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通用多篇

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篇一

摘要:大學生作爲一個在社會上備受關注的羣體,心理波動十分顯著,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或在心理上存在問題的人佔有一定的比例。本文查閱參考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試論體育鍛煉對緩解心理壓力正確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對大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大學生作爲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羣體,心理波動是顯著的,對各種應激的承受能力也處於逐漸發展過程之中,在面對各種緊張生活事件時,很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的應激反映,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據有關調查顯示,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礙的,在大學生羣體中佔有比較大的比例。所以,我們應該努力改變這種狀況,通過體育鍛煉,促進和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緩的。

1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1.1心理素質不穩定

大學生的年齡處於親少年和成人之間,遇事的情緒波動較大,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內心的波動大,對很小的刺激容易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一時會極其消沉,一時又會因爲有希望而忘乎所以。對事物的認識有時看不透,抓不住事物的本質,理解片面、偏激,甚至“鑽牛角”,想不通。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常常不成熟,容易走極端。心理素質的不穩定,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1.2對大學校園生活的不適應

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由於省份不同,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家境因素,氣候等方面存在着差異,再加之有不少大學生在家時過於依賴父母的照料、愛、生活起居、獨立生活的能力極差,當進入大學後,大學生就要面對全新的生活環境,全新的生活方式,學習的自覺性等等,完全需要依賴自己獨立完成,有些學生無所適從,不知所措,這就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不安,如不能正確面對現實的差異,不能從困境中走出來,那麼隨着挫折感的增強,不良情緒的上升,長期下去必然會造成心理障礙。

1.3家庭貧富差異帶來的不健康心理

大學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收入也不同,入學前,適應了家庭的生活狀況,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操心,一心投入學習,進入大學後,同學的朝夕相處,生活水平明顯拉開了距離,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有些能正確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學校的勤工儉學,減輕由於家庭收入低帶來的困惑;而有些學生卻不以爲然,盲目攀比,當對願望無能爲力時,不良心理膨脹,壓抑之下產生嫉妒、自卑、缺乏自信心、思想不通,甚至有些學生爲了達到目的,通過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利益,正因爲這種不正確的思維觀念,是一些大學生迷失了方向。

1.4人際交往的障礙

人際交往對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於大學生的心理不成熟和社會複雜性,一些學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如處理不當,會產生相互間的猜疑、冷漠、敵對,隨之而來的是緊張感、壓抑感、孤獨感與不安全感,其內心非常苦惱,精神很不愉快,這種痛苦複雜的心理狀態達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各種不同的心理障礙。

1.5戀愛造成的不良影響

隨着社會的發展,現今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戀愛現象非常普遍。大學生的心理並不穩定,不完全成熟,在戀愛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不順利的時候,也有失敗的時候,當出現挫折時缺乏處理情感糾葛的能力,一度陷入悲觀的漩渦,不可自拔,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是絕望。不能正確對待失戀,心理上的創傷就易導致心理異常。

2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和作用

2.1體育鍛煉可以提高智力功能

智力功能受非智力影響大。智力功能是指個人在認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分析能力。非智力功能指人在認知事物,掌握知識過程中的興趣、情感、性格等心理活動。由於大學生在校期間的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腦力勞動的強度大,通過體育鍛煉,加強呼吸、血液循環和神經細胞興奮與抑制的交替,培養學生的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穩定的情緒、廣泛的興趣,提高反應能力,提高學習成績,減緩疲勞,是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2.2健康的身體是爲良好的心理狀態打好基礎

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條件和保證,若大學生患有某些生理疾病或生理機能低下,這時他的生活以及學生會帶來負面影響。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生理功能,改善機體健康水平,從而預防和消除某些生理疾病。

2.3體育鍛煉可以緩解心理壓力

人體受到某種壓力時,在大腦裏形成一個強刺激,從而引起一個興奮竈,使人陷進痛苦。如果這時候去從事體育運動,就可以轉移大腦皮層中的興奮中心,運動中樞的興奮就會抑制痛苦中樞的興奮性,這時候往往只注意身體的運動,而把煩惱拋到腦後,起到了轉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於大腦活動的調節,從根本上緩解壓力。

