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教案(精品多篇)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蠟燭》教案 篇一

《蠟燭》是一篇極富感染力的戰地通訊。作者通過對慘烈的背景、細膩的動作、崇高的情感的極力渲染,熱情的讚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的深沉的愛,盡情的謳歌了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誼。本文故事情節雖然簡單,可是要求學生準確地解讀其主題思想卻並非易事。

閱讀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閱讀時及時地建立起有關信息的心理表象,因而我將本文的閱讀重點定爲“尋找感動”上,我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去尋找文章的感動點,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內涵,展現自己的個性閱讀能力。

在分析《蠟燭》的主題時,學生們大多不知從何說起,整個課堂氣氛十分冷淡。爲了順利解讀《蠟燭》的主題,不至於讓學生無從思考,我要求學生用“我被 所感動,原因是 ”的句式說話。以引導他們從內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過小組討論,五分鐘之後,學生們紛紛舉手。

生1:我被蘇聯紅軍的獻身精神所感動,原因是那位犧牲的紅軍戰士是那麼的年輕,但是爲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他卻無私的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作者對紅軍烈士犧牲時姿態的描寫,讓人潸然淚下。

生2:我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的無畏的精神所感動,原因是在那麼一個炮火連天的環境下,人們想躲避還來不及,可是老夫人卻毫不畏懼的走向了炮彈橫飛的戰場,她走的那樣堅定,完全不怕被炮火擊中。

生3:我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的執着的精神所感動,原因是老夫人是那麼的衰老,連行走都很吃力,可是她卻做成了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安葬紅軍烈士契柯拉耶夫,這需要付出多麼大的毅力啊。

生4:我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的無私的愛所感動,原因是爲了表達對紅軍烈士契柯拉耶夫的愛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心愛的結婚蠟燭點在烈士的墳前,並且在烈士的墳前守侯了一夜。

生5:我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的無言的行動所感動,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後,又默默地在他的墳前守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當蘇聯紅軍發現她時,她仍然沒有說一句話,只是默默地向這些紅軍們鞠了個躬,並點燃了最後一隻蠟燭,然後就默默地離開了。此時此刻,語言似乎已是多餘的了,老夫人和紅軍的心是相通的。

師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剛纔找到的這些感動點都能讓我們進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寫作內容:安葬紅軍烈士、點燃結婚蠟燭;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婦人瑪利·育乞西對蘇聯紅軍烈士契柯拉耶夫崇高而深厚愛。可是老師還有一個疑問,難道作者僅僅是爲了表現這一個主題嗎?我們是否可以將這一主題再推而廣之?小組合作探討之後進行全班交流。

生1:我認爲還表現了蘇聯和南斯拉夫兩國人民之間那種深厚的情誼。因爲契柯拉耶夫可以爲南斯拉夫人民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而老婦人瑪利·育乞西爲了安葬紅軍烈士,寧可冒着生命的危險,並且獻出了自己最心愛的結婚蠟燭。由此可見,兩國人民在共同反抗德國法西斯的鬥爭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生2:我認爲還表現了作者對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的讚美。因爲老婦人瑪利·育乞西和紅軍烈士契柯拉耶夫分屬於不同的國家,並且沒有血緣關係,可是他們之間不是母子卻勝似母子,這種超越國界的愛讓人感動,催人淚下。

師小結:同學們的討論、分析和品味將文章的內容與主題完美的統一了起來。的確,作者通過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畫,高度讚揚了南斯拉夫的老母親對紅軍烈士的真摯而深沉的愛,熱情謳歌了兩國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戰爭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誼,這種情誼不分國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尊重學生的認知實際,幫助學生化解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打開學生探究的閘門和思維的通道,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並將發現的機會給了學生。學生在發現的過程中將思維和情感融進了作品靈魂的深處。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高漲,對文章的主題把握準確,有的學生的分析比我預設的答案還要全面,表現出較高的個性閱讀鑑賞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不應該人爲地設置出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來限制學生的思維。尤其是不能將課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進行問答式解讀。我們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知識積澱和生活體驗等進行整體性的閱讀或個性解讀,這樣便於學生充分發揮思維的空間,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識積澱去激活知識,去感受情感,以心靈去振奮心靈。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能實現“交流”與“互惠”,就會迸發出學生智慧的火花,就會使學生的思想飛揚、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難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蠟燭》語文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瞭解劇本的形式和特點,和一般記敘文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2、默讀課文,明白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能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劇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爲和心理,體會伯諾德一家對德國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演一演。

課時安排

1課時

《半截蠟燭》教案 A案

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資料、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德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揭題,瞭解故事內容

1、導語:同學們,晏子的能言善辯,使我們體會到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劇本。(板書:半截蠟燭),從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語言的機智巧妙。(學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麼事。

2、瞭解故事內容。

(1)學生默讀,瞭解故事內容。

(2)指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1、過渡:同學們,絕密情報終於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那麼,是誰保住了祕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們一家與德軍的巧妙周旋中,你認爲誰的貢獻最大?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爲什麼?

