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國小四五年級—數與計算的教學

淺談國小四五年級—數與計算的教學

淺談國小四五年級—數與計算的教學

派潭鎮鎮七境國小馬建好

我在四年級講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之後,出了一道題,計算125×18,許多學生用剛學習的豎式乘法得到積爲2250。接着我就進行了評講,結束時,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一位學生站起來,問道:“老師,我還有一種算法,把18拆成10和8,用10乘125得1250,再用8乘125得1000,然後相加,等於2250.這樣做可以嗎?”這一問題令我感到十分意外,但仔細一想:對呀!這道題可以不用豎式去算。於是對該同學給予了鼓勵和表揚。這位學生充分利用了自然數的分解和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達到了又對又快。數與計算自古以來一直是人類生活、生產必須用到的知識和技能,數與計算教學也歷來是國小數學教學的重點。新課程實施以來,又賦予了數與計算新的內涵,數與計算教學內容不僅包括數的概念和數的運算方法,還包括了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能力。現就四五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數與計算”部分的教學談幾點體會:

一、理論聯繫實際,提高學生對數的認識

在數數過程中,體會數的意義;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掌握數的讀寫;結合實際背景,認識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在觀察比較中,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教學過程中要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加強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估算意識,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更要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答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會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要適時地讓學生能夠根據教材所提供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並且能夠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答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二、在教學中探索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能力

在具體情境中,探索並掌握乘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交流過程中,歸納估計的方法,適當地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乘法的運算定律。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要運用學過的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提供豐富的實際問題,來鼓勵學生根據運算的含義運用乘法解答實際問題,還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在生活中去尋找能夠用乘法解答的問題。例如:“幾名學生想每人幫助5名希望國小的同學,他們想送給希望國小的同學每人一本9.8元的《國小生字典》和一套11.2元的文具。求每人要花多少錢。”引導學生得出三種計算方法:

⑴9.8×5=49(元),11.2×5=56(元),49+56=105(元);

⑵9.2+11.2=21(元),21×5=105(元);

⑶9.8×5+11.2×5=105(元)。

三、在除法教學中提高估算能力

注重學生的探索過程,提高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計算方法;在計算過程中提高估算能力,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提高他們的估算能力。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價值,是發展學生數感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不論是學習新的知識,還是鞏固練習已學過的知識,都應該讓學生先估一估,然後再算一算。

四、認識小數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數據的收集過程中,應讓學生認識到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學生認識了生活中的小數之後,我們要讓他們到生活中去觀察小數的應用情況,以便他們進一步拓寬對小數的認識。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了解商店貨品價格的表示方法,從而使學生會讀寫商品的單價,並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學會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和乘除法,會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數據。

五、感知方程的多樣性,感受方程在生活中的應用

創設豐富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密切聯繫生活實際,並利用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師在建立方程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實際問題中各個量的含義,分析其中蘊含的數量關係,從而尋找等量關係,一定注意不要讓學生機械地學習知識,要注意對學生靈活思維的培養。教學中,要因題而異,指導學生去找出題中的數量關係。學生都知道:等式兩邊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等式兩邊都乘以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爲0的數),等式仍然成立,但遇到“3-ⅹ=2,32÷x=4”這樣的問題,學生卻不會解決。這時就要讓學生從學過的加、減、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入手。這樣,類似的問題學生就能迎刃而解了。

總之,在中高年級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要會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特別是列式計算能力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