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多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多篇

觀潮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3、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瞭解大自然的神奇。

【學習重難點】

理解生字新詞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觀。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蒐集有關錢塘潮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啓發談話。

2、課件播放錢塘江大潮錄像。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 同桌對讀生字詞。

⑵ 抽讀生字卡,師正音。

2、導學課文,理解字詞:

⑴ 學習第3自然段,結合句子理解字詞,並指導朗讀:

① 聽師朗讀第3自然段,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

② 讀後提問。

③ 理解詞語:

人聲鼎沸。

④ 總結學法。

(小黑板出示。)

⑵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2分鐘)。

① 同學們還有哪些生字新詞不能理解?

② 師答疑。

3、同桌互相檢查這些生字新詞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師抽查並總結。

三、析字形,寫生字

1、學生找出難寫或易寫錯的字,大家分析,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示範。

2、學生練習,將黑板上的字一個寫一遍,再分小組評議,說說你認爲誰的哪個字寫得好,好在哪裏,或誰的不好,該怎樣改,引導學生鑑賞。

四、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談話,板題。

2、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談話激發學習興趣。

2、合作學習提示:

⑴ 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爲什麼?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

⑵ 你在學習中有什麼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

⑶ 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麼?

3、組建合作小組。

4、組內合作學習。

5、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引導小組感悟:

⑴ 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⑵ 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⑶ 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現作者觀潮順序

1、範讀課文,聽後練習:

剛纔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感悟發現:

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樂、畫面,激發背誦興趣。

3、評價:

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彷彿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爲(天下奇觀)!我們爲之自豪,爲之(驕傲)!

六、創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彙: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裏,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用詞彙: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

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可潮來時,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儘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麼。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學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一代表報告。)

3、師生共同評價。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二

一、提出學習任務

1。複習漢語拼音,辨析同音字、多音字,體會成語的感情色彩,練習修改前後矛盾的句子。

2。以介紹小製作爲內容,進行聽說訓練。

3。練習閱讀短文,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4。練習寫景,注意做到作文有中心。

二、教具準備

1。抄寫“字·詞·句”部分第五題的小黑板。

2。學生的小製作一兩件。

3。學生作文一兩篇,用大字抄出。

三、教學時間六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完成“字·詞·句”部分的五項練習。

二、學生自己練習前四題。(各自在課本上答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討論交流。

1。第一題。

指名讀寫出的句子。有錯的討論糾正。(句子是:把祖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是我們的共同心願。自己活着是爲了使別人生活得更美好。)

2。第二題。

指名說說每組字的字形、字義的區別,再說說組成的詞語。有組成不同詞語的可以補充,有錯的討論糾正。

3。第三題。

(1)指名讀詞,說說不同讀音時,詞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2)指名說說自己組的詞。

4。第四題。

(1)指名讀成語,說說每個成語的意思,還可說說是哪篇課文中學到這個成語的。(2)指名說說是怎樣分類的,爲什麼這樣分類。(一類是帶肯定色彩的詞語:賞心悅目、全神貫注、一絲不苟、雪中送炭。一類是帶否定色彩的詞語:張冠李戴、張牙舞爪、自高自大、畫蛇添足)

四、討論第五題。

1。掛出小黑板。請學生說說句子有什麼毛病,應該怎樣修改。鼓勵學生自己發現句子的毛病,自由發言。

2。練習用修改符號進行修改。(請一人在小黑板上修改,其他學生在課本上練習。然後集體討論訂正。)

五、佈置作業。

1。訂正做錯的題目

2。做一個製作,準備下節課向大家介紹。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練習聽話說話。說話內容是介紹自己的小製作。大家要積極發言,還要認真聽別人的發言,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二、各人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座看,向同座作介紹。

三、全班交流。

1。指名介紹自己的小製作,講後適當評議。

2。推薦同座的小製作。(可講同座的小製作是什麼,他是怎麼製作的,自己從同座的介紹中學到了什麼。)

3。教師表揚講得清楚具體、聽得認真仔細的同學。

四、佈置作業。

1。用課餘時間繼續交流小製作。

2。預習“閱讀”練習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提出學習任務。

這節課進行閱讀練習,主要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二、學生按要求自學,同座可互相討論。

