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一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理解詩歌的內涵。

2、瞭解作者的生平事蹟及詩歌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捕捉詩歌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4、品味修辭的妙用,感受詩歌的韻律,領略詩歌和悅流暢的音樂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1.朗誦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

2、通過多重意象的捕捉,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難點: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詩人抒發的獨特感情。

教法與學法:

教法:1.情境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營造與詩歌情感相吻合的濃厚氛圍。

2、誦讀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歌情感。

3、講授法:對詩中的重點知識進行講解,引領學生分析詩歌。

4、點撥法:幫助學生展開聯想,拓寬思路。

學法:1.朗讀法:朗讀是理解詩歌的鑰匙,通過朗讀,感受這首詩中喜悅的跳動和濃濃的愛意,感受這首詩的音美、形美、意美。

2、合作探究法:藉助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本課的重難點,達到對這首詞意境的全面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介紹、幻燈片、視頻、圖片及文字材料等。

學生:蒐集有關林徽因的生平資料,瞭解新月派詩歌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林徽因及新月派詩歌的相關資料。

2、感受詩歌的韻律,理解詩歌的含義,捕捉詩歌的意象。

3、體會作者傾注於詩中的豐富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情診斷

1、情境導入。

設計一:有這樣一種美麗逾越漫長的時空,彷彿定格在回眸的瞬間,有這樣一種聰慧繞過激盪的暗流,徜徉在歲月的長河。她走過北平的塵煙,穿過康橋的夜霧,遙望遠方時,便落進徐志摩的詩頁;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廟店,低眉沉思時,便繪入樑思成的圖紙;她與文學泰斗金嶽霖的情誼被贊爲人與人關係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僅有美麗的外貌,更有幽默機智的談吐和優雅迷人的氣質。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一個入木三分的評論家,更是一個卓有成就的建築家。她就是中國現代歷集佳話、傳奇、才藝、美貌於一身的林徽因。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林徽因的一首輕靈舞動、清馨唯美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板書: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設計二:在徐志摩的筆端,林徽因是“高高在上的雲雀天鷚(liù),縱橫四海不問今古春秋,散佈着稀世的音樂錦繡”;在沈從文眼中,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在費正清(美國人,歷史學家、漢學家)的心中,林徽因是“具有創造才華的作家、詩人,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審美能力和廣博智力活動興趣的婦女,而且她交際起來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冰心也爲她所折服,讚歎道“她很美麗,很有才氣”“皚如山上雪,皎若雲中月”,她以輕盈柔美的筆調創作詩歌,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便如霞光萬丈投影於你我心間,帶領讀者走進明媚春日。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感受她筆下明淨澄澈的四月天。(板書: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2、解題,介紹新月派。(多媒體出示)

人間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溫暖又充滿希望,給人以無限憧憬。(教師講解)

新月派:現代新詩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

“新月派”特點:(1)“理性節制情感”,把主觀情愫客觀對象化,即把主觀情緒化爲具體形象,使情感表現得含蓄。(2)詩歌中的敘事成分增加。(3)具有和諧、均齊的審美特徵。追求詩歌的“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讀起來富有節奏感,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建築美是指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繪畫美指的是詩歌的詞藻,用詞注意色彩,形象鮮明。

3、作家作品。(多媒體出示)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侯人,建築學家、文學家、詩人。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爲“中國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樑思成爲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爲《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4、背景資料。(多媒體出示)

這首詩發表於1934年4月的《學文》1卷1期上。關於這首詩有兩種說法:一是爲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爲兒子的出生而作,以表達心中對兒子的希望和兒子的出生帶來的喜悅。

樑從誡先生(樑思成與林徽因夫婦的孩子)在《倏忽人間四月天》中說:“父親曾告訴我,《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母親在我出生後的喜悅中爲我而作的,但母親自己從未對我說起過這件事。”對於這首詩的創作意圖,樑先生說得很客觀。故這首詩一方面是一首情詩,是爲已在天國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個母親,有着對孩子強烈的母愛,爲孩子寫一首這樣輕快靈動的詩也是絕對可能的。

5、新詞。(多媒體出示)

娉婷(pīng):形容女子的姿態美。

鮮妍(yán):鮮豔

冠冕(guānmiǎn):這裏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後來專指帝王的禮帽。

鵝黃:像小鵝絨毛那樣的黃色;嫩黃。

呢喃(nínán):形容燕子的叫聲。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多角度地促使學生對課文基礎知識、作家作品、作品體裁、時代背景和主要內容加以掌握,爲進一步理解內容和探究本文的寫法特點打下基礎。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指導朗讀。

