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論文(推薦(通用多篇)

教育論文(推薦(通用多篇)

在各領域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爲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這次漂亮的小編爲您帶來了教育論文範文(推薦(通用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並分享出去。

教育教學論文 篇一

其一,教育觀念滯後。幼兒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是不盡相同的,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和思想,很多幼兒教師不能充分融入到幼兒環境中,在對待幼兒時仍然秉持成人思想,認爲幼兒的想法和行爲都是幼稚和不切實際的,殊不知這正是幼兒豐富想象力的體現;雖然每個幼兒都各有特點,但是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使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孩子的個性思維逐漸削減,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爲不利的。其二,管理方法不新穎。近年來,幼兒園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爲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幼兒園都有獨特的辦學形式,雖然模式新穎,但是管理方法仍然比較落後,很多幼兒園在管理方面缺少完善的體制,處理事情全憑經驗,還有部分幼兒園過於重視局部利益,忽視了幼兒園的整體發展。其三,幼兒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幼兒教育的方法和模式在不斷轉變,雖然現在幼兒園既有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也有出類拔萃的新教師,但是幼兒教師整體水平仍待提高,教師隊伍結構仍然有待優化。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教師,都要順應當前幼兒教育發展的潮流,轉變思維模式,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另一個方面,現在的幼兒教師大多數是女性,凸顯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以幫助幼兒培養健全的人格。其五,與幼兒家庭溝通不足。有時幼兒教育無法真正貫徹和落實其宗旨,原因之一就是無法和家長之問進行積極有效並且良好的溝通。對幼兒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好的教師,家庭是培養幼兒人格的重要環境,但是很多家長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後,認爲就可以放手不管了,孩子已經不需要父母教育了,實際上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現象。如果幼兒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和教育,就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再加上父母和幼兒教師之問存在溝通問題,家長的意見無法傳達給教師,教師無法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對孩子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二、解決幼兒教育問題的策略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當前幼兒教育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要有效提高幼兒教育質量,我們可以從以卜幾個方面着手。第一,優化內容。幼兒教育課程內容要堅持以幼兒發展爲本,力求幼兒教育方法和模式符合幼兒發展需求,首先,我們要確立幼兒教育導向,以先進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理念爲基礎,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結合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滿足孩子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最後,要讓孩子成爲幼兒教育的主體,以孩子需求爲基礎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建立科學合理的幼兒教育課程體系。第二,轉變教育觀念。幼兒園應和政府聯合,進行實驗性的特色教育,將取得的成果向其他辦學單位推廣;再者,幼兒園可以借鑑其他幼兒園甚至國外優秀幼兒園的辦學經驗,這些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方法等可能並不適合當前情況,我們要進行合理的取捨,結合幼兒園實際,構建新穎的教育理念。第三,促進專業成長。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只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幼兒園應定期選派優秀幼兒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或者到其他幼兒園進行交換學習,交流經驗和理念;針對幼兒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幼兒園要積極引進男性青年教師,保證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第四,加強家園溝通。幼兒園教育至關重要,家庭教育同樣不可或缺。家長要明白孩子的發展不單單是成績的提高,應該是德智體美勞的全方位發展,家長應和教師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三、可以嘗試的幾種幼兒教育方法

教育教學論文 篇二

隨着高級院校中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公共教育學也面臨着改革的境地,爲了有效改變當前公共教育學課程教學質量低下的問題,增強學生對公共教育學學習的興趣和信息,有必要對公共教育學進行全面深入改革。本文主要對在高級師範院校中公共教育學的改革進行了分析,對當前改革面臨的困境以及相應的改革方法進行了討論,以期能夠不斷改善公共教育學的教學狀況,推動高級院校中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

關鍵詞:

公共教育學;高師院校;課程改革

公共教育學是高師院校中學生專業基礎課程,在高師院校課程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當前的公共教育學課堂教學效果卻並不理想,仍存在很多問題,因而急需要進行課程改革,以不斷提高公共教育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公共教育學進行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近代以來由於從西方不斷引進教育學方面的知識,使得教育學理論逐漸豐富起來,教育學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也在我國教育中逐漸發展起來,但同時教育理論的增多使得其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以至於很多教育學教材內容與實際經驗之間出現嚴重的脫節情況,甚至是淪爲形而上學的理論知識體系,導致我國目前的公共教育學課程教學效果並不理想,教育學知識體系缺少相應的教育實踐經驗支持,其體系中包括的命題、規律和概念對於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不夠,這樣就無法實現對學生進行教育學指導的目的。而師範院校作爲教師的培養院校,學生基本的教育學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師範學生不僅要掌握教育學知識,而且還要學會運用教育學知識來指導生活實踐,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而公共教育學教學的本身目的也是要將教育學知識與人類生活實際聯繫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由此可見,形而上的教育學體系是不能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因而有必要對公共教育學課程進行改革,重新確立從實踐出發的教學立場,增強公共教育學知識與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繫性,從而增強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能力。

二、當前公共教育學在高師院校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公共教育學作爲教師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是師範院校學生打好自己教育學基礎的關鍵學科,但長期以來由於公共教育學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對公共教育學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下降,具體來說當前師範院校中公共教育學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和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上。

