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論語八則教案多篇

論語八則教案多篇

長春版論語八則教學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

1、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孔子及《論語》全面瞭解孔子的思想主張。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並背誦課文。

3、提升思想品德修養水平,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爲人處世的思想修養。

二、教學重難點

2、教學難點

領悟《論語》十二章的深刻含義,體會孔子所倡導的“爲學之道”。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從小就接受着孔子學說和言論的教誨,從牙牙學語到經天緯地,我們以古典文化爲土壤,不斷的成長前行。今天,讓我們繼續走近孔子,一起學習《論語十二章》。

2、寫作背景

《論語》基本上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著作,主要記載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記載孔門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漢書藝文志》雲:《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爲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爲齊人所學,魯論爲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論,爲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的各家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

3、作者介紹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其編纂者主要是仲弓、子游、子夏、子貢,他們憂慮師道失傳,首先商量起草以紀念老師。然後和少數留在魯國的弟子及再傳弟子完成。

4、題目解說

《論語》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集錄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本課節選的是《論語》中的經典篇目,一共十二章,稱之爲“《論語》十二章”。

5、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爲十二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孔子認爲君子要善於抵制物慾,要儘可能地把精力放在對德行的追求上。

第二部分(第2章):孔子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繫起來,認爲沒有仁愛之心的人,根本談不上禮、樂的問題。

第三部分(第3章):孔子認爲人可以爲“道”而死,強調了“道”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第4章):孔子提出君子和小人在義利上的不同態度。

第五部分(第5章):孔子強調在修身養德的過程中見賢思齊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第6章):孔子強調人的修養中質樸的本質和文化修養要配合適當

第七部分(第7章):孔子表達了士人要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堅定信心和決絕勇氣。

第八部分(第8章):孔子闡釋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

第九部分(第9章):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智、仁、勇這三種品質,成爲真正的君子。

第十部分(第10章):孔子強調“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第十一部分(第11章):闡釋孔子對“恕”的理解。

第十二部分(第12章):多角度具體闡釋《詩》在“興”“觀”“鮮”“怨”等多方面的作用。

6、全文分析

1、在《〈論語〉十二章》的《雍也》篇中,孔子論及了“文”與“質”的關係,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文”與“質”的關係?

孔子這裏說的“文”,指合乎禮的外在表現;“質”,指內在的仁德。只有具備“仁”的內在品質,同時又合乎“禮”並表現出來,方能成爲“君子”。“文”與“質”的關係,亦即“禮”與“仁”的關係。這一方面體現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方面反映了孔子一以貫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張偏勝於文,亦不主張偏勝於質,而主張不偏不倚,執兩用中。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質”是指質樸的品質,“文”則是指文化的修養。那麼,“質勝文則野”就是指一個人沒有文化修養就會顯得很粗俗;“文勝質則史”就是指一個人過於文雅就會顯得像個“酸秀才”“書呆子”,注重繁文縟節而不切實際。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典型的“文勝質則史”。所以孔子提倡“文質彬彬”,既要有文化修養,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2、難點如何理解孔子的理欲觀?

在以往對孔子的研究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對孔子理欲觀的研究,通常認爲孔子主張只要仁、義,不要利、欲。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能夠富貴安逸。因此,孔子並不反對人們去獲取財富,只是孔子認爲獲取財富必須通過正當的方式。這就是孔子在《論語里仁》中傳達的正確思想,通過對比的手法,揭示了君子和小人對待“利”的不同態度,從而告訴人們無論致富達貴還是擺脫貧賤,雖然都是人的正常欲求,但是均不能採取不正當的手段,這是孔子對義利關係的基本看法。在義利關係面前,是見利思義、見義勇爲還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確實可以檢驗出一個人境界的高低,孔子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來表達這種判斷。

3、通過學習《論語十二章》,我們可以發現孔子非常看重對《詩》的學習,那麼《詩》真的'是一個人提高修養所必須研讀的嗎?

觀點一:是必須研讀的。孔子認爲,不學習《詩》,就沒有辦法說話,學《詩》能知言善語,可以激發人的情感,可以觀察政治、風俗的盛衰得失,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可以在禮的準則下怨刺時政。

觀點二:不是必須研讀的。孔子只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提出要學習《詩》的建議,孔子看重《詩》,其本質是對教化和德行的重視。如果一個人通過其他途徑能夠獲得相關的教育,不一定必須研讀這部書。

7、寫作特點

1、簡潔明瞭的語錄體形式。

本文采用簡潔明瞭的語錄體形式,通過師徒的對話來傳達人物的思想主張,表明人物的觀點,體現人物之間的情感活動。

2、豐富多變的手法。

文中多采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言簡義豐。文中還多次運用反問句,言語之間跳躍較大,含意豐富。

論語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選文中的十則有的談求知態度,有的談學習方法,有的談修身做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讀字詞、積累文言詞彙。

2、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3、整理、積累成語、短語等語言材料。

過程與方法目標:1、誦讀2、合作探討3、培養勤學好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習態度人生修養

教學重、難點:

揣摩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淺談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學情分析:語言簡練,含義深遠,因學生出次接觸文言文所以授課過程中老師要精講,學生要熟記深思牢記。

課前準備:收集有關孔子的有關資料。

教具準備:朗讀磁帶、幻燈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我們國家古代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不僅對我國、也對世界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今天聯合國還有他的塑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多媒體顯示孔子像)(學生回答)對,他就是孔子。今天,讓我們共同來學習他關於學習的一些論述,看看對我們有什麼啓發。關於孔子和《論語》(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預習:展示自己蒐集整理的資料,其他同學作必要的修正、補充)教師明確有關資料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同學們自讀課文“閱讀提示”,慢讀全文。

2.聽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體會語調。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朗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

2、結合課下注釋,串譯課文。

3、瞭解各章大意。

A、“見賢思齊”章:見賢思齊、勇於自省。

B、“三人行”章:擇善者而師之。

C、“士不可以不弘毅”章:人必須堅強並且有仁愛之心,並能堅持到底。

D、“歲寒”章:學會在逆境中求生存,不畏艱難。

E、“子貢問”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強加於別人。

4、小組內交流每則文意,領會蘊含。

5、教師抽查學生翻譯難句

6、學生集體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7、學生跟着錄音輕讀,嘗試背誦。

四、課堂總結:學生小結本節內容

五、佈置作業:背誦課文

六、板書設計:

七、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注音、釋義:

說信慍三省

2、翻譯句子: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二、精讀課文,深入感悟,鑑賞創新:

1.學生試作批註,概括、歸類每則內容大意。

2.積累格言警句和成語。

指導學生運用“__________與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有關”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習慣有關,“人不知而不慍”與個人修養有關。

教師點撥,幫助學生完成分類式學習筆記如下:

(1)成語類

溫故知新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任重道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格言警句類

①談學習態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②談學習方法的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③談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師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1)“學而”章

此章爲儒家壓卷經典《論語》開宗明義第一段。三個“不亦……乎”的反問復迭,盡得一唱三嘆之妙。那麼“君子”指的是什麼人?一個人在別人不瞭解他的情況下總是怨天尤人,這樣的人配稱爲君子嗎?聯繫孔子經歷,從中感受到孔子怎樣的人格呢?

明確:“君子”,在《論語》中有多個義項:有時指有道德的人;有時指在高位的人。在句中取前義。

孔子一生際遇坎坷,但這位大智者能從理智上保持一種心理平衡,表達出一種坦蕩曠達的氣度,自謂之“不慍”,這種“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的精神足可爲百世之師。

(2)“溫故”章

有些老師知道世上許多事情,講起來娓娓動聽,這樣的老師能說是好老師嗎?結合孔子的思想談談。

明確:《禮記·學記》中記錄了孔子這句話:“記問之學,不足爲人師。”這說明了孔子認爲只能記誦一些知識,是不能當別人的老師的;一定要將知識融會貫通,能在溫習舊知識中有所發現,才“可以爲師”。

(3)“誨女”章

《論語》中這段話非常簡練,也沒有交代說話的背景,而《荀子》書裏記子路盛服見孔子的談話背景,就詳細得多,書中說子路穿戴得整整齊齊去見孔子。臉上還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經孔子批評後,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舊。從這個背景看,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什麼?

明確:孔子說這番話的用意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用現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謙遜的態度,不可強不知以爲知。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處世之道,對此,曾經有過不同看法,聯繫生活體驗,談談該怎樣看待。

明確:曾子曾經說過:“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學說的兩個方面。孔子用這句話給“恕”下定義,其中包含了相互體諒的意思。

對這一開放性的題目,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有可取則予肯定,說錯了的(有可能誤解句意)要糾正。

(5)“歲寒”章

孔子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什麼?

明確:何晏集解:“喻凡人處治世,亦能自修整,與君子同;在濁世,然後知君子之正不苟容。”這是借松柏後凋比喻社會現象。

四、拓展延伸,以讀帶寫:

1.“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處世之道,對此,曾有過不同看法,請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怎樣看待“所不欲,勿施於人”?

2.從“我的學習方法”或“我從《論語》學到很多”兩個題目中任選取一個爲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能引用論語或格言中關於學習方法的句子,字數500字左右。

五、佈置作業:

完成寫作練習

六、板書設計:

《論語》十則

學習方法:1、3、4、

學習態度:5、6、7、

修身做人:2、8、9、10、

課後反思:

《論語》的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進一步品讀《論語》,積累其中的經典語句,激發學生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2.在教師的指導下,採取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注重學生的個人感悟,力求達到對所選內容的個性化解讀,達到用經典文化有效指導思想、生活的目的。

3.汲取精華思想,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每一則選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深入理解每一則選言所傳達的思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最近,你隨意地走入哪一家書店都會看到這樣的書籍:《于丹〈論語〉心得》《人味孔子》《孔子傳》《論語新解》《學而時習之》《喪家狗——我讀〈論語〉》等等,顯而易見,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學習《論語》,走近孔子的熱潮,面對這股熱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如:時代呼喚着君子;經典文化必須傳承;學習《論語》,增長智慧等。)孔子是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中承前啓後的第一人,也是對中國歷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響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條大河,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江河的源頭之一。而《論語》裏邊更多的內容已經成爲我們判斷是非的標準,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與行動的準則,或者已經成爲學習、處世與生活的智慧。其實孔子離我們很近,《論語》和我們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再來品讀《論語》選言。