2、學生自讀感悟,做批註。

3、同座之間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貢獻的過程中引導感悟人物語言。

(1)預設一:認爲伯諾德大人貢獻最大。(因爲當她看到德軍點燃蠟燭時,急忙取出油燈,還說這燈亮些,準備把蠟燭換下來,從這裏看出伯諾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機智……)

師: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你們認爲伯諾德夫人當時說話應該是怎樣的神情、語氣?(輕鬆自然、鎮定、不露馬腳)。誰來試着讀一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師:讀到這裏,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麼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麼樣?同學們評價一下。(“急忙”取油燈,吹蠟燭,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

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評價。

(2)預設二:傑克也有貢獻。(因爲他想出了抱柴火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實現,但一定是他這種勇敢的做法感染、帶動了妹妹傑奎林,她也纔會勇敢地和德軍戰鬥。)

師:傑克的表現怎麼樣,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交流:(從他說的話“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火吧。”看出傑克很聰明,他這麼說德軍不會懷疑他。從“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看出他十分鎮定。)

師:讓我們帶着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3)預設三:認爲傑奎琳的貢獻最大。(因爲是她將蠟燭拿走,保住了情報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聰明。她說“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還打了個懶懶的哈欠,讓人覺得她真的很困的樣子。傑奎琳選擇了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因爲從上文看出兩個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說明她很聰明。她說“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這樣的話可以得到德軍司令的喜愛,就不會刁難她。說明她很機智。)

師:你們覺得傑奎琳的話該怎樣讀呢?

學生交流看法。(天真、純潔。)

師:大家試着讀一讀。(自讀、指名讀、評讀、再讀。)

師小結:保住情報站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傑奎琳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師小結:是啊,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個家庭,拯救一個國家。(電腦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師:學完了課文,你想說什麼?

三、初步體會劇本這種文學形式的特點

1、導語:跟你讀過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比較比較,這篇課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默讀思考。

同桌同學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爲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說明他們當時正在幹什麼或當時的情景。)

師: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後找些劇本來讀一讀。(爲學生推薦《日出》《雷雨》等經典之作。)

四、作業

1、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2、小組合作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3、閱讀其他劇本,感悟人物語言。

《半截蠟燭》教案 B案

課前準備

1、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基本情況。

2、記敘文《生死攸關的燭光》。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暢談感受

1、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寫法上很特殊的課文──《半截蠟燭》,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2、學生讀課文,自由交換意見。

3、課堂交流每個人自己的看法。

學生的意見會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1)課文開頭列出了時間、地點和人物。

(2)整篇課文是對話的形式。

(3)課文的中間用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4、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一種新的文體──劇本。

二、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我們今天讀的是劇本,讀劇本和讀課文有點不一樣,你能讀懂這個劇本嗎?輕聲地讀一讀。想想這個劇本講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2、課堂交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大意。具體的說法可以有很多種,不要過於強調概括和簡練,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轉述出來,並能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經過,都應該得到鼓勵。

3、說說讀劇本和讀課文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從劇本里讀懂這個故事的?

學生可能會有各種回答,教學重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閱讀感覺和體驗,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到(不一定能明確的說出)讀劇本更要聯繫上下文,聯繫具體的情景。

三、深入閱讀,感受形象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保護半截蠟燭的?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2、想象體驗:半截蠟燭被點燃了,正在一點一點的熔化,如果祕密被德國鬼子發現,那會怎樣呢?

想象的空間很大,大致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1)德國鬼子對伯諾德一家的迫害;

(2)德國鬼子對地下活動的破壞等。

對學生的想象要有引導,要求用具體形象的語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這樣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怎麼做,怎麼說?她當時的神情會是怎麼樣?心情又是怎麼樣?

嘗試朗讀“太對不起了,先生們,忘了點燈。瞧,這燈亮些,可以把這個昏暗的小蠟燭熄了。”

4、在這樣的情況下,傑克怎麼做,怎麼說?她當時的神情會是怎麼樣?心情又是怎麼樣?嘗試朗讀“天真冷。先生們,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火吧。”

5、在這樣的情況下,伯諾德夫人怎麼做,怎麼說?她當時的神情會是怎麼樣?心情又是怎麼樣?嘗試朗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

6、自由組合成小組,嘗試表演這段故事。

四、內化形象,感悟語言

1、閉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誰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試着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你腦中的這個人物形象,寫一寫。

2、交流每個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並說一說,你的印象來自於課文中的那些詞句,有感情的朗讀。

五、拓展延伸,比較閱讀

1、閱讀記敘文《生死攸關的燭光》。

2、說說課文和記敘文《生死攸關的燭光》各有什麼特點。

《蠟燭》優秀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按照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大自然中物質變化多種多樣,小苗出土,葉子變色,小狗長大,這些都是動植物的變化。本節課研究的是動植物以外的“物質世界”中的相關知識,選取學生十分熟悉的蠟燭作爲研究物質變化的對象。課文按照“問題一實驗一思考一結論一應用”的思路編寫,本課的教學內容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蠟燭在加熱和燃燒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的問題,瞭解學生對蠟燭的原有知識和經驗,然後分別預測蠟燭在加熱時、蠟燭在燃燒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進而引起學生對物質究竟能夠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產生認知需要,爲下一步的實驗作好鋪墊。

