以超越時空,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趕快行動吧!          九.教師寄語:                                              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只因爲它挺拔、深沉、雄渾。那麼母愛就是一條長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靜、清澈、輕柔,源遠而流長。人類之愛中,它最崇高、最神聖、最仁慈、最偉大!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無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馨,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從現在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

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分析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但其文體與本單元的另兩篇講讀課文《秋天的懷念》及《散步》不一致。這是一篇散文詩,應作爲詩歌來上。而詩歌的特點,《毛詩序》稱“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鍾嶸《詩品序》中則稱“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天地的陰陽之氣摧動了萬物,而這萬物的變化就感動了你內心的性情,表現出來就形成了詩)。簡言之,就是自然感動了詩人,詩人去描繪自己內心映照下的自然。具體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對母親的愛是如何在金色花中體現出來。

這首散文詩也有着與其它兩篇課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親情都有着缺憾。史鐵生是在母親去世後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犧牲,從而決定改變自己的生命來報答母親;莫懷戚是感覺到了母親陪同自己的時日已短才決定委屈兒子。同樣,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時間內都躲藏起來,但他的愛卻沒有消退過。學習前兩篇文章,有助於學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題。要理解本文的獨特之處,還應當瞭解泰戈爾有些悲涼的人生經歷。他自少年時代起,母親、五嫂、妻子、次女等摯愛的親人逐一離世,這對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響。但無論他經歷過多大的痛苦,但這份愛不會消失,這就構成了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題。同時,泰戈爾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讓這首散文詩有了更加深厚的內涵。母親的沐浴、閱讀《羅摩衍那》以及到牛棚裏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聖色彩。因此,這種愛同樣也超越了母子之愛,有了博愛的情懷。

教學這篇文章,主要讓學生圍繞兩個問題展現自學——“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在媽媽________時,__________”,“孩子如何體現對母親的愛”。接着再補充泰戈爾的生平、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詩中的文化內涵及情懷。不過,我始終以泰戈爾的一首詩貫穿教學中,以便學生進行比較閱讀:“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裏呢,花呀”。通過對這首詩的品讀,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爾。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文本,體會文本中表現出的母子之愛。

2、結合補充材料,體會文本中蘊含的偉大情懷。

三、教學設計:

1、導入:

本文選自《新月集》,它的意思就是把兒童比作新月,其主題是讚頌童真及母愛。但作爲東方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泰戈爾筆下的童真與母愛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比較閱讀①

請大家先讀讀這首選自他的《飛鳥集》的短詩:“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裏呢,花呀。”

大家讀懂了嗎?

提示:花與果永遠不可能相見,但什麼將它們聯繫在一起?

2、自讀活動1把握內容

文中的孩子也自己的母親分離的,請大家填寫表格: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在媽媽______________時,__________

尋找“我” 躲在一邊

沐浴後 散發香氣

讀《羅摩衍那》 投下影子

到牛棚 回到媽媽身邊

提示:

在上面的活動中,哪些是對孩子活動的總寫?

雖然“我”在媽媽尋找時調皮地躲起來,但“我”離開媽媽了嗎?

3、自讀活動2體會親情

當孩子與母親玩耍時,他如何表現對母親的愛?(小組討論,老師提示,讓學生歸納細節中的描寫併發言,學生再朗讀相關段落)

提示:

1、母親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肯定時刻都有花相伴,那麼“我”在散發香氣時,就在這花中。說明“我”的愛什麼樣?(無處不在)

2、母親在讀《羅摩衍那》時,“我”爲什麼知道她讀到了哪裏?(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母親)

3、爲什麼回到母親身邊時就要求她講故事?(與母親撒嬌,分離得太久,渴望得到母親的愛)

比較閱讀②:

再讀上面《飛鳥集》的詩篇,你發現,永遠不能相見的花與果之間有什麼相聯繫?(愛與期盼)

4、自讀活動2體會情懷(結合補充材料,思考內涵並朗讀)

