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周莊水韻教案(精品多篇)

周莊水韻教案(精品多篇)

《周莊水韻》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抓住“水韻”,理清課文的思路,整體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

2、品味清新優美的語言,學習多角度寫景的方法,體會出作者對周莊古風新韻的讚美之情。

3、引發對周莊歷史人文的當代價值的思考,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品味清新優美的語言,學習賞析語言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真正領悟到水鄉周莊的古典情韻和當代的價值。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周莊代表性的幾幅畫面,並配合古典樂曲。

2、教師解說:

古老的石橋橫跨在小河上;斑駁的老屋靜默在河岸邊;質樸的木船和雲影、飛鳥徘徊在平靜的河面上,這就是周莊。著名山水畫家吳冠中曾說過:“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那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這些圖片帶着我們一起領略了周莊的美,但我想不管是畫家畫筆下的周莊,還是攝影家鏡頭裏的周莊,都沒有文人筆下的周莊美。今天這節課老師將與同學們一起隨着著名作家趙麗宏那唯美的文字,走進周莊,感受它的曼妙,品味其中的水韻風情。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文章,其他同學聽讀思考:你覺得本文的標題恰當嗎?爲什麼?(作者爲什麼把題目定爲“周莊水韻”而不是“周莊之韻”或“周莊之水”呢?)

【明確:作者以“什麼比在周莊的小河裏泛舟更富有詩意呢?”一句爲“經”,概括了全文景物特點,領起文中作者行蹤,“詩意”一詞與題目相呼應:“‘周莊水及與之連在一起的事物有何韻致?’——‘充滿詩意’”;“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裏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事物。”一句爲“緯”,交待了文章所寫內容範圍,連綴起了全文所寫景物。作者以“周莊‘水韻’”爲題,實在是再恰切不過了!在這兩句話的統領下,作者又分兩部分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寫作:在文章前三自然段,作者先介紹了對周莊的整體印象;四至六段詳細描述了自己三遊周莊的見聞。無論是整體印象還是具體描述,都是圍繞着“周莊的水及與水連在一起的事物”來寫,都體現了“在小河裏泛舟富有詩意”這一特點。“韻”字詞典上有三個解釋:⑴好聽的聲音⑵韻母⑶情趣,這裏我們可以將題目解釋爲:周莊之水的情調趣味。】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章,思考:文中寫了作者幾次遊周莊的情景和感受?每次遊的印象分別是什麼?哪一次遊最深刻?

作者三次遊覽周莊的情景及感受。

3、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瞭解了文章重點描述了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情景及感受,那1-3段有何作用?去掉可不可以?

【明確:1-3段是寫周莊給人們的總印象。

第一段側重於水:“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攪動。倒映在水中的……都被……攪碎,碎成……”。本段出現了“石橋、樓屋、樹影、雲彩、飛鳥”,還有“木櫓、水面”景物瑣碎繁多但絕無雜亂之感,反倒顯得錯落有致、情趣橫生。這當然要歸功於包容萬物的“水”。是“水”給其它景物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風采的、共同的舞臺,——這些景物都被“倒映”於水中。而那支彎曲的“木櫓”卻充當了舞臺指揮的角色,各種景物在它的指揮下舞動起來:它輕輕地在水中一攪,便將這些影子“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最後一句比喻“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漾動的水面景色的同時,也讓我們清楚地看到,前面這些景物只是一處處彩色的點綴,點綴於水光之中,使水變成了“彩”帶。同時水也使這些景物更加靈動,更加鮮活。小河泛舟的詩意,也因此而生。

第二段側重於“橋”:在小河裏泛舟,一個接一個的、古老的、形態風格各異的石橋以及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都成了船上人眼中一道道動人的風景——這不正是卞之琳的詩嗎?——“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古老的石橋,詩意的風景。

第三段側重於“人家”:水饒有興致地將街道樓宅分隔開來,橋又執意地將其連接起來,多麼巧妙而又有趣的配合!“據說,當年的大戶人家,能將船划進家門,大宅的後院還有泊船的池塘。”一句將水上人家特有的生活狀況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水上的人家,詩意的生活。

三段文字,三首小詩“流水,小橋,人家”,在這裏,作者將馬致遠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進行了生動的演繹,將江南水鄉特有的景象以最溫柔的情愫、最清新的筆觸殷殷地捧到讀者眼前。

全景介紹已畢,作者將鏡頭轉向自己先後三次遊周莊的見聞描述。第四段首句概括:“我曾經三次遊周莊,每一次都乘船遊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交代了遊覽次數,遊覽方式和所獲印象不同。也明確領起下文三遊周莊的內容。

三、品味語言,欣賞周莊:

不管周莊景有多美,我們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本文作者對周莊是一往情深,三次遊周莊對周莊的喜愛是溢於言表,她將周莊的水韻描繪的如畫一般美麗,我們不禁要問:作者是如何把這美景描繪出來,把這其中的韻味傳達給讀者的呢?自由讀文,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爲寫的優美傳神的語句,與同學交流,說說這些語句美在何處?