2.4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大學生的情緒

情緒是以主體爲中介的一種心理活動形式,它由客觀事物與人們的需要的關係所決定。體育鍛煉蘊藏着許多刺激,例如:競爭、冒險、成功與失敗等等,這些都會相應地引起主體情緒的體驗,這是體育鍛煉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也是體育鍛煉的魅力所在,體育鍛煉對情緒狀態的改善常用於檢查體育鍛煉的心理健康影響的重要指標。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情緒狀態的改善具有短期效應和長期效應,短期效應產生於活動過程中和活動的結束,能給人帶來舒適和流暢的感覺。由此產生對運動的直接興趣和享受,轉變爲長期效應,許多學生能堅持不懈的進行鍛鍊。

2.5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適應能力

積極進取、勇於拼搏的競爭精神,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事業取得成功的必備素質之一。體育鍛煉作爲一種具有豐富強烈的情緒體驗活動,是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培養堅強意志,獲得奮發進取精神的有效手段。運動過程總是帶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通過老師的指導、同學相互間的鼓勵和自身的努力,而完成了動作,且不斷地成功和超越,獲得了奮進向上的積極情緒體驗,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堅強意志。室外環境下的體育運動,要經歷風吹日曬,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參與者必須具備頑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利於提高學生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2.6體育鍛煉可以塑造學生良好的人格

統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誌之一。體育對學生人格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①學生正處於發育的敏感生理期,通過體育不失時機地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練就強壯的體魄,爲其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②學生的性格、氣質、能力、價值觀、道德觀處於幼稚待發展階段,可塑造性很強,而體育過程模擬社會的特點,對人格的形成發揮直接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是在正確的人生觀和信念的支配下,樹立遠大的理想,使思想認識、行爲相一致。體育運動能磨練人的性格,使人變得堅強、剛毅、開朗、樂觀。在集體項目中,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和榮譽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2.7體育鍛煉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種最爲可貴的品質,它能使人在挫折中崛起。縱觀古今中外,在事業上有成就者,大多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心是超越自我的內在動因,是人走向成功的基石。體育競賽不僅是對手之間的體能、機能和智慧的較量,也是對每一個學生心理素質、意志品質的考驗。災區的體育比賽勝利之後,每一個人都會有一種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正是這種體驗,使學生產生自信心,既是比賽失敗,在經過總結,找差距,再勤學苦練之後取得成功,獲得的自信心還會更加堅定。

2.8體育活動有助於大學生人際關係的改善

當代大學生受各種學習、考試壓力的影響,以及現代網絡技術的應用,獨立自閉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多,參加各種羣體活動大大減少,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增大,從而造成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情交流,人際關係疏遠。體育運動則能打破這種隔離和孤獨,讓不同院系、年齡、性別的人相聚在運動場上進行平等、友好、和諧的活動和比賽,使人與人之間產生親近感。他們不用言語,有時只需通過一個手勢或幾個動作就可以直接和間接的溝通信息,交流心聲,自覺或不自覺的產生一種情感,並能獲得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例如籃球運動和足球運動等多人數配合運動,運動的精華就在於配合的默契和彼此的信任,在運動中不自覺的已經形成了一種信任,並且運動之後依舊保持着這種信任,類似的項目都需要同學們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尊重。同時體育活動對於改善大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培養集體主義觀念都有重要作用。由此,大學生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結識更多的同學和朋友,大家和睦相處,友愛互助,這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將令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從而有更好得校園生活。

3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等院校應爲大學生的體育鍛煉創造有利條件,積極組織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引導和調動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激發大學生積極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深刻理解體育鍛煉對大學生所產生的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養成對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終身鍛鍊的思想,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價值,生活中離不開體育,體育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樂趣和作用,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錢建龍。心理學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李崢。心理學新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劉婭。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J]。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xx(1)

[4]王小豔。高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xx(1)

[5]王紅民。學生心理健康與學校體育[J]。體育學刊,20xx(1)

[6]鄧慶標,鍾偉芳。體育鍛煉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效益研究。期刊論文——中外健康文摘,20xx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論文 篇二

摘 要:如今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不容樂觀,因心理原因產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切需要。本文旨在通過調查探求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問題;健康教育措施

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的日益加快,大學生承擔着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日益凸現出來,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然而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發展慢,未能充分發揮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調節作用。因此,通過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現狀分析,有助於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調查

一個月前,我們使用“人際關係綜合診斷量表”、“抑鬱自評量表”與“焦慮自評量表”三種貼近大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生心理聯繫密切的量表對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的新生進行了心理測試調查。此次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低於正常羣體水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集中在強迫、抑鬱、焦慮、恐怖等方面。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研究表明一個人心理健康如果出現問題,那麼他在其他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當代大學生,爲了在激烈的大學聯考竟爭中取勝,幾乎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衝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着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衝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可見如今大學生心理問題愈發嚴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經迫在眉睫。