既然有着如此深沉的愛,爲什麼要分離呢?我給大家補充泰戈爾的一張年表:

補充材料:

1861年,泰戈爾誕生

1875年,母親沙羅達去世。

1884年,五嫂自殺,詩人承受了巨大哀傷。

1902年,妻子病逝,寫哀悼詩。

1903年,次女病死。

泰戈爾還是個少年時,母親就去世了。當時的他直到從火葬場回來,才意識到母親永遠不會回來了。後來,與他年齡相仿的五嫂就成爲了他心中的母親、姐姐甚至暗暗愛慕的對象,但五嫂後來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家中自盡。泰戈爾的妻子因爲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從沒有在他的心中引起重視,兩人生育了幾個子女,卻缺少感情的交流,泰戈爾也從沒有在作品中提及妻子。可是,當妻子猝然離世時,他才發現了妻子的珍貴,第二年他的愛女也去世了。

從這些材料中,我們大家發現他的人生充滿了悲劇。但是,他並沒有因爲這些悲劇而沉淪。大家細讀文本,在文中金色花在哪些地方出現?(母親沐浴回來的道路上、書房外、牛棚上,幾乎無處不在)從中我們體會到什麼?(雖然他與母親、與自己所愛的人早早永離,但在他的心中,這種愛是無處不在的)

補充材料

泰戈爾是印度人,這是一個詩的國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無處不在。他們一日一浴,因爲他們相信恆河水是神聖的銀河水經過大神的頭顱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終與神明相融。《羅摩衍那》是他們最喜歡閱讀的史詩,他們相信死前唸誦“羅摩”的名字就能讓身體解脫。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見,因爲他們認爲牛是大神的坐騎,被稱爲“聖牛”,他們將牛當作神明的化身來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聖樹,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認爲具有神聖的色彩。

請大家思考一下,詩人筆下的情感還僅僅只是母子之間的親情嗎?(神聖的博愛)

比較閱讀

再讀《飛鳥集》中的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什麼樣的愛?(學生自由回答)

教後記:

比較閱讀是自讀課文的一項重要學習方法,但如何使用比較閱讀需要重視。我在教學中,將《飛鳥集》中的那首小詩貫穿其中,學生們從開始的似懂非懂到最後的逐漸體會,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之中。當然,我在教學中,也引用了《秋天的懷念》及《散步》中那些帶有無奈的情感,學生感覺到了這篇看似只是童話的故事背後所蘊含的深厚內涵。

教學本文,其實主題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讓學生看到主題在文中的體現並最終能讀出主題的深刻內涵是關鍵。從學生的反應來看,他們大體上認識到了這一點,我覺得這樣的設計還是有作用的。

金色花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各種朗讀方式(範讀、自由朗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

(2)通過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接受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以及欣賞感悟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感情

教學難點:

鑑賞詩歌,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國小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叫做《遊子吟》,大家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那麼,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還記得這首詩表現的主題是什麼嗎?”“深深的母愛。”“對,母愛。母親是離我們最近的人。母愛像一棵大樹,它庇護着我們成長;母愛像一盞明燈,它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母愛像一股清泉,它滋潤着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爲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再進行一次愛的洗禮!”

二、作者介紹: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聖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識積累,解決生字詞: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聞。動詞。

羅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敘事詩。

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裏。

四、朗讀詩歌,感受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在學生自由朗讀後,請同學起來談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時追問有沒有最喜歡的語句,爲什麼喜歡這樣的語句呢?從這些語句中讀到了什麼?