第二部分:實驗探究。課文首先安排了“加熱蠟燭,觀察有什麼變化?冷卻後,又有什麼變化?”的觀察實驗活動,目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蠟燭在溫度升高時,會從固體變成液體,溫度降低時,又會從液體變成固體”的現象,從而認識物質變化的第一種類型。這部分內容學生比較熟悉,像水的三態變化,教學不做重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探究“蠟燭在燃燒時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實驗現象的觀察上。教材第14頁上安排了三個實驗:觀察“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乾燥燒杯內壁附着小水滴(霧狀)”、“燒杯內壁澄清的石灰水變渾蝕”、“燒杯底部有一層黑灰”等現象,然後組織學生討論:上述現象的產生說明蠟燭燃燒後變成了另外一些物質,這也是物質變化的第二種類型。最後對比蠟燭加熱和燃燒時發生變化的區別,告訴學生:物質的變化有兩大類,一類僅僅是外形和狀態的變化,沒有變成新物質;另一類是變成了新的物質。

第三部分:學生自願選擇喜歡的實驗,在觀察、比較中判斷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變化屬於哪一類變化。教材第16頁上的活動一是將生雞蛋放入裝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會看到雞蛋殼上有許多小氣泡,過一段時間,蛋殼會變軟,慢慢變成了其他物質;活動二是將可樂罐壓扁,可樂罐的形狀發生了改變,但並沒有變成別的物質;活動三是在玻璃杯的鹼塊中例入少量白醋,會立即看到杯裏發生劇烈反應,翻騰着大量的泡沫,鹼塊逐漸消失了,變成別的。物質;活動四是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變渾濁,說明石灰水已經變成別的物質了;活動五將白糖加熱至融化,白糖只是由固態變成了液態,沒有變成別的物質;活動六將白糖加熱至變黑,白糖變成丁別的物質。

通過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可以在各組觀察實驗和交流彙報中,對物質的各種變化有更全面的認識。

學情分析

通過觀察,實驗發現物質的變化,分清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本學齡段學生的難點。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從蠟燭熔化和燃燒的現象中,發現物質變化的主要特徵。

初步學會用實驗的方法收集物質變化的證據,並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

知識與技能:

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類:一類僅僅是形態的變化,沒有生成新的物質;另一類會生成新的物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物質是在不斷變化的。

體驗實驗獲得證據、交流獲得結論的重要。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通過蠟燭熔化和燃燒的實驗,認識物質的兩類變化。

2、難點:尋找證據判斷物質變化的種類。

教學過程

《蠟燭》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2、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重點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

2、查找有關二戰時期解放南斯拉夫的情況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爲題。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2、介紹二戰解放南斯拉夫情況。(建議小組討論候選代表發言

3、作者簡介

三、整體把握,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讀懂大意。

2、目的尋讀:爲了突出某種形象、某種感情,作者往往會對有些內容反覆交代和描寫。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理解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覆描寫(3次“爬”、3次“跪”)

提示: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爲人物活動設置了一個典型環境,寫出了德軍的殘忍瘋狂,突現了老婦人的不顧生死、臨危不懼。

在一個特殊的環境、特殊的氛圍中,反覆描寫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用血肉凝結的深厚情誼的象徵。

“黑色的大圍巾”表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寫出了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勞力衰;3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的深痛哀悼。

四、探究寫法,揣摩感悟:

1 、再讀全文,其中是否有些片斷令你感動?請你爲大家朗讀一下,並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學生任意選擇片斷朗讀,原因的說明言之成理即可。可選擇重點語句作詳細的討論和分析)。

題材感人,重點描寫老婦人掩埋蘇聯烈士的過程,突出蠟燭、燭光。

感人的原因:環境危險,炮火連天;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士;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的意義。

2、課文倒數第二小節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

勾畫了戰後的環境、燭光的背景,控訴着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3、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她豐富的內心世界是通過動作來表現的,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精讀文章倒數第四、五兩段,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有哪些心理,回答問題。

投影思考題:

1、老婦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心裏是怎樣想的?

2、老婦人爲什麼對他們深深一鞠躬?她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齊讀或分讀,自由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意蘊,啓發學生就文句提出一個個問題推想。

五、教師小結

文章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

六、佈置作業

把你設想的老婦人的心理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300字左右即可。

《蠟燭》教案 篇五

目標定向: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重點與難點: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材分析: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在炮火燒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

“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正像一個母親的眼淚,正像一個兒子的英勇,那樣永垂不朽。”

這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爲他堆的,她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這種血肉凝結的情誼是如此深厚:老婦人置生死於度外,她是冒着炮火安葬紅軍烈士的;老婦人年老體弱,她是不顧艱難,用雙手舀幹彈坑裏的積水,用雙手把烈士遺體拖進彈坑,用雙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墳堆的;老婦人擺正了烈士遺體,還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老婦人爲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結婚的喜燭,點在墳上。

教學方法:自學、點撥、研討、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入境生趣

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成的情誼。

二、自學生疑

1.給加點字注音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顫巍巍 舀水 腋窩 揣在

2.學生介紹蒐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三、學習釋疑

1.速讀課文,然後說說課文是以何場戰爭爲背景來加以描寫的?請找出文章中能夠反映時代背景的語句。

這是一篇戰地通訊。1944年,蘇聯紅軍進行戰略反攻,分別從南北兩側驅逐法西斯德軍。西蒙諾夫作爲隨軍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收集到了這則感人肺腑的故事。這則故事選自散文特寫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要求學生找出相應的語句加以詮釋。