三、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分析

筆者認爲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原因可以分爲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主要原因可以分爲六點。

1、對網絡產生過於強烈的依賴性

不少大學生一方面因交際困難而在網絡的虛擬世界裏尋找心理滿足,另一方面也被網絡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染上了網癮,每天花大量時間泡在網上,沉湎於虛擬世界,自我封閉,與現實生活產生隔閡,不願與人面對面交往。

2、交際困難造成心理壓力

“踏着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裏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述說衷腸。”這句順口溜實際上反映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交際現狀。現代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爲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不懂交往的技巧與原則。有的同學有自閉傾向,不願與人交往;有的同學爲交際而交際,不惜犧牲原則隨波逐流。

3、學習與生活的壓力

大學生的學習壓力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所學專業非所愛,這使他們長期處於衝突與痛苦之中;課程負擔過重,學習方法有問題,精神長期過度緊張也會帶來壓力;另外還有參加各類證書考試及考研所帶來的應試壓力等等。精神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極可能導致大學生出現強迫、焦慮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壓力主要在於學生不善於獨立生活和爲人處世,還有生活貧困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4、情感困惑和危機

當前,大學生對情感方面的問題能否正確認識與處理,已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大學生的性困惑問題,在性意識與自我道德規範的衝突中產生心理矛盾。其次是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這是誘發大學生心理變異,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極端,甚至造成悲劇。

5、就業壓力

近幾年來,由於社會競爭的加劇,就業市場的不景氣,大學生找工作或找比較理想的工作越來越困難。這對大學裏衆多高年級學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使他們因焦慮、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許多心理問題也隨之產生。

6、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

家庭及外界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成爲誘發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學習節奏過於緊張等等。

大學生的心理困原因概括來說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學生是個承載社會、家長高期望值的羣體,自我成才慾望非常強烈;低,其心理髮展尚未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適應能力較差。正是這欲與不能之間的矛盾導致大學生心理問題頻頻出現,並且人數越來越呈上升趨勢

四、大學生健康教育措施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大學生要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在社交活動中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

2、加強心理訓練,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訓練是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有效渠道。心理訓練應不拘一格,可以通過組織辯論、演講、郊遊、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根據具體對象,充分運用放鬆、暗示、音樂、表象、心理劇、模擬與模仿等心理學技術與方法,結合 其他輔助手段、設施,設計特定的情景,使參與者在其中積 極活動,最終達到改變其心理面貌養成預期的行爲習慣, 提高心理素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要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賈偉。《善待心靈》[M]。北京:di震出版社,2006.143-147

[2]文柯。《心理學改變生活》[M]。北京:世界出版社,2006.229-243

[3]詹姆斯。《心理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64-17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三

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每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它既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原點,又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歸宿。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主要途徑,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形式爲主要方式普及在校大學生心理科學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在校大學的心理綜合素質。然而,作爲一門新興素質教育課程,從課程教育目標、課程教育內容和課程價值定位等方面看,該課程的基礎理論基本延續了傳統主流心理學即“消極心理學”理論,大多數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把關注點放在心理問題學生羣體上,把發現和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作爲教育的重點,既無法從根源上有效預防和徹底消除大學生心理問題,更不可能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方面,對大學生的心理潛能進行充分挖掘和培養,再加上全國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的理解不一致,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逐漸暴露出不足。積極心理學倡導的理念開拓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新視野,構建基於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當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侷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指導思想消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目前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終教育目的應遵循心理教育的總體目標,即幫助大學生開發心理潛能和提高心理素質。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大多是以傳統的消極心理學理論爲基礎,將大學生作爲潛在的心理問題對象,將重點放在“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上並將其作爲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主要出發點,主要關注的是大學生心理髮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缺陷和弱點。在這種消極思想指導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基本上以治療心理疾病、預防心理問題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爲主,在實際課堂教學則以矯正和診斷心理爲重點。這種思想消極的課程體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侷限性,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應發揮的教育功能,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方面,不利於充分挖掘和培養大學生的心理潛能和心理品質。

