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國小教育語文論文通用多篇

國小教育語文論文通用多篇

國小教育語文論文 篇一

國小語文學習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學習活動,語文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基礎,在國小階段打好堅實的語文基礎對未來的學習有着重要作用。隨着教育改革中素質教育呼聲的不斷加大,人們對語文學習的認識不再停留在識字、背誦等機械學習上,認爲語文學習應能提高學生整體的文化素養、完善人格發展,語文應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近年來,教育界提出要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加強語文人文性的培養,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美的一面,以欣賞的眼光看待語文知識,在攝入語文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擁有內在美。本文就如何在國小語文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審美教育的滲透、用何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的美進行詳細論述。

關鍵詞:

國小語文;教學活動;審美教育

提倡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的滲入,是近年來國小語文改革的內容之一,但由於老師專業水平的差異,對語文審美的把握各不相同,也缺乏相應的教學指導,很難將審美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或者在實際教學中教難體現出語文的美感。特別是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育中,老師過分強調記憶學習,重背誦、輕理解,重考試成績,輕人文培養,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對語言美的感受性,語文審美能力的缺失無論對語文學習還是個人修養都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在寫作文時對人物情感的描寫可能就會不夠精準、不夠細膩,對景物的描寫語句使用上可能就不夠優美、用詞匱乏。在個人修養上表現爲言談舉止不夠得體,內心浮躁,缺少一雙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所以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師要認真研究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將審美教育滲透進去。

1培養學生對語文美的感知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鮮活化”處理,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形象美、意境美。1.1感受語言之美語文課中的課文教材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工具,教材中的散文、詩歌等各種文學載體無不蘊含着語言美,作者運用各種寫作技巧使文章生動形象,通過文字形式向閱讀者傳達了自己的情感,老師要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語句進行剖析,引導學生品味文字的美感,感受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詩情畫意,讓學生宛如置身其中,並通過品味學習,將這些美的元素轉化爲語文知識,應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比如在學習《可愛的草塘》這篇散文時,老師先富有感情的示範朗讀一遍課文,引導學生用心體會課文中優美的、喜愛的詞句,並劃出來,示範朗讀一遍後請學生大聲朗讀一遍,在朗讀過程中展開想象力根據作者的語句對課文情景展開想象,通過文字進行場景重建。有的學生說課文中將草塘比喻成大海,腦海中馬上浮現碧波隨着風翻滾,無邊無際的景象,令人感覺心曠神怡;有的學生說作者在描寫草塘的綠時使用了鮮綠、碧綠、墨綠等詞彙,讓人感受到草塘顏色的變化之美,猶如置身於一幅綠色的畫卷中。學生通過對課文的細品,感受到了語言的動態美。1.2感受形象之美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審美特徵在於它的形象性,用於語言對人物進行刻畫描寫,讓人物形象生動飽滿起來,同時文章中所塑造的美好向上的形象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學生的人格發展,使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情操。比如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有一段描寫魯迅救助車伕的情景,其中對魯迅動作的描寫,“扶、蹲、半跪、拿、夾、洗、敷、扎”連用九個動作,刻畫出魯迅先生助人爲樂的感人形象,而後又通過“變得那麼嚴肅”、“手半天沒動”、“深深嘆了口氣”等動作表情的描寫讓學生體會到魯迅對舊社會的痛恨和對窮苦百姓的憐憫之情。課文通過對魯迅高尚品質的形象刻畫,讓學生洗滌心靈,感受真善美。爲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形象之美,老師可讓學生模仿表演課文中的對話情境,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現出人物的表情、說話語氣等,讓學生有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

2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審美情感

國小生因爲相對缺乏生活和情感經驗,僅通過文字描寫往往較難感受到文章的美感,老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提點,“投其所好”運用更多的課堂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對語言美有更直觀的感受。比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習完《蒲公英》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對描寫蒲公英使用的語句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引導、共同感受蒲公英的美。還可以通過繪畫、唱歌、創編等延伸活動把抽象的語言美具象化,在學生的動手、動口的實踐中將語言文字中的美更好的顯現出來,進一步激發學生審美情感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想象力和創造力。