1.公共教育學學科地位發生變化

公共教育學是教師教育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必修課程,是學生打好教育學基礎,走向教師崗位的第一步,在教師教育中佔據着重要地位,但由於長期以來學生對於教育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一直不高,學習態度也不十分積極,導致學生並不十分喜歡或是待見教育學課程,而隸屬於教育學課程體系的公共教育學也難免受到這樣的對待,並且公共教育學還是屬於公共課程之一,公共基礎課的地位與專業課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學生在對待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上的態度也是截然不同,很多學生在上公共基礎課時多是抱着得過且過和湊學分的心態來的,曠課、遲到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公共教育學的課程地位沒有得到起碼的重視,自然會直接影響公共教育學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2.公共教育學教材不符合教師和學生需求

公共教育學是教師教育中的基礎課程,其教材中所傳達的教育學知識應該是能夠引起教師和學生共鳴,能夠讓教師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個人經驗結合起來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切實學習到有關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但目前高師院校中所使用的公共教育學教材雖然在內容知識上非常豐富,但知識面過於宏觀和空洞難以和教師自身教學經驗結合起來,教師在進行公共教育學講授時難以依靠自身經驗來進行講解,只能是照搬書本,而書本上的知識過於宏大,理論性說明太多,學生難以自己理解消化,這就導致學生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來記住教材上的知識點,難以真正被學生理解內化和運用,那麼公共教育學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也就無法完成。

教育論文 篇三

幼兒教育對幼兒今後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幼兒教育 學習重要性

今年的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對幼兒教育有了一個更深的瞭解和思考,理論聯繫實際才能彰顯出我們知識的堅固,但社會形勢不容樂觀。所以,作爲一名即將

從事幼教的學生,我有以下體會:

一、什麼是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主要指的是對3~6歲年齡階段的幼兒所實施的教育,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或說早期教育的後半階段,前面與o~3歲的嬰兒教育銜接,後面與初等教育銜接,是一個人教育與發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個人發展的奠基時期,許多重要能力、個性品質在這個時期形成基本特點;“特殊”指的是這個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從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轉而可以開始按社會需求來學習並獲得發展的過渡時期。

二、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及任務

中國的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國頒發的《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提出了幼兒教育8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計算、音樂和美術。綱要還指出,對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要貫穿在遊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等全部生活與活動之中。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常發展,爲進入國小學習做好準備。

三、幼兒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兒園學校教育

現今,有不少父母過早與孩子缺乏親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證,使孩子出現不愛交流、不愛學習、不愛思考的習慣,這些都會讓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而幼兒園的孩子又多,教師有時照應不過來,忽視了幼兒的個性心理的發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孤僻的性格。這樣,幼兒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機,不僅不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而且使幼兒形成不愛學習的壞習慣。因此,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都應該對幼兒教育予以重視,不僅對幼兒今後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而且對我國國民的文化素質有一個質的提高。

四、案例分析

1、據查訪,在我國沿海許多小工廠內,有不少年齡在15——18歲的孩子輟學在那打工。雖然有不少是因爲家境貧寒不能完成學業,但是他們當中大多數是不想讀書(或者是不喜歡讀書)。對學習不感興趣,這是否可以說是幼兒教育的一大失誤呢?針對孩子不想學習,我想這與孩子在接受幼兒教育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家長或是幼兒教師應該進行反思——是否對幼兒的教育不夠關心或者是對幼兒的教育引導有誤。這些都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或老師關注的。

2、我國甘肅省曾對農村邊遠山區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一年級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入學前受過學前啓蒙教育的兒童在語文、數學兩門主要學科的成績上要遠遠高於入學前受過啓蒙教育的兒童。另外,國外也有研究資料表明,如果對學齡前進行過初步的數學啓蒙和訓練,這些兒童到了十三四歲,其數學成績比未受過學前期訓練的同齡人要好。由此可見,學齡前的幼兒數學啓蒙教育不僅可以使幼兒掌握 一些有關數學的粗淺知識,發展其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而且更能對幼兒進入國小甚至中學後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創造有利的條件。

五、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幼兒的思維多以具體形象爲主,因此,教師或家長在引導幼兒學習時應讓幼兒慢慢由被動變爲主動、積極、創造性的學習。在幼兒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創設愉快寬鬆的心理環境,保持並不斷髮展幼兒的好奇心。皮亞傑曾說過,“兒童就是科學家”。這句話的意思是,兒童天生對這個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探索和了解這個世界。而事實上,幼兒也正是通過自己的探索活動獲得了對世界的瞭解和認識。在幼兒學習科學活動中,教師首先爲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心理環境,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當幼兒的回答與教師的預想結果不同時,我們要尊重並努力尋求幼兒的真實認識及其來源,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活動。

(2)、尊重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動力,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並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教師要積極培養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知興趣以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和態度。幼兒愛思考,有着無數個疑問,教師要給予幼兒適當的刺激,使幼兒思維活躍起來。如,月亮爲什麼有時圓圓有時彎彎?秋天樹葉爲什麼會落下來?爲什麼種子會發芽?汽車的輪胎爲什麼是圓的?等等一系列幼兒身邊所能接觸到的現象,是幼兒通過向科學海洋的航船,興趣是航程的嚮導。