二、充分誦讀。

1、教師範讀。(教師的朗讀要起到示範的作用,感情充沛,讓學生領悟文言篇章的誦讀技巧。)

2、學生自由朗讀。(學生的自由朗讀,除讀準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語速、節奏。)

3、以小組爲單位比賽誦讀。

4、學生個人朗讀。

5、男女生分別讀其中的幾則,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來讀,其餘由女生來讀。

6、全體齊讀。

三、結合書下注釋以及工具書着重理解前四則的內容。

1、要求學生在理解前四則內容時及時記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學生及時標註在閱讀過程中的困惑之處,提醒自己在交流時重點記憶。

四、精講前四則的內容。

1、在閱讀前四則之後,你是否發現了這四則的共同之處?

這四則所談論的都是孝道。

2、在這四則中,你對哪一則的感觸最深?談談你的理解。

第一則:子女的成長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心情高興與否,吃飽穿暖與否,事業通達與否,與人交往順利與否等等。面對父母的擔憂,爲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減少父母的憂慮,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爲很多事情憑藉個人的努力,是可以讓父母少擔憂,少操心的,也許只有身體的疾病,是個人的力量所改變不了的,所以這一則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爲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謹慎持身,這樣就可以讓父母放心、安心,少掛心。

第二則:世人對盡孝的理解是膚淺的,認爲只要是養父母終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養,怎麼能依據是否有所養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發自內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們今天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人都爲了更好地生存而疲於奔命,物質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來越傾向於公式化,給老人足夠的零花錢,給老人舒適的住房,給老人電腦、電視、電話、音響來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內心真正的需要,這怎麼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發自內心地對老人懷有敬重、敬畏之心,這又怎麼是孝呢?

1、那麼在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時代,應該如何去做纔是真正的行孝呢?

能給予老人心靈上的安慰,使老人在精神上不寂寞,不孤獨。能從尊重的角度出發去對待老人。

第三則:父母在,爲人子女儘量不遠行,一方面,子女的遠行會讓父母牽腸掛肚,寢食難安,另一方面,父母年事已高,當有些事始料未及時,讓子女空留遺憾。如果必須遠行,那麼一定要告之父母你的行蹤,及時讓父母知道你的情況,以免父母擔憂。

2、在我們今天所生活的這個時代,遠離父母,生活在異地他鄉的情況比比皆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纔是行孝呢?

及時給父母打電話向父母報平安,常回家看看,及時知曉父母的近況。

第四則: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曉,知道父母的年齡常懷着這樣的心情,喜悅和恐懼。喜悅則是因爲父母還很健康,很長壽,恐懼的是父母已經高齡,生命已經衰竭,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所以內心非常恐懼。

3、知曉父母年齡的意義是什麼?

知道父母的年齡意義在於提醒自己應該及時行孝,盡心行孝。

《論語》第一章即談到:“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請談談你對“本”的理解。

行孝是爲人的根本,孝心即仁心,一個人如果以私心去對待父母對待家庭,怎麼可能期待他以愛心、忠誠和責任感去對待他人和國家呢?所以孝是根本,只有“務本”,纔可以生道。

五、背誦。

課後作業:

積累《論語》中其他與行孝有關的內容。

板書設計:

唯疾之憂

敬而養之

孝爲人之本

遊必有方

知年喜懼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背誦前四則導入。

二、完成後五則內容的學習。

1、朗讀後五則

(1)教師範讀。(力求以虔敬之情感染學生)

(2)學生互相讀。

(3)讀一則背誦一則。

2、將學生分成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則進行探討。各小組指派一名同學做代表,將小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公佈給其他同學。

3、教師根據學生的研究結果給予評價並引導學生做更進一步的思考。

(1)“巧言令色”的人是怎樣的一種人?這種人對他人、對社會有什麼危害?

“巧言令色”的人是僞善之人,爲了達到個人目的不惜去逢迎、獻媚、討好,是小人,這類人的存在會讓他周圍的人看不清自己,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尤其是那些爲政者,聽信了花言巧語,就會腐化墮落,危害國家、百姓。

(2)“德不孤”應該如何理解?一“必”字寫出了孔子怎樣的信念?

“德不孤”是指有德之人,絕對不會被孤立。孔子堅信一個道德高尚,人格偉大的人,他儘管會遭遇到不理解,但只要有恆心、有意志的話,就一定會有志同道合之人陪伴。

(3) “義”與“利”的不同之處是什麼?

義,是道義真理之所在。義者,宜也。凡事先問是與不是,對與不對,當與不當,遵循事理,明辨是非,然後再決定做與不做。君子以義爲道德自律,不義之物不取,不義之財不獲,不義之名不居。義,是天理之所宜;利,是人情之所欲。君子通曉大義,小人只懂得私利。義和禮不同,禮是外部規定,義是內心約束。君子始終把義放在首位來做選擇,是出於內心的需求而不是外在的約束,這是很高的道德境界。

(4)君子爲什麼會“坦蕩蕩”?小人爲什麼會“長慼慼”呢?