三、集體討論交流。

1。指名讀短文。

2。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中心思想是講聶耳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

3。短文是怎樣圍繞中心來寫的?(圍繞這一中心,短文着重選擇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聶耳愛唱歌,勤奮刻苦地練習拉手提琴,這個材料可以說明聶耳是怎樣成爲著名的音樂家的;二是聶耳創作了許多革命歌曲,特別是他創作的《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爲國歌,這個材料可以說明爲什麼稱聶耳是著名的音樂家。)

4。你從這篇短文中得到什麼啓發?(學生可從兩個方面自由發言:一是從聶耳的勤奮刻苦中受到啓發;二是從圍繞中心寫方面受到啓發。)

四、佈置作業。

1。朗讀短文。

2。預習“作文”訓練的要求,考慮下次作文的材料。

第四課時

一、指導審題,明確要求。

1。指名讀作文題。

(1)這次作文,在內容上有什麼要求?(可以寫一處景物,要寫出這個景物在冬天的特點;也可以寫活動中的人物,要寫出人物的精神面貌。)

(2)這次作文,在表達上有什麼要求?(表達要有順序,要做到有中心。)

二、互相啓發,拓寬思路。

1。根據題目要求,你準備寫什麼內容?(多請些學生說說自己想寫的內容。)

2。從學生講的內容中挑選幾項有代表性的,請學生說說文章的中心可以是什麼,怎樣做到圍繞中心寫。在學生介紹的過程當中,酌情組織討論,並作適當指導。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第五課時

學生繼續寫作,教師對寫完的學生進行面批,指導學生認真修改。

第六課時

一、概述作文情況,肯定成績和進步。

(教師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抓住重點加以表揚。內容方面,表揚學生的作文寫得具體,寫景物的寫出了特點;寫活動中的人物的,寫出了人的精神面貌。表達方面,表揚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序,注意做到有中心。還要注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

二、交流作文。

(多請些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有的讀全篇,有的讀部分,教師酌情評點鼓勵。)

三、重點講評。

1。將用大字抄寫一兩篇學生作文張貼出來,組織學生討論:作文的中心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寫的。

2。請小作者談談是怎樣確定中心的,爲什麼選擇這些材料來寫。

3。教師就怎樣做到作文有中心進行小結。

四、指導修改語句方面的毛病。

教師讀學生作文中的病句,讓學生注意聽,然後說說聽出了什麼問題,應該怎樣修改。

五、學生根據講評的收穫,修改自己的作文。

六、佈置作業。

修改作文,還可以寫一寫寫作文的體會,或者是修改作文的體會,寫在作文本上交給老師。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通過“默讀——散讀——快速閱讀——比較閱讀”等形式,品讀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語句,感悟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體會傳統文化對民族的影響。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才疏學淺”、“告罄”的含義和“疏”“罄”的字形;“炮製”“粗獷”“舀”“掰着”“鑲嵌”“匱乏”“擯棄”的注音;“長盛不衰” “旱澇保收”“省吃儉用”“五光十色”“眼花繚亂”“鄭重其事”“不同凡響”的含義;積累朱用純《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及專用名詞“點彩派”。

口語交際的訓練設計目標:概述制粥的過程,比較不同時期喝粥的感受;概括比較與《水鄉茶居》的異同。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如何理解稀粥是“貧窮的產物,是時間的產物”?稀粥的變化發展是否反映了時代的變遷?

寫作訓練的借鑑目標:動作、神態描寫展現人物心理。理解“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提問:你是否喝過稀粥?請你談談喝稀粥的感受。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或小聲散讀課文,思考:文本告訴我們怎樣一件事?

學生簡要概述文本內容;

一位走南闖北的人,幾十年來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吃稀粥,從中反映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世情的巨大變化。

三、體驗文本、品位語句、理解課文

學生再讀課文,圈劃文中給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語句,品味這些語句。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理解的重要問題;

1、作者少年時代在杭州吃泡飯,也就是稀飯。少女時代喝外婆煮的白米粥。在寒冷的北大荒極少喝到白米粥,喝的最多的是大楂子粥和小米粥。很多年後,和父母去廣州,喝道一種別具風味的生魚片粥,最近,在湖南喝到一種“舂”出來的粥。從作者喝粥的經歷可看出;

(1) 粥是中國百姓最常吃的,也很愛吃的食物,在中國粥源源流長。

(2) 表達作者對粥深厚的感情和濃烈的興趣。

2、“一戶人家吃三年粥,就可買上一畝田呢。”吃粥與買田有什麼關係?這句話意在闡明一個社麼道理?