方法指導:大家可以用剛學完的《濟南的冬天》我們一起總結的欣賞品味語言的方法來品味。

品味語言的方法:藉助修辭手法品味。

抓關鍵詞語或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品味。

抓看似不合情理的詞語品味。

答題方法:刪詞法、換詞法。

【1、第一段畫面欣賞---

“悠然攪動的木櫓把倒映在水中的石橋、樓屋、樹影、天上的雲彩和飛鳥攪碎後的美麗畫面。”

----周莊水美:倒映如畫(靜態美),波動似綢(動態美)。

----泛舟水鄉,充滿詩情畫意。有形有色,有靜有動。

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小船劃過、被木櫓攪動的河面比作“在風中樣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形象生動的表現了河水波動、倒影模糊紛雜而又閃亮的特點,突出周莊的水柔美動人的韻味。

“悠然”一詞,還有“不慌不忙”一詞準確傳神地表現了船行的閒適和緩慢,突出周莊泛舟時恬靜閒適的意境。

說“攪”不說“劃”,因其能體現出動作的輕柔和心情的悠閒;說“漾動”不說“飄動”,可見動作輕柔,對應“攪動”,整個畫面隨波起伏,有靜有動,變化無窮,以致於沒有人能描繪出它的美來。

2、什麼比在周莊的小河裏泛舟更富有詩意呢?

使用反問的修辭手法,這樣語氣更肯定,不容置疑,從而更加強調了在周莊的小河裏泛舟富有詩意。

3、引用“相看兩不厭”表現周莊處處皆風景,滿眼都是畫的意境。

4、特寫鏡頭中,一隻木櫓攪動河水。隨着鏡頭的拉伸,我們的視線延伸到周圍:石橋、樓宅、樹影、雲彩、飛鳥,還有美麗似綢的水面……就這樣,我們走進了周莊,它的溫婉和諧的氣氛讓人不忍打擾……這個畫面式的開頭一下抓住了讀者,奪人眼球,讓人印象深刻。在自己的作文中學習使用。

例句:第四段

1、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雨霧籠罩的周莊比作水墨畫,形象生動地表現出細雨濛濛的周莊清雅、恬淡、朦朧、浪漫的美感,突出周莊蘊含着古樸的韻味。

2、“天下着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着,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

“飄忽”有捉摸不定的意思,準確表現石橋和屋脊在雨霧中若隱若現,輕巧而靈動的意境。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頭帶面紗的少女形象,朦朧、綽約、富有魅力。“飄動”寫出雨霧的特點,突出仲春時節小雨的美妙動感。

3、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小雪後的周莊比作版畫,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雪後初晴,斑斑積雪下的周莊與周圍景物色彩對比鮮明,明麗耀眼的特點。突出周莊蘊含着古樸的韻味。

4、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重疊的水聲比作“江南絲竹”如人般“裹着柔情”“如訴如泣”,從視覺、聽覺角度生動形象地表現小雪初融時發出那種悠揚、婉轉的聲音,突出冬天周莊的水溫婉、細膩、纏綿、富有柔情,別具韻味。也可以看出雪後的周莊別有一番韻味。

5、爲什麼無法模仿----絲竹只能模仿水的聲音,卻描繪不出其中的韻味和意境,“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天籟之音。

6、水聲----水聲怎麼重疊?一個是聽覺,一個是視覺,這裏所用的是通感,彷彿水聲盡在耳旁,且觸手可及。另外,這句話還用了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將水聲比喻成“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水聲彷彿也有“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然而不論是“江南絲竹”,還是裹着的“萬般柔情”都是一個目的:爲了表現水聲的輕婉、柔媚、悠揚。突出小雪後的周莊韻味深長,意境優美。這些清新可人的語言不僅將當時的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出來,同時也告訴我們作者對這些景色是多麼喜愛,因爲他的感情在這些抒情性的語言中已溢於言表。

7、“陽光穿破雲層,撫摸大地”。其中“穿破”表現出雪後陽光強烈,直射大地,融化積雪;“撫摸”一詞,又把陽光擬人化,生動地表現陽光雖然強烈,但絕不刺眼,突出陽光的溫和、輕柔,給人以舒適感,展現出雪後的周莊在陽光的`下萬般柔情。

例句:第五段

1、“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

“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裏,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綵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裏,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

----寫春夜河上所見到的七彩斑斕的禮花,着重從色彩方面來描寫周莊水鄉的絢麗多姿。把焰火映照下的河水比成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綵帶,形象生動地表現出此時河水絢麗、斑斕,烘托出節日周莊的七彩夢幻意境。

