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角形教案【精品多篇】

三角形教案【精品多篇】

角形數學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3.

2.學生掌握綜合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2、3來解決問題.

3.進一步培養學生類比的教學思想.

4.通過相似性質的學習,感受圖形和語言的和諧美

二、教法引導

先學後教,達標導學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是性質定理的應用.

2.教學難點: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等有關知識的綜合運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複習提問]

敘述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1.

[講解新課]

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周長相等”,得出性質定理2.

性質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同樣,讓學生類比“全等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得出命題.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教師對學生作出的這種判斷暫時不作否定,待證明後再強調是“相似比的平方”,以加深學生的印象.

性質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注:(1)在應用性質定理3時要注意由相似比求面積比要平方,這一點學生容易掌握,但反過來,由面積比求相似比要開方,學生往往掌握不好,教學時可增加一些這方面的練習.

(2)在掌握相似三角形性質時,一定要注意相似前提,如:兩個三角形周長比是 ,它們的面積之經不一定是 ,因爲沒有明確指出這兩個三角形是否相似,以此教育學生要認真審題.

例1 已知如圖, ∽ ,它們的周長分別是60cm和72cm,且AB=15cm, ,求BC、AB、、.

此題學生一般不會感到有困難.

例2 有同一三角形地塊的甲、乙兩地圖,比例尺分別爲1:200和1:500,求甲地圖與乙地圖的相似比和麪積比.

教材上的解法是用語言敘述的,學生不易掌握,教師可提供另外一種解法.

解:設原地塊爲 ,地塊在甲圖上爲 ,在乙圖上爲

學生在運用掌握了計算時,容易出現 的錯誤,爲了糾正或防止這類錯誤,教師在課堂上可舉例說明,如: ,而

[小結]

1.本節學習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定理2和定理3.

2.重點學習了兩個性質定理的應用及注意的問題.

七、佈置作業

教材P247中A組4、5、7.

八、板書設計

數學教案-相似三角形的性質

角形數學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的特徵,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三個角。

2、能將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

【活動準備】

1.PPT一份,大三角板一個,長短不同的小棒,雪糕棒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手指遊戲:快樂的小魚

二。學習三角形特徵

1、認識三角形

(1)出示魔法線昨天張老師得到了一根魔法線,我今天把他帶來了,讓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123,請出來。

(PPT出現一根紅色的魔法線)提問:它是什麼顏色的?

(2)第一次變化這跟魔法線他會變,讓我們一起喊123,看他會變成什麼?(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三根紅線)提問:數一數變成了幾根線,(3)第二次變化(孩子們一起喊123,PPT出現一個的三角形)又變成了什麼?(三角形)

(4)觸摸三角形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大的三角形,我請小朋友們來摸一摸,他是不是有三條邊,三個角。

(5)又一次變化一個三角形又變出了好多的三角形,雖然它們的大小不同,但他們都是三角形。

2、鞏固三角形特徵

(1)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發現三角形的特徵。

前幾天張老師去旅遊。到了一個神奇的國家,三角形王國,他們這裏的東西都是三角形的,老師把他拍了下來今天和你們一起來分享(繼續看PPT,出示各種各樣的三角形物品)A鐘錶店B食品店C帽子店

(2)再來找一找王國裏還有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許多小旗子,屋頂,冰淇淋,標誌牌等)

(3)引導幼兒在活動室裏找一找三角形的物品3、。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徵,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出示最後一張PPT)今天你們表現真棒,找到了這麼多三角形的物品,他們雖然長得不一樣,(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但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三。複習三角形的特徵提供冰糕棒、小木棒供幼兒拼三角形,鞏固認識其三角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注意,通過變一邊、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於三角形的物體少一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並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境中的三角形。

角形數學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

六年制人教版第九冊75~77頁,數學教案-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並能正確的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3、通過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引導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探索規律。

4、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愛學數學,樂學數學的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每個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2、習導入

1、出示一個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邊形。這是一個什麼圖形?它的面積如何計算?是多少? (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2、老師用一條線段把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連接起來,這個平行四邊形被分成了兩個什麼圖形?(三角形)我們已經學過了幾種三角形?同學們能不能猜一猜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

3、通過重合驗證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平方分米。

4、出示三個三角形,同學們能不能猜一猜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各是多少?(如下圖)

覆蓋方格圖,現在同學們能夠知道這三個三角形的面積了嗎?

我們稱這種計算面積的方法是什麼方法?(學生分組數方格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底、高和麪積。初步感知三角形等底等高,面積相等。)

4、“如果我們河頭鎮的地形是一個三角形,也用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他的面積,方便嗎?象這種數方格的方法既麻煩又不準確,那我們能否像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那樣,把三角形轉化爲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呢?

