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圓柱和圓錐教案多篇

圓柱和圓錐教案多篇

圓柱和圓錐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P29頁第1——3題,完成練習五。

教學目標:

1、複習,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

2、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有條理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圓柱、圓錐的特徵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過程:

一、複習圓柱與圓錐的特徵

1、圓柱的特徵

(1)教師出示畫有形狀、大小以及擺放位置不同的幾個圓柱的幻燈片.指名讓學生回答:這些圖形叫什麼圖形?(圓柱)有什麼特點?

(圓柱是立體圖形,圓柱有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有無數條高。)

2、圓錐的特徵

(1)圓錐有哪幾個部分?有什麼特點?

(是立體圖形,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只有一條高。)

(2)做第29頁第1題

二、圓柱的表面積

1、出示畫有圓柱的表面展開圖的投影片.先讓學生觀察,然後讓學生回答

圓柱的側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麼形狀的?

(長方形或正方形)

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

(底面的周長高)

爲什麼要這樣計算?

(因爲: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長,高=長方形的寬)

2、表面積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3、第29頁第2題中求圓柱表面積的部分。

三、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1、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

(底面積高)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把圓柱切割開,拼成近似的長方體,使圓柱體的體積轉化爲長方體的體積。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推出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圓柱體的體積計算的字母公式是什麼?(V=Sh)

2、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用底面積高,再除以3)計算圓錐體積的字母公式是什麼?(V=1/3Sh)這個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通過實驗得到的,圓錐體的體積等於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

圓柱和圓錐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教材第9~10頁的例1和第10頁的練一練,完成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和發現圓柱、圓錐的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認識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與生活的關係,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

教學難點:

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及空間觀念的形成。

教學資源

課件、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圓柱或一個圓錐形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課件出示:圓柱、圓錐、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的示意圖

2、教師:這麼多物品,你知道它們各是什麼形狀嗎?

指名學生分別說。

談話:回憶一下學過的圖形各有什麼特徵?學生回答。

談話:不論長方體還是正方體,它們都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立體圖形,你知道圖(4)是什麼形狀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圓柱

圖(5)是什麼形狀?板書:圓錐

你能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你見過那些圓柱和圓錐?(指名學生說,如鉛筆、煙囪、套管、鉛錘等)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進一步認識圓柱、圓錐。

二、合作探究,認識特徵

(一)認識圓柱的特徵

1、激發興趣、提出問題

談話:對於圓柱和圓錐,你想知道有關它們的哪些問題?

學生回答,教師把有關圓柱、圓錐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談話:同學們真聰明,提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一下圓柱、圓錐的特點,其它問題我們以後再來研究,好嗎?

2、認識圓柱的底面和側面

教師出示圓柱實物並將直尺靠在圓柱實物邊上,告訴學生上下粗細相同的圓柱叫直圓柱。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實物,仔細看一看。

①先看一看,你認爲它有幾個面?

②再摸一摸每個面有什麼特徵?

③然後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手中的實物和同學的實物有什麼特點?

圓柱和圓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中感知並發現圓柱和圓錐的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的底面、側面和高。

2、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積累立體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探索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2、進一步體驗立體圖形玉生活的聯繫,感受立體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難點

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教學方法

分析中歸納解題方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與內容設計

一、複習導入

二、新授

1、拿出圓柱和圓錐,說說它門的特點。

2、你能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柱和圓錐形的嗎?

3、現在我們首先來研究圓柱。

(1)請以小組爲單位,仔細觀察桌上的圓柱,看看它有哪些特點。(提示:從面、棱、頂點和高這幾方面來研究。)

(2)請一位同學代表你們組來說說你們發現了什麼?

(3)老師現在有問題要問大家:圓柱上下兩個圓有什麼關係,怎樣驗證?

(4)我們稱這兩個圓爲圓柱的底面,也就是說圓柱有兩個底面,一個側面。

(5)圓柱的高指什麼?你有辦法測量嗎?說明圓柱有多少條高,長度有說明關係?

(6)誰能完整的說一下圓柱的特徵。

1、教師提問:現在找找請你們帶來的東西中,哪些是圓柱?請把圓柱舉起來。

2、舉出學生帶來的東西中不是圓柱的例子。

3、揭示實物圖,出現圓柱幾何圖形。

教師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細相同的直圓柱,我們叫它圓柱。

出示高、低不同的兩個圓柱。

用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圓柱的高。

使學生明確: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4、下面我們來認識另一個立體圖形——圓錐。

三、鞏固練習

四、全課總結。

八、作業設計

課本20頁練習五4、

欣賞一下生活中的圓柱和圓錐。

九、板書設計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

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圓錐,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形,側面一個曲面。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內容較簡單,但作爲教師,我們並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給學生有關圓柱和圓錐的特徵這一層面上。研讀教材,我發現教材力求體現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感知圓柱和圓錐的特徵,這與教師單純地教給學生圓柱與圓錐的特徵是有本質不同的。如果教師要教給學生這些知識的話,可能5分鐘的時間就夠了。但同樣的,學生也可能很快就遺忘了。讓我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是,我很清楚自己在這節課中應該體現怎樣的教學理念,應該怎樣讓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學習,但實際操作時,卻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沒有很好地達成自己課前預設的教學效果。

國小六年級數學《圓柱和圓錐》教學反思

本節課中,學生不僅掌握了圓柱的特徵,而且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反思教學過程,我體會如下:

在教法上能充分利用圓柱形實物,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認識了圓柱的特徵,使學生對圓柱的特徵有直觀的認識,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對新知識是好奇的,在教學新知識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做一做,採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表達自己的

思維過程,整體地感知圓柱的特徵。在討論圓柱的側面時,設置懸念,先讓學生猜一猜圓柱的側面展開會是什麼圖形,通過猜測再進行驗證,認識到長方形與圓柱側面積之間的關係。在練習階段,我設計了針對性練習和發展性練習,在形式,難度,靈活性上都有體現。判斷題有利於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後的填空題進一步鍛鍊了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在實際生活中,圓柱形的物體很多,學生對圓柱都有初步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實際問題打下了基礎。

圓柱和圓錐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練習二第1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圓柱的側面積怎麼求?(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圓柱的表面積怎麼求?(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二、實際應用

1、練習二第7題

(1)學生通過讀題理解題意,思考“需要白鐵皮多少平方米”是求幾個面的面積?(側面積)

(2)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於課堂練習本上。

(3)集中分析評講。

2、練習二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這道題,集體訂正。

3、練習二第9題

指名板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於課堂練習本上。

4、練習二第10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這個“博士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分別求哪些面的面積?

(3)學生自主完成。

(4)集體評講,注重後進生輔導。

5、練習二第11題

(1)學生讀題。

(2)提問:要想求“這根花柱上一共有多少朵花必須先求什麼?。

(3)學生獨立完成

6、練習二第12題

(1)學生讀題。

(2)引導思考。

(3)集體練習

7、練習二思考題(學有餘力學生完成。)

引導思考:截成3段截了幾次?一共多了幾個面?幾個什麼樣的面?那麼表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釐米呢?如果截成4段、5段會做嗎?接下來學生練習。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練習,你對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四、課堂作業

基礎訓練。

圓柱和圓錐教案 篇5

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知道圓柱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圓錐是由一個圓和一個曲面圍成的;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能舉例說明。圓柱和圓錐,能判斷一個立體圖形或物體是不是圓柱或圓錐。

2、使學生知道圓柱側面展開的圖形,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計算方法,並認識取近似數的進一法。

3、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說明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單元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

單元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一)圓柱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材第3~4頁圓柱和圓柱的側面積、“練一練”,練習一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能正確判斷圓柱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2、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側面,理解和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一個長方體模型,大小不同的圓柱實物(如鉛筆、飲料罐、茶葉筒等)若干,圓柱模型;學生準備圓柱實物(要有一個側面貼有商標紙或紙的圓柱體),剪下教材第127頁圖形、糨糊。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的特徵,掌握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認識圓柱的側面。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板書: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麼特徵?

2、引入新課。

出示事先準備的圓柱形的一些物體。提問學生:這些形體是長方體或正方體嗎?說明:這些形體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柱體。通過學習要認識它的特徵。(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圓柱的特徵。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圓柱形物體,仔細觀察一下,再和講臺上的圓柱比一比,看看它有哪些特徵。提問:誰來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徵?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1)認識底面。

出示圓柱,讓學生觀察上下兩個面。說明圓柱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板書:——底面)你認爲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老師取下兩個底面比較,得出是完全相同或者大小相等的兩個圓。(把上面板書補充成:上下兩個面是完全相同的圓)

(2)認識側面。

請大家把圓柱豎放,用手摸一摸周圍的面,(用手示意側面)你對這個面有什麼感覺?說明:圍成圓柱除上下兩個底面外,還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追問:側面是怎樣的一個面?(接前第二行板書:側面是一個曲面)

(3)認識圓柱圖形。

請同學們自己再摸一摸自己圓柱的兩個底面和側面,並且同桌相互說一說哪是底面,哪是側面,各有什麼特點。

說明: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側面圍成的。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在說明的基礎上畫出下面的立體圖形:

(4)認識高。

長方體有高,圓柱體也有高。請看一下自己的圓柱,想一想,圓柱體的高在哪裏?試着量一量你的圓柱高是多少。(板書:高)誰來說說圓柱的高在哪裏?說明: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在圖上表示出高,並板書: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圓柱的高是多少,怎樣量出來的。提問:想一想,一個圓柱的高有多少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板書:高有無數條,高都相等)

3、鞏固特徵的認識。

(1)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2)做練習一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不是圓柱的要求說明理由。

(3)老師說一些物體,學生判斷是不是圓柱:汽油桶、鋼管、電線杆、腰鼓……

4、教學側面積計算。

(1)認識側面的形狀。

教師出示圓柱模型說明: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如果把圓柱側面沿高剪開再展開,它會是什麼形狀。現在請大家拿出貼有商標紙的飲料罐(教師同時出示),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教師示範)然後展開,看看是什麼形狀。學生操作後提問:你發現圓柱體的側面是什麼形狀?

(2)側面積計算方法。

①提問:得到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跟圓柱體有什麼關係呢?請同學們看從第3頁最後兩行到4頁的“想一想”,並在橫線上填空。提問“想一想”所填的結果。

②得出計算方法。

提問:根據它們之間的這種關係,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算?爲什麼?(板書: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3)教學例1

出示例1,學生讀題。指名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提問: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

2、做圓柱體。

讓學生按剪下的第127頁的圖紙做一個圓柱體。指名學生看着做的圓柱體說一說圓柱的特徵,邊說邊指出圓柱的各個部分。讓學生說一說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

3、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人板演,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集體訂正,要求說一說每一步求的是什麼。

4、思考:

如果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

四、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一第2題。

家庭作業:練習一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