課件播放周濤朗誦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現在請大家認真地聽朗誦,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深情,可以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勾畫下來。

提問:同學們,我們來共同欣賞一下林徽因筆下的“四月天”。你們有沒有誰願意在大家面前朗誦一下呢?(學生朗誦後,教師可做適當糾正,重點在停頓上給學生示範。)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說說朗讀這首詩時應注意哪些內容。

[示例]

(1)朗讀時“愛”的主題要充分體現出來,優美、深情、充滿希望。

(2)語速偏慢,語氣捎帶溫柔但是又不柔弱。

(3)情感方面,注意把握形容詞的語氣。

再聽一遍錄音,注意停頓與重音。

2、整體感知。

提問:讀了這首詩歌,你頭腦中產生了哪些畫面?

教師總結:全詩從不同角度寫“人間的四月天”,正是爲了全面表現愛之深,情之切,意之密。難怪她去世後,有人給她寫的輓聯是這樣的:“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豔麗、豐碩與富饒;在中國,四月是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這樣的季節裏,詩人要寫下心中的愛,寫下一季的心情。詩人要將這樣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這樣的季節有着什麼樣的春景呢?

【設計意圖】通過朗誦,進一步增進對朗讀方法的掌握,再輔以本詩寫作背景的介紹,使學生得到情感的薰陶,在讀中感受這首詩蘊藏的豐富情感,瞭解這首詩的大致內容。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一)審視詩歌標題,探究寫作對象

提問:不少人認爲詩中的“四月天”是指代徐志摩,大概是對“徐林戀”念念不忘,也有不少人認爲,“四月天”表達了林徽因對兒子樑從誡的愛,你認爲哪種說法合理?說明理由。

學生可自由發表意見,教師均可給予認可,既然這首詩是寫給誰的今天仍衆說紛紜,我們就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感受詩中“愛”的情懷。

教師適當加以引導:有些人認爲這首詩是寫給徐志摩的,認爲這是首情詩。這首詩寫於1934年,是徐志摩飛機失事去世後的第三年,而這首詩中一點哀傷的成分都沒有,全是喜悅。林徽因的兒子樑從誡生於1932年10月,寫這首詩時,她兒子不到兩歲。“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白蓮”“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純淨平和的喜悅中,生命和希望在生長在涌動。這太符合一個母親對自己一歲多的兒子的那種情懷了。一句“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將溫柔的母愛溢滿了人間。

(二)理解修辭,品味意蘊

1、介紹通感。

(1)(多媒體展示)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爲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化抽象爲具體。例如:你多情的目光,彷彿絲綢一般滑過我的臉龐。

創造一種優美的意境,啓發讀者聯想,激發讀者感情波瀾、得到美的享受。例如:默聽一夜花開。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了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

(2)提問:下面幾個句子,都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分別說說它們都把什麼感官溝通起來。

①他說的話聽起來像蜜糖一樣甜!

②月夜,清冷的月光鋪滿一地,淡淡的光輝似乎帶有一種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覺到那質地還是相當的光滑。

③荷塘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④我聽見了她那閃閃爍爍的笑聲。

明確:①以味覺寫聽覺②以味覺、觸覺寫視覺③以聽覺寫味覺④以視覺寫聽覺

2、介紹意象。

(1)(多媒體展示)像和平鴿、月亮這樣的能夠喚起人們情感共鳴的事物叫做“意象”。意象是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融合成的帶有某種意蘊與情調的東西,是帶有詩人感情的具體事物。

意:主觀情感自然意象:柳、菊、落日、月

象:客觀事物人文意象:折柳、登高、策馬、飲酒

(2)提問:你們還能想到什麼典型意象嗎?

鴻雁、朝陽等。

(3)提問:是否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爲藝術作品中的意象?