做粥用的米少,這樣可以省錢,三年吃粥省下的錢就可以買一畝田。告訴我們中國人具有節儉的、勤儉持家創家業的好傳統。

四、適時穿插口語交際設計

1、通過比較閱讀,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對各種稀粥的製作、吃各地粥的不同感受以及所反映的世情變化。(穿插在品味語句過程中,請學生直接回答)

2、想象“我”在吃粥時的心理,如果不吃粥會怎樣?

3、可用製表的形式來概括以上內容

地 名 制 粥 吃粥的感受 世情變遷

江 南 一 帶 燒泡飯,“把剩下的大米飯攪鬆,然後用水燒開。”外婆“燒”白米粥,“熄火後的粥是不能馬上就喝的,微微地燜上一陣。” 在外婆家喝白米粥,“天然地清爽可口,就像是白芍藥加百合花再加蓮子熬出來的汁,滾燙地喝下去似乎五臟六腑都被清洗了一遍。” 五六十年代(省吃儉用)

北 大 荒 “熬”豌豆糖粥,“熬”上一鍋粥,待粥快熟時,把豌豆摻進去,又加上不知從哪弄來的一點白糖。“煮”大楂子粥,“急火煮開鍋了,便改爲文火燜,燜的時間似乎越長越好。” 在北大荒喝大楂子粥,“它的米粒飽滿又實沉,咬下去富有彈性和韌勁,嚼起來挺過癮。”喝小米粥,“比之大楂子粥喝起來感覺要溫柔些,細膩些……在掛滿白霜的土屋裏,冰涼的手捧起一碗黃澄澄冒着熱氣的小米粥,我覺得自己還有足夠的力量活下去,熱粥一滴滴溫熱我的身體烤乾我的眼淚暖透我的心。” 時期(大米粥極偶然才炮製一回)

廣 州 (湖南) 熬魚生粥,“從鍋裏舀起一勺滾滾的薄粥,對着碗裏的生魚片澆下去……再加少許精鹽、胡椒和味精,用筷子翻動攪拌一會”;新會老家親戚家“煲”具有廣東地方家庭特色的粥,“把淘好的米放在罐子裏,加了適量的水,再拔罐子放在封好底火的爐子上,……早上起牀,只須將準備好的青菜碎丁、切碎的松花蛋、海米丁,還有少量肉末,一起放入罐內,加上些作料”。還有湖南“舂”出來的米粥。 其味鮮美無比……一碗粥喝下去周身通達舒暢,與世無爭、別無他求。在親戚家喝特色粥,“不但味道清香爽口,讓人喝了一碗還想再喝……而且內容豐富,色澤鮮豔。” 改革開放年代(稀粥的功能也從一般聊以餬口、解決溫飽的實用性,開始邁向對稀粥的審美、欣賞,以及精神享受的“高度”。)

4、比較的結果:“我”吃粥從江南一帶——北大荒——廣州(湖南),反映了五十年代的人們省吃儉用置產業的心理——時期極偶然炮製,反映物質的貧乏——“改革開放”年代吃粥是審美、欣賞、享受,反映了“改革開放”不僅使人民的物質生活豐富起來,而且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日益豐富發展起來了。表達了作者讚美“改革開放”國策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變化的思想感情。

(適時指出這樣的寫作方法是“以小見大”和“對比”,即以“吃粥”這一常見的、普遍的生活小事的變化,通過不同地區、不同年代的制粥方法比較,來反映世情的鉅變、國家的發展變化。)

五、延伸體味與《水鄉茶居》的比較(時間不夠可佈置選擇性作業)