君子以“義”行天下,樂天知命,俯仰無愧於天地,所以其心坦然。而小人追名逐利,私慾滿腹,因此常會處心積慮,又常會患得患失,所以其心憂戚。

(5)應該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仁愛待人。這句話強調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責,這樣很多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三、後五則着重體現的內容是立德,這部分內容與行孝有何關係?

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礎,如果沒有根本上的孝道就無法談及其他。

四、課後作業。

1、積累《論語》中有關君子的內容。

2、閱讀李零的《喪家狗——我讀〈論語〉》。

板書設計:

通曉大義

君子坦蕩蕩

仁愛待人

巧言令色

小人長慼慼

利慾薰心

《論語》的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熟練背誦並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對照反省自己

3、積累文言詞彙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

朗讀背誦法交流探究發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鏈接: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爲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鉅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着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二、自學導航:

1、學生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

人不知而不慍(yùn)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不亦說(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傳(chuán)不習乎誨女(rǔ)知之乎不知爲(wéi)不知是知(zhì)也

2、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注意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讀準字音,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3、學生思考: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麼?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麼?

三、師生探究:

1、朗讀課文

師: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生:全班齊讀感知課文內容。

師:正音、正字,理解重點詞語

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彙。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彙大多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生變化,這就需要聯繫上下文,正確理解。

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句子理解詞義,

要求學生,自己理解了的,講給同學。不理解的,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實在不懂,請教老師。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學生能講清的,教師再度明確。重點掌握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點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關於課文翻譯,教師可以根據情況,給學生講解有關信、達、雅及直譯、意譯等常識,但要講得淺顯易懂。

指導學生逐句翻譯前五段。

四:即時訓練:

1、反覆朗讀,直到成誦。

2、抄寫、識記字詞。

第二課時

一、知識鏈接:

1、背誦課文。

2、考查句子的翻譯及其重點詞語的解釋。

一、自學導航:

理解後五段內容

按第一課時要求,學生自主逐句翻譯剩餘各段。

二、師生探究:

生:翻譯剩餘各段

師:指導學生將課文有關內容歸納到如下幾點:

(1)學習方法(2)學習態度(3)思想修養

師:歸納成語、格言

提示:溫故知新任重道遠死而後已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見賢思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師:

(1)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爲哪些內容使你收穫最大?談談感想。

(2)與課文自相對照,談談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應怎樣改進?

(3)“溫故而知新”對於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麼重要意義?

(4)透過表面文字,理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的深刻含義。

試着模仿這種寫法,也寫幾句。

師:小結-----《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們學的這一部分主要談的是求知和修養問題。大家不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聯繫實際,指導自己的言行。今後我們要多接觸一點文言文,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即時訓練:

蒐集整理《論語》其他篇章中出現的成語、格言、警句2—3個,要求註明出處、含義,並製作資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覽

《論語》教案 篇五

知識與能力:

1.熟讀並背誦正確翻譯這篇課文。

2.積累文言詞彙,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採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主動性。

2.學生採用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借鑑孔子提出的學習方法。

2.借鑑孔子提出的修身原則。

重點1.背誦、翻譯、理解課文內容。

2.積累文言詞彙、文言知識。

難點1.文言的理解。

2.積累文言詞彙、文言知識。

教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自學課文

1.熟讀課文。

2.根據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二)、導學練習

作者簡介

1.關於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是魯國陬邑(現山東曲阜)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創始人,封建社會中被尊稱爲“聖人”。晚年致力於教育,整理《詩》、《書》,刪修《春秋》,註釋《周易》。創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相傳有弟子3000人,著名者有72人。自漢以後,其學說成爲兩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

2.關於《論語》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的書。《論語》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是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之書。

《論語》共20篇,492章,內容涉及很廣:哲學、政治、教育、文學、藝術乃至立身處世之道等。它是我國現成最早的用語錄體記錄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據,在我國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廣的影響,在文化史上也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3.常說“三教九流”,其中的三教指什麼?

4.儒教的創始人是誰?儒家思想、儒家風範、儒商等等就是源於儒家文化。

5.給加點字注音。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由,誨女()知之乎!

(三)自學疑難摘要:

二、合作探究

1.翻譯下列句子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知之爲知之。

(3)吾日三省吾身。

(4)學而不思則罔。

(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展示提升

1.朗讀第二則

(1).學而時習之,而:表順接。

(2).不亦說乎?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問,釋爲不也。嗎?亦:也。

(3).有朋自遠方來。朋:志同道合的人。

(4).人不知而不慍。知:瞭解。而:表卻。

2.翻譯第一則

3.第一則講了那方面的內容?

4.背誦第一則

四、反饋與檢測

1.朗讀第二則

(1)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的反省。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誠,誠實。

(3)傳不習乎?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2.翻譯第二則

3.第二則講了那方面的內容?