不是,如用麻雀代表和平,在太陽下飲酒。

意象的特點: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約定俗成的事物。

(4)不光是在美術作品中,在詩歌創作中這種象徵手法也被大量運用,詩歌中的“意象”也是很常見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意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多媒體出示)

看一看下列四句詩句中共同的意象是什麼。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十載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見便開眉。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3、品味詩歌意蘊。

提問:認真品讀這首詩,分別概括這首詩的每一小節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學生概括後,教師引導學生品讀每個小節中的重點詞句。

(1)第一節,笑聲勾勒畫面。

教師引導品讀:“點亮”突出了“點”這個動作、“春的光豔”顯示了“春”的燦爛和妖嬈。“你”的笑聲“點亮”周圍的“風”,隨即筆鋒一轉,由“輕靈”的聽覺導向畫面的“光豔”,在通感中,“交舞着變”的是春天的景象。這一組文字,由對人的懷想引向聲音,又藉助聲音引向春光,“交舞着變”構成了一個輕盈、鮮活、靈動的畫面。

(2)第二節,黃昏暈染早春。

教師引導品讀:詩人把鏡頭轉向了黃昏,飄渺、空靈、純淨的“雲煙”,讓黃昏不再孤寂淒冷,而變得溫暖微醺。柔軟的“風”、閃爍的“星子”和點灑的“細雨”,這些柔美的意象,給人一種溼潤的感覺、早春的感覺。詩的意象就像一幅畫,在鵝黃的飄揚中暈染了蔚藍的底色,輕柔得彷彿不見。

(3)第三節,圓月構築美滿。

教師引導品讀:“輕”和“娉婷”兩個詞構成了特殊的意象,“輕”是春風的輕撫;“娉婷”是隨風招搖的舞,描繪你的輕盈和美好。你戴着“鮮妍百花的冠冕”而來,正是人比花俏,花襯人嬌的寫照。“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天真”和“莊嚴”既矛盾又和諧,天真卻不失莊嚴,勾勒出一個鮮活靈動的形象,對立融合之間構成了詩意的張力,與“月圓”承接,又構築出美好圓滿的意境。

(4)第四節,暖色點亮詩情。

教師引導品讀:四月,在萬物復甦的天地間,一切都在躍躍欲試地生長。林徽因筆下的四月,是“雪化後”的“鵝黃”,是“初放芽”的“綠”,是夢中期待的“白蓮”。暖色調暈染的畫面與純淨的白蓮相互映襯,又與前面章節所勾勒的畫面交相輝映,點亮風的笑聲、柔風的舞動、雨滴的點灑、花開的聲音,聲畫結合,熱鬧卻不雜亂,紛繁卻不喧囂,詩情在文字間流轉。

(5)第五節,希望溫暖春天。

教師引導品讀:詩的結尾與開頭相互呼應,抒發了作者對“你”深情而綿長的“愛”。花是靜態的,“一樹一樹”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燕是動態的,低語的“呢喃”更顯示其柔美溫順的特質。動與靜的照映下,“愛”“暖”和“希望”綻放在春天的柔光裏。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鵝黃、嫩綠爲筆,寫下春日幾多景,滿貯着春意;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星子、細雨爲裳,舞出心中無限情,滿藏着深情;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用花開、呢喃爲曲,譜就人間傾心戀,滿盛着眷戀。

【設計意圖】介紹通感及意象的基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通過對內容的概括及對詩中重點詞句的賞析,讓學生理解這首詩的情感表達,體會詩中語言的美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品味修辭手法的妙用,體會這首詩寫景、抒情的特點。

2、體會並分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情診斷

1、導入: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領略了林徽因至美的語言。她寫愛,用“人間的四月天”來形容,可謂匠心獨運,極具創造性。人們對愛情、親情、快樂和夢想的所有一切感悟盡在這四月天中。這首詩的魅力和優秀並不僅僅在於意境的優美和內容的純淨,還在於形式的純熟和語言的華美。這首詩可以說是新詩“三美”原則的完美體現。

2、賞析

寫作中,寫景貴在情景交融,分析一下這首詩中的景和情是如何體現的。

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教師總結:

全詩以溫馨舒緩的筆調細細地描繪一幅四月天的風景,詩裏猶如飄散着一種淡淡花香般末春與初夏之間的韻律,很暖很舒服。

首先是景,四月的時令裏,黃昏時分星子悄悄密集,周遭景色裏有輕風、有細雨、有百花、還有云煙。細雨花前,風動雲煙,花開千樹,樑燕微喃。這般美景本是天成,經作者的刻畫來得更真切,好似馬上就要躍出紙面。