(3)、隨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學探索方法。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一些偶發事件,教師要抓住機會,對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尋求問題的答案,幫助幼兒發現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比如,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幼兒發現許多蜻蜒都飛的很低,“爲什麼會有這麼多蜻蜓?它們爲什麼飛的這麼低呢?”這些幼兒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引導幼兒討論這些問題,幫助幼兒理解蜻蜒低飛和天氣的關係。

(4)、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擴展科學教育內容。讓我們的幼兒不斷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符合幼兒的認識發展水平,貼近幼兒的生活,關注和尊重幼兒當前的興趣和需求,順應孩子發展的需要,適當安排體現時代特徵和現代科技有關內容,讓幼兒初步認識現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斷髮展的,它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方便。以擴展幼兒的視野滿足幼兒探索科學奧祕的慾望。如“神奇的電腦”“能幹的機器人”……

六、總結

總之,在進行幼兒教育時,無論是家長還是我們教師都要從實際出發,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充分調動起每位幼兒的積極性、創造性,鼓勵幼兒大膽的進行操作、嘗試、敢於幻想,激發幼兒追求科學的慾望,使幼兒在認知、情感、語言、身體、社會等方面得以全面、充分發展。讓他們盡情遨遊於科學的知識海洋,去共創二十一世紀光輝燦爛的明天。同時,作爲即將走向幼教崗位的我來說,更應該虛心向各位同行學習、探索,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並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和重要性。

教育論文 篇四

行政管理目前是開放教育招生的第一大專業,也是國家開放大學確定的十大重點建設專業之一。重點專業建設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升專業培養質量,而實踐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行政管理專業的一個短板和弱項,而畢業論文環節又是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綜合實踐環節的核心內容。因而,在明晰現有畢業論文教學框架的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索通過教學改革提升畢業論文環節教學質量,十分有必要。

一、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及教學框架

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基本上是在職學習,畢業論文寫作是專業教學工作的最後一個環節,處於“出口”位置,對於提升培養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關於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環節是否一定要讓學生撰寫畢業論文,在教學改革中一直有討論。有觀點認爲開放教育主要面向廠礦企業和城鄉的基層勞動者,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而畢業論文較偏學術性,所以主張用其他形式代替畢業論文寫作。然而,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是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對於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運用等也是一次全面的檢驗和提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畢業論文寫作對於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培養質量而言是不可缺失的一環。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安排包含課程性質、指導教師、教學方式、論文評價標準等方面的系列規定。應該說,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框架總體上要素齊備,保證了行政管理每屆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兩萬多名畢業生論文寫作的順利進行,對論文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畢業論文環節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畢業論文環節是整個質量保證體系的重中之重,也是相對薄弱的環節”。因此,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並尋求改進之道,對於提升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工作質量很有益處。

二、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的實際寫作基礎缺乏深入研究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平時接觸學術論文的機會比較少,對論文的基本規範、基本寫作模式缺乏認知,同時學生基本上是成人,時間精力有限。這與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還是有較大區別的,普通高校的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時,大多有進行課程論文寫作的經歷,並且普遍在圖書館、資料室等場所接觸過學術期刊雜誌,在寫作畢業論文時已經有了一定的學術基礎。這個學術基礎恰恰是開放教育學生所欠缺的。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從零開始。當前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設計及其實施,未能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一旦論文寫作教學工作未能基於學生的實際,不僅教師的論文教學與學生脫節,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雙方相互都會產生抱怨情緒,教師認爲學生很難指導,學生認爲教師未能有效指導,這無疑對論文環節的質量造成不利影響。2.遠程在線方式不利於論文指導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高效交流盡管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安排中,對遠程論文指導過程進行了時間、次數、指導記錄等方面的規範,但這仍然沒有較好地克服遠程在線指導在畢業論文教學中的不足,遠程在線指導“很難及時地針對具體問題找出具體解決對策”。[3]論文指導是一個交互性要求特別高的教學環節,師生面對面指摘論文文本,討論論文得失,形成修改意見,學生不明白的問題現場隨時交流,教師即時回答,這種現場指導即時交流方式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遠程論文指導通過電子信箱、QQ等方式,首先存在時間差,學生給教師寄xxx文文檔,教師未必恰好在電腦前,立即可以處理回覆,時間差本身就可能消磨學生的論文寫作熱情。其次,遠程論文批改需要教師以書面文字的形式對文本進行批註,文字描述往往遠複雜於現場語言交流的形式,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一線論文指導教師指出,對於學生論文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問題,教師給學生標出“參考文獻書寫格式要統一”,但不少學生常常改上三四稿還是改不好。3.時間安排不足和學習資源缺乏影響畢業論文教學質量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性質重要,定位突出,但具體的教學安排上存在着不足,不能充分支撐畢業論文教學效果。這突出表現在教學時間安排和學習資源提供兩方面。從教學時間安排上看,一般一門課程都是安排一學期的教學時間,但畢業論文環節卻時間緊張,每學期從安排指導教師與學生第一次溝通,正式啓動論文寫作,到論文定稿提交,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而且這兩個月還要同時完成社會實踐及實踐報告的撰寫。當然,這樣的安排與開放教育分四級辦學,需要給論文管理留出時間有關,但論文寫作時間壓縮之後,對於質量確實是有負面影響的。而從學習資源提供上看,其他課程通常都提供文字、音像等三種以上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學習,而畢業論文環節作爲一門必修課,卻恰恰缺乏學生可資憑藉的學習資源,這既降低了學生的自主寫作能力,也常常使得指導教師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論文寫作的瑣碎問題上,但仍然效果不佳。