2、“那花船已經轉了個彎,消失在後面的橋洞裏,只留下絲竹管絃聲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飄繞不絕……”

-------管絃聲“飄繞不絕”,這個“繞”字將絲竹之聲寫活了,因爲“繞”完全是主動的行爲,而不是客觀的,能夠主動飄繞河面該是怎樣地富有靈氣呀!不禁讓我們想起“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句話來。

3、“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點從黑黝黝的屋脊上飛起來,像一羣沖天而起的螢火蟲,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暗紅的光線”。

-------“飛”、“劃”,讀到這句話,我們不禁感嘆這兩個字所用之妙:星星的光亮是靜止的,它們能透過夜的黑暗給我們帶來一束束暗紅的光亮,但在作者的眼裏它們彷彿是突然飛出來的,而且在飛上天空的同時還劃出了一道道暗紅的光線,就像沖天而起的螢火蟲,這種想像是何等豐富。

四、小結主題:

1、通過賞析語言,我們更佩服作者,幾個畫面從不同季節、時間,選擇不同的景物,從多角度描述了周莊水的獨特韻味。

第一幅——碧波盪漾,小河泛舟------周莊整體圖。

第二幅——仲春煙雨籠罩的周莊----迷濛水墨畫。

第三幅——冬天冰雪融化的周莊----動感版畫。

第四幅——春夜旅遊節上的周莊----七彩夢幻油畫。

2、爲什麼詳細寫作者第三次遊周莊?有沒有提到周莊的人?你如何理解最後一句?

前兩次描寫周莊古樸的美,突出其悠久的歷史,第三次描寫周莊夢幻時尚的美,突出繽紛的現實,周莊古老的建築,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樸的民風與五彩繽紛、改革開放的現實,在周莊的河面上交相輝映,我們看到古鎮煥發出來的勃勃生機,展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美。

五、結語:

最後,讓我們伴着古樸的音樂和同學們甜美的聲音,再次享受作者唯美的文字,感受周莊的水韻,爲它美好的未來而祈禱祝願。

六、作業:

請同學們閱讀《絕版周莊》體會它與本文描繪周莊的異同之處。

板書設計

悠久歷史

第一次—仲春雨霧籠罩-----朦朧詩意的水墨畫

第二次—冬天雪後初晴-----明麗柔美的版畫

第三次—春夜旅遊節上-----神奇繽紛夢幻童話——繽紛現實

對有關語文知識教學能落到實處。 篇二

如遊記知識的鞏固及字詞、修辭知識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較好的掌握理解。

周莊水韻 篇三

《周莊水韻》教案

一、導入新課

著名畫家吳冠中曾有這樣的評價: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有着近千年歷史的古鎮——周莊,三分水,二分橋,一半是舊城,被譽爲中國第一水鄉。今天,我們跟隨著名作家趙麗宏一起走進周莊,一起來品味周莊水韻。(板書:周莊水韻)

二、溫故知新

1、一部分

這個有着近千年歷史的古鎮,對於一個外鄉人來說,最大的印象是什麼? 莫過於這裏的水,還有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事物。和水連在一起的具體事物有那些呢? 倒影、石橋、小船、行人、古鎮

聯想到馬致遠的一句溫馨的詞?小橋流水人家 作者怎樣來展現這幅小橋流水人家圖的?

流水圖:抓住水中的倒影:斑斕迷離,猶如風中一匹匹漾動的綵綢;

小橋圖:抓住橋的外形:風格各異,不管你怎麼欣賞,眼簾中都是動人的景象; 人家圖:房屋倚水而建,有了石橋的連綴,水上古鎮便渾然一體。因此,這樣的景象可以和那個著名的水上城市媲美?威尼斯

第一部分交代清楚了對周莊水鄉的總體印象,這裏的一切古雅優美,充滿了詩情畫意。水給古鎮帶來了生命,帶來了活力。有着怎樣的情趣和韻致?我們一起復習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用怎樣的筆觸和獨特的視角來展現。

2、二部分

1、聽讀第4自然段,抽一個女生朗讀。

聽讀要求:用勾畫圈點法找出作者次遊歷的節令、觀察的角度、作者的感受。(1)、這段寫了幾次遊歷?(生:兩次)

(2)、第一次遊歷是什麼季節?(生:仲春)從什麼角度觀察?(生:視覺)作者的印象是什麼?(生:是一幅水墨畫)

從哪些詞語看出周莊怎就成了一幅水墨畫了?(生:籠罩、隱約、飄忽)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始於唐代,純用水墨創作,“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一切的景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一種朦朧迷離的視覺效果。

作者第一次遊歷抓住雨水寫出了周莊水墨畫一樣的韻致。(板書:雨 水墨畫)(3)、第二次遊歷是什麼季節?(生:冬天)從哪些角度進行觀察?(生:視覺 聽覺)作者有什麼印象?(生: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那麼冬天的周莊有哪些顏色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生: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