其次是情,靈動與輕盈的風景融入一春的爛漫與幸福。春風一夜花唱響,自由迷戀愛飛翔。有些飄逸,同時也是溫情四溢。字裏行間詮釋着愛與希望,點點滴滴閃爍着春的光芒。

【設計意圖】進一步落實教學目標,加深對本文寫法的理解,進而進行知識遷移,培養寫作能力。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提問:這首詩是用哪種人稱來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第二人稱,與“你”對話。在呢喃、在絮語中吟唱出作者對“你”的情感。“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句讚頌,引出對“你”的描繪,“笑響點亮了四面風”“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將四月天裏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圖景:帶着百花的冠冕而來,笑聲點亮四面風,是輕柔的,是溫暖的,是搖曳的,帶來希望。

2、提問:本詩可謂是運用了多重比喻繪“你”的形象,具體說說詩中都把“你”比喻成了什麼。

“你”如“四月早天裏的雲煙”,變化萬千,是或喜或嗔的形象寫照;“你”像“雪化後那片鵝黃”,溫暖嬌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動描繪;“你”還是“愛、暖、希望”,濃烈真摯,是滿載情誼的真情描摹。

3、提問:上節課,我們已經交代了“通感”是本詩修辭上的一大特色,結合上節課的知識,再分析一下“通感”的運用有何作用。

運用通感,傳遞愛意。在林徽因的筆下,愛變成具體可感的事物,它是視覺上“一樹一樹的花開”,它是聽覺上燕子在房樑間的“呢喃”,它還是觸覺上微風吹拂而過的“柔軟”。詩人調動多種感官,充分表現出愛之深、情之切、意之密。“人間的四月天”是詩人構築的愛的空間、暖的住所、希望的棲居地。

【設計意圖】品味本詩修辭上的妙處,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爲學生學詩、寫詩奠定基礎,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

第三階段:合作探究

說說整首詩除了內容純淨和語言優美之外,還有哪些其他藝術特色。

學生分小組合作交流,以小組方式呈現探究結果:

示例:

1、間接抒情的表達方式。本詩寓情於景,借景抒情,運用“四面風”“雲煙”“星子”“細雨點”等意象來表達詩人對“你”的喜愛之情。

2、動中有靜的描寫方式。例如詩句“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將一幅生動的春風靈舞畫卷展現在讀者面前。此外還有風煙星雨圖、月夜花開圖、雪後新綠圖、花開燕語圖等,都爲讀者展現了動中有靜、情景交融的美妙場景。

3、搖曳多姿的修辭手法。“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清新婉麗的意象通過比喻、排比的手法一一呈現,伴以音樂般的明快節奏,朗朗上口,易於吟誦。

4、層層深入的結構形式。從“早天的雲煙”“點灑的細雨”“雪化後那片鵝黃”到“初放芽的綠”,詩人的情感通過各種意象層層推進,於末尾發出了“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高呼,把情感推向極致,並與詩的開頭相呼應。

【設計意圖】這首詩堪稱經典之作,國中生在理解上可能有點困難,本階段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感受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品味語言,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① 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 理清故事情節。

③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瞭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⑤ 聯繫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① 聯想和想像。

② 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③ 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學生:熟悉課文。

老師:錄音機、磁帶。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理清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麼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國小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 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可請一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邊聽邊猜想。到了一個新情節的開頭,不要急於往下讀,可以先把書合上,自己先試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別。(肯定會有不同的想像,可讓這些學生談談自己的想像內容,老師可及時給予鼓勵。)

② 播放本課錄音。教師可指導學生邊聽邊圈點不理解的字詞,然後藉助工具書或與其他學習夥伴解決。

③ 指導學生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爲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深入思考。

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愛?織?看?穿?揭?議

本文以新裝爲線索展開情節,讓不同身份的人在這場騙局中登場,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性格特徵。

3、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徵。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餘所有角色一人。)

4、佈置作業:

① 寫生字,理解詞義。

② 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做到讀音準確,語速適中,能正確讀出語氣。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對課文主題的認識,對騙子的認識,培養學生敢說真話的可貴品質,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二、教學設計

指導學生探究性閱讀

① 品味文章重點詞語或語段。

a.指導學生在文中劃出自己認爲精彩的、重要的詞語或語段,然後進行旁批,寫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組交流。

c.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在討論過程中,對具體問題可能有爭議,如找的重點語段不同、旁批的不夠精確等等,教師注意引導,要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注意點撥與指導,促使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② 理解文章主題。

(小組交流,得出結論,語言不必強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通過一個昏庸而又窮奢極欲的皇帝上當受騙的故事,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僞、愚蠢和自欺欺人的醜行。