三、開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舉措

1.牢固樹立和切實落實“寬進嚴出”和“以學生爲中心”思想開放教育的一項重要原則是“寬進嚴出”,具有中等學歷者,即可報名入學,但必須經過嚴格的考試考覈,方能獲得畢業資格,這是開放教育保證其質量的底線。“寬進嚴出”不僅是教學和教學管理者要樹立的開放教育思想,而且要把這一原則準確告知每一位學生。嚴字當頭有利於提升教學質量。對於畢業論文環節而言,從論文工作啓動之始,指導教師就要給學生提醒這一點,從而在主觀上樹立嚴格指導、認真寫作的意識。當然,強調“寬進嚴出”並不是簡單地嚴格考覈學生,教育本質上還是要以人爲本,促進人的發展,因而,爲了使學生達到培養規格,我們要切實樹立“以學生爲中心”的思想,提升教學管理和服務水平,助力學生學業發展,提升學生知識和技能水平,從而讓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這就要求教師切實基於學生學術基礎薄弱、寫作時間緊張的實際,重視學生論文寫作環節的難點問題,圍繞畢業論文“什麼樣”“怎麼寫”,積極改進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幫助學生提高論文寫作質量。

2.推行導師制,拓長論文寫作時間針對論文指導教師對學生實際水平缺乏瞭解,以及學生學術基礎薄弱短時間內很難寫出較高質量畢業論文的現實,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應通過教學制度改革,來予以應對。通過推行導師制可以一體解決上述問題,是值得探索的一個改革思路。導師制具有以下含義:一是導師制下,指導教師不再是在學生學業最後一學期,通過短短兩個月,完成畢業論文指導;而是在學生學業最後一學年開始,就建立師生之間的指導關係,在學生和教師雙向自願選擇前提下,師生指導關係甚至可以在學生入學後更早地建立起來,同時也就拓長了學生的論文寫作時間。二是在學生自願的前提下,導師可以吸收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發展,從而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提供基礎能力的培育。

3.主要採取面授課堂指導方式,輔之以遠程在線指導鑑於遠程在線論文指導方式的固有缺陷,有必要探索形成“面授課堂指導爲主、遠程在線答疑爲輔”的論文環節教學方式。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在學生學業的最後一學期,要把現行論文寫作的教學安排進行調整,將其視同一門必修課程,安排面授課時,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寫作面授課,並且採用“翻轉課堂”模式,在課堂上主要進行師生互動、答疑解惑,學生撰寫論文則在面授課堂之外進行,而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如有急需解決的問題,則可以通過遠程在線溝通方式向指導教師尋求解答。而對於導師制下,將學生的論文寫作提前的情況,則提倡導師與學生進行每月會見或隨機約定會見。通過較多面對面的溝通,做到即時交流、精準交流和反饋交流,就能克服通過遠程在線方式進行論文指導的弊端。

4.開發畢業論文寫作電子輔助資料包,提升學生自主寫作能力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開發適用的論文寫作輔助資料,使學生寫作過程中有所遵循。首要的一個輔助資料是統一的論文寫作電子模板。因爲很多學生對論文格式規範不瞭解,導致論文格式不規範現象較爲嚴重,例如很多開放教育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常常存在的參考文獻書寫格式問題,指導教師有時給學生批註四五次,但有的學生仍然達不到要求。爲了減少指導教師和學生在論文具體瑣碎格式規範上耗費過多精力,由開放教育教務部門統一制定論文格式電子模板,直接發給每一位畢業生套用,是一個可行的辦法。事實上有不少普通高校,例如北京師範大學就有學位論文格式模板供學生使用。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分佈在全國各地,如能使用統一的論文寫作模板,對於統一論文格式規範很有益處。此外,歷年來畢業論文存在的諸多共性的問題可以梳理出來,形成文字或視頻講解,使學生在寫作中自動規避易犯的錯誤。另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優秀範文和反面例文,學生可以從中吸收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避免走彎路。上述這些論文寫作輔助資料可以打包處理,形成畢業論文電子輔助資料包,一起發給學生,以資提升學生自主寫作能力,這將對開放教育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環節的教學工作水平和論文質量的提升很有幫助。

教育教學論文 篇五

國小教育教學優秀論文

一、新形勢下國小班主任教育工作及國小生心理特點分析

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髮育和學習知識階段,更是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逐步形成的階段,因而國小生具有比較顯著的心理特點,其最爲顯著的特徵就是心理十分簡單但又十分矛盾。一是基本上都有美好的願望,很多國小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卻不夠努力,特別是對現實榮譽十分看重。二是基本上都缺乏理智,感性往往往都會“戰勝”理性,很多時候都非常感情用事,特別是現在的國小生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因而其自我意識更強。三是基本上都具有較強的進取心,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但很多時候都停留在“口頭上”,付諸行動的時候相對較少,特別是對於一些困難普遍都有畏難情緒。