版畫是中國四大畫種之一,在板質材料上進行雕刻然後進行印製的畫。其特點是線條清晰,色塊之間對比強烈。

第二次遊作者抓住雪水描繪了周莊版畫一樣的韻致。(板書:雪 版畫)

2、齊讀課文5、6自然段

用勾畫圈點法找出作者次遊歷的節令、觀察的角度、作者的感受。(1)、第三次遊歷是在什麼時候?(生:溫暖的春夜)從什麼角度觀察?(生:視覺、聽覺)作者的印象是什麼?用原文的詞語作答。(生:童話)

說到童話,同學們會想到些什麼?紅屋頂,水晶鞋,魔法棒、睡仙在泛着星光的小河裏泛舟,王宮裏正在開part,宮殿外禮花繽紛,宮殿裏燈火輝煌,等等,要有多美就有多美。

文中哪些語句讓人覺得周莊像一個童話?(找句子來讀)

在一個溫暖的春夜(旅遊節)周莊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過波起,光斑漾動,靜水瑩瑩,星光閃動,藍天黑屋脊,慶典的焰火,繽紛的禮花,水光相映,搖曳生輝。

第二次遊作者抓住河水描繪了周莊童話一樣的韻致。(板書:河 童話)

三次遊歷,雖是並列關係,但我們不難發現,前兩次是略寫,第三次纔是詳寫,前兩次展示不同節令的風采,是爲了突出第三次到周莊非同一般的景象和感悟。

前兩次比作水墨畫、版畫,只是視覺上的享受; 第三次遊歷作者欣賞了周莊節日的慶典,感受到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後幸福的生活。這次遊歷不僅一飽眼福,她的心靈也經歷了一次愉悅的歷程,因此用童話來比喻此次感受比用油畫要貼切得多。

(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寫了三次遊周莊的見聞和感受,以“水”突出周莊的特色,以“韻”點化周莊的靈氣。文章的景美,語言更美。)

二、融會貫通

1、學生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2、教師選三句作分析

3、“天下着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着,古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打着傘坐船遊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明確:作者描繪了春季煙雨朦朧的周莊,採用比喻的修辭,表現了周莊迷離朦朧的美。

(江南的雨是迷離朦朧的,如朱自清說: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江南的雨是輕盈淡雅的,如杜甫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江南的雨是充滿靈性的,如蘇東坡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江南依稀嫋嫋的煙霧裏,水村山郭,幾絲柳絮,平靜的湖面濺起淺淺漣漪,你坐在一葉烏篷船上,湖面輕舟盪漾,帶着菡萏氣息的清風拂過臉龐,此時掬雨在手,情也悠悠,夢也悠悠。)

小雨中,“飄動的雨霧”、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的古橋和屋脊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頭帶面紗的少女形象,朦朧、綽約、富有魅力。

4、“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的欄杆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彷彿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神祕悠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

找出用得好的動詞:滴 淌 滲 修辭:比喻 擬人

將聽覺和視覺融合起來,很形象,彷彿水聲的熱鬧伸手可及。而且,比喻與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將水聲比喻成“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水聲彷彿也有“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用“江南絲竹”和“萬般柔情”表現水聲的輕婉、柔媚、悠揚。

滴:屋檐高些 淌:橋洞裏水更多 滲:石縫的空間比較小

(同學們的解讀太完美了,看來,周莊水的情趣已經滴進同學們的眼裏,淌

進了同學們的心裏,滲進同學們的記憶裏。)

5、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裏,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綵帶。

作者描繪了春夜節日裏的周莊,採用了比喻的修辭,從色彩的角度再現了周莊喜悅、熱鬧的場景。寫景方法歸納:

1、抓住景物的特徵(景物的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神韻等)

2、注重用詞用語和修辭(儘量用最能表現景物特徵的語句來描繪)

3、調動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

4、有條理的描寫(時間順序、空間順序)

5、變換角度進行描寫(動靜結合、近景與遠景結合、景與人的結合)

三、妙筆生花

寫西湖吧,富順的西湖可是有名氣的,有詩爲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天下。富順西湖什麼最具有代表性呢?荷花,哪個同學仿照題目爲今天的作文擬個題目《西湖荷韻》

一朵朵荷花上的花瓣像一個個小娃娃似的圍在一起,花瓣尖上的顏色比較淺,粉粉的,還稍稍帶了點雪白的顏色;下在開的花瓣根部是淡黃色的,開敗了的花瓣根部則是綠色的.荷花的花蕊是金黃色,好像金黃的小臉在迎着我笑