比如: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讀出調皮、想象、快樂的感覺)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的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讀出了母親的焦急的心情,可帶着急促的讀法。我調皮,讀出輕快的感覺。)

③“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讀出了愛憐、責怪。有一點嬌嗔,但是懸着的心終於落下,可以前面讀得急促,後面落下時變成厚重慢慢的讀法。)

④“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讀出了調皮、撒嬌,可以輕快點讀。)

2、討論完後,進行第二次朗讀:集體帶着感情地誦讀。(師生一起)

五、詩歌賞析,合作探究:

1、通過前面的誦讀,我們可以看出詩中的“我”變成了一個什麼呢?他變化的原因是爲了什麼?我們可以初步看出這個“我”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明確:“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變化的原因是“爲了好玩。”(學生可另答爲了母親)。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有點調皮同時又非常開朗活潑快樂的小孩。

2、大家用到調皮一詞,非常好,請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對母親有沒有調皮過呢?(請一個同學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詩歌中“我”又是怎樣調皮的?

明確:學生討論,然後總結出“我”與母親的三次嬉戲:

母親禱告時,我發出花香讓母親問到

母親讀詩時,我投出影子到母親書上

母親去牛棚時,我跳下現出原形求母親講故事

3、討論在這三次嬉戲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學生自由討論。明確:都是圍繞着母親展開,都是默默地沒有讓母親知道,像自己的小祕密。但是同時,又都是爲了和母親親近。前面兩件事還體現出了“我”對母親的關愛,希望給媽媽帶來幸福。

追問:母親都是怎樣表現的呢?體現了母親是一個怎樣的性格?

明確:前面兩次,母親沒有任何反應,但是在詩歌最前面講到母親叫道:“孩子,你到哪兒去了?”可以看出母親的擔心。母親做禱告、看敘事詩,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善良,美麗,大方。當“我”變回原形後,母親說:“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讀出母親的一種嬌嗔,但同時又讀出了母親的焦急以及後來終於將懸着的心落下。試想,孩子消失了一天,當突然又出現在你的面前,是會有多麼地驚喜與高興呢。

總結:可以看出母親善良、慈愛,同時又美麗、大方的性格特點。

4、那麼同學們,這首詩描寫的對母親的愛是悄悄的、默默無聞的,大家贊成這種愛的表達方式嗎?爲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表達對母親的愛?

此題自由回答。最後老師總結:詩中“我”對母親的愛是非常淳樸的,從一些默默無聞非常單純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們爲我們的父母做什麼事情,只要是我們真心的,都會非常感人。所以,讓世間充滿愛吧,我們都要爲我們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有被這種母子之情所感動。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關於親情的故事呢?有沒有要分享的。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金色花教案優秀 篇七

內容介紹1.學習本文用意象表達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寫作方法。2.品味文章的精美語言,體會文中濃濃的母子情。

3.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第一課時 金色花

一、新課導入

曾有一部電影,平凡簡單卻轟動一時;曾有一首歌曲,歌詞淺顯卻傳唱至今。下面我們就來聽一下這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是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主題曲。世上對我們好的人當然不只是媽媽,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媽媽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母親與孩子的文章,看看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2.作者簡介

泰戈爾:印度作家、詩人、社會活動家。他於19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爲獲得此項榮譽的第一位東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詩祖”。代表作有詩集《新月集》 《園丁集》 《飛鳥集》 《吉檀迦利》。

(二)整體感知

1.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

請用“當媽媽 時,我就 ”的句式來說一說。

示例:當媽媽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交流點撥】當媽媽讀書時,我就將影子投在書頁上。(陽光太刺眼,這樣可以保護母親的視力)當媽媽去牛棚時,我就恢復原形求她講故事。

2.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請你用“我讀出了一個 的孩子,一位 的媽媽”的句式來回答。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交流點撥】我讀出了一個伶俐可愛的孩子,一位溫柔善良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活潑機靈的孩子,一位勤勞美麗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愛媽媽的孩子,一位愛孩子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聰明的孩子,一位聖潔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神奇的孩子,一位篤信宗教的媽媽。

3.孩子爲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交流點撥】一是印度人喜歡用花比喻兒童,二是泰戈爾借美麗的聖樹上的金色花讚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象實在新奇而美妙。孩子總想爲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着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