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欠合理

目前,受“消極心理學”理論的影響,大部分高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爲消除學生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性障礙、抑鬱性障礙、恐怖性障礙、強迫性障礙、疑病性障礙等障礙性心理健康問題。在此教育理念影響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內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極性心理爲主,即以心理問題爲中心,相關的理論研究則主要集中於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表現、預防和矯正方法。心理教育導向和教學實踐,無形之中使絕大部分大學生錯誤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內涵片面理解爲心理問題,誤認爲只有那些心理有問題的大學生才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種教學內容不夠科學的課程體系過於關注缺陷和問題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發展潛能,不利於大學生拓展心理素質和開發心理潛能,也反過來制約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

㈢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缺乏完備的體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首先應具備完整的學科體系,不同心理課程的教學內容互補、教育功能各異、教學方式靈活,教學覆蓋範圍和課程時間安排協調統一,從而構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但目前各個高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都較爲分散,各科之間教學內容重複,沒有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設置缺乏連貫性,過於隨意,沒有及時對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導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嚴重滯後,不能滿足新形勢下不同個性大學生實際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師只憑自己的興趣開課,沒有考慮其開設的課程是否有利於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目標,是否符合當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㈣心理教師素養有待提高

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輔導員承擔,而這些教師很多並不是心理學專業出身,沒有經過心理學的嚴格訓練,沒有掌握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甚至有些心理教師本身存在較爲嚴重的心理缺陷,沒有辦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涵,導致有些心理教師只能採用灌輸式手段授課,心理課程教學質量自然無從談起。不少心理教師憑着自己的感性認識照搬課本理論知識來處理大學生碰到的心理問題,隨便給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扣帽子,視之爲洪水猛獸,並利用一些強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來處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教師素養欠缺導致紙上談兵的理論教學,無助於從根本上提高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對大學生心理造成再次傷害和扭曲。

二、積極心理學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目標體系

高等教育不僅僅要注重知識的傳授,更需要關注職業能力的培養,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綜合型人才,這就要求大學畢業生必須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目前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較爲優越,父母對子女過於溺愛,加上社會環境日益複雜,導致高校大學生羣體容易形成心理問題,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育目標必須重點關注大學生現實生活中心理問題的預防和個體積極心理品質的養成,挖掘當代大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社會適應能力和應對挫折能力,將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教育目標。積極心理學是對以心理問題爲焦點的消極心理學的有效補充和理論昇華,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構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並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實際當中去,有助於促進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迴歸到以人性爲本的教育目標上,確立以促進大學生心理素質全面綜合發展爲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大學生個性差異和全面發展相互統一,心理學教師把大學生化爲具備發展潛力的個體,挖掘和培養大學生內在的積極心理潛質,有效提高大學生髮展積極心理的專業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積極心理品質。積極心理學理念對完善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長遠發展,維護高校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積極心理學理念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並且完善和創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已經成爲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

三、基於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建設

㈠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爲指導,確定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目的

傳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點關注存在心理適應困難、心理行爲失調的特殊個體,其關注的對象只是大學生羣體中的問題學生。而絕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則沒有引起重視,導致大部分學生只能瞭解一些如焦慮性障礙、強迫性障礙、抑鬱性障礙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卻沒有機會認識自身內在潛能進而發展自信的積極人格品質。積極人格品質可以將個體內在的積極力量有效激發,大學生可以發揮自身的潛力,更好地應對和解決現實問題。要認識和發展大學生個體內在積極潛能,使之形成一種日常行爲模式,需要藉助一定的教育途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則可以有效充當這一途徑。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理念有助於改變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對傳統心理學認識上存在的誤區,從根本上重視和鞏固大學生心理的積極特質,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從“問題”模式轉變爲“發展”模式,以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爲中心和歸宿,幫助大學生學會用積極態度來對待心理問題,幫助大學生學會挖掘自身潛力,爲大學生提供積極幸福體驗,從而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指導下將高校心理健康課程體系的教育目標朝着積極向上的方向轉變。

㈡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爲指導,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體系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心理學課程的內容設置要適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實際需求,科學選擇和當代大學生最爲貼近的相關心理主題,從積極的維度入手介紹和解釋這些心理學問題,一般應由必修課和選修課構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課以普及和傳授心理學基礎知識爲主,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幫助在校大學生主動認識和發現自己的潛在積極品質(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積極的人際關係和情感,即傳授幸福的內容和技巧),有助於大學生增強自我心理保健意識,掌握並應用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其自我認知能力、人際溝通能力、情緒調節能力等,最終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積極心理學必修課側重教授幸福的內容和技巧,但積極教育不僅僅是簡單的、獨立的積極心理課程。積極教育可以滲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質培養選修課程中,心理選修課應堅持多元化的原則,根據大學生心理髮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點和不同興趣開設相關的心理課程供大學生自主選擇。不同選修課的主題要有明顯的區分度,不應求大求全,而應注重課程設置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㈢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爲指導,重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內容