二、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小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於培養國小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至關重要。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促進國小生健康成長,有針對性的解決國小生普遍存在的情緒不穩、學習困難、缺乏毅力以及抗打擊、抗挫折能力不強等問題,能夠使國小生健康成長。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國小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讓國小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適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國小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特別是能夠改變國小生自我意識較強、團隊精神不足的問題,讓國小生更好地適應社會。

三、班主任如何加強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心理需求

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爲本”的原則,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因而,國小班主任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必須深入瞭解國小生的心理需要,加強“學情”分析,特別是要通過與國小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讓國小生願意與班主任交流,深入瞭解每一位國小生的心理需求,並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國小生的心理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既要重視心理教育更要重視心理健康,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取得實效。

(二)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國小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導者,特別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國小生接觸的機會最多、時間最長,因而必須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要把創造“和諧班級”作爲重中重,鼓勵、支持、引導國小生樹立民主、和諧、健康、向上的思想觀念,注重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國小生健康心理的教育,發揮國小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國小生學會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諒解,使國小生形成良好的行爲方式和行爲習慣。

(三)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

種花須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國小生感性思維都比較強,因而加強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國小班主任必須時刻關注國小生的心理變化,因爲國小生的心理變化常常會表現爲外在的變化。比如有的國小生會莫名的出現不愛說話,有的國小生也會莫名的出現脾氣暴躁,還有的國小生會莫名的出現成績下降,等等。這些都需要班主任細心的去觀察,並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

(四)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積極應用於教學中

國小班主任在開展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必須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是要加強對國小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心理測量、心理諮詢、心理輔導等各方面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與教育教學工作、班管理工作相結合的有效載體,不斷創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推動國小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科學、持續、健康發展。

教育教學論文 篇六

國家教委曾在《關於當前積極推進中國小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指出:“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 質爲宗旨的教育。……素質教育要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和學會審美,爲培養他們 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奠定基礎。”教育部制定、xxx批轉的《面向21世紀 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確定的重要目標和任務之一是“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提高國民素質”,其中又 指出:“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中國小、師範院校要繼續把說好普通話、寫好規範字、提高語言文字能力作爲素 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些素質教育的具體要求無疑給語文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確的任務,這一任務包融了語文 教育的全部內涵,形成了教學中的兩個基本着力點,亦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打好學生做人的基礎。

明確提出“做人——作文”的教學原則,是因爲現今的作文教學中“人”與“文”嚴重分離。這主要表現 爲以下與素質教育不協調的傾向:一是成人化傾向,用成人的過於世故化的心態和處世原則去改造學生,造成 世故習氣抹煞和壓倒純真童心的局面,作文中的虛假成風和套話空話蓋源於此,並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二是模式化傾向,把作文法則和合格作文模式化,並要求一無例外地遵從,這就造成了共性規範對個性自由性和獨 特性的湮沒與壓抑,忽視了對學生個性的保護和激發、引導;三是凝固化傾向,即把作文模式變成僵硬的樣板 ,運用各種方式向學生強制灌輸,讓學生摹仿樣板,不允許更改不鼓勵學生靈活創造,結果是壓抑了學生的創 造性,扭曲了他們爲人的心態;四是知識化傾向,把作文教學搞成了作文知識的不斷累積,偏離了作文課的性 質和目的,造成了知識記憶對能力培養的排擠;五是繁瑣化傾向,這不僅表現爲知識的繁瑣,也表現爲作文教 學操作上的繁瑣,結果用大量冗餘的信息佔據了學生的時間和頭腦,妨礙對必要知識和相關信息的理解和貫通 ,也不利於作文能力的培養。上述傾向造成的後果,是使學生感官封閉、想象滯澀、情感壓抑、自我迷失、活 力萎縮。學生作爲人的這些因素如不解放,就不可能在科學的作文活動中進一步激活並得到培育。“做人—— 作文”教學改革的主要意圖就是要通過解放人來解放文,以解放文來解放人,使文爲人發,人以文立,以便充 分發展學生的個性活力和創造精神。

所以,我們改革作文的第一要着不是技巧的先行訓練,而是培養一種正確的寫作意識,在弄清“爲什麼寫 ”的前提下再說“寫什麼”和“怎樣寫”的問題。應當引導學生以整體的生命投入生活,關注生活,激發慾望 ,抒寫自己;讓他們明確寫作是爲了記述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寫作的目的是爲了熔鍊和培育自己多 方面的做人素質;讓他們養成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習慣。在這個基礎上再輔之以適當的技巧指 導,讓他們把真話說得更準確,把真事寫得更生動,把真情抒發得更感人,從而使做真人的質量更高。“做人 ——作文”這一實驗的提出是改革作文教學現狀、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其理論思考和實踐操作都具 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二、作文與做人的關係做人與作文密切相關,有時甚至是同一的。對兩者相互關係的認識,是“做人——作文”教學的思想前提 .具體說來,兩者的關係表現爲以下三個“統一”:第一是做人與作文在生命需求上的統一。