4.背誦第二則。

5.朗讀第3—5則。

(1)溫故而知新。故:舊的。知:領會。

(2)可以爲師矣。是個省略句,應爲可以(之)爲師,譯爲可以把(他)當作老師。可,可以;以,把。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轉折連詞,譯爲可是。罔:迷惑而無所得。殆:疑惑,精神疲倦無所得。

(4)由,誨女知之乎!誨:教導。知:知道,懂得。之:代詞,代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

6.翻譯3—5則。

7.3—5則講了那些方面的內容?

8.背誦3—5則。

論語八則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有韻味地誦讀文言經典,積累名句,激發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愛。

2、通過教師講解、學生自悟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把握選言含義;通過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行孝與立德的相關問題,繼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僞存真、重義輕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選言含義。

教學難點

既能整體感知又能細緻思考言論中的思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一年前,我們曾有幸結識孔子,體驗了學而時習、學而思之的學習境界和謀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今天,我們將再次捧讀《論語》,繼續聆聽聖賢的教誨。

二、充分誦讀。

1教師範讀。教師有滋有味地朗讀課文,以陶醉之情和虔敬之意感染學生。

2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復讀一句,強調字音,強調句讀,傳達文言語感。

3學生放聲讀。教師要求學生爭取做到旁若無人,放聲讀書,讀出自己的風格。

4學生個別朗讀。一名男同學和一名女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學生個人展示鍛鍊,教師瞭解具體學情。

5師生齊讀。讓教室傳出抑揚頓挫的琅琅書聲。

三、默讀初解。

1、給學生十分鐘時間,結合工具書和書下注釋默讀課文前四則。要求學生絕對安靜。

2、提醒學生在筆記本上抄錄最感興趣的一則,記下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

四、講解交流。

1、學生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則,並帶領全體同學背誦這一則。

2、學生提出閱讀過程中產生的疑問,教師和其他同學解答。要求學生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清除詞句理解障礙。

3、教師提問,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

(1)前四則談論了一個共同的話題,是孝道。同樣問孝,孔子給孟武伯和子游的回答爲何各有不同?

孔子對弟子提問的回答都是有針對性的,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和狀態給予不同的引導和教誨,正所謂因材施教。孟武伯是魯國世家孟孫氏的子弟,其父孟懿子曾按照其祖父的臨終囑託向孔子學禮,但有始無終。所以其父孟懿子在向孔子問孝時,孔子回答的是“無違”,暗指他不應違背父親的囑託。孟武伯行事錯亂,所以孔子教導他不要讓父母因身體疾病之外的事情爲他操心。子游爲人公正方明,但有些不拘小節,所以孔子教導他要注意表達對父母的恭敬孝順之心。

(2)“父母在,不遠遊”,孔子提出這一觀點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這種觀點在交通便捷、開放動態的現代社會應如何理解?

孔子提出這一觀點是希望子女能夠儘量膝下承歡、牀前盡孝,把行孝落實在日常的聽命侍奉上,關心父母的衣食冷暖,關注父母的健康狀況,能及時行孝。

這種觀點在交通便捷、開放動態的現代社會依然可行。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使遠遊和遲歸的必然聯繫淡化了,子女即使遠遊也可日行千里地返回,重要的是遊子心中要裝着對父母的牽掛和惦念,經常回家,並儘可能多陪伴父母。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現,正是因爲太多的現代遊子以“忙”爲由,丟失了爲人子女應有的孝心,使“意恐遲遲歸”的雙親飽嘗孤獨寂寞。所以,穿行於現代時空中的男女,仍然應該把“父母在,不遠遊”記在心間。

(3)守候的意義在於及時行孝,知年的意義則在於用心行孝。身爲人子,會因何而喜?因何而懼?

知道父母的年紀,壽高康寧,子女得以成歡膝下,是乃人生喜事,足以擺酒相賀,此爲“喜”。但也要念及父母年紀增高,人生苦短,來日不多,時有不測之憂,因此而“懼”,所以身爲人子更應珍惜光陰,盡心侍奉。

(4)“百善孝爲先”。《論語》中有很多談及“孝”的篇章,你能再舉幾例嗎?(藉助幻燈,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背誦。)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學而》)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爲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爲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五、背誦感悟。

1、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則。

2、全體同學隨發言同學齊誦這一則。

六、課後作業。

1、背誦並默寫課文。

2、按照課上摸索的解讀方式在課後獨立完成對後五則的解讀,選擇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寫一篇不少於500字的讀書筆記,題目自擬。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行孝——唯疾之憂

——敬而養之

——遊必有方

——知年喜懼

第二課時

不動筆墨不讀書。相信同學們都已經在讀書筆記中寫下了你的讀書思考,請你選擇自己讀書筆記中自認爲最精彩的部分朗讀,可側重於詞句理解方面的收穫,也可側重於思想感悟方面的收穫。傾聽同學發言時,大家要注意隨時吸納,及時補充自己的不足。

學生展示。

1、學生分小組展示。

2、教師及時點評,鼓勵學生形成個性理解,並提醒其他學生整理補充。

教師補充。

1、視學生展示情況而定。

2、教師參照《教師教學用書》作如下準備:

(1)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花言巧語,僞善的面貌,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仁,是愛人。弟子問仁,孔子的回答各異。克己復禮爲仁,仁者樂山,仁者不憂,仁者必有勇……都是針對弟子的不同個性和狀態加以引導和教誨,使之接近真君子的品性。對仁的解說可以各異,但有一點被孔子反覆強調,那就是“巧言令色”之下很難有仁的存在。只敢順情說好話,不敢說逆耳之言;只敢顯和顏悅色,不敢顯真實怒容。花言巧語、面貌僞善,這是生命的病態和假象,嚴重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知相愛。首先看到仁的反面,堅決地與之劃清界限,才能順暢地走向仁的中心。

(2)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做夥伴。”

在追求仁德的道路上會很多困難,包括他人的誤解和自己的孤獨。當你遠離巧言令色的人時,容易產生“舉世皆濁我獨清”的無奈,此時要堅定地自我激勵:志同道合者並不

遙遠。有德者立於世,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自然會有朋自遠方來;更何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不論能否歡聚暢談,有德者都不愁沒有精神知己相伴。

(3)孔子所說的“義”和我們現在所說的“義”有何異同?

孔子所說的“義”和我們現在所說的“義”都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和舉動,“見義勇爲”“義不容辭”“義務勞動”中的“義”都是這個含義。但是,因爲“捨生取義”“大義凜然”“大義滅親”“共產主義”等價值觀的滲透和影響,人們心中的“義”有約定俗成地縮小爲“大義”的傾向,即重要的原則,如“民族大義”等。

(4)如何理解孔子所說的“恕”的深刻含義?

曾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見在孔子的思想中,恕很重要。什麼是恕?孔子的定義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講,我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別人也不要把他的想法強加給我。恕很不容易做到。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孔子說,“賜也,非爾所及也”。恕是將心比心,古人拆字爲解,“如心爲恕”。我們要注意的是,孔子所謂恕,與現在的寬恕不同。今語寬恕,強調的是寬,從寬引申爲原諒。孔子談的恕,含有對等原則。

(5)君子原指有官位者或權貴子弟。《論語》中提到的君子是儒家的人格典型,指有理想、有原則、不斷進德修業、

追求至聖境界的人。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紀的君子,應繼承什麼?還應有哪些發展?

如果立志做一位21世紀的君子,應繼承孔子提倡的行孝立德、去僞存真、重義輕利、推己及人等君子之道,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爲人。除此而外,還應賦予君子以時代的新內涵,如應有強烈的家庭責任感、民族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積極面對人生的磨難和挑戰,善於接納新鮮事物和理念,在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把握機會、顯現才能,但也要懂得納悅自己。

(6)《論語》中還有哪些關於“君子”的論述?(藉助幻燈,指導學生朗讀、理解、背誦。)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學而》)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學而》)

子曰:君子不器。(《爲政》)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爲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爲政》)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里仁》)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里仁》)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顏淵》)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憲問》)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憲問》)

子曰:“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靈公》)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衛靈公》)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衛靈公》)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衛靈公》)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

知也。”(《衛靈公》)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陽貨》)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陽貨》)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陽貨》)

誦讀感悟。

1、學生放聲朗讀後五則。

2、學生分別背誦後五則。

3、全體背誦後五則。

課後作業。

1、默寫課文後五則。

2、以小組爲單位,堅持研讀《論語》,並蒐集最新的有關《論語》的熱評。讀書課上交流。

長春版論語八則教學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文言常用詞語,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性活用、關鍵詞等類型的詞語解釋。

2、掌握判斷句、省略句、賓語前置等特殊句型的翻譯。

3、掌握兩篇文章的文學常識和中心。

【教學過程】:

一、文學常識積累:

篇名選自文 化 知識《論語》八則《論語》是儒家經典,是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是語錄體。“論”:論撰;“語”:言語。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語錄體的特點:言簡意賅,富有哲理意味和啓發性。

3、“四書五經”:“四書”指《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橘逾淮爲枳》《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晏子春秋》是一部記載春秋末期齊相晏嬰思想言行的著作。晏嬰是春秋末期齊國的政治家。《晏子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全書分爲《內篇》、《外篇》。

二、梳理加點詞: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

2、是知也

3、無慾速

4、縛者曷爲者也

(二)一詞多義:

人不知而不慍學而時習之知知之爲知之而

人不知而不慍是知也其不善者而改之學而時習之慾速,則不達之則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可以爲師矣知之爲知之以爲以思,無益可以爲師矣晏子將使楚使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楚王聞之之齊之習辭者也爲其來也何爲者也

爲生於淮北則爲枳橘生淮南則爲橘

(三)古今異義:

1、寡人反取病焉

2、其實味不同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是知也

6、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7、何坐

(四)、詞性活用:

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五)、關鍵詞:

1、學而時習之

2、人不知而不慍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4、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吾嘗終日不食6、終夜不寢