2.根據課文內容,猜測作者是何種身份的人?說出相應的理由。

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作者: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軍官家庭。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等職。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劇本《我城一少年》(1941)表達了蘇聯人民對即將來臨的戰爭的必勝信心,長篇小說《日日夜夜》(1943~1944),描寫了蘇紅軍在保衛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英勇事蹟。戰爭後期,曾隨軍經過東歐各國,直至柏林,寫有特寫和短篇故事集《從黑海到巴倫支海》(4卷)。戰後曾到過美國,寫有劇本《俄羅斯問題》(1946),該劇本揭露了美國統治集團發動新戰爭的企圖。還發表有詩集《友與敵》。《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日日夜夜》《俄羅斯問題》《友與敵》均獲得斯大林獎金。

西蒙諾夫曾於1949年10月訪問我國。1950年出版《戰鬥的中國》一書,描寫了中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1957年至1971年發表《生者與死者》三部曲獲1974年列寧獎金。

四、點難撥疑:

1.速讀課文,複述課文,然後再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複述課文內容,然後交流並討論。

本文描寫一個南斯拉夫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蘇聯紅軍的遺體後,將珍藏多年的喜燭點燃在烈士墳頭靜靜陪伴到拂曉的感人故事。

2.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20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上一座橋前的方場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一位飽受法西斯侵略戰爭之苦的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愛的結婚的花燭點在烈士墳頭。

3.梳理文章思路:從敘事過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講紅軍戰士偷襲犧牲。

第二部分(8-31)講老婦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層(8-13)炮火餘生,發現烈士。

第二層(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層(27-31)點燃蠟燭,守護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婦人的英雄行爲感動了紅軍戰士。

第四部分(43-44)再現並讚美蠟燭的火焰。

五、反思學習:

瞭解文體:戰地通訊。(可與第一課比較閱讀)

(一)通訊的特點

通訊與消息比,不僅需要六個新聞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齊全,還要報道新聞事實的情節、細節。通訊分事件通訊和人物通訊。通訊的表達方式,不僅用敘述,還要較多地採用描寫。議論、抒情等。

(二)通訊與消息的區別

同:用事實說話。

異:1.內容上,消息簡略單純,通訊詳盡、具體、形象。

2、形式上,消息程式性強,通訊創造性強。

從結構上看,消息由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組成,通訊跟一般記敘文相似,沒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形式。

在表達方面,消息主要用敘述。通訊表達方式豐富多樣

在語言上,消息簡潔樸素。通訊具體詳細。

3、時效上,通訊不如消息迅速及時。

六、遷移創新。

七、佈置課外作業:基礎訓練

《蠟燭》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這篇戰地通訊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一位蘇聯青年,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乞西爲他堆的,她不忍紅軍烈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老婦人對一個蘇聯青年情同母子,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國界,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軍民用血肉凝結的情誼。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教學目標: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用動作、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蠟燭,曾是人們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點昏黃的光往往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勾出無限遐想。於是,無論中外,都有許多詩文以蠟燭爲題。現在,蠟燭已失去它本身的實用價值,但我們仍常用它來寄託某種情感:喜慶,或是憂傷……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西蒙諾夫的《蠟燭》更是抒寫了一種人類最美好的情感,純潔而又令人震撼。

二、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2、詞語積累

(1)燒灼:燒、燙,使受傷(2)珍藏:認爲有價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過;穿過。(4)目睹:親眼看到。(5)拂曉:天快亮的時候。(6)瓦礫:破碎的磚頭瓦片。(7)地窖:保藏薯類、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勞,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竭,盡。(10)名副其實:名稱或名聲與實際相符合。副,符合。(11)聳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溫和而不強烈。(13)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14)肅立:恭敬莊嚴地站着。(15)顫巍巍:抖動搖晃(多用來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動作)。(16)肅穆:嚴肅安靜。(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業、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垂,流傳。朽,腐爛。

3、作者簡介

西蒙諾夫,蘇聯俄羅斯作家。1934年開始寫作。1938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1939年任軍事記者,以後一直從事戰爭題材的創作。曾任《文學報》主編、《新世界》雜誌編委、《文學俄羅斯》報編委、蘇聯作協副書記和書記處書記等職。主要作品有劇本《我城一少年》《俄羅斯人》《俄羅斯問題》,詩集《友與敵》,長篇小說《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與死者》等。1949年訪問中國,並於次年出版了描寫中國人民進行解放戰爭的《戰鬥的中國》一書。

三、探究質疑

1、整體把握

——全文可分爲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寫蘇聯紅軍要偷襲橋頭堡時,有一位戰士犧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寫老婦人育乞西親眼目睹這位戰士犧牲的經過。

第三部分(14~31段):詳寫老婦人育乞西置生死於度外,安葬紅軍烈士,還在墳堆上點上藏了45年的結婚喜燭。

第四部分(32~44段):寫蘇聯紅軍尋找戰士屍體時,卻發現墳堆、老婦人和燭光。

2、本文爲什麼要以蠟燭爲題。

——燭光是紅軍烈士生命之光,燭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燭光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3、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事件發生的時間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點是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的薩伐河岸附近的一塊方場。

起因是五個紅軍戰士偷襲薩伐河上的一座橋,

結果其中一個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紅軍戰士犧牲在方場上了。連長準備第二天再去進攻時,再埋葬這位戰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開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敘述的地點發生了轉變,以老婦人的住處爲中心進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寫到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來,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第10段)第二層被炮火轟毀了,她就搬到樓下去住,住在樓下的人早已搬得一個不剩了。後來樓下也毀了,老婦人才搬到地窖裏去住。