③ 多側面地評價騙子。

本文除了那個愚蠢的皇帝之外,還有兩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騙子。他們爲什麼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3、小組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因爲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所以騙子看準了皇帝的心思,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會行騙成功。

你如何評價這兩個騙子?(可多角度多側面地評價)

小組討論、交流,老師梳理,得出結論:

a.騙子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設下騙局,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皇帝改過自新,治理好國家。

b.騙子騙皇帝,以騙對騙,只不過是以毒攻毒罷了。

c.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沒有寫騙子落人法網,實在耐人尋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讀者敞開一扇感情之門?他並不痛恨那兩個騙子。

d.兩個騙子也代表了社會上靠行騙爲生的一種社會病態,所以作者把騙局當作一面鏡子,當作一把解剖刀,剖析這種社會人生的病態。

e.騙子不值得肯定,純粹是爲了個人撈取錢財。

④ 結合自身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a.文中的大臣、老百姓爲什麼不敢說真話?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請你就童話中小孩敢於說真話談談作品對我們今天有什麼現實意義。

4、全班討論,教師梳理,明確:

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是愚蠢的、不稱職的人,爲了保住自己的官職,所以不敢說真話,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慮,或受不良世風影響,也不敢說真話。

現實生活中有類似情況。(可讓學生設想一種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有學生可能會說到在老師面前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教師應及時向學生檢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

b.拓展性閱讀訓練(學生自由組合,分成小組討論)。

說真話需要勇氣,有時還要付出代價,如果你當時也在場,會怎樣做?試結合生活經驗,討論有關說真話的問題。

5、[教師小結]作爲一個人,要敢於正視現實,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如果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那麼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6、佈置作業

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像,爲課文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要求:a.大膽想像,勇於創新。 b.書寫規範、工整。 c.字數300字左右。

7、信息反饋:

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送東陽馬生序》

學習目標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

2、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序”“致”“質”等的意義。

3、掌握常見文言虛詞“以”“諸”等的用法。

重、難點

1、重點: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序”“致”“質”等的意義。

2、難點:掌握常見文言虛詞“以”“諸”等的用法。

教學模式

教學理念:以合作探究爲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模式:“學、探、測”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說:“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這些都說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爲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爲成功的墊腳石。 我們今天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看看作者在古代有怎樣的刻苦學習的精神?

【二】出示學習目標

1、初步感知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

2、掌握常見文言實詞“序”“致”“質”等的意義。

3、掌握常見文言虛詞“以”“諸”等的用法。

【三】作品、作者

1、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朝初期文學家,生平著作甚豐,曾主修《元史》與劉基、高啓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爲明代“開國文臣之首”。

2、解題

本文寫於洪武十一年(1378)。這一年,辭官歸裏的宋濂又從家鄉到應天府(今江蘇省南京市,當時是國都)朝見朱元璋。他的同鄉晚輩馬君則來拜見他,他便寫了這篇“贈序”送給東陽馬生。東陽,在今浙江省,當時與浦江、義烏等縣同屬金華府。贈序,是古代的一種文體,有臨別贈言的性質,內容多推重、讚許或勉勵之辭。

【四】自主導學

1檢查預習

嗜shì 硯yàn 逾 yú 碩shu 加冠guān

俟sì 衾qīn 燁yè 縕yùn袍敝衣 叱咄chì duō

皸jūn裂 媵yìng 同舍shè生 被pī

綺qǐ繡 容臭xiù 負篋qiè 曳yè 屣xǐ

2質疑問題、整體感知

【朗讀指導】

(1)抽生依次朗讀三個自然段,師生共同點評朗讀情況,指出不當之處。 第1—3組齊讀。

(2)聽教師朗讀,注意準確讀音,抽生寫拼音。 齊讀小黑板上的詞語。

【自由朗讀】

結合註釋,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理解困難的地方,並要求舉手指出理解困難的地方。

師生共同解決所提出理解困難的問題。

【女生讀第一段,男生讀第二段,第三段全班齊讀】

【解釋】

無從:沒有辦法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以是:因此

患:擔心,擔憂。

碩師:才學淵博的老師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引,提出。質,詢問

叱咄:訓斥,呵責

窮冬:冬末。

沃灌:澆洗

燁然:光彩耀眼的樣子。

縕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舊。

【一詞多義】

和:緩解、暖和 ——久而乃和 再:第二次——再而衰

謙和——言和而色夷 兩次——日再食

冠:超出——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患:擔憂——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帽子——既加冠 憂患——無凍餒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