7、必有我師焉

8、擇其善者而從之

9、無益

10、溫故而知新

11、齊之習辭者也

12、今方來

13、酒酣

14、齊人固善盜乎

15、晏子避席對曰

16、葉徒相似

17、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18、吏二縛一人詣王

三、翻譯句子:

(一)、判斷句:翻譯時要加“是”如: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二)、省略句:翻譯時要將省略部分還原如:可以(之)爲師矣

(三)、賓語前置:

翻譯時要將賓語放到後面如:何爲者也=爲何者也

四、梳理兩文:

(一)《論語》八則所闡述的觀點:分別闡述了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以及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

1、第一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樂趣和態度。

2、第二則闡述了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3、第三則闡述了學習由淺入深的境界,以學爲樂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4、第四則闡述了學習方法和態度,即學習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

5、第五則闡述了成爲老師的竅門,間接點明瞭經常溫習是學習的好方法。

6、第六則闡述了爲學爲人的道理,處境艱難方顯爲人的品德。

7、第七則闡述了學習的方法和態度,做事要目光遠大才能達到目標。

8、第八則闡述了學習中“思”和“學”的關係:學習比無益的思考來得重要。

(二)、出自《論語》八則的成語: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溫故知新;欲速則不達。

(三)、《橘逾淮爲枳》用類比法來闡明道理:橘生淮南則爲橘橘 生淮北爲枳生活環境影響人的成長齊人生長於齊不盜齊人入楚則 盜

(四)、《橘逾淮爲枳》中人物性格分析:

1、楚王:“欲辱”“視晏子曰”(得意洋洋,胸有成竹,輕視晏子)“笑”(無可奈何,認輸了,苦笑)

2、晏子:“避席”(當時很憤怒,但是有君子風度,有理有節)由此可見,晏子是一個機智善辯,鎮定從容,熱愛祖國的人。

論語教案 篇八

導入:(成語)

同學們在國小的課程裏,學了多少成語?你還記得它們的含義嗎?現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請學生說幾個成語,並解釋意思,進行點評)

板書引出新成語,詢問同學們對這些成語意思的掌握。接着一個個爲大家解釋意思,最後講明每個成語的出處,引出《論語》一書的介紹。

溫故知新

(論語爲政篇)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任重道遠

(論語泰伯篇)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論語述而篇)【原文解釋】:許多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能當我老師的人。

《論語》十則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爲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論語》就是其中的一部輝煌的鉅著,它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對我國的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即使在今天,它依舊光芒四射,熠熠生輝。現在就讓我們懷着一種自豪的心情來研讀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則》。

詢問大家對孔子和《論語》有多少了解。

一。介紹孔子、《論語》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享年73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也是名列於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我國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愛、愛人。在政治上主張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

孔子在家族中年齡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爲孔老二,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於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於他知識淵博,開始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成書於戰國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爲“四書”,後來成爲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必讀書。內容上以教育爲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

現存《論語》20篇,這些篇章分別是:

學而第一 爲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20個篇目裏共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體式包括語錄體、對話體和敘事體。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初讀課文,參考註釋或利用工具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把握文意,圈出疑難之處。(請學生注音)

慍(yùn) 罔(wǎng) 殆(dài)

不亦說(yuè)乎 三省(xǐng)吾身

誨女(rǔ)知之乎 是知(zhì)也

三。聽錄音朗讀,注意停頓、語速語調,錄音讀完之後嘗試着用鉛筆劃出需要停頓的地方。【寫板書】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四。板書完之後,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把需要停頓的地方用斜線畫出來,並進行點評,最後班級齊讀(省)。

五。在板書基礎上進行文章內容講解。

(分小組合作,由學生通譯一下,圈出疑難之處,對問題進行彙總,老師點撥,師生共同完成,尤其是有些重點詞句落實下來。)

翻譯

第一則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時常去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第二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複習過了呢?”

第三則 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

第四則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危害。”

第五則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文言代詞

吾――人稱代詞“我”

女(汝)――人稱代詞“你”

通假字

說――悅

女――汝

知――智

古今異義

不亦君子乎

古義: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義:對人的敬稱。

可以爲師矣

古義:可以(憑藉),把。

今義:表示許可。

是知也

古義:這

今義:表肯定判斷。

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泛指多次。

今義:數詞。

一詞多義

人不知而不慍

溫故而知新

是知也

詞類活用

(1)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作名詞,“故”指舊知識,“新”指新知識)

(2)傳不習乎 ( 動詞做名詞,傳授的知識 )

學習探究:

分成四個小組,組內組織討論。

要求學生分別從1到5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則,最後組

內派出一名代表發言,談談喜歡原因是什麼,以及有怎樣的啓發。

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傳不習乎 (4)溫故而知新

2、翻譯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誨汝知之乎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課後作業:

1、背誦、默寫書中《論語》前五則,下節課抽查。

2、掌握重點字詞,如通假字、多音字以及古今異義字詞等。

3、熟讀後五則內容,找出文中成語或者名言警句。

《論語》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瞭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3.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目標1、2

教學難點:目標3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導學

1.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論( )語 不亦說( )乎 人不知而不慍( ) 三省( )吾身