積極心理學始終強調心理學家應該重點關注人的積極發展與可持續性發展,它的基礎方法和理論都是緊緊圍繞着“人”來研究,充分發現個體的內在潛能從而讓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積極向上地應付日常問題。傳統心理教育課程的內容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論色彩,因此要實現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價值取向,就必須選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積極內容”來組織心理教學,避免過多采用“消極問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內容應將心理學理論和日常生活有效銜接,引導高校大學生對社會生活事件的心理學意義進行講解和探討,提高大學生解決社會生活事件的能力與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設計上應關注大學生積極人格的發現和培養,遵循大學生主動體驗的原則,從而使大學生通過積極領會和體悟進而自主構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統。此外,課程教學內容應該隨課程教學的不同時期和不同對象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和更換,使課程教學內容處於一種相對動態的調整之中,這樣纔可以爲當代大學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間,從而實現大學生“自主生成”積極心理品質的提升。

㈣以積極心理學理念爲指導,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評價體系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並非單純地向大學生傳授心理學知識,也不是某種心理素質的訓練,而是注重引導和促使大學生心理行爲的改變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因此,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評價,很難從知識的掌握方面進行評估反饋。另外,因爲大學生的心理變化也是一個動態的演變過程,很難用一種明確的尺度來量化大學生心理素質。心理學是一門以大學生個人的直接經驗爲中心的學科,其教學評價方式應該以大學生的自我體驗爲主要評價依據。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完善與優化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教師應該在課程教學的各個階段利用量表施測、自我分析報告和問卷調查等工具與方法,同時結合師生交流、遊戲互動和個別訪談等措施對大學生心理整體狀況進行科學調查,主要考察以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體系的教學效果,確定心理教學模式、心理課程內容、心理課程目標和心理課程設計等是否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是否適應當前大學生心理髮展的實際情況,從而完善心理課程教學效果科學評價機制,並以此優化心理教學模式和調整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科學性與實效性,不斷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的質量。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四

由於處於社會逐步轉型、競爭不斷加劇的新時期,當代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以及社會適應諸方面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心理問題現象頻繁發生,心理障礙人數不斷增長,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的難題,引起了高校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加強有關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創新顯得尤爲重要。結合現代心理學思想,採用符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規律的原則,探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有效路徑,不僅具有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指導價值,而且具有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實踐意義。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1、實施高校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兼顧知識、能力、人格三者的和諧發展,是當代社會提倡的全面成才觀,也是當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據這一理念,幫助大學生構築起以物質支撐、精神支撐、社會支撐作爲重要支柱的人生大廈,將會成爲當代高校的歷史使命。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既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又展現了現代化教育的特色。因此,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對大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舉措。思想作爲行動的先導而存在,大學生的所有活動均建立在心理活動的基礎之上。假如大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沒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會影響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大學生思想問題常常與心理因素相互交織地反映出來,比如,缺乏學習動力、產生人際矛盾、稍遇挫折立即退卻、情緒容易失控等通常與承受力、控制力、協調力不強等心理因素直接相關。對於此類心理問題最好採用心理方法進行處理“心病還需心藥醫”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工程,是高校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

2、實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和諧發展的現實需求

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大學生心理的和諧發展是其整體素質的核心部分。大學生只有心理健康,纔可能正確認識現實狀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勇於克服困難。大學生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關係到智力活動的效率,有助於身體健康與美育發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大學生和諧發展的人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當代大學生具有當今時代的獨特印跡。崇尚科學精神、追求獨立意志、思想推陳出新、個性比較張揚,是大學生的優點所在;同時,容易偏激、逆反心理較重,也是大學生必須正視的不足所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爲了幫助大學生和諧發展而實施的。大學生應該具備對他人的包容之心,學會接納他人,理解他人,使彼此融洽相處。大學生應該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積極接觸社會,主動關注社會,與社會相適應。大學生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同時,科學合理地利用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大學生應該做到自我認知,只有完全瞭解自我,纔可能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接納自我。高校以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爲己任,理應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位大學生都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與訓練,以培養健康的心理個性和較好的心理能力,促進人才的全面和諧發展。