☆(第11段)她從地窖裏爬出來,想招呼那五個紅軍到她那裏去——她認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較安全,然而她剛爬出一半,一顆炮彈落在近旁炸開了。老婦人被這一震,耳朵也聾了,腦袋碰在牆上,失去了知覺。

☆(第13段)德國人又開炮了,炮彈在這小小的方場上炸開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來,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來的樹木的枝條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國人還在轟擊,可是沒有一顆炮彈打在老婦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國人還在開炮,可是跟先前一樣,那些炮彈落得離老人很遠。

☆(第20段)天氣很冷,四下裏很靜,除了炮彈的炸裂聲外,沒有任何其他聲音。

☆(第24段)德國人的炮火沒有停止過,可是炮彈仍舊落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幾次,炮彈落得相當近,蠟燭被爆炸的風吹滅了,有一次,竟給震倒了。

——突出老婦人在炮火中種種行爲的感人力量。同時,炮火在離老婦人很遠的地方響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國同盟的友誼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卻步了。

6、第17段:中關於”她“的動作描寫的詞語有哪些?表現了他什麼樣的感情?

——穿,翻,看見,理,彎,坐 反映的感情:對年輕戰士的哀憐、嘆息。

7、老婦人能夠捨身掩埋紅軍戰士的動機是什麼?

—— 動機:痛恨法西斯,熱愛自己的祖國。(紅軍戰士是爲解放南斯拉夫而犧牲的,他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墳堆是南斯拉夫老婦人育西乞爲他堆的,她不忍心紅軍戰士暴屍戰場,她要讓紅軍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國土上。)

8、文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老婦人的身體不是很好?

——兩次“休息”“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顫巍巍”等詞。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婦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籠統地說“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那就不夠感人,作者是這樣寫的:“路並不遠,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了三次。最後,她總算把死者拖到了彈坑裏。她已經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裏休息了好久,也許有一小時。”這樣描述,情景歷歷在目,彷彿老婦人的喘息聲都聽得見,真是感人肺腑。

9、寫老婦人安葬烈士的禮儀也很具體,例如掩埋之前“老婦人跪到死者旁邊,用手在死者身上畫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脣和前額”,一個一個動作都作了描寫,也是很感人的。

10、閱讀第28段,“老婦人就從她那黑色的大圍巾底下,摸出她離開地窖的時候揣在壞裏的東西,這是一支大蜡燭,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不捨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來代替,爲什麼?

——不能換。“摸出”與後邊的“揣在懷裏”相呼應,說明老婦人把這支大蜡燭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來。說明她非常珍惜這支蠟燭。

(2)爲什麼要交代這支蠟燭的來歷?

——補充說明這支蠟燭的來歷,才能說明這支蠟燭對老婦人來說是多麼珍貴,也才肯附托出老婦人的這種行爲是多麼偉大,令人敬佩。

四、小結課文: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複述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戰地通訊。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焦了的樹木中間,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文章讚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二、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這一部分的開頭照應了第一部分連長的決定——攻下橋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們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屍身,後來士兵們發現了那個墳堆,還有燃着的蠟燭,他們知道烈土是被葬在這裏了,然而這些戰土怎麼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婦人爲這位烈士安葬的。

2、老婦人又送了另一支蠟燭,並且爲它點燃,臨走時“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雖然沒有說一句話,可此時無聲勝有聲。老婦人明白這些異國戰土是爲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戰鬥在此,犧牲在此的,她心中懷着對他們的崇敬與仰慕之情。由此,我們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徑,心中也加深了對“和平”二字的理解。

3、蠟燭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託線索,請 從課文再找出有關燭光的描寫。

——蠟燭是這篇文章中一個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蠟燭的來歷“是45年前她結婚的喜燭,她一直捨不得用,珍藏到今天”,這個交代說明了這支蠟燭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它雖然渺小,但卻是老婦人的寶物,老人把它最珍貴的寶物奉獻給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對紅軍戰士的愛戴與敬意。文章後面多次對燭光進行描寫,特別是文章的結尾處“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這一點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將永遠燃着……”,這裏的描寫不僅僅是燭光的寫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這燭光象徵着兩國軍民的感情,象徵着老人與烈士之間的母子深情。正是因爲有了這種深摯的情誼,戰爭才能夠取得勝利。

4、這裏有3處提到了老婦人的“黑色大圍巾”,這有什麼特殊的意味?

——黑色給人一種沉重肅穆之感。老婦人不只用自己的行動,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現對紅軍士兵的哀悼。這圍巾也渲染了一種沉鬱悲涼的氣氛,襯托了人們悲哀的心情。(渲染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寄託老婦人的哀思。)

5、整個場面莊嚴肅穆,老婦人從始至終不說一句話,這樣設計的用意何在?

