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如何將德育工作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如何將德育工作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如何將德育工作和傳統文化相結合

西長髮中學 宋向陽

隨着時代的進步,社會對教育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於一個國家非常重要。如今,教育水平已經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最重要依據。西方國家爲什麼發達?因爲他們的教育水平高。正是因爲有良好教育的國民,他們才能在城市、人文、法制、經濟等各個方面領先世界。爲此,近些年我國對教育制度不斷進行優化,以適應新的時代要求,這是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也是國家爲培養出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爲了使中國在未來更加強盛而做出的努力。

德智體美勞,德居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到“德”字,我的腦海裏出現的詞彙是德行、品德、德才兼備、“八德”。德即做人的準則,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人倡導的八德和《守則》、《規範》相比較,我認爲前者見效慢卻是根本,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八德”是傳統,一位資深人士講,解決21世紀的問題,唯有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什麼東西是我們應該堅持固守的,什麼東西是形式主義花哨,這應該是我們常想的問題。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中學生處於從個體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階段,他們生理和心理上正發生着變化,他們的智力水平、情感體驗和知識經驗等都在這一時期有了飛速地發展。同時,身心變化快速、社會經驗缺乏與適應能力不足。就目前我校的學生狀況來看,學生來自農村,思想單純、思維敏捷、好勝心強、敢於探索,是潮流文化的追隨者和崇拜者,相對城市孩子而言,在傳統文化的學習方面更具優勢,也正因爲如此,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傾向和道德行爲,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的情況下,本課題的研究更具有實踐意義。

教育就是要教人做人、教人求知、教人認識世界認識自身,我認爲這是德育的首要任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又要依託於各學科文化知識,故而我理解要逐步滲透,滲透尊師重教,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的原則,做有思想、有感情、有才能的人,真心實意地對人對事,我認爲這些比較重要。滲透是方式,手段,沒有方式手段,德育教育的目的便很難實現。

二、傳統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德育的關係,實質上是德育與文化的關係。從總體上來看,文化與德育之間是一種相互蘊含、雙向互動的辯證關係。文化是德育的母體,德育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無一能離開對文化的繼承、借鑑和創新,德育的目標實質上是把一個人塑造成屬於特定文化羣體和文化環境的“文化人”。同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和思想道德修養內容,其中的許多思想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與現代德育理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現代德育的寶貴資源。

三、如何更好將傳統文化與德育完美融合

之前多年的教育工作沒有想到怎樣進行德育教育,但其實有意無意地也在進行着德育教育。無論是學科教學、班級管理還是政教輔導,現在想來都是以德育爲核心來開展工作的。學科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從作文指導中進行德育滲透;班級管理中注重班團會、早晚學生例會、課前5分鐘演講等時間段對學生進行認識自己、他人,認識社會、自然、人生的教育,尊師、感恩、責任、榮辱、誠信等等的教育;政教輔導注重領悟上級教育部門的文件精神和我校德育工作的整體部署,據此開展工作。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總結出3方面重點內容能夠更好將兩者相融合。

1、學科教學突出一個“法”字

“法”即方法、模式,我努力着,想着“有法可依”,教學上要有自己的絕招,走自己有特色的教學之路,要探索,要摸着石頭過河,要緊跟時代教育發展的形式,要密切配合我校教學模式改革,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積極主動的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的生活化作文教學之路。“有法必依”,把握事物本質,堅持原則不動搖,生活化作文就是我的教學原則,因爲作文即生活,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我要堅持。講章法又不能拘泥,內容就是這麼個內容,是固定的,是死的,形式卻是活的,教學有法亦無法,那種方法最好當然是成效說了算,以高效課堂爲出發點,如果能夠無法勝有法,隨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一種境界。我的作文教學之路完全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用學生自己的習作講作文,品生活,滲德育比較容易走進學生的心靈,引起同伴們的興趣和注意,激發他們趕超的競爭意識。在習作講評中,只要發現好的思想、好的情感、好的句子,哪怕一兩句,我就大家鼓勵,突破成見,走出自我的小圈子,開創一個生機盎然的作文課堂。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寫作興趣,又無聲無息地教會了學生做人做事、合羣、善良、積極向上的心態等等。而這些卻正是作文的中心、主題,它來源於我們的生活實踐。所以要引導學生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讓學生自己發現、總結出作文的真諦,認識到作文即做人,如何吃飯、如何睡覺、如何學習工作、如何休息、如何接人待物、如何對待自身他人、自然社會人生、如何活得更有價值等等一系列問題,在習作中只要有一點涉及,就領着學生討論挖掘。實踐證明,每一個學生對真理都有一種熱情、衝動,他們很喜歡,喜歡就是硬道理。觀察瞭解學生喜歡什麼、瞭解什麼,抓住契機,這就是突破口,深入進去加以引導,自然會有成效,而且應該說施的是長效肥。