3、實施高校心理教育是開發潛能的必要途徑

人的潛能開發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積澱:一方面是億萬年來人類生命演化的遺傳素質,另一方面是千百萬年來人類社會實踐的精神財富。遺傳素質是先天產生,生而具有的;而精神財富是後天學習纔可能擁有的。教育使得後人能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備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方法,無法簡而化之地內含於普通教學之中。根據當代智力觀點,人的智力由多種智力因素組合而成,每個人的智力之所以不同是多種智力因素組合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重要的不是誰比誰更聰明而是每個人如何聰明以及何處聰明。大學生的潛能都有待進一步開發,關鍵在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提供必要的指導方式,使大學生認識自我的智力結構和掌握對應的開發手段。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理論訴求

1、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想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美國,隨後迅速發展,影響國際心理學界。人本主義心理學實現了西方心理學史上的重大突破,無論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還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活動都做出了獨特的歷史性貢獻。反對自然主義主張的生物醫學模式和機械決定論堅持的行爲主義模式,提倡心理學研究與實踐實現從物化到人化的革新,將人性放在第一位,關注人性的樂觀闡釋和人的潛能與價值開發,是人本主義心理學一貫所堅持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創新,應該突顯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張以大學生的經驗作爲其出發點,創建立足於來訪者的關係,提供給來訪者積極關注、真誠相待的心理環境與氛圍。

2、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想

20世紀90年代,在後現代主義時代精神的影響下,西方興起了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潮。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後現代主義心理學反映了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下,從產業商品向消費商品過渡時期人們的社會心理和思維方式。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思想的興起豐富了創新大學生心理教育模式的精神資源。後現代主義心理學不重視唯一性與普適性,而關注具體性與歷史性,主張差異性與多元性,認爲心理學研究應該將確定的二元對立理性思維轉化爲不確定的多元共存非理性思維。具體而言,教育理念提倡基於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來創建多元開放的體系;教育目標秉承異質性標準,主張塑造創新能力與批判能力;教育內容強調開放性、多元性、批判性和不確定性;關於師生關係,後現代主義心理學提倡師生之間的平等,認爲教師應該充分地尊重學生。

3、積極心理學思想

20世紀末,西方心理學界興起了研究積極心理學的思潮。一改百餘年來傳統心理學偏向於心理障礙的研究模式,積極心理學提倡從消極心理學向積極心理學的轉換。自產生之日起,積極心理學就以全人類的發展和幸福爲其關注點,以全人類的積極品質和力量爲心理學研究的重心。積極心理學致力於將傳統只關注生命問題的修復轉向爲同時建立美好的生命品質,充分開發人類潛在的幸福能力。基於積極心理學思想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強調對大學生健康積極的性格、氣質與能力進行培養,不斷提升大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與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開發大學生的潛在能力與創新能力。基於積極心理學思想視野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當然應該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性功能,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性意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於促進大學生儘可能地發展自己,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和諧發展。

三、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則

堅持一定的原則而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纔可能收到較爲良好的效果。大體而言,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該遵循全方位的系統原則、理論結合實踐原則、以學生爲中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

1、全方位的系統原則

爲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多個層次、多個側面出發,全方位創新與本校實際情況相適合的、與自身要求相符合的模式。一方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緊密協同自身系統的諸要素,發揮其不可或缺的獨特功能;另一方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緊密協同高校其他教育系統以及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形成彼此合作、優勢互補的關係。也就是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與高校管理、專業教學、院系工作等諸方面相互協同,同時還需要相關社會支持系統的協同作用。

2、理論結合實踐原則

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該堅持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單純的理論不會產生實際成效,理論只有依附於實踐纔可能見到成效;同樣的道理,實踐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纔可能避免盲目性,具有明確的目標。堅持理論結合實踐原則,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該分析具體的教學過程,總結心理輔導的過程,運用相關的理論指導實踐活動,積極發現問題,不斷分析問題,勇於解決問題,通過實踐活動檢驗相關的理論,並進一步完善指導理論。

3、以學生爲中心原則

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進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設高校和諧校園的重要途徑。高校作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基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其學習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以及人生價值的實現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堅持以學生爲中心的原則,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應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地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高校教師應該尊重大學生的想法,理解大學生的理念,維護大學生對教學的自由發言權,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主動關心大學生,同大學生平等對話,以實現彼此的交流與溝通。