——這裏既有緬懷死難戰友的懷念又有對老婦人高尚心靈的烘托,此時無聲勝有聲

6、請你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個場面的氛圍:

——肅穆

7、老婦人爲什麼要:“十分莊嚴的對他們深深鞠躬。”——既是表示感謝又是表達敬意。

8、老婦人爲什麼:“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過於悲傷,不忍心再去看。

9、“紅軍士兵們目送着她走遠了”表達了紅軍什麼樣的心情。

——“目送”寫出這些戰士對老婦人的敬意

10、將“那位南斯拉夫母親的惟一珍愛的東西——她的結婚的花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改成:“在方場上,老婦人的蠟燭還是明晃晃地點在一個蘇聯青年的墳頭。”有何不好?

——改後不能體現蠟燭的珍貴。(補充說明這支蠟燭非同尋常的意義,表現了老婦人給紅軍烈士獻出的是一份最珍貴的感情。)

11、“她站起來的時候,行動很困難,離她最近的紅軍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來。”這一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婦人是在身體極其虛弱的情況下安葬紅軍戰士的',從而表現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戰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歌頌了紅軍戰士對這位南斯拉夫母親的體貼關切。

12、談談結尾句的含義:

——結尾兩句話謳歌了南斯拉夫母親對蘇聯紅軍烈士最崇高、最熱烈、最誠摯的感情,這份感情不分國界,情同母子。這份感情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爲和平而戰是每一個人的心聲,在這共同的戰鬥中用血肉凝成的友誼將永遠長存。)

13、讀了課文後,你又感受到了什麼?

——這是一首讚美詩,一曲頌歌,讚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鬥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紅軍的深厚感情

14、這篇文章的感人之處在什麼地方?

——首先當然是題材感人,但是感人的題材要寫得感人,寫作方法也是重要的。探究這篇戰地通訊的寫法,可以悟到,作者在落筆之前,對事件之所以感人的種種因素是作了分析的,在敘述過程中,在感人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寫。再則,突出蠟燭,更是作品成功的關鍵。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分析起來有四點。一是環境危險,炮火連天;二是老婦人年老體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婦人像掩埋親人一樣掩埋烈土;四是點在墳上的蠟燭有特殊意義。作者在敘述過程中,凡是寫到這四點的,都着力描寫,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寫炮火,不是籠統地寫一句就算了,幾乎隔幾行就寫炮火,叫人一直爲老婦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婦人在炮火之中的種種行爲就格外感人。)

三、總結:

1、寫作特色

(1).選材恰當,真實感人。

(2).燭光,象徵生命,象徵情誼。

(3).描寫細膩,意境深遠。

四、作業

1、課後練習一。

2、完成練習冊。

第三課時

一、導入

面對這樣的燭光,我們感受到了老師那份情同母子的愛。可同樣的蠟燭,在南斯拉夫老婦人的手裏,卻有着不同的意蘊,它會使我們感受到一種超越國界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

1、課文以蠟燭爲題,這裏的燭光,你認爲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呢?

——紅軍烈士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的哀思;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象徵。

2、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

——①老婦人飽受德法西斯強盜侵略之苦,她對侵略者滿懷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對蘇聯紅軍滿懷敬意。

②年輕的紅軍戰士犧牲在南斯拉夫的國土上,他無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獻自己的愛戴和敬意。

③他爲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概所激勵變得無所畏懼,她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艱難,安葬烈士。

④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她爲紅軍烈士獻出了最心愛的寶物,把結婚的喜燭點在烈士的墳頭,並徹夜守在墳頭,陪伴烈士的英靈,表現出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3、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

——文章不斷對炮火(11)、老婦人的黑色圍巾(4)、老婦人的動作“跪”、“爬” (各3)、燒焦的樹木、閃爍的蠟燭(6)等內容進行了反覆交代和描寫。

4、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反覆加以描寫?

——① 對“炮火”的多次描寫,突出了當時環境的危險,更突出了老婦人不顧生死、臨危不懼的高尚品格,同時也使我們爲老婦人的行爲而感動。

②對“蠟燭”的多次描寫,說明蠟燭有着特殊的意義。燭光,象徵着紅軍烈士的生命之光,寄託着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的哀思, 是兩國人民戰鬥情誼的見證。

③對“黑圍巾”的多次描寫,表現了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渲染了肅穆氣氛,突出了老婦人與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之間跨越國界的深沉而強烈的母親般的愛。

④三次“爬”寫出了老婦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寫出了行動不便的老婦人對犧牲戰士的沉痛哀悼。

三、語段品讀,體會精神。

1、學生品讀課文語段,暢談感受。

例:課文倒數第二小節。

感受:勾畫了戰後的環境、燭光的背景,控訴着法西斯強盜對人類文明的肆意踐踏,再次點出燭光非同尋常的意義,足以表現南斯拉夫人民對紅軍烈士至高無上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分國界,情勝母子,它建立在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的基礎上,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

2、內心體驗:

①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的內心世界。

a、老婦人爲什麼不說話?她心裏是怎樣想的?

b 、老婦人爲什麼深深一鞠躬?她心裏又是怎麼想的?

②你還能舉出像老婦人這樣的例子嗎?