2、班級管理突出一個“愛”字

我想一個“愛”字可以揭示教育方式方法的實質,愛有親人之愛、朋友之愛、師生之愛、真理之愛,愛的列車還可直達博愛之彼岸。愛最重要,我們都有認識,但是關鍵是要學會愛,自己先學會愛,然後教會學生如何愛。如何理解“愛”,我先把他解讀爲褒義詞。愛是世間最美的語言、最美的情感,人人渴望、人人追求,無可厚非。再把它看成貶義詞,他可能成爲僞善的代名詞,可能是謀取私利的工具,道貌岸然地說着愛,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的卻是要達到自己的私慾,這是可恥的愛。最後我把他看成是中性詞,愛是自然界在自然不過的事,與生俱來,“人之初,性本善”是自然規律,教育就是要保持、發展這一本性。以一顆平靜、淡泊的心去對待“愛”,愛不會傷到你,流行歌曲中因愛而傷的故事傳唱不衰。愛到順應自然,愛到悄無聲息,愛到自己和他人都意識不到有什麼不應該,正所謂平平淡淡總是真,真最可愛、情最動人,真是愛,假是恨,愛恨交織就是人生。愛恨的辯證統一就是對人生的感悟,想通了就快樂,豁然開朗、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頂,生之意義與價值便了然於胸、超然物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愛的實驗——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試驗”,愛的故事——《一位母親與家長會》很值得品味。理解了愛,在班級管理中就能落實好“愛”,做到愛要平等,愛要喚醒,愛要堅持。

對於愛,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態度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其它問題都不是大問題,水到渠成是自然的事。比如你真心愛學生,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真愛會讓你夜不成寐、夜以繼日、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百思而不得其法,靈光一現,藉助家長外援的力量,溝通交流,堅持住。事因難能所以可貴,什麼事如果幾次努力就見效的話,那怎麼能體現出一個人教育藝術和愛的水平。多年教學實踐,我和學生及家長溝通交流的作文、信件,積累到現在已有一大箱稿紙,閒暇讀來是一種享受。讓家長看到我們的真誠,贏得家長的信任是班主任工作成敗的關鍵。愛是動力火車,長期艱辛努力的駕駛,一定會抵達學生和家長的心靈的深處。作爲一個老師,在節日到來之時,你收到過多少來自學生乃至家長真心的祝福短信、電話,那時我們會真正體會到教育工作真的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幸福。爲人處世乃至德育教育,千言萬語一句話:“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學生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是我們心中的太陽,是我們頭頂的上帝,我們要真誠地尊敬他們、引導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在愛的天空裏健康成長。

3、政教輔導突出一個“悟”字

悟即悟性、醒悟、悟透,悟透素質教育的根本,悟透傳統文化,悟透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精神,悟透做人要紮好三個根,做人教育、因果教育、斷惡修善教育。凡是在悟,悟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等問題,悟透之後才能耐心細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落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這應該是當務之急。

人生就是一個從領悟、到感悟、到覺悟、再到開悟的過程,這個過程艱辛漫長,環環相扣,哲理通天接地,經過用心去感悟之後,都能使自己的靈魂與思想得到一次昇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還在品嚐中。悟是一種思考,也是一種姿態,它讓我們接近生命的本真,獲得生活的質感。

標籤: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