1、相同點

地點相同:都涉及廣東省的廣州

主題相同:都是反映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有了巨大變化。

寫作特點相同: 以小見大對比

都運用比喻、擬人等生動的語言

A.比喻句 “嘆”茶有如牛的反芻 《水鄉茶居》這樣的“草草杯盤共一歡”,便是水鄉生活中的詩 《水鄉茶居》早粥……真像是一幅點彩派的斑斕繪畫 《稀粥南北味》五彩的豆子……如玉盤上鑲嵌的寶石 《稀粥南北味》

B.擬人句 大小船隻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搖櫓揚帆來去 《水鄉茶居》皎月悄悄浸在小河裏 《水鄉茶居》聽着竈上鍋裏咕嘟咕嘟白米翻滾的聲音,像是有人唱歌一樣《稀粥南北味》改換成天底下頂頂溫柔的白米粥 《稀粥南北味》

題材相同:散文

2、不同點

敘述方式不同 《水鄉茶居》以第三人稱《稀粥南北味》以第一人稱

對比的內容不同 《水鄉茶居》 茶居與城市茶樓茶居與舊時茶樓飲茶與飲酒

《稀粥南北味》與各地制粥吃粥的不同感受作比較

六、佈置回家作業

1、造句

不同凡響—— 才疏學淺——

2、你對“幾位外國朋友,一聽稀粥,聞粥色變”想說點什麼?

3、採用以小見大的方法,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用不少於三百字的短文,來反映世情變化。(此題僅限於語文成績較好的同學做)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感悟面對貧困,仍能保持積極樂觀精神的生活態度。

2、品味課文形象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3、瞭解西牆的變化所蘊含的科學常識,體會生活處處有科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體會西牆的象徵意義及其中蘊含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品味富有表現力、含義深刻的字句。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閱讀課文,本文寫了什麼事?請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要求在文題前加上動詞即可。“ 西牆”

2、除了加固西牆外,還有哪一堵牆需要加固?

3、爲什麼要加固東、西牆?自由散讀

加固西牆(保護、修葺等均可)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此環節是深入感悟的基礎,讓學生充分閱讀。

二、研讀課文

1、“我們”分別採取了哪些措施?

2、種草和爬山虎的方法爲什麼能夠奏效?小組討論、交流。

方法:東牆:幫助鄰家造房子來擋住風雨;西牆:石灰-草簾子-種草-種爬山虎。

介紹石灰、草和爬山虎的功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驗學習的樂趣。同時明白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三、深入探究

1、照理貧苦的生活留給人的回憶是苦澀的,從文中你能讀到作者的這種感情嗎?

2、你從文中讀到了什麼?爲什麼?用文中的字句加以說明。

3、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呢?理解“西牆”的深刻內涵。圈畫字句,討論分析。

例如:作品中對草、爬山虎的描繪,充滿詩情畫意。把肆虐的風雨寫得如一個惡作劇的孩子等。

“西牆” 是“我” 貧困生活的記憶,更是一家人積極生活態度的見證。 通過對字詞句的品讀,體會這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的妙處,進而感悟作品流露出的頑強樂觀的精神。

本部分是課文的難點也是學習的重點,教師要適時的啓發、點撥、引導。

四、佈置作業

草、爬山虎爲西牆遮擋風雨的原理是什麼?學習課文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寫一段文字介紹爬山虎。查閱資料,完成作業。學以致用,通過模仿寫作來鞏固理解,同時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培養語文綜合能力。

五、思路點撥

1、以朗讀促思考。

朗讀課文中你認爲寫得的語段 你認爲應該怎樣讀,爲什麼要這樣讀(整體把握作品基調、人物的思想感情) 哪些字句、語段特別耐讀,爲什麼(引導學生閱讀重點段落,品味字詞句的深刻內涵) 整體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2、圈畫字詞,品讀感悟。

分別圈畫文中描寫風雨、西牆的詞語 這些描寫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重點圈畫、比較種上草、爬山虎後西牆變化的詞語 從這些變化中你感悟到了什麼 體會作品的主題

說明:兩種思路均爲教學的側重點,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是教學的前提和基礎。

六、練習

1、課文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從文中摘錄你最欣賞的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2、草、爬山虎爲西牆遮擋風雨的原理是什麼?學習課文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寫一段文字介紹爬山虎。

3、學了課文我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你能講出一兩個你生活中有科學的事例嗎?請說出其中的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