教育論文 篇七

《農村國小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摘要:農村國小義務教育關係到民族素質的提高,關係到億萬人民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環節,在建設小康社會中起着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關係着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農村國小義務教育在全國已普遍開展很多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較大成效,但是,在農村的一些學校裏,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落實難的多重問題以及落實後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源於農村的素質教育受師資、教學設施、教學經費、教育觀念、農村經濟的收入等因素的影響而難以全面實施,嚴重影響農村義務教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義務教育,差距,剖析,對策

目錄

一、農村義務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不足,直接影響着教學條件的改進。

(二)辦學意識滯後,教育目標錯位,新課程理念貫徹不力。

(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欠佳,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

(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

(五)農村社會家庭教育功能贏弱,加大了學生教育難度,也造成一定學生流失。

(六)考覈評價機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端正農村教育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強化法律責任,建構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

(三)加強教學研究工作,實施校本研訓工程。

(四)堅持公平原則,不斷縮小農村教育的差距。

(五)優化學校人事管理。

三、農村國小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科技興國,教育爲本。我國作爲農業大國,農村基礎教育面廣量大,在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上始終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國小教育作爲整個教育的龍頭,其作用更是至關重要。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農村教育的整體性薄弱狀況一直未從根本上得到扭轉,當前農村國小教育的主要問題在哪裏?其根源何在?有何對策?迫切要求全社會人的關注。現就此問題略陳管見。一、農村國小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經費不足,直接影響着教學條件的改進

教育歷來是國家財政投資大戶,硬件環境的改善軟件環境的營造都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但是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多年來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卻是各地不爭的事實,致使有的學校基本建設問題突出。比如,有的學校校舍過於陳舊,存在安全隱患;很多鄉鎮國小沒有微機室,而有微機室的,也設備已經陳舊卻無力更新。另外,近兩年由於撤點並校,新學校建設更需要大額資金。學校建設資金不足問題就顯得日益突出,甚至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

(二)教學內容脫離實際,教學方法單一

繼續教育的特定對象和目的決定了繼續教育內容應具有的特殊性,爲此,繼續教育的內容應補償教師職前教育的不足,使之能適應社會和教育的不斷變化充分發揮其創造潛能。教育部於1999年發佈的《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規定》指出: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要提高教師實施教育的能力和素質爲重點,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修養;專業知識及更新與擴展;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等。現階段,儘管繼續教育的教材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教材內容不適合農村繼續教育的問題仍然較爲突出。一是教材城市化取向較爲明顯,脫離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二是教材的質量粗糙,急功近利。三是大多數爲之前所學的再版,新瓶裝舊酒之作較多。四是自我封閉地方保護主義較爲嚴重,不少地方只用本地教材,難以引進教育教材的活水。五是重理論而忽視實踐。六是具體學習內容由各地市教育部門指定,教師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在教學方式上,農村教師繼續教學任然是以課程爲中心,採取課堂教育的組織形式。在教學方式上任然以教授爲主,在教學方式任然是黑板加粉筆的傳統“口耳相加”呆板的教育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農村教師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反思教學實踐的思維習慣未能的到培訓和訓練。

(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欠佳,直接影響着教學質量

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農村國小教師隊伍老化,後繼乏人情形日益嚴峻。據調查,超過40歲的老教師多達一半以上。我市從20xx年起就沒有正式分配一名師範畢業生充實農村國小教師隊伍。

二是學歷水平較低。好多老教師是國中或高中畢業生,有的甚至只是完小畢業生,多年來只依據日常積累的教學經驗在任教。從05年的達標統計情況看,我市國小教師學歷專科率爲55%,居我市倒數第一位。可見學歷提高任務仍需加強。

三是專業教師不足。在城市,專業化教學是理所當然之事,或許不值一提,而在許多農村國小,專業教師卻嚴重不足,像微機、音樂、美術、勞動、科學教學大多是兼職的,尤其是國小英語教師幾乎都是從別的學科轉過來,難得有英語專業的師範生從事國小英語教學。因此,國小英語教師知識面窄,發音不標準,教法不得當等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專業老師不足既影響素質教育教學的質量,又有可能使部分有專長的學生得不到良好的引導。

四是教師素質普遍不高。教師素質包括多個方面,如學歷、職業道德、思想觀念、教學質量、科研能力等。我市農村國小中老教師在教師隊伍中佔了一半多,他們自身的知識結構很不完善,又因長期生活、學習、工作在鄉村,有的還從事着農業種植,對教學缺乏熱情和競爭意識,無法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信息閉塞,幾乎無科研能力可言。教師素質偏低是農村國小教育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

五是教師身體不適應。由於生活條件差、學校環境差、內外壓力大、待遇不高、不良習慣等因素影響,農村國小教師身心素質明顯下降。

六是教師分佈不平衡。我市有國小教師3000餘人,滿足教育教學綽綽有餘。但由於分佈不均衡,造成離市區較遠的東部南部邊緣鄉鎮國小缺編,而離城較近的國小卻呈現出人浮於事的狀況。據調查,有的學校只有80名學生,卻有11位教師。缺編的學校,教師疲於應付;而超編的學校教學質量也不高,反而是玩的玩、乾的幹,更讓那些在高年級任課的骨幹教師心理不平衡。