每有狂風襲來,靜靜的荷便如千萬勇士高舉盾牌,凝聚起強大的力量,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終,狂妄的風在它的面前乖乖地敗退。荷,靜立如山,依然故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楚楚動人的荷,永遠是一首迷人的旋律。隨着一陣涼風,清香撲鼻而來。

那一朵朵荷花,手掌大的花瓣潔白如雪,五六個花瓣拼成了一朵大荷花。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部展開了,露出了嫩小的蓮蓬,像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葉上,而荷葉則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荷葉的莖是綠的上面佈滿了小刺兒,好像一把傘柄;如果把荷葉莖折斷,莖上就有許多連着的絲,真不愧是“藕斷絲連。” 葉,綠的那麼新鮮,那荷葉就像一把把張開的傘,風停了,荷花也停止了舞蹈,荷花漸漸睡了,我也更愛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憑欄眺望,湖中荷花,或紅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帶雨,皎潔無暇,有的剛露水面,含苞待放,碧葉疊翠,青盤滾珠。蓮葉何田田。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紅顏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依舊蕩氣迴腸,擲地有聲。

五、總結:結束教學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老師希望周莊的古韻已在你們心裏緩緩流淌,積成一潭心靈的清泉;周莊的新風已在你們腦海裏定格,化作一幅秀美的圖畫;的確,周莊美得令人心馳神往,做周莊人是幸福的,做一個欣賞周莊的人也是幸福的。