4、可持續發展原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不僅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終目標的要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大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和諧發展爲最終目標,而且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規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規定是以大學生爲中心,採取發展的眼光看待大學生,結合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運用科學合理的教育措施。爲了促進大學生整體心理素質的和諧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統籌兼顧大學生不同方面的心理髮展。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發展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情感品質、完善大學生的個體性和社會性諸方面爲其基本內容。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創新的有效路徑

1、轉變高校心理教育理念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指高校教育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認識以及基本態度,是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理想性和穩定性的範型,通常具備導向性與前瞻性的特性。高校教育者秉持何種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決定其教育價值取向與追求,影響其選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探索,並制約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轉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頗爲重要。以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諮詢,卻忽略健康教育,而心理諮詢又多爲障礙性諮詢,至於發展性諮詢則較爲少見。一般認爲,只有存在心理障礙的大學生纔有必要成爲心理諮詢對象,至於因學業、就業等而面臨困惑的大學生則與心理諮詢無關。誠然,治療性諮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預防性和發展性同樣不容忽視,而且從長遠來看尤爲重要。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將重心從治療性向預防性轉變,擴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對象,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體現出來。

2、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隊伍

按照系統論的思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納入高校整體人才培養體系當中,高校心理教育隊伍建設應該納入高校師資建設與師德建設當中。教育部和衛生部曾聯合發文指出,高校應該加強建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根據系統論的觀點,吸收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高校自身實際,高校應該建設由高校、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學院、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高校心理教育隊伍,既可以實現自上而下的聯繫和互動,又能夠實現學院相互之間以及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繫和互動,從而消除以往隊伍建設模式單一的不足。由“四位一體”的高校心理教育隊伍建設的內容具體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領導爲成員的督導組從事督導工作,聘請相關專家提供心理諮詢與培訓,設立以院系輔導員爲主的專員負責具體工作的落實,從大學生當中遴選心理素質佳的“心靈使者”發揮朋輩互助作用。

3、創新高校心理教育載體

大學生宿舍區不斷豐富和定期更新板報或報欄內容,使大學生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內涵,而且有助於及時發現心理健康異常的大學生,以便及時治療。通過圖片或文字的形式介紹克服心理障礙的心得體會,鼓勵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大學生敢於面對現實,主動配合治療,從而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責任感。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院系輔導員應該積極採取多種途徑宣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過校園廣播或校報進行專訪;通過發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冊進行引導;通過校園網絡開設專欄評論、討論互動等。大學生心理健康社團或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可以有計劃地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4、營造高校心理教育環境

人的行爲通常是由自身的心理因素與其所處的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高校心理教育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影響巨大。以往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習慣於着眼大學生的學習空間,較少甚至從不考慮大學生的生活空間。當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力爭營造全方位的心理教育環境。在大學生活動的任何領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涉足,力爭掃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盲區,使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感受來自心靈的關愛,獲得有益的諮詢與援助。

總而言之,創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乃形勢所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創新,應該積極吸收和借鑑心理學思想成果,遵循相應的基本原則,採取有效的路徑,從而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保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篇五

摘要:隨着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全面性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對高職學生的心理髮展方向加以引導,幫助高職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有利於校園環境的和諧化,更有利於高職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團體輔導教學活動應用於高職心理健康教學工作中,會讓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創新方向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心理健康;課堂;團隊輔導;應用

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讓大學生的成長環境更加複雜,大學生的學習與就業心理壓力增大。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創新,是讓教育工作爲學生服務的重要舉措。利用團體輔導原理實施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的學生找到解決個人問題的有效方法,豐富大學生的心理體驗,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趣味化

利用團體輔導的形式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會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實際需求設計一些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有一定的體驗。精心設計的心理健康活動,具有活潑有趣的特點,更加關注大學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於和諧氛圍的形成。團體輔導形式的應用,給教師提供了組織多樣化活動的機會,有利於教學內容的趣味化。

(二)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師生互動

團體輔導,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參與者明顯增多。教師作爲心理健康課堂的組織者,可以與更多的學生互動,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素材,促進課堂氛圍的熱鬧化。團體輔導,有利於教師從多個角度給予學生鼓勵,引導學生就共同的主題進行討論與交流。學生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會讓課堂變得開放起來,也會讓學生找到更多解決個人問題的方法。

二、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要讓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教師應當從心理健康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出發,在有關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內容中融入團體輔導模式。讓團體輔導活動真正服務於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一)利用團體輔導,加強自我意識教育