3、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四、小結

學生可能這樣說:文中的南斯拉夫老婦人不顧生死,不顧年老體衰,滿懷愛意地埋葬蘇聯紅軍烈士的遺體,這種感情,達到了跨越國界、母子情深的境界,使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得到昇華。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

2、把你想像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寫下來,整理到練習本上,不少於二百字。

《蠟燭》優秀教案 篇七

學習目標

1、通讀課文,瞭解劇本的形式和特點,和一般記敘文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2、默讀課文,明白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能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劇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爲和心理,體會伯諾德一家對德國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演一演。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資料、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法西斯對德國人的殘酷迫害。

教學過程

一、揭題,瞭解故事內容

1、導語:同學們,晏子的能言善辯,使我們體會到了機智應對的語言魅力。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劇本。(板書:半截蠟燭),從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語言的機智巧妙。(學生齊讀課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講了一件什麼事。

2、瞭解故事內容。

(1)學生默讀,瞭解故事內容。

(2)指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家庭婦女伯諾德夫人把絕密情報藏在半截蠟燭中。一天晚上,德國軍官闖進她家,點燃了蠟燭。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保住了蠟燭,保住了蠟燭中的絕密情報,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二、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1、過渡:同學們,絕密情報終於沒有暴露,情報站沒有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也得救了。那麼,是誰保住了祕密,保住了情報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們一家與德軍的巧妙周旋中,你認爲誰的貢獻最大?你最欣賞誰的語言,爲什麼?

2、學生自讀感悟,做批註。

3、同座之間進行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4、在交流貢獻的過程中引導感悟人物語言。

(1)預設一:認爲伯諾德大人貢獻最大。(因爲當她看到德軍點燃蠟燭時,急忙取出油燈,還說這燈亮些,準備把蠟燭換下來,從這裏看出伯諾德夫人十分勇敢和機智……)

師:在這麼危急的情況下,你們認爲伯諾德夫人當時說話應該是怎樣的神情、語氣?(輕鬆自然、鎮定、不露馬腳)。誰來試着讀一讀?(指名讀、評讀、齊讀。)

師:讀到這裏,我們不禁感到伯諾德夫人多麼機智勇敢,想演一演嗎?那你可要好好地準備準備了,仔細揣摩一下她的動作、心理和表情。(學生準備──指名演。)

老師做旁白,一名學生演。

表演得怎麼樣?同學們評價一下。(“急忙”取油燈,吹蠟燭,但是在德軍面前卻是非常從容的。)

再演一次。學生讀伯諾德夫人的心理活動,教師旁白,學生演。評價。

(2)預設二:傑克也有貢獻。(因爲他想出了抱柴火這個辦法,雖然沒有實現,但一定是他這種勇敢的做法感染、帶動了妹妹傑奎林,她也纔會勇敢地和德軍戰鬥。)

師:傑克的表現怎麼樣,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

學生交流:(從他說的話“天真冷,……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火吧。”看出傑克很聰明,他這麼說德軍不會懷疑他。從“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看出他十分鎮定。)

師:讓我們帶着鎮定的語氣來讀讀這段話。(學生讀)

(3)預設三:認爲傑奎琳的貢獻最大。(因爲是她將蠟燭拿走,保住了情報的。而且她很勇敢,很聰明。她說“天晚了,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選擇了一個合適的理由,還打了個懶懶的哈欠,讓人覺得她真的很困的樣子。傑奎琳選擇了司令官,而沒有選擇中尉,因爲從上文看出兩個中尉都是很粗暴的人。說明她很聰明。她說“我覺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和“和您聊天真有趣”這樣的話可以得到德軍司令的喜愛,就不會刁難她。說明她很機智。)

師:你們覺得傑奎琳的話該怎樣讀呢?

學生交流看法。(天真、純潔。)

師:大家試着讀一讀。(自讀、指名讀、評讀、再讀。)

師小結:保住情報站是全家人齊心協力的結果,小女兒傑奎琳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師小結:是啊,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困境,甚至可以挽救一個家庭,拯救一個國家。(電腦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師:學完了課文,你想說什麼?

三、初步體會劇本這種文學形式的特點

1、導語:跟你讀過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比較比較,這篇課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默讀思考。

同桌同學交流着法。

3、全班交流。(主要以人物的對話爲主要內容。對話之前一般有個括號,提示這個人說話時的動作或神情,或者說明他們當時正在幹什麼或當時的情景。)

師:是啊,劇本就是通過人物對話和提示語來推進情節,刻畫人物的。這樣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而且領略到人物語言的獨特魅力。希望大家回家後找些劇本來讀一讀。(爲學生推薦《日出》《雷雨》等經典之作。)

四、作業

1、講述《半截蠟燭》的故事。

2、小組合作進行課本劇的表演。

3、閱讀其他劇本,感悟人物語言。

B案

課前準備

1、瞭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基本情況。

2、記敘文《生死攸關的燭光》。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暢談感受

1、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寫法上很特殊的課文──《半截蠟燭》,請大家讀讀課文,看看有哪些特別的地方?

2、學生讀課文,自由交換意見。

3、課堂交流每個人自己的看法。

學生的意見會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1)課文開頭列出了時間、地點和人物。

(2)整篇課文是對話的形式。

(3)課文的中間用括號的形式提示當時的情景、人物的動作、神態等。

4、教師隨機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認識一種新的文體──劇本。

二、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我們今天讀的是劇本,讀劇本和讀課文有點不一樣,你能讀懂這個劇本嗎?輕聲地讀一讀。想想這個劇本講了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2、課堂交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大意。具體的說法可以有很多種,不要過於強調概括和簡練,只要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轉述出來,並能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經過,都應該得到鼓勵。

3、說說讀劇本和讀課文有什麼不同?你是怎麼從劇本里讀懂這個故事的?