周莊水韻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2、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3、瞭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於景的寫景方法。    4、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5、學生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教學重點及難點:    1、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2、瞭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於景的寫景方法。    3、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4、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教法:本課以合作、探究爲主,結合自主等多種方法。以學生介紹周莊爲重點。教學課件:運用了authorware技術,並將在網絡上下載的圖片以及有關周莊的資料應用於課件中,顯出真效。教學安排:兩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和步驟:一、注音及解釋1、生字注音木櫓(lǔ)       攪動(jiǎo)       斑斕(bān)(lán)   漾動(yàng)綵綢(chóu)     連綴(zhuì)       仲春(zhòng)        屋脊(jǐ)覆蓋(fù)       目眩(xuàn)       屋檐(yán)          滲出來(shèn)諦聽(dì)       參差(cēn)(cī)  嫺熟(xián)         軌跡(guǐ)剔透(tī)       絲絃(xián)       勾勒(lè)           黑黝黝(yǒu)繽紛(bīn)      隱匿(nì)         璀璨(cuǐ)(càn)   搖曳(yè)2、詞語積累迷離: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複雜,難以辨別清楚。閃爍:光亮的樣子。朦朧:不清楚,模糊。連綴:相接。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以此類推。絲竹:代指絃樂器。清澈剔透:形容水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張燈結綵:掛上燈籠,繫上綵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勾勒:畫出形象的輪廓。黑黝黝:形容黑的樣子。隱匿:藏起來,不顯露。凝重:聚集在一起,很濃。蔓延:不停地生長。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播放周莊簡介課件。三、探究學習1、作者簡介趙麗宏,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縣人。1968年高中畢業後回故鄉插隊,當過木匠、鄉郵遞員、教師、縣機關工作人員。1978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並開始創作詩歌和散文。大學畢業後當過《萌芽》雜誌編輯,後爲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現爲上海作協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畫》等三十一多部詩集、散文集、報告文學集。作品曾數十次獲獎,《詩魂》獲新時期全國優秀散文集獎。2、結構探究全文共6段,可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走進周莊,包括小河泛舟與古鎮風貌。首段安排很巧妙,開門見山,先來一段描寫,就像一個特寫鏡頭,讓人隨着文字自由想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支在水面上攪動的木櫓,彎曲的,頗有點小鎮古樸之風。接下來你的視線延伸到了周圍的地方:石橋、樓屋、樹影、雲彩和飛鳥,這些景物可以被你隨意組合成一幅幅水墨山水畫,而且很美,你看:它們“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絲綢,沒有人能描繪它朦朧的花紋……”如此美景,多麼讓人流連忘返,讓人隨着作者的思路繼續下行,探個究竟。一句“什麼比在周莊的小河裏泛舟更富有詩意呢?”承上啓下,自然過渡到對周莊的實物描寫,而且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顯得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周莊的橋多,有特色,因此作者把第二段用於對橋的描述,視角是從河面看橋,“在窄窄的河道中緩緩滑行,拱形的橋孔一個接一個從頭頂掠過。”當然,由於筆墨有限,不能一一概述,只能統而言之,“古老的石橋,一座有一座的形狀,一座有一座的風格,過一座橋,便換一道風景。”“站在橋上的行人低頭看河裏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擡頭看橋上的人”則化用於一首現代詩,詩的原句是這樣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意境是一樣的。“相看兩不厭”則源自於李白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雖然表面上語言很平常,但細細琢磨,可以看出作者的功底非常深厚。水和橋都看完了,該說說古鎮了。作者僅用丁一個“井”字,就讓我們對古鎮的概貌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這就是語言的精闢之處。這是一個古鎮,它永遠都不可能與往事割裂,因此作者筆調一轉,想起了當年的古鎮,“當年的大戶人家,能將船划進家門,大宅後院還有泊船的池塘。這樣的景象,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見到。”以前是這樣,我們不難想像現在的周莊也差不到哪裏去,這不,作者又正正經經提到了現在的水:“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裏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事物。”這句話承上啓下,後一部分就是自己作爲一個外鄉人來看周莊的水了。第二部分(第4~6段),作者三次到周莊的所見所感。先交待一句,“我曾經三次到周莊,每一次都乘船遊鎮,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樣。”那麼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們不禁很好奇,這也是課文設下的玄機。接下來,作者開始介紹第一次到周莊的時間——仲春、天氣——“天下着小雨”,那麼在這樣一個下着小雨的仲春時節,作者看到了什麼呢?“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着,石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在這樣的時刻,作者“打着傘坐船遊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這句比喻手法的運用將雨中山河寫得生動了。緊接着作者寫第二次到周莊,仍然是先交待時間——冬天、天氣——剛剛下過一夜小雪,不同的是,作者這次可比第一次看得仔細了,他不僅看到“陽光穿破石層撫摸大地”,看到路邊、屋脊、樹梢、河邊石階的積雪,還看到了小鎮四處滴水、淌水的情景。這段景物描寫作者寫得非常細心,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啓動各種感官,將雪後小鎮寫得嫵媚動人,“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不禁讓人十分嚮往。作者的重點不是前兩次周莊之行,而是第三次,所以他在安排文章結構時將前兩次放在一個自然段,而第三次則單獨一段,費墨頗多。第三次去周莊“是在一個溫暖的春夜”,正是那裏的旅遊節,“古鎮把這天當成一盛大的節日”,既然是個節日,肯定很熱鬧,於是描繪當時的盛況,“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作者開始坐船夜遊,接下來的景物描寫就是以船行駛時的所見爲順序的。先寫船孃,“輕鬆”一詞將她嫺熟的動作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出來。接着寫船行後留下的軌跡和櫓的劃痕,再寫船經過一座拱橋時傳來的音樂及當時的水面,再寫划過來的花船,最後寫泛舟結束後的小河,“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着點點星光。”星光出來了,大家不免往天上看,“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點從黑黝黝的屋脊上飛起來,像一羣沖天而起的螢火蟲,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暗紅的光線。”“隨着一聲聲清脆的爆炸聲,小小的光點變成滿天盛開的繽紛禮花,天空和大地都被這滿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在這焰火的烘托下節日的氛圍突然變得這麼濃,它給夜晚的古鎮增添了一份新的光彩。“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羣山,凝重的墨線變成了活潑流動的彩光。”最後,作者的思想又回到了水中,他把由“天上的輝煌和璀璨”映照的“平靜幽深的河水”比喻成“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綵帶”,而倒映在水裏的河畔樓屋則“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他甚至賦予它們生命,“當新的一輪焰火在空中盛開時,他們又從遙遠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換了另一種表情。”如此良辰美景,雖然泛舟結束,但驚喜仍在蔓延,這是人們陶醉於大自然中的快樂,作者很好地渲染了周莊水鄉節日歡樂的氣氛,巧妙地將古鎮水鄉悠久的歷史和歡樂、五彩繽紛的現實有機地聯繫了起來。第六段是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也是課文的結束。作者回憶起這個奇妙的夜晚,他的言詞之中還是充滿了喜愛和嚮往:“周莊在寧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悠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都盪漾在被竹篙和木櫓攪動的水波之中。”四、課堂練習課件展示《基礎訓練》第二課時教學內容和步驟:一、遊記線索文章以作者三次遊周莊爲線索,雖然記敘的對象都相同,但隨着時間轉換,景色各異,三次遊周莊時的所見及感受,也各不相同,這些不同也正反映了周莊隨着時間悄無聲息的變化,體現了周莊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二、主旨探究文章描述了三次去周莊的所見所感,表現了古鎮水鄉的勃勃生機及周莊人民的幸福歡樂生活。三、寫作探究1、文章開頭安排特寫鏡頭,獨具匠心。作者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是周莊,而是安排了一個特寫鏡頭:“一支彎曲的木櫓,在水面上一來一回悠然攪動”,隨着這攪動的木櫓,我們也不知不覺走進了這個世界。原來這個世界裏還有這麼多豐富的東西:橋、樓、樹、雲、鳥,還有那美麗的似綵綢一般的水面,真是讓人浮想聯翩,無限嚮往。達到了這個目的,作者才筆鋒一轉,告訴你這就是周莊,而且是富有詩意的周莊,於是牽引着你不斷隨他的文字探索。這種獨特的開頭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們學習。2、文中寫景語言清新優美,抒情性強。本文的語言清新優美,也像周莊水鄉一般讓人賞心悅目,“天下着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着,古橋和屋脊都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打着傘坐船遊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小雨中,“飄動的雨霧”、隱約出沒在“飄忽的雨霧中”的古橋和屋脊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頭帶面紗的少女形象,朦朧、綽約、富有魅力。“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裹着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則使用通感的手法,將聽覺和視覺融合起來,很形象,彷彿水聲的熱鬧伸手可及。而且,比喻與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將水聲比喻成“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水聲彷彿也有“萬般柔情,從地下嫋嫋迴旋上升”,用“江南絲竹”和“萬般柔情”表現水聲的輕婉、柔媚、悠揚。這些清新可人的語言不僅將當時的景物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出來,同時也告訴我們作者對這些景色是多麼喜愛,因爲他的感情在這些抒情性的語言中已溢於言表。3、文中運用了不少生動而貼切的比喻,使所狀之物活靈活現,如在眼前。文中比喻之處很多,“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綵綢”、“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彷彿神祕幽遠的江南絲竹”、“像一羣沖天而起的螢火蟲”等,都用了生動形象又不乏淡雅清新的比喻將我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世界裏,彷彿親眼目睹瞭如此這般的一番景物,這是比喻的妙處,也可見作者的功底。四、課堂訓練:課件展示《閱讀拓展》附板書設計:整體水韻圖畫(1段——3段)。“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印象圖三次遊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段——6段)第一次——煙雨迷濛的周莊水墨畫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周莊動感版畫“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版畫“水”之“聲”——如訴如泣神祕悠遠的江南絲竹第三次——水天一色的周莊七彩夢幻圖周莊節日的夜景——多姿多彩的光帶  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綵帶節日夜晚的周莊——似夢境,像神奇的童話教學反思:

以畫導入,營造氣氛好。 篇五

本來就是一篇文字美、景物美、意境美的散文。爲了切合這個“美”字,我從優美的畫面入題,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就被周莊的美吸引且陶醉,並在美的享受中對周莊的有關建築風貌有了深刻印象。

周莊水韻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觀賞課本中的插圖,整體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

2、讓學生說說作者三次遊周莊留下的印象。

3、重點研讀、品味作者第三次遊周莊的段落,欣賞文中準確、生動、

優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

1、選一幅周莊水鄉的圖畫,張貼於黑板。

2、畫一幅周莊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裏。春秋戰國時稱搖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爲周莊鎮。

周莊爲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說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周莊,去體會那裏的動人水韻。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找出課文中的疑難字詞。並藉助工具書、資料自行解答。

2、教師檢預習效果。

斑斕 顔色錯雜燦爛

迷離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瑩 光亮透明

參差 指不整齊,不一致

諦聽 仔細聽

嫺熟 熟練

搖曳 搖動

如訴如泣 形容聲音柔細

瞬息萬變 形容極短的時間 內變化多

稍縱即逝 稍微一放鬆就會消失

3、自讀課文,並思考:

(1)“我”曾經幾次到周莊,每次留給我的印象是什麼?

(2)與《巴東三峽》相比,這篇遊記有什麼不同?

三、精讀課文

1、講解前三個自然段

提問:開頭三段,敘述周莊水鄉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那麼,“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講解“我”前兩次到周莊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 仲春 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將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爲動人。

3、齊讀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讀“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一段。並細細品味。

第2課時

一、複習鞏固

二、講解作者第三次遊周莊旱情景和感受。

1、默讀第5處自然段,並結合“思考與練習”第一題思考:

作者第三次遊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按時間先後順序

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

坐船夜遊,描繪水中朦朧景色。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盡頭。

由“天上”寫到“地上”

寫古鎮節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鎮的歡呼。

2、歷史與現實相聯

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將古鎮悠遠的歷史與現實有機的聯繫起來?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總結。

3、提問:文中除了寫石橋、流水外,還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了彩燈、花船及禮花,寫一個古鎮爲什麼要這樣寫?

表現了古鎮水鄉在改革開放後充滿了生機,反映了周莊人們的幸福生活,具有對外開放意識。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並分析所表達的效果。

三、朗讀附文《江南》,想想詩中描寫的江南與課文描寫的江南有什麼不同?