七是教師身份不公平。現在,我市教育行業有兩類人,一是正規師範院校畢業的,一是教師子女、社會招工的後來師範院校全部進修合格的。工作中,個別師範生不服從管理,倚老賣老;其實真正在一線幹工作的、出成績的還是後面這類教師多。但在人事聘任和評優評先上老是提身份(幹部和工人),嚴重影響這類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四)學校管理水平不高

當今農村學校管理普遍還存在見分不見人,見章不見人的現象。好象在實施這些制度時,只是爲了完成任務,完成賦分,缺乏制度的實施者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指導。制度的實施都是學校的管理者,實施的對象就是被管理者,使兩者處於一種對立狀態,都是自上而下的行爲,或者是一種權力行爲,與當代社會民主化進程相背離,也與我們對教師實行民主化教學的要求不相符。

(五)農村社會、家庭教育功能贏弱,加大了學生教育難度,也造成一定學生流失農村父母們一是受傳統跳農門思想的影響,二是鑑於目前大中專生畢業後需自謀職業的現實,對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別近視,對升學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龍成鳳,躍出農門;否則就認爲教育投出是浪費,不如讓孩子認點字,就直接去學手藝掙錢。因而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或嬌寵過分放任自流,或嚴厲有餘,使這類學生的品德個性和文化求知的價值取向發生偏離。家庭教育的失策,給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也給學校教育增添了障礙。嚴重的,更早使一些孩子喪失了學習努力的目標和學習鑽研的興趣,以至於有的小小年紀就離開了學校。(六)、考覈評價機制不完善,抑制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學校考覈教師工作,或評優選先、評職晉級都是通過“量化”來實現的。一般的學校對教師進行評價時都不同程度的涵蓋了:表彰獎勵、教研課、論文獲獎(或發表)、課題研究、指導學生作品獲獎(或發表)等。應該說,在目前還沒有更爲先進的評價制度出臺前,用這種辦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事實上,“量化評價”卻實實在在地成了不少教師投機的幌子。比如,不會寫文章,沒關係,只要肯出錢,一篇發表的論文便有了。一些獎項拿不到,跑跑關係便到手了在量化時,便可堂而皇之地進入前列。諸多事實表明,如果不創新考覈評價機制,它必將抑制教師的專業發展。

四、促進農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考

(一)端正農村教育辦學思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強化法律責任,建構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

“一費制”的實施,規範了學校收費,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同時也限制了學校收入渠道,使政府投入成了農村教育稅費投入的主渠道。爲此應通過強化教育投入法律責任,建構經費投入保障機制。一是強化政府責任。重點強化中央和省級政府的投入責任,改變當前中央和省級政府在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公共投資中比例過低、作用過微的狀況。國家應制定義務教育最低財政標準,對低於財政標準的市鄉,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自上而下地通過建立規範化的轉移支付或專項補助制度給予財政支持。此外,xxx的財政支出政策要向農村傾斜,可適當調整非義務教育階段、城鎮及富裕地區的投入比例,用於增加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的經費投入。二是調整農村偏僻地區義務教育投資體制,健全政府對貧困學生的直接資助制度。普遍建立由政府公共經費負擔的政府助學金制度,以使貧困學生受到政府的特別關注,並獲得較爲充足的經費資助。現在國家已經在這方面加大了行動力度,有5%的學生已經受益。

(三)校本研訓工作納入常規教學管理,繼續教育結碩果

制訂校本研訓方案,提出校本研訓工作的管理措施。在實施過程中,要適時地根據實際需要探索創新性的管理方法。例如:在實施每一次教研活動時,學校教導處要制定具體的活動計劃,然後召開會議,佈置教研活動內容,再由各科組根據學科特點、制定科組教研活動計劃。學校領導參加每個科組舉行的活動,教研組長是科組活動的第一責任人,是科組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教研活動做到“四有”,即每次活動要有專題,有中心發言人,有全組教師共同探討,集思廣益,有考勤和活動記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難題,新的教學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學習、實踐和推廣,必須以開展教研活動爲主渠道,通過舉辦專題研究課,課堂會診、案例評析、成果展示、問題探討、共同切磋、經驗交流、集思廣益等形式予以落實。積極倡導科學精神,營造寬鬆、求真、務實、嚴謹、交流合作的研究氛圍,促進教師積極進行思考,讓教師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得到鍛鍊;讓教師在參加科組集體研究和學習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整合自己的知識結構,接受新的教學信息,不斷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時,每位教師每學期要選定一個研究課題,上好一節專題研究課,提供一份有關研究課的說課材料,寫好一篇最佳教案或教學案例,製作一個課件,撰寫一篇教學論文。通過實施“六個一”活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四)堅持公平原則,不斷縮小農村教育的差距