5、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出示課題)

【評: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本課複習導入設計精妙,利用本課的重點,刪繁就簡,既爲新課的學習作了鋪墊,又調動了學生積極探索新知的積極性。利用一環緊扣一環的情境設計,使學生體驗到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感受,感受到來自知識的挑戰,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

二、新課

1、通過操作總結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1)學生獨立嘗試。

四人一小組,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進行操作。

(2)交流嘗試結果。

我們來看一看同學們都拼成了哪些圖形?

讓操作好的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拼成的圖形,並貼在黑板上展示。

【評:讓學生在操作、感受、體驗的過程中,實現數學的“再發現”,只有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使學生有真情實感,才能真正理解數學,繼而實現數學的“再創造”。】

(3)引導探索規律。

1、“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已經拼成了幾種圖形?

“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因此,今天我們着重研究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係。我們來觀察一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情況(三種情況),“這邊的平行四邊形是由哪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每一個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2、學生小組討論得出只要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底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三角形的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國小數學教案《數學教案-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3、歸納總結規律。

學生根據討論結果總結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板書)

三角形面積=底×高÷2

S=ah÷2

4、思想教育

“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我們研究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其實大約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就已經論述了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因此,我們一定要以他們爲榜樣,奮發圖強,爲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評:公式的推導過程及結論的得出,是在學生動手實踐、分組討論中不斷完善、提煉出來的,教師這一舉措,完全的把學生置於學習的主體,把數學知識徹底的轉化爲數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受到教育,有效的提高課堂的生命活力。】

5、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獨立完成。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試一試:計算下面每個三角形的面積。

(1) 底是 4.2米,高是2米。

(2) 底是6分米,高是3分米。

(3) 底是1.6米,高是5米。

2、做一做:

指出下面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並分別計算它們的面積。

3、說理題。

金壇經濟開發區有一塊三角形土地準備拍賣,底是80米,高是60米。底價爲每平方米200元。如果有一位開發商準備用50萬元買這塊土地,你認爲錢夠不夠?請說明理由。

【評:練習設計層層深入,形式多樣,滿足了不同學生的需求,並且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使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數學,生活之中處處用數學,提高了學數學 、用數學的意識。】

四、小結。

學生小結 ,質疑問難。

五、作業。(略)

總評:本課教材挖掘得深,知識間的聯繫把握的準,整節課以嚴謹的教學風格,師生間的和諧默契配合、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給人一種新穎獨特、耳目一新的感覺。

1、準確定位教學目標2、

教師在確定教目標時,既重視知識技能目標,又注重發展性領域目標和情感目標,指導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數學的表達和交流。

3、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師能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學環節緊湊,層次分明,過渡自然,很好的體現了以學生“學”爲中心。整節課大部分時間學生都在操作,有合作、有獨立、有分析、有概括、有猜想、有驗證。教學手段豐富,學生的能力和應用意識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培養。

4、重視學生情感體驗。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教師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既是組織者、引導者,又是合作者。】

數學教案-三角形的面積計算

角形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徵,認識三角形。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三角形圖形、畫點的底圖、水筆、三角形組合的掛圖、教室周圍佈置三角形的實物。

2、正方形的蠟光紙、剪刀、膠水、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有個圖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圖形寶寶嗎?

2、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說出三角形的名稱,然後讓幼兒找出教室周圍與三角形相似的實物。

3、提出問題:“你怎麼知道它們是和三角形寶寶一樣的圖形?”引導幼兒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邊,體會三角形的外形——三個角,三條邊。

4、出示三角形組合的掛圖:

1)引導幼兒找出掛圖的圖案都是三角形組成的。

2)請幼兒說說怎麼知道是三角形組成的。

5、出示左圖,請幼兒用直線與點連接起來成三角形。

6、老師與小朋友一起講評連接三角形的情況。

7、剪貼花:

1)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花是用什麼圖形粘貼的。

2)提出問題:沒有三角形的`蠟光紙怎麼辦?(引導幼兒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進行粘貼。

角形數學教案 篇五

知識結構:

重點與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關係轉化爲邊的相等關係的重要依據,此定理爲證明線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種方法,這是本節的重點。推論1、2提供證明等邊三角形的方法,推論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重要性質,在直角三角形中找邊和角的等量關係經常用到此推論。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性質與判定的區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題設與結論正好相反。學生在應用它們的時候,經常混淆,幫助學生認識判定與性質的區別,這是本節的難點。另外本節的文字敘述題也是難點之一,和上節結合讓學生逐步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由於知識點的增加,題目的複雜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學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論,才能在解題時從條件得到用哪個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議:

本節課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討論探索法”。在數學教學中要避免過多告訴學生現成結論。提倡教師鼓勵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探索數學的內在規律。具體說明如下:

(1)參與探索發現,領略知識形成過程

學生學習過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問題: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的逆命題的什麼?找一名學生口述完了,接下來問:此命題是否爲真命?等同學們證明完了,找一名學生代表發言。最後找一名學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內容。這樣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積極參與發現,滿打滿算了學生的認識衝突,使學生克服思維和探求的惰性,獲得鍛鍊機會,對定理的產生過程,真正做到心領神會。

(2)採用“類比”的學習方法,獲取知識。

由性質定理的學習,我們得到了幾個推論,自然想到: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們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結論或者說哪些推論呢?這裏先讓學生髮表意見,然後大家共同分析討論,把一些有價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論板書出來。如果學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師可以做適當的點撥引導。

(3)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爲了使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便於今後的應用,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1)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據?(2)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論;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運用;

3、通過例題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

5、通過知識的縱橫遷移感受數學的辯證特徵。

二。教學重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學難點: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四。教學用具:直尺,微機

五。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的討論探索法

六。教學過程:

1、新課背景知識複習

(1)請同學們說出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計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這裏重點複習怎樣分清題設和結論。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的內容是什麼?並檢驗它的逆命題是否爲真命題?

啓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上述結論,教師稍加整理後給出規範敘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

(簡稱“等角對等邊”)。

由學生說出已知、求證,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文字轉化爲數學語言的方法。

已知:如圖,△ABC中,∠B=∠C.

求證:AB=AC.

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

聯想證有關線段相等的知識知道,先需構成以AB、AC爲對應邊的全等三角形。因爲已知∠B=∠C,沒有對應相等邊,所以需添輔助線爲兩個三角形的公共邊,因此輔助線應從A點引起。再讓學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輔助線,學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線AD或作BC邊上的高AD等證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從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不要與性質定理混淆。

(2)不能說“一個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那麼兩腰邊相等”,因爲還未判定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結論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邊邊和角角關係。

2、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2: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要讓學生自己推證這兩條推論。

小結:證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義;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證明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方法:①等邊三角形定義;②推論1;③推論2.

3、應用舉例

例1.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讓學生畫圖,寫出已知求證,啓發學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時,常常考慮應用外角的兩個特性①它與相鄰的內角互補;②它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要證AB=AC,可先證明∠B=∠C,因爲已知∠1=∠2,所以可以設法找出∠B、∠C與∠1、∠2的關係。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證:AB=AC.

證明:(略)由學生板演即可。

補充例題:(投影展示)

1、已知:如圖,AB=AD,∠B=∠D.

求證:CB=CD.

分析:解具體問題時要突出邊角轉換環節,要證CB=CD,需構造一個以 CB、CD爲腰的等腰三角形,連結BD,需證∠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證∠ABD=∠ADB,從而證得∠CDB=∠CBD,推出CB=CD.

證明:連結BD,在 中, (已知)

(等邊對等角)

(已知)

(等教對等邊)

小結:求線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構造三角形,找出邊角關係。

2、已知,在 中, 的平分線與 的外角平分線交於D,過D作DE//BC交AC與F,交AB於E,求證:EF=BE-CF.

分析:對於三個線段間關係,儘量轉化爲等量關係,由於本題有兩個角平分線和平行線,可以通過角找邊的關係,BE=DE,DF=CF即可證明結論。

證明: DE//BC(已知)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結: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論。

(2)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證法。

七。練習

教材 P.75中1、2、3.

八。作業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書設計

角形數學教案 篇六

一、說教材

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一,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使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幼兒學習一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小班幼兒在他們充分獲得對圓形的感知和確認後,再讓他們認識三角形的特徵,這對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空間概念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目標一、

二、說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和主要特徵,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3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認爲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三角形的特徵,難點是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角。

三、說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3以內的點數

材料準備:1、圓形、三角形娃娃各一個。2、圖形拼圖、3、彩筆(長的)

四、說教學方法。

爲了讓幼兒更好的掌握知識,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採用遊戲法和啓發探究法,體現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五、說教學方法

爲了學習過程中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任務:

1、複習3的數數

設計這一環節的的是爲了在下步學習三角形特徵時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掌握,能準確感知圖形特徵這一環節,採用體態動作一集體複習的形式進行。

2、學習三角形特徵: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準備分以下幾步完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兒每人一三角形,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徵,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徵。

⑵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3、複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徵。在幼兒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得以鞏固,準備分三步完成這一環節。

⑴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兒排除干擾從衆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圖拼圖找三角形:

圖形拼圖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

這些拼圖像什麼?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⑶請小朋友想一想,在哪裏還見過三角形呢?

六、說活動延伸:

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彩筆,請小朋友回到家跟爸爸媽媽拼個三角形吧!告訴他們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