四、背誦“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也無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佈置作業。

教學目標: 篇七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課文內容。

2、瞭解景物描寫的時間和空間順序,理清寫作思路。

3、品析清新優美的抒情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4、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周莊水韻教案 篇八

2、周莊水韻

教學目標 

1、  學生自讀課文,結合觀賞課本中的插圖,整體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

2、  讓學生說說作者三次遊周莊留下的印象。

3、  重點研讀、品味作者第三次遊周莊的段落,欣賞文中準確、生動、

優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

1、  選一幅周莊水鄉的圖畫,張貼於黑板。

2、  畫一幅周莊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 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古稱貞豐裏。春秋戰國時稱搖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爲周莊鎮。

周莊爲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說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周莊,去體會那裏的動人水韻。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聽錄音,找出課文中的疑難字詞。並藉助工具書、資料自行解答。

2、  教師檢預習效果。

斑斕                   顔色錯雜燦爛

迷離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瑩                   光亮透明

參差                   指不整齊,不一致

諦聽                   仔細聽

嫺熟                   熟練

搖曳                   搖動

如訴如泣               形容聲音柔細

瞬息萬變               形容極短的時間 內變化多

稍縱即逝               稍微一放鬆就會消失

3、  自讀課文,並思考:

(1)“我”曾經幾次到周莊,每次留給我的印象是什麼?

(2)與《巴東三峽》相比,這篇遊記有什麼不同?

三、精讀課文

1、  講解前三個自然段

提問:開頭三段,敘述周莊水鄉留給人們的總體印象。那麼,“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  講解“我”前兩次到周莊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      仲春      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將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爲動人。

3、  齊讀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讀“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一段。並細細品味。

第2課時

一、       複習鞏固

二、       講解作者第三次遊周莊旱情景和感受。

1、              默讀第5處自然段,並結合“思考與練習”第一題思考:

作者第三次遊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

按時間先後順序

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

坐船夜遊,描繪水中朦朧景色。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盡頭。

由“天上”寫到“地上”

寫古鎮節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鎮的歡呼。

2、              歷史與現實相聯

提問: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將古鎮悠遠的歷史與現實有機的聯繫起來?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總結。

3、              提問:文中除了寫石橋、流水外,還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了彩燈、花船及禮花,寫一個古鎮爲什麼要這樣寫?

表現了古鎮水鄉在改革開放後充滿了生機,反映了周莊人們的幸福生活,具有對外開放意識。

4、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並分析所表達的效果。

三、       朗讀附文《江南》,想想詩中描寫的江南與課文描寫的江南有什麼不同?

四、        背誦“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也無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       佈置作業 。

《周莊水韻》教學設計 篇九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單元的遊記教學,意在讓學生了解祖國山川壯麗可愛,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本篇課文屬於寫景抒情式遊記類散文,旨在讓學生了解遊記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遊記的寫作方法,學習課文中寫景時運用的多種修辭手法及生動形象的語言,並能在寫作中運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滲透在遊記中的感情,並品味散文的語言風格。

周莊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周莊的意義就不僅在欣賞、旅遊的價值,更應該是我們汲取民族歷史文化營養的臍帶。課文包含一種韻致,兩相聯繫,三次遊歷,四個畫面,四種方法。

二、學生學情分析

在學習《巴東三峽》的基礎上,理解了山河的壯麗可愛。現階段的中學生感情豐富,有着獨特的審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課文文字清麗,似一幅幅充滿流動感的畫面,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想象和個人內心的情感。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八年級學生已經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預習領會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大意。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攝入的信息量比較狹窄,不能主動地、積極地合作探究學習。個別學生對語文缺乏興趣,依賴性較強,學習較爲被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情景和感受。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品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4)學會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掃清字詞障礙。

(2)通過多種閱讀方式瞭解文章內容及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感受。

(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要求學生根據畫面想象文中描繪的情景。

(4)增強語言的感悟和運用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整體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瞭解祖國如詩如畫的水鄉風貌,感受祖國河山的美好。

(2)引導學生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品味清新優美的語言,欣賞出周莊水韻的古典意境。

2、難點:走出文本,聯繫歷史與現實,對周莊歷史人文的當代價值做出正確的評價。

五、教學策略設計

採用多媒體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遊記散文的基本知識。採用通讀、討論、交流見解、歸納總結等方式,啓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好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遵循母語教學的規律,按照感知——理解——欣賞——評價的閱讀心理規律教學。先整體感知,再局部揣摩,最後整體評價。新課標認爲“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過程。”教師應該始終注意閱讀探究的方向——文本,在平等的對話中,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親近周莊,走出文本,評價周莊。指導學生將課堂學習和社會生活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閱讀中能知人論世,對課文做出評價,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如歌曲導入法,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問題情境的設計:要從學生的經驗、生活出發,注意目的性、把握難易性、力求新穎性、強調開放性、體現層次性,採用整體分解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礎上歸納主旨。

六、教學媒體設計

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授課,爲創設愉悅的教學氛圍,建構清晰的知識體系,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周莊圖片,突破想象難關,以期利用網絡資源,製做多媒體課件,發揮網絡信息量大創設情景生動的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的整合。通過多媒體課件,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縮短了語言與聯想的距離,拓展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