(五)完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變單位人爲系統人

把考試、考覈作爲教師競聘上崗的依據,確實讓教師緊張起來了,但緊張過後是風平浪靜,能勝任教學者埋頭苦幹,上不了講臺的依然優哉遊哉,工資分文不少,誰也不了崗,這極大的挫傷了一線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改革要徹底,要將教師由單位人轉變爲系統人,要讓教師合理流動,雙向選擇,充分調動一線教師工作的激情。建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農村學校內部有效且可操作的人事管理制度。從外部看,學校師資可相互流通,對教師優化起到外部供給的壓力作用。建立教師行業資格機制,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吸收合格的人員擔任農村教師。從內部看,要加速實施“全員聘任、平等競爭、定編定崗、擇優聘才、淘汰轉崗、優化組織、強化培訓、科學考覈、合同管理”的人事改革。在學校管理上應與時俱進,優化科學管理與規範管理、剛性管理與彈性管理、激勵管理與懲罰管理的綜合化、系統化的學校管理運行機制。

總之,教育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全社會人共同的努力建構。作爲政府,應保障科學規範法規的出臺及貫徹落實督導;作爲教育管理部門,應作好推行管理督察及及時反饋;作爲教師,應愛崗敬業教書育人;作爲家長,應熱心公益關心教育,等等。如果這樣,我國的教育何愁不發展?我國的經濟何愁沒有強勁後力?中國的騰飛也必世界矚目。

【參考文獻】

教育論文 篇八

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職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愈加關注,從學前教育的內容上看,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專門技能以及教育實踐過程中的綜合素質均依賴於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進一步以理論教學爲指導、以實踐教學爲核心優化學前教育專業成效,是現階段相關教育人士的關注熱點[1-2]。

一、學前教育實踐課程概述

學前教育實踐課程主要指通過提供從事學前教育教學的感性經驗,從而達到幫助學生獲得從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以及培養學生日後從事學前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工作能力的目的。從本質上看,學前教育的實踐課程是屬於教育中的綜合課程,是教育專業課程中的重中之重;從內容上看,實踐課程可主要可包括教育見習、模擬教學和教育實習以及綜合實踐等課程項目。

二、學前教育實踐課程價值分析

由於學前教育的教育對象具有低齡化、身體素質差、認知思維結構發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徵,因此,從事學前教育的幼教不僅應具備合格的教育技能,同時也應以幼兒的發展爲中心積累育兒經驗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的能力。而學前教育的實踐課程屬於教育專業理論與實際相聯繫的課程,從教師教育的發展方面來看,實踐課程有助於幫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理論轉化爲實踐,培養其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從實踐課程內容上看,其涵蓋了實踐性課程、實踐技能和實踐活動等方面,有助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由職前向職後教師,由新手向專業化教師的過渡發展,從而爲實際教育技能操作奠定基礎。

三、優化學前教育實踐課程教學的策略探討

(一)見習的廣度與深度並進

教育見習是學前教育實踐課程的基礎階段,是該專業學生在充分掌握了教育理論後,在學校的計劃與組織下,以一定的學習目的爲導向到托幼機構、幼兒園等進行實地參觀的重要教學項目。通過見習的跟班觀摩學習獲得感官上的幼兒特點信息,從親身實踐中初步感受幼教工作,爲其進一步將學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聯繫奠定基礎。爲了促進見習的有效發展,常態化是現階段見習制度的發展方向,對此,筆者認爲,學校可通過分散見習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將教育見習安排於每一學期的理論教學末端,見習時間以一星期爲參考;對每次見習進行具體內容的計劃與安排,根據其層次可首先使學生了解以及學習幼兒園的常規活動,並參與協助幼教的班級管理活動,觀察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活動等,使其從具體內容中獲得初步實踐經驗。

(二)豐富實習的規模與內容

傳統的學前教育在實踐課程中通常以一次性實習爲主,該模式不僅規模小無法達到預期的實踐教育目標,同時也不利於學生實踐經驗獲取的客觀性發展,具有較高的偏差度。爲了避免一次性實習的缺陷,應對實習制度的規模以及內容進行豐富,例如,將實習模式分爲三個環節,包括教育實習(小實習)、畢業實習以及研究性學習。首先,教育小實習屬於畢業實習的初始階段,應重在發展學生從事幼教工作的基礎技能,在此過程中使學生加入到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中,幫助其積累具體的實踐經驗。其次,畢業實習作爲實際崗位實習的一種,可安排在畢業前夕,應主要旨在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進行全方面的工作;一般來說,畢業實習可囊括的教育實踐活動應包括保育、教育、班級管理、家長與社區等工作,爲學生參與幼教工作後獨立從事幼教活動提供經驗發展平臺。在實習過程中,可實施“雙導師制”,即由學院教師和幼兒園教師對學生的實習進行全程指導,以保障學生實踐課程能得到及時反饋。

(三)注重專業技能綜合實踐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實踐課程作爲理論與實踐相聯繫的橋樑,符合社會人才培養要求,也符合學生技能發展規律;學校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全程滲透式地開展實踐教育,將職前幼兒教師的培養落在實處,從而達到提升了幼教人才實踐能力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粟華。淺析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現狀及改進方向[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xx(04):87~88.

[2]柳文。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設置新思路[J].淮陰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