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德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門給予其高度重視,並根據現如今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日常表現,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教師在德育教學中,不但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體差異性,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還要滲透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煉其中的精髓,用祖先的智慧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提高德育教學效果最大化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讓學生深刻了解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並將其進行傳承和發揚。

國小德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一、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德育素材

(一)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着豐富的禮儀文化

自古以來我國就被稱爲禮儀之邦,懂禮、習禮、守禮、重禮是古代社會的道德規範,也是一個社會文明的象徵。在古代,人們將“禮”視爲一種崇高的精神和文明,不僅體現在對宇宙天地的敬畏,對德性的追尋,對和諧的追求,對人本身的期望和寬容,還體現在對審美情趣的重視和培養,以及對社會秩序的協調。在國小德育教學中,禮儀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受到禮儀文化的薰陶,才能夠深入理解尊師敬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

(二)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着愛國主義精神與憂患意識

“憂國憂民,以天下爲己任”表現了古人對國家的統一、安寧、穩定、發展的期待和嚮往。正是因爲古人具有崇高的愛國情懷,纔會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決心;纔會有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豪言壯志;纔會有杜甫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憂國憂民情懷。我國古代的李白、杜甫、林則徐、屈原、岳飛等偉大人物,無不懷有忠貞的愛國情懷。這些名人和名句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刻骨銘心,表現了中國人民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體現了熱愛祖國的河山和人民、關心祖國前途和命運的情懷。將其滲透到國小德育教學中,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慾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着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是中華文化中自強不息精神的重要體現。從古至今,中國人民都懷有一腔奮進的熱血,有着不屈不撓和永不言敗的精神。真是因爲具有永不言敗的精神品質,纔會有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而他所創作的《論語》也經久不衰,受到世人的歡迎和擁護。也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在逆境中奮進,在困境中崛起,如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斷臂女孩雷慶瑤;殘奧之星王燕紅等鮮明的事蹟。

(四)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着團結和諧的人際交往美德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學思想對“和”的思想進行了闡釋,主張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在人際交往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張“和爲貴”,要以寬厚處世,協和人我,從而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在人與自然中主張“天人合一”。現如今,國家在發展中也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倡議。由此可知,“和”在人際交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正因爲有“和”,國家才得以安定團結,百姓才能夠安居樂業。要想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就要從國小生做起,運用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交往美德,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讓學生掌握交往藝術,並將其付之行動。

二、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小德育教學中的新定位

(一)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小德育的重要內容

德育是我國教育史上的一塊里程碑,對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綜合素養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德育教學中,並與之相結合,不但能夠昇華德育教學的重要價值,還能夠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中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德育教學中,能夠健全學生的品格和人格,端正學生的心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準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髮現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將其進行傳承和發揚。在德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藉助時間、空間等一切可以藉助的資源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藉助“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日,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思想教育。

(二)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小德育的生機與活力

所謂的德育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發展特徵,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德”與的德育教學相關內容異曲同工。將其滲透到國小德育教學中,不但能夠賦予德育教學新的生機與活力,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而實現德育教學目標。現階段,大部分國小學校在德育教學中開展了“經典誦讀”文化活動,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爲師生修身、正心、養德的主要精神食糧,爲國小德育提供着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優秀傳統文化在國小德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教材中

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保障,任何活動的進行都需要教材作爲依據。同時,教材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基礎,其中思想品德等學科,能夠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達品德內容,不但能夠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讓學生受益匪淺。教師在德育教學中,要想有效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併發揮其存在的價值,就要將其融入到教材中,通過生動有趣的內容,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此外,還可以編寫一些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讀物,將所在區域的美德故事以及人物等編排到讀物中,以便提升學生的認同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德育的效果會非常明顯,教學成果也會比較理想。

(二)開展各種優秀傳統文化朗誦活動

在國小德育教學中,教師要想將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其中,並運用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來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就要根據相關內容,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到德育教學中,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可以開展各種優秀傳統文化朗誦活動,通過《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優秀古典作品,設計和制定朗讀計劃。可以通過晨讀的方式讓學生加強對這些書籍的瞭解;也可以通過朗誦比賽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欣賞、理解,感受古典文獻的內涵與價值。教師還可以善於運用國小生好勝心強的性格特點,組織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競賽的內容包括我國傳統的禮儀文化、道德品質以及頑強不息的精神等,讓學生列舉相關人物實例,並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還要及時評價學生的競賽結果,對於優秀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這種朗讀和比賽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古典書籍的熱愛與興趣,進而提升其自身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優化自身的內在素質能力,進而提升其整體的德育素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小德育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不僅符合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門提出的教學要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求。因此,在今後的德育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發揮出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無窮價值,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爲學生今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鑑文,黎大勇,施建平.國小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於廣州市黃埔區15所重點國小的調研[J].科教導刊(下旬),2017,12(04):135-136.

[2]黃水珍,崔振彬,韓豔紅,等.傳承優秀文化,構建文明樂土:將傳統文化融入國小思想品德課程的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16(03):128,153.

[3]于晴,李寧,劉曉輝.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對國小生德育的價值及其融入途徑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19(14):183-185.

[4]陳桂虹,阮秀章.“指尖”上的傳統文化——國小品德課中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踐行[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13(12):165-168.

[5]郭海秀,許豔玲.淺談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職德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1):206-208,236.

標籤:德育 滲透 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