傳( )不習乎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誨女( )知之乎 不知爲( )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松柏之後凋( )也 其恕( )乎

2.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示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積累通假字:

(1)不亦說(yuè)乎(“說”同“悅”,愉快。)

(2)誨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聰明。)

4.解釋加點詞語:

時習不亦說乎 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傳不習溫故 學而不思則罔

殆 誨女 是知 弘毅

後凋 其恕乎

5. 學生查閱資料,瞭解作品及孔子。

6.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結合註釋試着翻譯。思考本文內容

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弄懂?還有什麼問題?也一

並寫在下面。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導入(由預習.導學導入 ),簡介作者有關知識(學生答,師做適當補充)。

簡介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範讀、自讀、領讀、齊讀,要求用普通話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在讀中

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詞彙、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性情。

⑵結合註釋理解課文。

⑶讀後討論:

★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麼?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麼?

★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爲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爲什麼?

3.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在瞭解了作者的思想後,你對這篇文言文的內容、語句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共7頁,當前第1頁1234567

請列出,我們共同解決(生提問或師引導學生提問,培養其主動探究的習慣,

生答或師點撥,培養其合作學習能力)。

示例:⑴在新知與舊知、知識與實踐的關係上,孔子是怎麼看的?

⑵在學與思、學與問的關係上,孔子是怎麼看的?

⑶松柏有什麼樣的品性?要求學生討論交流這句話的現實意義。

⑷怎樣看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⑸從《論語十則》中,選取你最喜愛的一則,談談你的理解或感受。

小結:《論語》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國古代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我

們今天初步瞭解到關於《論語》的思想內涵,但這種學習是不夠的,一方面,我們

要將它作爲指導自己實際行動的一種航標,另一方面,我們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

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識,來更好的瞭解我們民族的歷史,繼承祖國的文化,陶冶自

己的情操。

4回讀課文,根據你的理解,選擇你最欣賞的一則讀一讀,要求讀準語氣、節奏。

論語教案 篇十

一、教學目標

1.認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3.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初步瞭解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

二、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爲三個板塊。

三、教學重點

1.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成語感。

四、教學難點

1.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並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爲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並分e爲大學、中庸做章句;爲論語、孟子做集註。朱注四書,後來歷代朝廷都定爲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註(第45頁)

(2)、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2.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着“點讀”課文註釋。

5.分學習小組,讀課文,說註釋,說譯文。

6.全班同學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3)、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1.同學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2.同學們試作批註,概括每一則的內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與學習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爲什麼喜歡它。

(4)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2.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

3.在“名言警句”類記下:

①用於學習態度: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厭敏而好學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②用於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默而識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③用於思想修養:人不知而不慍三人行必有我師

④用於思想方法: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⑤用於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⑥用於日常生活: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⑤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⑥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六、作業

1、背誦《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於學習方法和態度的格言警句。

[創意說明]

此教學設計的亮點在於“分類式學習筆記”。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而“歸類”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是在向傳統的做法挑戰:平時課堂上,學生花大量時間記錄的、知識零散的課堂筆記,包括對教師苦心設計的大量板書的筆記,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習慣養成和提高教學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國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立意高遠的課堂實踐活動。

學生實踐活動的問題,是新大綱最爲着重強調的內容之一。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這樣陳述道:“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這是在告訴我們,學生應在我們的語文課上進行充分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這一點,現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論語學而》

廣東 胡壽棟

問:

《論語・學而》篇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三句話我總覺得沒有什麼關聯,後兩句跟學習更無關係。如何整體理解這三句話呢?

答:

初看這三句話確是沒有關係。但反覆研讀,就能發現這位祖師爺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是何等的刻骨銘心。

先看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裏他在告知弟子學習方法的同時很明確地表達了他對學習的濃厚興趣。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表面上是說與朋友交往的態度,其實,還是講了學習的問題。古代求學方式有自學與從師而學,在從師方面,有請固定的老師指導,也有遊學從師。元代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就有記載:“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元且如此,何況先秦。遊既是求學,也有探討,彼此通過交談,可以從對方那裏學到很多知識與道理。孔子對朋友的到來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感到非常的快樂,故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一個人既然如此好學,其才學肯定淵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須知孔子爲實現其政治理想,曾率領一批弟子周遊齊、衛、宋、陳、蔡、楚等國,終不見用。這裏他告誡弟子,當人家不瞭解你的時候卻不怨恨,纔是君子的風範。所以第三句話:“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是關於個人修養問題。由此觀之,從學習方法,談到學習態度,再到學習的成果,這三句話的聯繫是多麼嚴密。

其次,此文遣詞造句也很講究。“說”(悅)與“樂”似乎是同義詞,但聯繫上下文來看,還是有細微的差別:“說”是心裏感到喜悅、高興,可見孔子教育弟子對待學習要從內心感到高興,要很愉快地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好。而“樂”是快樂、歡喜之意,有形之於色的意思,對待朋友的到來應現出歡樂的表情以示歡迎。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時,可謂是恰如其分,頗具匠心。

三句都使用了反問句式,表明了孔子對自己所闡述的觀點是堅定不移的,強調弟子們要實現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