3利用多媒體強化審美的滲透

將教學內容高度還原化對強化審美滲透有着重要作用,老師可巧妙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復活”,重新注入生命,讓學生在“有聲、有色、會動”的學習情境中提高對語言的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生《月光曲》時,中間穿插播放音樂《月光曲》,讓學生在欣賞完後發揮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所想象的場景,進行美的想象。

4在生活中體現語文的美感

在課堂中培養出來的審美能力最終要應用到生活中,反過來通過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也能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比如在學習完《看雪》後,適逢碰上下雪天,老師就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體驗課文中對下雪天的描寫,打雪仗、堆雪人,感受雪的美態、感受作者對下雪天的美好的情感。總之,如何將審美教育和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相互滲透,是國小語文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也是對語文老師的一大考驗。老師要研究出更多的教學方法,利用更多元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提升對語文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緒,將語文的學科性和人文性進行完美融合。

參考文獻

國小教育語文論文 篇二

鑑於此,我在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中,總是會利用多媒體教輔設備這一先進手段有意識地爲學生創設與具體文章內容密切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期最大限度地縮短其現實生活實際同文本內容之間的距離。例如,《詹天佑》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詹天佑爲了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勇於接受使命、不畏艱辛與險阻,創造性地完成京張鐵路的故事。文章內容非常感人,但對於處在高科技發展迅速、交通設施條件便利現代環境的孩子來講,他們很難理解當時清政府以及詹天佑所處的不利環境,也很難真正明白詹天佑爲了京張鐵路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自然更談不上挖掘工程師詹天佑身上所特有的精神文明品質了。爲此,我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有選擇性地爲學生播放了清政府時期舊中國的落後交通環境以及帝國主義侵略國家較爲發達的交通設施設備這一組形成鮮明對比的幻燈片;隨後,又爲學生展示了京張鐵路附近高山深澗、懸崖峭壁的特殊地理環境。如此,學生就得以從一張張直觀、生動、立體的幻燈片中鮮明的感受到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時所面臨的重重困難與挑戰,而這又有利於他們從內心深處真正體會到詹天佑不怕困難、吃苦耐勞、身先士卒的端正工作態度以及熱愛祖國、積極爲國分憂的高尚愛國主義品質。這般一來,便將這篇課文的德育情感教育目標完美地落實到了實處。

二、以讀後感寫作爲契機,幫助學生實現對於文本內容的理解昇華

所謂讀後感,即指在閱讀了文章、段落之後,由此受到的精神啓發,或領略到的深刻哲理,並以此爲基礎創作出嶄新文章的一種文學形式。讀後感是讀者在閱讀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有感而發、有感而想,因此通常表達的多是其自身內心的真情實感,從這層意義展開來講,完成讀後感的過程往往是實現對於文本內容理解昇華、深入文章主旨、明確文章內在思想情感的過程。考慮到這一點,我在國小語文日常教學實踐活動中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完成讀後感的創作,藉此作爲幫助他們梳理文章情感脈絡,進而充分誘發其自身情感道德聯想與想象的有效途徑。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漁夫和其老婆向小金魚提出一個又一個過分的要求,最終因爲貪得無厭經歷了貧苦—富有—貧苦這一戲劇性生活的故事。再向學生詳細講解了這篇文章之後,我鼓勵他們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寫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見解與感受。其中,有名學生寫道“:看見鄰居家的姐姐穿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便要求媽媽也給我買一件同樣的連衣裙;看見班上的同學穿了一雙高檔運動鞋,便讓媽媽也給我一雙同樣款式的運動鞋;看見別人揹着好看的迪斯尼書包,我也要求媽媽給我買一個相類似的書包……現在想想,我看見別人有什麼好的東西便也想自己擁有這樣東西,我不正是《漁夫和金魚》故事中貪得無厭、愛慕虛榮的漁夫以及老太婆嗎?追求美好生活的想法沒有錯,但我認爲,我們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堅持適度、量力而行的原則,否則貪得無厭註定不會有好下場……”透過這樣的讀後感,我可以肯定學生對於文章內在蘊含的思想情感形成了更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而這自然爲他們形成積極、端正的生活態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利於他們樹立不貪慕虛榮、學會感恩、適度索取的正確價值觀念,而這正是這篇文章的德育情感教育目標所在。