學生可能會有各種回答,教學重要尊重學生自己的閱讀感覺和體驗,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到(不一定能明確的說出)讀劇本更要聯繫上下文,聯繫具體的情景。

《蠟燭》教案設計 篇八

【海南省瓊海市大路中學 吳達明】

〖閱讀教學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拓展延伸,聯繫生活〗

教師要加強文本知識與學生日常經驗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把對某個問題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現實,聯繫現實談認識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決現實問題。如學習《蠟燭》一文可延伸問:戰爭還會給人類帶來什麼苦難?聯繫你在報刊雜誌電視上看到過的事件談談看法。學了《臺階》後拓展問:臺階與人的品格、社會地位之間的關係如何?把文本信息作爲激發學生思考的食糧,擴大體驗的範圍。又如,學了詩歌以後讓學生設置某種陳述環境,從詩中選取詩句加以運用,縮短詩歌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增強活動的刺激感。

【安徽省阜陽市第二中學 董 影】

〖養成教育:語文教學的捷徑〗

議讀課型──議讀貴在活躍思想。數、理、化、史、地、生教學主要目的在於讓學生理解與掌握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年代、人物、事件,唯獨語文課可以大膽超脫文本,作心靈的遠遊,不需要記住其中人物的名稱、性格、段落大意、寫作特點,而主要爲了逐步學會閱讀運思的方法。議讀課的落腳點還在於“讀”字,讀出原汁原味來,讓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碰撞出火花,產生共鳴,從而發現文章的質美理趣,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表述,並與同學分享閱讀感受。而討論的目的是合作學習,發現問題,表述觀點,聽取意見,記錄要點。讓學生質疑討論,並不是放羊,老師要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力求每個問題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由表及裏,從感性到理性,從局部到整體,由淺入深。比如:八年級上冊第 3課西蒙諾夫的《蠟燭》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概述課文內容後,可以這樣設計問題:

1、)(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課文以蠟燭爲題,這裏的燭光,你認爲有什麼特殊的象徵意義呢?

2、你發現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覆描寫?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反覆加以描寫?

3、課文中的老婦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嗎?

【河北省武安市大同鎮小屯中學 李躍輝】

〖如何讓語文課導入語更具吸引力·啓迪之美〗

詼諧明快的導入語,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有一位教師上西蒙諾夫《蠟燭》一文時導入語是這樣的:“在炮火燒灼了的戰場上,在炸彎了的鐵器和燒死了的樹木中間,有一位南斯拉夫母親將珍藏了45年的兩支結婚花燭,點在一位蘇聯紅軍士兵的墳頭,這是爲什麼?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目睹那悲壯而崇高的一幕吧!” 這樣學生就很自然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課文的學習上來了,從課文中拾取疑點,啓迪學生,讓學生帶着問題閱讀課文,使講課有了一定的思路。

以上總結的幾點課文導入語,意在啓發教師在教學中善於實踐總結,每一堂課成敗與否,好的開頭是關鍵。只有設計好美的導入語才能使每一節課生動自如。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松花江中學 陳 卉】

〖“把謊話說得圓”──關於文學作品藝術真實性問題的一點思考·教師應如何處理學生對小說藝術真實性的質疑〗

學生對於文學作品的藝術真實性的質疑通常會出現下列情況:首先,學生基於其知識水平及生活閱歷所限,有時候對小說的藝術真實性還缺乏客觀理性的把握,把藝術真實和生活真實徹底等同,因而可能產生一些偏頗的看法。在這種時候教師要對學生不正確的看法要給予糾正。如《背影》一文,有學生就會認爲這個父親買橘子是違反了交通規則,月臺上肯定有警察,怎麼就沒來干涉呢?這裏涉及的就是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隨意移植而造成的對藝術真實性的錯誤判定。其次,學生如果對作品藝術真實性的質疑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教師一方面要給予肯定,另一方面可嘗試引導學生對情節進行適當的修改,儘量“把謊話說得圓”。

那麼謊話如何才能說得圓,讓人信以爲真呢?亞理士多德就此問題也曾說過自己的見解:“把謊話說得圓主要是荷馬教給其他詩人的,那就是要利用似是而非的推斷。如果第一樁事成爲事實或發生,第二樁即隨之成爲事實或發生人們會以爲第二既已成爲事實,第一樁必已成爲事實或已發生。”這些話通俗地說就是要把前後事件細節的聯繫把握好,作品的藝術真實性就能夠較好的體現出來。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西蒙諾夫的《蠟燭》爲例,學生普遍認爲:攻擊方場的炮火如此猛烈,一個年邁的老婦人在方場上呆了大半天竟然安然無恙實在不可信,難道炮彈都長了眼,預知到老婦人身上將要發生感人的事而“手下留情”了嗎?的確,這篇課文給人的感覺就是把生活寫得太光滑,太有條理,讓人摸不到生活本來的毛茸茸的特性,反而留下了編造的痕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討論情節的可信度問題,然後可以讓學生還原生活的本來面目,從細節入手提出修改意見。這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再創作的熱情,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力。

事實上,教材中的文學作品不可能都毫無瑕疵,誠實客觀的對待這些瑕疵反而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充滿了思想的靈光。“把謊話說的圓”就是我們把“瑕疵”之美進行到底的大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