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探索,對自己有一個更加全面的意識,讓他們勇敢地表達自己,建立健康的個人形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步。在團體輔導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心理學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我是誰”的活動,讓學生說出15個“我是……”的句子,對自己進行由淺入深地認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價值拍賣”遊戲,假設給每位學生一定數量的金錢,向學生展示“健康”、“誠信”、“大房子”等拍賣品,讓同學們競拍,從而對自己的人生追求進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有利於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

(二)利用團體輔導,促進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主題活動的實施,重在讓學生了解人際交往的意義,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大學生建立積極的人際交往觀念,促進大學生成爲成功的交際者。教師可以利用“信任背摔”的遊戲,讓一人站在高處,背對其他人向下躺,其他人要做的就是響應前者的信任,用手一起接住他。信任,是人際交流過程中必備的品質,也是一項技巧。用團體活動幫助大學生改變自己的人際交往策略,提高個人魅力,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利用團體輔導,做好情緒調控

大學生的情緒調控能力,對其日常行爲與生活快樂程度有重要影響。能夠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爲情緒的主人,成爲自己的主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些有趣的活動,像“番外篇”。教師給學生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自己被朋友誤會、看到兩位同學在一起悄悄說話,並看了自己一眼、大家出去聚會沒有叫我”等,當學生說出具有負面情緒的觀點時,鼓勵學生一起來討論這種想法的正常性。當學生有焦慮等負面情緒時,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放鬆訓練,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這樣的活動,能夠讓一些心理的小祕密變得公開化,促進課堂活動輕鬆化。

(四)利用團體輔導,調整戀愛心理

戀愛,對於高職學生來說是一項很正常的活動。利用團體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的戀愛觀念,形成戀愛能力,有利於校園氛圍的和諧化。教師可以利用“情侶間的小矛盾”活動,讓學生分享一下自己戀愛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大家一起去思考解決的方法。用課堂討論幫助大學生解決戀愛中的困惑,解開心結,有利於大學生更加自然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感情,能夠在一段情緒中付出與寬容。大學生的戀愛心理正常,能夠減少許多校園矛盾與暴力事件。重視戀愛教育,是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完整化的實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團體輔導方法應用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有利於學生全體參與到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去,拓展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利用趣味性的課堂活動,給大學生傳遞更多有效的心理問題解決方法,有利於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更能讓學生在心理健康課堂中獲得快樂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邱小豔,唐君。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運用的實證研究[J]。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01:115-117.

[2]李雪,潘樂,魏鑫,杜冰潔。團體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世紀橋,2015,02:69-70.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突出表現 篇六

(一)環境鉅變引起心理不適應

現在大學生多出身於獨身子女羣體,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

一旦脫離原來由家長進行全方位照顧的環境進入到大學,一切生活起居皆要開始自行處理。

此時,如果不能很快學會自理和適應集體生活,就會產生自卑、困惑、茫然無措、無助等心理障礙。

此外,一部分來自農村的同學,遠離家鄉來到喧囂和繁華的新環境,往往會由於語言、氣候、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不適應,產生恐慌、懼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環境來說,大學生來自天南海北,大家齊聚一堂,交際圈子變廣、變複雜,難免會產生各種摩擦,如果不能儘快適應這種變化,心理會容易受到挫傷,感到孤立無援,而且這張心理創傷對人的影響最大,伴隨時間最長,解除的難度也最大。

(二)個性缺陷

基礎教育階段應試教育成爲教育的核心和重點,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視,難免會造成學生心理和個性上的多樣化。

大學階段,羣體生活和交際成爲日常學習生活中的重點之一。

個性的多樣化往往會造成交際和集體生活中的摩擦。

有個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計較、胸懷狹窄、貪戀虛榮等個性缺陷的人在大學生活中比那些個性開朗、內心陽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

(三)自我逃避

當前教育體制的缺陷使得大學生在學校和專業選擇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學生並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這使得他們由於夢想和現實的矛盾對現在的專業學習產生了懈怠和逃避,這不僅嚴重阻礙了學生獨立意識的發展,還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缺乏長遠的規劃,使得學習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標性,感情容易變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時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棄,長此以往,會對學習和人生產生一種逃避心理。

(四)求職就業問題

高校的迅猛擴招使得大學教育從精英化走向大衆化,這也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

由於種種客觀原因造成的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和就業壓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學生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進而對自我、對人生產生懷疑,變得消極悲觀、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