三、藉助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有效進行德育教育情感目標的有機滲透

國小教育語文論文 篇三

①簡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質發展的教育。人的素質結構是開放的,有序的、分層次的身心繫統。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提法,可以整理成如下的圖示:基礎層“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爲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②其根本屬性是“培養人”。“素質教育”就是面向21世紀對基礎教育的需求,針對中國小中一度普遍存在的“應試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確了基礎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學校課程是實現學校教育目標的手段,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毋庸置疑,作爲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基礎學科──國小語文,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應擔負着極其重要的任務。這種認識,基於“語文學科的功能和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多維的,既包含發展語言這一基本功能和任務,又包含再現知識、認識世界、形成學習方法的功能和任務,也還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務”

③不難看出,組成語文學科功能的各要素與人的素質結構各層次要素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在“人”通過個性認識和社會實踐活動,形成比較穩定素養的過程中,語文的學習必然會施以重大的影響。此外,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是素質的特點之一。素質是社會文化通過個體有意識地反覆交錯進行的“內化”和“外化”,逐漸積澱而成的身心發展的品質,而這種“內化”與“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語言。況且,國小階段是整個學齡期語言和思維發展的最佳期。

綜上所述,國小語文教學應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具有其它學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國小語文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建國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教學改革不斷深化。1993年秋實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行)》,已明確地將本學科納入素質教育的軌道;教材的科學化、多樣化進程,不斷加速;國小語文教學基本理論,在充分進行實驗研究、不斷總結經驗的過程中,有所發展。在教學改革的進程中,一些觀點已成爲小語界同仁的共識,並在逾來逾大的範圍內轉化爲教學活動。一是明確了國小語文教學功能和任務的綜合性,增強了整體意識;二是明確了國小語文學科的根本屬性,增強了訓練意識,提高了寓德育於教學之中的自覺性;三是明確了國小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與教育中的“客體”地位是辯證統一的,既要充分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又要不失時機地予以引導、教授;四是更自覺地從教育心理學的高度,探索學生的認識規律,重視了語言與思維發展的辯證統一,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五是明確了語感教學爲基礎,以語言規律爲指導,加強了語言訓練的科學性;六是從兒童的年齡特徵出發,進行了“愉快教學”的嘗試;七是立足於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目標教學”的研究;八是教法、學法、考法的綜合改革……篇幅所限,僅舉如許,但足以說明國小語文教學。是始終伴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改革進取的。這構成了國小語文教學發展的主流。然而,由於“應試教育”的桎梏,區域性的教育體制正在完善之中;學校幹部、教師隊伍的建設,不能適應教育飛速發展;教學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範圍地轉化爲教學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學校,乃至地區的國小語文教學的質量仍存在一定的問題。“素質教育”的提出,有利於端正教育思想,有利於區域性教育體制的完美,有利於學校幹部、教師隊伍的建設。這些都對國小語文教學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對國小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們應該抓住契機,深入國小語文教學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

二、實施“素質教育”,深化國小語文教學改革1.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和其它的概念一樣,“素質教育”也具有“內涵”與“外延”這兩個邏輯特徵,內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屬性,外延則是具有這個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屬性的對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與“內涵”的辯證統一,纔可能取得實質性的認識。在這種認識下,才能不偏離“培養人”的基點,使聽說讀寫訓練作用於學生基本素質的發展。比如:識字教學,就會既完成一定的識字量,又注重識字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就不會忽視“四會”(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義、學會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學生能記得“這個生字是課生字表中的第幾個”,但作文時卻寫錯這個字的現象。閱讀教學,就會既注意字、詞、句、段的基本功訓練,又注意篇的整體內化吸收;既注意語言完整性、準確性、形象性、條理性等方面的培養,又注意曉以規律、滲透學法。就不會忽視聽話、說話、朗讀、複述、背誦方面的教學。作文教學,就會把作文過程視爲一種有規律的認識過程,體現出觀察是前提,表達是結果,思維是核心。就不會再讓學生背記範文,考試時按照題目“一文多變”了。